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国美术史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史前美术1.旧石器时代2.新时期时代●早●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人面鱼纹彩陶陶盆●庙底沟类型●花瓣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尖底漩涡彩陶瓶●舞蹈彩纹盆●晚●红山●玉器●龙山●黑陶●良渚●玉琮二、先秦1.青铜工艺●青铜器●礼,乐,兵,车马器其他●发展●商代●鼎盛●司母戊鼎●西周●增加铭文●毛公鼎●春秋●镶嵌和错金●莲鹤方壶●战国●铁器●采桑宴乐攻战纹壶●青铜雕塑●商(猛虎食人卣)●西周(青铜立人像)2.玉器●跽坐玉人像3.书法●甲骨文:占卜金文4.帛画●人物御龙图●人物龙凤图三、秦汉1.雕塑●青铜雕塑●(秦)铜车马●(西汉)长信宫灯●(东汉)马踏飞燕●石雕●西汉(霍去病墓石雕像群)●马踏匈奴●东汉(李冰石像)2.绘画●画像石,砖●隶书(张迁碑)(礼器碑)(石门碑)●小篆(泰山刻石)●帛画●长沙马王堆_1号汉墓石帛画(西汉)四、魏晋南北朝1.绘画●曹不兴●佛画之祖●卫协●始精●曹仲达●曹衣出水●萧绎●职贡图●六朝三大家●顾恺之画绝,才绝,痴绝●女史箴图●洛阳赋图●烈女仁智图●画云台山记●论画●陆探微●秀骨清像●张僧繇●笔才一二,已象焉●张家样●杨子华●北齐校书图2.画论●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传神论)●论画●谢赫●画品●六品,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随类赋彩,应物像形,传移摹写,经营位置●宗炳●山水画论●叙画3.佛教艺术●壁画●4大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4.书法●钟繇●索靖●月怡贴●王羲之●兰亭序五、隋唐五代1.绘画●人物●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尉迟乙僧●吴道子画圣●送子天王图●87神仙卷●仕女●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周眆●仕女执扇图●簪花仕女图●五代●韩熙载●韩熙载夜宴图●周文炬●重屏会棋图●宫中图●山水●青绿山水●(隋)展子虔●游春图●(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青山行旅途●水墨山水●(唐)王维●王破墨●雪溪图●辋川图●五代●北方●荆浩●笔法计气韵思景笔墨●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斧劈皴●南方●董源●潇湘图●披麻皴●巨然●秋山问道图●层峦丛林图●画鸟●唐●牛马二韩●韩滉●五牛图●韩幹●牧马图●照夜白图●五代●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荃●写生珍禽图●徐熙●雪竹图,雏鹤药苗图●薛稷●屏风六扇鹤样●边鸾●二枝折花2.画论●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绘画著录●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断代史●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绘画通史●荆浩●笔法记●张璪●绘镜●外师造化,中得心源3.雕塑●龙门石窟●乐山大佛●昭陵六骏●乾陵石刻4.壁画●敦煌壁画●经变画●西方净土变5.建筑●寺庙建筑●大小雁塔●桥梁建筑●赵州桥六、宋1.绘画●人物●●武宗元●朝元仙仗图●李公麟●五马图●免胄图●梁恺●简笔画泼墨大写意●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山水●北宋●北方●李成●读碑窠石图●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远●范宽●溪山行旅途●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雨点皴●郭熙●早春图●林泉高致●卷云皴●高远,深远,平远●南方●米芾●人文山水画新开局●赤壁遗古●米点云山●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云山得意图●北宋青绿山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南宋山水●李唐●采薇图●万壑松冈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十八学士图●马远●马一角●踏歌图●寒江独钓图●夏圭●夏半边●烟釉林居图●松溪泛舟●花鸟●工笔画●黄居寀●山鹧棘雀图●赵佶●芙蓉锦鸡图●听琴图●瘦金体●崔白●双喜图●寒雀图●写意●文同●善竹●墨竹图●赵孟坚●岁寒三友●法常●老松八哥●杨无咎●墨梅图卷●风俗●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李贺●货朗图七、元1.绘画●人物●王绎●写像秘诀●杨竹溪小像●山水●钱选●秋江待渡图●高克恭●春山晴雨图●赵孟頫(文人画领袖)●鹊华秋色图●元四家●吴镇●渔夫图●倪瓒●渔庄秋霁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青卞隐居图●花鸟●王冕●墨梅图●繁花满枝●柯久思●墨竹图●郑思肖●墨兰●无根兰2.雕塑艺术●晋祠泥塑人物像●重庆大足石刻像3.壁画艺术●山西永乐宫壁画●朝元图4.建筑艺术5.雕刻●营造法式(李戒)6.工艺美术●瓷器●天青色(汝窑)●钱(哥窑)●变(均窑)●定窑●官窑●缂丝工艺7.书法篆刻●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八、明清1.绘画●明●早●浙派●戴近●钟馗出山图●春游晚归图●吴伟●柳下读书图●中●吴门四家●仇英●人物故事图册●辋川十景图●最后一个青绿山水画家●文徴明●真赏斋图●唐寅●孟蜀官妓●溪山鱼隐图●白云青障图●沈周●庐山高图●诗书画一体●晚●山水●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松江画派●花鸟●工丽●文进●吕纪●写意●陈淳●秋葵图●山茶水仙图●白阳仙人●徐渭●墨葡萄图●泼墨大写意●青藤白阳●人物●变形主义●陈洪绶●归去来兮辞●水浒叶子●崔子忠●云中玉女图●藏云图●波臣派●曾鲸●王时敏像●张子卿像●清●正统派●清初六家●王时敏●云山图●王鉴●夏山图●王翚●溪山红树图●王原祁●●吴历●横山晴雨图●恽寿平●个性派●清初四僧●朱耷●荷鸭图●哭之笑之白眼看世人●石涛●苦瓜和尚语录●搜尽奇峰打草稿●髡残●弘仁●黄山图●金陵八家●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叶欣,谢荪,胡慥,●杨州八怪●扬州卖画●郑燮,李鳝,李方膺●布衣文人画●金农,高翔,汪士慎●文人休养职业画家●黄慎,罗聘2.版画与年画●版画●朱圭,焦秉贞●耕织图●冷枚●万寿盛典图●陈洪绶●分色木印木刻法●芥子园画传●年画●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3.建筑艺术●园林建筑●私家●扬州●个园,何园●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上海●豫园●皇家●圆明园●万园之圆●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建筑●故宫●天坛●宗教建筑●布达拉宫●拉卜楞寺4.工艺美术●九、现代1.四大画家群●海派画家●赵之谦●虚谷,任熊,任熏,任颐,吴昌硕,蒲华●任颐●吴昌硕●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关山月●北京画家群体●齐白石●江浙画家群●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傅抱石2.近现代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田横五百士●林凤眠●春眠●江畔●刘海粟●男女同校●颜文梁●厨房●画室3.漫画●丰子恺●莫谈国事●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叶浅予●打到四人帮。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唐三彩:其釉彩有黄绿白赭篮等色,色彩协调,光泽灿烂,因其流动性强,在焙烧时任其下淌,每件艺术品的颜色都呈现高淡低浓,上浅下深的层次,几种颜色融合在一起,交相辉映,斑驳淋漓,形成一种天然绚烂的美的效果。
