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积累习题及答案
资本论总复习题含答案
资本论复习题(简答部分)1、简述《资本论》的根本观点及其实践意义?答:《资本论》的根本观点:(1)经济的社会形态即社会经济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2)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变化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自然史的过程"。
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从来就有和永世长存。
它是历史的产物,根本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还必然在历史过程中消亡,根本不会永世长存。
其实践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
正如近代封建社会必然被资本主主义社会代替那样,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要继续发展。
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发展规律上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要坚信无论现代社会发展历程何等曲折,都逆转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2、如何概括商品的含义?答:可以概括为:(1)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2)商品是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什么是资本?研究资本有何实践意义?答: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研究它的实践意义:在于启发我们拓宽认识和具体操作资本。
资本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
资本原来是货币,货币投入生产经营实现增殖就变成资本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就已存在资本。
事实表明,资本也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
因为公有制经济同样需要投入货币实现增殖,因而,投资要作为资本来经营。
4、什么是资本循环?马克思是怎样阐述资本循环过程的?答:企业的投资,在生产经营中离开出发点,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就叫资本循环。
从货币形式出发的资本循环过程,经历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式,行使三种职能,从而体现购、产、销的统一。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第一种形式是货币资本形式,第一种职能是购买职能。
在购买阶段上的企业投资,以货币资本的形式出现,其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企业提供生产要素。
第4章资本积累(习题及答案).doc
第4章资本积累5. 资本主义人口过剩的原因是:A. 社会上生活资料数最不能养活现有人I IB. 资本主义社会人口自然增长太快C. 牛育过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 资本冇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木对劳动者的需求相对减少 二、多选题1.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要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有:A.资本循环 B.资木积累 C.资木集中 D .资本积聚 2. 资本主义再牛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原因是: A.不扩大再生产就会阻碍社会发展 B.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C.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D.资本家Z 间的激烈竞争3. 资本集中的方式是:A. 以大鱼吃小鱼的方式,兼并中小资本B. 以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把许多分散的小资本集合成人资本C. 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吸收中小资本D. 以资本积累的方式,吞并小资本4. 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区别是:A.资本积累是以积累为基础B.资本集中不是以积累为基础C.资本积累能够增大社会资本D.资本集屮不能增人社会资本 5.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存在的几种形式是:A.流动过剩人口B.停滞过剩人UC.潜在过剩人口D. 口然过剩人口 6. 在机器人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A. 企业Z 间加剧竞争,中小企业被吞并或变成大企业分支机构B. •企业牛产是以许多人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大牛产一、单选题 1.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A.扩大再生产 C.剩余价值牛产 2. 资本枳累的源泉是: A.资木集中 C.剩余价值 3. 资本主义扩人再牛产的源泉是: A.资本集中 C.劳动牛产率提高 4.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剩余价值资本化C.剥夺牛产者 B.简单再生产D.牛产关系再生产 B.资木积累 D.资木家省吃俭用 B.资本积累 D.劳动人数增加 B.暴力迫使生产者和牛产资料相分离 D.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剥夺C.各企业、各部门的生产联结为相互依赖的整体D.生产为日益扩大的市场而进行,并进一步形成I比界市场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平均分配社会财富三、 名词解释 1. 资木主义简单再生产2.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3. 资本积累4. 资本有机构成5. 资本积聚6. 相对过剩人口7.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8. 工人阶级贫困化四、 分析判断1. 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相对过剩人口,是由于人口的白然增长绝对地超过了物质资料的 增长所造成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联系这一观点说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B.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C.用暴力手段掠夺殖民地财富D.用暴力手段掠夺本国人民财富2.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
”这句话表明A.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产品的共有属性,它体现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关系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3.在古代的物物交换中,一只羊能换两袋米。
这两种有用性完全不同的产品之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B.有不同的使用价值C.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4.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应理解为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消费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5.马克思说:“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转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
”这里所说的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是指A.脑力劳动B.体力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6.某厂生产一部笔记本电脑售价5000元,但此类笔记本电脑的大多数厂家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个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加C.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加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7.当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之后,货币就产生了。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习题及答案(7,8,9)
第七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第八章商业利润和借贷利息第九章地租一、关键词成本价格:是资本家生产商品时所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是资本家所费资本补偿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是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观念上的产物,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率: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它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率:指一年的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平均利润:指各生产部门按社会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
生产价格:指等量资本能够提供等量利润的价格,它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它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商业资本:指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投在流通领域中专门经营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独立资本形式。
商业利润:指通过商业资本参加利润率平均化而获得的平均利润。
生产性流通费用:指与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有关的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指与商品价值的运动有关的费用,是纯粹为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引起的费用。
借贷资本:指借贷资本家或银行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利息: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作为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而付给借贷资本家是一部分平均利润,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率: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贷出的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量。
银行资本:指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而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
银行利润: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扣除银行的各项运营费用之后的余额。
金融资本:是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更高级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巨额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其集团。
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向股东发行的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它是资本所有权的证书,是一种长期信用工具。
债券:为筹资而按一定程序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借款凭证。
