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的道德虚无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7e4e08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e.png)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或淡化历史事件和事实的观点或做法,它试图抹去或改变历史真相,从而影响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虚无主义观点在历史教育、研究和传播中存在着一定的危害和影响,下文将对这些影响及危害进行一番浅析。
一、影响1.1 误导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事件进行篡改和否定,可能会导致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产生偏差。
以往的历史事件和事实可能会被淡化或抹去,从而影响人们对历史的真实理解。
这种错误的历史认识会误导人们对社会发展方向和现实问题的理解,容易导致对社会和国家发展产生错误预判和判断。
1.2 破坏历史文化传承历史虚无主义可能会对历史文化进行重构和否定,从而破坏历史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它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如果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的历史文化被扭曲或篡改,就会破坏历史文化传承的完整性,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产生负面影响。
1.3 伤害历史受害者的感情在一些历史事件中,存在着对特定群体的迫害和伤害,这些受害者应当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同。
历史虚无主义可能会对这些历史受害者的遭遇进行淡化或否认,从而伤害受害者及其后代的感情。
这种否定历史受害者的做法可能会导致社会的道德缺失和价值观错误,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产生负面影响。
二、危害2.1 摧毁社会和国家的历史认同历史是一个社会和国家的精神支柱,它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
历史虚无主义可能会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认同进行否定和改变,从而摧毁社会和国家的精神支柱。
失去历史认同的社会和国家将面临认同危机,人们的精神文化依托将受到严重削弱,乃至动摇。
2.2 削弱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历史事件和事实承载着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它是社会的灵魂纽带。
如果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事件和事实进行淡化或否定,将会削弱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基础。
这种价值观念的削弱可能会导致社会的道德沦丧和道德混乱,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产生不利影响。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5a71620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6.png)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历史虚无主义(historical nihilism)是指对历史事实和真相的否定和淡化,或者是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的贬低和忽视。
这种思潮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流行,其对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
本文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进行浅析。
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导致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认知出现偏差。
当历史事件被否定或淡化时,人们容易出现对历史事实的错误理解,进而影响到对当下和未来的认知和判断。
在一些国家,一些人否认大屠杀事件的发生,导致后人对当时历史的认知产生偏差,无法正确理解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会导致历史事件的重复发生。
当我们忽视历史的真相和教训,不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就容易重蹈历史的覆辙。
在一些国家,当局对历史的错误政策和决策不予以反思和否定,就容易导致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到了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与自豪感。
历史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来源,而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缺乏自豪感和认同感。
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产生怀疑和否定,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产生负面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对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消极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导致对历史学研究的片面和肤浅,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继承不加重视,甚至产生抵制和排斥的倾向。
这对于保护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也带来较大的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当人们对历史事件产生偏差的认知,就容易导致社会对历史事件发生分歧和争议,进而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在一些国家,对历史事件的否定和淡化,就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矛盾点。
历史虚无主义会导致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混淆和扭曲。
历史是对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传承和塑造,而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导致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混淆和扭曲,从而导致社会的道德风险增加和社会风气败坏。
历史虚无主义可能导致文化传统的丧失和精神空洞。
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7fa1975df7ec4afe04a1df72.png)
•
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观点、核心价值观, 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记忆;没有历史,就不 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 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 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
——[美]《全国历史课程标准》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目录
1 2 3 4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历史背景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的若干特点 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史观本质
•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 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 去其史;夷人之祖先,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全集》(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页。
3
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的唯心史观本质
1 2 3
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 违背了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的方 法 否认和反对阶级分析的历史研究方法
启示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1
一、颂扬改良,否定包括近代以来所有的进步运动
“杀人” 改良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2
二、轻蔑黄土文明,颂扬海洋文明的普世价值
《河殇》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3
三、颂扬侵略有功,否定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救亡斗争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4
四、颂扬旧中国,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历史虚无主义是指: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 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 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 的一种社会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30 25
20 15
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
![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4fbc991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c.png)
