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反应堆技术只是课件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1b123ce59eef8c75ebfb3a1.png)
6. 提高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应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加快秸秆利用的同时,提高了微生物、光、水、空气游离氮等自然 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据测定:在CO2浓度提高4倍时,光利用率提高2.5倍,水利用率提高3.3倍,豆科植物固 氮活性提高 1.9倍。由此可见,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体系是一堆多效应。
不同季节的应用方式:低温期适宜采用内置式或内外置结合式,高温期适宜采用外置式或 行间内置式。
3.菌种、秸秆用量及比例
根据种植作物品种不同,菌种、秸秆用量有一定差异。菌种一般应用内置式亩用量8~10 千克,外置式亩用量9千克;秸秆用量每亩3000~4000千克,菌种与秸秆的比为1:400。
4.操作注意事项
一 生物反应堆的概念 二 生物反应堆基础理论创新 三 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六大作用 四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要点 五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结果
一 生物反应堆的概念
1. 生物反应堆、 秸秆生物反应堆、 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3.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特点 4. 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形式 5. 秸秆生物反应堆转化率差异 6. 为什么选择秸秆作为反应料? 7. 秸秆生物反应堆组成
三补三用的原则
三补 一补气:保持回气孔畅通,增加堆内通气性; 二补水:秸秆转化需要大量水分,缺水会影响反应堆速度和效果,低温季节8~10天一次,高温
2. 叶片主、被动吸收理论
植物叶片从地上吸收CO2,根系从地下“喝水”,在光的作用下二者汇集于“叶片工厂” 中合成有机物。白天合成夜间运输,储存于植物各个器官中,果实由小变大,植株由矮变高, 这就是庄稼白天不长夜间长得原因。
在白天,叶片具有把不同位置、不同距离的CO2吸进体内合成有机物的本能,这种本能就 叫“叶片的主动吸收” 。
秸秆反应堆技术
![秸秆反应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bcdb83219e8b8f67d1cb921.png)
▪ 不用化肥不用药,只用 ▪ 秸秆和菌种就能把菜种, ▪ 而且种出的菜品质好,产量
高, 这种方法就是本课要讲的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一、什么是秸秆反应堆技术
农作物秸秆在微生物菌 种、催化剂、净化剂的作用 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 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 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 进而获得高产、优质和无公 害农产品的工艺设施技术, 其特点是以秸秆替代化肥, 抗病孢子替代农药,成本低、 易操作、资源丰富、投入产 出比大,环保效应显著。
2、反应堆操作时间行下内置,在8-11月一 般在定植前2-3天建造好反应堆,在11月至次 年的2月要提前20-30天进行。
3、菌种处理方法
按1千克菌种加20千克麦麸,掺和均匀, 再加18千克水搅拌均匀,用手一攥,刚好 有水从指缝中漏出为宜。 如当天使用不完, 摊放于阴暗处,厚度5-8厘米,第2天继续 使用。春秋菌种可现办现用,冬天或者初春 要提前二至三天办好菌种,并注意保温
四、应用内置式反应堆注意事项
1、秸秆用量和菌种用量不要过少,每500千克
用菌种1千克。
2、挖沟不要过深,一般在25公分左右。 3、 覆土不要过厚,一般不超过25公分 4 、打孔不要过晚,浇水后4-5天要及时打孔,用14号的
钢筋,每隔25厘米打一个孔,要打到秸秆底部,浇水后 若孔被堵死要再打孔。定植10-15天缓苗后再盖膜,盖上 地膜后还要在膜上打孔,定植要浇小水。反应堆
外置式反应堆
秸秆反应堆反应原理示意图
秸秆生物反应堆大棚示范图
种植传统大棚蔬菜的四个难题
二、大棚使用秸秆反应堆有哪些好处
1、产生二氧化碳效应 2、提高温度 3、生物防治作用 4、改良土壤环境 5、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6 、降低投资成本简单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0ca81a0d0d233d4b14e6983.png)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不用粪、不用肥,只用秸秆种大棚蔬菜,这事您信吗?不信!甭说您不信,头一次听说这事的时候,我也不信。
可是,在人家山东省,有不少大棚的的确确就是这样种的,而且还种得还很好。
常言说眼见为实,看了这些用秸秆种的大棚蔬菜,就叫人不得不信。
信归信,用秸秆种大棚蔬菜,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咱们还得请他们自己说一说。
采访济南市垛石镇农民李连玉、济南市董家镇季林忠等他们所说的反应堆,就是用秸秆种大棚蔬菜的核心技术,专家们叫它:“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这项技术是山东省农业厅、科技厅正在向全省重点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利用作物秸秆做原料,拌上特制的菌种,使秸秆快速分解放出大量CO2、热量、抗病微生物孢子。
从而使农作物,特别是大棚瓜果菜大幅度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据统计:大棚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每亩可降低成本50%。
瓜果菜平均每亩增产30%以上,增收40%以上,效益那是相当可观。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大棚蔬菜用上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能有这么好的效益呢?这就要从作物的生长原理说起,大家都知道,任何绿色植物的生长及产量的形成,都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
大棚蔬菜也不例外。
所谓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照射下,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光、叶绿素CO2 + H2O C n H2n O n+ O2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在这个过程中:生成有机物的能源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所以,要想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应从光、CO2和水上做文章。
