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三阶系统的典型分析与综合设计
三阶系统时域频域分析及校正
c)
Kc=3时,校正后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x 10
22
Step Response
8 6 4 2 0
System: g0b Time (seconds): 99.3 Amplitude: 7.53e+22
Amplitude
-2 -4 -6 -8 -10 -12
System: g0b Time (seconds): 100 Amplitude: -1.14e+23
三、 进度计划
序号 设计内容 下发课程设计任务书,介绍课程设计的要求,介绍 MATLAB 软件及控制系统工具箱用法的基本知识。 完成时间 备注
1
1 月 19 日上午 (周一上午) 1 月 22 日 (周四) 1 月 23 日(周五)
2
利用 MATLAB 软件按任务书的要求进行控制系统分析和 校正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
time=[0:0.01:200]; Kc=0.01; g0=zpk([],[0 -2 -5],50*Kc); g0b=feedback(g0,1); figure(1); step(g0b,time); grid; Kc=0.5; g0=zpk([],[0 -2 -5],50*Kc); g0b=feedback(g0,1); figure(2); time=[0:0.01:50]; step(g0b,time); grid; Kc=3; g0=zpk([],[0 -2 -5],50*Kc); g0b=feedback(g0,1); figure(3); time=[0:0.01:100]; step(g0b,time); %Kc=3时,校正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Kc=0.5时,校正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Kc=0.01时,校正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电气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学院轮机工程学院班级电气1111姓名李杰学号 36姓名韩学建学号 35成绩指导老师肖龙海2014 年 12 月 25 日小组成员与分工:韩学建主要任务:二阶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二阶控制器的设计,二阶系统的数字仿真与调试,二阶系统的实物仿真与调试;二阶状态观测器的数字仿真与调试,二阶状态观测器的实物仿真与调试;李杰主要任务:四阶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四阶控制器的设计,四阶系统的数字仿真与调试,四阶系统的实物仿真与调试;四阶状态观测器的数字仿真与调试,四阶状态观测器的实物仿真与调试;前言倒立摆系统是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和自然不稳定的系统,倒立摆是机器人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等多个领域、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其被控系统本身又是一个绝对不稳定、高阶次、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控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倒立摆系统作为控制理论研究中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实验手段,为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实验和科研构建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以用来检验某种控制理论或方法的典型方案,促进了控制系统新理论、新思想的发展;本报告通过设计二阶、四阶两种倒立摆控制器来加深对实际系统进行建模方法的了解和掌握随动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及方法;熟悉倒立摆系统的组成及基本结构并利用MATLAB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利用学习的控制理论对系统进行控制器的设计,并对系统进行实际控制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调节器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非常直观的了解控制器的控制作用;目录第一章设计的目的、任务及要求倒立摆系统的基本结构 (4)设计的目的 (4)设计的基本任务 (4)设计的要求 (4)设计的步骤 (5)第二章一级倒立摆建模及性能分析微分方程的推导 (5)系统的稳定性和能控能观性分析 (11)二阶的能观性、能控性分析 (13)四阶的能观性、能控性分析 (18)第三章倒立摆系统二阶控制器、状态观测器的设计与调试设计的要求 (22)极点配置 (22)控制器仿真设计与调试 (23)状态观测器仿真设计与调试 (28)第四章倒立摆系统四阶控制器、状态观测器的设计与调试设计的要求 (26)极点配置 (26)控制器仿真设计与调试 (27)状态观测器仿真设计与调试 (28)心得体会 (31)参考文献 (31)第一章设计的目的、任务及要求倒立摆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图倒立摆系统硬件框图图倒立摆系统工作原理框图倒立摆系统通过计算机、I/O卡、伺服系统、倒立摆本体和光电码盘反馈测量元件组成一个闭环系统;以直线一级倒立摆为例,其工作原理框图如图所示;图中光电码盘1由伺服电机自带,小车的位移可以根据该码盘的反馈通过换算获得,速度信号可以通过对位移的差分得到;各个摆杆的角度由光电码盘2测量并直接反馈到I/O卡,而角速度信号可以通过对角度的差分得到;计算机从I/O卡实时读取数据,确定控制决策电机的输出力矩,并发给I/O卡;I/O卡经过电控箱内部电路产生相应的控制量,驱动电机转动,使小车按控制要求进行运动,以达到控制目的;实验过程中需要了解倒立摆装置基本结构;了解编码盘、行程开关等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行程开关、编码盘和电机基本测试;设计的目的本设计要求我们针对设计要求,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及实验室实测来的系统数据采用工程设计法进行一级直线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绘制原理图,同时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检验设计结果,分析数据,编写设计报告;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随动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及方法;设计的基本任务本课程设计的被控对象采用固高科技生产的GLIP2001一级直线倒立摆;通过设计与调试使学生能够:1熟悉倒立摆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结构;2掌握通过解析法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及进行工作点附近线性化的方法;3掌握系统性能的计算机辅助分析;4掌握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5研究调节器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设计的要求1.熟悉倒立摆系统结构,熟悉倒立摆装置的基本使用方法;2.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工作点附近线性化;3.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频域性能、能控性与能观性;4.采用状态空间的极点配置法设计控制器,要求系统调节时间ts<=3s,阻尼比ξ>= and ξ<=1;实验步骤1.倒立摆系统基本结构分析2.对象的建模3..系统性能分析4.控制器设计与调试5.