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今社会中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形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往往受到了各种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历史虚无主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得以滋生和蔓延。
它以其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荒诞的观点,严重地损害了对历史真相的认识和对社会发展的判断。
本文将就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历史的深思与警醒。
1. 对历史事件的曲解与篡改在当今社会,对历史事件的曲解与篡改成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
一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恶意地歪曲历史真相,包装历史事件,甚至对历史进行彻底的篡改,从而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尤其是在网络上,一些假新闻和谣言经常以各种形式进行传播,使得人们很难分辨历史事件的真伪,造成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
2. 对历史人物形象的抹黑与歌颂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是对历史人物形象的抹黑与歌颂。
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一些人为了迎合某种政治或经济利益,对历史人物进行盲目的歌颂或者不负责任的抹黑。
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历史真相的严重扭曲,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后人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3. 对历史事件的无视和忽略还有一种表现形式是对历史事件的无视和忽略。
在当今社会,一些人对历史事件往往持着漠视的态度,认为历史对现在并没有什么影响,因而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和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出现对历史事件的无视和遗忘。
这种现象表明,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今社会已经影响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知。
二、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1. 扭曲历史真相,影响社会认知历史虚无主义的最大危害就在于它严重地扭曲了历史真相,影响了社会的认知。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历史的真相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认知和理解至关重要。
一旦历史被虚无主义所扭曲,就很难正确地感知和理解社会的真实面貌,从而导致了社会思想观念的偏离和误导。
2. 削弱历史教育的功能,影响后人素质历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认识与抵制对策
![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认识与抵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4d9ef6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e.png)
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认识与抵制对策历史虚无主义是指抹杀、篡改、否认历史的真实性,以达到某种不道德或政治上的目的。
因此,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危险的潜在威胁,它不仅妨碍了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还导致了人民的失去了对于历史的正确认识和记忆。
为此,我们必须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深入认识和加以抵制,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历史虚无主义的认识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观点中,历史往往成为了一种武器,被用于控制、欺骗和操纵群众的思想。
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明确追求利益和政治目的,他们会拿出历史事实,加以无故改造甚至捏造,以此来掩盖历史真相,误导人们思维,达到自己的利益。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首先,历史虚无主义导致人们对于历史的真正的了解失去了方向,这样会让人们无法理解自己国家、民族和文化的本质,会导致人们对于和谐发展的化解和危机全然无视。
其次,历史虚无主义会对决策产生严重的危害。
错误的历史认识会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并引发国内外不同的反响甚至危机。
最后,历史虚无主义会破坏社会良好的道德规范。
社会思想的基础大多是历史文化,一些无良历史虚无主义者如果肆意操控历史,人们的道德层面也将迅速沦陷。
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抵制文化自信,意识增强。
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手段,让人们对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深入了解和认识,提高自己的文化自信心。
保持历史真实。
了解历史的真相对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坚持真理,加强对历史研究和考证,从而摆平那些错误的历史认识。
弘扬里程碑意义。
历史不会改变,一个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历史是不会辜负我们信任和繁茂的祖先所给我们背负的代价,这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也是我们弘扬先烈精神的沃土,要让历史成为教育、宣传的重头戏。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维护历史真实公正,促进社会进步,加强民族凝聚力。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774ca97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0.png)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历史虚无主义是指一种否认或淡化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观念。
这种观念可能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无意为之。
历史虚无主义会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进行浅析。
历史虚无主义会削弱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否认或淡化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人们很可能忽视了历史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这导致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重要性产生怀疑,甚至拒绝相信历史事件的发生。
这种怀疑和拒绝会阻碍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和理解。
而对历史的误解和不理解,将无法帮助人们从历史的镜子中吸取教训,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地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历史虚无主义会削弱人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
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历史虚无主义削弱了人们对自己民族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削弱了人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对历史和文化的不尊重会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产生怀疑和不满,进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分裂。
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团结和稳定,需要有足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作为支撑。
历史虚无主义会削弱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认知能力。
历史是道德的镜子,是人们从中汲取道德启示的源泉。
历史虚无主义削弱了人们对历史事件的道德意义和价值观的理解,导致人们对道德观念的迷失和淡化。
而对道德观念的迷失和淡化,会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道德问题的认知和判断出现偏差,进而导致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恶化。
历史虚无主义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珍惜历史,尊重历史,从中吸取教训,自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认同,为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79fbe74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a.png)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历史真实性、严重歪曲历史事实的思想流派。
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负面影响,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
首先,历史虚无主义导致了历史知识的缺失。