多为殉葬的冥器造型生动,富有神韵。
2:古画品录:著名的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写于粱代。
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
书中对魏晋27位画家进行评论,文章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即“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吴门画派:画史上的“吴门画派”是明代后期董其昌明确提出的,因核心人物沈周,文征明是江苏吴县(吴门)人故称“吴门派”主要人物还有唐寅,仇英。
其艺术风格主要继承宋元以来文人画传统,变元人的疏简放逸为文雅蕴藉,其画风以标士气,精笔墨,尚意趣为旨归,艺术上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风格,进而抒写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文人画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的代表,影响深远。
4:徐黄异体:实则为两种美学风格。
即黄筌,徐熙的花鸟艺术风格,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黄筌花鸟画题材多取决于宫廷的珍禽瑞鸟,名花奇石,采用勾勒填色的画法,使画面形象准确生动,色彩丰富浓艳,笔致工整细腻。
徐熙的绘画题材多表现大自然的禽鸟,花竹,草虫蔬果。
其特点是“落墨为格”,整个画面以墨为主,色彩占次要地位,用质朴精谨的手法,追求生动活泼的笔墨趣味和朴实淡雅的格调,创“野逸”风格,开水墨花鸟画之先河。
(两种美学风格的形成,是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接触的环境和事物不同,以至人生态度,思想意识也不尽相同的原故。
)5: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行描绘,入窑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下烧制后,于橙红色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突图案的一种陶器。
其陶质细腻,表面有光泽,彩绘不会脱落,形成纹样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与美化的效果。
中国美术史整理资料
中国美术史考试整理资料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三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多人舞蹈纹彩陶盆)第二章先秦美术青铜器的品种、用途和青铜器礼制商代晚期几形成较完备的青铜器种类,分礼器(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等四大类商代前期:饕餮乳钉纹方鼎最大的: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河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战国时期最突出的作品:《人物御龙帛画》第四章雕刻艺术秦汉------造型艺术最高峰(秦始皇兵马俑)西汉前期(长信宫灯)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著名画家:顾恺之(最著名,最伟大,早期绘画理论家)代表作:女史箴图《烈女传。
仁智图》《洛神赋》绘画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的情节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展开画卷曹仲达:被誉为“曹家样”样式“曹衣出水”谢赫《画品》六法理论提倡者,六法“气骨应随经传”应勿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指绘画艺术饿造型基础,形、色及构图山水画家与作品展子虔(qian)《游春图》唐。
韩滉,《五牛图》张彦《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董源《潇湘图》重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样貌结构分三段: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中断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
宋李唐《采薇图》* 范宽《谿山行旅图》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李公麟“白画”创造性发展成为白描书法领域赵孟頫《秋郊饮马图》《鹤华秋色图》元四家:黄公望(“画中之兰亭序”富春山居图)、吴镇、倪瓒、王蒙吴镇《渔夫图》倪瓒《鱼庒秋霁图》徐渭---晚号,青藤陈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号白阳山人,长洲人重点南北宗论;1.山水画理论2.以禅喻画3以文人化进入禅宗董其昌、松江派------南北宗论提出者四王:第一代;王时敏王鉴第二代:王原祁王翬(hui)代表人恽(yun)寿平:没骨画法创始人,昌州人四僧: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髡残、石涛“二石”黄山流派:弘仁、梅青(宣城画派)、石涛金陵八大家;代表人物:龚贤(湿画法,注重画面层次,明暗对比)功力、法度严谨,重视师从自然,画风写实,其中龚贤影响最大扬州八怪:创造革新,开创题材,提倡书法入画,诗书画结合。
教师招聘考试中国美术史笔记整理(全).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其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代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以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He (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陶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归纳1.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
中国美术史资料全国考研必备.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前言一、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种类?(一)什么是美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艺术”这个专门名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s”,由此演变成现代英语中的“art”,原意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制衣、栽培、医术等。
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要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
