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营养器官的生长
3.6.2营养器官的生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6.2营养器官的生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8df4eb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5.png)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6.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的生长过程及其功能。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营养器官的生长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掌握各营养器官的主要功能,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植物生长现象。
4. 植物生长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阐述营养器官的生长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以及植物生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 营养器官的生长实例:分析具体的植物生长实例,如根的生长、茎的输导作用、叶的光合作用等。
6. 营养器官的生长观察与实验:介绍观察和实验方法,如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以及进行植物生长实验等。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学生需要了解根、茎、叶的生长过程,包括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等。
(2)营养器官的功能:学生应掌握根、茎、叶的主要功能,如吸收水分和养分、运输养分、光合作用等。
(3)植物生长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需要认识植物生长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提高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作业反馈:
(1)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重点关注学生对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功能及其应用的掌握情况。
(2) 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3) 对于作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4)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提出的问题,可以进行集体讲解或个别辅导,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
板书设计
1. 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
- 细胞分裂
- 伸长
七年级生物上册 3.6.2 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6.2 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168f09ee06eff9aff8070b.png)
《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解释营养器官的概念,并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解释环境中水、肥等因素影响根系分布的规律。
2、能力目标:提高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参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系根尖,了解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及生长变化规律。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系根尖,了解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及生长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根尖的变化动态。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
(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胚芽进一步发育为叶和茎,胚根发育为根,那它们是如何发生和生长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
(板书:营养器官的生长)二、新课讲授1、植物的营养器官(读书)绿色植物的根、茎、叶是植物体吸收、运输和制造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称它们为营养器官。
(板书:营养器官:根、茎、叶)(同学们把这句话画起来)讲解:根从地里面吸收水分、养料等通过茎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位,而叶片里面含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也是有茎运输到各个部位,供植物体利用。
它们都与营养物质有关--吸收、运输、制造,所以称它们为营养器官。
2、根的发生和生长那这些器官是怎样由小长大的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根尖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实现了根的生长。
(板书:根的发生和生长)我们看到:根的发生和生长始于种子的萌发。
萌发种子的胚,总是胚根最先突破种皮,迅速地向下伸长,并逐渐形成根系。
(板书:根系)(画书)(1)直根系我们来看大豆的根系。
(ppt出示大豆的直根系)大豆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后,一直向下伸长,长成为一条明显发达的主根。
以后,在主根周围陆续生出许多侧根,每条侧根还会发出细小的侧根。
这样,由主根及其反复分枝的侧根形成了直根系。
(板书:直根系)(画书)直根系的植物有大豆、白菜、萝卜等。
(2)须根系有些植物的根并不是直根系,例如小麦。
小麦种子的胚根穿出种皮后,一直向下,不久主根的生长停滞下来,而在胚轴的基部又陆续地生出许多不定根。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优教课件2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优教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2a79a2c776c66137ef061957.png)
由胚根发育成的根叫做主根,从主根上生出的 根叫侧根,侧根还能生出细小的侧根。
