中级财务会计课后练习题第1-5章参考答案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会计基本准则概述

思考题

1.什么是决策有用观?什么是受托责任观?

1)“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以恰当的形式向资源所有者(委

托人)如实报告资源经营者(受托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该观点的

理论渊源是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只要有资源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就

存在受托责任,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多的着眼于过去,强调利润指标,

以利润表为中心,着重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

2)“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决策

的信息,其信息更多的是控制现在、面向未来,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

着眼于评价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

2.我国基本准则中的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如何定位的?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责任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决策。”

3.如何理解会计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4.如何理解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关系?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现收现付制,即对于各项收入和费用的认定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权责发生制亦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在收入和费用实际发生时确认,不必等到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时才确认。

5.财务报告的首要质量特征有哪些?次级质量特征有哪些?如何理解?

1)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关键质量要求,是企

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

2)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

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

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

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

3)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相关性和可

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

6.简述各会计要素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

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确认条件有: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

务。其确认条件有:①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②未来流出的

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又称为股东权益。其确认条件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

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确认条件:①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②经济利益的流入

额能够可靠计量。

5)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其确认条件:其一,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

流出企业;其二,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其

三,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其确认条件: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

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7.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有哪些?如何运用?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多应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等。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

第二章存货

1、(1)3月1日,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应付暂估价

(2)3月3日,

借:原材料250 000

贷:在途物资250 000

(3)3月8日

借:原材料50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000

贷:银行存款593 000

(4)3月10日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20 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20 000

(5)3月12日

借:原材料10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125 000

借:银行存款175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175 000

(6)3月18日

借:原材料1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 500

贷:应付票据175 500 (7)借:原材料53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

贷:预付账款61 500

借:预付账款41 500

贷:银行存款41 500

2、(1)3月5日

借:材料采购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000

贷:应付票据585 000 (2)3月8日

借:原材料650 000

贷:材料采购500 000 材料成本差异150 000 (3)3月20日,购入时,

借:材料采购 1 0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 000

贷:银行存款 1 190 000 入库时,

借:原材料 1 100 000

贷:材料采购 1 020 000 材料成本差异80 000 (4)借:生产成本 1 000 000 制造费用50 000

管理费用200 000

贷:原材料 1 250 000 分配材料成本差异,

①成本差异率=(100 000+150 000+80 000)÷(5 000 000+650 000+1 100 000)×

100%=4.89%

②应计入生产成本的材料成本差异=1 000 000×4.89%=48 900

③应计入制造费用的材料成本差异=50 000×4.89%=2 445

④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材料成本差异=200 000×4.89%=9 780

借:材料成本差异61 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