实际上,光的好坏我们控制不了,老天说晴就晴,说阴就阴,根本不听咱的;这里面最好解决的是水,旱了我们可以浇,涝了我们可以排;最后剩下的就是二氧化碳啦,但二氧化碳很有限。
空气中氮气、氧气两种气体就占了99%,二氧化碳和剩下的所有气体总共只占1%,其中的二氧化碳只占到0.3‰~0.33‰。
也就是说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300~330ppm,数量那是相当的少啊。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93f26a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7.png)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结合式。
其中内置式又分为行下内置式、行间内置式、追施内置式和树下内置式,外置式又分为简易外置式和标准外置式。
选择应用方式时,主要依据种植品种、定植时间、生态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而定。
一、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的条件行下内置式:秋、冬、春三季均可使用,高海拔、高纬度、干旱、寒冷和无霜期短的地区尤宜采用。
行间内置式:高温季节、定植前无秸秆的区域宜采用。
追施内置式:作物生长的整个过程均可使用,方法比较灵活,秸秆宜粉碎穴施。
树下内置式:果树、经济林、绿化带及苗圃等种植区宜采用。
二、秸秆、菌种及辅料的用量及处理方法行下内置式:每亩秸秆用量3000~4000千克、菌种8~10千克、麦麸160~200千克、饼肥80~100千克。
行间内置式:每亩秸秆用量2500~3000千克、菌种7~8千克、麦麸140~160千克、饼肥70~80千克。
追施内置式:每亩秸秆粉(或食用菌废料)用量900~1200千克、菌种3~4千克、麦麸60~80千克、饼肥80~100千克。
树下内置式:每亩秸秆用量2000~3000千克、菌种4~6千克、麦麸80~120千克、饼肥60~90千克。
使用前一天或当天,菌种必须进行预处理。
每千克菌种掺20千克麦麸、10千克饼肥,加水35~40千克,混合拌匀,堆积发酵4~24小时就可使用。
如当天使用不完,可摊放于室内或阴凉处,厚8~10厘米,第二天继续使用。
种植蔬菜、水果和豆科植物,可用食草动物(牛、马、羊等)的粪便,每亩一般用3~4立方米,与内置式反应堆结合施入沟中效果更佳。
使用该技术禁用化肥和非食草动物的粪便,研究证实,使用鸡、猪、鸭等非食草动物的粪便,会加速线虫繁殖与传播,导致植物发病;使用化肥会影响菌种活性,同时还会使土壤板结,加速病害的发生。
三、不同内置式反应堆的使用期与秸秆的选择行下内置式:定植或播种前15~20天使用,秸秆粉碎或不粉碎均可。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356109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4.png)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1. 引言1.1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概述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是一种利用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进行生物质能利用的技术。
通过将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投入生物反应堆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从而实现能源的利用。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具有回收废弃物、减少污染、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等优点。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广。
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当地提供了可再生能源和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难题。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运行维护成本高、技术水平不够等问题。
继续推进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其效率和经济性,对于促进农村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原理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秸秆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和发酵的过程。
在秸秆生物反应堆中,通过添加适量的水分、氧气和微生物菌种,让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得以有效分解。
微生物菌种可以分为厌氧菌和好氧菌,不同类型的菌种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
在秸秆生物反应堆中,厌氧菌主要负责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有机气体;而好氧菌则可以将有机物质完全分解,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这些分解产物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被用于发电、热能生产等领域。
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原理与传统的有机物堆肥有所不同,主要在于采用了微生物的辅助降解过程。
通过合理控制堆中的温度、湿度和通气等参数,可以提高有机物质的降解效率,减少有机质堆肥产生的臭气等环境问题。
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实现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通过科学的运行方式和维护管理,可以提高生物反应堆的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2 秸秆生物反应堆的构成主要设备包括反应器、发酵槽、加热设备、通风设备和温度控制系统。
《秸秆反应堆技术》课件
![《秸秆反应堆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1cb2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c.png)
结论
秸秆反应堆技术的优势和 劣势
秸秆反应堆技术可以解决很多能 源和环境问题,但也存在着一些 安全和稳定性问题。
推广和应用建议
提出了秸秆反应堆技术的推广和 应用建议,以推动技术的发展和 应用。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秸秆反应堆技术将继续得到推广 和发展,以解决当前能源和环境 问题。
核裂变是利用核反应引起的能量 释放来发电,会产生大量中性子。
冷中子捕获是指一种中子超过热 核能量的中子反应,通常是从熔 融盐中捕获中性子来维持反应堆 的稳定。
设计
1
反应堆的构造
秸秆反应堆采用了循环式流动催化剂堆,具有高温下催化剂的活性和长周期的运 转。
2
秸秆的处理
秸秆往往成为污染物,因此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来满足反应堆使用的要求。
为什么需要秸秆反应堆技术?