股息:指股票持有者凭股票所获得的收入,是按股票票面额分得的一部分企业主收入,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政治经济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综合选择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方式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D.物质资料生产2.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生产工具B.劳动对象C.生活资料D.科学技术3.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A.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B.联系必然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C.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来研究D.从生产、分派、互换和消费环节研究4.生产关系必然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A.一切私有制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C.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5.物质资料的生产是: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C.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关系包括: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革B.社会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自身发展规律7.从社会再生产进程看,生产关系包括下列环节:A.生产B.分派C.互换D.消费8.人类社会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需具有以下简单要素: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态度三、分析判断1.生产资料与劳动资料都是物质资料,因此,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2.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3.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增进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够增进生产力发展.4.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就必然要否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问题解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二、如何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答案(第一章)一、综合选择二、名词解释1.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生产进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
它包括两类:一是没有通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如原始丛林、地下矿藏等;二是通过劳动加工的原材料。
2.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劳动进程顶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第3篇 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根据索洛增长模型,无论经济开始时处在什么位置,最终它都将调整至稳态。
( )【答案】T【解析】假定经济的初始资本水平低于稳态,那么其投资水平大于折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存量将一直上升到稳定状态为止。
当经济的初始资本水平高于稳态,那么投资小于折旧,资本的磨损快于更替,资本存量将一直减少到稳态水平为止。
2.资本存量黄金律是指人均资本或者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不增不减的稳态资本存量。
( )【答案】F【解析】资本存量黄金律是指使得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水平。
3.在不考虑人口和技术变动的索洛模型中,稳态即意味着sy k δ=。
( )【答案】T【解析】稳态下,0k i k sy k δδ∆=-=-=,因此sy k δ=。
4.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虽然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
( )【答案】T【解析】高储蓄率具有水平效应,即提高稳定状态的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因为储蓄率不具有增长效应,即不影响经济增长率,因此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
5.标准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二阶导数是严格正的。
( )【答案】F【解析】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边际报酬递减,则新古典生产函数的二阶导数必然小于零。
6.如果总量生产函数不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那么索洛模型中稳定状态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最终还是能达到新的稳定。
第4章 资本积累(习题及答案)
第4章资本积累一、单选题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A.扩大再生产B.简单再生产C.剩余价值生产D.生产关系再生产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资本集中B.资本积累C.剩余价值D.资本家省吃俭用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A.资本集中B.资本积累C.劳动生产率提高D.劳动人数增加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剩余价值资本化B.暴力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C.剥夺生产者D.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剥夺5.资本主义人口过剩的原因是:A.社会上生活资料数量不能养活现有人口B.资本主义社会人口自然增长太快C.生育过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者的需求相对减少二、多选题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要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有:CD A.资本循环 B.资本积累 C.资本集中 D.资本积聚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原因是:CDA.不扩大再生产就会阻碍社会发展B.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C.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D.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3.资本集中的方式是:ABA.以大鱼吃小鱼的方式,兼并中小资本B.以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把许多分散的小资本集合成大资本C.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吸收中小资本D.以资本积累的方式,吞并小资本4.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区别是:ABCDA.资本积累是以积累为基础B.资本集中不是以积累为基础C.资本积累能够增大社会资本D.资本集中不能增大社会资本5.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存在的几种形式是:ABCA.流动过剩人口B.停滞过剩人口C.潜在过剩人口D.自然过剩人口6.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BCDA.企业之间加剧竞争,中小企业被吞并或变成大企业分支机构B.企业生产是以许多人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大生产C.各企业、各部门的生产联结为相互依赖的整体D.生产为日益扩大的市场而进行,并进一步形成世界市场7.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是:ABCA.资产阶级财富积累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C.无产阶级贫困积累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平均分配社会财富三、名词解释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3.资本积累4.资本有机构成5.资本积聚6. 相对过剩人口7.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8.工人阶级贫困化四、分析判断1.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相对过剩人口,是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绝对地超过了物质资料的增长所造成的。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3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第四章社会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一、填空题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经历了两个阶段:阶段和阶段。
2、资本运动总公式的矛盾表现为,从形式上看,资本经过运动过程带来价值增殖与是矛盾的。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4、通过对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考察可以发现,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和。
5、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部分以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的形式存在。
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6、资本家通过提高剩余价值率,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有很多,但基本方法有两个,一是;二是。
7、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为条件的,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则是各个资本家追逐的结果。
8、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是确定工资水平的内在依据,劳动力市场的决定工资水平的波动。
9、社会再生产从内容上说,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从规模上说,可分为和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方式看,可分为和。
10、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的途径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和。
41、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来看,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有机构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其原因是;前提条件是;导致的主要社会后果是。
二、单项选择题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劳动力成为商品B、劳动者获得人身自由C、劳动者失去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D、剩余价值产生2、分析解决总公式矛盾条件,目的是要说明剩余价值()A、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与生产过程无关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要以生产领域为条件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与流通领域无关D、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要以流通领域为条件3.劳动力商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随着对它的消费()4.12A.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B.其使用价值和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只能再生产出和自身价值相等的价值D.能生产出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4.通过对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的本质是( )A.货币,货币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资本B.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资本C.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D.以货币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5.价值增殖过程不同于价值形成过程的地方在于,在价值增殖过程中()①具体劳动不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只创造新价值②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③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相当于劳动力价值④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6.