设计报告的撰写第二章一级倒立摆建模及性能分析系统建模可以分为两种:机理建模和实验建模;实验建模就是通过在研究对象上加上一系列的研究者事先确定的输入信号,激励研究对象并通过传感器检测其可观测的输出, 应用数学手段建立起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这里面包括输入信号的设计选取,输出信号的精确检测,数学算法的研究等等内容;机理建模就是在了解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基础上,通过物理、化学的知识和数学手段建立起系统内部的输入-状态关系;对于倒立摆系统,由于其本身是自不稳定的系统,实验建模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忽略掉一些次要的因素后,倒立摆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运动的刚体系统,可以在惯性坐标系内应用经典力学理论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下面采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直线型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的推导在忽略了空气阻力和各种摩擦之后,可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抽象成小车和匀质杆组成的系统,如图所示;我们不妨做以下假设:M 小车质量m 摆杆质量b 小车摩擦系数l 摆杆转动轴心到杆质心的长度I 摆杆惯量 F 加在小车上的力x 小车位置φ摆杆与垂直向上方向的夹角θ摆杆与垂直向下方向的夹角考虑到摆杆初始位置为竖直向下图是系统中小车和摆杆的受力分析图;其中,N 和P 为小车与摆杆相互作用力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量;注意:在实际倒立摆系统中检测和执行装置的正负方向已经完全确定,因而矢量方向定义如图所示,图示方向为矢量正方向;分析小车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可以得到以下方程:①由摆杆水平方向的受力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下面等式:②即:③把这个等式代入①式中,就得到系统的第一个运动方程④为了推出系统的第二个运动方程,对摆杆垂直方向上的合力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下面方程:⑤⑥力矩平衡方程如下:⑦注意:此方程中力矩的方向,由于θ= π+φ,cosφ= -cosθ,sinφ= -sinθ,故等式前面有负号; 合并这两个方程,约去P 和N ,得到第二个运动方程:⑧设θ=π+φφ是摆杆与垂直向上方向之间的夹角,假设φ与1单位是弧度相比很小,即φ<<1,则可以进行近似处理:用u 来代表被控对象的输入力F ,线性化后两个运动方程如下:⑨对式3-9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⑩注意:推导传递函数时假设初始条件为0;由于输出为角度φ,求解方程组的第一个方程,可以得到:⑾⑿如果令则有⒀把上式代入方程组的第二个方程,得到:⒁整理后得到传递函数:⒂其中,该系统状态空间方程为:⒃方程组对解代数方程,得到解如下:⒄整理后得到系统状态空间方程:⒅由9的第一个方程为对于质量均匀分布的摆杆有:于是可以得到:化简得到:⒆⒇以小车加速度为输入的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稳定性分析P=polyA;r=rootsP;ii=findrealr>0;n=lengthii;ifn>0disp'不稳定';elsedisp'稳定';end不稳定由此得到系统在未加控制器之前是发散的,不稳定的能控能观性分析A= 0 1 0 0;0 0 0 0;0 0 0 1;0 0 0;B= 0 1 0 3';C= 1 0 0 0;0 0 1 0;D= 0 0 ';>> n=4;Uc=ctrbA,B;Vo=obsvA,C;>> ifrankUc==nifrankVo==ndisp'系统状态即能控又能观'else disp'系统状态即能控,但不能观'endelse ifrankVo==ndisp'系统状态能观,但不能控'else disp'系统状态不能控,但也不能观' endend系统状态即能控又能观二阶的能观性、能控性分析>> A=0 1; 0;>> B=0 3';>> C=0 0 ;1 0;>> D=0;二阶能控性分析:>> M=ctrbA,BM =0 33 0>> rankMans =2说明系统是能控的二阶能观性分析:>> N=obsvA,CN =0 11 0>> rankNans =2说明系统是能观的四阶的能观性、能控性>> A=0 1 0 0; 0 0 0 0;0 0 0 1;0 0 0;;>> B=0 1 0 3';>> C= 1 0 0 0;0 0 1 0;>> D=0 0';四阶能控性分析:>> M=ctrbA,BM =0 0 00 0 00 00 0>> rankMans =4说明系统是能控的四阶能观性分析:>> N=obsvA,CN =0 0 00 0 00 0 00 0 00 0 0 00 0 00 0 0 00 0 0>> rankNans =4说明系统是能观的第三章倒立摆系统二阶控制器的设计设计的要求建立以X’’为输入,Φ与Φ’为状态变量,y为输出的模型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能控能观性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进行极点配置,是系统ξ>= ts<=3s极点配置取ξ=,Ts=;则Wn=,极点为±利用MATLAB进行计算:clear;T=input'T=';zeta=input'zeta=';Wn=4/Tzeta;A=0 1; 0;B=0;3;S1=-zetaWn-Wnsqrtzeta^2-1;S2=-zetaWn+Wnsqrtzeta^2-1;P=S1,S2;K=placeA,B,P则:K0=,K1=;控制器的仿真测试与调试图二阶系统结构图以小车加速度为输入,摆杆偏移角度和角速度为状态变量的模型,K值为反馈矩阵,输出为角度的波形图仿真波形图:取 &= 极点为:Wn=则 K0= K1= 图仿真结果波形图有次图可得加入控制器之后系统可以稳定,可见控制器的设计是合理的硬件调试硬件调试结构图以小车加速度为输入,摆杆偏移角度和角速度为状态变量的模型,加入Л模块纠正反馈角度符号通过调试K值,当K取的时候,可使仿真结果较稳定;从摆杆的角度可以看出,角度可以稳定下来,施加一干扰后,摆杆可以很快恢复稳定;状态观测器的仿真测试与调试图二阶状态观测器数字仿真图以小车加速度为输入,摆杆偏移角度和角速度为状态变量的模型,K值为反馈矩阵,输出为角度的波形图仿真波形图:取 &= 极点为:Wn=则 K0= K1= 图仿真结果波形图反馈矩阵G的求法T=input'T=';zeta=input'zeta=';Wn=4/Tzeta;A=0 1; 0;B=0;3;C=1 0;S1=-zetaWn-Wnsqrtzeta^2-1;S2=-zetaWn+Wnsqrtzeta^2-1;P=S1,S2;OP=5P;G=placeA',C',OPG=实物调试由图可知,施加扰动后摆杆能很快恢复,符合系统要求;第四章倒立摆系统四阶控制器的设计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系统闭环极点,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并进行仿真、调试验证;极点配置取 &= T= Wn= 极点为:±;-20±利用MATLAB进行计算:T=input'T=';zeta=input'zeta=';Wn=4/Tzeta;A=0 1 0 0;0 0 0 0;0 0 0 1;0 0 0;B=0;1;0;3;S1=-zetaWn-Wnsqrtzeta^2-1;S2=-zetaWn+Wnsqrtzeta^2-1;P=,-20+,S1,S2;K=placeA,B,Pk0=,k1=,k2= ,k3=;则K=控制器的仿真测试与调试图四阶系统仿真结构图以小车加速度为输入,摆杆角度、角速度、小车位移、加速度为状态变量,上半部分为位移输出,下半部分为角度输出仿真结果:位移:角度:实物调试:图硬件调试结构图将K1、K2、K3、K4合并后反馈作用系统,系统为单输入双输出四阶一级倒立摆状态空间极点配置实时控制结果平衡时上为位移,下位角度直线一级倒立摆状态空间极点配置实时控制结果施加干扰上为位移,下位角度状态观测器仿真设计与调试图四阶状态观测器数字仿真图四阶系统仿真结构图以小车加速度为输入,摆杆角度、角速度、小车位移、加速度为状态变量,上半部分为位移输出,下半部分为角度输出反馈矩阵G的求法T=input'T=';zeta=input'zeta=';Wn=4/Tzeta;A=0 1 0 0;0 0 0 0;0 0 0 1;0 0 0;B=0;1;0;3;C=1 0 0 0;0 0 1 0;S1=-zetaWn-Wnsqrtzeta^2-1;S2=-zetaWn+Wnsqrtzeta^2-1;P=,-10+,S1,S2;OP=3P;G=placeA',C',OP'G =实物调试反馈矩阵G和增益矩阵K分别调用matlab程序即可实物仿真与结果心得体会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MATLAB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倒立摆装置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了解了现代控制理论的设计方法;以及如何提高倒立摆系统的性能等等,掌握了MATLAB、simulink的使用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对所学知识有了很多新的认识;自己写主要参考文献:1.夏德玲、翁贻方,自动控制理论.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2.刘豹、唐万生,现代控制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3.李国勇、谢克明,计算机仿真技术与CAD.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4.Googol Technology直线倒立摆系统GLIP系列安装与使用手册固高科技。
青科大运动控制系统模拟题
5、在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中,转速调节器输出限幅值的主要作用是
。
6、改变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可以通过
或
实现。
7、在PWM直流调速系统中,脉宽调制器UPW的作用是:
。
二、简答题
1、说明反馈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2、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引入转速电流双闭环系