历史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积累,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常常试图通过否认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重要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行为导致了人们对历史认识的缺失,使得历史知识得不到传承和积累,对社会文明进步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道德的规范。
历史是为人们提供启示和借鉴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历史可以获得正确认识,引以为戒,扬长避短。
然而,历史虚无主义者破坏历史事实的真实性,歪曲历史人物的形象,是一种极大的道德败坏,会导致社会道德规范的失调和混乱。
再者,历史虚无主义会导致民族认同和道德归属感的失真。
历史是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主要来源于对自己民族历史的了解和认同。
如果历史被故意扭曲和歪曲,民族认同和道德归属感就会失真,会导致国家和社会的不稳定。
此外,历史虚无主义会破坏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不同国家之间的历史可以看作是彼此间联系的纽带,通过交流和学习不同国家的历史,可以促进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的发展。
然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常常通过歪曲事实,攻击其他国家和民族,造成不必要的争端和纷争,破坏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综上所述,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负面影响,通过学习和传播历史真相,才能更好地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02ba880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f.png)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指对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怀疑和否定,以及对历史事件、人物和事实进行篡改和歪曲的一种思潮。
它的本质在于试图重写历史,改变历史的真相,为特定的政治、经济或意识形态目的服务,以达到统一认同、扭曲思维、消除反对声音等目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歪曲历史事实,逐渐侵蚀公众的历史认知和价值观念,使社会缺乏正面的历史认同。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它的正面意义和历史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出现,将会导致公众对历史的认知产生偏差、误导和混淆,从而导致社会脱离历史根基,形成思维的混乱和价值的淡化。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存在对于历史研究和学术研究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历史学是一门严肃的学科,它要求学者要以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存在,使得一些学者试图通过歪曲和篡改历史事实来达到特定目的,使得历史研究变得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
这将导致历史学界的混乱,学术观点的流失以及历史研究的水平下降。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性造成了直接威胁。
历史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化基础,它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历史被歪曲和篡改,那么人们的思维会受到影响,也会导致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扭曲。
这种扭曲会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产生严重冲击,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混乱。
第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于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造成了伤害。
历史是一种文化遗产,它是一代人传承给下一代的宝贵财富。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存在,将导致历史的断裂和文化的缺失。
人们会对历史感到混淆和迷茫,对自身的文化根源缺乏认同和价值感,这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文化传承是极其不利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是试图篡改和歪曲历史真相,为特定目的服务。
它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了诸多的危害,包括混淆社会价值观、破坏历史研究和学术研究、威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性以及对历史传承和文化延续造成伤害。
【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
![【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611b7a2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8.png)
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1️⃣ 历史虚无主义的概念界定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其核心观点在于否定或歪曲历史事件、人物及文化,试图通过重新解读历史来颠覆或削弱既定历史认知。
这种思潮往往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幌子,实则带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和价值取向,对社会的历史观、文化认同乃至国家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2️⃣ 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2.1 歪曲历史事件历史虚无主义者常常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歪曲或淡化处理,如否认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艰苦抗争,或夸大国民党军队的作用,以此来削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2 诋毁历史人物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恶意诋毁,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颠覆公众对英雄人物的正面认知。
例如,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功绩进行无端指责,甚至编造谣言,企图抹黑他们的形象。
2.3 否定民族文化历史虚无主义还表现为对民族文化的否定和贬低。
他们可能通过夸大外来文化的优越性,贬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此来削弱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2.4 宣扬“告别革命”论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宣扬“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是破坏性的,应该被摒弃。
他们试图通过否定革命来削弱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为资本主义复辟制造舆论基础。
3️⃣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3.1 扰乱历史认知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歪曲历史事实和人物形象,严重扰乱了公众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导致历史虚无化和碎片化,不利于形成统一的历史观。
3.2 削弱民族凝聚力对民族文化的否定和贬低,以及对革命历史的歪曲,都会削弱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影响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3.3 破坏社会稳定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与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颠覆活动相联系,其目的在于通过破坏中国的历史根基,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进而达到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
综上所述,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多种多样,但其核心在于否定或歪曲历史,以达到其政治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维护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定文化自信,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历史虚无主义十大表现
![历史虚无主义十大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a4613bd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8.png)
历史虚无主义十大表现
历史虚无主义的十大表现分别是丑化英雄、诋毁党的领袖、否定革命、美化反面人物、美化侵略、用假设否定实事、裁剪实事曲解历史真相、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否定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
历史虚无主义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否定历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否定一切的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
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历史虚无主义总是根据现实状况不断产生新的变化,但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并没有改变。