从茎、叶等部位生出的根叫不定根
玉米的不定根
主根与侧根有明显区 别的根系叫做直根系
所有根的粗细相近,没 有明显的主根,这样的 根系叫做须根系
主根 根的类型 侧根
不定根
直根系 根系
须根系
根系分布的规律:向地性、向水性、 向肥性 图中植物根系的分布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
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部分。
根尖的结构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成熟区 迅速伸长 伸长区 分裂增生 分生区 保护 根 冠
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芽的类型:根据着生部位分为顶芽和侧芽。
顶芽
侧芽
芽的类型:根据将来的发育情况部位分为花芽、 叶芽、混合芽。
叶芽 :发育成枝和叶
花芽 :发育成花
混合芽 :发育成枝、叶或花
叶芽的结构
2 生长点 4 叶原基 3幼 叶 1芽 轴 5 芽原基
例:叶芽结构
生长点(分裂) 叶原基(幼叶) 芽原基(侧芽) 幼叶(成叶) 芽轴(茎)
顶芽
叶芽的生长
叶原基
节
侧芽
节
芽原基
叶
节 间
芽轴
幼叶 侧芽 节间
节
成叶 侧枝
根系:直根系、须根系
营 根的发生 根系分部规律:向水性、向地性、向肥性
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当我们把菜豆的种子种下去以后,种子萌发首先长 出根、茎、叶,它们吸收、运输和制造有机物,形 成一株幼苗,开始了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
1.了解哪些属于营养器官;描述根的发生和生 长过程。 2.观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 3.明确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根的发生和生长
北师大七年级生物上册第6章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北师大七年级生物上册第6章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d07c0a7fd5360cba1adbe8.png)
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解释营养器官的概念,并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解释环境中水、肥等因素影响根系分布的规律。
2、能力目标:提高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参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根系分布规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观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
难点:1. 观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2.概念图的使用和制作。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以概念图为核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以概念图为导游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通过探究根的分布规律,观察根尖显微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利用概念图教学,使知识内化,形成网络结构;学生探究活动,掌握知识。
观察实物或图片,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教学过程Ⅰ.导入课题:植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那么植物营养物质有哪些?如何获得?(学生思考,进而导出营养器官及功能。
)Ⅱ.新课展示根的概念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每一站。
(一)根的发生和生长1.回忆种子萌发过程什么部位先突破种皮,形成什么结构?它有什么作用?2.观察小麦和大豆的根,它们有何不同?正常根的种类有哪些?讨论:根据主根和侧根的分布,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外,还有什么作用?现在泥石流现象大家常常听说,它与植物减少有何关系?你该怎么做? (进行环保教育)展示部分概念图:大豆的直根系小麦的须根系3.探究演示学生课外实验: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种植物若干分成四组,分别用大小相同破烧杯种植。
第一组正常种植,浇水、施肥均匀;第二组植物水平倒放,其它与第一组均相同;第三组植物一侧保持水的供应,另一侧保持相对干燥,其它与第一组均相同;第四组一侧施肥,其它其它与第一组均相同。
一段时间后,供上课使用。
学生观察四组装置的植物根,比较有何不同,并讨论分析原因。
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6.2《营养器官的生长》课件
![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6.2《营养器官的生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f38d228e9951e79b8927d1.png)
细胞 大小 细胞 形状 排列 状况
较大 体积小 体积大 较大
不规则 近似正 长方形 有根毛 方形
不整齐 紧密 不整齐 稀疏
根尖的结构
点击相应部位可看到解释。
探究竟之试验(一)
• 我们观察了根的结构,下面开始探究根的 各个部分都是等量伸长生长的么?
• 请你先思考几分钟,设计一个实验。
•取菜豆种子使其萌发,当幼根长到1.5cm 左右,在幼根上画间距相等细线,让幼根 继续生长。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每一段细线间距离 的变化,并分析根的哪部分生长最快。
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
研究主题 :植物的根
• 大家观察过植物的根么?说说你的所见。
• 进一步思考: • 根对植物来说有怎样作用?(植物如果没
有根能不能生长呢?) • 根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基本结构有哪些呢?
二、根系:
是一株植物上所含有的根的总和。
直根系:指有明显的主根和
侧根区别的根系。 如大豆、棉花、油 菜等
想一想
• 1.盆花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换大一点 的花盆,这是为什么?
• 2.为什么要给农作物进行深层施肥?
一段时间后…
大家谈
• 1.根的生长和根尖的哪个部分密切相 关?
• 2.在生长的过程中根向哪个方向生长?
知识链
• 请大家自己看书,回答以下问 题:
• 1.什么是根尖?根尖可以分为 那几个部分?
• 2.根尖的各个部分细胞大小、 形态和功能是怎样的?
• 3.根尖是怎样不断生长的? • 4.根是向哪个方向生长的?
须根系:指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
根区别的根系。 如小麦、水稻、玉米等
根是如何生长的?