统? 3、采用光电编码盘进行数字测速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4、逻辑控制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逻辑控制器的输入控制信号是什 么?输出信号的控制作用是什么? 5、简述位置随动系统的任务及特征。
依据信号有 Ublf
和
Ublr 。
二、简答题
1、在转速负反馈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改变给定电压能否改变电动机 的转速?为什么?如果给定电压不变,调节测速反馈电压的分压比能 否改变转速?为什么?如果测速发电机的励磁发生了变化,系统有无 克服这种干扰的能力?
2、转速反馈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引入双闭环 直流调速系统? 3、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若要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应调节什么参 数?改变转速调节器的放大倍数Kn行不行?改变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放大 倍数KS行不行?若要改变电动机的堵转电流,应调节系统中的什么参 数? 4、位置伺服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简述位置伺服系统与调速系统的不
(1)在V-M双闭环系统实验过程中说明如何整定系统的零位(即, 使Uc=0时,n=0)?
(2)在图3所示双闭环系统中,设当Un*=2V时,转速应为
n=1600r/min,若此时该关系不对,应调整哪一个电位器,为什么? 2、当转速反馈极性接反时,会出现什么现象?试分析此时各调节器的 工作状态。 图3 双闭环系统原理图
的是
。
频率特性法设计三阶系统
毕 业 设 计 (论 文)设计(论文)题目:_ 用频率特性法设计三阶系统________ __及其仿真研究___________单 位(系别):_______自动化_________学 生 姓 名:________***________专 业:__电气工程与自动化____班 级:______ 05131104_______学 号:___ _0513110417_____指 导 教 师:______ 汪纪锋________答辩组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表时间: 2015 年 5 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教务处制编 号:____________审定成绩:____________用频率特性法设计三阶系统及其仿真研究摘要自动控制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乃至日常生活和社会科学许多领域。
自动控制就是指在脱离人的直接干预,利用控制装置(简称控制器)使被控对象(如设备生产过程等)的工作状态或简称被控量(如温度、压力、流量、速度、pH值等)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实现上述控制目的,由相互制约的各部分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称为自动控制系统。
如果将控制系统中的各个变量看成是一些信号,而这些信号又是由许多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合成的,则各个变量的运动就是系统对各个不同频率信号响应的总和。
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称频率响应。
利用频率特性分析法设计三阶系统是从频域的角度研究系统特性的方法。
通过分析频率特性研究系统性能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程方法,能方便地分析系统中的各部分参量对系统总体性能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指出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所以我们对系统的频响特性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既要保证所设计的系统简单,成本低,又同时需要有良好的性能,能满足给定技术指标的要求,也就是需要同时考虑方案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次设计运用频率特性的方法,设计出一个三阶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一个符合要求的设计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实验指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目录实验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验证性实验) (1)实验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验证性实验) (9)实验三系统稳态误差分析(综合性实验) (15)预备实验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一、实验目的1.学习构成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了解电路参数对环节特性的影响。
2.学习典型环节阶跃响应测量方法,并学会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二、实验内容搭建下述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并测量其阶跃响应。
1.比例(P)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1。
2.惯性(T)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2。
3.积分(I)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3。
4. 比例积分(PI)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4。
5.比例微分(PD)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5。
6.比例积分微分(PID)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6。
三、实验报告1.画出惯性环节、积分环节、比例积分环节、比例微分环节、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图,用坐标纸画出所记录的各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2.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出惯性环节、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并与由模拟电路计算的结果相比较。
附1:预备实验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效果参考图比例环节阶跃响应惯性环节阶跃响应积分环节阶跃响应比例积分环节阶跃响应比例微分环节阶跃响应比例积分微分环节阶跃响应附2:由模拟电路推导传递函数的参考方法1. 惯性环节令输入信号为U 1(s) 输出信号为U 2(s) 根据模电中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列出公式:整理得进一步简化可以得到如果令R 2/R 1=K ,R 2C=T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可写成下面的形式:()1KG s TS =-+当输入r(t)为单位脉冲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1输出U 2(s)=G(s)U 1(s)= 1KTS-+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脉冲响应如下:/(),0t TK k t e t T-=-≥ 当输入r(t)为单位阶跃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1/s输出U 2(s)=G(s)U 1(s)= 11K TS s-+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阶跃响应如下:/()(1),0t T h t K e t -=--≥当输入r(t)为单位斜坡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21s输出U 2(s)=G(s)U 1(s)=2323R R C T R R =+2Cs12Cs-(s)U R10-(s)U 21R R +-=12212)Cs (Cs 1(s)U (s)U )(G R R R s +-==12212)Cs 1((s)U (s)U )(G R R R s +-==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斜坡响应如下:/()(1),0t T c t Kt KT e t -=--≥2. 