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化工单元操作的原理、流程,掌握实验仪器的特点、性能和基本操作,了解仪器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加深对化工原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
6.提高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从事应用和开发研究的开拓型人才;
5
重点:反应器的设计方程和图解计算法;催化反应过程、反应动力学等温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难点:气液相反应过程、气液相反应动力学、气液相反应的基本方程
讲授
11
完全混合流连续反应器
平推流反应器
3
重点:气液相反应过程理论、气液相反应动力学、气液相反应的基本方程的应用
难点:气液相反应过程、气液相反应动力学、气液相反应的基本方程
7.培养学生积极锻炼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重点培养相互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授课对象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填写此栏):
■核心能力1.具有运用数学和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能力;
■核心能力2.具有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数据分析、信息综合等能力;
5
重点:掌握流体流动中管道内流动系统的衡算方程、流体的内摩擦力、边界层理论
难点:牛顿粘性定律和边界层理论
讲授
第一次作业:共六题
3
热量传递方式
热传导
热对流
辐射传热
换热器
5
重点:传导的基本原理,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热过程的计算,传热速率方程式、热流量、平均传热温度差、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
讲授
12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大纲(尧)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大纲(一)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定位与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
二、教学方法2.1 授课方式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2.2 实践环节安排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工程技术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3 互动与反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发表观点,通过小组讨论、作业批改等环节,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途径。
3.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环境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3 素质目标四、教学安排4.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堂讲授、8次案例分析、8次小组讨论。
4.2 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
五、课程评价5.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环节表现、期末考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5.2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
5.3 反馈与改进根据课程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大纲(六)六、教学内容与教材6.1 教材本课程选用《环境工程原理》教材,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为、。
6.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环境工程学原理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学原理教学大纲环境工程学原理教学大纲一、引言环境工程学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本大纲将介绍环境工程学原理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学原理的基本理解,包括环境工程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包括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包括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4. 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科学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三、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a. 环境工程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环境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和目标c. 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环境污染与控制a. 环境污染的类型和来源b. 环境污染的影响和危害c. 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3. 环境保护与管理a. 环境保护的概念和目标b.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c. 环境管理的原理和方法4. 环境监测与评价a.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方法b. 环境监测的技术和设备c. 环境评价的原理和方法5. 环境工程学的实践与应用a. 环境工程学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b. 环境工程学的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c. 环境工程学的科研方法和科学论文写作四、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环境工程学原理。
2. 组织实验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项目研究,培养学生合作和创新能力。
4. 布置课后作业和论文写作,促进学生对环境工程学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五、考核方式1.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考察学生对环境工程学原理的掌握程度。
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考察学生对环境工程学原理的综合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和论文: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深入地阐述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即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及资源化工程,以及其他污染控制工程中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工程学基础基本过程和现象,以及污染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掌握物料与能量衡算、传热、传质、沉降、离心、过滤、吸收、吸附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掌握化学与生物反应动力学、各类化学及生化反应器理论,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①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物料与能量衡算、流体流动、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②掌握分离过程的原理: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收、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基本分离过程的原理;③掌握反应工程原理:主要包括化学与生物反应计量学及动力学,各类化学与生物反应器的解析与基本设计理论等。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3、4、5、6和12。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环境问题与环境学科的发展2.环境污染与环境工程学3.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包括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体系等。
