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答辩倒计时器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51单片机的9999秒倒计时器毕业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9999秒倒计时器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9388f3700abb68a982fba4.png)
编号:审定成绩:重庆邮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9999秒倒计时器设计学院名称: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X正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0120XXX学号:060201XX指导教师:刘XX答辩组负责人:填表时间:2010 年 6 月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着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的更新。
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易于产品化、面向控制、集成度高、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等特点,其在工业控制、机电一体化、智能仪表、通信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
但是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本论文针对倒计时系统的设计的需求,介绍了MCS-51单片机的部分基本原理,如51单片机的接口功能、中断、定时器等等。
倒计时系统需要用到锁存器、矩阵键盘、LED数码显示器等主要模块,通过不同的模块之间相互作用,完成倒计时的初步硬件结构。
对于倒计时器中的LED数码显示器来说,我为了简化线路、降低成本,采用以软件为主的接口方法,即采用Keil uVision3软件程序进行译码。
本次设计采用C语言编程,通过倒计时子程序模块、矩阵键盘扫描模块、中断等子程序的正确调用,完成了可以随时设置初值的基于51单片机控制的9999秒倒计时系统。
【关键词】倒计时器单片机矩阵键盘Keil uVision3 LED数码显示器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enetration of computers in the social sphere, SCM applications are continually deepening, and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test is driving the rapid update. The size of SCM is very small, and it is easy to be producted. for control, high integration, functionality, high reliability, and so on. So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area of industrial control, mechatronics,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and communications.In real-time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system, the microcontroller is often used as a core component. But if only have the knowledge of SCM is not enough.It should be based on specific hardware architecture, and if the application-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software objects are combined will be perfe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eeds of the countdown system design, introduced the MCS-51 MCU of som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Such as the 51 single-chip interface functions, interrupt, timer and so on. Countdown system needs to use latch, matrix keyboard, LED digital display and other major modules, through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modules to complete the Countdown to the initial hardware. The countdown device in the LED digital display,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circuit, reduce costs, we adopt a software-based interface method, namely using Keil uVision3 software program for decoding.C language programming was used in the design , we completed the initial value can be set at any time based on 51 single-chip control of the 9999 seconds countdown system by making use of the countdown subroutine modules, matrix keyboard scanning module, interrupt, and also the correct subroutine calls.