比例微分环节令输入信号为U 1(s) 输出信号为U 2(s) 根据模电中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列出公式:(s)(s)(s)(s)(s)U100-U U 0U 2=1R1R23(4)CSU R R '''---=++由前一个等式得到 ()1()2/1U s U s R R '=- 带入方程组中消去()U s '可得1()1()2/11()2/12()1134U s U s R R U s R R U s R R R CS+=--+由于14R C〈〈,则可将R4忽略,则可将两边化简得到传递函数如下: 2()23232323()(1)1()11123U s R R R R R R R R G s CS CS U s R R R R R ++==--=-++如果令K=231R R R +, T=2323R R C R R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可写成下面的形式:()(1)G s K TS =-+当输入r(t)为单位脉冲函数时,单位脉冲响应不稳定,讨论起来无意义 当输入r(t)为单位阶跃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1/s输出U 2(s)=G(s)U 1(s)=(1)K TS S-+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阶跃响应如下:()(),0h t KT t K t δ=+≥当输入r(t)为单位斜坡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21s输出U 2(s)=G(s)U 1(s)=2(1)K TS S -+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斜坡响应如下:(),0c t Kt KT t =+≥实验一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研究二阶系统的两个重要参数阻尼比ξ和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层次分析法AHP法ppt课件
18
目标层
工作选择
准则层 方案层
贡收 发 声 工 生 作活 环环
献入 展 誉 境 境
可供选择的单位P1’ P2 , Pn
19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的思维过程的归纳
1
w2
wn
wi wi wk
wj
wk w j
wn
wn
1
w1 w2
27
即 aik akj aij i, j 1,2,, n
A
但在例2的成对比较矩阵中, a23 7, a21 2, a13 4 a23 a21 a13
在正互反矩阵A中,若 aik akj aij ,(A 的元素具有 传递性)则称A为一致阵。
旅游问题的成对比较矩阵共有6个(一个5阶,5个3阶)2。6
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用权值表示影响程度,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看如何确 定权值。
例如 一块石头重量记为1,打碎分成n小块,各块的重
量分别记为:w1,w2,…wn
则可得成对比较矩阵
1
w1 w2
w1
wn
由右面矩阵可以看出,
w2
A
w1
层次分析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最低层对最高层的相 对权重问题,按此相对权重可以对最低层中的各种方案、 措施进行排序,从而在不同的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形成选择 方案的原则。
20
2 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以后,上下层次之 间元素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假定上一层 次 的 元 素 Ck 作 为 准 则 , 对 下 一 层 次 的 元 素 A1, …, An 有支配关系,我们的目的是在准则 Ck 之下按它们相对重要性赋予 A1, …, An 相 应的权重。
并联机器人构型方法 (1)
并联机器人机构构型方法研究
1-3-5基于集合的综合方法
高峰
[139]
使用复合铰链综合具有确定运动特征支链的方法综合了多种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并提出了
一种特殊的Plücker坐标,用于描述机构和支链的运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宫金良、高峰
[140-142]
进的机器人机构构型分析方法,使用四种运动基(移动基、转动基、左螺旋基
定义并联机构中第j个分支总的自由度数为
j
C,则有下式成立
=1 =1
∑=∑
mg
j i
j i
C f (1.4)
将(1.4)代入(1.3)消去
i
f后得到
∑= +
m
j
j
C M d l (1.5)
对于分支运动链结构相同,且分支数等于机构自由度数的对称并联机构,又有以下条件成立
m = M且l = M−1 (1.6)
标记法、哈明数法、对称群理论、图论法等,这些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综合并创新了多种机构
[77-83]
。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平面机构构型理论和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机构型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联机器人机构构型问题上。并联机构的结构属于空间多环
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
度的非线性约束,才能确定动平台运动输出特性,而自由度的非线性约束增加了型综合的难度。
形统一描述基本运动副和串、并联机构末端执行器运动类型的理论框架。该方法可被认为是李群代数法
I型三阶系统典型分析及综合设计
I型三阶系统典型分析及综合设计I型三阶系统是指具有三个自由度的积分器的系统,即系统具有三个积分器。
它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系统结构,常用于系统对静态误差有较高要求的控制应用中。
典型分析:1. 零极点分析:对于I型三阶系统,由于具有三个积分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分母可以表示为s^3,即系统有一个零点在无穷远处。
同时,根据系统的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系统的零点和极点位置。
2. 频率响应分析:通过对系统的频率响应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情况。
对于I型三阶系统,频率响应主要关注系统的增益和相位特性。
可以通过绘制系统的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来进行频率响应分析。
3. 稳定性分析:稳定性是控制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I型三阶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的极点位置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如果系统的极点都在左半平面,即实部为负,那么系统是稳定的。
综合设计:在进行I型三阶系统综合设计时,可以根据系统的要求和性能指标,设计合适的控制器结构来实现系统的控制目标。
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PID控制器设计和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具体的设计步骤包括:1. 确定系统的需求和性能指标,如静态误差要求、响应速度要求等。
2. 根据系统的需求和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控制器结构,如PID控制器、状态反馈控制器等。
3. 设计控制器的参数,通常可以通过经验法则、频率响应设计法或优化方法来确定控制器的参数。
4. 进行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验证,根据实际效果对控制器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综合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控制器结构的实现难度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进行在线自适应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等高级控制方法的设计和实现。
第4章 物流中心区域布置规划
h——该区域的面积利用系数t/m2。
2、物流中心建设规模确定方法和思路 (2)综合评判法
即层次分析法,权重、评分,综合评分,比例。
(3)协调系数法 通过物流中心未来物流需求的分析与预测,利用协调 发展理论中的协调系数的确定方法,确定物流中心建设规 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协调数,构建物流中心合理规模确定
进行物流中心作业流程的分析,这是布
局规划的基础。 一般的物流中心作业流程有哪些?
