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田野调查研究——以石河子市河段为例

合集下载

对玛纳斯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思考

对玛纳斯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思考
[10]张华威,崔艳梅,王倩,等 .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海水中
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13 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残留量[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
参考文献
准,2019,9(3):45-52.
[1]顾慧丹,李榕,乔玲 . 农药残留危害探析[J]. 食品安全导刊,
[11]Masia A,Morales Suarez-Varela M,Llopis-Gonzalez A,et
年径流量达到18.8亿m3,是均值的1.5倍,上游用水
没有减少,但湖水面依然恢复到60 km2 以上。所以
仅靠人工干预维持某个规模稳定水面的想法,不符
河段不久即大部渗失于砂砾石河床形成潜流,常
合自然规律。
(3)玛纳斯湖是一个游移湖。受地壳
见 河 床 断 流 现 象 ;红 山 嘴 断 面 有 背 斜 泥 岩 顶 托 ,
到 6.33 万 hm2 时 的 湖 面 范 围 ,发 现 在 当 时 湖 面 已
大幅度萎缩,玛纳斯河水利志记载建国初期湖面
尚 有 500多 km2 。 此 后 流 域 屯 垦 快 速 发 展 ,上 游 陆
续新建了大量水利工程特别是平原水库,逐渐形
成石河子等人口聚集区和诸多工矿企业,以人工
绿 洲 为 主 的 新 生 态 环 境 格 局 逐 渐 形 成 。 1962 年
分布稀疏乔木和灌木,河中生长珍贵的高山冷水保

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7种农药的质
三氯杀螨醇[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3):200-202.
量浓度和峰面积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
盐矿。
呼图壁河、西北部的达尔布迪克河、北部的乌伦古
玛纳斯河生态保护敏感目标为新疆裸重唇鱼,

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一、引言玛纳斯河是新疆天山山脉的一条重要支流,流经乌鲁木齐市和阿勒泰地区。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玛纳斯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了全面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本文将从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1. 经济因素:随着玛纳斯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面积逐渐减少,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大,林地转用为工业园区和居住区。

2. 政策因素: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如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

这些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3. 自然因素:玛纳斯河流域地处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地表水资源稀缺。

这些自然因素导致土地利用受限,影响了生态环境的质量。

三、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设置1. 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将玛纳斯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划分为农田、林地、草地、水域和城市建设用地等类型,并统计各类型的面积,作为评价的基本数据。

2. 植被指数: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玛纳斯河流域的植被覆盖情况,计算植被指数,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植被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3. 水质指标:收集玛纳斯河主要支流和河源地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水质变化的原因,并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水质指数。

4. 生物多样性指标: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了解玛纳斯河流域的典型物种数量及种群状态,并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

根据以上指标,可以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不同的权重设置,综合考虑各指标的重要性。

四、评价方法1. 主成分分析法:将各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指标综合为一个综合指数,从而比较不同时间段或不同空间的生态环境质量。

2. 熵值法: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的信息熵,来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贡献。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目录摘要 (I)引言 (1)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1)1.1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1)1.2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1)1.2.1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1)1.2.2景观异质性指数 (2)1.2.3景观指数的实例应用 (3)1.3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4)2不同类型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及案例 (4)2.1基于GIS 的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 (4)2.1.1研究区域概况 (4)2.1.2研究数据与处理 (5)2.1.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5)2.1.4研究方法——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法 (5)2.1.5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变化结果分析 (6)2.2基于GIS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 (7)2.2.1研究区域概况 (7)2.2.2研究数据与处理 (7)2.2.3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8)2.2.4城市景观格局总体变化特征结果分析 (9)2.3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 (10)2.3.1研究区域概况 (11)2.3.2研究数据与处理 (11)2.3.3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数分析研究方法 (11)2.3.4结果与分析 (12)3 结语 (13)参考文献 (14)摘要景观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其目标是通过确定景观格局来分析生态过程。

本文主要对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从景观格局分析概述、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结合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阐述,并通过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对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在不同类型的景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GIS;景观格局;特征指数;景观类型引言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1]。