【Key words】Counter-down SCM Matrix keyboard Keil uVision3 LED digital display目录前言............................................................................................................................................................1***第一章倒计时系统简介 ............................................................................................................................2***第一节功能说明. (2)一、设计要求 (2)二、方案说明 (2)三、系统功能 (3)第二节开发作用和意义 (3)第三节本章小结 (4)第二章MCS-51单片机基本原理 (5)第一节单片机概述 (5)一、单片机基础 (5)二、单片机应用领域 (7)三、单片机的生产厂家和机型 (8)第二节MCS-51单片机的组成原理 (8)一、80C51芯片介绍 (8)二、8051 与80C51 (10)第三节MCS-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10)一、主电源引脚Vss和Vcc (11)二、外接晶体引脚XTAL1和XTAL2 (11)三、控制引脚RST/VPD、ALE/PROG、PSEN、EA/Vpp (11)四、输出输入引脚 (12)第四节中断 (14)一、中断的概念 (14)二、8051中断系统结构 (15)三、中断响应条件 (18)第五节定时器与计数器 (18)一、定时器概述 (18)二、定时器控制字 (18)第六节本章小结 (20)第三章倒计时器系统设计与调试 .........................................................................................................21***第一节硬件电路设计 . (21)一、中央处理器模块 (21)二、锁存器 (23)三、矩阵键盘 (25)四、LED数码显示模块 (26)第二节软件设计 (28)一、程序准备 (29)二、键盘扫描程序设计 (30)三、倒计时初值设置 (31)四、倒计时模块子程序设计 (32)五、其他子程序设计 (33)第三节系统调试 (34)一、系统调试工具Keil uVision3 (34)二、调试的主要方法 (34)结论 (38)致谢 (39)参考文献 (40)附录 (41)一、英文原文 (41)二、英文翻译 (51)三、源程序 (61)前言51系列单片机属于总线型单片机,具有硬件架构完整、功能强大、技术成熟、通用性强、可外部扩展、配套芯片齐全、集成开发环境好、实用子程序丰富以及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无论是实际工程应用,还是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技术,51系列单片机都是理想的选择。
答辩用计时器设计报告
![答辩用计时器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b2132f5f111f18582d05a5f.png)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2010 /2011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答辩用计时器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设计周数:2周设计成绩:2011年7 月7 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1 目的:(1) 了解倒计时计时器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答辩用计时器。
(2) 通过答辩用计时器的制作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 学习与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1.2注意事项:(1) 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本组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备,了解设备使用方法及线路板的组成和接线要求。
(2) 实验时每组同学应分工协作,轮流接线、记录、操作等,使每个同学受到全面训练。
(3) 接线前应将仪器设备合理布置,然后按电路图接线。
实验电路走线、布线应简洁明了、便于测量。
(4) 完成实验系统接线后,必须进行复查,按电路逐项检查各仪表、设备、元器件的位置、极性等是否正确。
确定无误后,方可通电进行实验。
(5) 实验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改接线路和拆线一定要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
绝对不允许带电操作。
如发现异常声、味或其它事故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
(6) 测量数据或观察现象要认真细致,实事。
使用仪器仪表要符合操作规程,切勿乱调旋钮、档位。
注意仪表的正确读数。
(7) 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其它组的仪器设备或工具等物。
(8) 实验结束后,实验记录交指导教师查看并认为无误后,方可拆除线路。
最后,应清理实验桌面,清点仪器设备。
(9) 爱护公物,发生仪器设备等损坏事故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按有关实验管理规定处理。
(10) 自觉遵守学校和实验室管理的其它有关规定。
二、课程设计正文2.1技术要求:(1)四位数码管用于显示分十位、分个位;秒十位,秒个位;(2)调节键、加1建、减1建、开始键;(3)蜂鸣器及红色发光二极管。
要求;上电时,显示为10:00,一旦运行开始,蜂鸣器不响,发光二极管不亮。
答辩倒计时系统设计
![答辩倒计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aae22be2bd960590c67748.png)
答辩倒计时系统设计摘要本设计是一个基于AT89C51单片机对答辩倒计时系统进行设计,依据单片机技术原理,通过硬件电路制作以及软件编译,设计制作出一个倒计时为15分钟的答辩倒计时器。
该倒计时器主要由按键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以及蜂鸣器组成。
本倒计时系统能够在计时只剩余三分钟时发出声进行提示,并且结束时长鸣直至重启或关闭,由LED灯显示电源的开启状况,由数码管显示实时时间。
本设计主要特点是计时从15到00分钟的倒计时系统,方便了在计时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计时,因为计时精度为1,所以系统电路比较简单。
另外硬件部分设置了复位、开始、暂停、停止按键,可以对倒计时系统进行计时控制。
软件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程序,硬件系统利用PROTEUS强大的功能来实现,在仿真中可以观察到实际的工作状态。
关键字:倒计时系统;A T89C51单片机;Keil;Proteus目录1 设计目的与要求 (1)1.1 设计目的 (1)1.2 设计要求 (1)2 系统硬件设计 (1)2.1 总体设计方案 (1)2.2 主要元件 (2)2.2.1 AT89C51单片机及其引脚说明 (2)2.2.2 74LS245 (3)2.2.3 数码管:7SEG-MPX4-CC-BLUE (4)2.3 局部电路设计 (4)2.3.1 晶振电路 (4)2.3.2 复位电路 (5)2.3.3 开关控制电路 (5)2.3.4 显示电路 (6)2.3.5 提示警告电路 (7)2.4 总体电路设计 (7)3 系统软件设计 (8)3.1 总体程序流图 (8)3.2 倒计时器设计流程框图 (10)3.3 按键消抖流程框图 (10)4 仿真与调试 (11)4.1 上电后系统显示 (11)4.2 按下“开始键” (11)4.3 按下“停止键”和“复位键” (12)5 总结 (13)5.1 设计总结 (13)5.2 心得 (13)参考文献 (14)附录1 电路原理图 (15)附录2 C语言源程序 (16)1设计目的与要求1 设计目的与要求1.1 设计目的本设计基于AT89C51单片机进行15分钟的答辩倒计时系统的设计。