供货厂商
发 货 进 货
物流中心
接 单
下游客户
配送需求
进货验收 订单处理 入 库
出货准备
库存管理
采
购
拣 货 装载上车
良 品 废品滞销品
配 退货分类
送
退货检核
退货处理
退货需求
七、物流中心区域设置
物流中心功能区域划分如下:
,可能为整数发货或为大型物件的少量发货。 EQ分析。较大单重量型存储设备规划,需
考虑物品特性。
Q
I
分析小结
EQ分析一般以日为单位; IQ分析通常为一年,若配合进行拣货区的规划时 ,则需参考单日的IQ分析。 分布趋势越明显,分区规划就越易运用,否则以 弹性规划设计为主。 影响订单处理原则,储区规划等。 可将单日IQ量与全年IQ量的进行交叉分析。
(1)订单量(EQ)分析:单张订单出货数量分析;
(2)品项数(EN)分析:即订货品项数,单张订单出货种类 数分析; (3)品项数量(IQ)分析:即品项受订数量,每单一货物出货 总数量的分析(一般以年为单位); (4)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每一单货物出货次数的分析; (5)IQ及IK交叉分析。
(1)资料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
,以分期投资为宜。
第七章 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校正
反馈的功能:
1、比例负反馈可以减弱为其包围环节的惯性,从 而将扩展该环节的带宽。
2、负反馈可以减弱参数变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 3、负反馈可以消除系统不可变部分中不希望有的
特性。
X i(s)
n1
n2
控制器 校正
对象1
对象2
校正
校正
X 0(s)
反馈串联的联结形式
一、利用反馈校正改变局部结构和参数
❖ 1、比例反馈包围积分环节
1. 设火炮指挥系统如图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
系统最大输出速度为2转/min ,输出位置的容许误差小于2/秒。 (1) 确定满足上述指标的最小k值,计算该k值下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 (2) 前向通路中串联超前校正网络Gc (s)=(1+0.4s)/(1+0.08s),试计算相位裕度。
G(s)
k
s(0.2s1)0 (.5s1)
反馈校正、顺馈校正和干扰补偿。
X i(s) + E
-
校正 串联
放在相加点之后
此处往往是一个 小功率点
+ 控制器
-
N
X 0(s)
对象
校正 反馈
可以放在 任意位置
7-3 串联校正
一、串联校正(解决稳定性 和快速性的问题,中频段)
Gc(s)
X 0(s) X i(s)
R2 R1 R2
令
R1C S 1
和被包围环节G1(s)全然无关,达到了以1/ Hc(s)取代G1(s)的效果 反馈校正的这种作用,在系统设计和高度中,常被用来改选不希望有的某些 环节,以及消除非线性、变参量的影响和抑止干扰。
例:设其开环传递函数
G(s)
k
s(0.2s1)0 (.5s1)
典型3阶系统的二阶参考
编号:____________审定成绩:____________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__ 典型3阶系统的二阶参考_____ ____ 模型设计及仿真研究__________ 单位(系别):_____ 自动化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 李春斌____________专业:___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_ __班级:_______(1)班____________学号:______0511110110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汪纪锋____________填表时间:2015 年5 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教务处制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 题目28 典型3阶系统的二阶参考模型设计及仿真研究学生姓名李春斌系别自动化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05111101指导教师汪纪锋职称教授联系电话 42871150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简明)技术资料一、设计题目:题目28 典型3阶系统的二阶参考模型设计及仿真研究二、系统说明:设三阶系统开环结构如下G0(s)≜y(s)u(s)=1s(s+1)(2s+1)三、系统参量:系统输入信号:u(t);系统输出信号:y(t);四、设计指标:1.设定:在输入为r(t) = u(t) = a + bt,(其中:a=4 b=1/sec)2.在保证稳态误差ℯssv≤0.2的前提下,要求动态期望指标:σ%≤5%;t s≤5s五、设计要求:1.分析原系统性能;2.试用频率特性法按二阶参考模型设计满足系统性能指标的闭环系统;3.绘制系统校正前后的物理模拟仿真图。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自动化系指导教师:汪纪锋2014.12摘要第一章控制系统的简介第一节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性能指标,是在分析一个控制系统的时候,评价系统性能好坏的标准。
对于一个控制系统首要的要求是系统的绝对稳定性。
在实际控制系统中,往往由于具体的对象不同或控制任务的指标不同,而对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要求有所不同。
线性系统理论-郑大钟(6-反馈系统的时间域综合精品PPT课件
P An1b,, Ab,b
1
n1
1 n1 1
Step8:停止计算
注释:
对于一个给定的系统,矩阵K不是唯一的,而是依赖于选择期望闭环 极点的位置(这决定了响应速度与阻尼),这一点很重要。
注意,所期望的闭环极点或所期望状态方程的选择是在误差向量的快 速性和干扰以及测量噪声的灵敏性之间的一种折衷。也就是说,如果加快 误差响应速度,则干扰和测量噪声的影响通常也随之增大。
Step3: 计算由期望闭环特征值 1* ,, *n 决定的期望特征多项式
n
*(s)
(s
i 1
*i )
sn
* n1
s
n1
1*s
* 0
Step4: 计算
k
* 0
0 ,1*
1
,,
* n1
n1
Step5:计算能控规范性变换矩阵 Step6:计算 Q = P -1
Step7:计算 k kQ
例1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状态方程为
0 0 0 1
x 1 6
0
x
0
u
0 1 12 0
期望闭环极点为 1* 2 2* 1 j 3* 1 j
计算状态反馈阵K
解:容易判断 系统能控
0 0 0
det(sI A) 1 s 6
0
s3
18s
2
72s
0 1 s 12
0= 0,1= 72,2=18
本章以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针对常用典型形式性能 指标,讨论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反馈控制综合问题。
6.1 引言
综合问题的提法 系统的综合问题由受控系统,性能指标和控制输入三个要素组成。
对象
0 : x Ax Bu y Cx
自动控制原理第6章
二、带宽的确定
Mr
( j 0) 0.707Φ( j 0)
( j )
b的选择要兼顾跟 踪输入信号的能力 和抗干扰的能力。 若输入信号的带宽 为 0~ M,扰动信 号带宽为 1~ 2, 则b=(5~10) M, 且使 1~ 2 置于b 之外。
0
r b
输入信号
R( jw)
结束
6-2 PID控制器及其控制规律
• 注明:讲课顺序调整,本节内容在教材 P246~ P248和P254~P257
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 是串联校正 中常用的有源校正装置。 PID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是实 际工业控制过程中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一种控 制规律。 PID :对偏差信号e(t)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运 算变换后形成的一种控制规律。
系统的闭环零点改变 系统的闭环极点未改变 增加系统抑制干扰的能力 稳定性未受影响
u0
+
ug
+
△u 电压
+
u1 功率
+
+ ua
R
n
SM 负 载
放大
放大
电压 放大
i
+
un
TG
图1-8 电动机速度复合控制系统
说明:
串联校正和反馈校正都属于主反馈回路之内的校
