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
江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17期总第878期要改善国内的经济环境,也应当加强对外交流沟通,寻求适合发展的区域进行投资。
3.健全国际经济贸易法经济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科学技术差异,发展水平也并不成熟,但是在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下,可以引入新型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制定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时有效的调整相关的政策与规则,在国际贸易规则中占据发展主导权,防止出现触及贸易规则的不法行为,或者是对国际贸易交流有所损害的行为,应当正确的维护国际贸易权利,积极踊跃的参与国贸组织的活动与管理,从而提高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水平,确保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4.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在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中国学习了优秀的产业模式,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
在此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人才调配的重要作用,由于社会的分工不断的细化与协作,因为中国地广物博的优势,人口众多,所以大部分优秀人才难以得到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利用。
在加入WTO 后,中国应当将剩余的劳动力与资源进行有效分配,进一步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
为了有效地转变中国经济贸易发展,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水平,必须正确认识人才的竞争作用,提高人才的利用率,将培养人才当作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于人才培养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切实提高人才的综合技能。
5.拓展对外贸易发展空间在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下,中国经济贸易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效的完善贸易政策,通过加强对进出口退税和信用保险制度,以及信贷政策的完善,巩固产品的健康贸易发展,支持中小型企业进行出口信贷,确保对外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
要维护现有的市场经济体系,与贸易伙伴,进一步开拓新市场范围,小创新型发展空间与合作伙伴,打造中国经济贸易多元化发展战略,从而提高对外经济贸易水平,进一步增强中国市场的占有率。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策略研究摘要: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显著。
本文从加工贸易的现状谈起,分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以及制约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因素,重点阐述在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1981年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5亿美元,经过三十年的迅速发展,到2012年底,我国的加工贸易从数据上进出口总额为13439.5亿美元。
198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7%,但到了2012年,这个比例达到了34.8%。
在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转型升级。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1、加工贸易产品技术水平较低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不高,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非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的生产技术含量低,在技术研发上及产品营销上不占优势。
在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占主导的背景下,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明显低下。
2、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低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产业关联度小,波及效果差。
虽然在具体的案例中,有些地方政府提出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整体发展,但是单单靠带动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加工贸易的整体关联效应提升,还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办法。
3、加工贸易监管模式落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操之过急,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可趁之机瞒天过海。
他们以从事加工贸易业务为名,骗领海关加工贸易保税手册,将免税进口的原料转手倒卖,从中获取巨大利润。
4、国际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背景下,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给我国的加工贸易带来了发展机遇。
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发达国家对加工贸易的高新技术产业仍处于垄断地位。
当前欧债危机仍在不断发酵,欧盟市场的出口数据明显下滑,加工贸易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
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严格控制 “ 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 继续下 调或取消高耗 能、高污 染产品 的出 口 退税 ,并对 “ 两 高一资 ”产 品出 口逐步加 以 限制 ,坚 决控制这 些产 业产 能过快扩张 的势 头 。加快 发展低耗 能、低排放 的高新技术 产 业 ,用高新技术和 设备改造传 统加工 贸易产 业 ,淘汰 落后 的工艺、技术 和设备 。用 “ 低 碳 ”生态型资源 循环的理念指 导我 国加1贸 易转 型升级 、出 口产 品结构 调整 ,从 而促进 加工单 加 工和 组装 型 发 展阶 段 。技术含量不高 ,产业链条短 ,增值率低 , 以至于对整个 国民经济增 长 、国 内技术产业 的拉动能力较 弱 。以中国工厂生产 的 “ 芭 比 娃 娃( B a r b i e Do l 1 ) ”为例 ,成本 0 . 3 5美元 ,但 是从采购 、仓 储、订单 、出售 ,最 后在沃尔 玛或家乐福 超市的零售价 是 8 . 9 9美元 。但玩 具加工制造商所得的利润只有 不到 2 %。 在产 品的整个 产业价值链 中,加 工贸易仍然 处于 产业链低 端水平 ,我国依靠劳动 力的加 工制 造 ,附加值低,贸易利益微薄 。 2 , 技术水平 我 国 国 内产 品质 量 参差 不 齐, 技 术含 量 低 。有 许多 国内企业 目前仍然存 在着 管理水 平 、生产技 术落后的状况, 大部分企业 没有 自 己的研 发机构、缺乏创新能力, 从而导 致产品 质 量 的不稳 定, 无法 达 到加 工贸 易企 业 的要 求 。其 次, 我国并没有一套完善 的信息引导机 制, 很 多企业 并不 了解 国际标 准, 所 生产 的产 品与进 口品在 质量上 、技 术含量 以及 价格上 仍存在差异, 不 能完全替代 。再次, 我 国大 多数 企业 的国际市场营销渠道不 畅, 使我国许 多产 品的国际知名度很低 。 3 . 国际贸易环境 与国家政策 随着金融 危机影 响的加深 ,美 欧等 国将 进 一 步减 少对 中国产 品的需求 ;客户资源 显 得十分有限,企业面 临的市 场竞争更为激 烈; 危机致使 贸易保护 主义抬头 ,订单进一 步减 少 ,中国将遭遇更频 繁的贸 易壁 垒。从 国家 政策层面来说 ,中国的一些政策法规的出台, 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 了中 国加工 贸易的发 展, 但随着 经济形势 的变化 ,这些 政策 已经 暴露 出了不能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状况 。