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们甚至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绘画。
而他们的“the fine arts”(我们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的。
当时蔡元培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还包括了诗歌和音乐。
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分离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人文学科,它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等,也包括服饰、园林等很大的范围。
“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部分。
一种精神产品,“美术”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意义、语言艺术的文学,具有造型性(形象)、可视性(视觉)、静态性(瞬间)、物质性(材料)的一种空间(二或三维)艺术。
名词概念:1.美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反映。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中国美术史学习知识点总.doc
第一章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1、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陶和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按陶器的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中游:仰韶文化;中下游:龙山文化;下游:大汶口长江中游: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下游: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北方地区 : 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 [ 仰韶、马家窑 ] 、下游素面陶 [ 大汶口、龙山 ] )1)仰韶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出土于西安半坡。
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两条小鱼;人面图案与鱼或网并列相伴。
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
最早的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 6000 多年的历史)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鱼丰收说、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说等。
该作品耐人寻味,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鹳鱼石斧缸》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Ps :蒸煮食物的炊具——鼎,青铜器《鹰鼎》主要通过尖嘴、勾喙、利爪三方面体现鹰的凶猛。
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答案一、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①石器时代以石器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也是文字出现以前的时代,属于原始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社会阶段;②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300万年至1万年前)和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至公元前21世纪);③旧石器时代是使用打制石器的时期,而新石器时代是以磨制石器的使用为主要标志的时期;④旧石器时代在我国早期的文化遗址有,山西芮城西候度遗址(距今180万年)、陕西蓝田原人遗址(距今80至65万年)、北京猿人遗址(距今57.8万年);中期的文化遗址有山西襄汾的丁村人、阳高的许家窑人、及陕西大荔的大荔人,都距今约20万年。
新石器时代在我国早期的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其中黄河流域比较重要的早期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及大地湾下层文化;中期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晚期有马家窑文化和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早期的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中期有大溪文化,晚期有良渚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长江以北比较重要的是红山文化。
⑤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造型主要分为尖状器、斧形器、刀形器和球状器;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特点是:首先,早期使用的砾石稍多,因为在砾石上打出棱角比在天然岩石上打出圆润适手的部分要容易得多。
随着加工能呢耕犁的提高,人们很快注意水晶石和玛瑙。
其次,打制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石核石器次之,石核石器主要见于石球最早发现于蓝田人遗址。
第三,以石锤的直接打制兼以单向加工为主,其中丁村人的大三棱尖状器是中国北方石器的特有品种。
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加工制作艺术产品的类型有:石器、玉器、彩陶、黑陶、拟形陶器、原始雕塑、岩画、建筑。
原始饰品①最早的原始饰品出土于陕西朔县的峙崳人穿孔石墨饰品,距今约28940年,气候的灵武水洞沟、安阳小南海、阳原虎头粱遗址都有出土;②数量最多的是山顶洞人遗址,有百余件之多,并且采用双向穿孔法;③装饰品的材料除了石材,还有贝克、鸵鸟蛋壳、兽牙和兽骨等。
玉器①在石器制造的基础上产生了玉石雕刻工艺。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史整理
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商周青铜艺术1、青铜器分期二里头文化期夏代青铜器的基本特点:(前19C--—-16C)1)少数青铜礼器已经做得比较精巧,器壁匀薄;2)夏代青铜礼器的装饰基本是圆点,园块和几何纹饰;3青铜器形体受陶器影响,为商代提供了参考。
代表器物:乳钉纹爵.商早期(盘庚迁殷)青铜器特点:(前16C--——15C中叶)1)商代青铜器一般比较匀薄,纹饰边线清晰深峻,镂刻技术高超,含铅量高;2)出现了圆锥形款足(中空),扁足(实心)。
3)纹饰大多为复杂的兽面纹器物:饕餮乳钉纹方鼎商中期青铜器特点:(前15C中叶—-——前13C)1)器物比早期厚重,尤其口部;2)品类增多;3)出现了斝(jia)(圆筒底体的)圆底爵开始;4)宽体觚(gu)喇叭状的觚;5)纹饰纹样装饰特点加强,浮雕出现6)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个别器物上发现做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