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是靠延长工作日取得的,后者是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的B.前者是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长工作日取得的C.前者是靠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D.前者是以技术进步为条件的,后者是以技术不变为条件的8、超额剩余价值是()A、个别企业率先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B、一个部门的所有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获得的D、劳动力价值下降带来的9.在资本主义工资形式上,工人的( )A.劳动全部表现为有酬劳动B.劳动全部表现为无酬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时间上能明确地表现出来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空间上能明确地表现出来10.资本集中( )A.既能扩大个别资本,也能增大社会总资本B.只能扩大个别资本,不能增大社会总资本C.只能提高个别资本有机构成,不能提高社会资本有机构成D.只能提高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能提高个别资本有机构成11、资本积聚()A、是通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B.是通过把分散的单个资本集中合并成大资本实现的C.不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D.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1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之一是()A、前者能把分散资本合并为大资本,后者则不能B、前者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量,后者则不会C、前者会使个别资本迅速增大,后者则只能缓慢增大D、前者需借助于竞争和信用,后者则不需要13、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1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15、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
最新《政治经济学》课后复习题4-1(含参考答案)
课后复习题一导论一、判断题1.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是指科学技术本身是生产力一个独立的最重要的实体性要素。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5.政治经济学是理论经济科学,本质上又是一门历史的科学。
6.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资料生产。
7.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8.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利用经济规律,也能完善、改造经济规律。
9.生产力体现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10.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问答题1、简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
2、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3、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第一章商品一、判断题1.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所以劳动产品也就是商品。
2.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所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5.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者自己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6.商品拜物教来源于生产商品所特有的间接劳动性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仍然会存在商品拜物教或货币拜物教。
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将日益减少,但社会总价值将会不断增加。
8.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
二、问答题1、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还热心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4、简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5、简述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意义。
6、联系现实经济生活,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角度说明企业应当如何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三、案例分析题对信息社会颇有研究的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说: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
政治经济学习题_第四章资本积累(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资本积累(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再生产2、资本积累3、资本有机构成4、资本集中5、相对人口过剩6、资本原始积累二、选择题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再生产 D劳动力再生产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资本家的节俭 B资本的价值 C剩余价值 D扩大再生产3、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资本的()A技术构成 B价值构成 C物质构成 D有机构成4、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趋势是()A 不断下降 B不断提高 C 保持不变 D 无法预测5、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有()A通过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B资本集中C通过现有资本的组合扩大生产规模D资本积聚E通过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扩大生产规模6、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看出,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从属于()A全社会的 B资产阶级的 C无产阶级的 D工人自己的7、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指()A无产阶级生活状况不断恶化 B工人实际工资下降C无产阶级失业人数不断增加 D在国民收入中工人所得的份额减少8、资本集中两个有力的杠杆是()A竞争和剩余价值 B竞争和信用C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 D剩余价值和扩大再生产9、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A 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B 社会财富随资本积累急剧增加C 财富的增加使劳动者消灭了相对贫困D 大量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E 广大劳动者处于相对或绝对贫困之中10、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A 生产高度社会化B 社会财富向资本家手中集中C 由自由竞争走向私人垄断D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答案一、名词解释1、再生产:是指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2、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3、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用 c:v表示。
4、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的大资本。
5、相对人口过剩: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其实质是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
(完整word版)《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第一部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商品2.使用价值3.交换价值4.抽象劳动5.价值实体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价值形式8.相对价值形式9.等价形式 10.一般等价物 11.交换过程的矛盾 12.价值尺度 13.商品的形态变化 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15.人格的物化 16.物的人格化 17.商品拜物教 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 19.劳动力商品 20.不变资本 21.可变资本 22.剩余价值率 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 25.相对剩余价值 26.大规模协作 27.生产劳动 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 35.资本集中 36.资本的技术构成 37.资本的价值构成 38.资本的有机构成 39.相对过剩人口 40.原始积累二、选择题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C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资本论》的目的是A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BA.从具体到抽象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B.商品的资本形式C.商品的货币形式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B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B.分析商品开始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A.商品的使用价值 B货币 C抽象一般劳动 D价格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关系不确定1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各种具体有用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B.各种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表现着社会分工C.各种具体劳动与社会形式、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D.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1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作为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C.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D.抽象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范畴13.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劳动所以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因为AA.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数B.复杂劳动有更高的生产率C.复杂劳动的需求大于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的耗费低于平均劳动耗费14.x量商品A=y量商品B是 A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1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等价形式的发展程度是同相对价值形式的发展程度相适应的B.等价形式的发展只是相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表现和结果C.价值形式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两极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对立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具有商品世界的统一的从而是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16.理解货币形式的困难,无非是理解AA.一般等价形式的困难B.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困难C.简单的价值形式的困难D.一般相对价值形式的困难1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指AA.商品经济关系的颠倒反映B.一种宗教C.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D.