历史虚无主义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迷惑性,其本质就是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史、国史、军史。
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否定历史主体,颠覆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强调个体性叙事,通过对个案的展示,用个体历史的细节研究来演绎整体历史。
虚无主义——精选推荐
![虚无主义——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3f02ac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6.png)
一、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历史的规律性,承认支流而否定主流,透过个别现象而否认本质,孤立的分析历史中的阶段错误而否定整体过程,其一个明显的代表就是中国全盘西化的造势者,通过对我国一些阶段性错误发展的分析,而想全面抹杀我们先辈的革命,抹杀我们民族独立斗争的历史。
专家学者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定义是:其根本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认为:地理、气候、文化传统等环境性因素决定历史走向。
个人在历史的“必然”潮流中,无可选择,也无可作为;即便在“可否作为”问题上凭着直觉得到肯定性答案,但却无法指出“如何作为”。
这两个问题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标签。
------------------------------------------------------------------二、民族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
虚无主义一词系德文Nihilismus的意译,源出拉丁文nihil(虚无)。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F.H.雅科比在《给费希特的信》中首先使用。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F.尼采把否定历史传统和道德原则的现象称之为虚无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无视民族特点,抹煞民族差别,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甚至认为“民族”是虚构的概念,根本否认民族的存在,实质上是大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见沙文主义)的一种表现。
大民族主义是产阶级民族主义的一种。
是强大民族的地主、资产阶级在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
大民族的统治阶级打着维护“民族利益”的旗号,把本民族利益(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宣扬“本民族优越”论,实行民族利己主义。
他们在国内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压迫、剥削、歧视少数民族,谋求和维护民族特权,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隔阂、民族纠纷,镇压各少数民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在国外,推行民族扩张主义,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镇压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
当然,不只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大国沙文主义,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也可能存在这种思想。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0c0f50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c.png)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历史研究思潮,它对传统的历史观进行了挑战和重构。
历史虚无主义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个偶然而无意义的过程,认为历史中的事件和人物只是偶然的产物,没有固定的道德或意义。
在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认识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意义进行了质疑。
传统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有着内在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研究历史,可以理解人类的进步和演变过程,可以从历史中获得教训和启示。
历史虚无主义认为历史没有固定的道德或意义,历史中的事件和人物只是偶然的产物,与现实生活没有必然的联系。
历史虚无主义质疑传统历史观的价值和意义,认为历史只是一种个人或社会的想象和记忆。
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客观性进行了拷问。
传统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研究和考证来揭示历史的真相。
历史虚无主义认为历史的真相是无法被完全还原和呈现的,历史的记载和解释受到人类主观意识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存在着偏见和误解。
历史虚无主义批评传统历史观的客观性,认为历史的真相是多元而模糊的,需要不断被客观地重新审视和解释。
历史虚无主义强调历史的多维性和复杂性。
传统的历史观往往将历史简化为线性的进步和发展过程,将历史人物和事件归类为“英雄”和“胜利者”或“悲剧”的代表。
历史虚无主义认为历史是多维和复杂的,历史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权力关系,历史的发展是根据不同力量的冲突和协商而产生的。
历史虚无主义关注历史中被忽略的边缘视角和主体,寻求多元的历史叙述和解释。
历史虚无主义强调历史记忆的重塑和重建。
传统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固定和不可更改的,历史的故事已经定论,而历史虚无主义认为历史记忆是不断重塑和重建的。
历史事实可以被不同的解释和叙述所改变,历史记忆的形成是社会和政治力量的结果。
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历史记忆的重塑和重建持保留态度,强调历史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对传统历史观的质疑和重新评估,它对历史的意义、客观性、多维性和历史记忆进行了深入思考。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1e1352f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f.png)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对历史事实和真相的否定或质疑,它可能是出于政治、宗教或意识形态等目的,也可能是源于对权威的不信任或对历史真相的无知。
不管其动机如何,历史虚无主义都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危害和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会导致历史真相被篡改和扭曲。
在某些政治体制下,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会故意篡改历史事件,否定或改变已有的历史事实。
在某些国家,政府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可能会否认历史上发生过的种种暴行和侵权行为,让人们无法真实地了解历史。
这样一来,人们就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也无法正确理解和评价历史事件,导致社会的认知出现偏差,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会滋生极端主义和民族主义。
当历史被篡改和扭曲成一种符合特定政治或民族利益的版本时,就会导致一些人对历史的错误理解,甚至产生对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敌意和偏见。
某些国家可能会通过篡改历史来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激起对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仇恨,甚至引发战争。
历史虚无主义对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和平与友好关系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地区冲突和剧烈动荡。
历史虚无主义会损害历史学研究的权威与可信度。
历史是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和分析来还原真实的过去,而历史虚无主义却否定了这种学术的价值和可信性,使得历史研究在一些政治环境下面临严峻挑战。
当历史学者的研究结果受到政治压力干扰时,历史学本身的学术价值和客观性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到历史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历史虚无主义还会给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带来不良影响。
当人们对历史的认知被篡改和扭曲时,就会对自己的身份认同、道德价值产生混淆和困惑。
在一些政治体制下,可能会通过历史虚无主义来灌输民众特定的思想和观念,导致人们丧失了对历史的基本理性判断能力,甚至产生盲从和偏执的倾向。
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对历史真相和学术研究造成了伤害,还会对社会和个人带来严重的危害。
我们应该保持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和理性的态度,正确对待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努力维护历史学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促进历史学的真正发展和繁荣。
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以虚无主义态度来看待历史,它本质上是一种唯心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以虚无主义态度来看待历史,它本质上是一种唯心史观.](https://img.taocdn.com/s3/m/03b9e4e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f.png)
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以虚无主义态度来看待历史,它本质上是一种
唯心史观.
