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路器大全

合路器大全
合路器大全

功分器的设计原理

设计资料项目名称:微带功率分配器设计方法 拟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二00六年一月

微带功率分配器设计方法 1. 功率分配器论述: 1.1定义: 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信号能量输出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也可称为合路器。 1.2分类: 1.2.1功率分配器按路数分为:2路、3路和4路及通过它们级联形成的多路功率分配器。 1.2.2功率分配器按结构分为:微带功率分配器及腔体功率分配器。 1.2.2根据能量的分配分为:等分功率分配器及不等分功率分配器。 1.2.3根据电路形式可分为:微带线、带状线、同轴腔功率分配器。 1.3概述: 常用的功率分配器都是等功率分配,从电路形式上来分,主要有微带线、带状线、同轴腔功率分配器,几者间的区别如下: (1)同轴腔功分器优点是承受功率大,插损小,缺点是输出端驻波比大,而且输出端口间无任何隔离。微带线、带状线功分器优点是价格便宜,输出端口间有很好的隔离,缺点是插损大,承受功率小。(2)微带线、带状线和同轴腔的实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同轴腔功分器是在要求设计的带宽下先对输入端进行匹配,到输出端进行分路;而微带功分器先进行分路,然后对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匹配。

下面对微带线、带状线功率分配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2.设计原理: 2.1分配原理: 微带线、带状线的功分器设计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带状线的采用的是对称性空气填充或介质板填充,而微带线的主要采用的是非对称性部分介质填充和部分空气填充。下面我们以一分二微带线功率分配的设计为例进行分析。传输线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是通过阻抗变换来实现的功率的分配。 图1:一分二功分器示意图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负载均为50Ω,也就是说在分支处的阻抗并联后到阻抗结处应为50Ω。如上图匹配网络,从输入端口看Ω==500Z Z in ,而Ω==50//21in in in Z Z Z ,且是等分的,所以1in Z =2in Z ,①处1in Z 、②处2in Z 的输入阻抗应为100Ω,这样由①、②处到输出终端50Ω需要通过阻抗变换来实现匹配。 2.2阶梯阻抗变换: 在微波电路中,为了解决阻抗不同的元件、器件相互连接而又不使其各自的性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常用各种形式的阻抗变换器。其中最简单又最常用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阶梯阻抗变换器(图2)。它

基站合路器与多载波电调合路器对比分析及应用

基站合路器与多载波电调合路器对比分析及应用 欧德振 (京信广东分公司广州 510630)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广东移动基站设备内部合成器与多载波电调合路器性能对比,并就多载波电调合路器应用优势作分析,为今后网络扩容、工程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案例。 [关键词]:基站合成器多载波电调合路器 CDU类型分析应用 一、引言 随着GSM移动业务的迅猛发展,高速增长的话务最致使运营商大力建设基站或者扩容小区分裂等手段来提高GSM网络容量,改善信号质量始终是网络运营商们孜孜以求的目标。GSM扩容的传统方法是小区分裂与频段扩展,但目前得到新的频谱资源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在话务密集地区因受到干扰的限制,小区分裂的方法亦举步维艰,新选址基站困难越来越大,基站设备供应商CDU-D不再提供使扩容更是举步为艰。有没有一种器件既节省天馈线又支持多载波,而且不降低输出功率的合路器来代替目前正在应用中的合路器呢?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功能更强大的电调合路器技术被突破。 直放站作为一种补盲覆盖设备已经得到运营商推广使用,直接耦合光纤类设备其耦合方式都跟合路器有着密切关系,为了更好了解CDU内部结构、常见基站CDU类型以及公司开发的多载波电调合路器在性能、特性上的区别,有必要对基站合路器与多载波电调合路器作比较。 本文介绍基站设备厂家传统合路器性能特点并着重介绍电调合路器的应用优势,同时代表合路方式最新技术的电调合路器研发生产应用情况。电调合路器在解决基站扩容、载波数增多覆盖范围缩小等问题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二、合路器简介及种类: 1、基站合路器简介:基站合路器也叫合成器,它的英文缩写是Combiner,作为基站主设备内部一个重要单元的CDU实现TRU合并与分配,是连接TRU和天线的连接器件,并起着监测天线驻波比等功能。基站合路器功能是把多路射频信

