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交通运输地理

合集下载

物流经济地理常利平版本知识点

物流经济地理常利平版本知识点

物流经济地理常利平版本知识点物流经济地理是一门研究物流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流动和影响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常利平版本被广泛使用,以帮助解释和理解物流经济地理的相关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常利平版本中的重要知识点。

1. 物流网络: 常利平版本的物流经济地理研究主要关注物流网络的建立和运作。

物流网络包括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如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消费者,以及连接这些节点的各种物流线路和设施。

常利平版本强调物流网络的建设对于经济地理的影响,如物流中心的选择、运输成本的优化和货物的流动。

2. 交通运输: 常利平版本着重研究交通运输在物流经济地理中的作用。

交通运输是物流网络中连接各个节点的重要环节,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

常利平版本关注交通运输对于物流成本、运输时间和服务水平的影响,以及交通网络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3. 区域发展: 常利平版本的物流经济地理研究关注区域发展与物流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流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常利平版本通过分析物流网络的空间分布、节点的重要性和运输线路的选择,来研究物流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4. 空间分析: 常利平版本的物流经济地理研究注重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

空间分析可以帮助揭示物流网络的结构和运行规律,以及物流对于地理空间的塑造和影响。

常利平版本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统计和空间优化等,用于研究物流的空间布局、运输路径的优化和物流效率的提升。

总之,常利平版本在物流经济地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物流网络的建设和运作,交通运输的作用和影响,区域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分析方法在物流经济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流经济地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物流经济地理第5章 国内物流分区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第5章 国内物流分区地理

二、长江中游地区
3.江西省物流发展 江西将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建设,依
托南昌打造全国性物流枢纽,依托其他中心城 市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综合性物流 、专业性物流和特色物流,推进制造业企业物 流业务外包。推动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和社区物 流网点建设。提高流通领域现代物流运行质量 和效益,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农村现代物流 、冷链物流和绿色物流。
第5章 国内物流 分区地理
第一节 东北地区
一、东北地区概况 二、东北经济区物流发展
一、东北地区概况
东北经济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 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黑龙江省,由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 得名,简称“黑”。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北接 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 治区。
在2003年区域经济整合的主旋律下, 该区各省市着眼于在区域经济的框架下 发展物流,区域物流中心初步显现,区 域内跨省市物流合作在探索中推进,本 区物流在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
一、北部沿海地区
2.天津市物流发展 天律的物流发展处于快步发展阶段。天 津已将现代物流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并提出要把天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的 国际性物流中心城市。在国务院发展研 究中心的大京津经济圈总体规划中,天 津市被列为“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
二、东部沿海
江苏简称“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 沿海中心,跨长江下游两岸,东临黄海 ,有约1 000公里的海岸线,西北连安徽 、山东,有低山丘陵错落,东南与浙江 、上海毗邻。
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 南冀,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相邻 ,也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
二、东部沿海
(二)东部沿海地区物流发展 物流是上海市新兴产业之一,上海物流产业

物流经济地理第四章运输物流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第四章运输物流地理
影响运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案例
假定你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运输管理员,你的客户向 你咨询以下运输问题:① 从上海到赞比亚(非洲), 50 kg 的发电厂急需零件;② 从青岛到美国的各主要 城市,1 000 台冰箱;③ 从天津某食用油工厂到乌鲁 木齐,500 箱食用油;④ 某牛奶工厂在方圆50 km 内 收购牛奶,然后将生产好的包装牛奶运送到本市超市。
会处,由若干个车站、线路及一系列设备组 成的运输生产综合体。 铁路枢纽的任务是办理各线间大量客货列车 的解体、编组、转线等业务。
三、主要铁路枢纽
(二)铁路枢纽的分类
① 设置于政治、经济贸易中心城市的铁路枢纽,如 北京、郑州、西安、石家庄、太原、济南、南京、 成都、贵阳等;
② 设置于综合性工业城市的铁路枢纽,一般位于特 大城市,客货运输量庞大,如上海、天津、沈阳等;
间最重要的纽带 5.交通运输业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
基础支持条件
(二)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运输是物流系统功能的核心 2.运输影响着物流的其他构成因素 3.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占有很大比重
三、影响运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是运输业发展和布局的先决条件 科学技术进步是促进运输业发展的动力 人口的数量与分布影响运输业的布局 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的分布,影响交通运输
一、水路运输的概念及种类
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 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海洋、河、湖 等)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客货运输。
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
二、公路运输的特点
(二)缺点 1.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2.运行持续性较差 3.安全性较低,环境污染较大
三、全国主要公路概况