倒计时器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综述
![倒计时器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037bd9ad1f34693dbef3e0c.png)
x x x x x x x x x x x学校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倒计时器系别:通信与控制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0级电信2班学生姓名: 张帆杜斌学号: 10409203、10409221起止日期: 2012年12月24日~2013年1月6日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成绩评定项目权重成绩张帆杜斌1、设计过程中出勤、学习态度等方面0.22、课程设计质量与答辩0.53、设计报告书写及图纸规范程度0.3总成绩教研室审核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系审核意见:主任签字:年月日本系统采用STC89C52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一款的倒计时器,该倒计时器能在数码管显示倒计时的时间,时间可由按键进行设定,4位数码管做显示,能够实现5种倒计时模式,通过控制按键进行选择9999s-0s、999s-0s、99s-0s、9s-0s、开始值由人工输入-0s的特点。
首先检测按键,当相应的按键按下时,进入相应的倒计时方式。
工作方式五为可调初值的倒计时方式,初值也是通过独立按键来设定。
定时中断二十次后即一秒后,初值自动减一。
当初值减到零后,计时停止。
关键词:STC89C52;数码管显示;独立按键;振荡电路设计要求 (1)1 方案论证与对比 (1)1.1 方案一 (1)1.2 方案二 (1)1.3 方案对比与选择 (1)2 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 (2)2.1 STC89C52简介 (2)2.2时钟振荡电路的设计 (3)2.3复位电路的设计 (3)2.4数码管显示电路的设计 (4)2.5 独立按键电路的设计 (5)3 系统软件设计 (6)3.1 倒计时主程序流程 (6)3.2 定时器工作流程 (7)4 系统功能测试与整体指标 (8)5 详细仪器清单 (9)6 总结与思考及致谢 (10)参考文献 (10)附录一:倒计时器DXP原理图 (11)附录二:倒计时器电路PCB板图 (12)附录三:实物图 (13)附录四:程序 (14)倒计时器设计任务与要求本项目是由单片机执行设定的程序,在数码管显示倒计时的时间,且能由单片机接受矩阵键盘设定的时间。
单片机倒计时秒表课程设计报告书
![单片机倒计时秒表课程设计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44299b9d02768e9950e73816.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单片机技术设计题目:倒计时数字秒表设计院系:学生:三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四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倒计时秒表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倒计时数字秒表,计数初值为59并开始每秒自动减1,当按键1按下时记录当前时间值,当按键2按下时显示当前记录值,显示过之后再次按下按键1时秒表复位为59。
本设计硬件部分包括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按键电路、振荡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五部分电路,软件程序部分有定时中断程序、外部中断程序、显示子程序和延时子程序等。
软件Proteus画出原理图并进行仿真,依照仿真成功的原理图接线,在万能版上把个个器件焊接好从而实现预期的功能。
关键词:倒计时 AT89S52 74LS47 数码管目录1.设计背景 (5)1.1、设计课题的提出 (5)1.2、设计作用与意义 (5)2.设计方案 (6)2.1、可行方案选择 (6)2.2、可行方案比较 (6)3.方案实施 (7)3.1、硬件电路的实施 (7)3.2、软件程序的实施 (11)4.结果与结论 (13)4.1、Proteus仿真运行结果 (13)4.2、结论 (14)5.收获与致 (14)6.参考文献 (14)7.附件 (15)7.1、附件一(整体电路图) (15)7.1、附件二(元件清单图) (16)7.1、附件三(程序) (17)7.1、附件四(运行实物图) (22)1.1设计课题的提出计时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手上的电子表,手机上的时间显示等,这些利用数字电路实现的装置,与机械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计数器模块,是单片机中常见的模块,以计时器为基础还可以设计更多对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设备,诸如定时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启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甚至各种定时电器的自动启用等,都是以计时器为基础的。
单片机倒计时设计报告
![单片机倒计时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b4821ac281e53a5802ffe8.png)
8段数码管
第三章原理图仿真
第四章倒计时程序
#include<reg52.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code wei[]={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八位位选码表p2口
本篇论文讨论了简单的倒计时器的设计与制作,对于倒计时器中的LED数码显示器来说,我为了简化线路、降低成本,采用以软件为主的接口方法,即不使用专门的硬件译码器,而采用软件程序进行译码。
第一章设计目的及要求
1.1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训练。进行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比较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真正的能够把学过的知识落到实处,能够开发简单的系统,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再深一步学习的热情,因此课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是非常必要的。