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摘要: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采用1996~2007 年山东省相关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加工贸易结构升级有着负的影响,技术进步对其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因素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2-0233-021 山东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现状受国际金融危机恶化,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需减弱以及近一两年来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我省加工贸易发展速度明显减缓, 2009年1~8月,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369.6亿美元,下降13.6%。
其中,出口240.2亿美元,下降11.4%;进口129.4亿美元,下降17.3%。
所以在这种严峻的形势,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山东省的加工贸易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贸易结构也在逐步的优化,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和产品附加值都在不断增加,用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来表示产品的附加值[1],即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伸。
随着山东半岛制造业集群的建立与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也不断增强。
用山东加工贸易对GDP的贡献率来表示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以及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2],从2005年到2007年山东加工贸易对GDP的贡献率由21%上升到29%。
但是目前山东加工贸易还只是处在量的发展阶段,结构升级的速度并不快,且具有很大的波动性,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
并且由图2看出,山东与江苏等先进省市相比,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步伐明显趋于缓慢。
2 山东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2.1 计量模型的建立为了检验以上这些因素对山东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影响,建立如下回归计量模型:y=a+β0x1+β1x2+β2x3+β3x4+β4x5+β5x6+£其中,y表示山东的加工贸易结构,为被解释变量,x1代表外商直接投资,x2代表劳动力资源禀赋,x3代表的是技术进步水平, x4代表的是对外开放度,x5代表的是产业结构水平,x6代表的是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是随机扰动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他未考虑的因素对加工贸易结构的影响。
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全球经济面临着危机时代的挑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加工贸易一直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工资上升、资源和环境压力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必须进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问题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在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性成为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首要问题。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贸易摩擦频发,国际贸易规则不断变化,这些都对我国加工贸易产生了冲击。
对策一:多元化市场布局针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性,中国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市场布局策略。
通过加强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扩大市场份额,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此外,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推动构建更加开放、稳定的贸易环境,也是应对不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对策二: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通过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可以减少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依赖,从而降低不稳定性对加工贸易的影响。
我国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问题二:工资上升带来的成本压力随着我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工资上升已经成为制约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长远来看,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将进一步削弱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对策一:培育高技能劳动力为了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应加大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培育力度。
通过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同时,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对策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降低工资上升带来的成本压力,我国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还可以加强劳动力和资本的结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组织效能,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成为迫切需求。
本文将探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际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对于加工贸易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发达国家对于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对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品需求减少。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的加工贸易能力逐渐增强,使得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我国加工贸易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二、国内成本上升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增加。
同时,环保要求的提高也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环保投入压力。
这些成本上升的因素使得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制约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是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然而,目前我国加工贸易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核心技术,难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这限制了我国加工贸易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使得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玩具等,这些产业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
