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教案(初二上册)
人教初二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人教初二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中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想【课程规范】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祸频繁发作的国度。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罕见的自然灾祸,能会判别气候灾祸和地质灾祸。
2.自然灾祸等大致散布。
3.了解避灾方法。
进程与方法运用读图和资料剖析的方法获取天文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看法我国罕见的自然灾祸的散布,让先生可以正确看法和看待自然灾祸,学会自我避灾。
【重点与难点】1.自然灾祸的散布大势。
2.掌握罕见的、适用的救灾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剖析、资料剖析。
【课时布置】1课时【教学进程】一、情形导入播放视频:地震、泥石流、台风你知道我国经常发作的灾祸有哪些吗?它们都会形成什么危害?如何去预防和减轻灾祸带来的影响?让我们一同去讨论吧!二、新课学习〔一〕罕见的自然灾祸1.自然灾祸的概念:自然环境经常发作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形成资源破坏、财富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祸。
拓展延伸:如何判别自然灾祸自然灾祸的构成必需具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二是要有遭到损害的人、财富、资源作为接受的客体。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灾祸才称得上自然灾祸,而由人类活动惹起的灾祸不属于自然灾祸。
2.罕见的自然灾祸气候灾祸:洪涝、台风、干旱、寒潮地质灾祸:地震、滑坡、泥石流3.气候灾祸〔1〕干旱: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形成农作物增产、人畜饮水困难等,构成干旱。
散布:我国干水灾祸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域思索:为什么我国干水灾祸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域?〔华北地域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
〕洪涝:延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能够构成洪涝。
散布:主要散布西北沿海地域思索:为什么洪涝主要散布在西北沿海地域?〔降雨量大;河流汛期长;多台风;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温馨提示:干旱和洪涝是影响我国的最主要的气候灾祸。
它们发作范围广,继续时间长,形成的损失庞大。
〔2〕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台风带来的影响:利:解除或紧张盛夏时期的旱情弊:特大暴雨容易形成洪水患祸散布:我国西北沿海地域易发作台风灾祸。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4自然灾害》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以及影响。
教材通过大量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本章节内容丰富,案例真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可能局限于媒体报道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知识较为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分析自然灾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及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自然灾害的分类及其成因。
2.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提高防范意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实践操作法:教授学生一些自然灾害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自然灾害的案例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练习题。
3.准备自然灾害自救和互救的方法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场景,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这些灾害有什么了解?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成因。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如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在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和互救?”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最新初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7篇

最新初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7篇最新初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要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篇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八年级共有两个班83人,本届学生基础较差,上进心不够,甚至有部分学生厌学。
但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较为理想,上学期期末考试参考人数92人,其中67人及格,及格率为72.83%左右;优生只有26人,优生率为28.26%左右,这个成绩相对于同类乡镇来说应该很好了。
这期要参加泸州市会考,因此教学内容较为繁重,这学期我将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学成绩。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分析:本学期共五章内容,针对每章内容具体分析如下: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本章学习是以区域为单位,将中国大致按方位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在已学的地形、气候及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特征和不同地理单元之间的差异。
在本章的最后设计了综合归纳和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学习活动,在各大地理单元中,也对认识区域部分未能涉及的一些具有较大意义的地理知识,进行了简介,意图通过这些设计和活动,在整体知识背景和区域学习方法方面为后续认识区域部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重难点: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能填表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特征。
3、能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六章、认识不同区域在学习了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了解中国整体概况之后,本章转入中国分区地理的学习。
本章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的主体,课本选择了东北、首都北京、长江流域、西部地区和中国台湾五个不同内型的区域构成本章的五节内容(另外还有第七章专门讲珠江三角洲地区)。
课本选择的区域,纵贯南北,横联东西,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由部分到整体地认识祖国,并学会不同类型区域的学习方法。
人教版八上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知道防灾减灾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措施。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2、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分类;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道防灾减灾的一些基本方法。
【难点】分析我国不同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安全防护技能。
三、教学方法读图法、数据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五、教学用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相关自然灾害资料。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全国共有29个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
2010年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西南五省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北京有79人因此次暴雨死亡,且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
(二)新课讲授板书:(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有什么特征?我国都有哪些自然灾害?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在书上查找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了解如何防灾减灾。
教学重难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我国大型自然灾害的课件:2008年年初的雪灾,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
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
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
二、新课教学(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展示图片,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图片。