前言
在生活和生产的各领域中,凡是有自动控制要求的地方都会有单片机的身影出现;从简单到复杂,从空中、地面到地下,凡是能想像到的地方几乎都有使用单片的需求。现在尽管
单片机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了,但仍有许多可以用单片机控制而尚未实现的项目,因此,单片机的应用大有想像和拓展空间。
单片机就是微控制器,它是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且发展迅速的组成部分。单片机接上震荡元件(或震荡源)、复位电路和接口电路,载入软件后,可以构成单片机应用系统。将它嵌入到形形色色的应用系统中,它就成为众多产品、设备的智能化核心。所以,生产企业称单片机为“微电脑”。
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文字总结能力的综合训练环节,是配合单片机课程内容掌握、应用得的专门性实践类课程。通过典型实际问题的实际,训练学生的软硬件的综合设计、调试能力以及文字组织能力,建立系统设计概念,加强工程应用思维方式的训练,同时对教学内容做一定的扩充。
单片机倒计时课程设计
![单片机倒计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2f58e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5.png)
单片机倒计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内部结构和功能。
2. 学会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实现对单片机的控制。
3. 掌握倒计时功能的实现方法,理解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倒计时功能的小程序。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编程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单片机及编程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持续探究的热情。
2. 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耐心、细心和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尊重他人、共同进步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单片机原理和编程技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的是初中或高中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单片机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具备基本的编程知识,但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1. 课程内容要紧密结合课本,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重视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教学评估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编程技巧和团队协作表现。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理论:回顾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重点掌握时钟电路、I/O口控制、中断系统等基础知识。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第三章 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2. C语言编程:学习单片机编程基础,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能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单片机编程语言,第六章 C语言编程实例。
3. 倒计时程序设计:学习倒计时程序的设计方法,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学会编写倒计时程序。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定时器/计数器,第七章 常用程序设计实例。
4. 实践操作: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倒计时功能的小程序,包括硬件连接、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
at89c51单片机led数字倒计时器课程设计论文__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at89c51单片机led数字倒计时器课程设计论文__大学毕业论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61adf4551810a6f524868b.png)
课题: AT89C51单片机LED数字倒计时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日期:成绩: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学院目录一、设计目的作用 (1)二、设计要求 (1)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1、设计原理 (1)(1)系统设计方案 (1)(2)功能模块 (2)(3)工作原理: (2)2、系统设计 (2)(1)显示模块 (2)(2)晶振模块 (3)(3)复位电路: (3)(4)按键模块: (4)(5)报警模块: (5)3、系统实现 (5)(1)实物图 (5)(2)分析 (6)四、总结 (6)五、附录 (7)附录1: (7)附录2: (8)附录3: (8)六、参考文献 (15)LED 数字倒计时器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作用1、掌握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2、掌握按键电路设计、LED 数码管的使用;3、掌握C51的编程方式。
二、设计要求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LED 数字倒计时器主要具有如下功能,具体要求如下:1、LED 数码管显示倒计时时间。
2、倒计时过程中能设置多个闹钟,当倒计时值倒计到设定值时会发出2s 的报警声音。