商晚期前段青铜器的特点:(前13C—---前11C)1)方形器大为发展;2)纹饰方面,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主次之分;3)铭文多为一二字,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出现铭文);4)器物方面代表器物:司母戊(后母戊)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商晚期后段青铜器特点:1)器物方面,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出现车马器;2)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动物,神怪为主的兽面纹空前发展);3)有较长的铭文,铸工精细,内容增多(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4)出现蹄形足圆鼎较多,双耳簋,平底爵消失代表器物:人面钺,四羊方尊,大禾人面方鼎,虎食人卣.。
西周青铜器特点:周人有计划有目的的改变(殷)商人礼器重酒的习俗体制,而建立起重食的礼器.1)新出现了方形簋,西周早期,利簋;大盂鼎,三足圆鼎2)长篇铭文盛行(祖先功业和自身业绩)记载了史事;3)出现了新纹饰(鸟兽)。
西周中后期:1)鼎,簋,鬲规范化,大克鼎2)波曲纹的出现。
最大的簋,害夫簋;铭文最长的鼎,毛公鼎;水器,虢季子白盘;颂壶东周春秋早期:(前770——-—前7C上半叶)子仲姜盘春秋中期:(前7C上半—--—-6C上半)立鹤方壶(复杂美感、立鹤莲花)春秋后期:(前6C下半---——前476年)越王勾践剑战国时期:(前476—-——前221)镶嵌图像纹壶犀牛尊错金银工艺2、青铜器文饰: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kui)龙或夔凤图案。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_超全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彩陶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者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2.岩画:岩画是古代描绘或者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
3.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4.画像石(砖):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壁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5.“迁想妙得”:“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中,掌握对象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以及与外形的关系,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迁想”的结果。
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与主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
6.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出身世族家庭。
少年时以其天才的、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闻名,并为上层人士所器重。
他是一个典型的士大夫专业画家,他在绘画及文学方面艺术方面才华横溢。
有绘画作品《洛神赋》《女史箴》,在艺术上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要求—“传神写照”7.张僧繇:江苏人,生于南齐时期,主要艺术活动在整个梁代。
他所创造的绘画风貌,对南北朝后期和隋唐两代的绘画艺术,起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他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8.“畅神说”: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畅神说”,认为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畅神说”使中国画“以神写照”的理论又前进了一步。
9.“比德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
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既从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
10.《五牛图》:是中唐专写农村风俗的画家韩滉的作品。
在这幅横卷上,画家用粗笔描绘了五头不同形态的黄牛,其中有所谓“步者、者、纵而鸣者、顾而舐者,翘首而驰者”。
笔墨简练、形象生动而逼真,体现出深厚朴实的艺术风格。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新石器时代(雕塑)红山文化陶塑与泥塑女神像出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重要的美术考古新发现之一。
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圆雕石刻,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兴隆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刻女神。
河南濮阳溪水坡仰韶文化45号墓,用蚌壳摆塑龙、虎形象,这是中国墓室壁画开端,是我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造型最大的龙图形,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商(青铜器)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形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建筑)商代重要建筑物外形由夯土台、墙体和屋顶三部分构成;建筑布局以大型宗庙或宫殿为中心,主要用纵向轴线构成整体性的建筑群落。
奠定中国建筑基本特征。
陕西岐山周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体。
(雕塑)玉石雕刻周(青铜器)西周毛公鼎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
秦(雕塑)秦始皇陵“世界第八大奇迹”汉(雕塑)跽坐姿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刻,堪称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的第一座丰碑。
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是主体性与完美性统一的典范,是西汉纪念碑雕刻划时代成就的典范。
画像石是雕塑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材。
根据现有资料,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新莽时期有所发展。
东汉时期,画像石分布地区扩大,形成四个中心区:一、山东、苏北、皖北区;二、豫南、鄂北区;三、陕北、晋西北区;四、四川地区。
此外,北京、河北、浙江海宁等地也有零星发现。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与画像石类似。