一种社会意识18.法权关系的内容是由AA.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B.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决定的C.交易双方共同的意志行为决定的D.契约形式决定的1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B.货币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C.货币的出现才使商品可以通约D.货币没有价格20.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 BA.货币B.劳动时间C.抽象一般劳动D.交换价值21.商品流通公式是BA.GG'-- D.WG-W'-- C.GG-W- B.WWGW-22.商品价格由DA.供求关系决定B.商品自身的效用决定C.商品价值决定D.商品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23.马克思用“一起抓住,一起绞死”来比喻如下哪种现象A.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4.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A.商品B.生产设备C.劳动力商品D.货币25.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是A.G W G '--B.G G '-C.W G W --D.W G W ''--'26.就商品流通的物质内容而言,交换A.使双方都能获得利益B.使双方都不能获得利益C.使买方获得利益,而使卖方受到损失D.使卖方获得利益27.货币所以能够执行资本职能是因为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是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28.雇佣工人出卖的是A.劳动B.劳动时间C.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D.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所有权29.劳动力的买者与卖者之间是一种A.自由、平等的法权关系B.以自己的自由意志为基础的交换关系C.实际上的强制关系D.互利、互惠关系30.必要劳动时间是A.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B.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C.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D.补偿预付资本价值的劳动时31.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A.压低工人工资得到的B.提高劳动强度得到的C.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得到的D.延长工作日得到的32.商品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旧价值转移过程与新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B.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C.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与新价值的创造过程D.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34.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A.资本周转的不同方式B.资本形态变化的特点C.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D.资本损耗的不同方式35.反映资本剥削程度的精确公式是 A. m v B.v m C.)v c m + D.()v v m +36.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率A.无关B.不存在确定性关系C.成正比D.成反比37.生产商品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A.商品的绝对价值本身B.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C.生产商品所预付的价值的补偿D.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时实现的剩余价值38.资本主义通过发展劳动生产力来节约劳动的目的A.只是为了缩短工作日B.是为了延长工作日C.只是为了延长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D.只是为了缩短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3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C.相对剩余价值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所以说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D.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40.工资是A.劳动的价值B.劳动的价格C.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D.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41.在劳动过程之外,工人的个人消费A.表明工人可以独立于资本而存在B.与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无关C.是满足工人个人需要的行为D.仍然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42.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就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三种职能形态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4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A.丝毫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B.否定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改变了与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违反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44.资本主义占有方式A.违反了价值规律B.触犯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否定了商品生产和一般规律45.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A.违反了价值规律B.取消了价值规律存在的基础C.与价值规律相矛盾D.没有违反价值规律46.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A.已经被剩余价值规律所取代于B.仍然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C.不再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D.只对流通过程起调节作用47.资本积累的直接动机是A.剩余价值B.社会进步C.增加就业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48.相对过剩人口是A.资本积累的产物B.工资提高的产物C.工资降低的产物D.工人人口绝对增长的产物49.“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中的“个人所有制”指的是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B.股份制C.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D.个体私有制50.资本是A.一定量的货币B.各种机器设备C.一种社会生产关系D.各种投资品四、简述1.如何理解《资本论》的方法?2.举例说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14.4商品的价值量【单选题】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个别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剩余劳动时间D平均劳动时间【单选题】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是以( )为尺度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判断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错15.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单选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一系列商品表现出来。
一只绵羊可以等于100斤大米,可以等于10尺布,可以等于两把斧子,可以等于一两黄金,还可以等于其他商品。
这一阶段,处在货币形式发展的哪个阶段?A货币价值形式B一般的价值形式C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多选题】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共经历了以下哪些阶段A货币价值形式B一般的价值形式C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判断题】货币的本质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正确【判断题】物物交换和商品生产者特殊需要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错误15.2货币形式的发展【单选题】铸币是由( )出面来制造的,有一定形状和花色,有一定重量和成色。
A私人B国家C资本家D铁匠铺【判断题】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对【判断题】货币形式是固定不变的错误15.3货币有哪些职能?【单选题】世界货币是货币职能在( )的延伸和发展A世界市场B国内市场C小商品市场D发达经济体【单选题】货币执行( )职能时,更容易引起信用危机,加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判断题】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时候,必须是真实的货币错误【判断题】货币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正确15.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单选题】价值量由( )决定,而劳动量由劳动时间计量A劳动量B个别劳动量C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判断题】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正确【判断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是一致的错误16.1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单选题】资本运动的总公式是AG——W——G’BG——W——GCG’——W——G’DG’——W——G【单选题】资本就是指能够带来( )的价值A新价值B剩余价值C价值D劳动力价值【判断题】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钥匙正确16.2劳动力商品【单选题】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除了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还有A劳动者是自由人B劳动者是奴隶D劳动者没有自由【单选题】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原为,是由维持劳动者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的价值决定的A生活奢侈品B生活必需品C生活用品D生产资料【判断题】所有的劳动力都是商品错误16.3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单选题】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归( )所有A农民B地主C资本家D工人【单选题】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的那部分价值A商品价值B劳动力价值C价值转移D生产资料价值【单选题】资本主义生产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A价值增殖过程B价值增值过程C价值劳动过程D价值流通过程【多选题】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包括哪些基本要素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空间16.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单选题】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是Am'=m/vBm'=m/cCm'=m/(c+v)Dm'=c/v【单选题】可变资本是指用来购买( )的那部分资本A生产资料B劳动资料C劳动力D劳动对象【判断题】不变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正确【判断题】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错误16.5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单选题】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除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外,还有( )A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C垄断利润的生产D平均利润的生产【单选题】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 )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A缩短必要劳动时间B缩短个别劳动时间C延长必要劳动时间D延长个别劳动时间【判断题】个别资本家不断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最终造成了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超额剩余价值错误16.6资本的有机构成【单选题】资本的有机构成用以下( )来表示Ac:vBc+vCv:cDc/v【判断题】技术水平越高,生产资料所占的比重就越大正确【判断题】随着生产力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下降错误17.1产业资本的循环【单选题】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 )的职能A货币资本B商品资本C生产资本D流通资本【单选题】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 )的职能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流通资本【判断题】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生产阶段所起的作用是生产剩余价值正确【判断题】产业资本的循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的统一正确17.2产业资本的周转【单选题】资本家购买的机器,厂房、设备等资本是一次性投入,但回收的时候是分批、分期,根据磨损程度收回来的。