同时,加工贸易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完善,导致企业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限制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空间。
五、政策法规制约政策法规是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在加工贸易领域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例如,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环保法规的严格实施等,都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压力。
这些政策法规的制约使得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针对以上制约因素,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优化出口市场布局针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应优化出口市场布局,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中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中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摘要:加工贸易占我国的对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中央提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针以来,对于加工贸易如何转型升级也出现了种种探索。
本文通过对中国加工贸易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出中国加工贸易的制约因素及其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制约,对策引言自1981年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到2010年三十年间,加工贸易总额从10亿美元增加到14065亿美元。
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比重从5%跃升到48.55%。
加工贸易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地位不断的攀升,技术和资金要求我国在在加工贸易上作出一些改变。
从而提升我国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
所以笔者在对加工贸易的研究上,分析提出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和对策。
一.加工贸易(一)概念:加工贸易是指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
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其方式多种多样。
加工贸易现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和增长的主导力量。
(二)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加工贸易是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一个主要方式,它对扩大出口、促进就业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的方式和内容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第一,加工贸易形势的变化。
我加工贸易可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等。
对我国来讲,来料加工是一种盈利较小但风险也较小的加工贸易方式,而进料加工是一种盈利较大但风险也较大的加工贸易方式。
按照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可以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料加工为主,这一阶段以对外的来料加工和装配作为利用外资,扩大出口的启动模式。
(2)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初以进料加工为主,这一阶段以亚洲“四小龙”向我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
进料加工是比来料加工更为成熟的一种加工贸易方式。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分析
二 、我 国加 工贸易转型升级 的制约因素
改 革 开 放 之 初 ,在 充 分 发 挥 比较 优 势 的 基 础 上 , 我 国通 过 开 展 加 工 贸 易 , 承 接 了 发 达 国家 和 新 兴 工 业
但 是 时 至 今 日 .加 工 贸 易 使 用 我 国 国 产 原 材 料 、 零 部 件 的 比 例 不 仅 低 于 新 兴 工 业 国 家 , 电 低 于 东 盟 ,加 工 贸 易 本 身 具 有 的 优 势 并 未 充 分 发 挥 出 来 。 这 表 明 ,我 国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还 不
目前 新 一 轮 全 球 生 产 要 索 优 化 重 组 和 产 业 转 移 呈 现 新 的 特 点 ,我 国要 鼓 励 国 内企 业 加 强 国 际 间 的 科 技 合 作 ,不 仅 把 加 工 贸 易 作 为 承 接 新 一 轮 产 业 转 移 的 载 体 ,更 要 采 取 措 施 进 一 步 提 升 加 工 贸 易 发 展 水 平 ,着 力 吸 引 跨 国公 司 把 更 高 技 术 水 平 、 更 大 增 值 含 量 的 加 工 制 造 和 研 发 机 构 转 移 到 我 国 ,引 导 加 工 贸 易 的 转 型
在我国分享着国家大部分要素资源的国有企业由于机制僵化市场适应力差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而民营企业则因许多束缚条件尚未成长起来这使得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掌握着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对其核心技术封锁甚严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都留在境外中方只能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
维普资讯
摘
要 :我 国加工贸 易虽然取得的是顺差 ,但 由于外资企业是加 工 贸易的最 大经营主体 ,我 国实际赚 取
的只是 少量加工 费。加工贸 易企业应转型升级 ,增 强国内配套能力,提 高出口商品 国产化 率 ,丰富增值含 量 。 这是今后 国内加工 贸易产业的发展方向。现 在仍然存在 制约我国加 工贸易的多种 因素,如 企业技术水平不 高 , 创新能 力差 ,市场经济运营机制不畅等。我 国必须积极促 进加 工贸 易的转 型升级 。一要提 高加 工 贸易企 业技 术开发和创新能 力,二要完善政策 ,改善投 资环境 ,三要 创新加 工贸 易的监 管方 式,四要 处理好转型升级 与 产业结构调整 、转型升级与 区域协调发展 的关 系。 关键词 :加 工贸易;转型升级 ;贸 易顺差 中图分类号 :F77 5 1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5O (06 3 02— 2 62 49 20 )0 —0 1 0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作者:张悟移等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14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and constraints fo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and proposes appropriate measures which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背景;转型升级制约因素;对策Key words: processing trade;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constraints fo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F7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171-020 引言加工贸易是指一些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进口部分或全部原辅材料、元器件、零部件以及一些包装材料,经加工、制造以及装配后,将制成品再次出口的经营活动。