(K1设置小时,K2设置分钟,K3设置秒钟,K4完成退出)3、通过按键可以对倒计时设定处置。
倒计时初值范围在24:00:00~00:00:60之间,设置成功后复位初始值为成功设定值。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1、设计原理(1)系统设计方案: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数码管显示模块显示的倒计时器。
主要是以单片机来控制,用按键来设定倒计时初始时刻的值,数码管作为显示模块来显示剩余的时间。
此电路对于倒计时器中的LED 数码管示器来说,采用以软件为主的接口方法,即不使用专门的硬件译码器,而采用软件程序进行译码。
显示模块晶振模块复位模块按键模块报警模块图1 LED数字倒计时器设计框图(2)功能模块:倒计时器的总体包括显示电路,按键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和报警电路等五个模块。
显示模块显示计数与灭灯,复位模块控制电路完成计数的直接清零,暂停/连续技术,用按键模块来设定倒计时初始时刻的值,报警模块实现定时时间到报警等功能。
单片机课程设计书-倒计时器的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书-倒计时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50f1c79ec3d5bbfd0a7453.png)
XXXXXXXXXXXXX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设计题目:电子钟倒计时器的设计姓名:XXXXXXX系别: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专业:XXXXXXXX班级: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X2010年01月12日郑州轻工业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电子钟倒计时器的设计专业、班级XXXXXXXXX班学号XXXX姓名XXXXXX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主要内容1. 以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组成具有倒计时功能的计时器。
2. 可以通过按键进行复位、启动、暂停等功能。
基本要求1. 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独立对其进行测试与检查。
2. 熟悉8052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合理使用其内部寄存器,能够完成相关软件编程设计工作。
为实现预期功能,能够对系统进行快速的调试,并能够对出现的功能故障进行分析,及时修改相关软硬件。
参考资料1.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张毅刚/彭喜元主编人们邮电出版社2. 单片机试验与实践教程万光毅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完成期限:2010年01月12日指导教师签名:课程负责人签名:2010年01月04日绪论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已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MCS-51系列单片机,由于其具有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等优点,在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办公室自动化、家用电器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于MCS-51单片机兼容的各种增强型、扩展性等多种衍生单片机产品中,美国ATMEL公司推出的AT89C5x系列单片机在我国的8位单片机市场中占有比较大的份额。
AT89C5x系列单片机有多种机型,其中的基本型AT89C51单片机时十分重要的,因为他是目前替代MCS-51系列单片机的主要芯片之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同时也是各种增强型、扩展型等衍生产品的基础。
单片机倒计时课程设计
![单片机倒计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b1c1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00.png)
单片机倒计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倒计时程序的设计方法;2. 学生能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单片机倒计时程序,并理解程序各部分功能;3. 学生了解倒计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定时控制、时间管理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单片机倒计时程序的设计、编译和调试;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学会使用编程软件和烧录工具,掌握基本的编程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单片机编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自信心;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能力,学会分享和互助;3. 学生认识到编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培养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以单片机倒计时程序设计为主线,结合C语言编程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或高中年级学生,学生对单片机编程有一定的基础,具备基本的C语言知识,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教师需提供充分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原理复习:回顾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时钟、计数器等基本组成部分。
2. C语言编程基础:巩固C语言基础知识,如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为编写倒计时程序打下基础。
3. 倒计时程序设计:a. 倒计时原理讲解,明确倒计时程序的基本思路和实现方法;b. 编写倒计时程序,包括初始化设置、计数器操作、中断处理等;c. 分析程序各部分功能,理解程序运行流程。
4. 实践操作:a. 使用编程软件(如Keil)进行程序编写、编译和调试;b. 利用烧录工具(如STC-ISP)将程序烧写入单片机;c. 观察并分析倒计时程序在实际运行中的表现,如准确性、稳定性等。