正。 前馈补偿和扰动补偿则属于主反馈回路之外的校 正。 对系统校正可采取以上几种方式中任何一种,也 可采用某几种方式的组合。
给定 元件
比较 元件
-
串联 校正元件
-
放大 元件
执行 元件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讲义_0122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讲义郭烜内蒙古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信息与自动化技术教研室2012年8月目录绪论第一章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实验一MATLAB软件和THDAQ虚拟实验设备的使用实验二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实验三高阶系统的时域动态性能和稳定性研究实验四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实验五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实验六线性系统校正与PID控制器设计第二章自动控制原理模拟实验环境简介第一节MATLAB软件系统与Simulink仿真工具第二节CZ-AC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与THDAQ虚拟实验设备绪论《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信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程是一门理论验证型实验课程,结合自动控制理论课开设了一系列相应的实验,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的掌握控制理论。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典型环节的特性,模拟方法及控制系统分析与校正方法,掌握离散控制系统组成原理,调试方法;使学生加深对控制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综合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和知识面,为以后的深入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扎实的基础。
第一章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实验一 MATLAB 软件与THDAQ 虚拟实验设备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学习MATLAB 软件、动态仿真环境Simulink 以及THDAQ 虚拟实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掌握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初步方法。
二、实验设备计算机、MATLAB 软件、CZ-AC 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THDAQ 虚拟实验设备、万用表三、实验内容及原理1. MATLAB 基本运算见第二章1.4节: MATLAB 基本运算2. 用MATLAB 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控制系统常用的三种数学模型:<1>传递函数模型(多项式模型)m n s den s num a s a s a b s b s b s G n n n n m m m m ≥=++++++=----)()()(011011 用函数tf()建立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模型:];,,,[];,,,[0101a a a den b b b num n n m m --==命令调用格式:sys=tf(num, den) 或 printsys(num, den)也可以用多项式乘法函数conv()输入num/den 如:,)12()1()76()2(5)(3322++++++=s s s s s s s s G num=5*conv(conv([1,2],[1,2]),[1,6,7])<2>零极点模型调用格式:z=[z 1,z 2,…,z m ]; p=[p 1,p 2,…,p n ]; k=[k]; sys=zpk(z, p, k)<3>部分分式展开式模型调用格式:[r, p, k]=residue(num, den)3. 用Simulink建立系统模型点击MATLAB命令窗口菜单“File”下“New”子菜单下“Model”命令打开扩展名为“.mdl”的模型文件,或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命令“simulink”,选定模块拖到模型设计窗口,单击模块的输入或输出端,当光标变成十字时,拖到目标模块的输出或输入端口,当光标变成双十字时,松开鼠标,形成连接信号线。
效率实验报告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任课老师:一、(特别提示: 本报告第一、二、三部分来自试验指导书, 稍有更改。
)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测试的工程试验手段和常用的机械效率测试设备, 掌握典型机械传动系统的效率范围, 分析传动系统效率损失的原因; 三、通过对典型机械传动系统及其组合的性能测试, 加深对机械传动系统性能的认识以及对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原则的理解; 四、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组装和性能测试等训练环节, 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测试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
五、实验原理及设备实验原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通过对转矩和转速的测量, 利用转矩、转速与功率的数学关系间接导出功率数值, 并通过对电机和负载的相应控制观察分析转速、转矩、功率的相应变化趋势, 同时通过对减速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测量分析, 得出减速器的效率及其随不同情况的变化所呈现的变化趋势。
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 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 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 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 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2所示。
图2(a) 实验台外观图变频 电机ZJ 扭矩 传感器ZJ 扭矩 传感器负载工控机扭矩测量卡扭矩测量卡转速调节机械传动 装置(试件)负载调节1-变频调速电机 2-联轴器 3-转矩转速传感器 4-试件5-加载与制动装置 6-工控机 7-电器控制柜 8-台座实验设备包括机械传动综合效率实验台(包括台座、变频调速器、机柜、电控箱)、蜗轮蜗杆减速器、齿轮减速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同步带传动装置、滚子链传动装置、V带传动装置、磁粉制动器、ZJ转矩转速传感器、计算机及打印机、其他零配件。
三阶系统综合分析与设计
引言在控制工程中,三阶系统非常普遍,但是三阶系统属于高阶系统, 其动态性能指标的确定是比较复杂,不能像二阶系统那样可以用特定的公式计算。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MATLAB软件对高阶系统进行分析。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不仅要掌握用MATLAB绘制闭环系统根轨迹和和系统响应曲线,还要掌握BODE图和Nyquist 曲线的绘制。