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呢?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以虚无主义态度来看待历史。
它本质上是一种唯心史观。
乍一听,觉得有点玄虚,不容易懂。
其实我们从我们每天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接触到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历史虚无主义它是经常出现。
比如最近特别火热的三星堆,很多议论。
有的短视频,社会上评论说这个三星堆不是中国文明,它是从古埃及文明传过来的。
然后还美其名曰说这有什么呢,这表明中国人善于学习,喜欢学习,这很好嘛。
再比如说有的人说美国用庚子赔款帮中国办教育,美国对中国多好啊,咱们干吗还要跟他对抗呢。
再比如有自媒体说,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当中是“游而不击”,甚至还煞有其事的有一个详细的统计数据,里面说到,他说在抗战当中死于中共军队之手的日军仅851人。
刚才说了这么多,这些现象林林总总的都是历史虚无主义。
你看我们说到这些现象的时候,大家都明白了,原来历史虚无主义还真不那么玄虚,就在我们身边。
过去一些年,历史虚无主义蔓延,有的是对中国历史碎片化的(解释或重组),颠覆我们原来一种历史书写,有的甚至捏造,制造有一些虚假的历史,有的是对我们的党史,对我们的新中国史,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史,对我们的近代史,进行一种虚无主义的抽离。
我们可以对历史虚无主义有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解,其中的关键、主轴、要害,就是要否定中国革命,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消解我们政权的正当性,诬蔑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的事迹和作为,让英雄人物、历史人物的牺牲变得没有意义,让个人为民族而奋斗变得没有意义。
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案例
![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9c9e9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6.png)
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案例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进行否定、歪曲和篡改的一种思潮。
在当今社会,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屡见不鲜,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也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探讨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
首先,近年来,一些人士试图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成就,对中国古代科技、哲学、文学等领域进行歪曲解读,甚至公开宣称中国古代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成就。
这种否定和歪曲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尊严,也让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和质疑,导致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淡化和模糊。
其次,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还试图否定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将封建社会描绘成黑暗、腐朽的象征,完全忽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这种否定和歪曲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客观认识,也让人们产生了对传统政治制度的误解和偏见,导致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扭曲和误读。
再次,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还试图篡改中国古代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对历史事件进行断章取义、曲解事实,甚至故意删除或篡改历史文献,以达到其个人或团体的政治目的。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让人们对历史事件产生了误解和偏见,导致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扭曲和误读。
最后,历史虚无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倾向,更是一种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威胁。
通过否定、歪曲和篡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瓦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凝聚力,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危及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否定、歪曲和篡改。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严重的思想倾向,其危害不仅仅局限于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损害,更是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威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和行为,共同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尊严和价值。
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以虚无主义态度来看待历史,它本质上是一种唯心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以虚无主义态度来看待历史,它本质上是一种唯心史观](https://img.taocdn.com/s3/m/9490708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5.png)
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以虚无主义态度来看待历史,它本
质上是一种唯心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理论术语,它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否定历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否定一切的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
从根本上看,历史虚无主义抱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反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
尽管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的、尤其是历史学的旗号,在研究方法上是根本错误和极其混乱的,它不是任何一种学术思潮,而是伪科学。
当前,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同历史虚无主义进行坚决彻底的斗争,深刻揭露其错误和荒谬。
?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
![?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9b9ef32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c.png)
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
简单地说:历史虚无主义就是指对我们自己的历史、对民族的文化采取轻蔑、否定的态度,否认历史的规律性,承认支流而否定主流,透过个别现象而否认本质,孤立的分析历史中的阶段错误而否定整体过程。