探究竟之观察
活动:低倍镜下观察 根尖的永久切片, 观察各部分细胞的 大小、形状和排列 状况: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682d3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9.png)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营养器官的生长》是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的一课,也是植物学部分的重要章节之一。
主要旨在让学生理解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生长过程,掌握这些器官如何为植物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支撑。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植物营养器官的基本特征、生长条件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学习植物生殖与发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结构,理解它们各自的功能;掌握营养器官生长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植物营养器官生长相关的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营养器官生长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生物现象充满好奇但缺乏系统认知。
他们对植物的直观感受较多,但对植物内部结构和生长机制的理解较为肤浅。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直观展示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逐步深入理解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规律。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营养器官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2. 实验探究法:设计简单的实验(如种子萌发观察、植物生长条件对比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 小组讨论法:围绕关键问题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观点、交流思想,培养合作精神。
4. 归纳总结法:在探究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营养器官生长的知识要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植物体的生长过程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优秀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caff41f3bb68a98271fefaf8.png)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6章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第2课时)——茎、叶的生长一、知识与技能:1、植物体营养器官的概念,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
2、描述由胚芽发育成为幼苗茎叶的形态变化,解释枝条、节、节间、顶芽、侧芽、叶芽。
3、观察并描述芽的结构,并指出芽伸展为枝条的过程中各部分怎样变化。
4、说明茎叶的发生和生长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芽的结构的解剖与观察,学习解剖观察叶芽的方法。
2、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对生长变化的动态过程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严谨仔细的科学研究作风。
重点:1、芽的结构与功能。
2、芽的生长变化与规律。
难点:芽的生长变化规律。
四、教学过程【引入】视频:植物生长的力量。
板书:一、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第2课时)活动一:观察叶、茎、侧枝图片,并思考:枝条生长概况怎样描述节、节间、顶芽、侧芽的概念茎的形态特征活动2:解剖观察芽的结构。
识别叶芽的结构,理解叶芽的各部分与枝条各部分(一)芽(性质)◆花芽→花◆叶芽→枝叶◆混合芽→花、枝叶(二)芽(位置)*顶芽(茎的顶端)→主茎*侧芽(茎的叶腋处)→侧枝(三)叶芽的结构●生长点→主茎●叶原基→幼叶→成叶●芽原基→侧芽→侧枝●芽轴→节间二、茎的生长:是生长点细胞分裂和伸长结果。
向上或水平方向。
无论是垂直生长还是水平生长,都是顶芽生长点细胞分裂和伸长的结果。
玉米、小麦和水稻等植物的拔节,是茎基部几个节的部分细胞分裂和伸长的结果。
三、叶的生长:各部分生长速度不一致;生长期有限(有些生长期较长:韭菜)叶原基形成幼叶时,先是顶端生长使叶原基伸长成柱形,然后边缘生长而形成叶的雏形。
大多数幼叶叶片的生长是全面扩展,但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因而叶片的形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有些植物的叶基部,有保持分生能力的细胞,叶片的生长期较长,如韭菜割去叶片上部,叶仍能生长。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生殖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生殖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8b846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b.png)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生殖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生殖器官的生长》是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的内容。
在前两节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之后,本节进一步阐述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知识。
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学生将深入理解花的分类、传粉与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材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自然生命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哪些。
(2)描述花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特别是雄蕊和雌蕊的组成及功能。
(3)了解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的概念。
(4)描述传粉后产生受精卵的过程,理解受精作用后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解剖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3)小组合作,提升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探索欲。
(2)培养学生爱护花草、尊重生命的意识。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的概念。
3.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以及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教学难点】:1.理解传粉、受精作用与子房和胚珠相应结构的变化。
2,。
独立完成花的解剖和观察实验。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对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他们对花的详细结构和生殖过程了解较少,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加深理解。
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实验法:(1)学生分组进行花的解剖和观察实验,记录花的各部分结构。
(2)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花粉粒和胚珠等微观结构。
2. 讨论法:(1)小组讨论花的分类和生殖过程,分享观察结果和体会。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营养器官的生长》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营养器官的生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5217b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7.png)
当我们把菜豆的种子种下去以后,种子萌发第一长 出根、茎、叶,它们吸取、运输和制造有机物,形 成一株幼苗,开始了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
1.了解哪些属于营养器官;描述根的产生和生 长过程。 2.视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 3.明确叶和茎的产生和生长。
根的产生和生长
根系---一株植物根的总和 根系有几种分类呢?根有哪 些类型呢?