研究性学习课题《石河子景点环境质量调查》

研究性学习课题《石河子景点环境质量调查》

五、活动安排
• • • • • • • • • • • 活动时间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活动内容 讨论研究对象 讨论内容 组员分工、查找资料 整理所得资料 撰写开题报告 修改报告 论文撰写 修改论文 整合论文 结题报告 活动方式 全组讨论 全组讨论 石河子景点查找资料 组员整理、组长浏览 组长撰写报告 组员交流意见 分工撰写论文 全组合作修改 全组合作整合 全组成员
二、课题选题目的
– 环境保护对我们来说并不是 一个新问题,人类对环境的 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 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源,保 护我们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 件。现在不是都在说要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吗? 政府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 使环境得到长远地发展。而 每个企业,每个单位,每个 人对此更是承担了更为直接、 更为具体的责任。作为一名 高中生,对于我们的家园更 应该重视。
景点环境问题
• • 驼铃梦坡沙漠公园 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 漠南缘,是一片原始、粗犷、一 望无垠的沙漠世界,又是一座天 然的荒漠植物园,葱绿的梭梭、 茂密的胡杨、沁人心脾的沙枣、 飘逸羽叶的三芒草、以丑为美的 猪毛菜、富有药用价值的大黄、 大芸黄芪、“叮铛”作声的铃铛 刺、形似鹿角的苍劲梧桐,还有 血红的红柳,组成了一幅色、味、 声、相并茂的大自然景观。沙漠 公园还是一座天然动物园,这里 有着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驴及野 猪、黄羊、狼、狐狸、跳鼠、娃 娃头蛇,沙枣鸟等百余种动物。 不光是这些最主要的是现在土地 荒漠化的、景点的环境质量越发 的严重。不光是这里还有很多!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组长: 何梦婷 2014届(13)班
一、引言

石河子绿洲城市道路绿视率的调查研究——城市生态学的实践教学

石河子绿洲城市道路绿视率的调查研究——城市生态学的实践教学

本 文 选 取 了石 河子 市 主要 道 路 :北
些 指 标 的制定 ,除 了考虑 景 观 、经 济
性 、游憩等需要 ,主要是 以绿地 的生态 效益为依据 。各个绿化指标分别控制绿 率是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指标 ,绿化覆盖 率是与 改善地 区气候条 件有关 的指标 , 人均绿地是与调节空气中的氧碳平 衡有 关的指标。 “ 绿 视率”概念的提出 ,为 城市绿化质量的优劣提供 了一个全新的 衡量角度 ,为城市景观绿化的设计提供

研究对象与 内容
眼平均 高度) ,相 机拍摄模 式设 为广角 拍摄 ,与人的视域范 围相近 ,每条道路 至少选择 6个观测点 ,较长路段可相应 增加观测点 ,观测点 间距 大约为 2 0 0 m, 每个观测点分别 以水平和垂直 于道路 的 方 向进行拍 摄 。然后 ,用 P h o t o s h o p软 件对照片进行处理 ,将该道路所有 观测 点测算值的平均值作为该道路 的绿视率
积的5 0 %以 上 ) 占所有 网格 的 比 例 。 为
( m2 )X 1 0 0 %计算 ,具 体方 法是 :首先 查样本 中有 一条道路 为二板五带式 ,三 条道路为一板 四带式 ,绿视率 的值 如表
2所示 ,从 表格 中我们可 以发现 :二板 五带式 的绿视率 ( 5 1 . 6 3 %)大于一板四 带式 的绿视率 ( 4 5 . 6 1 %) ,且 二板 五带
石 河 子绿 洲 城 市 道 路绿 视 率 的调查 研 究
— —
城市生态学 的实践教学
李兴 荣,唐 湘玲 ,张 梅 ,白玉娟 ,彭文丽 ,杨壮壮
征 ,具体 内容如 下 :①典 型街 道模式 ; ②典型街道绿化模式 ;③街道绿化主要
树种 ;④道路绿视率 。

新疆玛纳斯河典型河段景观生态恢复研究

新疆玛纳斯河典型河段景观生态恢复研究

新疆玛纳斯河典型河段景观生态恢复研究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ypical River Section ofthe Manasi River in Xinjiang孟福利 | Meng Fuli中图分类号 TU-0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9)04-0009-04 收稿日期 2018-02-25摘 要 新疆绿洲型河道生态极其脆弱,生态系统的水资源约束突出,环境生态安全表现维水性。

针对新疆绿洲型河道景观生态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选取玛纳斯河典型河段为例,对新疆绿洲型季向性河道景观生态恢复进行个案研究,总结河道景观生态现状主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工农业生活与生产因素等。

利用景观生态学、景观设计学基础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级制定原则;选取玛纳斯河典型河道从水源净化、垂直交通、乡土景观营造等方面实验研究;探索新疆季向性河道景观生态恢复有效实践路径,为新疆区域内相似河流生态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玛纳斯河流域 季向性河流 生态景观恢复DOI:10.13942/ki.hzjz.2019.04.003Abstract The oasis river ecosystem of Xinjiang is extremely fragile, and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 is restrained obviously. Environment ecological safety displays hold water. Aiming at the common problems of the oasis rivers of Xinjiang and by choosing the Manasi river as an example, we have made a case study about Xinjiang oasis season to river landscape's ecological recovery, and summariz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cological river landscape, including natural factors,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life. Using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design, from the macro, meso and micro level to formulate principles. Choosing typical part of Manasi river from water purification,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loc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we explore effective practice methods of Xinjiang season to river landscape ecological recove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imilar rivers of region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Xinjiang.Keywords Manasi River Basin, Season to the river,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1 玛纳斯河背景概述玛纳斯河流域地处新疆天山北坡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是新疆和西北干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内陆河流域。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田野调查研究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田野调查研究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田野调查研究作者:初鸿雁舒梅娟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4期本论文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石河子市范围内玛纳斯河河道部分河段的植物种类,植物分布情况,工业分布以及河流水文资料,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资料分析,总结出玛纳斯河生态环境出现的部分问题,结合景观生态学、景观设计学知识提出应对策略,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支撑。