(完整版)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完整版)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物流经济地理2、课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Economic Geography3、课程编号:0616314、课程类别:专业课5、课程性质:必修课6、适用层次:汉族专科7、适用专业:物流管理8、开课学期:49、学时:理论课学时4010、学分: 2。

5二、课程教育目标《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等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相关要求.课程教学中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功能在于使学生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等基本理论。

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物流问题。

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第1章绪论本章教学内容:1。

1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1.1.1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1。

1.2 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体系1。

2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1。

2。

1 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1。

2.2 物流经济地理的基本研究方法第2章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空间布局本章教学内容:2。

1 生产力布局2.1.1 生产力布局概述2.1。

2 生产力布局的原则2。

1.3 生产力布局的演变与问题2。

1.4 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2.2 物流空间布局2。

2.1 物流空间布局概述2。

2。

2 物流空间布局的原则2。

2。

3 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第3章农业物流地理本章教学内容:3.1 农业与物流3。

1。

1 农业生产的特点3.1.2 农业物流的概念和分类3.1.3 发展农业物流的意义3。

物流经济地理课件PPT课件

物流经济地理课件PPT课件
自然灾害
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仓储设施 安全的威胁。
仓储设施规划与建设
设施布局
根据物品特性、运输需求等因素 合理规划设施布局。
设备配置
选用适当的存储设备、搬运设备 等,提高仓储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仓 储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
05 配送中心与地理环境
配送中心选址及影响因素
特点
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社会 性。
物流经济地理研究内容
物流布局研究
包括物流网络布局、物流节点 布局、物流通道布局等。
物流条件评价
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 术条件、社会条件等对物流活 动的影响评价。
物流与经济关系研究
包括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 用、物流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等 。
物流区域规划研究
包括物流区域划分、物流区域 发展战略制定等。
02 物流布局与地理环境
物流布局原则及影响因素
物流布局原则
合理性、经济性、可持续发展性
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消费水平和结构、交通运输条件、物 流技术
地理环境对物流布局影响
01
02
03
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 植被等
经济地理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 生产力布局、市场供需等
政治法律环境
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国际关系等,对国际物流的政策环境、风 险防控等产生影响。
国际物流网络优化策略
节点优化
合理规划物流节点布局,提高节点间的连接性和 通达性,降低运输成本。
运输方式优化
根据不同货物特性和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 方式组合,实现多式联运和无缝衔接。
ABCD

物流经济地理——第九章 中部地区物流

物流经济地理——第九章 中部地区物流

(二)湖南省
近两年,湖南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其地理区 位优势日渐凸现,从而带动了流通领域连锁经营的 迅猛发展,到目前已涉及汽车、医药、成品油、房 地产、副食、生鲜食品、粮油、餐饮、酒店和图书 等十多个行业,拥有连锁超市门店1000多家,销售 额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去年,该省销售 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连锁商业企业就有30家,零售额 达2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倍。
四、贸易
河南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家客户建立了较 稳定的经贸关系,已经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河南投资。 2001年,湖南省受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影响,对外贸易增 速有所下降。 受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的不利因素影响,2001年湖北省外贸 出口有所下降。 2001年,安徽省全年进出口总额3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8.2%。 江西出口商品有58个大类1193个品种,出口国家和地区扩 展到153个。
二、人口
本区人口约占全国的1/4,在7个区域中位居第一, 河南、湖南、安徽和湖北都是中国位于前10名之列 的人口大省。区内人口以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 原、南阳-襄阳盆地、江南丘陵的河谷盆地最为稠密, 而南部和西部山区人口密度较小。
三、资源情况
(一)水资源 (二)矿产资源
第二节 产业
一、农业 二、工业 三、交通运输业 四、贸易
物经济地理
章中部地区物流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产业 第三节 中部地区物流发展
第一节 概况
一、地理位置
本区位于中国内地偏东南,与沿海地区相邻,属“浅内陆地区”。气 候总体上温暖湿润,光热水条件好,四季分明,属典型的季风气候。 本区气候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秦岭淮河线既是本区,同时也是全国 的南北气候重要分界线。此线以北基本上可称为“北方”,此线以南 大体上可称为“南方”。本区大部分位于秦淮线以南,属亚热带湿润 季风气候,夏季酷热,盛行水田农业;另有小部分位于秦淮线以北,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盛行旱地农业。本区降水年际变率较大, 常导致旱涝灾害发生,秦淮线以北和江南丘陵地区旱灾较频繁,长江 中下游平原及淮河流域则是中国水患较重的地区。