叶芽的结构
2 生长点 4 叶原基 3幼 叶 1芽 轴 5 芽原基
例:叶芽结构
生长点(分裂) 叶原基(幼叶) 芽原基(侧芽) 幼叶(成叶) 芽轴(茎)
顶芽
叶芽的生长
叶原基
节
侧芽
节
芽原基
叶
节 间
芽轴
幼叶 侧芽 节间
节
成叶 侧枝
根系:直根系、须根系
营 根的产生 根系分部规律:向水性、向地性、向肥性
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部分。
根尖的结构
吸取水分和无机盐 成熟区 迅速伸长 伸长区 分裂增生 分生区 保护 根 冠
叶和茎的产生和生长 芽的类型:根据着生部位分为顶芽和侧芽。
顶芽
侧芽
芽的类型:根据将来的发育情况部位分为花芽、 叶芽、混合芽。
叶芽 :发育成枝和叶
花芽 :发育成花
混合芽 :发育成枝、叶或花
由胚根发育成的根叫做主根,从主根上生出的 根叫侧根,侧根还能生出细小的侧根。
从茎、叶等部位生出的根叫不定根
玉米的不定根
主根与侧根有明显区 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
所有根的粗细相近,没 有明显的主根,这样的 根系叫做须根系
主根 根的类型 侧根
不定根
直根系 根系
须根系
根系散布的规律:向地性、向水性、 向肥性 图中植的是( C )
七年级生物上册 3.6.2 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6.2 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bce561312b3169a451a4ac.png)
《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解释营养器官的概念,并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解释环境中水、肥等因素影响根系分布的规律。
2、能力目标:提高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参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系根尖,了解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及生长变化规律。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系根尖,了解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及生长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根尖的变化动态。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
(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胚芽进一步发育为叶和茎,胚根发育为根,那它们是如何发生和生长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
(板书:营养器官的生长)二、新课讲授1、植物的营养器官(读书)绿色植物的根、茎、叶是植物体吸收、运输和制造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称它们为营养器官。
(板书:营养器官:根、茎、叶)(同学们把这句话画起来)讲解:根从地里面吸收水分、养料等通过茎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位,而叶片里面含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也是有茎运输到各个部位,供植物体利用。
它们都与营养物质有关--吸收、运输、制造,所以称它们为营养器官。
2、根的发生和生长那这些器官是怎样由小长大的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根尖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实现了根的生长。
(板书:根的发生和生长)我们看到:根的发生和生长始于种子的萌发。
萌发种子的胚,总是胚根最先突破种皮,迅速地向下伸长,并逐渐形成根系。
(板书:根系)(画书)(1)直根系我们来看大豆的根系。
(ppt出示大豆的直根系)大豆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后,一直向下伸长,长成为一条明显发达的主根。
以后,在主根周围陆续生出许多侧根,每条侧根还会发出细小的侧根。
这样,由主根及其反复分枝的侧根形成了直根系。
(板书:直根系)(画书)直根系的植物有大豆、白菜、萝卜等。
(2)须根系有些植物的根并不是直根系,例如小麦。
小麦种子的胚根穿出种皮后,一直向下,不久主根的生长停滞下来,而在胚轴的基部又陆续地生出许多不定根。
营养器官的生长-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营养器官的生长-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a4b5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16.png)
营养器官的生长-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营养器官并理解其生长和发育的过程;2.掌握与营养有关的基本术语;3.了解不同营养成分对人体的贡献;4.提高学生对健康和营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人体营养器官的种类和结构;2.营养器官的生长和发育的过程。
难点1.对基本术语的理解;2.对不同营养成分对人体的贡献的掌握;3.营养的平衡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入手,引出营养学的重要性和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步:知识讲解(30分钟)1.营养器官的种类和结构;2.营养有关的基本术语;3.不同营养成分对人体的贡献;4.营养的平衡与健康。
第三步:思考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人长期吃的食物只有一种,那么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第四步:练习巩固(25分钟)1.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常见食物,列举出其中的营养成分;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讨论自己每天的饮食习惯,并就如何保证营养平衡探讨。
第五步:拓展活动(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布置拓展作业和加强学习活动。
四、教学评估1.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2.教师即时辅导和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学PPT;2.课堂练习卷。
六、教学反思本课设计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观念和增加对健康和营养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讨论和练习中,并及时反馈和辅导学生。
同时,本课教学应该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效果。
第6章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优秀教学案例(第2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6章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优秀教学案例(第2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f6828b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9.png)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在课堂一开始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景。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植物生长的图片或视频,让他们观察并描述这些植物的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通过直观的展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营养器官的生长特点,并能够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在情景创设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植物的营养器官是如何生长的?”