长期以来,加工贸易成功转型升级一直促进着我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发展。
1996年加工贸易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第一次超过一般贸易。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状况不断改善,对外经济贸易也在稳步高速发展,此时加工贸易面临着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贸易壁垒增加、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等问题。
企业就考虑加工贸易需要转型升级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
加工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及策略
中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加工贸易是指东道国免税从国外进口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并最终再出口的一种生产与贸易活动,其实质是根据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情况,在不同的国家完成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一种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之一,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承接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对中国扩大出口、引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加就业、保持外汇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海关贯彻落实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保税贸易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再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加工贸易现状我国加工贸易由1981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到2001年的20年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从10亿美元扩展到1400亿美元,从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不足5%跃升到55%以上。
2003年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商品总出口额的55.17%。
2004年第一季度,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贸易1111.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6.3%,其中加工贸易出口651.9亿美元,增长38.0%,占全国商品总出口的56.34%。
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一个主要方式,它对扩大出口、促进就业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一)加工贸易发展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中国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开放省市。
2007年中国地方累计进出口贸易额中,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等省市加工贸易总额近86.4%。
影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因素分析一、影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因素(一)产业基础作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客观来看,加工贸易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首先取决于各国产业的要素优势。
要素优势影响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配套产业的发展,进而对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的发挥也具有深远影响。
由于加工贸易面向国际市场,因而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产业要素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技术水平和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
1.劳动力供给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天赋比较优势,对于拥有12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并致力于由封闭向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来说,这一优势自不待言。
中国在工业化和经济转型中释放出来的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供给,促进和保障了中国东部地区十几年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与繁荣。
而且,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的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繁荣之后,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几乎没有上升。
就中长期来看,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继续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
来自人口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人口和来自企业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长方式转变等改革进程中产生的失业人口,使中国在21世纪初期的十年内,每年约有2700万新增就业人口。
以年均国民经济增长8%计算,依靠经济增长带来的新增就业机会约为810万,以充分就业为标准,中国每年仍有上千万的待业人口。
这种就业形势表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劳动力优势仍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最大的比较优势。
中国在劳动力方面呈现出的显著的比较优势预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在中国仍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2.技术水平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决定跨国公司转移技术水平高低的主导因素,通常情况下,在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只向东道国转移适用性技术,转移技术水平等同于或略高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
经过数十年的工业化建设,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引言
我国加工 贸易 自 1 7 以来实现 了从无 到有 、 小 9 9年 从 到大 、 高速度 、 跨越式 的发展 , 水平档次也 在不断提 高 , 加 工贸易进 出口值 已经连续 多年 占据全 国对外 贸易 的“ 半 壁江山” 加工贸易 的迅速 发展改 变 了我 国的贸易 结构 , , 深刻影 响着我 国经 济的 发展 , 我 国迅 速成 长为 贸易大 使
22 第1 总 2 期 0年 期 第1 1 1
【 国际贸易】
对外 圣
中 国加工 贸易产业升级 影响 因素实证研究
罗 茜 柏 鑫
( 南京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 院 , 江苏 南京 2 04 ) 10 6 [ 摘 要 ]在理 论分析的基础上 , 选取 19 - 20 97 0 9年 江苏、 上海 、 浙江、 东、 广 北京 、 天津 、 东、 山 福建八 个
三 、 国J -贸 易 升 级 影 响 因 素 实 证 分 析 我 jr  ̄ ( ) 量 的 选取 和 模 型 的 构 建 一 变 选取 19 —20 97 0 9年江苏 、 海 、 上 浙江 、 广东 、 北京 、 天
在掌握复杂技 术的 过程 中 , 国的研发 投入往 往起 一 到关键 性作用 。在成功 将跨 国公司全球产业链 中技术 密
( ) 发能 力 一 研
些新兴制造业领域表现尤为明显 。 ( 劳动力 因素 四)