地理区位对物流与运输的影响

地理区位对物流与运输的影响

地理区位对物流与运输的影响篇一:地理条件对物流网络的影响地理区位是一个地区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理条件会对物流运输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海港位于海岸线上,通常可以作为重要的物流节点,方便海上运输与陆路运输的衔接,同时也提供了便利的进出口条件。

而山区则可能因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对物流与运输带来更多的挑战。

海洋地理条件对物流与运输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

海港作为国际物流的重要枢纽,海洋运输为各种货物提供了广阔的运输通道。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海港,如纽约港、上海港等,因其地理优势,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吸引了大量的贸易与投资。

陆地地理条件也对物流与运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地貌平坦的地区更适合发展公路与铁路交通,方便货物的流通与运输。

相比之下,山区与高原地区地势复杂,交通瓶颈较多,运输成本较高,限制了物流运输的发展。

因此,合理规划山区与高原地区的物流网络,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运输难题,尤为重要。

篇二:地理区位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地理区位不仅影响物流网络的构建,还直接影响物流的效率。

物流效率是指物流运输中,物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经历的时间与成本。

不同的地理区位条件会对物流效率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交通运输距离是地理区位对物流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果物流距离较长,远离产地或市场,那么运输时间和成本会增加,物流效率自然下降。

相反,如果物流距离较短,生产与市场紧密结合,物流效率会有所提高。

因此,在规划物流网络时,应当尽量减少运输距离,提高物流效率。

其次,地理条件还影响了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与速度。

平坦的地貌和发达的交通设施可以提高物流运输的便利性与速度,从而提高物流效率。

相反,地形复杂或交通设施落后的地区,物流运输往往受到限制,降低了物流效率。

因此,应当通过改善交通设施,提高物流运输的便利性,以提高物流效率。

总之,地理区位对物流与运输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决定了物流网络的构建方式,而且直接影响了物流效率。

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共37张PPT,含视频)

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共37张PPT,含视频)

活 动
上海到武汉不同客运交通方式的比较
结合图表,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运速、运量、运费。
运输工具
汽车
火车
飞机
轮船
运速
运量
运费
其他
小结: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较慢
较快
最快
最慢
较小
较大
最小
最大
较高
较低
最高
最低
大宗笨重、有铁路线、距离远
大宗笨重、沿海、河,受自然条件限制大
机动灵活,数量小、距离近
急需、贵重、量小
货车
货车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中国主要铁路的分布
分析:从全国总体情况看,我国交通运输线东西分布有何差异?为什么?(提示:地形、人口、开发早晚、经济水平)
东密西疏
开发晚,经济相对滞后,发展速度慢
地形多高原山地
人口稀疏
地形多平原
人口稠密
西 部
东 部
开发早,经济较发达,发展速度快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航空运输
优势:最快捷(尤其长途)缺点:运量小、成本高、投资大适宜对象:以客运为主,货运多轻型贵重急需物品
水路运输
优势:运量大,投资少,运价低(尤其海运)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适宜对象: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大宗和笨重货物
管道运输
优势: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只能运一种货物,且单向运输适宜对象:长时间向一个方向大量运送气体或液体,如天然气、自来水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思考
运量
运距
时效
运费

有关物流、经济、地理的案例

有关物流、经济、地理的案例

有关物流、经济、地理的案例物流、经济、地理案例: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物流运作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其物流运作体系也堪称世界一流。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物流运作涉及到石油的勘探、采集、加工和运输等各个环节,既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又需要优秀的物流运作能力和管理经验。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物流运作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采集、加工和运输。

