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第七章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
九、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的主要标志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总统府,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覆亡。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仓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 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 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 沧桑。
■ 第三条道路必然破产的原因
1、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 中国走不通; 2、战后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与两种命运的决战, 没有走中间道路的余地; 3、国民党专制独裁政权不允许民主党派存在; 4、以民主党派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 十分软弱,既无经济基础,又缺革命武装。
■ 中国多党合作政治 协商制度形成标志
五、内战爆发后我党应对战争的重大方针政策
1.政治方针: 在党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彻底孤立国民党反动集 团。 2.军事原则: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以歼灭敌 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 保守或夺取城市及地方为主要目标。 3.土地政策: 1947年7月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 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 其田的土地制度”。开展土改,号召农民“保田参军”, 支援前线。
[ 美 ] 罗伯特· 劳伦斯· 库恩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01-01
八、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与中国多党合作政治 协商制度的形成
■我国政党制度的曲折发展及探索历程
1.多党制阶段 2.“一党专制”阶段 3.多党合作阶段
■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政治主张
及立场转变
1.历史发展 2.政治主张 3.政治立场转变
四、全面内战爆发标志及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1.内战爆发标志: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22万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2.双方力量对比:
国民党:总兵力430万,统治全国76%国土,3.39亿 人口;控制大城市、铁路交通线;接收100 多万日军全部装备;得到美国援助。 共产党:总兵力127万,无海军空军,“小米加步枪” 解放区人口1.36亿,处于落后农村,物质上 得不到任何外援。
七、国民党政权全面危机与国统区反蒋第二条 战线的形成
■国民党政权全面危机的表现
军事危机:士气低落,军心厌战,战场上不断溃败。 政治危机:政府专制独裁,官员贪污腐败,民心严重丧失。 经济危机:1.恶性通货膨胀,物价疯狂上涨;
2.民族工商业纷纷破产倒闭; 3.农村经济凋敝,饥民遍野; 4.劳苦大众挣扎在死亡线上。
无党派代表邵从恩在政协开幕上致词希望:
今天政治协商会议……虽然参加会议的代表,不过寥寥数 十人,但实际上是全国人民以至盟邦所非常注意的,正是万目 睽睽,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异常严重,尤其是四万万无告的 同胞,眼巴巴望着我们这次会议的成功,这种情形是值得我们 深切的认识。外面有人说,你们这次会议,只许成功,不许失 败,如果失败,使人民失望,盟邦失望,将来如何演变,还堪 设想吗?所以非成功不可。但是这两个字应该怎样解释?所谓 成功,是指国家成功、民族成功,不是一党一派或是个人的成 功,要是一党一派或个人成功,反转来就是国家不成功;只有 国家成功,才能使一党一派或个人都跟着成功,成功的界限应 该在这些地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
途的决定胜负的斗争,而这一时期的美、苏对
华政策,则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走向有着至
关重要的影响……
一、战后美苏对华政策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容共策 略
扶蒋反 战后苏联对华政策 共
谋华权益
与蒋合作
1945年2月4日,英国首相邱吉尔、美国 总统罗斯福、苏联元帅约瑟夫· 斯大林 (前排由左至右)在苏联克里米亚的雅 尔塔举行会议签订《雅尔塔协定》。
六、人民解放战争的三个发展阶段
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经一年作战,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歼敌112万。
2.战略进攻阶段:1947.6——1948.9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主力12万人强度黄河,发动鲁西南战役,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以主 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选择大别山区作为战略进攻的首要目标。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是在人民解放军数量上与国民党相比处于劣势以及战
中共代表周恩来与国民党政 府代表张群签署的《关于停 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
蒋介石在开幕词中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要真诚坦白,树立民主的楷模。在巩固国本的共 同认识之下,都能充分坦白地提出主张,不必有所隐讳或 保留。……唯有坦白,才见得真诚。也唯有牺牲成见,择 善而从,才能成立合理而有益的决议。二要大公无私,顾 全国家的利益。在国家民族整个利益之前,所有党派或个 人部分的成见,应无不可以牺牲,无不可以让步。为了成 立有效的决议,有时候撤销我们的提案,比之坚持我们的 主张,更有伟大的价值。三要高瞻远瞩,正视国家的前途。 要开辟建国的前途,促使我们国家的进步,而决不可以使 国家停滞在百事落后的地位,甚而至于造成国家的退步。”
■解放区政权问题:我党主张政治民主化,由国民政
府召集各党派政治会议,确定省县自治, 实行普选。国民党强调“政令统一”,认 为“承认解放区问题,绝对行不通。”
重庆谈判后,双方商定于1945年11月召开政协
会议。但因蒋破坏《双十协定》,攻打解放区,使
政协会议一时无法召开。在内外反战舆论下,蒋政
治上陷于孤立。1945年11月下旬,美调整对华政策,
争局部还处于防御的情况下而展开的。这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到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 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3.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
1948.9.16-24,粟裕、谭震林率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随后组织 的三大战役,歼敌154万。
■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中国的现存八个民主党派,成立最早的是
致公党,最晚成立的是台盟。有五个是在抗战胜
利前后所创立,另外三个党派的历史虽然要早些,
但其组织的活跃与发展,同样与抗日战争胜利前 后民主宪政运动的兴起有关。这些民主党派被认
为是当时中国的中间势力党派。
■中国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
抗战胜利后,中国民主党派处于全国的第 三党地位,这使他们中间的许多领导人物企图