根据波特的国家竞 争优 势理论 , 要素 条件对 一 国产 业竞争优势的获得至关重要。我国这种优势 主要表现为 劳动力资源丰富 、 劳动力 价格 低廉 。我 国的加工 贸易 目 前仍然处于主要 出口劳 动密集 型产 品 的阶段 , 一定 时 在 期内 , 素禀赋结构仍然 以劳动密集 型为主 。 目前 , 国 要 我 新兴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 需要具有一 定专业技术和操作技 能的高 素质 劳动 者 , 而我 国高级技 工却 供给不足 , 尤其是具备专业技术 和外经 贸业务 知识 、 熟悉国际经贸法律和市场营销等知识的复合 型人才更是 缺乏 。因此 , 动力 供给状 况与 加工 贸易 升级之 间 的结 劳 构性矛盾成为我国加工贸易顺利转型升级的 障碍之一 。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策略(一)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策略(一)摘要]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地位突出、影响广泛,因此对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意义深远,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
总之,从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从国际化背景到中国的自身条件和需求、从己经取得的成就到存在的制约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并在多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业升级一、引言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我国的加工贸易1978年起步,从无由有,从小到大,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加工贸易已经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
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大背景下,必须借鉴世界其它国家加工贸易的先进经验,并联系中国的实际,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和改革我国的加工贸易。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方式。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己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方式之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中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我国加工贸易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以实现平稳发展。
1.国内原因(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转型升级进程加速。
具体表现如下:①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明显改善。
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带来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
②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不断延伸。
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的延伸,同时还将一些本土产业纳入加工贸易引致的国际生产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加工贸易转型动因及国内外机遇
加工贸易转型动因及国内外机遇当今科学技术持续创新,生产力极大提升,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要素也随之持续优化,国际贸易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不再是出口本国的资源产品,而变成进口大量原材料,然后再加工为成品实行贸易,加工贸易已成为世界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总的来说,加工贸易的发展结构仍然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国在国际上持续遭遇因为加工贸易的顺差引发的贸易摩擦,此外,因为周边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的凸显,我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1.1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表现的特征1.1.1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我国的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主要是由我国当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相对较少的资本的禀赋现状决定的,我国具有劳动密集型商品上的成本和价格的比较优势。
20世纪90年代以后,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已经取代纺织品,居于商品贸易额的第一位。
近年来,机电加工贸易产品出口进一步增长,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也进一步增大,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持续下降。
1.1.2加工贸易国内的配套值持续增加配套产品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国内相对应的配套产业不能得到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业只能停滞在劳动密集型阶段。
贸易发展初期,因为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产业的技术低下,造成了我国国内的配套水平不高。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配套产品的制造技术得到提升,到当前为止,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逐步上升,增加了30多倍,并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总量在持续增加,二是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增长快于来料加工。
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加工贸易配套值与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别。
1.1.3加工贸易附加值连年提升一个国家加工贸易的附加值是衡量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和给该国带来多少经济利益的重要指标。
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一般使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表示,能够用加工贸易的出口净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值表示。
广州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很大突破 , 但仍然不足 。主要 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 性 分 析 加工 贸易企 业 自主研发 、 自主创新 能力 的研发机 构设立 ( 一) 影 响 广 州市加 工 贸 易的 因素 影响 因素一般 可归 结 以下两 种 : 外部 因素 ( 包括 国 不足 。截至 2 0 1 2年上半 年 , 广州市 的加工贸易企业设立 各种类型研发机构 的不到 1 0 %。 二是拥有 自主品牌 的企 际产业 转移 、国际产业 内分 工 以及 跨 国企业 内部 贸易
一
、
广 州 市 对 外 加 工 贸 易存 在 的 问 题
到了4 0 %多 。 这种模式技术含量不高 , 产业链短 , 一般处
广州作 为 中国改革开放前 沿城市 , 是 我国最早开展 于微笑 曲线 的中下部 。零 部件和原材料 进 口量 高 , 尤其
加工 贸易 的城市之一 。广州的对# b 2 H - r 贸易从最初 的来 是技 术含 量高 的关键 部 件 , 2 0 1 1 年广 州 高新 技 术产 品 料加 工到 自主 品牌加工制 造 , 显示 出广州对外加 工贸易 ( 含零 部件 ) 的进 口额 比 2 0 1 0年增长 1 1 . 6 %。 料件 的本地
广州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李 筱
( 华 南农业 大学珠 江 学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9 0 0 )
摘