在采集阶段,石油勘探和开采是首要任务。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勘探团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潜在的石油资源,并通过地质勘探、地震勘探和石油储层测试等手段确定石油资源的质量和储量。

在采集阶段,石油经过处理后被运输到加工设施进行精炼和处理。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加工设施和储存设施,这些设施能够精细地加工原油,提高其质量和价值。

在运输阶段,石油经过各种运输手段被运往全球各地。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物流运作涉及海运、陆运和空运等各种运输手段,其目标是将石油资源快速、安全地运送到全球各地。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物流运作的成功,离不开其高度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注重投入科技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其物流运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也注重优化物流运作的管理和流程,通过信息技术、数据分析和物流优化等手段,不断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物流运作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其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物流运作中,需要注重科技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需要注重优化物流运作的管理和流程,提高物流运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物流、经济、地理案例:深圳的经济崛起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之一,自1980年代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深圳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深圳的经济崛起,既离不开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也离不开其创新性的发展战略和优秀的经济管理经验。

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交通便捷,靠近香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之一。

物流经济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

19物四——物流经济地理1.物流经济地理研究的对象与内容:物流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交通运输、物资仓储、包装流通、装卸搬运及物流信息等活动的内在联系。

经济地理学是以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

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生产的地域布局系统2.物流经济地理的基本任务:①专业文化素质教育②物流经济地理理论研究③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实践3.影响物流布局的主要条件:①自然条件②技术条件③社会政治经济条件4.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与要求:①计划化原则②直达化原则③短距化原则④钟摆化原则⑤集中化原则⑥标准化原则⑦社会化原则⑧服务化原则5.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①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

②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

③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

④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6.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内容:①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②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③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

④推动重点领域的物流发展。

⑤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

⑥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格局。

⑦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

⑧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7.粮食增产的方面原因:①农业气象条件良好,灾害较轻。

②高产作物面积增加。

③农业科技支撑有力。

④农业生产措施得力。

⑤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8.粮食作物:稻谷:我国是世界上种稻最早、产稻谷最多的国家。

稻谷在各种粮食作物中平均单产量最高。

华南双季籼稻稻区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云贵高原稻谷区四川盆地丘陵稻谷区小麦:分布全国,以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流域最多,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玉米,高粱,大豆,薯类作物。

9.选建商品粮基地的原则:①选择有充足余粮、粮食生产水平高的地区。

②选择人均耕地面积多、人均粮食生产量高、增产潜力大、投资少、见效快的地区。

物流经济地理考试重点

物流经济地理考试重点

物流经济地理第一章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1、我国国土最东境至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东经135度05分),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度附近)。

P12、土地资源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自然资源。

P33、全国各类用地面积:牧草地居前首、未利用土地第二、林地为第三、耕地为第四。

P44、人均水资源量在3000立方米以下为轻度缺水,在2000立方米以下的为中度缺水,正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为重度缺水,在500立方米以下的为极度缺水;水资源量折合径流深在150mm以下的为生态型缺水。

P65、我国著名的三大共生矿:①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②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③甘肃金川镍铜矿。

P7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是,世界上最多的民族。

我国人口分布是东部稠密,西部稀少;人口的产业结构上分布是,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流通和服务业。

P10重要思考题:第二章我国物流基本状况7、我国的物流布局:以沿海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的形成:P12①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

②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

③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

④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中国内陆腹地的物流布局,以大城市为中心,以铁路为纽带,形成物流结点,我国的物流业经营分散,组织开幅度较低。

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分为横向联合薄弱。

8、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①计划化原则:物流的组织管理要进行科学规划和计划。

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首要条件。

②直达化原则:可以减少商品运送时间,创造时间价值,又可以降低物流费用支出。

物流企业组织物流合理化的主要形式或目标。

③钟摆化原则:④短距化原则;⑤集中化原则;⑥社会化原则;⑦服务化原则;⑧标准化原则。

P149、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以下方面:①外商投资企业(主体)②有新技术的企业,连锁经营企业和电子商务③部分国有大型企业。