合路器调试基础知识

调试培训资料 1. 调试仪表的设置: 1.1分屏 开机后,默认状态为未撤分的单屏显示,这时应将屏幕设置为上下分屏显示,操作步骤如下: 先按DISPLAY软键,然后在屏幕右侧的选项菜单中选取DUAL IPUAD SETUP项,将CHAN ON OFF开关打到ON就可将屏幕分为两屏 1.2 设置两屏对应项目 1.2.1此项相关名词如下 CHAN 1 ――信道1 CHAN 2 ――信道2 S11 ――正向回波状态 S12 ――正向通带状态 S22 ――反向回波状态 S21 ――反向通带状态 LOG MAG――回波状态 PHASE ――相位状态 SWR ――驻波比状态 DELAY ――时延状态 1.2.2信道设置原则 1.2.2.1一般将CHAN 1(s11和s22)设置为SWR(驻波比状态),将CHAN 2设置为LOG MAG(S12或S21) (正、反向通带状态)。当产品有特殊指标要求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各项目。比如:800M双时延就需要设置DELAY(时延状态)和PHASE(相位状态)。 1.2.2.2S12和S21使用原则:一般将TX端(发射端口)设置成S21状态,RX端(接收端口)设置成S12 状态。此两个方式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插入损耗的大小和带外抑制的大小,相对S12状态来说,S21状态时的指标会较差一点。 1.2.3设置信道1 步骤如下: 在屏幕右侧选项菜单中,先按CHAN 1软键,再按MEAS软键选取S11项,将S11设置成驻波比状态,操作为按FORMAT软键会出现几个常用选项:LOG MAG、PHASE、DELAY、SWR。此时选取SWR 项,就将信道1设置为S11(驻波比状态)。 1.2.4设置信道2 按CHAN 2软键,然后参照1.2.3步骤,将信道2设置为S12或S21(正、反向通带状态) 1.3设置频带宽度 设置频带宽度方法有设置中心频点和设置起始频点2种方法 1.3.1此项相关名词如下 A1――通带偏低频点 A2――通带偏高频点 C ――中心频点 S――带宽 B1――最小带外抑制点 B2――最大带外抑制点 1.3.2设置中心频点 按CENTER软键设置中心频点,按SPAN软键设置带宽。 中心频点按调试技术指标上给定的通带两点A1,A2来确定,一般采用(A1+A2)/2得出中心频点。 带宽按带外抑制来确定,一般采用 (B2-C)*2或|B1-C|*2来算出其值。 注意:这里的带外抑制点B1和B2指的是我们在屏幕上必须看到读数的、而且是离通带最远的抑制点(不是谐波) 1.3.3 按开始频点和结束频点 设置开始频点按START软键,设置结束频点STOP软键。 开始频点指的是我们显示屏上能看到的最小的频点。可直接根据调试技术指标中,最小的带外抑制点B1(不是指谐波)来定值。 结束频点指的是我们显示屏上能看到的最大的频点。可直接根据调试技术指标中,最大的带外抑制点B2(不是指谐波)来定值。 1.4设置工作频点 1.4.1 设置TX端工作频点 按MARKER软键,一般选取MARKER1和MARKER2项做为TX通带频点。MARKER3和MARKER4选项设置为固定带外抑制点。MARKER5选项作为看带外抑制的活动频点。(作为一个档保存)具体频点指标按

一种带SIR结构的微带宽带双频合路器设计

一种带SIR结构的微带宽带双频合路器设计 摘要:针对传统同轴腔体双频合路器使用谐振腔耦合级联的方式,导致合路器结构复杂,装配调试难度大,体积大,成本高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带sir结构的微带宽带双频合路器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在盒体内固定一个介质基板,介质基板上设置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一个带阻滤波器将其进行合路。其中,带阻滤波器采用sir 结构。可使实物尺寸减小。实验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该新型结构可使通带之间有较高的隔离度,具有小尺寸、插损低,易生产和易调试等优点。 abstract: in view of problem that coaxial-cavity dual-band combiner couples by resonator, which causes that the structure of combiner is complex, the assembly and debugging is difficult, bulky, and high cost.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signing scheme of microstrip broadband dual-band combiner based on sir. in the box, a dielectric substrate is fixed,on which a die low-pass filter and a band stop filter based on sir are used to combine. the physical size can be reduced.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structure allows passband to have high isolation, and it has the advantages, such as smaller volume, lower insertion loss, being easier to manufacture and test.