一、玛纳斯河流域开发现状研究(一)自然条件玛纳斯河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发源于天山永久性积雪冰川,北流注入玛纳斯湖,河道全长约420千米,流域面积5156平方千米,是准噶尔盆地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内陆河流。

流域属内陆干旱区,属于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110-200毫米。

玛纳斯河流域以玛纳斯河为中心线,从南到北经过上游高山区、中游丘陵绿洲和下游平原荒漠区。

依次分布着冰川,永久积雪,草甸草原,森林,荒漠草原,丘陵绿洲和戈壁荒漠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

(二)玛纳斯河开垦沿革玛纳斯河流域是西北地区大型绿洲灌区之一,近几十年来人工绿洲的建设使得玛纳斯河流域经济发展,在新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资料记载,清朝时流域内水资源得到初步开发,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解放军进驻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就开始了绿洲屯垦的新时期。

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治理,玛纳斯河流域灌溉系统已经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供水体系。

50年代以来,流域内经济经历了半农半牧、以农为主和初步建成工业化三个阶段。

二、玛纳斯河流域景观生态问题研究(一)绿洲化扩张过程受人工绿洲建设进程影响强烈的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对景观格局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其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也具有一定得负面性。

表现为人工绿洲急剧扩大的同时,开垦造田,拦坝建库,扩充河道,修建水渠,占用草地和天然林为耕地,在戈壁上开辟新城,使得天然绿洲不断减少,原始景观生态环境破碎化加剧,形成边缘环境恶化现象。

城镇河道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以新疆玛纳斯县头二三工

城镇河道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以新疆玛纳斯县头二三工

城镇河道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以新疆玛纳斯县头二三工渠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发表时间:2018-12-25T10:59:18.7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作者:黎琳钰[导读] 营造河道生态自然、可赏可玩的景观效果,实现自然环境与城镇发展的共赢。

新疆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 830000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特别是西北偏远地区城镇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的研究,总结了西北偏远地区城镇河道生态景观建设中的措施与方法。

以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头二三工渠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重点研究了如何平衡河道的生态景观与人工景观,特别是根据河道不同区段、不同断面形式以及不同的功能分区,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营造河道生态自然、可赏可玩的景观效果,实现自然环境与城镇发展的共赢。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镇河道;生态景观河道是人类与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城市、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系统的影响极其深远。

在我国特别是西北偏远地区气候干旱,植物群落单一,生态环境脆弱,对城镇河道的生态景观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头二三工渠生态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总结城镇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措施与方法,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1 研究背景河道是城镇的宝贵资源,其生态景观的建设是城镇形象的重要体现。

然而在过去的城镇发展中,尤其是西北偏远地区,因其生态观念的滞后,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性以及河道本身的自然特色和特性,让河道的建设呈现出人工化、渠道化的发展,使得河道失去自然活力,破坏了河道的自然趣味。

2 案例分析2.1项目背景玛纳斯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东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126公里。

玛纳斯县头二三工渠生态景观规划项目是县委、县人民政府改善玛纳斯县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旨在为县城居民营造一个天蓝、水清、草绿的生态环境。

2.2规划范围头二三工渠位于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平安路南侧,西起东岸大渠,东至县城规划东环路,长度约8.3km,南北最宽处673m,最窄处97m。

新疆玛纳斯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

新疆玛纳斯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

新疆玛纳斯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
尹小君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2008(15)3
【摘要】21世纪初的玛纳斯县域土地利用面临新的政策和技术背景,采用遥感技术对2000年和2005年玛纳斯县域人类主要活动区各类景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内耕地、城镇景观面积出现大幅增长,林地、草地景观面积显著下降,"农林"、"农草"争水、争地的矛盾逐渐激化,水资源的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降低。

分析表明导致玛纳斯县域景观生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当地气候条件的变化、农业相关政策的推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突破和农业生产合作形式的创新。