物流经济地理资料

物流经济地理资料

物流经济地理第一单元生产力布局一、生产力布局概述〔一〕生产力布局的概念与原那么生产力布局亦称生产力配置,是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组合。

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布局、农业布局、商业布局和交通运输布局等,它们又决定着我国三大产业的布局。

了解:三大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分流通和效劳两局部,共4个层次:①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等业。

②为生产和生活效劳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效劳、旅游、咨询信息效劳和各类技术效劳等业。

③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效劳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播送、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业。

④为社会公共需要效劳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生产力布局的原那么:1、统一规划的原那么2、合理利用资源的原那么3、减少不合理运输的原那么4、开展生产地域分工的原那么5、平衡开展经济的原那么6、缩小城乡差异的原那么〔二〕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现状第一产业:我国农业主要生产基地:东北松嫩平原、黄河中下游、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平原、江淮我国农业大省:、、、、、、、、、、第二产业:我国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重心区域:环渤海区域:、、、天津长江三角洲及江浙地区:、、、珠江三角洲及港澳:、、、澳门、〔二〕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现状:1、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重心区域2、生产力布局已经逐步向西部、内陆转移3、全方位开放布局及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形成4、重复布局与重复建立严重,区域产业构造趋同5、对环境的破坏造成开展的可持续性降低二、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条件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根本条件:我国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疆域、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特点我国的人力资源条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口的城乡构成、人口的地区分布(一)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地理位置、疆域、温度带、季风、邻国、海岸线中国国土最东境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附近〕。

物流地理知识点总结

物流地理知识点总结

物流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与物流1. 地理位置对物流的影响地理位置是指一个地点相对于其他地点的位置。

地理位置对物流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资源分布等因素,进而影响了该地区的物流发展。

例如,地处沿海的地区往往具有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有利于发展海上物流;而位于内陆的地区则通常依赖陆路或铁路运输,因此其物流方式会有所不同。

另外,地理位置还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市场范围和对外贸易的便利程度,这些都是影响物流的重要因素。

2. 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物流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能够以地理位置为基础对物流进行管理和分析的信息系统。

通过GIS系统,可以对货物的运输路线、仓储位置、配送范围等进行精确的记录和分析,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物流决策。

同时,GIS系统还可以通过地图和空间分析的手段,为物流规划和运作提供支持。

3. 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地理位置对于物流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

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往往成为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对于整个区域的物流发展和资源配置都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欧洲的鹿特丹港和新加坡的新加坡港,都是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

因此,企业要根据地理位置特点制定相应的物流战略,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带来的优势。

二、交通与物流1. 交通运输对物流的影响交通运输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交通方式,比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上运输、空运等,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企业要根据自身需求和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并且要考虑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问题。

此外,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也是影响物流的重要因素。

例如,高速公路的建设和铁路的提速,都大大提高了货物的运输速度和效率。

2. 多式联运和物流多式联运是指利用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货物运输,并且通过相互衔接,实现货物的快速、安全的运输。

多式联运的实施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趋势。

物流经济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

Chapter 11、什么是物流经济地理答: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学科,同许多相邻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包括物流学,地理学,经济地理等,是介于社会经济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2、什么是地理学?答:地理学是研究地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学科。

3、什么是经济地理学?答:经济地理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的形成,发展条件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4、什么是生产力布局及分类?答:生产力布局也称生产力配置,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

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生产布局,农业生产布局和交通布局等。

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生产力布局包括国民经济宏观布局,地区和部门的中观布局以及地点微观布局三个层次。

5、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是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6、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征答: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戈壁沙漠我国土地资源特征为: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

7、物流布局概述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已形成,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三角洲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中国内陆腹地的物流布局,以大城市为中心,以铁路为纽带,形成物流结。

但我国的物流经一款能够分散,组织化程度地,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企业横向联合薄弱。

8、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计划化原则;直达化原则;短距化原则;钟摆化原则;集中化原则;社会化原则;服务化原则;标准化原则Chapter 21、交通运输业的特点交通运输业不能产生新的产品,交通运输业的产品具有同一性,交通运输业资产构成的特殊性,交通运输业的产品不能储存,运输生产的安全性。