4.污染控制技术原理的基本类型5.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本章重点、难点:环境污染与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问题与环境学科的发展;了解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了解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与原理;了解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第二章质量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计量单位2.物理量的单位换算3.量纲和无量纲准数4.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习题要点: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各种浓度的相互换算第二节质量衡算1.质量衡算的基本概念2.总质量衡算习题要点:质量衡算第三节能量衡算1.能量衡算方程2.热量衡算方程3.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4.开放系统的热量衡算习题要点:各类能量衡算本章重点、难点:计量单位、物理量的单位换算、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
环境工程 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1. 课程概述本门课程旨在介绍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特点、环境保护的方法以及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获得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以后从事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特点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 熟悉环境工程的各个领域,包括水处理、大气控制、固体废弃物管理等;- 理解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学会使用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技术手段。
3.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包括以下内容:3.1 环境工程学导论- 环境工程学的定义与发展历史- 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3.2 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水体污染与水质监测- 大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监测- 土壤污染与土壤修复技术- 噪声污染与噪声控制3.3 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 水处理技术与水环境保护- 大气控制技术与空气污染治理- 固体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循环利用- 环境生物技术与生态系统修复3.4 环境法规与政策-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管理体系与标准3.5 实践环节- 环境监测实验- 水处理实践- 大气污染控制实践- 固体废弃物处理实践4.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综合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课程项目等综合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 期中考试: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期末考试: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考核;- 实践实验:对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估。
6. 参考教材- 《环境工程导论》- 《环境化学与环境分析实验》-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与实施》- 《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以上内容为本门课程的初始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通常涵盖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原理
一、课程简介
1. 课程背景和目的:介绍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背景、重要性和目标。
2. 课程范围:概述课程涵盖的内容和重点领域。
二、课程内容
1. 环境工程基础概念
- 环境工程概述
- 环境系统与环境参数
- 环境工程原理与方法论
2. 水污染控制原理
- 水污染及分类
- 水质参数与标准
- 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方法
3.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
- 大气污染物特性与影响
- 大气净化技术与控制方法
4. 土壤污染控制原理
- 土壤污染来源及类型
-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与策略
5. 固体废物处理与管理
- 固体废物生成与分类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授课内容的介绍和讲解,理论基础的讲解与阐述。
2. 案例分析: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3. 实验与实践:开展实验或实践课程,让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实践操作技能。
四、教学评估
1. 考核方式:期中考、期末考、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
2. 评价标准:各种考核方式的评分标准和权重。
五、参考教材
列举适合该课程教学的相关教材、参考书籍或资料。
六、教学团队
教授该课程的教师团队成员及其专业背景简介。
这个教学大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工程原理、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为他们未来在环境保护和工程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环境工程领域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环境污染的成因、影响、监测与治理等内容。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工程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2. 掌握环境监测和评估的方法与技术;3. 理解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措施;4. 学习环境工程案例,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5. 锻炼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环境工程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概论- 环境工程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环境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2.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 环境评估的原理和方法3. 环境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 水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 噪声污染防治-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4. 环境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环境事件案例分析- 环境问题解决方案探讨5. 环境工程实践操作- 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 污染物采样和分析技术- 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和课外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境工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课外作业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环境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整体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推荐1. 《环境工程概论》,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2. 《环境监测与评估》,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3.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七、结课要求学生需完成所有相关课程学习内容,并通过期末考核。
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将无法顺利结课,需进行补考或重修。