第三章 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一、单选题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在流通中进行不等价交换()B.劳动力成为商品()C.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D.劳动起家勤俭节约()2.个别资本家之所以要不断改进技术,因为:A.追求超额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D.生产绝对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率用公式来表示为:’=V/m()’=m/V()’=m/C()’=m/(C+V)()4.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是:A.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B.在流通中产生()C.不在流通中产生()D.在商品交换中产生()二、多选题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劳动力所有者是小生产者()B.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C.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D.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奴隶()2.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超额剩余价值生产()C.相对剩余价值()D.一般剩余价值的生产()3.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是:A.计件工资()B.名义工资()C.计时工资()D.实际工资()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B.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D.商品生产过程()5.马克思根据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A.不变资本(/)B.商业资本()C.可变资本()D.生产资本()6.在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办法是: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B.提高两大部类的劳动生产率()C.降低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D.把工人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B.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C.劳动力买卖过程中所需的费用()D.为劳动者掌握生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8.作为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是: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C.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D.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9.资本主义工资:A.掩盖了劳动力商品买卖的实质()B.掩盖了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C.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10.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A.劳动过程的起点()B.价值形成过程的起点()C.必要劳动的终点()D.劳动者所必需生活资料价值的时间终点()11.机器人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原因是:A.机器人是先进的机器()B.机器人本身的价值渐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机器人属于不变资本()D.机器人要依靠技术人员来操纵()三、名词解释1。
《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第一部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商品2.使用价值3.交换价值4.抽象劳动5.价值实体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价值形式8.相对价值形式9.等价形式10.一般等价物11.交换过程的矛盾12.价值尺度13.商品的形态变化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15.人格的物化16.物的人格化17.商品拜物教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19.劳动力商品20.不变资本21.可变资本22.剩余价值率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25.相对剩余价值26.大规模协作27.生产劳动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35.资本集中36.资本的技术构成37.资本的价值构成38.资本的有机构成39.相对过剩人口40.原始积累二、选择题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C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资本论》的目的是A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BA.从具体到抽象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B.商品的资本形式C.商品的货币形式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B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B.分析商品开始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A.商品的使用价值B货币C抽象一般劳动D价格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关系不确定1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各种具体有用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B.各种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表现着社会分工C.各种具体劳动与社会形式、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D.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1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作为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C.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D.抽象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范畴13.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劳动所以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因为AA.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数B.复杂劳动有更高的生产率C.复杂劳动的需求大于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的耗费低于平均劳动耗费14.x量商品A=y量商品B是 A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1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等价形式的发展程度是同相对价值形式的发展程度相适应的B.等价形式的发展只是相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表现和结果C.价值形式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两极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对立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具有商品世界的统一的从而是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16.理解货币形式的困难,无非是理解AA.一般等价形式的困难B.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困难C.简单的价值形式的困难D.一般相对价值形式的困难1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指AA.商品经济关系的颠倒反映B.一种宗教C.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D.一种社会意识18.法权关系的内容是由AA.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B.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决定的C.交易双方共同的意志行为决定的D.契约形式决定的1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B.货币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C.货币的出现才使商品可以通约D.货币没有价格20.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BA.货币B.劳动时间C.抽象一般劳动D.交换价值21.商品流通公式是BA.G- D.W-GW'--G'GWW- B.WG-- C.GW-22.商品价格由DA.供求关系决定B.商品自身的效用决定C.商品价值决定D.商品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23.马克思用“一起抓住,一起绞死”来比喻如下哪种现象A.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4.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A.商品B.生产设备C.劳动力商品D.货币25.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是A.G W G '--B.G G '-C.W G W --D.W G W ''--'26.就商品流通的物质内容而言,交换A.使双方都能获得利益B.使双方都不能获得利益C.使买方获得利益,而使卖方受到损失D.使卖方获得利益27.货币所以能够执行资本职能是因为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是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28.雇佣工人出卖的是A.劳动B.劳动时间C.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D.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所有权29.劳动力的买者与卖者之间是一种A.自由、平等的法权关系B.以自己的自由意志为基础的交换关系C.实际上的强制关系D.互利、互惠关系30.必要劳动时间是A.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B.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C.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D.补偿预付资本价值的劳动时31.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A.压低工人工资得到的B.提高劳动强度得到的C.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得到的D.延长工作日得到的32.商品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旧价值转移过程与新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B.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C.