【总页数】4页(P77-80)
【关键词】玛纳斯县;土地利用;景观生态
【作者】尹小君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4
【相关文献】
1.基于RS的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对区域景观生态的影响分析——以新疆玛纳斯县农业为例 [J], 祝宏辉;尹小君;卢豫
2.新疆玛纳斯河流域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 [J], 刘金巍;靳甜甜;刘国华;李宗善;杨荣金
3.近50a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区典型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J], 冯异星;李艳忠;罗格平;周德成;韩其飞;鲁蕾;许文强;朱磊;尹昌应;戴丽
4.基于县域尺度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段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J], 王永琪;马姜明
5.玛纳斯河流域近14年多尺度粒度变化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 [J], 韩蓉;唐湘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试论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场 。垦 区建成 初 期 至 1 7 9 0年 ,区 内居 民 的生 活燃
目前 ,石 河子 市 的三废 污染严 重 ,主要 污染 源
料 主要靠 梭梭 、红 柳 和胡杨 等 沙漠野 生植 物 ,随着
有 :造纸 、印染 、火力发 电、冬季 取 暖等 ,其 中造
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 口的不断增加 ,对沙漠野生植
2 3 保 护流 域荒 漠 生态环 境 .
的质 量 。另外 ,在原 有 污染势 态 尚未有 效控 制 的情 况下 ,新 的污 染源 又不 断 出现 。
1 3 土 壤 次 生 盐 渍 化 严 重 .
保 护 荒 漠 生 态 系 统是 绿 洲 生 态 良性 循 环 的保
的水 源涵 养林 ,对 水 土保持 、径 流调 节 、改善 区域 气候 起着 重要 作用 。近几 十年来 ,山区森 林超 量采 伐 ,造成 大 片森林 消失 。采 伐后 的林 地大 多成 为牧
场 ,由于 牲畜 的 啃食 ,森林 难 以恢复 。
二 十世 纪 6 O代 玛 纳 斯 河 流 域 开 始 了 大 规 模 的 垦 荒 造 田 , 沿 准 噶 尔 沙 漠 边 缘 建 立 了 许 多 农 垦 团
梭 梭 、琵琶 柴 、红柳 、假 木贼 、猪 毛菜 等构 成戈 壁
・ 12 ・
规 划 战 略
水 利 规 划 与 设 计
21 0 1年 第 4期
玛纳 斯河 流域属 新疆 农业 发达 地 区 ,农 药 、化
肥造 成 的农 田污染也 很严 重 ,并 已危机 到粮 农产 品
伐 ,保证 植 树造林 质 量 。
人 口增 长 快 ,人 生产 、生 活 范围不 断扩 大 ,导致
的地 方大 部分被 开 垦 。例 如 ,玛纳斯 河 下游原 来 生 长着茂 密 的 白榆 、胡杨 和沙枣 林 ,通过 开荒造 田已

玛纳斯河流域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研学初探

玛纳斯河流域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研学初探

玛纳斯河流域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研学初探玛纳斯河流域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干燥,水资源非常珍贵。

它是新疆自治区、新疆兵团大型综合灌区, 是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中心地区,流域总面积达11.98 ×104 k㎡ ,河流干流全长452 km, 经过近70年的快速发展, 本流域现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是新疆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一、流域内生态环境现状1、自然植被面积持续减少,土地退化而导致的荒漠化加速。

玛纳斯河流域的原始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前的河流低阶地及河流两岸, 洪积冲积扇扇缘带及泉水溢出带等地带。

这些原始植被已大部分被开垦, 例如玛纳斯河下游的白榆、胡杨和沙枣等原生植被被砍伐后开垦为农田, 另外还有一些是草甸和沼泽地带,经排水改良后垦为农田, 建立人工绿洲。

虽然开垦的农田可以提供经济效益,但是林地、草地等土地退化,从而容易导致沙漠化、次生盐渍化等环境问题的出现, 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

山地森林、河谷林等由于采伐、资源的开发、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度减小,种群退化比较严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不少山泉干涸, 小溪断流,。

夏季山前暴雨时,极易形成洪水奔流而下,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冲坏水利设施,淹没农田等灾害。

平原地区沙生植梭梭、红柳、胡杨等人为破坏严重, 又由于气候的变异,降水量的不稳定等原因,使得原来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发生改变,沙尘天气增多,荒漠化有扩张的趋势。

过渡的开垦和放牧,导致荒漠草场退化严重。

本流域内自天山永久冰雪带以下到北部沙漠的草场根据利用时间分为夏草场、春秋草场和冬草场。

近 50年来, 大面积的春秋草场被开垦为农田, 开垦的草场有些因缺水而弃耕, 演变为质量低劣的草场,天然草场的退化, 严重影响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

2、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河流断流, 湿地退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流域内 50 年代末修建了蘑菇湖、大泉沟、大海子水库, 使玛纳斯河入湖水量迅速减少。