秸秆反应堆技术可大幅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 物的排放,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反应堆的发展历程
反应堆技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在已 经非常成熟。
原理
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区别
核聚变是将两个轻核聚合成更重 的核,而核裂变则是将重核分裂 成较轻的核。
核裂变的过程和原理
冷中子捕获的过程和原理
经济效益
节能减排
• 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 秸秆反应堆的热效率更 高、减排污染物,从而 减小环境污染;
• 降低能源成本和预防能 源危机,促进清洁能源 字节转型,尤其是秸秆 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问 题;
技术成本
相对于通过石油、煤炭等传统 石化能源发电,秸秆反应堆的 技术成本更低,因为适合农村 环境。
政策支持
秸秆反应堆技术
秸秆反应堆技术将农村废弃秸秆转化为清洁能源,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环境效 益。本课程将为您深入介绍这项引人注目的技术。
秸秆反应堆技术共31页
![秸秆反应堆技术共31页](https://img.taocdn.com/s3/m/52b5cf2f04a1b0717ed5dd2e.png)
秸秆反应堆技术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1](https://img.taocdn.com/s3/m/09a2302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3.png)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1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认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农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和无机养料,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光合效率,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早熟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温室西葫芦、黄瓜、茄子、西红柿等茄果类蔬菜和瓜果类的栽培。
我省已有宝鸡市农科所等单位引进试验,部分作物使用效果明显。
据估算,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在30亿吨左右,除少量用于燃料、饲料和食用菌培养料外,大部分秸秆没能合理利用,而是乱堆乱放,影响村容村貌的整洁,妨碍了交通,火灾时有发生,污染环境。
特别是在夏秋收获时节,部分农户将秸秆堆放在公路旁树下,造成大面积树木被烧毁。
如何将秸秆合理利用变废为宝呢?是摆在国人和世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山东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世明研究员进行了为期20年的艰苦研究,他从数以万计的微生物菌种中筛选出降解秸秆效果最好并能抗农作物病虫害的菌种,成功地设置了反应堆及配套自控监测系统。
目前,该项技术在山东部分县市已推广开来,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我县五化镇榆树底村王海军,在上茬越冬茬黄瓜应用了此技术,0.6亩棚收入1.85万元,明显高于相邻棚室收入。
2007年在越冬茬黄瓜生产上必斯营子乡和五化镇部分棚户推广应用了该技术。
2008年1月26日县农牧业局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参观调研,证实应用此项技术的作物,植株长势健壮、瓜果多、瓜型正、色泽好、产量明显高于常规栽培。
一、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形式(一)地上反应堆(也称外置反应堆)地上反应堆分棚内反应堆和棚外反应堆,棚外反应堆适于春夏秋露地和秋延晚冷棚,棚内反应堆适于温室。
(二)地下反应堆(也称内置反应堆)地下反应堆适于越冬茬温室栽培,鉴于我县设施蔬菜以越冬茬为主,而在此茬蔬菜栽培中由于地温低,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根部病害逐年呈上升趋势,因此,地下反应堆值得在我县大力推广。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c441b15964bcf84b9d57b12.png)
2010年1月28日
田间应用效果——早熟性强
提前上市15天以上,前期产量高
田间应用效果——病害减轻
沃丰宝处理区
对照
田间应用效果——商品性极优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方法
用前准备:
1.微生物菌剂:100米棚,用量8-10公斤(袋) 2.麦麸子:30-40斤/袋,100米棚,240400斤 3.作物秸秆:5-7亩地
底肥的应用:
1.农家肥:可以适当减少,但不可不用; 2.在挖沟之前,平撒于地表。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方法——6步骤
1.挖沟:沟宽是大行距的一半,沟深25-30厘米。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方法——6步骤
2.铺秸秆:铺满、铺平、踩实,两头露出10厘米。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方法——6步骤
3.拌菌种、撒菌种
拌菌种:1公斤菌种与30-40斤麦麸 拌在一起,另兑一两尿素。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方法——6步骤