其制作工艺是将加工好的泥坯放入木模中制成砖坯,待半干后去掉木模,用刻有图案内容的印模印出各种图像和图案,大型图案用几个印模多次压印,部分图像用利器刻画而成。
有空心砖和实心砖两种。
东汉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产品数量、制作水平都特别突出。
盛行于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广大地区,尤以河南和四川两省出土最多。
三国(青铜器)春秋莲鹤方壶(自由舒展、活泼灵动)魏晋南北朝(壁画)在甘肃嘉峪关和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地主庄园图》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第一部分,原始的美术一、绘画的萌芽: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
二、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我国先民的杰出创造。
仰韶类型的彩陶以在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鱼纹盆》最具特色,也最耐人寻味,此外,在青海大通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描绘了氏族成员欢快起舞的景象,堪称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杰作。
先秦美术长沙的楚墓中先后出土了两幅战国时期的带有旌幡性质的帛画,它们都属于公元前3世纪的作品。
描绘的都是墓主的肖像,一幅为妇人,其上方绘有飞腾的龙凤;另一幅则是一位有身份的男子,驾驭着一条巨龙或龙舟。
墨线勾勒的侧面肖像及伴有象征意义的动物是相同之处,《人物御龙图》所表现出来的画家技巧要熟练了许多。
第二部分秦汉美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使得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秦汉时代的绘画艺术,大致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等门类。
汉代帛画汉代画在缣帛上的作品很多,但历经千年之后,遗存极少。
目前最重要的发现有本世纪70年代分别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山东临沂金雀山的汉墓中的西汉帛画。
马王堆1号墓中出土的帛画的含意最为隐晦,学者们的解释极为多样,但一般都认为帛画的上部和底部分别描绘的是天界和阴间,中间两部分则表现的是死者軑侯夫人的生活场景。
墓主及各种神禽异兽的刻画极为生动,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雅,显示了西汉绘画的卓越水平。
汉画像石画像石是遗存丰富的秦汉美术史资料。
东汉后期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武氏祠最为著名。
秦汉画像砖代表作有《弋射收获画像砖》等。
第三部分两晋南北朝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中的人物画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对其他对象的描绘则还处在很不成熟的阶段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作品《洛神赋图》中出现的山水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衬景,山水画的逐步独立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完成。
之所以会这样,也是由于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任务决定的--为政教服务,“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
中国美术史复习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史前美术概述史书中被称为“帝王”的人,都同文化创造和劳动工具创造有关:燧人氏发明火;伏羲氏作八卦;神农氏造耒耜,作陶器。
苍颉造文字;史皇作图画,曾画过蚩尤的像,并把“神荼”、“郁垒”画在桃木板上以御百鬼;禹铸九鼎,上面雕饰着鬼神百物之形,使民分辨“神奸”。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在石器工具上。
新石器时代陶器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发展了美的造型和装饰,所以新石器时代的美术绝大部分都与陶器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也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得到表现。
第一节、石器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是把砾石的边沿加以敲打,现出厚刃,可为敲砸之用,没有进行第二步加工。
继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之后的磨光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
以磨和钻孔技术和极整齐对称形式成为石器工具发展的高级阶段。
先民已有多种多样的审美创作活动,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约三万年前的一件石墨装饰品, 中央有穿孔,可系绳佩挂。
钻孔是人找到深度和厚度的劳动,钻孔突破平面,发展了第三空间,是雕塑造型的基本因素。
山顶洞人已采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作染色材料。
第二节、玉器我国古代有极发达的玉石工艺,玉石器具有多种形式:圭、笏、璧、环等,在古代社会的宗教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及审美价值。
儒家哲学中关于玉的学说,成为古代美善合一的美学思想的一部分。
良渚玉器造型宏大雄浑,风格严谨深刻,纹饰以神秘莫测的神人兽面引人入胜,阴线雕刻和浮雕完美组合。
“神似”是红山文化古玉最大的特色,玉匠能巧妙地运用玉材,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
典型玉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
第三节、彩陶与黑陶陶器的分类陶器依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
其中盆、钵、碗、杯、豆、勺属饮食器;鼎、鬲、簋、釜、灶属炊煮器;壶、罐、瓶、瓮属储藏器。
如果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
如以器表装饰情况来划分,则有素陶、彩陶、印文陶和拟形陶。
装饰纹样有动物、植物和人形,但就彩陶来看,绝大部分是组合方式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
中美史——中国美术史 复习资料已整理
中国美术史原始时期一.新石器时代玉文化1)分布广泛。
由北向南,红山文化、齐家文化、山东龙山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
2)品种繁多。
玉璜、玉璧、玉环、玉琮、玉钺、玉管、玉珠和玉簪等。
3)非生产工具,而为礼器。
宗教,权利与财富的象征;以玉温润比德。
玉器在中国宗教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与审美价值。
二.岩画1)岩画是远古先民使用石器在石质坚硬、石面平滑的岩面研磨、敲凿而成的早期绘画。
2)分布广泛。
内蒙古草原的岩石、黄河以北的阴山山脉、贺兰山山脉等。
3)内容。
祭祀、战争、狩猎、畜牧、人(兽)面像、舞蹈、植物和天象等。
反映当时人生活状态。