要: 改革开放 以来 , 广州加工 贸易凭借 着政策优势 、 劳动力资源优势 以及 得天独厚的 区位优势 , 得到迅速 发展 , 在广州 市经济 发展 中 占据重要一席。尽 管如此 , 广州对外加工贸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 的底 端, 这说明其 中存在 一些 问题。本文认为广州
广州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广州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加工贸易凭借着政策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得到迅速发展,在广州市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一席。
尽管如此,广州对外加工贸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这说明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认为广州对外加工贸易存在对外加工贸易仍以外资企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增值率、国内配套率低、生产成本上升,比较优势弱化等问题,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其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加工贸易;广州;问题;转型升级;因素一、广州市对外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是我国最早开展加工贸易的城市之一。
广州的对外加工贸易从最初的来料加工到自主品牌加工制造,显示出广州对外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对外加工贸易仍以外资企业为主广州在发展对外加工贸易初期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便利,使得大量外商投资企业进驻广州。
形成经营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本地企业为辅的格局。
近些年,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快速发展,但广州市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还是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2011年广州的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占到57.1%。
这说明本地企业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不充分,这可能抑制对外加工贸易带来的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本土企业不但难以享受到对外加工贸易的利益而且难以控制加工贸易发展进程。
(二)对外加工贸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金融危机后,广州加工贸易企业积极探索企业转型升级的道路。
其中,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危机后的广州加工贸易企业在这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但仍然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工贸易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机构设立不足。
截至2012年上半年,广州市的加工贸易企业设立各种类型研发机构的不到10%。
二是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不多,虽然有些加工贸易企业都沿着“OEM(委托制造)-ODM(委托设计制造)-OBM(自主品牌加工制造)”的路径提升,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对外加工贸易企业还只是处于OEM和ODM之间。
论如何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 2012年11月167论如何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陈沛摘 要: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瓶颈:我国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附加值低;我国加工贸易由外资主导,对外依存度高;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存在着问题。
因此,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国内生产成本的上涨、利润空间的缩小,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丧失,新兴加工贸易国家的威胁以及贸易摩擦的加剧是驱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有利因素。
必须加快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附加值;实现加工贸易主体内资化,降低对外依存度;优化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调整加工贸易政策,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加强监管等来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加工贸易 现状 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1(b)-167-02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作为一种重要的贸易形式,极大促进了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增加,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我国的就业,拉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也由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1578亿美元,相应占整个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4.4%增长到38.9%。
但是我国加工贸易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集中表现在技术落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太少,附加值低。
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的加快以及印度、孟加拉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处境堪忧。
如何应对新的经济形势,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战略转型和优化升级,是当前我国的重大经济问题之一。
1 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分析1.1 我国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经济附加值较低在国际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往往从自身利益考虑,将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产业或生产环节留在国内,而将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差。
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制约因素及转型升级对策
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制约因素及转型升级对策①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陈宁摘 要:加工贸易的转型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本研究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核心专利技术的缺失,监管力度不大,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的竞争力不足及忽视产品研发及加工贸易产品转型困难等制约因素,提出了可通过加工贸易主体内资化,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招商引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发展,提高企业产业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等措施,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加工贸易 制约因素 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c)-113-04加工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它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缓解财政出口退税压力有着重要作用。