合路器、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概述: 功分器,其英文名称为Power divider,它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输出相等或不相等能量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也可称为合路器。功分器的技术指标包括频率范围、承受功率、主路到支路的分配损耗、输入输出间的插入损耗、支路端口间的隔离度、每个端口的电压驻波比等。功分器按输出通常分为一分二、一分三一分四、一分八、一分十六等。一个功分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应保证一定的隔离度。 原理: 功分器是一类可以将一路的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者多路输出相等或不相等能量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也可称为合路器。主要用于天线阵列,混频器和平衡放大器的馈送网络,完成功率的分配,合成,检测,信号的取样,信号源的隔离,扫频反射系数测量等。 1.在移动通信中,由于多信道的共用,为避免不同信道间的射频耦合引起的互调干扰,并考虑 经济、技术及架设场地的因素,发射应使用天线共用器。 2.合路器由空腔谐振器及环行器组成,空腔谐振器是一个高Q值的、低插损的带通滤波器。环 行器是一个正向损耗小(0.8dB)反向损耗大(20dB)三端口器件。 3.为增强合路器工作的稳定性,现在一般采用内匹配技术既腔体之间不用软电缆连接。为减小 体积,一般采用腔结构。 合路器主要技术指标: 1. 插入损耗,4信道通常小于3.6dB, 8信道通常小于4.0dB; 2. 信道间隔离度,通常要大于80dB; 3. 输出与输入端口隔离度,通常要大于80dB; 4. 频率漂移,通常经过一年老化不应超过3ppm; 5. 输入驻波比,小于1.5dB 合路器的测试: 1. 插入损耗测试; 2. 信道间隔离度测试; 3. 输入驻波比测试; 4. 以上测量网络分析仪的测试线要做校正。

电信室分系统改造LTE-FDD所需合路器说明

电信室分系统改造LTE-FDD所需合路器说明 2、目前长沙电信原有C网室分系统改造LTE-FDD系统所需合路器类型为: (A1) 电信LTE-FDD(1.8G) 上行频段为:1755MHz-1775MHz (基站收,移动台发)(A2) 电信LTE-FDD(1.8G) 下行频段为:1850MHz-1870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A3) 电信LTE-FDD(2.1G) 上行频段为:1920MHz-1935MHz (基站收,移动台发) 3、目前长沙电信与长沙联通共享室分系统改造LTE-FDD系统所需合路器类型为:(A1) 电信LTE-FDD(1.8G) 上行频段为:1755MHz-1775MHz (基站收,移动台发)(A2) 电信LTE-FDD(1.8G) 下行频段为:1850MHz-1870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B1) 联通DCS1800 上行频段为:1745MHz-1755MHz (基站收,移动台发)(B2) 联通DCS1800 下行频段为:1840MHz-1850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C1) 联通WCDMA 上行频段为:1940MHz-1955MHz (基站收,移动台发) (C2) 联通WCDMA 下行频段为:2130MHz-214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

(D1) 联通LTE-FDD(2.1G) 上行频段为:1955MHz-1975MHz (基站收,移动台发)(D2) 联通LTE-FDD(2.1G) 下行频段为:2145MHz-216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应用场景一:室分系统只有联通DCS1800(分两步合路) 第一步:中国电信FDD-LTE(1.8G)与联通DCS1800使用电桥合路(两者为同频); 第二步:通过第一步合路之后的信号总带宽为1745MHz-1870MHz,该信号在中国电信集采合路器类型1所支持的频段范围内,通过中国电信集采的合路器类型1将电信C网合路到系统中。 应用场景二:室分系统只有联通WCDMA,并且会升级联通FDD-LTE(2.1G) 第一步:联通WCDMA与联通FDD-LTE(2.1G)使用电桥合路(两者为同频); 第二步:通过第一步合路之后的信号总带宽为1940MHz-2165MHz,使用电信非集采合路器1将电信FDD-LTE(1.8G)合路系统内; 第三步:通过第二步合路之后的信号总带宽为1755MHz-2165MHz,该信号在中国电信集采合路器类型1所支持的频段范围内,通过中国电信集采的合路器类型1将电信C网合路到系统中。 应用场景三:室分系统有联通DCS1800,联通WCDMA,并且会升级联通FDD-LTE(2.1G) 第一步:中国电信FDD-LTE(1.8G)与联通DCS1800使用电桥合路(两者为同频); 第二步:联通WCDMA与联通FDD-LTE(2.1G)使用电桥合路(两者为同频); 第三步:通过第一步合路之后的信号总带宽为1745MHz-1870MHz,通过第二步合路之后的信号总带宽为1940MHz-2165MHz,使用非集采合路器1将两种信号合路。 第四步:通过第三步合路之后的信号总带宽为1745MHz-2165MHz,该信号在中国电信集采合路器类型1所支持的频段范围内,通过中国电信集采的合路器类型1将电信C网合路到系统中。 通过以上不同场景的分析: 当电信在对自有室分系统(不含其它运营商网络)改造电信LTE-FDD(1.8G)系统所需要的合路器是在中国电信集团集采招标的合路器能够支持的频段范围内的,所以不需要重新集采新型合路器。 当电信与联通共享的室分系统需要改造电信LTE-FDD(1.8G)时,需要使用非集采合路器1,这种非集采合路器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网络建设中大量使用,该非集采合路器在电信以往的工程中也曾使用(营盘路过江隧道共建共享工程)。