“它们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重要性?”等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我还结合教育信息化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在案例的结尾,我设置了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进行反馈。通过这一案例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营养器官的生长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掌握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学生能够理解根、茎、叶的生长机制,以及这些器官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学生能够分析营养器官的生长变化,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此外,我还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上,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接着,我会向学生提问:“你们对植物的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有什么了解?它们是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的?”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营养器官的生长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营养器官的生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e7653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b.png)
茎叶的生长
芽 顶芽发育使主茎长高 侧芽发育形成侧枝 节间
节
叶芽的结构
生长点 叶原基 生长点
幼叶
芽轴
叶芽的纵切面示意图
叶芽的生长
茎
幼叶
成叶
芽原基
芽
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通
有些植物的叶基部,有保持分 生能力的细胞,叶片的生长期较长, 如韭菜割去叶片上部,叶仍能生长。
年轮
年轮反应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 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不断分 裂且分化的结果。
下课
直根系
由主根及其反复分支的侧根
植物的根系
胚根穿出种皮后向下伸 长,不久主根的生长停滞下 来,而在胚轴基部又陆续生 出许多不定根。
须根系
植物的根系
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形态不同,在土 壤中散布的方式也不相同。
根系的散布受到环境中水、肥料等 因素的影响。
根系的散布规律
根的向地性
根的向肥性
根尖的结构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 到生有根毛部分的这 一段
过分裂和生长形成新的枝条。
叶芽的纵切面示意图
枝条
叶芽的生长
顶芽
叶原基
幼叶
芽原基
侧芽
芽轴
节间
成叶 侧枝
叶芽的生长
茎的生长方向与根的生长刚好相反,茎是 向上生长
茎也有沿水平方向生长的, 如:草莓,甘薯等。
无论是垂直生长还是水平生长,都是顶芽生 长点细胞分裂和伸长的结果。
叶原基形成幼叶时,先是顶端生长使叶原 基伸长成柱形,然后边缘生长而形成叶的雏 形。大多数幼叶叶片的生长是全面扩大,但 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因而叶片的形状会 产生不同的变化。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营养器官的生长课件(共14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营养器官的生长课件(共14张)](https://img.taocdn.com/s3/m/aaf50d6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b.png)
第二环节:教师点拨
一、根的产生和生长
根的产生和生长始于种子的萌发。萌发种 子的胚,总是胚根最先突破种皮迅速向下伸长, 并逐渐形成根系。
1 、直根系
大
豆
根系有明显主根和侧
的
根区分的,称为直根系。
直
2 、须根系
主根 侧根
根 系
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
根系,称为须根系。
3、根系散布的规律:
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学习目标:
1、解释植物营养器官的概念及营养生 长的原因。 2、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及 形成,辨认根尖结构,说明根尖四大区 基本功能。 3、辨认叶芽结构,理解叶芽各部分与 枝条的各部分之间的发育关系。
第一环节:整体感知
1、自检自学预检 探究质疑(?组内互助)
有些植物的叶基部,有保持分生 能力的细胞,叶片的生长期较长, 如韭菜割去叶片上部,叶仍能生长。
第三环节:能力提升
1、交流解惑 分任务 A大组:导学案P58问题1、2和3
B大组:教科书P111思考与练习1、2和4
独 思 — ? 互助(组内or组外)
2、成果展示 教师点拨 提示:根系散布的规律: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
小 麦
向地性 向水性 向肥性 不 定
的 须 根
根
系
4、根尖的结构与基本功能
成熟区: 根吸取水分和无机盐 的最主要部位
伸长区:生长最快的地方 分生区: 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 冠: 保护分生区
二、叶和茎的产生和生长:
1、芽的种类:
顶芽
按着生位置分类
侧芽
花芽
按 产 生
叶芽 分
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芽
生长点 叶原基
幼叶 芽原基
叶 侧芽
芽轴
茎
3.通过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进行定性 实验和对照实验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 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互助合作的能 力。
back 导航 Go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探究植物根系,认同植物对水土保持及 环境保护的作用。
2.使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理解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
3.通过观察根的生长与茎、叶的生长,使学生 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观点。
back 导航 Go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根尖与芽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 2.理解根尖与芽的生长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1.根尖与芽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之间的关系
。
2.理解根尖与芽的变化动态。
back 导航 Go
在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之 后,再来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有助于 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准确理解绿色开 花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
3、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思考题:
有人给植物浇灌,每天浇一点水,只有土 壤表层是湿润的,而下层却一直得不到水.另 有人浇水,是在土壤干燥以后一次浇足(通称“ 干透浇足”).请你思考哪种方法对根系的发育 有利。
小资料:一棵植物的根总共有多长?