八、其他事项1. 请学生按时上课,认真听讲;2. 请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3. 请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定,注意实验安全。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适用于普通专科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技术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任务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属工程学科。
本课程在工程应用过程中旨在解决如何根据备单元操作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特点,进行“过程和设备”的选择,以适应指定物质的特征,经济而有效地满足工艺要求;如何进行过程的计算和设备的设计;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组织实验以取得必要的设计数据;如何进行操作和调节以适应生产的不同要求。
在操作发生故随时如何寻找故障的缘由。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化工过程的特点,掌握并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熟悉其计算方法,了解典型设备的构造、性能与操作,学会强化操作的方法,为学习专业打好工程技术理论基础。
2.对化工过程主要设备的一般理论和实际问题,初步具有运用工程技术观点进行分析的能力。
计算技能应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对重要过程的典型设备应具有初步设计及选用的能力。
3.对常用的化工计算图表、手册及资料等具有查阅和选用的能力,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计算、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观点及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流体流动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流体静力学方程式、连续性方程式及柏努里方程的推导及应用;(2)理解流体流动类型及其判断,雷诺准数的物理意义;(3)理解流体在直管内流动时产生阻力的原因,流体流过管件时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4)掌握直管能量损失的计算方法,局部能量损失的计算方法;(5)掌握简单管路的设计型计算及操作计算。
(6)了解管路测压原理及测压差装置,流速及流量测量装置(毕托管、孔板流量计及转子流量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性能及计算。
(7)理解因次分析法的目的、依据、结果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8)了解流体流动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9)了解牛顿型流体及非牛顿型流体,层流内层与边界层的概念。
(10)理解可压缩及不可压缩流体、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的概念;连续性的概念。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基本原理,理解水处理、大气治理和固废处理的基本技术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工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环境质量评价。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环境工程相关实验,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激发其探究环境科学领域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对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有基本的认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原理概述:介绍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教材第一章“环境工程概述”2. 水处理技术:讲解水的污染来源、水处理技术原理及方法,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教学内容:教材第二章“水处理技术”1-4节3. 大气治理技术:介绍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治理技术,如脱硫、脱硝、除尘等。
教学内容:教材第三章“大气治理技术”1-3节4.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讲解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方法及资源化利用,如填埋、焚烧、堆肥等。
教学内容:教材第四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1-3节5. 环境质量评价:介绍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使学生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技能。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原理和实际操作,并掌握环境监测与处理的基本技术。
二、教学内容1.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概述-介绍环境工程原理实验的背景和意义-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安全性2.环境监测实验-大气环境监测实验*学习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技术*学习大气污染物的采样与分析方法-水环境监测实验*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学习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水样的采集和处理技术-土壤环境监测实验*了解土壤污染与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关系*学习土壤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3.环境处理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学习大气污染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探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实际操作-水污染治理实验*学习水污染治理的原理和方法*探索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实际操作-固体废弃物处理实验*学习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原理和方法*探索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实际操作4.实验报告撰写与分析-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每个实验内容,进行简短的理论讲解,让学生对实验有充分的了解-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环境工程原理实验的理解2.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实验室安全教育-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要求,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教授学生应急处理方法和实验室安全意识四、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评分-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并由教师进行评分和点评-实验报告评分占总成绩的50%2.实验操作评分-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实验成果进行评分-实验操作评分占总成绩的50%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教材:《环境工程实验教程》2.参考书目:-环境工程技术手册-环境工程原理与实践六、实验设备与材料1.大气环境监测实验室:大气采样器、气候箱、气体分析仪等2.水环境监测实验室:水样采集器、溶解氧测定仪、氨氮测定仪等3.土壤环境监测实验室:土壤可吸入气体采样器、有机物测定仪等4.污染治理实验室:污染物处理设备、水处理试验台等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佩戴实验室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眼镜和实验室服装等2.实验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须知3.实验操作过程中要遵循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并注意正确的废液处理方法以上是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01.教学单位名称:环境与资源学院02.课程代码:64202503.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原理04.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0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06.课程性质:必修07.课程学时:48学时(其中实验8学时)08.课程学分:309.授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5学期(秋季)10.选用教材:《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胡洪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主要参考书:[1]郭仁惠等,《环境工程原理》,郭仁惠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温瑞媛等,《化学工程基础》,温瑞媛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王志魁,《化工原理》,(第三版),王志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大纲执笔人:11.课程中文简介:《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在《数学》、《物理》、《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向工程科学的专业课过渡的入门课程。