浅谈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

浅谈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
河 干 流全 长 4 2k 多 年 平 均 年 径 流 量 1 .1 0 m ( 5 m, 3 1 ×18 3 红
山嘴断面)总 灌溉 面积2 0 n 流 域 内总人 口 6 , 6×1 h?, 4 8万
人 。 经过 近5 的快 速 发 展 , 流 域 现 已 成 为 新 疆 重 要 的 0a 本
为农 田, 原始 植被 上建 立人 工绿 洲。虽然 开垦 的农 田 在 可以提供经 济效益 , 是却 破坏 了 自然界 长期进 化形 成 但 的 自然生态平衡 , 而容易导 致沙漠化 、 从 次生 盐渍化等 环
境问题 的出现 , 在生态上 造成损失_ 。 l J () 2 城市化发展 , 环境 污染严重 。玛 纳斯河 流域经过 近5 的开发建 设 , 镇发 展迅 速。流域 内的石河 子市 , 0a 城
第 l 第1 4卷 2期
20 0 8年 l 2月
水 利科 技 与 经济
Wa e o s ra c ce c n c n lg d Ec n my trC n e v n y S in e a d Te h oo y a o o n
Vo . 4 No. 2 1 1 1 De . 2 0 c ,0 8
玛纳斯 河流域 是 全 国特大 型综合 灌 区之一 , 新疆 是
天山j坡 经济 带的中心地 区。玛 纳斯河 流域位于 天山北 E 麓的中段 , 噶尔盆 地 的西 南部 , 于 E44 8。1, 准 介 8 ̄7 ~E 53 N 34 N 53 间, 域 总面 积 19 ×14 m 。 4~ 4。0之 流 .8 0 k 2 玛纳 斯
域 原有 生 态环境 。
[ 关键词] 环境 现 状 ; 因; 策 ; 河流域 原 对 玛
[ 中图分类号] X 7 . 11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 1 (08 1 —09 —0 06 77 20 )2 95 2 5

绿地系统调查

绿地系统调查

石河子市城市绿地系统调查姓名:XXX学号:班级:指导老师: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八日目录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1.自然资料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2.绿地资料公共绿地生产绿地及防护绿地附属绿地3、技术经济资料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标植物资料三、实验方法四、调查结果分析五、附表一、实验目的了解石河子绿地系统状况,通过分析现有绿地系统的优缺点来完善石河子的绿地系统规划二、实验内容1、自然资料地质地貌石河子市位于天山地槽北部,准噶尔地块南缘,区内第四纪覆盖层厚度约700~2000 米,呈现西厚东薄中间厚的特征。

行政区划面积全部分布于玛纳斯河冲积平原上,地形基本平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北坡降12‰,东西坡降9‰,市区海拔430~520 米,南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呈山麓斜坡堆积地表。

北部扇缘地带,形成泉水溢出带,地下水埋深1 米左右,市区耕地大都分布在此位置上。

市区西部自南向北残存着玛河故河道与干沟,北部零星分布着池塘和洼地。

气候石河子市属干旱大陆性气候,寒暑变化剧烈,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四季温差较大,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干旱少雨,夏季日照时间长。

最高气温值℃,最低气温值-℃,年平均气温℃,相对平均湿度64%,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年蒸发量毫米,气压毫米贡柱,平均降雪日数天,无霜期166 日,市区日照2782 小时。

年平均风速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

春季以西南风和东南风为主,夏季以西南风和南风为主,常年主导风向为南南风,其频率为夏季10%,冬季9%。

水文石河子垦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区域内河流均属内陆河流,从东向西有塔西河、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八音沟河。

各河均发源于天山山脉北坡中段伊连哈比尔尕山山脉,向北流入准噶尔盆地,用于农田灌溉。

各河径流主要依赖于冰川融化和降水补给。

六条河以玛纳斯河最大,全长324km,汇水面积5156km2,年径流量亿m3,为总径流量亿m3 的%。

大南沟最小,年径流量为亿m3,占总径流量的2%。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景观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景观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景观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玛纳斯河流域作为新疆的重要江河之一,扮演着生态安全的重要角色。

其河流以及河岸地区的绿洲景观,对维护这一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景观的生态安全动态进行评价,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绿洲景观的含义。

绿洲是指在沙漠或干旱地区内,由于山地降水和河流水源而形成的岛状绿地,周围被环绕着沙漠或干旱地带。

绿洲景观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景观价值和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因此,评价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景观的生态安全动态,不仅要考虑到景观的自然特征,还要考虑到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玛纳斯河流域的绿洲景观,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景观而闻名。

在景观的评价中,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水资源的供给情况。

水是绿洲景观得以形成和维持的关键要素,而在干旱的气候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景观中,我们需要评价河流的水质和水量。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绿洲景观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水量的供给则决定了绿洲景观的扩张和发展空间。

其次,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土壤质量和植被覆盖率。

土壤是植物生长、绿洲景观维持的基础,土壤的质量和养分含量对绿洲景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植被覆盖率则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土壤侵蚀,保护土壤的稳定性。