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与新价值的创造过程D.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34.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A.资本周转的不同方式B.资本形态变化的特点C.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D.资本损耗的不同方式35.反映资本剥削程度的精确公式是 A. m v B.v m C.()v c m + D.()v m +36.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率A.无关B.不存在确定性关系C.成正比D.成反比37.生产商品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A.商品的绝对价值本身B.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C.生产商品所预付的价值的补偿D.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时实现的剩余价值38.资本主义通过发展劳动生产力来节约劳动的目的A.只是为了缩短工作日B.是为了延长工作日C.只是为了延长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D.只是为了缩短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3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C.相对剩余价值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所以说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D.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40.工资是A.劳动的价值B.劳动的价格C.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D.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41.在劳动过程之外,工人的个人消费A.表明工人可以独立于资本而存在B.与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无关C.是满足工人个人需要的行为D.仍然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42.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就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三种职能形态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4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A.丝毫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B.否定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改变了与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违反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44.资本主义占有方式A.违反了价值规律B.触犯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否定了商品生产和一般规律45.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A.违反了价值规律B.取消了价值规律存在的基础C.与价值规律相矛盾D.没有违反价值规律46.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A.已经被剩余价值规律所取代于B.仍然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C.不再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D.只对流通过程起调节作用47.资本积累的直接动机是A.剩余价值B.社会进步C.增加就业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48.相对过剩人口是A.资本积累的产物B.工资提高的产物C.工资降低的产物D.工人人口绝对增长的产物49.“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中的“个人所有制”指的是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B.股份制C.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D.个体私有制50.资本是A.一定量的货币B.各种机器设备C.一种社会生产关系D.各种投资品四、简述1.如何理解《资本论》的方法?2.举例说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第一部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商品2.使用价值3.交换价值4.抽象劳动5.价值实体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价值形式8.相对价值形式9.等价形式 10.一般等价物 11.交换过程的矛盾 12.价值尺度 13.商品的形态变化 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15.人格的物化 16.物的人格化 17.商品拜物教 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 19.劳动力商品 20.不变资本 21.可变资本 22.剩余价值率 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 25.相对剩余价值 26.大规模协作 27.生产劳动 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 35.资本集中 36.资本的技术构成 37.资本的价值构成 38.资本的有机构成 39.相对过剩人口 40.原始积累二、选择题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C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资本论》的目的是A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BA.从具体到抽象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B.商品的资本形式C.商品的货币形式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B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B.分析商品开始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A.商品的使用价值 B货币 C抽象一般劳动 D价格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关系不确定1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各种具体有用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B.各种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表现着社会分工C.各种具体劳动与社会形式、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D.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1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作为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C.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D.抽象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范畴13.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劳动所以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因为AA.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数B.复杂劳动有更高的生产率C.复杂劳动的需求大于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的耗费低于平均劳动耗费14.x量商品A=y量商品B是 A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1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等价形式的发展程度是同相对价值形式的发展程度相适应的B.等价形式的发展只是相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表现和结果C.价值形式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两极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对立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具有商品世界的统一的从而是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16.理解货币形式的困难,无非是理解AA.一般等价形式的困难B.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困难C.简单的价值形式的困难D.一般相对价值形式的困难1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指AA.商品经济关系的颠倒反映B.一种宗教C.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D.一种社会意识18.法权关系的内容是由AA.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B.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决定的C.交易双方共同的意志行为决定的D.契约形式决定的1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B.货币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C.货币的出现才使商品可以通约D.货币没有价格20.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 BA.货币B.劳动时间C.抽象一般劳动D.交换价值21.商品流通公式是BA.GG'-- D.WG-W'-- C.GG-W- B.WWGW-22.商品价格由DA.供求关系决定B.商品自身的效用决定C.商品价值决定D.商品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23.马克思用“一起抓住,一起绞死”来比喻如下哪种现象A.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4.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A.商品B.生产设备C.劳动力商品D.货币25.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是A.G W G '--B.G G '-C.W G W --D.W G W ''--'26.就商品流通的物质内容而言,交换A.使双方都能获得利益B.使双方都不能获得利益C.使买方获得利益,而使卖方受到损失D.使卖方获得利益27.货币所以能够执行资本职能是因为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是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28.雇佣工人出卖的是A.劳动B.劳动时间C.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D.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所有权29.劳动力的买者与卖者之间是一种A.自由、平等的法权关系B.以自己的自由意志为基础的交换关系C.实际上的强制关系D.互利、互惠关系30.必要劳动时间是A.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B.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C.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D.补偿预付资本价值的劳动时31.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A.压低工人工资得到的B.提高劳动强度得到的C.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得到的D.延长工作日得到的32.商品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旧价值转移过程与新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B.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C.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与新价值的创造过程D.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34.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A.资本周转的不同方式B.资本形态变化的特点C.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D.资本损耗的不同方式35.反映资本剥削程度的精确公式是 A. m v B.v m C.)v c m + D.()v v m +36.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率A.无关B.不存在确定性关系C.成正比D.成反比37.生产商品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A.商品的绝对价值本身B.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C.