以及在比较点与开环传递函数之间加一个非线性环节后用负倒描述函数和Nyquist 曲线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1设计内容1.1设计题目:三阶系统综合分析与设计初始条件:某单位反馈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1-1 图1-21.2设计任务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试绘制随根轨迹2、当-8为闭环系统的一个极点时,K=?3、求取主导极点阻尼比为0.7时的K值(以下K取这个值)4、分别求取位置误差系数、速度误差系数、加速度误差系数及输入信号为r(t) 1(t)2.5t t2单位阶跃信号、斜坡信号及单位加速度信号时的稳态误差5、用Matlab绘制单位阶跃相应曲线6、绘制Bode图和Nyquist曲线,求取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7、如在比较点与开环传递函数之间加1个非线性环节,如图2所示,其中e。
1,k 2,试求取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并根据负倒描述函数和Nyquist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认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2方案设计2.1 MATLAB绘制根轨迹绘制轨迹利用的函数是rlocus函数:1、首先根轨迹绘制需要明确的是根轨迹起于开环极点(包括无限极点) ,终于开环零点(包括无限零点) 。
根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k可知:系统s(s 3)( s 6)根轨迹有3条分支,开环零点无限远,有三个开环极点,分别是0, -3,-6。
2、实轴上的根轨迹是那些在其右侧开环实数零点和开环实数极点总数和为奇数的区间,所以该系统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区间为(-% ,-6]、[-3,0]。
3、该系统根轨迹有3条渐近线,求渐近线与实轴交点,得[-3.0j], 而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为m 1,既有-,,5。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课件胡寿松版
- 取其解中的最小值,S1,2= 得ωntp= ±jωωd n √1- 2
e 由σ%=
h(t)=
h(tp) -h(∞)
1-h(∞) 1
√1- 2
100%
-
e 得 σ% = -π ωnt sin(ωd t +β
100%
)
(0 ﹤ ≤ 0.8) 由包络线求调节时间
设系统特征方程为: 劳思表介绍
s6+2s5+3s4+4s3+5s2+6s+7=0
• 课件10先要讲清H1和H3的双重作用,再讲分解就 很自然了。
• 课件11 、12 、13是直接在结构图上应用梅逊公式 ,制作者认为没必要将结构图变为信号流图后再 用梅逊公式求传递函数。
说明3
• 课件17~30为第三章的内容。
• 课件17~19中的误差带均取为稳态值的5%,有超 调的阶跃响应曲线的上升时间为第一次到达稳态 值的时间。
1 按扰动的全补偿
Gn(s)
N(s )
R(s) E(s )
k1 T1s+1
k2
C(s
s(T2s+1) )
令R(s)=0,En(s) = -C(s) =
s
(T1s+1)+ k1Gn(s) (T1s+1)(T2s+1) + k1k2
N(s)
令分子=0,得Gn(s) = - (T1s+1)/k1
2 按扰动的稳t态从补0→偿∞全过设程系统这稳就定是,按N(扰s)=动1/的s ,则全补偿
串联
并联
反馈
G1 G2
G1
G1
G2
G2
G1 G2
系统工程原理试题库
系统工程原理试题库判断 马克思、恩格斯说,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依赖、制约、作用的事物和过程形成的 统一整体”,表现出的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思想,就是现代的系统概念,是系统理 论的哲学基础。
(V )“有机论”生物学认为,有机体可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部分的功能完全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X ) 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区别是,前者是工程技术,后者是基础理论。
() 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
(X ) 系统工程属于系统科学体系的技术科学层次。
(X ) 系统工程人员是工程项目的决策者。
(X ) 人脑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
()如果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都是最优的,那么系统的整体功能也一定是最优的。
(X ) 根据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情况,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 统两类。
(V )现实世界中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封闭系统。
(V )系统建模时应该把研究问题的一切细节、一切因素都包罗进去。
(X )系统模型一般不是系统对象本身,而是现实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
(V )目标-手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KJ 法等是典型的定性系统分析方法。
()在系统解析结构模型中,总是假定所涉及的关系具有传递性。
(V )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方法论的核心是寻求系统的最优化。
(X ) 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模式主要适用于研究良结构的硬系统。
(X ) 在系统解析结构模型中,总是假定所涉及的关系具有传递性。
(V )设某系统的单元 e 的先行集A (e i )和可达集R (e i )满足关系A (eJ= A (eJ n R (e ),贝U 8 一定是该系统的底层单元。
(V )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X )只有当随机一致性指标 CR 空0.10时,判断矩阵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 应用层次分析法时,要求判断矩阵必须具有完全一致性。
(X ) 投入产出法主要研究各部门的投入产出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 ______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I型三阶系统的典型分析与综合设计系别专业名称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自动化系制2013 年 12 月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自动控制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与制造业,农业,交通,航空航天等众多部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劳动环境,丰富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今天的社会中,自动化装置已经无所不在,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自动控制原理的课程设计是检验我们学过只是扎实程度的好机会,也让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动手能力的训练,启发创新思维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装配,调试能力。