[4)非单纯审美,融合原始信仰,作画认真虔诚。
][艺术风格:独特,豪放粗犷,感染力强。
动物凿刻手法简练,形象完整,风格古朴。
擅长动态和神态的刻画。
]夏商周时期(先秦时代)三.青铜文化1)概论(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二者的集中体现就是青铜器,所以三代之时,集绘画、雕刻、金属冶炼为一体的青铜艺术成为美术最辉煌的代表。
(2)分类。
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实用器四大类。
礼器是代表社会等级的器物。
“藏礼于器”(3)制作工艺。
模铸法,失蜡浇铸法,错金银工艺。
2)分类礼乐器,“钟鸣鼎食”礼器:炊煮器,鼎、鬲、甗(音演)等器种食器,簋、盂、豆等品种酒器,觚、爵、觯、斝、罍、尊、卣、壶、觥、瓿、方彝等品种;水器,盘、匜、鉴等器种乐器:铃、铙、鼓、钟、镈(音博,古代乐器,即大钟)等3)纹饰:兽面纹,鸟,木,乳钉,几何纹和云霄纹。
流行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
4)器物造型[形制与器形的演变]商特点1)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铸造工具、武器和大量青铜礼乐器2) 造型庄重,纹饰较简洁疏朗。
前期1)特点:造型规整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洁疏朗2)举例: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餮乳钉纹方鼎(代表作);河南郑州二里岗,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鼎、簋、觚、盉、钺后期1)特点:(1)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型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达到鼎盛。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1、中国的史前时代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属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社会。
2、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的劳动工具是打制的石器,从事采集和狩猎经济活动。
第一章史前美术1、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
这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2、文化指考古学文化。
指同一时期。
同一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考古遗存的总体。
通常以首次发现地点或特征性的遗器、遗物而命名。
3、以使用磨制石器、发明陶器和出现农业与畜牧业为主要标志的新时期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4、陶器的发明和磨制石器的应用,并列为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5、陶器依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
6、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
7、彩陶和黑陶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次高峰。
8、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
9、半坡类型的彩陶,以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遗址出土者为代表。
10、半坡类型彩陶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
11、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以河南陕县庙底沟及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者为代表。
庙底沟比半坡成熟。
12、仰韶文化彩陶类型中,半坡类型(多为动物纹样,散点式)和庙底沟类型(多为植物纹样,二方连续)最为杰出13、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地区的一个分支,它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
P1114、马家窑继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绚丽、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有进一步发展。
15、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山崖石面上的图画。
16、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流行穴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流行地面建筑与干栏式建筑。
17、黄河流域的房屋主要采用木骨泥墙;长江流域的建筑主要采用木料,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多种带榫卯结构的木构件,是用石器加工而成的。
第二章先秦美术1、先秦美术包括夏、商、周三代美术,其中春秋以前属奴隶社会,战国进入封建社会。
中国美术史复习材料.doc
中国美术史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黄河中游仰韶(红陶、彩陶),黄河上游马家窑(彩陶),黄河下游大汶口、龙山(黑)长江下游河姆渡(黑陶)、良渚人血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型)人头形器I I彩陶瓶(仰韶文化庙底沟型)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型)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使其呈现赭红、黑、白等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造型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新石器时代的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是玉器和陶塑新时期时代石、玉雕的两个中心是南方良渚、北方红山(平面浮雕和线刻结合《琮》)(圆雕《碧玉龙》)新时期时代陶脂的制造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艺术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法第三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应用了镂孔印纹等手法先秦美术(夏、商、周、春秋、战国)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品青铜器的分类:炊煮、盛食、酒、水、乐、兵动物纹饰主要用在造型及主体装饰,几何纹饰用在底纹和细部三星堆遗址:1986年四川广汉出土的早期巴蜀文化的代表,风格奇伟夸张,与中原迥异,工艺相当成熟最能代表战国时期绘画艺术成就的遗物是湖南长沙出土的《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帛画,具有送死者灵魂升天的含义,表达了楚文化中简朴的道家思想湖南长沙子塘出土的西汉漆画《漆奁车骑出行图》画的是贵族出行的内容商、两周时期的书法主要有甲骨文和金文青铜器上铸铭文即金文战国时期书法带有浓重地方色彩齐楚有异,秦燕不同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及各阶段青铜器的代表作品:夏代:青铜工艺处于初期阶段,造型稚拙,体态轻薄,少有装饰花纹商代:青铜冶炼技术进步,种类相当丰富,早期花纹铸造较浅旦无底纹,晚期趋向繁瓣华美,浮雕的主体下布满繁密底纹,庄重、威严、华丽和神秘特色周:两周前青铜仍沿袭后期风格但铭文逐渐增多,中期开始酒器减少,风格趋向简朴,造型和风格凝重典雅、冼练朴素青铜器纹饰的主要分类有什么?