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往往打着“反思历史”、“还原历史”的旗号,任意歪曲史实,颠覆科学的历史结论,制造思想混乱,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迷惑性和渗透性。
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历史的态度,则是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是唯心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手法,就是随意剪裁和拼凑史料,往往以偏概全,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把历史变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并把它当成“创新成果”塞给读者。
取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无中生有,这是一些人做翻案文章、歪曲和颠覆历史的惯用手法。
比如一些人热衷于美化、拔高慈禧、琦善、李鸿章、袁世凯这样一些历史人物,而对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等则加以非难、贬低,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迷惑作用。
历史虚无主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有很大不同。
旧中国时期,它的主要表现是对民族文化采取轻蔑和否定的态度,认为中国什么都不如西方,主张全盘西化。
而在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除了史学领域,影视、小说、美术等领域也或多或少受其影响,但凡我们肯定的历史,它就要统统颠覆。
历史虚无主义的十大表现
![历史虚无主义的十大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78869f7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b.png)
历史虚无主义的十大表现“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理论术语,它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否定历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否定一切的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
历史虚无主义的十大表现分别是:1.否定英雄: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进行丑化,否定其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甚至完全否认其存在的价值。
2.诋毁党的领袖: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进行歪曲和否定,尤其是对党的领袖进行造谣和攻击。
3.否定革命:否定近现代史上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将它们说成是“暴乱”或“罪行”。
4.美化负面人物:将历史上一些有负面形象的人物进行美化,将他们描绘成具有“人性的光辉”的人物。
5.美化侵略:对历史上的一些侵略行为进行美化,将侵略国家描绘成“正义的化身”,被侵略国家是“罪有应得”。
6.用假设否定实事:通过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假设来否定历史事实,比如,如果某个历史事件没有发生,世界将会怎样。
7.剪裁实事曲解历史真相:对历史事件进行片面的解读和剪裁,曲解历史真相。
8.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扭曲和误解,以此为借口否定历史事实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9.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领导地位和作用,认为它是“独裁统治”或“暴政”。
10.否定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否定新中国在建设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将它们说成是“虚假的繁荣”或“欺骗性的宣传”。
总之,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错误的历史观,它试图通过否定和歪曲历史来推翻历史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这种思潮不仅在学术领域造成了混乱,也给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带来了负面影响,必须加以警惕和纠正。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f59e2ae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2.png)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历史事实和真相的思潮,试图操纵历史记忆,抹去历史遗留问题,甚至否定历史事件的存在。
它是一种严重的思想逆流,是对历史的歪曲和骗局,严重危及公民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判断。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对于长期维护历史真相、国家安全、民族尊严、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某些人或阶层试图否认历史事实、抹去历史记忆、掩盖历史真相,以达到满足个人或集体利益的目的。
这种思潮最为具有危害性的是它试图扭曲历史,篡改历史,否定历史,以谋求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的最大化。
通过将历史和现实进行混淆和撕裂、将某些历史事实加以否认等手法,旨在剥夺公民们对真相和事实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从而破坏甚至颠覆法制秩序,滋扰社会稳定,破坏国家安全。
历史虚无主义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民族虚无主义、政治虚无主义、宗教虚无主义等。
民族虚无主义是试图否定、削弱或歪曲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政治虚无主义则是指意图篡改、曲解或消除国家重要历史事件和领袖形象的思想倾向。
宗教虚无主义则是基于一定的宗教信仰或立场,将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扭曲与修改,试图将一种信仰或宗教理念强加于众人。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会对民族的历史认同造成严重的破坏,通过扭曲历史事实、否认历史文化、掩盖历史真相,使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彻底失去信任和认同感。
其次,它会导致历史学科失去严谨、权威性,影响社会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这是因为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势必会诱导一些人对历史进行质疑,甚至将历史事件美化或丑化,捏造证据以导向某种特定的深层观念或价值观。
最后,历史虚无主义还会对国家安全的维护和社会和谐的建设构成难以弥补的重大威胁。
在当今全球化世界的大背景下,一些外部势力或敌对势力可能会以此为契机进行侵略、分裂、渗透等行动,滋生破坏分裂民族团结、颠覆社会稳定的危险行为。
为了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必须走正常的历史研究途径,通过研究历史事实和文化传统来形成历史真相。
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反理性
![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反理性](https://img.taocdn.com/s3/m/ad1ad11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7.png)