在玛纳斯河流域的绿洲景观中,土壤质量的评价和植被覆盖率的监测是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的重要内容。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人类活动对绿洲景观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玛纳斯河流域的人口和人类活动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城市化、水资源开发等,都对绿洲景观的生态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评价绿洲景观生态安全动态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土壤质量和植被覆盖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绿洲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景观的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玛纳斯河流域景观分异特征及其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玛纳斯河流域景观分异特征及其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玛纳斯河流域景观分异特征及其水文生态效应研究杨卫红;张军民;李松霞;徐丽萍;唐湘玲;王玲【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年(卷),期】2015(22)3【摘要】土地利用及景观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议题。

玛纳斯河流域是干旱区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在3S技术下,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玛纳斯河流域的景观分异特征,并进一步分析所带来的水文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的人工化和集约化趋势明显,生态景观持续弱化;(2)特殊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使得土地利用变化存在着区域差异,表现在绿洲区土地利用趋向高度人工化和结构稳定性,绿洲区外围则趋向高度敏感化与生态脆弱性;(3)山地区、绿洲区和荒漠区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分异特征。

在山地区,洪积扇上部的开发导致了景观多样性的增加。

在绿洲区,斑块的分布更加邻近且趋向简单化和归一化。

荒漠区的景观变化较为复杂,以水域的连通性和优势度降低,未利用地的破碎化加大为主;(4)玛纳斯河流域的景观变化扰乱了上游水文循环、弱化了下游水资源分配。

【总页数】6页(P73-78)【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分异;MODS;景观指数;水文生态效应;玛纳斯河流域【作者】杨卫红;张军民;李松霞;徐丽萍;唐湘玲;王玲【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理学院;石河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40;X143【相关文献】1.玛纳斯河流域地表径流过程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J], 时京林;丁文学;王兵2.流域景观的水文生态特征分析及景观生态规划方法的研究 [J], 张世瑕3.纵向岭谷区澜沧江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特征 [J], 王娟;崔保山;姚华荣;刘世梁4.玛纳斯河流域水文循环二元分化生态效应研究 [J], 张军民5.玛纳斯河流域河川径流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J], 时京林;刘兵;丁文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玛纳斯流域生态需水变化与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研究

玛纳斯流域生态需水变化与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研究

玛纳斯流域生态需水变化与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研究姜亮亮;包安明;刘海隆;李均力;常存【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年(卷),期】2015(22)3【摘要】选取西北干旱区水土开发的典型区域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和GIS技术,与气象站点实测资料相结合,采用FAO56Penman-Monteith法,在ArcGIS建好彭曼模型计算研究区生态需水。

利用TM数据解译出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土地利用分类图对玛纳斯河流域进行景观生态学研究,最后尝试性分析生态需水与景观格局关系。

结果表明:(1)各区域生态需水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山区生态需水增加,平原区生态需水减少。

景观格局分析发现2000—2010年中部平原的西面和北面成片出现连通现象,是生态环境恶化较为严重区域。

(2)空间上,山区生态耗水量增加,植被多样性指数上升,蔓延度指数下降。

时间上,生态耗水量增加,周边的蔓延度指数上升,多样性下降;(3)空间上,绿洲景观格局指数变化与生态需水定额无明显关系,时间上,生态需水定额减小,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周边的景观连通性下降,多样性上升,与山区的结论相反。

生态需水定额的减少,将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总页数】7页(P143-149)【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景观格局;遥感;GIS【作者】姜亮亮;包安明;刘海隆;李均力;常存【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新疆环境污染监控与风险预警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4;P901【相关文献】1.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流域景观格局与水沙响应关系研究 [J], 刘晓君;李占斌;李鹏;张铁钢;徐国策;高海东2.近50a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区典型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J], 冯异星;李艳忠;罗格平;周德成;韩其飞;鲁蕾;许文强;朱磊;尹昌应;戴丽3.水蚀风蚀交错区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水沙响应关系 [J], 王金花;李占斌;张荣刚;姚文艺4.南方红壤丘陵区流域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及水沙响应关系 [J], 廖凯涛;胡建民;宋月君;冯明军;郑海金5.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安全分析 [J], 梁二敏;张军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径流的影响与分析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径流的影响与分析

的结果 , 玛纳斯河流域属 天山北坡 中段生态 区 , 资源条 水
件 差 或极 差 J 。
这为妥善处理好水利发展 与经济社会 发展 和生态环 境保 护的关系 , 不断提高水 资源利用 效率 和效 益 , 合理配置 与 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关 于 河 流 生 态 径 流 量 的 计 算 , 内 外 已 提 出 了 很 多 国
第1 第8 6卷 期
21 0 0年 8月
水利 科 技 与 经 济
W a e n e v n y S in e a d T c n lg n c n my trCo s r a c ce c n e h o o y a d E o o
Vo_l No 8 l 6 .
Au ., 01 g 2 0
玛 纳 斯 河 流 域 生 态 径 流 的 影 响 与 分 析
董 奎