主要分为动物纹饰(造型及主要装饰)和几何纹饰(底纹或细部)两大类青铜器特征:根据动物形态造型,被称之为“尊”;将人或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为一体;以主体动物形象作为青铜器的附件。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美术史李茂昌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一、旧石器时代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是打击石器,大量的是人们利用自然的石块进行打猎和防御野兽旧石器时代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
二、早期石器;中国猿人时代,还有1965年在云南远谋县发现的170万年前的远谋人及其石器。
三、中期石器;中国古人时代约20万年前。
当时人们已经能双手劳动使用的石器已制成片、尖状器和石球并刻有装饰纹。
在造型上多长而薄是其特点。
如许家窑人及其文化、山西丁村人的石器等。
四、晚期石器;新人时代约在4——5万年前。
五、母系系族;大约距今四五万年的时候,火的产生与应用也是在这个时期。
约4000年前,母系氏族经过长过长期发展农业畜牧业相当发达又发明了金属冶炼与制陶技术农业取代了渔猎的主导地位。
一、新石器时代;大约距今1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初期除打击石器外还出现一种精细的“细石器”。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主要表现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工艺品上。
这些工艺品既是这个时代的物质财富也是这个时代的精神财富;新石器时代共分六期;齐家期、马厂期、辛店期、寺洼期、沙井期、仰韶期。
二、细石器;细石器多见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所用的材料有玛瑙、碧玉、石英石、黑耀石等。
这些材料大都是质地坚硬色彩美丽的矿石。
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玉器;是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发展的最重要标志。
约在7000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把美石有意识地制成装饰品来美化自己由此发端了中国的玉文化约在5000年前辽河、黄河及长江流域都有这些玉制器。
其中以太湖良渚文化和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玉器最为夺目。
玉琮、玉璧、玉铖等的造型艺术与线刻技术已经使后人惊叹不已。
一、原始社会的陶器;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
二、原始社会的陶器共分三种;1、灰陶;特点是制作粗糙但时间最早2、黑陶;特点是烧制精细时间较晚3、彩陶;特点是烧制精美变化奇异色彩华丽但时间最晚;三、作为绘画来说;主要是彩陶的出现而产生了绘画;四、《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遗物它以三组舞蹈图案组成每级皆为5人舞者手拉着手动作协调地在踏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一)G分享中西绘画比较山水一直作为纯粹而且重要的精神象征存在于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生活中。
古人认为,白然山水在空间形态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在时间状态上也是无比生动千姿百态的。
从山石、树木、水泽、云草中寻找人生存在的道理,寄托心灵、情感,正是中国古代艺木家创作山水画本源的真实意图。
对于山水画创作来说,中国山水画的空间特征,更接近于一种时空的转换,画家不仅考虑的是看克了什么,更关心人自身内心的变化过程,想到什么。
用生命的状态表达对象。
由于没有象西方绘画中光影、质感、透视的约束,中国山水画更多地依靠虚实、遮挡以及不规范的大小比例关系来暗示行云、流水、山石、树木的空间,而使得对自然的表现更加肆意、主观、淋漓尽致。
所谓“低仰自得,心游太空,心融融于玄境,意飘飘于白云,忘情勿我之表,纵志于有无之间。
”一-幅画可以从山前到山后,从山顶到山脚,一幅长卷可容下一年四季、阴睛、雨雪。
它不是特定的山,特定的水。
它有明暗、有表情、有灵性、更有生命,可以使欣赏者与之一起喜怒哀乐。
这种神奇这种中国哲学文化所独特的眼光和心灵,你是无法在西方风景绘画中看到的。
为了栩栩如生的描绘再现自然,西方绘画努力发明着种种技巧和手法来实现这一目的, 尤其在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中表现突出。
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及兴趣自古希腊起由来已久。
古希腊人钟情于人体的表现,他们对于人体结构的精通、体积空间的塑造,完全在于解剖学、光学、色彩学等各门科学意识的渗透。
在健康美丽的人体艺术表现中,饱含着人类的生命力, 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
而这种题材在古代中国画中绝对少有O此中反映着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
人体与着衣人物画从文艺复兴之时起迅猛发展,除因人文主义精神对人自身价值肯定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就是模特。
若无模特,西方人物绘画单凭记忆想象,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模特儿为画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创作灵感和依据。
但光有模特还不够。
画家必须深入学习人体解剖,甚至自己动手去研究,随着西方科学的进步发展,人体透视学与人体运动解剖学进一步帮助画家创作更具生动性和挑战性的人物绘画o对比中国古代人物绘画在既无人文科学环境的支持,又无内在观念思想的帮助下,大致我们就可以理解中国传统人物绘画中造型不准、解剖不X'j、不画人体的原因了。
中国人物画的主要目标和追求是“美”与“恶”的分辨,“气韵生动”是绘画所要达到的最终标准,并且形成传统,彰示后世,中国人物画的这种追求使得它和西画表现其实准确的美在造型要求上突显区别。
这里绝无对中西绘画褒贬评论之意C而只有认识到中西绘画的各自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背景之后,我们会发现,西方绘画的物质性、再现性,相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性、表现性之间的巨大差异了。