八年级上册地理交通运输的知识

八年级上册地理交通运输的知识

八年级上册地理交通运输的知识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中关于交通运输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交通运输的定义:交通运输是指人员、货物或信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包括陆上交通运输、水上交通运输和空中交通运输。

2. 具体交通工具的分类和特点:
- 陆上交通运输:主要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

公路运输灵活、快捷,铁路运输大容量、稳定,管道运输适合输送液体和气体。

- 水上交通运输:主要包括内河运输、海洋运输和港口。


河运输适合短途运输,海洋运输适合远距离和大批量运输,港口是负责装卸、储存货物的地方。

- 空中交通运输:主要包括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速度快、范
围广,但运输能力有限。

3. 交通的地理条件和要素:
- 地理条件: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港湾等条件会影响
交通线路的选择和运输工具的适应性。

- 交通要素:交通线路、交通枢纽(例如港口、机场、车站等)和交通通信设施(例如电信网络)等。

4.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联系和促进了各地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生产要素流动和市场的发展。

- 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物流系统,降低物
流成本,提高经济竞争力。

5. 交通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
- 交通安全问题是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问题,需要加强交通安全意识、加强交通规则的执行和提高交通设施的安全性。

- 交通运输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如车辆尾气排放、噪音、土地利用等,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中关于交通运输的主要知识点,学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进行学习和思考。

成都地理、交通、物流

成都地理、交通、物流

地理成都,2006中国最佳商务城市,2011中国内陆投资标杆城市,2010年十大经济活力城市,2012年最具幸福感城市,成都东与德阳、资阳毗邻,南与眉山相连,西与雅安、阿坝接壤。

成都东西最大横距192km,南北最大纵距166km,幅员面积12390k㎡。

称“蓉”,别称“蓉城”。

1994年2月25日,国务院批准成都正式设立副省级城市。

成都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西部地区经济核心增长级,内陆地区最具投资及就业吸引力城市。

亚洲首个国际“美食之都”,与杭州、大连并称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交通目前,四川地区已初步形成以成都为核心的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城市带,加快了川西平原城镇经济带的城市化进程,使其进入良性发展期。

川西平原经济带与成渝经济带一起,构成了斜“T”字型发展区域。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12 390 km2。

2020年,成都市域规划人口1 035~1 066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 029.6 km2。

成都市区以旧城为核心,由原来的单中心逐渐向周围延伸,形成齿轮状的发展态势。

中心城区打破单中、心城市格局,增强东北、西南副中心建设,逐步形成“一主两次多核”空间布局。

城市交通在三环路内将逐步趋于各方向平衡;城市未来交通发展轴向为南、北、东方向。

一、道路运输成都市已建成以国省道为主骨架,县道为辅线,乡村道路为辐射线的干支结层次清晰、功能互补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

目前,成都道路网络围绕城市中心,以“井字”加“环”和“放射”加“环”形成的“四横”、“四纵”、“四环”、“九辐射”为主构架,与众多次干路、支路、中小街道、小区路一起,共同构成蛛网式道路网络体系,路网系统从城市中心由内到外,密度逐步降低,路网中心与城市几何中心和商贸、金融、文化、行政等多个中心相重合。

二、铁路运输成都铁路枢纽是以成都站、成都东站为中轴,宝成线、北环线、达成线构成北环,成昆线、西环线、成渝线构成南环为基础的“8”字型环形枢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交通运输业概述


7.1.3 我国运输业的现状
我国古代交通运输业相当发达,只是到近代才落后欧美国家。 从 20世纪 50年代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我国 的交通运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铁路运输供需 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公路运输明显改善,民航运输基本适应 需求,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交通运输 各部门都有较大发展,形成由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运输网络。 到2003年底,全国运输网总长 366.6万 km,比 20世纪 40年代末的 18.9万 km增长 18.4倍。民航里程增幅最大, 其次是公路、铁路、内河的营业里程或航道里程,亦分别有 不同程度的增长。另外,海运有很大的发展;输油(气)管道则 从无到有,形成运输管网。
7.1 交通运输业概述
7.1.2、影响运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发展是运输业发展和分布的先决条件 当人类社会处于自然经济状态时,由于生产在很小的 地域范围内进行,自给自足,因此,交通运输落后, 依靠的主要是人力和畜力。 产业革命后,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生产规模不断扩 大,效率越来越高,所需的能源、原材料越来越多, 产品日益丰富,交易越来越频繁,从而促进了铁路、 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现代运输方式的产生和发 展。