杜鲁门任命马歇尔为总统特使,来华调处国共关系。 在此形势下,1946年1月10日,蒋签订停战协定, 在重庆召开了政协会议。会议争论的焦点问题仍然 是军队问题与解放区政权问题。
1946年政协会议是中国宪政史上极 其重要的一幕。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促 成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 青年党在内的国内各派政治力量达成了 宪政共识,即:改组国民党一党专政的 政府,在中国通过一部民主的宪法,建 立一个两院国会制、责任内阁制和省自 治制度的宪政国家。但因内战爆发,该 方案最终未能实现。 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共38人, 其中有中国国民党代表8人,中共代表7 人,民主同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 无党派人士9人。
二、战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革命两手策略
一方面,参加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积极争 取和平民主; 另一方面,加紧自卫战争准备。
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1945年8月14日、20日、 23日,蒋介石准备内战的同 时,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 谈判。 重庆谈判从8月29日至
10月10日“双十协定”签
订止,历时43天。
提的建议一般都有回复,提
的批评?我就没有看到有谁 提批评。而且,我觉得没有
权力的人监督有权力的人,
这个本身就不好办。
胡福明 :1995——2001年任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成思危谈政党制度: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
在谈到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 系时,成思危用了一个很特别的比方。 他说:“海外有些朋友问我,你既然 是独立的党派,为什么要接受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我跟他们解释说,西方 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 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 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 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 了保持社会的和谐。要大合唱,就要 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 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 唱大合唱,就要有主旋律,这个主旋 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国共对立的政治纲领之外,寻求走第三条道
路,开始鼓吹中间路线:政治上,实现英美式
民主政治;经济上,走和平改良道路,发展资
本主义。wk.baidu.com
■中国民主党派的政治立场转变
1948年1月,香港民盟一届三中全会上,
沈钧儒等宣布,恢复民盟总部。指出“中间
路线”行不通,要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集团, 必须与共产党合作,标志民盟站到新民主主 义革命立场上来。
周恩来代表共产党致词表示:
“十八年内战惨痛的经验,人民的痛苦,使我们今天
在先烈的昭示下,在中山先生遗像之前,应痛下决心,不
仅在今天下令停战,而且要永远使中国不再发生内战”。 “政治协商会议,就要请各党代表及社会贤达,一起来订
出如何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的方
案,并在此过渡期中,我们提议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之上, 实现各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合作的举国一致的政府。” 要“去掉一切落伍陈腐和不合时宜的制度和办法,信赖人 民,依靠人民,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
“尽管握有名牌大学的电机工程学文 凭,江泽民还是遇到了找工作的难题。 他虽然听说在中国东北的发电厂有空缺 职位,但此刻内战正酣,交通几乎断绝, 他去不了那里。由于无事可做,他和他 的朋友童宗海只能四处打零工。” 1947—1948年的冬天尤为艰难。 内战引发的严重粮食短缺开始在全国 蔓延;在上海,有大约500人死于饥 饿。但内战仍在激烈地继续着。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前与 赫尔利、张治中合影
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在宴会上。
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合影
重庆谈判焦点问题:军队问题和解放区政权问题 ■军队问题:我党主张公平合理整编全国军队,中共
部队改编为16个军48个师。后让步到按 5:1或 7:1比例缩编为24个师或至少 20个师。国民党允予12个师为最高限额。
十、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新中国蓝图的绘制
1949年3月5-13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消灭国民党残余的三种方式 天津方式:战斗解决 北平方式:和平解决 绥远方式:伺机解决 ■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 由乡村转向城市 ■革命胜利后党的主要任务 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外交上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及特权, 与各国平等互利贸易、建交。 ■执政党建设思想——“两个务必” 六条规定: 1.不做寿;2.不送礼; 3.少敬酒;4.少拍掌; 5.不以人名作地名; 6.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并列。
十一、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客观原因: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国际无产阶级的同情和援助。
■主观原因:有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是赢得革命胜利的保证。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悲壮的“刑场上的婚礼”
1928年2月6日,在广州 黄花岗刑场,在生命的最后 时刻,他们举行了古今中外
绝无仅有的悲壮动人的刑场
婚礼。 “为了革命,为了救国 救民,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 事业而牺牲,我们一点也没 有感到遗憾!”
周文雍和陈铁军
《红岩》英烈“狱中八条”
“防止领导成员腐化,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 炼,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注意路线问题, 切勿轻视敌人,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 和生活作风问题,严格整党整风,严惩叛徒特务。” 这是半个世纪前,在共和国已经建立,那些被关押在 重庆白公馆国民党监狱里共产党员们,在他们的生命终结 之时,集体留给党组织的最后遗书——“狱中八条意见”。 战争年代党内的腐败,会直接危害到革命事业及革命 者的生命。这是小说《红岩》向我们展示出的带血的现实。 而英烈们留给党组织的“狱中八条”,无一不是用生命和 鲜血换来的血淋淋的教训。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 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召开。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总的说来,民主监督很 难,这个牵扯到政治制度设 计,很多情况下人民没有知 情权,监督也缺少制度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