.主要是写意与写实的区别,中国画以事物为载体,来表现画者的思想与情趣,追求事物在〃似与不似之间'’,西画却重在写实,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去表现事物.这是两者文化的积淀不同,中国重在心,道教的思想,西方重自然科学.载体:国画用宣纸、丝帛;西画用亚麻布、素描纸等颜料:国画颜料种类远少于西画,且多用植物和石头为原料;西画早期也是用植物或石头、贝壳制颜料,但现今多用化工颜料代替工具:国画毛笔以竹为杆,多用羊毛或黄鼠狼毛作笔头,较柔软;西画工具极多,毛笔大多是木杆,现在还有塑料替代品,笔头也多见为化学纤维,如尼龙等,也有稀饭画家用刷子作画,其他还有铅笔、钢笔、炭笔、炭精条、木炭条、色粉笔等等技法:国画多讲究线的味道,以线条为主,颜色为辅,极少考虑明暗;西画则要求笔触、色调、线条、明暗而而俱到表现:国画写意,不大讲究“形”,更多注重“意”,即所谓的味道,给人一种神游其间、怡然自得的感觉,有通俗易懂的感觉;西画强调“形”要精准、色调协调、有体感,较之国画更写实,但现当代西画的部分派别如抽象派,就是写意的典型代表,但这种写意与国画的写意有所不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未必人人都能从抽象画中得到美的感受,但国画显然比抽象画更容易懂写生:国画的特点限制其难以写生,所以画家更加依赖回忆和感觉,所以形成了国画重“写意”的特点;比之国画,西画更利于写生,虽然水粉和油画写生也很麻烦,但速写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为写生而诞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天时、地理、基因决定民族特性。
各民族创造着自己的文化、艺术、科技和历史。
中西绘画相对来说,既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故有互补空间。
中国画与西洋古典主义绘画的差异一、绘|皿元素的基木构成中国画:线+色+白+散点透视即:非现实+半现实+非现实+半现实是基于哲理的表现艺术。
西洋画:面+色+光+焦点透视即: 现实+现实+现实+现实是基于科学的再现艺术注:中国画的色是随类赋彩,故曰“半现实”;西洋画的色是以色貌色,故曰“现实”;白即“留白”。
二、思维方式中国画:以意象思维为主。
如画“飞天"、“常娥奔月”,不画翅膀。
西洋画以逻辑思维为主。
如画“大使”必定画翅膀C中国画与西洋现代绘画的差异一、追求中国画:主张“天人合一”,“似与不似”和“有无之间” O这是追求物质向精神飞跃的和谐美,追求动态之中矛盾对立统一•的合二为一的平衡之美。
西洋画: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
这是将矛盾的两个方而独立并强化,也就是一•分为二,追求静态中的单一美。
二、倾斜中国画:有同时表现不同时空的组合美,如花鸟画中的“百花齐放”、丰子恺先生所表现的某些诗化了的梦境之作。
这在中国画艺术中,为数不少,是缘于中国画艺术本原基于哲理之故。
现代部分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西洋画部分理念和技法应用于中国画的某些领域,取得一定的成效。
这是表现向再现,注重哲理向注重科学的一种倾斜。
西洋画:“荒诞”、“梦境”也好,“表现主义”、“印象派”、“立体主义”……也罢,或多或少地是由再现向表现、注重科学向注重哲理过渡的一种倾斜,也是有建树的。
倾斜是互补的一•种。
关键在于将倾斜的结果,放到世界艺术范畴中衡量,从理念到技法不被异化,而能更新颖,具有现代性的民族艺术,才具有世界性的艺术。
汉画像石、画像砖的分布及其艺术特色中国汉代的石刻画。
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
它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魏晋之际仅有个别实例,故乂称汉画像石。
宋以后受到金石学家的注意。
20世纪开始收集、研究零散作品,并对地面遗存进行内容的初步考释与介绍。
50年代后在考古发掘获得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开始综合研究。
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山西、四川等地,湖北、浙江、安徽、北京、天津等地也有少量发现。
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6类:%1庄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
主要有农耕、收获、放牧、采桑、纺织、采盐等,作品记录生产过程或特点胜于刻画人的神态。
%1体现墓主人仕宦身份、经历的礼仪与象征物。
有数量众多的车骑出行、射猎、谒见、属吏、武库、收租、讲学、建筑等画面。
%1墓主人生活。
有以人、物数量多为特点的燕居、宴饮、宾客、庖厨、乐舞、百戏、博弈等画面,它们描绘的并非是具体的某次活动,而是贵族地主典型的社交与享乐方式。
%1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像。
前者主要有周公辅成王、荆轲刺秦王、二桃杀三士,后者多为孔子及其弟子、烈女、孝子等,作品反映出当时流行的忠勇、仁义、节孝等道德伦理,带有明确的政治褒贬倾向。
%1神话故事、祥瑞物象与天象图。
这类作品呈两种面貌:一种主题单一,如西王母、后羿射廿等基本上是远古神话情节不断蜕变后的固定造型;另一种则二位一体或三位一体,即神、祥瑞物象与方位、廿月星座功能同一、形象复合的伏羲、女姻、嫦娥以及龙、虎、鹿、羽人、朱雀、玉璧、仙草等神和具有神格的物象。
%1各种以植物为母题的花纹和图案。
其中部分象征吉祥意义,主要作为画像石的边饰, 也有单独的画面。
画像石内容因地而异。
如山东为历史故事、战争、刑徒,河南为天象、杂技、斗兽、收租,陕西为农作、祥瑞物象、云气蔓草,江苏为纺织、犁耕,四川为宴饮、伏羲、女姻等。
画像石是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
统治阶级提倡孝廉,使厚葬成为与仕途升浮相关的社会行为。
与此同时,死后灵魂升天的希冀在战国木椁墓向汉代砖石墓演变之后,更多赋予墓室以象征意义,即墓室是墓主生前环境的缩影。
功利目的与“死即再生”的观念吻合,不仅导致画像石在墓中的数量渐多,而且规定了画像石的功能通过它们在墓中的位置体现出来。
画像石在墓中的分布一般为:墓门通常是带有朱雀、龙、虎的铺首衔环,或是文武门吏;中心位置的前室或主室壁画、横棚上是阙、车骑、宴饮、乐舞;后室或侧室壁上是庖厨、农作等;后壁上方是西王母,室顶是天象图;祥瑞物与图案则穿插于壁面、立柱与室顶上。
在以祭祀为主要用途的地面祠堂中,画像石依题材集中分处各壁,历史人物与孝子烈女故事居壁而中间位置,神话故事在三角棚上,构成适于观看的形象层次。
石阙上的画像石主要起装饰作用,龙虎衔璧为主要内容,车骑及其他祥瑞物镶嵌于阙基和檐额等处。
但是,相当数量的画像石在墓中的分布没有严格的定制,某些地区还自有特点。
例如陕北画像石的精美作品主要集中在由门楣、立柱、门扇结合的墓门上,四川画像石主要在中室壁面中段形成-•条饰带,装饰意义代替了具体的象征。
艺术风格画像石艺术风格是构图方式、造型特点、雕刻技法统一的体现。
主要的构图方式遵从了传统法则,即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
由此,作品中的空间在逻辑上超越客观真实而成为表意的概念空间,这在历史、神话故事及车骑出行等画面上最为明显。
另一部分作品——典型的如庄园、收租、宴饮、乐舞等有了依据直观感受构成画面的迹象,描绘了高视点俯瞰下的景物,形象有序地向上方发展,上下间距表示了远近关系。
建筑和坐榻、儿案、容器等用具的透视造型,也辅助性地制造出空间深度。
某些物象的叠合与互掩,使三度空间更为可信。
与构图方式统一的形象塑造,具有影形观察和线描表达两个显著特点。
物象的体积消失在剪影式的平面造型中,以曲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
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处在行进、跳跃、流贯、顾盼、飞腾的运动瞬间。
轮廓之内的线条加强了动势,也概括地增添细节,使形象较有个性状貌。
画像石的雕刻技法部分地促成图像存其大貌、拙胜于工的特点。
综合地看,主要有阴线刻、平面浅浮雕、弧面浅浮雕、平面凹雕、高浮雕、透雕、阳线刻等。
最普遍的是平面浅浮雕加阴线刻,即在平整的石面上刻去形象轮廓之外的部分,使形象呈浅浮雕状,然后用阴线刻出轮廓内的细部C以此为基本方.法,有的用线绘加彩代替阴线刻,如陕北画像石;有的在背景刻出规则的线纹,如部分南阳画像石。
阴线刻在早期较简单,到晚期和沂南画像石中熟练细腻,是南北朝、隋唐时期线刻风格的勺隹型;高浮雕与透雕只用于少数作品。
有的画像石局部敷染色彩,目的是强调某形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