双宽频合路器专利说明书

双宽频合路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信号的合路和分路装置,尤其是它能将700MHz~1000MHz频段的射频信号和1660MHz~2700MHz频段的射频信号合成为单路信号或反之。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射频信号合路器大都采用空气腔体式结构,而且是针对几个单频段进行合路或分路。空气腔体式合路器通常昂贵、庞大、笨重、插入损耗大,而且不能将目前绝大多数民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射频信号合成为单路信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合路器昂贵、庞大、笨重、插入损耗大,不能将目前绝大多数民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射频信号合成为单路信号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宽频合路器,该合路器不仅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插入损耗小,而且能将目前绝大多数民用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的800MHz~960MHz频段和1710MHz~2500MHz频段的射频信号合成为单路信号或反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集总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电路相结合的混合微带电路结构实现双宽频合路器。集总参数元件有片状空心绕线电感器L1~L4和片状高Q电容器C1~C8;分布参数电路采用微带电路,其中微带元件有微带传输线ML1~ML3、叉指电容器FC1~FC5、开路微带电容器MC1、MC2。微带元件按照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工艺或其它工艺印制在微带基板上,集总参数元件焊接在微带基板上。本合路器具有三个端口,壹个低频端口LF,壹个高频端口HF,壹个公共端口COM。端口及各电路元件的相互连接关系为:低频端口LF与微带传输线ML1、开路微带电容器MC1相互电气连接;微带传输线ML1与片状空心绕线电感器L1、片状高Q电容器C1、片状高Q电容器C2、叉指电容器FC1相互电气连接;片状空心绕线电感器L1、片状高Q电容器C1、叉指电容器FC1与片状空心绕线电感器L2、片状高Q电容器C3、叉指电容器FC2、开路微带电容器MC2相互电气连接;片状空心绕线电感器L2、叉指电容器FC2与微带传输线ML3、片状高Q电容器C8、叉指电容器FC5相互电气连接;微带传输线ML3与公共端口COM相互电气连接;高频端口HF与微带传输线ML2相互电气连接;微带传输线ML2与片状高Q电容器C4、叉指电容器FC3相互电气连接;片状高Q电容器C4、叉指电容器FC3与片状空心绕线电感器L3、片状高Q电容器C5、叉指电容器FC4相互电气连接;片状高Q电容器C5、叉指电容器FC4与片状空心绕线电感器L4、片状高Q电容器C8、叉指电容器FC5相互电气连接;片状高Q电容器C8、叉指电容器FC5与片状空心绕线电感器L2、叉指电容器FC2、微带传输线ML3相互电气连接;片状空心绕线电感器L3与片状高Q电容器C6相互电气连接;片状空心绕线电感器L4与片状高Q电容器C7相互电气连接;片状高Q电容器C1、C3、C6、C7的另一端均通过微带基板上的过孔对地线短路。由于片状高Q电容器C4、C5、C8分别与叉指电容器FC3、FC4、FC5并联连接,故当所选片状高Q电容器C4、C5、C8的电容值分别包含叉指电容器FC3、FC4、FC5所等效的电容值时,可以免去叉指电容器FC3、FC4、FC5以放松对片状高Q电容器C4、C5、C8的焊接要求。 本合路器的工作原理是:低频端口LF和公共端口COM之间的混合微带电路构成壹个频率覆盖700MHz~1000MHz频段的低通滤波器;高频端口HF和公共端口COM之间的混合微带电路构成壹个频率覆盖1660MHz~2700MHz频段的高通滤波器。从低频端口LF进入的频率落在700MHz~1000MHz频段的射频信号只能从公共端口COM输出,而不能到达高频端口HF;从高频端口HF进入的频率落在1660MHz~2700MHz频段的射频信号只能从公共端口COM输出,而不能到达低频端口LF。反之,从公共端口COM进入的宽带射频信号被分成两个频段,频率落在700MHz~1000MHz 频段的射频信号只能从低频端口LF输出,频率落在1660MHz~2700MHz频段的射频信号只能从