主要讲述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等环境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修复工程中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过程的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别离过程原理和反响工程原理三局部。
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局部主要讲述物料与能量守恒原理、传递过程等。
别离过程原理局部主要讲述过滤、吸收、吸附等基本原理。
反响工程原理局部讲述化学和生物反响计量学、动力学、各类反响器的过程解析等。
12.课程英文简介:13.课程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污染控制工程和公害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环境污染物净化的基本理论、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涉及工程设计方便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物理化学、生物、自控和信息等其他高新技术在环境工程技术上的应用,能运用环境的观点来理解相关学科中涉及环境的有关问题。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前言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设立了环境工程专业。
本大纲旨在对环境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环境工程人才。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环境工程基础知识(1)环境工程概论(2)环境化学基础(3)环境生物学基础(4)环境工程数学基础2.环境监测与评价(1)环境监测技术(2)环境监测方法(3)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3.环境污染控制工程(1)大气污染控制(2)水污染控制(3)土壤污染修复4.环境工程设计与管理(1)环境工程设计基础(2)环境管理理论(3)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参与实际环境工程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部分:教学评估1.每门课程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2.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和实践活动,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科研素养;3.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结语通过本大纲的制定,将有助于规范环境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环境工程人才,促进环境工程领域的跨学科发展,推动环境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希望各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努力,为环境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深入地阐述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即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及资源化工程,以及其他污染控制工程中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工程学基础基本过程和现象,以及污染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掌握物料与能量衡算、传热、传质、沉降、离心、过滤、吸收、吸附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掌握化学与生物反应动力学、各类化学及生化反应器理论,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①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物料与能量衡算、流体流动、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②掌握分离过程的原理: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收、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基本分离过程的原理;③掌握反应工程原理:主要包括化学与生物反应计量学及动力学,各类化学与生物反应器的解析与基本设计理论等。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3、4、5、6和12。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环境问题与环境学科的发展2.环境污染与环境工程学3.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包括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体系等。
4.污染控制技术原理的基本类型5.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本章重点、难点:环境污染与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问题与环境学科的发展;了解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了解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与原理;了解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第二章质量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计量单位2.物理量的单位换算3.量纲和无量纲准数4.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习题要点: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各种浓度的相互换算第二节质量衡算1.质量衡算的基本概念2.总质量衡算习题要点:质量衡算第三节能量衡算1.能量衡算方程2.热量衡算方程3.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4.开放系统的热量衡算习题要点:各类能量衡算本章重点、难点:计量单位、物理量的单位换算、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
质量衡算的基本概念,总质量衡算。
能量衡算方程,热量衡算方程,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开放系统的热量衡算。
本章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各种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换算;熟练掌握质量衡算方法和能量衡算方法;掌握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换算;掌握量纲的概念。
第四章热量传递第一节热量传递的方式1.热量传递的方式第二节热传导1.傅立叶定律2.导热系数3.通过平壁的稳定热传导4.通过圆管壁的稳定热传导。
习题要点:导热计算第三节对流传热1.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2.对流传热的机理3.对流传热速率4.对流传热的经验公式5.保温层的临界直径6.间壁传热过程计算。