3.拌菌种、撒菌种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方法——6步骤
4.覆土:15-20厘米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方法——6步骤
5.浇大水:浇满沟、浇足、浇透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方法——6步骤
6.打孔:距离苗10厘米
秸秆反应堆技术PPT课件
![秸秆反应堆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6fea1508a1284ac950438f.png)
17
覆土
2021
18
2021
19
2021
20
2021
21
2021
22
2021
23
2021
24
2021
25
2021
26
2021
27
注意事项
-----“三足、一露、三不宜” ❖ 三足: ①秸秆用量要足; ②菌种用量要足(每亩菌种8-10公斤,秸秆
3000-4000公斤;菌种:麦麸=1:20kg;菌 种:秸秆=1:500kg) ③第一次浇水要足。
提高1倍以上,有益微生物群体增多,各种矿质元素被定向 释放出来,有机质含量增加10倍以上。
❖ 提高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应
提高了微生物、光、水、空气游离氮等自然资源的综合 利用率。据测定:在CO2浓度提高4倍时,光利用率提高2.5 倍,水利用率提高3.3倍。
2021
1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内置式的技术要点
❖ 秸秆生物反应堆:生物反应堆应用秸秆作原料, 通过一系列转化,能综合改变植物生长条件,极 大提高产量和品质,故称秸秆生物反应堆。
❖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净化 剂等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CO2、 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进而实 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有机生产。
202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棚室蔬菜高产优质栽培面临的难题:
❖ 二氧化碳亏缺; ❖ 冬季地温低; ❖ 土壤板结; ❖ 病虫害严重
2021
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概念
❖ 生物反应堆:微生物与有机物,在一定设施条件 下发生链锁式反应,产生巨大的生物能和生物能 效应,进而极大的改变了另一种生物的生长条件 和环境。它类似于原子反应堆,所以把这种生物 反应的设施装置,取名为生物反应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沟深20—25厘米
铺完踏实后,厚度25—30厘米,沟两头露出10厘米秸秆茬,以便进氧气
每亩菌种8-10公斤,秸秆3000-4000公斤;
覆土
注意事项
-----“三足、一露、三不宜” ❖ 三足: ①秸秆用量要足; ②菌种用量要足(每亩菌种8-10公斤,秸秆
在严寒冬天里大棚内20厘米地温提高4-6℃, 气温提高2-3℃,生育期提前10-15天。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 生物防治效应 菌种在转化秸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抗病孢子,对病虫害
产生较强拮抗、抑制和致死作用,植物发病率降低90%以上, 农药用量减少90%以上。
❖ 有机改良土壤效应 在秸秆生物反应堆种植层内,20厘米耕作层土壤孔隙度
----秸秆生物反应堆转化率:一公斤干秸秆
可转化CO21.1公斤、热量3037千卡、生防有机 肥0.13公斤和抗病微生物孢子0.003公斤。这些物 质和能量用于果树蔬菜生产,可增产0.6—1.5公 斤果菜,品种不同增幅有差异。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来自--理论依据❖ 植物饥饿理论 (植物光合作用) ❖ 叶片主、被动吸收理论 (植物光合作用) ❖ 矿质元素可循环重复利用理论 ❖ 植物生防疫苗理论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3000-4000公斤;菌种:麦麸=1:20kg;菌 种:秸秆=1:500kg) ③第一次浇水要足。
❖ 一露:内置沟两头秸秆要露出茬头。
注意事项
❖ 三不宜: ①开沟不宜过深(不超25厘米); ②覆土不宜过厚(20-25厘米); ③打孔不宜过晚、过少(浇水后3天打
孔,12#钢筋 ,20厘米见方) 。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 植物光合作用: 6CO2 + 6H2O 光 C6H12O6 + 6O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五大作用:
❖ CO2效应 一般可使作物群体内CO2浓度提高4-6倍,光
合效率提高50%以上,生长加快,开花坐果率提 高,标准化操作平均增产30%-50%,农产品品 质显著提高。 ❖ 热量效应
提高1倍以上,有益微生物群体增多,各种矿质元素被定向 释放出来,有机质含量增加10倍以上。
❖ 提高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应 提高了微生物、光、水、空气游离氮等自然资源的综合
利用率。据测定:在CO2浓度提高4倍时,光利用率提高2.5 倍,水利用率提高3.3倍。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内置式的技术要点
秸秆反应堆技术
该技术是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张世明研究员研发的(在线视频)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技术特点:以秸秆替代化肥,植物疫苗替代
农药,这种有机栽培技术成本低、易操作、资源 丰富、投入产出比大,环保效应显著。
-----应用形式与组成: 内置式、外置式和内
外置结合式。由秸秆、辅料、菌种、植物疫苗、 交换机、CO2微孔输送带等设施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