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反理性历史虚无主义,是指认为历史是虚无的、毫无意义的,对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持否定态度的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极端地否定了历史学的价值,忽视了历史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反理性,不仅有助于加强我们对历史教育的重视,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国际政治和文化背景下的某些事件。
首先,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学的价值进行了极端的否定,其主张反映了一种残酷的反知识主义。
历史学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学科之一,它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人们认识历史的基础。
历史学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它往往是人类文明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历史学可以为社会带来重要的价值观教育、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
历史虚无主义的否定,不仅意味着对历史学的排斥,而且也意味着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否定,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思潮。
其次,历史虚无主义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历史是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文化传承,它具有凝聚力、拓展性和创新性等多重功效。
历史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源,还是一种政治资源。
通过历史的追溯,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成败得失,了解它的文化特点,掌握它的社会命运。
历史虚无主义忽视了历史对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它打乱了人们对于历史的正常认识和评价。
最后,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还体现在它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指引能力。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镜子,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人们的决策带来强有力的支持。
历史虚无主义忽视了历史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它使人们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动力。
总之,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非常反理性、危险的思潮。
我们必须认识到历史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价值,重视历史的教育和研究,推动历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借鉴历史,开创出更为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虚无主义的道德虚无在社会历史领域,如果历史真相被掩盖、篡改、抹杀,以主观恶意杜撰臆想历史真实,必然导致历史虚无主义粉墨登场。
任由历史虚无主义频现,它殃及的范围就不可能只留在历史的圈子里了,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均无法幸免。
道德意识形态也在其中。
一、历史虚无主义摒弃道德尺度的客观特性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历史的规律性,承认支流而否定主流,透过个别现象来否认本质,孤立地分析历史中的阶段错误而否定整体过程,其本质是历史唯心主义。
上世纪80年代苏联历史研究的虚无主义就明显地昭示了这一特点。
当时苏联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歪曲、否定苏联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成就,进而否定苏共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这股逆流演变成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一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人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否定苏共和苏联革命历史的运动;二是这场运动由一些文学家和政论家打头阵,历史学家“后来居上”;三是新闻媒体和出版界在运动中起了十分恶劣的作用;四是运动中既有所“虚无”,又有所“不虚无”,并以此来填补所谓的“历史空白点”,“虚无的”是历史真实,“不虚无的”是对反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模式的膜拜。
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挖掘历史真相之名,做背离历史之事,对史实的判断没有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没有坚持符合苏联国情的道德价值标准。
“指鹿为马”的悲剧持续上演,又没有客观的解释,加上是非莫辨的宣扬,致使历史研究的虚无主义思潮愈演愈烈。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新闻宣传,挖掘真实当然很重要,对历史错误认识的纠正也是应当的,但对这些问题的分析都应坚持正确的立场,这才是学术研究的道德基准、伦理前提。
因为现实情况、社会发展程度、人的认识水平千差万别,历史也不可能冻结在一个既定的水平面上,用先前的眼光看待当下的情况不行,用现在的眼光武断地衡量过去的历史也有失公允。
历史研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不但要客观,更要理性。
用道德尺度来衡量,不但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行为本身会导致恶的结果,而且在方法论上,是对唯物史观的根本摒弃。
二、历史虚无主义否认道德本质的物质内容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造就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包括道德意识形态。
1955年,苏共中央委员马林科夫根据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断定苏联只是建成了“社会主义的基础”。
苏联领导人臆断历史的发展前景,给马林科夫强扣上“机会主义”和“右倾表现”的帽子,强迫他承认自己的错误。
在政治谎言的“敦促下”,抛弃事实原则的苏联领导人随即在苏共21大上不负责任地宣布了“共产主义已经在苏联取得了完全彻底的胜利”的结论,接着抛出了“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号召。
在大力发展国防和工业的政策指南下,不顾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妄断历史发展走向,结果使产业结构本来就不合理的苏联经济更加脆弱:轻工业发展缓慢,粮食产量降低,食品脱销,物价上涨……人们整天在收音机里听到丰厚的商品,尤其是食品,而在现实中仅是美丽的泡影。
国家领导层的决策不仅包含着价值选择的因素,更是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而“失察”在政治伦理上则表现为否认现实(这里表现为现实生产力)基础上做出的判断,这种错误的判断如何能引领国家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层面带头失察于情,其结果必然失信于民。
苏联解体之后民众的痛苦很能说明问题。
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并长期徘徊于谷底。
当时,相当多的人攻击苏联制度的非人道主义化,而导致苏共改革失败的肇始之源也是要实现所谓“人道的社会主义”,结果是“人道的”实现得怎么样不知道,“社会主义”却先丢掉了!随着社会主义一起逝去的还有普通民众的物质保障。
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有高达67%的人承认苏联促进了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认为苏联解体是可以避免的人一度高达64%,而且越是在物质生活艰难的时刻,这个问卷值就越高。