习题要点:对流传热速率和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间壁式传热过程的计算第四节辐射传热1.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2.物体的辐射能力3.物体间的辐射传热4.气体的辐射传热5.对流和辐射联合传热习题要点:辐射传热计算第五节换热器1.换热器的分类与结构形式2.管式换热器3.板式换热器4.强化换热器传热过程的途径本章重点、难点:通过平壁和圆管壁的稳定热传导;间壁传热过程计算;对流传热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对流传热速率及传热系数的计算。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掌握傅立叶定律及平壁和圆筒壁的热传导计算;理解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牛顿冷却定律及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及经验关联式的用法,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理解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及两固体辐射传热的计算;掌握传热过程的计算,传热速度方程式,传热负荷,平均温度差,总传热系数计算及了解强化传热过程,途径;了解工业生产中常用换热器的类型,结构,并能进行列管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
第五章质量传递第一节环境工程中的传质过程1.环境工程中常见的传质过程第二节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1.传质机理2.分子扩散3.涡流扩散第三节分子传质1.等分子反向扩散2.单向扩散3.界面上有化学反应的稳态传质习题要点:分子传质的扩散通量与浓度分布的计算第四节对流传质1.对流传质机理及传质边界2.对流传质速率方程3.典型情况下的对流传质系数本章重点、难点:分子扩散;单向扩散;涡流扩散与涡流扩散系数的概念;分子传质的扩散通量与浓度分布的计算;对流传质的机理、传质速率方程和传质系数。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传质的基本概念;了解环境工程中常见的传质过程;掌握分子传质和对流传质的传质速率方程和传质系数。
第六章沉降第一节沉降分离的基本概念1.沉降分离的一般原理和类型2.流体阻力与阻力系数第二节重力沉降1.重力场中颗粒的沉降过程2.沉降速度的计算3.沉降分离设备。
习题要点:重力沉降速度的计算第三节离心沉降1.离心力场中颗粒的沉降分析2.旋流器的工作原理3.离心沉降机工作原理习题要点:旋风分离器、离心沉降机的计算第四节其他沉降1.电沉降2.惯性沉降本章重点、难点:流体阻力与阻力系数;重力场中颗粒的沉降;离心力场中颗粒的沉降;旋流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及有关计算;离心沉降机工作原理及有关计算。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掌握沉降速度基本计算方法;掌握旋风分离器的主要性能;了解电除尘器和惯性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第七章过滤第一节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1.过滤过程2.过滤介质3.过滤分类第二节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1.表面过滤的基本方程2.过滤过程的基本计算3.过滤常数的测定4.滤饼洗涤5.过滤机生产能力的计算习题要点:过滤过程的计算、过滤机生产能力的计算。
第三节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1.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流动2.深层过滤过程中悬浮颗粒的运动本章重点、难点:表面过滤的基本方程;过滤过程的基本计算;过滤常数测定;过滤机生产能力的计算;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流动;深层过滤过程中悬浮颗粒的运动。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掌握恒压过滤过程的基本计算、过滤常数及其测定;掌握过滤机生产能力的计算。
第八章吸收第一节吸收的基本概念1.吸收的定义与应用2.吸收的类型第二节物理吸收1.物理吸收的热力学基础2.物理吸收的动力学基础第三节化学吸收1.化学吸收的特点2.化学吸收的平衡关系3.化学吸收的传质速率第四节吸收设备及其主要工艺计算1.吸收设备工艺简述2.填料的类型及特性3.填料塔吸收过程的物料衡与操作线方程4.吸收剂的用量计算5.填料层高度的计算6.吸收过程的计算习题要点:吸收设备的计算本章重点、难点:物理吸收的热力学基础;物理吸收的动力学基础;化学吸收的平衡关系;化学吸收的传质速率;填料塔吸收过程的物料平衡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的用量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吸收的概念和吸收的类型;掌握气-液平衡和亨利定律及其应用;掌握双膜理论的要点及传质速率方程;熟练掌握吸收塔的物料衡算方程和操作线方程;熟练掌握吸收剂用量的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第九章吸附第一节吸附分离操作的基本概念1.吸附分离操作的分类2.吸附分离操作的应用第二节吸附剂1.常用吸附剂的特性2.几种常用的吸附剂第三节吸附平衡1.单组分吸附气体2.双组分气体吸附3.液相吸附第四节吸附动力学1.吸附剂颗粒外表面界膜传质速率2.吸附剂颗粒内表面扩散速率3.内表面扩散阻力控制时的吸附过程4.外表面界膜控制时的吸附过程第五节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1.接触过滤吸附2.固定床吸附习题要点:吸附操作的计算本章重点、难点:常用吸附剂的特性;吸附平衡;吸附剂动力学;接触过滤吸附;固定床吸附。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吸附分离操作的有关概念;掌握等温吸附方程及吸附动力学方程;掌握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的有关概念及计算。
第十章其他分离过程第一节离子交换1.离子交换剂概述2.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3.离子交换的速度第二节萃取1.萃取分离的特点2.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基础3.萃取剂的选择4.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
第三节膜分离1.膜分离概述2.膜分离过程的传递过程3.反渗透和纳滤4.微滤与超滤5.电渗析6.其它膜分离。
本章重点、难点: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离子交换的速度;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基础、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膜分离过程的传递过程、反渗透和纳滤、微滤与超滤、电渗析、其它膜分离本章教学要求:掌握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掌握离子交换速度的控制及其影响因素;熟悉萃取剂的选择及萃取过程的流程与计算;熟悉膜分离的原理、特点及发展状况。
第十一章反应动力学基础第一节反应器和反应操作1.反应操作2.反应器3.反应器的操作方式4.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5.反应器的类型6.反应器的设计7.反应器的放大第二节反应的计量关系1.反应式与计量方程2.反应的分类3.反应进度与转化率第三节反应动力学1.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反应速率方程3.均相反应动力学习题要点:均相反应动力学的计算本章重点、难点: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反应器的设计和放大;反应式与计量方程;反应进度与转化率;反应速率方程;均相反应动力学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反应器的类型及操作方式、掌握反应器操作的几个工程概念;掌握反应式与计量方程、反应进度和转化率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掌握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表示方法、反应速率方程的表达式、均相反应动力学及有关计算。
第十二章反应动力学的解析方法第一节动力学实验及实验数据的解析方法1.动力学实验的一般步骤2.动力学实验数据的一般解析方法3.反应器的物料衡算习题要点:反应器的物料衡算第二节间歇反应器的解析1.间歇反应器的基本方程2.间歇反应器的动力学实验方法3.实验数据的积分解析法4.实验数据的微分解析法第三节连续反应器的解析1.槽式连续反应器1.平推流反应器本章重点、难点:动力学实验的一般步骤;动力学实验数据的一般解析方法;反应器的物料衡算;间歇反应器的基本方程;间歇反应器的动力学实验方法;实验数据的积分解析法、实验数据的微分解析法。
槽式连续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反应器动力学实验的一般步骤、掌握动力学实验数据的一般解析方法及反应器的物料衡算;了解间歇反应器的基本方程,掌握间歇反应器的动力学实验方法及实验数据的解析方法。
第十三章均相化学反应器第一节间歇与半间歇反应器1.间歇反应器2.半间歇反应器习题要点:间歇反应器和半间歇反应器的设计计算第二节完全混合流反应器1.单级反应器2.多级串联反应器习题要点:单级反应器和多级串联全混流反应器的设计计算第三节平推流反应器2.简单的平推流反应器3.具有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习题要点:简单的平推流反应器和推流循环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本章重点、难点:间歇反应器、半间歇反应器;单级反应器、多级串联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间歇反应器和半间歇反应器的操作方法;掌握间歇反应器和半间歇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掌握单级反应器和多级串联反应器的操作方法及其设计计算方法;掌握简单的平推流反应器和推流循环反应器操的操作方法及其设计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