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with many sectors such as manufacturing,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aerospace,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social labor productivity, and improve people's working environment, enrich and improve the people'sstandard of living. In today's society, the automation device has been everywhere, an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Curriculum design of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to test we learned just a solid degree of good opportunities, but also to our body of knowledge more systematically, more perfect. Constantly learning new knowledge based on training ability, and inspire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dependently, and to improve the design, assembly, commissioning and capacity.关键字:系统分析性能指标系统校验设计系统Keywords: System Performance Analysis System Design System Calibration目录一、系统说明(概述)5二、系统分析6三、系统综合8四、系统物理模拟图10总结13参考文献14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简明)任务书一、 设计题目:I型三阶系统的典型分析与综合设计 二、 系统说明:设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0()(10.1)(10.02)kG S s s s =++,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70,1,%40%V s K t σ≥≤≤三、 基本要求:a) 利用频率法分析系统:(1) 作原系统的Bode 图;(2)分析原系统的性能,当原系统的性能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进行系统校正。
b) 利用频率法综合系统:(1) 画出串联校正结构图,分析并选择串联校正的类型(微分、积分或微分-积分校正);(2) 确定校正装置传递函数的参数;(3) 画出校正后的系统的Bode 图,并校验系统性能;若不满足,则重新确定校正装置的参数。
c) 完成系统综合前后的有源物理模拟(验证)实验;四、 课程设计报告:a)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b) 原系统组成结构原理图一张(自绘);c) 系统综合前后的模拟图各一张(附实验结果图); d) 封面装帧成册;一、系统说明(概述)1. 设计目的(1) 掌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2) 掌握反馈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工程系统进行全面分析 (3) 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方法(4) 掌握使用mathtype ,visio ,matlab 的使用方法2. 系统原理(简介)R 112123121,1,=100500,1=5002,1f f M C F R K K C F R K M C Fμμμ=Ω=Ω=Ω=Ω=Ω=R ,R ,R3. 各环节的性能、功能特性说明(1) 积分环节输入量与输出量成积分关系的环节,简称为积分环节。
其特点:输入量与输出量的积分成正比例,当输入消失,输出保持不变,具有记忆功能,积分环节收到扰动自身无法达到稳定。
(2) 惯性环节一阶惯性环节的微分方程是一阶的,且输出响应需要一定时间后达到稳态值,因此称为一阶惯性环节。
其特点: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响应存在惯性(输入信号阶跃加入后,输出信号不能突然变化,只能随着时间增加逐渐变化)。
4.设计基本要求(1)要求输出等于给点输入所要求的期望输出值。
(2)要求输出尽量不收扰动的影响。
(3)衡量一个系统是否完成以上两点,把要求划为稳,快,准评价5.设计指标设定:输入为r(t)=a+bt(其中:a=10 b=20);在保证静态指标KV 70的前提下;要求动态期望指标:σ p﹪≤40﹪;ts≤1sec.二、系统分析1.原系统Bode图2. 稳定性分析特征方程:32()(10.1)(10.02)0.0020.12D S S S S k S S S k =+++=+++ 根据劳斯判据判定:3200.002100.12000.120.002000.120S S kS Sk- 0.120.00200.12k-≥K ≦60 因为Kv ≧70∴系统不稳定3. 稳态精度分析e ss()22510510510()R t ts R s s s s =++=+=00()()()()1()(10.1)(10.02)G s k R s C s R s G s s s s k+==++++[][]()()()()1()E s R s F s R s C s =-=- []0lim ()lim ()1()ss s s e sE s sR s C s →→==-22010(10.1)(10.02)510lim(10.1)(10.02)10s s s s s k k s s s s s s kk→++++-+=+++= 4. 动态性能分析s p t M 和调节时间超调量。
0222()(10.1)(10.02)(10.1)21010n nkkG s s s ss s s s s s kξωω=+++++⇒++K=204nξω⎧=⎪⇒⎨⎪=⎩s n%=e100%68.5%1t =340.60.8σξω⨯≈⨯≈超调量调节时间()超调量不满足要求%20%σ≤三、系统综合1. 利用期望指标绘制Bode 图2. 设计校正规律和校正装置(电路图、装置参数)3. 系统综合过程表达(Bode 图上) 谐振峰值:1sin M ττ≈超调量s ck t W π≈22 1.5(1) 2.5(1)K M M ττ=+-+- %σ取40% M τ=1.5041.81τ=由于1s t ≤ 取0.5s t =23.4c w =由bode 图得到01923.4c w =<原系统相位裕度000180(19)1038.68c τϕ=+=-< 所需的相位超前角0000(520)63.68m c c ϕττ=-+-=衰减率1sin 0.0461sin mmϕαϕ-==+确定两转折频率1 5.012C W W α=⨯= 21109.1C W W α=⨯=补偿增益121.74C K α==矫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12170(10.2)1()(0.021)(0.11)(0.09171)(0.021)(0.11)1C jwK s w G s K jw s s s s s s s w α++=⨯⨯⨯=++++++四、系统物理模拟图1. 原系统模拟图2. 原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3.综合后系统模拟图4.综合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总结《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个人感觉自己又学到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收获很多。
在马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课程设计完成得很顺利。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不但复习了知识,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公式的意义,坚实了许多模棱两可的知识点,认识掌握了多种数学办公软件的操作和运行。
课程设计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使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积极参与,充满热情,敢于动手地做一件事,才能学到真的知识,亲身经历的感觉会让我记住一生总的来说,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参考文献孙亮等.自动控制原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8.戴忠达.自动控制理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王积伟.控制工程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绪方胜彦.现代控制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