学生观察讨论,区分自然灾害的两个种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1)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狂风有很大的摧毁力,使海轮、建筑物、通讯设施遭受损失;特大暴雨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风暴潮更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但台风带来的降水能缓解旱情。
(2)干旱,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3)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4)寒潮,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现象的过程。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
但是寒潮对我国青藏高原、云南南部以及海南和台湾地区影响较小。
原因是地势高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
地质灾害:(1)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地面震动,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破坏性强,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2)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3)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对森林、农田、道路、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教案人教版《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通过对图片、的分析,初步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分布的形成原因。
3.认识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分析具体事例,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2.教学难点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成因分析三、教学策略根据标要求,结合初二学生已有的分析能力和具备的基础知识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运用设置情境、读图分析、学生分小组讨论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找到并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尝试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认识到地理知识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制作多媒体。
2.学生准备在上查找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图片和新闻。
五、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导入】图片北京平谷产桃地遭受冰雹的袭击,遭受重大损失。
同学们如果感兴趣,可以上网查看相关视频。
展示一组自然灾害的图片【提问】根据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图片,说说你们看后的感受【概括总结】这些图片表现的都是自然灾害,给我们带了巨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我们通过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帮助观察图片、讨论、回答引用身边近期发生的事例,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灾害发生在身边环节一自然灾害的内涵【看图】思考自然灾害的概念,找出四幅图片的共性,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结果,最终总结出自然灾害的概念【教师引导】从图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造成的结果例如旱灾图降水较常年偏少──造成用水紧张──农田由于缺水而出现干涸结果由于缺水导致减产或绝收其他的几幅图可以依此分析【教师总结】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出现异常的变化,并且造成了资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巩固练习】──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1.2018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造成196人死亡2.2018年8月2日,江苏昆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75人死亡3.2018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81人,失踪284人4.太平洋海底发生地震【提问】根据自然灾害的概念,判断上面的4个事,哪些属于自然灾害,说明理由【归纳总结】1和3是属于自然灾害,它们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动而产生的,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2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失,不属于自然灾害4要看它产生的后果决定,如果地震引起了海啸,沿岸地区有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现象,则为自然灾害,如没有则不是利用图片讨论自然灾害的概念看书再次确认自然灾害的概念思考问题并回答通过看图和老师的引导,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实例展示,进一步明确自然灾害的内涵,使概念清晰化环节二自然灾害的分类【提问】同学们经常从电视、中看到各种自然灾害的报道,你能说出哪些自然灾害?【归纳总结】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冰、赤潮等生物灾害虫害、草害、鼠害等,天灾害流星体或小行星撞击地球阅读教材提供的各类自然灾害的图片在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是最频繁而且危害最严重的灾害。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教案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目标、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八上自然灾害教案8篇

八上自然灾害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合同方案、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contract proposal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job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八上自然灾害教案8篇优秀教案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教案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八上自然灾害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 自然灾害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讲解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教师讲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2.课堂活动,学生判断一些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3.教师讲解自然灾害的分类
4.教师讲解干旱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
5.教师讲解洪涝灾害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
6.教师讲解台风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
7.教师讲解寒潮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点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全球自然灾害混剪》
教学课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教学内容
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讲解突发自然灾害时的自救方法
学生参加活动,判断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学生观看视频,加深印象
学生讨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学生距离说明身边经历的自然灾害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教 学
反 思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教案、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态度,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应积极参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贡献。
3.通过学习自然灾害,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作业评价:
1.作业评价将关注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老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3.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过播放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知识传授,深入浅出:采用图文并茂、案例教学等方法,生动形象地讲解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及防治措施,注重对重难点的剖析和讲解。
3.实践活动,学以致用:设计课堂实践环节,如模拟地震逃生、绘制自然灾害分布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a.自然灾害的成因有哪些?
b.常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影响范围有哪些?
c.针对不同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治?