( 新疆石河子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新疆 石河 子
8 20 ) 3 00
[ 要] 通过 对玛 纳斯 河流域 代 表 站 河流 生 态 径流 的 计 算 , 摘 进行 对 比分 析 , 最 大 可能 满足 尽 现 状 生态 的要 求 , 以便更 有效地 对 水 资源进 行 保护 , 为水 资源 的可持 续发展提 供技 术 支撑 。
[ 关键词] 生 态径流 ; 影响 分析 ; 纳斯 河 玛
[ 中图分类号 ] T 23 V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77 (00 0 - 92 0 06- 152 1)8 00 - 3
域 内地 势 由东 南 向西北 倾斜 , 海拔最 高522 5m, 低 4 . 最
资源 特 点 以及 经 济 发 展 、 态 环 境 保 护 对 水 资 源 的 需 求 , 生

乡土景观设计在玛纳斯河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乡土景观设计在玛纳斯河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以玛纳斯河景观生态恢复设计为例,通过生态乡土景观设计手法,以滨水生态恢复为主旨,玛纳斯河流域为背景,结合河流所在地域特点,确定以玛纳斯河景观生态恢复设计为主题。

设计理念通过人工方法,按照自然规律,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更好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新疆天山北麓的玛纳斯河流域,改造过程中运用乡土景观设计手法在景观恢复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自然环境以及人文风格等,最大化地实现景观改造和维护。

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景观设计;生态恢复;湿地改造;乡土景观元素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130-02一、乡土景观概述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石河子市玛纳斯河的河水污染,造成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的主要根源来自于河道上流的工厂,本文将研究地域锁定在玛纳斯周围河岸,以乡土景观设计手法在景观生态恢复设计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力图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拯救玛纳斯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通过实际现场考察,运用乡土景观的设计手法从规划与设计两个方面总结出乡土景观中运用的方法,进一步深层挖掘乡土植物景观的地域性、艺术性、文化性,最终实现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景观的整合和强化。

二、乡土景观元素在景观设计应用1.乡土要素的直接运用。

在玛纳斯河景观生态恢复中,直接运用是乡土景观中运用最广泛的元素之一,主要就地取材运用河道周围的石头、树木,经过简单的摆放形式、摆放次序等艺术处理,不用花过多的时间去装饰处理,直接运用乡土要素的这种设计手法,主要运用玛纳斯河当地丰富自然资源材料造景,更加体现出当地景观的地域性、文化性,突出田园式生态环境的艺术效果(如图1)。

图1 田园式生态景观图片来源:设计者李小龙2.乡土材料的加工利用。

在玛纳斯河景观生态恢复中运用乡土的自然材料,运用当地可用的有生资源,充分的利用河道周围的植物、河岸附近的石材、沙土等,并通过一些专业的造景手法处理,使生态的景观更能展示地域风貌,例如在玛纳斯河景观恢复设计中主要运用蓝、绿色为主色调,合理利用本地地形的优越条件,使得乡土景观得以充分的体现。

新疆玛纳斯流域生态环境需水分析

新疆玛纳斯流域生态环境需水分析

新疆玛纳斯流域生态环境需水分析
刘洁;王先甲
【期刊名称】《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卷),期】2007(21)2
【摘要】本文从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概念出发,就西北地区的一个典型的流域代表玛纳斯河(以下简称玛河)流域的生态特点与问题,提出玛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概念,并概述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的现状。

根据玛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的定义,本文从降水———径流的发生与演变出发,按山区和平原生态圈层结构分层次计算玛河流域生态需水,并区分生态需水的水源组成(降水、径流)。

分析计算结果,对玛河流域生态需水计算结果进行供需平衡分析。

【总页数】6页(P104-109)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需水;干旱地区;玛纳斯流域
【作者】刘洁;王先甲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和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43
【相关文献】
1.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初探 [J], 王庆英
2.基于MOD系统的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演变与重建研究——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J], 封玲;汪希成
3.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供水区年需水量预测与供水方案 [J], 李岩
4.干旱内陆河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分析——以新疆自治区台兰河流域为例 [J], 孙栋元;赵成义;魏恒;寇思勇;彭冬梅
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评价——以新疆台兰河流域为例[J], 孙栋元;赵成义;李菊燕;于波;韩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田野调查研究——以石河子市河段为例-旅游管理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田野调查研究——以石河子市河段为例
初鸿雁舒梅娟
本论文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石河子市范围内玛纳斯河河道部分河段的植物种类,植物分布情况,工业分布以及河流水文资料,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资料分析,总结出玛纳斯河生态环境出现的部分问题,结合景观生态学、景观设计学知识提出应对策略,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支撑。