一棵植物的根系长度大的惊人!参天的 大树不用说了,就是一棵青草,它的根系 也是相当庞大的。有科学家曾栽种一棵黑 麦,黑麦生长到一生中根系最发达时,统 计出这棵黑麦的根系是由1400万条根组成 的。这些根如果连接起来,全长是600km。 这些根一共有150亿条根毛,芽
叶原基
芽原基
芽轴
幼叶 侧芽 节间
成叶 侧枝
茎的生长
茎的生长方向与根相 反,一般都是向上生长。
茎也有沿水平方向生 长的,如草莓甘薯等。
无论是垂直生长还 是水平生长,都是顶芽 生长点细胞分裂和伸长 的结果。
玉米、小麦和水稻等植物的拔节,是茎基部几 个节的部分细胞分裂和伸长的结果。
叶原基形成幼叶时,先是顶
精确的计算表明:这棵黑麦根系的总 面积是茎和叶总面积的130倍,你能说出这 种现象对黑麦生活有什么意义吗?
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第2课时)
二、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1、芽的种类:
按着生位 顶芽 置分类 侧芽
花芽
按发生 分类 叶芽 混合芽
2、观察叶芽的结构
生长点 叶原基 幼叶
芽轴 芽原基
3、叶芽的生长
本节主要包括植物营养器官的发生和生 长,根的发生和生长包括根系概况和根尖结 构与功能;茎叶的发生和生长包括芽的结构 与生长变化以及生长规律.
本节内容安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
根的发生和生长。第二课时学习“茎和叶的
发生和生长.
back 导航 Go
学情分析:
在小学常识课里学生已经对幼苗的形成有所 了解;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根、 茎、叶的感性知识.现在在学习了细胞的知 识后,再来研究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即有了经 验积累又有了知识储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 奠定了基础.
有些植物的叶基部,有保持
端生长使叶原基伸长成柱形,然后 分生能力的细胞,叶片的生长期 边缘生长而形成叶的雏形。大多数 幼叶叶片的生长是全面扩展,但各 较长,如韭菜割去叶片上部,叶
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因而叶片的 仍能生长。 形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杨和松等植物还能加粗生长。
小结:
二、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 物营养器官的生长
2020/8/20
教学目标
教 学
教材分析
导
学情分析
航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
1.解释植物体营养器官的概念,说明根、茎、叶的 一般功能。
2.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以及它们各自 的形成。
3.识别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理解其发育中的变化, 并说明根尖四个区的基本功能。
不 定 根
小麦的须根系
3、根系分布的规律:
向地性 向水性 向肥性
4、根尖的结构:
活动:观察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 主要部位
伸长区:伸长最快的地方 分生区: 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冠: 保护分生区
小结:
一、根的发生和生长: 1 、根系 直根系
须根系 2、根系分布规律:向水性、向地性、向肥性
一、根的发生和生长
根的发生和生长始于种
子的萌发.萌发种子的胚,总 是胚根最先突破种皮迅速向 下伸长,并逐渐形成根系.
?胚根是如何生
长和形成根系的?
点击查看
2020/8/20
1 、直根系
根系有明 显主根和侧根 区别的,称为 直根系。
主根
侧根
大豆的直根系
2 、须根系
主要由不定根 组成的根系,称为 须根系。
七年级的学生大多已进入青春期,他们思维 活跃,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好胜心和自我表 现欲都很旺盛,语言表达和交流合作能力也 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为教师开展探究性教 学提供了智力支持.
back 导航 Go
教学过程:
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第1课时)
?
猜一猜:
如果在一棵小树干上做一个与 你身高一样的标记,几年后,这 个标记的位置可能比你更高吗?
4.识别叶芽的结构,理解叶芽各部分与枝条各部分 之间的发育关系。
5.区别茎与根在生长的方向性上的不同;指出叶的 一般生长规律。
back 导航 Go
能力:
1.通过观察、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收集和利用课内外资料的能力、信息 加工能力和分析思辩能力。
2.通过讨论和描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