对讲设计方案

数字常规对讲机覆盖系统 技术方案 设计单位:上海和源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9月

目录 一、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设备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频道的规划和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系统优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主要设备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中继信道机:R8200 数字版?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定向耦合合路器组件:E-FH400-3DB-2?错误!未定义书签。 3.接收机多路耦合组件: E-JF400-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合路平台-窄带双工器:E-SGQ-400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室内射频放大组件:E-BDA-3700?错误!未定义书签。 6.?手持对讲机:P8200 数字版....................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室内吸顶天线: E-ANTO2?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定向耦合器:EVDC?错误!未定义书签。 9.?功率分配器:EVPD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10.电缆:HCAAYZ-50-12?

多频段合路器技术规范(20100422修改)

多频段合路器技术规范 二O一O年四月

前言 本技术规范是对科技运[2007]115号文《关于印发<多频段机车天线技术规范、多频段合路器技术规范技术审查意见>的通知》附件二《多频段合路器技术规范》(暂行)进行修改而得到的,随着铁路各种新业务的不断应用,还可能继续完善升级。 在执行过程中,各单位若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起草单位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工艺所(江苏省苏州市苏站路688号,215031),并抄送铁道部运输局(北京市复兴路10号,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铁道部运输局组织编制并负责解释。 本技术规范主编单位: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工艺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本技术规范参编单位:上海铁路通信工厂、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周荣生、欧阳智辉、蒋志勇、俞健、郑彩顺、杨占江。

目次 前言............................................................................. I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合路器 (1) 3.2频带宽度 (1) 3.3插入损耗 (1) 3.4带内波动 (1) 3.5电压驻波比(VSWR) (1) 3.6带外抑制 (1) 3.7隔离度 (2) 3.8额定功率 (2) 4 技术要求 (2) 4.1命名原则 (2) 4.2一般结构要求 (2) 4.2.1 外形尺寸 (2) 4.2.2 颜色 (2) 4.2.3 接口类型 (2) 4.2.4 安装方式 (2) 4.2.5 重量规定 (2) 4.2.6 外壳防护等级 (2) 4.3环境条件 (2) 4.3.1 正常使用条件 (2) 4.3.1.1 海拔高度 (2) 4.3.1.2 环境温度 (2) 4.3.1.3 冲击和振动 (2) 4.3.1.4 相对湿度 (2) 4.3.2 环境适应性要求 (3) 4.4电性能技术要求 (3) 4.4.1 频带宽度 (3) 4.4.2 型号定义 (3) 4.4.3 端口特性阻抗 (3) 4.4.4 插入损耗 (3) 4.4.5 带内波动 (3) 4.4.6 电压驻波比(VSWR) (3) 4.4.7 带外抑制 (3) 4.4.8 端口隔离度 (3) 4.4.9 额定功率 (3) 4.5电磁兼容性要求 (3)

BTS3012空腔合路器(EGSM_DFCU)