一、玛纳斯河流域开发现状研究
(一)自然条件
玛纳斯河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发源于天山永久性积雪冰川,北流注入玛纳斯湖,河道全长约420千米,流域面积5156平方千米,是准噶尔盆地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内陆河流。

流域属内陆干旱区,属于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110-200毫米。

玛纳斯河流域以玛纳斯河为中心线,从南到北经过上游高山区、中游丘陵绿洲和下游平原荒漠区。

依次分布着冰川,永久积雪,草甸草原,森林,荒漠草原,丘陵绿洲和戈壁荒漠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

(二)玛纳斯河开垦沿革
玛纳斯河流域是西北地区大型绿洲灌区之一,近几十年来人工绿洲的建设使得玛纳斯河流域经济发展,在新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资料记载,清朝时流域
内水资源得到初步开发,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解放军进驻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就开始了绿洲屯垦的新时期。

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治理,玛纳斯河流域灌溉系统已经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供水体系。

50年代以来,流域内经济经历了半农半牧、以农为主和初步建成工业化三个阶段。

二、玛纳斯河流域景观生态问题研究
(一)绿洲化扩张过程
受人工绿洲建设进程影响强烈的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对景观格局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其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也具有一定得负面性。

表现为人工绿洲急剧扩大的同时,开垦造田,拦坝建库,扩充河道,修建水渠,占用草地和天然林为耕地,在戈壁上开辟新城,使得天然绿洲不断减少,原始景观生态环境破碎化加剧,形成边缘环境恶化现象。

(二)城镇化建设的人工绿洲景观
随着人工绿洲的建设形成和发展,流域内逐渐建起了一大批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城镇和工厂,拥有30万多常住人口的石河子市,是这些城镇中规模最大,基础设施建设最完善的一座新兴的人工绿洲城市,它是随着玛纳斯河水利水能资源开发,在一片密布芦苇、红柳的戈壁滩上逐渐建设崛起的新兴城市。

它是人进沙退,干旱区人工绿洲城市建设的突出样本。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干旱区绿洲建设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多年以来,玛纳斯河流域水利工程发展迅速,玛纳斯河流域已建成大小水库11座,水库面积55平方千米总库容451亿立方米;建成水电站4座。

总装机容量5.7万千瓦。

目前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直接用于农业灌溉的水达到13亿立方米以上。

玛纳斯
河流域近60年的开发治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引水、蓄水、配水灌溉体系,水资源得到综合利用,成为新疆开发治理较早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高的典型灌区。

玛河流域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2.98×108m3,在引水蓄水相结合、分水渠水库相结合、梯级电站蓄水分水的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调控水资源。

石河子垦区根据兵、地水资源分配协定用水量为10.6亿立方米。

(四)玛纳斯河流域石河子垦区植物景观资源
石河子垦区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芦苇、猪毛菜、骆驼刺、白刺拂子等。

常见乔木有杨树、柳树、榆树、白蜡等,常见灌木主要有胡杨、红柳、沙枣、梭梭柴等。

但根据多次现场实地调研和当地居民访谈得知,在石河子段玛纳斯河沿岸周围能见到的植物只有少量的芦苇,猪毛菜和白刺拂子等草本植物,河岸周围除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交界公路附近有少量人工林带以外原生树木所剩无几;杨树、红柳、榆树等只在十户窑村河段有少量出现,其余河段在河道中有不足1米高的红柳或榆树细小的幼苗,更有甚者只有砂石和裸露的河床。

每年6、7月份为夏汛洪水高峰期,,河道植物被洪水冲走,河岸被侵蚀严重,导致河道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自身修复能力弱,恢复周期极长,导致河道植被生态景观状况十分恶劣。

三、玛纳斯河流域景观生态问题研究
(一)玛纳斯河地境生态恢复设计理念与策略
选取玛纳斯河代表性河段进行概念性的生态恢复设计研究,提出——关注戈壁明珠绿洲廊道,让新疆石河子城市人居环境更美好的设计景观改造主题,提出
三个策略。

1、生态恢复策略:减少人群对玛纳斯河生态干扰,建立自身生态恢复系统。

2、垂直交通策略:垂直立体式交通流线设计,恢复场地生态肌理。

3、乡土景观营造策略:优化河道生态空间格局,保持河岸的基本生态结构的前提下,营造动植物的生态涵养区,驳岸的阶梯层级生态种植区、生态景观观光区、岸滩节水农业种植涵养区。

最小干预最优格局,保持河岸的基本生态结构。

引入水生植被,重建生态系统。

通过以上策略,以体现特色、示范引领、绿色生态为指导思想,营造良好的干旱区、半干旱区河道生态环境,为新疆区域内相似河流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示范。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