生产商品所预付的价值的补偿D.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时实现的剩余价值38.资本主义通过发展劳动生产力来节约劳动的目的A.只是为了缩短工作日B.是为了延长工作日C.只是为了延长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D.只是为了缩短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3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C.相对剩余价值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所以说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D.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40.工资是A.劳动的价值B.劳动的价格C.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D.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41.在劳动过程之外,工人的个人消费A.表明工人可以独立于资本而存在B.与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无关C.是满足工人个人需要的行为D.仍然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42.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就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三种职能形态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4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A.丝毫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B.否定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改变了与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违反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44.资本主义占有方式A.违反了价值规律B.触犯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C.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否定了商品生产和一般规律45.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A.违反了价值规律B.取消了价值规律存在的基础C.与价值规律相矛盾D.没有违反价值规律46.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A.已经被剩余价值规律所取代于B.仍然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C.不再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D.只对流通过程起调节作用47.资本积累的直接动机是A.剩余价值B.社会进步C.增加就业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48.相对过剩人口是A.资本积累的产物B.工资提高的产物C.工资降低的产物D.工人人口绝对增长的产物49.“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中的“个人所有制”指的是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B.股份制C.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D.个体私有制50.资本是A.一定量的货币B.各种机器设备C.一种社会生产关系D.各种投资品四、简述1.如何理解《资本论》的方法?2.举例说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政治经济学常考练习题及答案(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常考练习题及答案(资本主义部分)1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名词解释生产方式: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构成的。
生产力反映了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的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也叫社会生产关系。
它包括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生产关系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3)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形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经济范畴:指揭示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的概念,或者说反映了经济现象中最一般、最本质的东西的概念。
经济范畴作为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一般具有历史的、暂时的性质。
经济规律: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现象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一定的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类:(1)一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2)几个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几个社会共有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3)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广义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个社会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和消费规律的科学,恩格斯称之为广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选读》习题集和答案(完整版)
16.理解货币形式的困难,无非是理解
A.一般等价形式的困难 B.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困难
C.简单的价值形式的困难 D.一般相对价值形式的困难
1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指
A.商品经济关系的颠倒反映B.一种宗教C.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D.一种社会意识
二、选择题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资本论》的目的是
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
21.商品流通公式是
A. B. C. D.
22.商品价格由
A.供求关系决定 B.商品自身的效用决定
C.商品价值决定 D.商品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23.马克思用“一起抓住,一起绞死”来比喻如下哪种现象
A.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4.为什么说 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15.《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的中心内容及理论结构。
16.《资本论》第一卷中的货币理论。
17.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18.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
19.劳动过程作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20.资本各要素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21.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
资本经营综合练习和答案
资本经营练习题即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测试(第一、二章)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资本经营概述1、资本最基本的功能是:( B )A.保全功能B.增值功能C.流动功能D.乘数功能2、资本保全的关键是( A )A.资本能否得到足额补偿B. 资本能否在流动中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C.资本能否在流动中增值D.人们通过对资本的运用,能够形成未来收益3、资本经营是企业获得巨大的领先一步的竞争优势,保持长足发展的( B )A.前提B.手段C.基础D.基本条件4、反映我国企业资本收缩经营的基本方式有:( B )A.并购、资产重组B.股份回购、资产剥离、企业分立C.并购、资产置换D.并购、战略联盟5、资本经营的目的是通过产权的流动和重组,( D )。
A.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B.实现快速扩张C. 剔除不良资产,提高竞争力D. 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效益6、对仍有发展前途、债务负担较重的企业应进行债务重组,其中对国家重点扶持的债务负担较重的核心企业应( A )。
A.积极申请实施债转股B.采取以让步为特点的债务重组方式C.通过与控股股东的资产转换,剔除不良资产D.采取破产重组方式第二章证券市场融资7、( B )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和基础。
A.货币市场B.证券市场C. 融资租赁市场D.同业拆借市场8、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发行股票的目的是( D )。
A.募集流动资金B.募集固定资金C.募集经营资金D.募集公司股本9、可转换债券的赎回是指( B )A.发行人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低于转股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转债持有人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将所持有的债券卖给发行人B.发行人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高于转股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发行人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回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C.发行人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等于转股价格时,发行人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回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D.可转换债券发行人每年可行使一次赎回部分或全部未转股的可转换债券的权利10、按证券的性质不同,可将证券市场分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资本积累一、单选题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A.扩大再生产B.简单再生产C.剩余价值生产D.生产关系再生产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资本集中B.资本积累C.剩余价值D.资本家省吃俭用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A.资本集中B.资本积累C.劳动生产率提高D.劳动人数增加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剩余价值资本化B.暴力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C.剥夺生产者D.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剥夺5.资本主义人口过剩的原因是:A.社会上生活资料数量不能养活现有人口B.资本主义社会人口自然增长太快C.生育过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者的需求相对减少二、多选题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要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有:CD A.资本循环 B.资本积累 C.资本集中 D.资本积聚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原因是:CDA.不扩大再生产就会阻碍社会发展B.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C.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D.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3.资本集中的方式是:ABA.以大鱼吃小鱼的方式,兼并中小资本B.以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把许多分散的小资本集合成大资本C.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吸收中小资本D.以资本积累的方式,吞并小资本4.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区别是:ABCDA.资本积累是以积累为基础B.资本集中不是以积累为基础C.资本积累能够增大社会资本D.资本集中不能增大社会资本5.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存在的几种形式是:ABCA.流动过剩人口B.停滞过剩人口C.潜在过剩人口D.自然过剩人口6.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BCDA.企业之间加剧竞争,中小企业被吞并或变成大企业分支机构B.企业生产是以许多人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大生产C.各企业、各部门的生产联结为相互依赖的整体生产为日益扩大的市场而进行,并进一步形成世界市场D.7.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是:ABCA.资产阶级财富积累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C.无产阶级贫困积累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平均分配社会财富三、名词解释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3.资本积累4.资本有机构成5.资本积聚6. 相对过剩人口7.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8.工人阶级贫困化四、分析判断1.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相对过剩人口,是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绝对地超过了物质资料的增长所造成的。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是增大个别资本的方式,因此两者没有区别。