保证和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制度一定是善的制度,因为它满足了生产力的检验标准,也适应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这完全印证了社会道德选择的物质基础,承认了道德本质的物质内容。
毕竟,作为社会上层建筑,道德一定受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制约。
显然,这是痛定思痛的结果!三、历史虚无主义忽视道德价值的真理基础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掉了历史进程中的整体真实,以碎片化的历史事实歪曲甚至全盘否定历史,并用被篡改的历史幻象引导社会舆论树立“恶”的价值导向,做“恶”的价值选择。
被篡改的历史幻象可能还会使人陷入不可知论和怀疑主义的泥沼,因而导致否认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致使人们对社会发展失去信心,对人类发展失去理想。
十月革命实现了人类迈向更文明社会制度的理想,它使人们相信,共产主义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实践中的未来。
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领袖,他的丰功伟绩理应得到认可。
但就在21世纪的俄罗斯,还有否认列宁伟大功绩的暗流在涌动:认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并非具有世界意义,而是一场巨大的阴谋。
2007年11月1日的《俄罗斯报》居然提出了“列宁是领袖还是恶魔”的疑问。
事实上,在1917年前的俄国,当几近崩溃的无政府状态已然引发国内战争,俄国陷入再好也不过散沙流石的前途未卜的境地,在国际孤立无援、国内混乱不堪的情形下,正是列宁科学评价时局并大胆做出论断,即社会主义革命失去了在多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可能,理论联系实际,果断进行革命,才拯救了滑向深渊的俄国社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四、历史虚无主义混淆道德判断的善恶标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类型衡量善恶的标准确有不同,因此,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
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看来,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才是具有道德善的判断标准,反之则是具有道德恶的判断标准。
如二战在留给苏联人民巨大的历史伤痛的同时,也留给今天的俄罗斯人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坚韧顽强、英勇不屈品格等内化到了民族骨血里,更重要的是,它为苏联换来了其后四十多年相对和平宁静的建设环境。
但是,在今日俄罗斯却仍有将卫国战争与内部的阶级斗争混为一谈的论调,说什么二战是苏联和斯大林挑起来的,而德国则是被迫应战的。
并以斯大林和希特勒一起“瓜分”波兰为口实,攻击苏联政权是恐怖的,其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推行极权主义。
这完全是无视苏联人民在二战中的历史功绩。
甚至有人仅从二战并没有将整个欧洲共产主义化这一结果,就胡言“我们输掉了二战”。
这完全是将一些历史细枝末节的、支离破碎的非本质材料进行胡乱整合而得出的个人主观结论的典型。
在这里,善恶标准被抛弃,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被误导,甚至形成了一股有悖于道德标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逆流。
正价值的道德观念应该是尊重历史事实的,散播的是道德善的福音。
历史虚无主义从荒诞的非道德立场出发,失去了对善恶标准的衡量,导致道德观念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差之千里,甚至背道而驰。
五、历史虚无主义阻断道德意识的积极向度历史研究的真实性可为社会实践主体的道德意识形成、道德选择定位提供积极正确的引导。
真理的东西总让人动容,可引起人情绪上的积极体验,为积极道德意识和心理的培养做贡献。
俄罗斯过去数十年历史研究中,出现的虚无主义转向,其结果是歪曲历史、不负责任地篡改历史的学术作风日益严重。
各种背景的非主流意识形式以否定和诋毁苏联历史为能事,极度削弱了俄公民主体精神的树立。
爱国主义、诚实守信、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在被诋毁的历史中逐渐消失,人民不再对未来抱道德期望,而悲观情绪、思想堕落的现实,在民众意识中起到了不良的导向作用。
从2007年开始,俄罗斯有了对历史教科书重新修订编撰的积极举措。
2013年俄罗斯社会舆论中心所做的有关“统一的历史教科书:支持还是反对”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8%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在回答原因的时候,大部分人认为对待历史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和观点,真实而令人信服的历史应当展现在人们面前。
新编的历史教学参考书力求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历史,既不夸大,也绝不贬低。
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国家人民主体意识的尊重,更是正确认识历史并选择未来发展道路的关键。
六、历史虚无主义加剧道德失范的现实可能在历史虚无主义的魅惑下,道德尺度的客观特性被摒弃、道德本质的物质内容被否认、道德价值的真理基础被忽略、道德判断的善恶标准被混淆、道德意识的积极向度被阻隔,尤其是道德原则的规范作用被恶化,那么在实践层面必然加剧道德失范的现实可能。
苏联解体之初和之后,社会道德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逆转,在对幸福和生活目的的理解中,“个人物质满足”已经占据首位,而“对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的追求”退居末位;爱国主义情感淡化,占60%的人想到国外生活;在诸如被谋杀、自杀、吸毒等严重社会问题的调查中呈现出来的数量,在1990年均达到了历史最高值。
以诚信为例,整个社会失信了,不诚实了,会成为一种情绪感染,蔓延到其他领域,造成社会失信的弥漫状态。
中国社会当前面临的道德问题,尤其是表现在部分人群、部分群体和部分时间段内的诚信缺失,恐怕也跟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观抵制、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调试的悲观预期和错误判断有关系。
有些人说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无法调和,否认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选择,否认中国对社会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不负责任的言论一出,便会以发酵的态势蔓延至其他领域,当失信作为一种隐常态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疑会加剧道德失范的程度。
虚无主义作为对待历史的一种态度,掩盖了历史真相,也愚弄了群众,在愚弄的过程中,群众也会以随意的态度来解构历史,慢待生活。
真相可以被抹杀,那么支持真相或真理的价值――义务、诚信、良心、满足感、责任心,通通会变得无足轻重。
长此以往,这种态度极易演变成人们认识历史、看待现实的根本错误的方法论,以为什么都是可以否认的,任何人任何事均无价值可言,那么失去了神圣感的人,还能指望他在群体和个体的行动中有什么贡献呢?没有了正价值的实践行动,社会道德图景就会朝着社会失范的深渊滑去。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虚无主义在虚无掉历史的同时,也会虚无掉社会主义的道德精神和道德风貌,其影响力度不容小视。
说到底,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历史虚无主义是假的;用道德标准衡量,它是恶的。
对于这种引导社会历史发展的负向力量,理应制止。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苏俄伦理道德观的历史演变及其经验教训研究》[13BZX085]阶段成果)(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责任编辑: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