BTS3012空腔合路器(EGSM DFCU)销售指导书 (V1.20) 关键词:空腔合路器、插损、控制告警单元 摘要:为了满足部分大站型的广覆盖需求,BTS3012开发了四合一空腔合路器DFCU(Filter Combiner Unit)。目前提供的EGSM频段DFCU在频率间隔 为600KHz时合路损耗仅3dB,可以最大支持S12站型的合路配置(大于S8 站型由于合路路数多、空腔滤波损耗较大,同时此时合路器电缆损耗较 大,大于S8站型空腔损耗约3.5dB)。由于空腔合路器采购成本很高, 限制仅在大站型广覆盖时使用。 1概述 空腔合路器具有合路损耗低的特点,特别适合在大站型情况下满足广覆盖的需求。(3012支持888的配置,利用DFCU可以支持12/12/12配置)目前BTS3012现有的DDPU、DCOM合路器,在小站型情况下的合路损耗与友商比较基本相当,但在大站型同时不增加天馈情况下合路损耗较大(不考虑使用同心圆S4以上现有合路损耗较大,考虑使用同心圆S6以上损耗较大),在搬迁项目中该问题尤其突出。为此推出BTS3012 EGSM频段空腔合路器DFCU。【同心圆指一个小区不同载频在覆盖上存在差异形成的半径不同的同心圆小区。由于内、外圆的覆盖范围不同,在逻辑上两个圆可以看作是两个小区。内圆由于信道数多,是主要的话务承载层,其作用是吸收小区覆盖范围内的大部分用户。外圆的作用是解决覆盖,为内圆无法覆盖的区域提供服务。外圆的覆盖范围包含内圆,也可以分担一定的话务。在频率紧密复用情况下,采用同心圆技术可以避免或减少无线干扰,保证话音质量。】 同时由于空腔合路器成本很高,仅考虑在有广覆盖需求的大站型情况下控制使用。目前建议按照以下原则。 1、对于固定站点(如搬迁等站点数量由客户决定的情况,我司不能增加站点数量)场景方案顺序:宽带合路器,双天馈(使用前提是客户采购天馈或者使用国产天馈),使用空腔,增加站点;(容量增加,损耗低可以增加覆盖范围)

BCM166智能电池合路器测试指导介绍模板_V1.0之欧阳家百创编

欧阳家百(2021.03.07) BCM166智能电池合路器 产品测试指导书 版本:V1.0 拟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修订记录:

BCM166智能电池合路器 产品测试指导书 关键词:BCM166,电池合路器,测试指导 摘要:本文档主要描述了BCM166产品的测试指导要求。缩略语:

目录 1.概述5 1.1. 本指导书目的5 1.2. 版本描述5 2. 系统功能描述6 2.1. 系统主要功能描述6 2.2. 系统主要功能列表6 2.3. 系统外观布局7 2.4. 测试组网示意7 2.5. 测试准备条件8 3. 测试用例9 3.1. 测试用例1:系统放电管理测试9 3.2. 测试用例2:系统充电管理测试10 3.3. 测试用例3:电池状态检测测试11 3.4. 测试用例4:电池故障检测测试11 3.5. 测试用例5:电池共用管理器故障测试12 4. 测试目标结果13

1.概述 1.1. 本指导书目的 本测试指导书主要依据《BCM166电池合路器产品设计规格书》相关规格要求制定。 本测试指导书对BCM166产品的系统化测试操作要求及相关测试项目指标参数要求进行了描述。 本测试指导书是产品开发测试过程中的操作指导依据,同时也是验证测试中判定标准的依据。 1.2. 版本描述 V1.0版本:为第一版评审稿。

2. 系统功能描述 2.1. 系统主要功能描述 1、使用7品牌、不同容量、不同新旧的电池可以同时应用于同一电源系统当中,为基站负载设备提供备电输出; 2、使用电池共用管理器后,最多可以支持4组不同品牌、不同容量及新旧的电池接入使用; 3、BCM166可支持4组蓄电池分组充电限流管理,自动对各组蓄电池进行轮流充电,可对各组蓄电池的均浮充电压、限流点分别进行设置管理,并自带扩容充电电源,原有电源系统不需要另行增加电源模块配置; 4、BCM166可支持电池组主从备电放电管理,第一组蓄电池作为主路备电电池,其他三路作为从路备电电池,按主从顺序进行备电放电输出; 5、BCM166可支持电池组分级下电保护管理,二次下电根据电池组容量大小分级进行电池下电保护; 2.2. 系统主要功能列表