3.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有许多工人家庭都拥有小汽车、电冰箱等耐用消费资料品,因此,那里的工人已经不存在贫困化了。
五、问题解答1.马克思是怎样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2.为什么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3.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习题答案(第4章)一、单选题1. A2.C3.B4.B5.D二、多选题1.CD2.CD3.AB4.ABCD5.ABC6.BCD7.ABC三、名词解释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都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资本追加到生产上,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基础上进行的资本主义再生产。
3.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它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资本有机构成4.成。
用公式表示:C︰V。
5.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本身的积累,即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6.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
7.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指由资本积累引起的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积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客观必然性。
8.工人阶级贫困化是指整个工人阶级处于贫困状态的地位,有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两种表现形式。
前者是指工人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相对下降。
后者是指工人阶级物质和文化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
四、分析判断1.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相对过剩人口,是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绝对地超过了物质资料的增长所造成的。
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①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相对过剩人口,不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绝对超过了物质资料的增长,而是人口超过了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造成的。
因此,资本主义的过剩人口不是绝对过剩。
②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资本积累的发展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出现两种对立的趋势:一是可变资本相对减少,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减少;二是劳动力的供给又绝对地增加了。
这就必然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即产业后备军。
③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是增大个别资本的方式,因此两者没有区别。
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①两者含义不同。
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则是通过“大鱼吃小鱼”的吞并形式或入股联合形式,把小资本集中为大资本。
②两者途径不同。
资本积聚不仅增大了个别资本的总额,而且使社会总资本的数量得到增加;资本集中只是改变原有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和组合,并不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
③两者速度不同。
资本积聚要受剩余价值绝对量增长的限制,速度缓慢;资本集中则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它可以在短期内集中大量资本,因而速度快。
积聚和集中虽有区别,但两者又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
3.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有许多工人家庭都拥有小汽车、电冰箱等耐用消费资料品,因此,那里的工人已经不存在贫困化了。
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①工人阶级贫困化不是看工人有无消费资料,而是看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生活资料能不能维持再生产自己的劳动力。
不是看工人用所得工资购买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他所得工资能否补偿劳动力价值。
不是看工人生活需要范围和消费构成有什么变化,而是看变化对工人生活和劳动力再生产的影响如何。
②马克思的工人阶级的贫困化理论认为,工人没有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卖劳动力是工人阶级贫困化的原因和前提;实际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是工人阶级贫困化的实质。
这是把握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最基本的两条,如果离开这两条去评判无产阶级贫困化,就会把现象当作本质,混淆概念。
马克思主义还告诉我们,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再生产劳动力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而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资料的范围和数量,又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而各不相同。
在一些国家中某些消费品未进入工人的生活必需品范围,就不能把那些消费品的价值计入劳动力价值。
如果像小汽车一类劳动力的所以,其价值就应列入劳动力的价值。
的消费品一旦进入工人的生活必需品范围,价值是一个变数,而不是一个常数。
如果一国工人的生活资料范围和数量增大,而工人实际工资增长赶不上劳动力价值的增大,劳动力再生产受到影响,这就是工人阶级贫困化的表现。
③工人阶级贫困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因此无论工人拿工资购买什么生活用品,都改变不了工人阶级贫困化的命运。
五、问题解答1.马克思是怎样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使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看法。
(1)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由劳动者创造的。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从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开始。
如果孤立地从一次生产过程看,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好像是资本家先垫支给工人的。
如果从再生产过程看,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过是工人在前一生产过程所生产的价值的一部分,因为工人在拿到工资时,他们在前一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已经被资本家卖掉并转化为货币了,资本家把其中相当于剩余价值的部分占为己有,而把相当于可变资本的部分用来支付工资。
可见,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而是工人靠艰苦劳动养活自己,同时也养活了资本家。
(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假定资本家预付10000元资本开设工厂,每年榨取剩余价值2000元,这2000元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
那么,经过五年生产,资本家总共消费掉10000元,相当于他原来的全部预付资本。
这意味着他原有的资本已全部消费掉了。
可是在资本家手中却仍有10000元资本,这表明他的现有资本实际上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
(3)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资本生产再生产劳动力。
如果从孤立的生产过程看,工人的个人消费似乎与资本家无关。
但如果从再生产的这个角度分析,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仍然隶属于资本家。
因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个人消费的性质,就同机器加油、牛马吃草料一样。
工人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就已经隶属于整个资产阶级了。
无产阶级只有推翻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从资本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可见,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为什么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1)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
①从物质形态方面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
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②从价值形态方面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价值构成的变化也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
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的有机构成。
(2)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具有客观必然性。
因为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要利用新的科学成就,采用新的技术设备,扩大不变资本的投资,从而使不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总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
所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是由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冲动推动的。
另外,资也迫使资本家采用新技术、为了在竞争中能站住脚并打败对手,本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新设备,推动着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3.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相对过剩人口是因为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
它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其原因在于:①资本积累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②资本积累造成劳动力的供给增多,主要是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从而降低了对体力劳动的要求,使得妇女和儿童有可能加入雇佣劳动者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