近几年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的动向,国际分工层次的进一步深入,原来低端产品的简易加工贸易将日益适应不了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迫切需要我们根据我国国情,提出对策和措施,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利用了政府有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加工贸易都取得了不菲的发展。
总的看来,他们的加工贸易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资本密集型,从技术、资本密集型到高科技、大资本密集型,还有从高科技、大资本密集型到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阶段[1-3],这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1.1 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明显改善,技术进步效应逐渐显现近些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出现的现象就是越来越明显的加工贸易产品动态优化。
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让大批的外国商人看到了商机,一大批外企涌入中国市场开始投资加工贸易行业,其中机电产品在贸易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在对外贸易中,技术产业更是以加工贸易占主要比重,并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王乾1,王广波2,黄淑娴3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10023 (1wangqian153@, 2donghui306@,3hshuxian@)摘要: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
在日益加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机遇和挑战并存。
本文尝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2003年至200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
通过这个探索性的研究,我们发现,影响我国加工贸易结构的因素有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程度、人民币汇率和外资直接投资,其中,科技水平与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呈正相关性,而人民币汇率和外资直接投资与其呈负相关性。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一、引言作为出口导向性经济的关键部分,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经历了一个稳定而高速的增长,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工贸易中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开始浮现出来,其中最主要的有:我国整体的加工贸易水平处于低端、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等。
另外,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和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使得我国加工贸易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与此同时,来自相邻国际和地区的产品竞争力却在持续上升。
美国金融危机从2007年起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出口需求下降,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在国内外萧条的经济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这样也可以通过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拓展产业链来减小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二、文献回顾加工贸易自出现以来,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快速增长,这也引起来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Feenstra 和Hanson (1996) 用连续输入模型考察了中间产品,发现在同一产业里面,发达国家倾向于低技术含量的加工过程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而将高技术含量的加工过程保留在自己国家。
这同时推动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然而,这也扩大了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差距。
这个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来推动产业升级。
Ge(1999)建立了一个动态模型来分析加工贸易转型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他指出,在加工贸易过程中技术积累和适应性会对该国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冲击。
H. Egger 和P. Egger (2005) 认为,有四个因素决定了加工贸易饿发展,它们分别是整体市场规模、相对要素禀赋、价格因素(包括相关价格指数、实际汇率、税率等)和基础设施。
国内学者也对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做了很多的研究。
J. Zhang(2003)认为,影响我国当前加工贸易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因素、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国际因素和相关政策环境。
G. Q Long (2003)指出,劳动力供应、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是是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因素,其他要素包括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体制约束、政策环境以及外资企业的战略和目标。
Q. Liu (2007) 归纳总结了诸多要素,将他们分为两类: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
他通过对广东省从1995年到2005年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劳动力要素是推动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最有力因素,紧随其后的是外国资本,而技术进步却没有明显的影响。
国内大多数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都是规范化的,而本文从探索性研究的角度对这一现状提供一些补充。
三、理论和假设本文的基本假设是:影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科学技术水平、国民受教育程度和人民币汇率,专门的分析如下。
一)、产业结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物流和消费,而贸易是整个交换过程,它的模式和规模都是由生产决定的。
从结构的观点来看,贸易的结构是以生产的结构为基础的。
因此,一个国家要保持长期的经济发展,它的贸易结构就必须要有国内产业发展的支撑。
换句话说,国内产业结构是贸易结构的内在因素,而贸易结构也会反过来影响产业的发展。
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样意味着产业的进步和升级。
产业结构的升级,往往导致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持续下降,以及对资本和技术型产品的不断升高。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加工贸易的结果与产业结构是相互影响的,而且呈现出正相关性。