2.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a.列举三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并简要说明其成因。
b.分析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a.模拟地震逃生: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培养学生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的冷静应对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b.绘制自然灾害分布图: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表,绘制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自然灾害-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自然灾害-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地震和台风的成因及其影响;3.了解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教学重点1.掌握地震和台风的成因、影响和防御措施;2.了解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教学难点1.理解地震和台风的发生机制;2.掌握获取自然灾害信息的渠道和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课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知识点•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内容要点1.什么是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的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2.讲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3.介绍自然灾害的分类。
4.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地震知识点•地震的概念;•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影响;•地震的防御措施。
内容要点1.地震的定义。
2.地震的成因。
3.地震的影响。
4.地震的防御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课外实践。
教学步骤1.讲解地震的概念和成因。
2.分析地震的影响,包括经济影响和人员伤亡。
3.介绍地震的防御措施,主要包括建筑物设计和紧急预案。
4.课外实践:学生可以申请到相关机构进行参观,观察地震预报和防御措施的实施情况。
5.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三课台风知识点•台风的定义;•台风的成因;•台风的影响;•台风的防御措施。
内容要点1.台风的定义。
2.台风的成因。
3.台风的影响。
4.台风的防御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课外实践。
教学步骤1.讲解台风的概念和成因。
2.分析台风的影响,包括经济影响和人员伤亡。
3.介绍台风的防御措施,主要包括气象监测和紧急预案。
4.课外实践:学生可以申请到相关机构进行参观,观察气象监测和防御措施的实施情况。
5.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四课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知识点•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内容要点1.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发生原因。
2.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步骤1.讲解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发生原因,包括洪水、旱灾、台风、地震等。
关于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7篇

关于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7篇关于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组内的角色分工要明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精选篇1为了在短暂的复习时间提高效率,使学生复习得轻松,有效、有序,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紧扣《课程标准》对本册的要求,以课本为基础,抓住主线,强化训练,培养能力。
本着“夯实基础求能力;把握核心求联系;依据大纲求拓展”的思想,扎实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二、学情分析地理学科期末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对世界区域地理只是初步的掌握,对自然环境与生活生产的关系还是不够扎实。
有些学生对地理位置还记不清,一些概念易混淆。
还有许多学生学习不用心等。
三、复习目标:1、能够概括各国家和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
2、通过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各地区和国家发展工农业的优势和特点。
3、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理念。
4、提高归纳总结和运用知识点的能力。
四、复习方法:注重基础,提高能力。
期末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知识的考查占了很大的比例。
所以加大地理基础的复习与巩固是十分必要的,我在复习中这样做的:1、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归纳知识点,进行竞赛。
2、再次订正填充册中的错题,有针对性的纠正。
3、最后练习进行巩固。
4、强化训练,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对于该记忆的内容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先把这一部分内容背诵记忆,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讲授难点,学生容易接受。
2、第二阶段:综合复习。
基于以上复习之后,这个阶段进行综合性复习,将书本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综合运用和练习。
借助试卷,检测的同时归纳薄弱的环节。
同时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和总结,请每组组长进行学法交流和指导。
总之,地理复习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刻苦的钻研。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一章,主要介绍了地震、火山、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影响以及防范措施。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数据,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灾害的成因、防范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影响和防范措施,提高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2.难点: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范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自然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灾害的成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完成灾害防范手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讲授法:教师讲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成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自然灾害的案例资料、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小组讨论和合作任务,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顺利完成。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灾害的严重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灾害案例,总结灾害的成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最新初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7篇

最新初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7篇教案一:地理自然灾害概述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地理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类型,并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地理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包括气候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
3. 案例分析:选择一种自然灾害,例如洪水,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洪水的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4. 活动: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种自然灾害,展示他们对该灾害的研究成果,并向全班分享。
5. 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总结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对自然灾害的理解程度。
教案二:气候灾害——台风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台风的形成过程、特点和影响,并能够掌握台风的防御措施。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台风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台风的注意和兴趣。
2. 讲解:讲解台风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包括低气压带、热带海洋、热带气旋等。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历史上的台风事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该台风的影响和对当地人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
4. 活动:分组让学生设计一份台风应对手册,包括预防措施、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等方面。
5. 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台风的特点和防御措施。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对台风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设计的台风应对手册的质量。
教案三:地震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震级的计量方式和地震的影响,并能够掌握地震的应对措施。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地震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地震的注意和兴趣。
2. 讲解:讲解地震的发生原因和震级的计量方式,包括板块运动、地震波和里氏震级等。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历史上的大地震事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该地震的影响和对当地人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第一篇: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自然灾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5、了解防灾减灾的环节。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2、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教学过程: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意识(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吗?由于当时强烈的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同学们还知道那些灾害,同学们知道这些灾害中,有一些是属于自然灾害的,那什么是自然灾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节自然灾害。
同学们先预习书本p54第四节的内容,找出自然灾害的概念和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二)、新课讲解【师】同学们找到自然灾害的概念了吧,让我们来齐读自然灾害的概念。
【生】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师】大家注意,自然灾害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自然异变和损害。
我们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要把握两点,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是否对人类造成了损害。
我们来看下p50的活动题,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呢?【承转】自然灾害一般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几种类型。
《自然灾害》教案(3篇)

第1篇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其分布特点;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其分布特点。
2.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1.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2. 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自然灾害相关案例资料3. 小组讨论记录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播放视频: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2. 提问: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有哪些类型?二、讲授新课1. 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界中发生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事件。