双工器的介绍

1功分器 1)功分器的作用:是将功率信号平均地分成几份,给不同的覆盖区使用。 2)种类:功分器一般有二功分、三功分和四功分3种。 功分器从结构上分一般分为:微带和腔体2种。腔体功分器内部是一条直径由粗到细程多个阶梯递减的铜杆构成,从而实现阻抗的变换,二微带的则是 几条微带线和几个电阻组成,从而实现阻抗变换. 主要指标:包括分配损耗、插入损耗、隔离度、输入输出驻波比、功率容限、频率范围和带内平坦度。 以下对各项指标进行说明: l 分配损耗:指的是信号功率经过理想功率分配后和原输入信号相比所减小的量。此值是理论值,比如二功分3dB,三功分是4.8dB,四功分是6dB。 (因功分器输出端阻抗不同,应使用端口阻抗匹配的网络分析仪能够测 得与理论值接近的分配损耗) 耦合器和三功分器图示 分配损耗的理论计算方法:如上图所示。比如有一个30dBm的信号,转换 成毫瓦是1000毫瓦,将此信号通过理想3功分器分成3份的话,每份功 率=1000÷3=333.33毫瓦,将333.33毫瓦转换成dBm= 10lg333.33=25.2dBm, 那么理想分配损耗=输入信号-输出功率=30- 25.2=4.8dB,同样可以算出2功分是3dB,4功分是6dB l 插入损耗:指的是信号功率通过实际功分器后输出的功率和原输入信号相比所减小的量再减去分配损耗的实际值,(也有的地方指的是信号功率 通过实际功分器后输出的功率和原输入信号相比所减小的量)。插入损 耗的取值范围一般腔体是:0.1dB以下;微带的则根据二、三、四功分 器不同而不同约为:0.4~0.2dB、0.5~0.3dB、0.7~0.4dB。 插损的计算方法:通过网络分析仪可以测出输入端A到输出端B、C、D 的损耗,假设3功分是5.3dB,那么,插损=实际损耗-理论分配损耗= 5.3dB-4.8dB=0.5dB.

华为BTS3012基站载频配置及各种合路器说明

目录 一、BTS3012基站中一些硬件介绍 (2) 1、DTRU (2) 2、DCOM (3) 3、DDPU (4) 4、DFCU (4) 二、各种基站配置及损耗 (5) 1、典型配置S1/1/1(普通发分集模式) (5) 2、典型配置S2/2/2(普通发分集模式) (5) 3、典型配置S4/4/4(普通内部合路模式) (6) 4、典型配置S8/8/8(DCOM+DDPU) (8) 5、典型配置S8/8/8(DFCU) (9) 6、典型配置S12/12/12(DFCU) (10) 三、总结 (13) 一、BTS3012基站中一些硬件介绍 1、DTRU 英文:Double Transceiver Unit 双密度收发信机 DTRU内部合路差损(含工程差损): 3.3dB BSC数据配置台上,载频属性有如下收发关系可以配置:不合路、PBT(一种功率增强技术)、宽带合路、发分集。 不合路(S11)示意图: PBT(S1)示意图: 2

功率增加3bd 宽带合路(S2) 示意图: 损耗3.3db 发分集(S1) 示意图:

发分集原理上是将同一个基带信号,分成相同的两路,人为制造多径,理论上这样的发送方式可以增加手机的下行接收电平。 2、DCOM 英文:Combining Unit for DTRU BTS 合路单元

DCOM差损(含工程差损):3.3dB 3 合路单元DCOM(Combining Unit for DTRU BTS)位于机柜的射频前端子系统DAFU插框中,与DDPU混插。DCOM为可选模块,满配置是3块。它的配置原则是优先使用载频内二合一功能,不足再配置DCOM。DCOM功能是完成两路DTRU发射信号的合路,将合路信号输出到DDPU模块。3、DDPU 英文:Dual Duplexer Unit for DTRU BTS 双双工单元 DDPU差损(含工程差损): 1.0dB 双密度双双工单元DDPU(Dual Duplexer Unit for DTRU BTS)位于机柜的射频前端子系统DAFU 插框中,可与DCOM混插。DDPU为必配模块,通常情况下DDPU满配置是3块,最小配置是1块。若不配置DCOM,则DDPU最多可配6块。 4、DFCU 英文:FilterCombiner Unit 空腔合路器 为了满足部分大站型的广覆盖需求,BTS3012开发了四合一空腔合路器DFCU(Filter Combiner Unit)。目前提供的EGSM频段DFCU在频率间隔为600KHz时合路损耗仅3dB,可以最大支持S12站型的合路配置(大于S8站型由于合路路数多、空腔滤波损耗较大,同 时此时合路器电缆损耗较大,大于S8站型空腔损耗约3.5dB)。由于空腔合路器采购成本 很高,限制仅在大站型广覆盖时使用。 DFCU由四个空腔滤波器、一个双工器、一个接收滤波器、两个低噪放、两个一分四分路器和控制告警单元组成。DFCU框图如图1所示,面板图如图2所示。面板图中PF in、PF out、PR in、PR out为内部调谐端口。 DFCU框图为:

FAD内置合路器天线及应用图文说明

FAD内置合路器天线及应用图文说明 一、天线整机外形 天线外形尺寸一般为1400mm*300mm*150mm,重量12~15kg,与普通双极化智能定向天线相当,上下安装支架调节结构设计完全相同。 二、集束跳线与天线装配 1、底部射频接头分两组,上面一排4芯和5芯接头是一组,为FA频段,下排是D频 段。 不同厂家可能略有差异,请注意看清楚天线上的接头标识。 2、匹配的射频线缆天线侧与集束天线接头匹配,RRU侧是普通N型接头。

3、集束接头安装集束跳线到天线对应射频接头上。 跳线与天线芯数相同的集束接头,对准连接器正面红点标识,用力推入,然后拧紧螺母。

4、制作天线侧防水。 集束射频接头外径38mm,线缆外径25mm。 胶泥胶带:复用接地件防水包,每个包可制作两个集束接头防水。 热缩管:使用38/12的防水热缩套管。 冷缩管:使用45/19的冷缩管。 5、制作RRU侧防水。 RRU侧射频分支线缆外径为7mm,N型连接器外径20mm左右。 胶泥胶带:复用接地件防水包,每个包可制作4~5个N型接头防水。 热缩管:使用20/6的防水热缩套管。 冷缩管:使用现有28/9的冷缩管,在安装冷缩管前,需要使用胶泥对线缆外径加粗到12mm以上。

6、安装支架上、下调节结构件。

7、天线安装到抱杆。 三、注意事项

1、集束跳线天线侧接头制作防水时,需要重点注意施工工艺,否则影响的将是一组射 频线缆。 2、天线射频接头空置预留时,需要使用胶泥胶带制作防水,此时单独使用热缩管或冷 缩管将不能保证防水效果。 3、集束跳线外径较粗,布放时需要保证尽量平直,弯曲时半径大于20D,同时集束连 接器处禁止弯折受力。 4、集束跳线需要绑扎固定牢固。

华为BTS3012基站载频配置及各种合路器说明..

BTS3012基站载频配置及合路差损 江苏邮电第十分公司 柳鹏 2009-4-26

目录 一、BTS3012基站中一些硬件介绍 (3) 1、DTRU (3) 2、DCOM (5) 3、DDPU (5) 4、DFCU (5) 二、各种基站配置及损耗 (6) 1、典型配置S1/1/1(普通发分集模式) (6) 2、典型配置S2/2/2(普通发分集模式) (7) 3、典型配置S4/4/4(普通内部合路模式) (8) 4、典型配置S8/8/8(DCOM+DDPU) (10) 5、典型配置S8/8/8(DFCU) (11) 6、典型配置S12/12/12(DFCU) (12) 三、总结 (15)

一、BTS3012基站中一些硬件介绍 1、DTRU 英文:Double Transceiver Unit 双密度收发信机 DTRU内部合路差损(含工程差损): 3.3dB BSC数据配置台上,载频属性有如下收发关系可以配置:不合路、PBT(一种功率增强技术)、宽带合路、发分集。 不合路(S11)示意图: PBT一种功率增强技术 (S1)示意图:

功率增加3bd 宽带合路(S2) 示意图: 损耗3.3db 发分集(S1) 示意图:

发分集原理上是将同一个基带信号,分成相同的两路,人为制造多径,理论上这样的发送方式可以增加手机的下行接收电平。 2、DCOM 英文:Combining Unit for DTRU BTS 合路单元 DCOM差损(含工程差损):3.3dB 合路单元DCOM(Combining Unit for DTRU BTS)位于机柜的射频前端子系统DAFU插框中,与DDPU混插。DCOM为可选模块,满配置是3块。它的配置原则是优先使用载频内二合一功能,不足再配置DCOM。DCOM功能是完成两路DTRU发射信号的合路,将合路信号输出到DDPU 模块。 3、DDPU 英文:Dual Duplexer Unit for DTRU BTS 双双工单元 DDPU差损(含工程差损): 1.0dB 双密度双双工单元DDPU(Dual Duplexer Unit for DTRU BTS)位于机柜的射频前端子系统DAFU插框中,可与DCOM混插。DDPU为必配模块,通常情况下DDPU满配置是3块,最小配置是1块。若不配置DCOM,则DDPU最多可配6块。 4、DFCU 英文:FilterCombiner Unit 空腔合路器 为了满足部分大站型的广覆盖需求,BTS3012开发了四合一空腔合路器DFCU(Filter Combiner Unit)。目前提供的EGSM频段DFCU在频率间隔为600KHz时合路损耗仅3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