二)、外商直接投资(FDI)FDI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在2007年,外资企业占据了加工贸易企业总数的80%,因此,FDI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如下:1)FDI通过引入包括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等稀缺资源,改变了我国制造业的基本结构和比较优势;2)FDI能直接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而又通过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相互影响,最终改变了我国的贸易结构;3)主要由跨国公司进行的FDI对我国的加工贸易产生了技术的“溢出效应”,因此,FDI能够通过“示范效应”提高上流和下流企业的技术水平,而这对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很有帮助的。
由上,我们可以认为,FDI与加工贸易的发展具有正相关性。
三)、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通过促进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影响一国的生产函数,从而在贸易上影响该国的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技术水平是决定跨国公司技术转让水平的主要因素,而技术进步是产业升级的核心。
落后的工业技术导致了中国加工贸易中间产品的供应增长缓慢。
这不仅使得跨国公司把中国的加工贸易放置在低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而且阻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制约了技术扩散和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从而阻碍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因此,可以认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将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四)、国民受教育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结构都是在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科学、技术和教育是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国家的加工贸易受其科技水平影响,而科技水平又是由教育的发展程度决定的。
因此,教育的发展,像其科学、技术和劳动力技能水平的一样,是影响一国的贸易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也应该是影响中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因此,可以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条件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能呈正相关关系。
五)、人民币汇率汇率对外贸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汇率通过升值和贬值,改变了产品的相对价格,进而改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影响贸易结构;其二,在现金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实际有效汇率会大大影响外国直接投资。
人民币在2005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大幅升值,这无疑会对中国的加工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它们可能是负相关关系。
四、实证分析一)、变量和数据1、我们利用加工贸易的增值率(VAR)来衡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程度。
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不同的国家由于自己的比较优势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生产位置,伴随这一过程,产业内分工和产业内贸易被产业全球化情境下的跨产业分工和跨产业贸易取代。
因此,为一个国家提供出口的工业部门,并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的产业链中的所处的位置;而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率则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它可以准确地揭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
2、本文选取了每年的实际利用FDI与GDP的比率作为衡量外国直接投资水平的参数。
由于FDI实际使用量是以美元为计价单位,所以它应该按照现行汇率转化为相应的人民币金额。
3、产业结构。
影响加工贸易的产业是第二、三产业,这是因为我国的出口以制成品为主。
因此,第二、三级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可以代表产业结构的状态,本文记作STR。
4、科学和技术条件(T)。
本文利用Solow余值方法计算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认为中国经济的生产函数为:α和β代表了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在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可以得到:记在这里,LnY代表产出的增长率,而LnK、LnL分别代表资本输入和劳动力输入的增长率。
LnA表示技术进步的速度,T代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根据产出弹性原理,可以给出α =0.6,β =0.4。
应用永续盘存法(迭代法)计算资本累计数据。
5、国民受教育条件(EDU)。
有许多衡量教育水平的指标,如教育支出和教育年限,每种指标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在本文中,我们利用教育支出(即教育经费占GDP的比率)来衡量教育水平。
6、实际有效汇率(REER)。
实际汇率的最常用的指标,是在单位出口价值指数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基础之上计算得出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人民币REER_CPI指数。
然而,该指数并不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衡量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指数,因为CPI指数包含了大量的非贸易品。
通过对三项指标的比较,REER_CPI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和重要的指标,它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依然是评估国际竞争力最有效的指标。
因此我们使用REER_CPI来代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
这篇文章中使用的所有数据都或是引用自《中国统计年鉴》,或是由其计算得出,特殊说明除外。
二)、平稳性检验考虑到许多经济变量在时间序列上都是非平稳的,因此,为了准确反映以上六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首先对这些变量作时间的平稳性检验。
如果时间序列的数据不是平稳的,许多标准回归模型的结论都不在适用,这时,评估过程之前需要采取一些补充措施。
1、单位根检验由Dickey 和Fuller提出的ADF方法在本文中被用于根检验,截距和时间趋势是由变量的时间序列的线形图确定,最佳相位滞后由AIC准则确定。
2、协整性分析在本文中,我们使用Johansen的最大似然方法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有协整关系。
目前,滞后阶数的选择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滞后的选择顺序应反映模型的动态特性,同时也要使模型有足够的自由度。
在本文中,由于有限的样本空间,我们选择基于AIC和SIC准则的2阶滞后。
协整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最大特征值检验和跟踪试验的结果表明,各变量之间的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这意味着在本次采样时期内,VAR、FDI、STR、T、EDU 和NEER存在着长期的平衡关系。
表1:ADF单位根检验结果注:表中(C, T, K)字母分别代表常数项、时间倾向和滞后,滞后可用于考虑白噪声残余。
△代表第一次阶数差异。
表2:Johansen协整性分析结果三、回归分析一般认为,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在简单线性计量经济模型中,总是存在多重线性关系,所以我用逐步回归法来消除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