2. 自然灾害的分类:(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3)生物灾害:病虫害、生物入侵等。
3. 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1)地域性:不同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类型和频率不同。
(2)季节性:某些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洪水、台风等。
(3)连锁性:一种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另一种自然灾害。
三、小组讨论1. 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2. 探讨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二、讲授新课1.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1)自然因素: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等。
(2)人为因素: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
2. 自然灾害的影响:(1)经济损失:房屋倒塌、农作物受损等。
(2)人员伤亡: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3)生态环境破坏:土壤侵蚀、水源污染等。
三、案例分析1. 以某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为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教案

《自然灾害》教案教学目标1、常见的自然灾害,能会判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自然灾害等大致分布。
3、了解避灾方法。
教学重难点:1、自然灾害的分布大势。
2、掌握常见的、实用的救灾措施。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河流的特征,长江、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心的课文《自然灾害》。
板书第四节自然灾害一、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师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相关视频,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举例自己了解哪些自然灾害。
教师小结:自然灾害的定义,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几类。
教师展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气象灾害,哪些是地质灾害。
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4-55,结合图片,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55-56的活动题。
板书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先让学生回忆今年全国发生了哪些特大自然灾害,后可由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数据来说明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指导学生读图2.48,2.49,并让学生谈谈他所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小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教师可对一些灾害的概念加以阐述,便于学生理解。
如:寒潮(1)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2)形成原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寒潮的危害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③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自然灾害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自然灾害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自然灾害的威力。
八、重点题型整理
1. 阐述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影响。
答案: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举例:以地震为例,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自然现象。其影响范围广泛,如造成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教学总结:
- 本节课,学生在知识方面,对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 在技能方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锻炼了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更加全面,防范意识得到了提高。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十.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我们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本节课的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
1. 课堂小结:
-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类型。
- 参观当地气象局、地震局等相关部门,了解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工作。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关于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和特征。
(2)掌握地震、火山、洪涝灾害、旱灾、风暴潮、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3)理解土地利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4)掌握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措施。
2. 能力目标(1)学习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多种途径获取自然灾害相关信息的能力。
(2)具备分析、预测和解决自然灾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团体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灾害,了解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是脆弱的,明白预防自然灾害是全社会的责任,弘扬人类的爱心和互助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定义和特征。
2. 常见自然灾害(1)地震(2)火山(3)洪涝灾害(4)旱灾(5)风暴潮(6)海啸3. 土地利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4. 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1.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全面了解各类自然灾害的定义、特征、发生原因与影响等知识。
2. 带领学生参观自然灾害遗址,进一步深入接触真实的自然灾害情况,加深学生的认识。
3. 通过讨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进行情感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义务活动,弘扬人类的爱心和互助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自然灾害的定义和特征。
(2)常见自然灾害,包括发生原因和带来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2)掌握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措施。
五、教学步骤1. 导入(3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现场照片或视频,并引导学生描述图片或视频中的一些景象。
2. 讲授(35分钟)通过PPT或黑板讲解各类自然灾害的定义和特征、发生原因、带来的影响等内容,并重点讲解:(1)地震(2)火山(3)洪涝灾害(4)旱灾(5)风暴潮(6)海啸3. 学生分组调研(25分钟)学生分组前往附近城市某个自然灾害遗址参观,记录相关信息,并填写问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上册地理
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分析。
3、了解一些救灾、避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难点:通过所学知识,会分析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我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
如水旱灾害等,会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讲授新课]结合课本55~56活动判断自然灾害,得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要把握两点:
1、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
2、是否对人类造成损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分类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结合图片说明)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结合图片说明)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活动一:展示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我国的洪涝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种分布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洪涝多发区大多在我国以南的地区(即南方地区)
该地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势低平,河流较多,易发生洪涝。
2、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
因为华北地区降水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3、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
西伯利亚,大致沿东南方向运动。
4、寒潮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为什么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较小?
寒潮影响我国除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南方地区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并且受重重山脉的阻挡,所以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小。
5、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为什么?
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区。
因为台风从低纬度海洋入侵,登陆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台风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大风会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引发洪涝,但也可环境旱情,如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过度: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活动二:展示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的地震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地震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和东南地区。
西南地区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即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东南地区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即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我国超过8级的大地震位于哪几个省区?
超过8级大地震位于、、、。
从图中可看出台湾省发生的地震最多。
3、我国的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在哪里?为什么?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的山区,以最为集中。
位于地势第二阶梯,地处我国高原、山地与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地面崎岖,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承转: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的防灾减灾呢?
(三)防灾减灾
活动三:结合课本59~60的图片
1、这几幅图反映了什么内容?(防灾减灾措施)。
2、掌握常见的避灾方法;地震的预防,泥石流的预防
3、救灾时感人画面,提高珍惜生命意识。
[课堂小结]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我们只要注意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就能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作业布置] 地理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四节自然灾害
1. 常见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3.防灾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