(四)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的分布,影响交通运输的分布和 规模 平原地区有利于铁路和公路的建设,且投资少,建设速度快。 高原和山地则不利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成本会大大增加。 恶劣的气候条件也不利于航空、铁路和公路的建设。矿产资 源的发现与开发,会带动当地经济,并促进当地交通运输的 发展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 9.4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汽车保有量只有世 界的 2%,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 界的 15%。近年来,我国连续 3年死于道路交通 事故的人数超过 1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 300人。 因此,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更应强调安全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七章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
7.1
交通运输业概述 7.2 铁路运输
7.3
公路运输 7.4 水路运输 7.5 航空运输 7.6 管道运输
7.1 交通运输业概述
7.1.1

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与作用
(一)交通运输业的概念
交通运输业,是指人类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和通道,促使 人或货物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置移动,从而增加运输 对象的价值,实现其使用价值的物质生产部门。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有三要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交通运输业概述

(三)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利于建设边疆和巩固国防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差异很大,建立发达的交 通运输业,就能更快地开发利用边远地区的丰富资 源,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还 能增强军队的机动能力,促进内地与边疆、后方与 前线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国防建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交通运输业概述

3. 运输业资产构成的特殊性 与一般生产不同,运输过程中没有原材料的消耗, 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工资构成运输部门的主要费用。 运输的流动资金则主要是燃料和辅助材料,没有原 料和成品,固定资产占很大比重,约占 80% 。 4. 运输业生产和消费的同一过程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交通运输业概述

2. 运输业的生产过程是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移。 物流运输的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属性和形态、 不生产新的实物形态产品,是产品在地理位置上的 移动,不改变产品的原有特性和使用价值,没有半 成品,产品的价值总量也不会因运输而增加。 作为旅客来说,运输满足了旅客的异地旅行需要, 运输产品直接被消费掉了;作为货物来说,运输产 品附加在其成本上,并随产品的交换流通而转移。



运输业的生产分布在一个相互联系的广阔空间里,是一个巨 大的露天"工厂"。客货运的始发及到达地点遍及全国各地, 形成一个点多、线长、曲折的联动运输体系,因此必须保证 其生产的连续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交通运输业概述

7. 运输生产的安全性 运输不安全,造成的后果是人流和物流的不畅通, 使国民经济的第一、二、三产业之间不能有效联系。


运输产品把生产和消费两种行为合二为一,把时间 和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运输产品具有非实体 性和非储存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交通运输业概述

5. 运输产品的同一性 运输对象不论是人还是物,各种运输方式的产品都是一样的, 即吨公里和人公里。 运输产品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各种运输方式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起来组成多式联运,以提高运输 的效率。 6. 运输业生产的协调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交通运输业概述

(二)科学技术进步是促进运输业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运输工具,使运输工具向 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使运输由单一方式向成组化、 集装箱化和多式联运方向发展,从而不断降低生产 成本。 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打破自然条件的局限,改善交 通运输线网的地区分布,使交通运输布局伸向自然 条件较差的地区,使那里的资源得到开发,经济得 到发展。
劳动者(运输工作者)、 劳动对象(货物、旅客)、


生产资料(交通线路、车站、港口、码头及各种运输工 具 )。
7.1 交通运输业概述

(二)运输业的作用

1. 运输业的生产过程是流通领域的继续 交通运输业不断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料、燃料、半成 品并将其产品运往消费地,以保证企业不间断地从 事生产活动, 运输业与生产资金作用的发挥和加速流动强金周转 有着密切关系,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商品实体从生产地向消费地的转移,是生产过 程在流通领域的完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交通运输业概述

(三)人口的数量与分布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布局

人口数量多,分布密集的地区,经济一般都比较发 达,不仅货运量大,客运量也大,运输网络一般都 比较密集完善;反之,运输业不可能发达。我国铁 路、公路分布在东西部的密度差异就说明了这一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交通运输业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