单片机课程设计倒计时
![单片机课程设计倒计时](https://img.taocdn.com/s3/m/b9994a8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06.png)
单片机课程设计 倒计时一、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倒计时程序的设计方法;2. 学会使用单片机编程软件,完成倒计时程序的编写、调试与运行;3. 掌握单片机与其他电子元件的连接方法,实现倒计时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单片机课程设计,以倒计时为主题,结合单片机原理、编程技巧和电子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分析:1. 学生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基础,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2. 学生对实践操作有较高的兴趣,喜欢动手尝试;3.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1)单片机基本原理与结构;(2)倒计时程序设计原理;(3)C语言编程基础;(4)中断与定时器原理。
2. 实践部分:(1)单片机编程软件的使用;(2)倒计时程序的编写、调试与运行;(3)单片机与其他电子元件的连接与调试;(4)倒计时功能实现。
3. 教学大纲:第一周:回顾单片机基本原理,学习C语言编程基础;第二周:学习倒计时程序设计原理,讲解中断与定时器原理;第三周:实践操作,使用编程软件编写倒计时程序;第四周:连接其他电子元件,实现倒计时功能,并进行调试与优化。
4. 教材章节:(1)单片机原理与结构:教材第1章;(2)C语言编程基础:教材第2章;(3)中断与定时器原理:教材第3章;(4)倒计时程序设计:教材第4章。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答辩倒计时器课程设计报告
![答辩倒计时器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34cc7902768e9951e73846.png)
答辩倒计时器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答辩倒计时器学生姓名: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6月28日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答辩倒计时器二、题目描述设计一个答辩倒计时器,用2位数码管显示剩余分钟,2位数码管显示剩余秒,复位后显示10.00表示设定10分钟,并可通过按钮加减修改,按开始/取消按钮开始倒计时,再次按开始/取消按钮则复位,时间到则蜂鸣音提示。
三、可提供的主要元器件1、AT89S51;7407;(均为DIP封装)2、LED(4位一体共阴);按键;电阻排;三极管;蜂鸣器3、石英晶振6M;30pF;0.1uF;10uF电容;电阻若干。
四、设计要求1、电路设计与组装要求根据下达的任务书和可提供的元器件设计合适的方案,绘制电路原理图,在万能电路板进行电路设计与组装,要求元器件排列合理、组装美观、电路可靠。
2、程序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算法,设计程序流程图和编制程序(汇编或C51均可),实现课题的功能要求。
程序设计要求模块化。
3、仿真与调试过程要求程序设计完成后要先在Proteus环境下仿真,仿真无误后再将程序下载到电路板,进行硬件调试。
硬件调试过程中记录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直到电路板稳定可靠的运行,符合任务书的要求。
4、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按课程设计报告规范格式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内容包括设计方案(含论证)、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和应用程序流程图、对所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分析、编程调试方法和程序清单、安装调试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和体会、进一步完善的设想。
五、实践步骤1、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总体方案并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
2、绘制应用程序流程图,编写汇编语言(或C语言)源程序。
3、根据所设计的原理图,完成电路板的制作安装(可用万能板)。
4、程序调试及硬件仿真。
5、硬、软件综合调试,并完善其设计功能。
摘要AT89S51单片机内有两个可编程的定时器/计数器T1、T0,两个定时器/计数器都具有定时器和计数器两种工作模式,4种工作方式。
答辩倒计时器
![答辩倒计时器](https://img.taocdn.com/s3/m/dd0e86f24693daef5ef73da0.png)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题目:答辩倒计时器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设计者:指导教师:目录1、答辩倒计时器简介 (2)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2 .1 单片机电路图 (3)2 .2 功放电路图 (4)3、原理介绍 (5)3.1显示模块 (5)3.2闹钟 (6)3.3开关模块 (6)3.4计时模块 (6)3.5音乐模块 (6)4、程序流程图 (6)5、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7)6、心得体会 (7)附件 (17)正文一简介1.答辩倒计时器简介及目的“答辩倒计时器”使用MCS51系列单片机设计电路,运用C语言编程,达到用键盘设定倒计时时间,警告时间及到点时提醒的目的。
工作流程:答辩开始前利用模式和位选端,加减端设定答辩开始时间已经中间一次提醒时间,当设定的中间时间到时,响3声提醒答辩者抓紧时间,当到点时连续响铃。
MCS51系列单片机使用起来灵活,应用广泛。
它的直接并行互连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简化许多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
它还具有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等特点。
我是利用MCS51单片机系列A T89C51为依托,利用P0-P3口用编程控制输入输出来实现功能。
1、P1口为键盘输入端,通过按压式键盘利用查询函数轮流查询有无键按下;2、P0口接共阳数码管的A-H端,有上拉电阻;3、P2口选择数码管,采用动态显示;4、P3口接控制整个电路工作的开关以及喇叭控制端2.设计任务及要求任务要求声音足够大,达到使答辩者无法继续说下去的效果。
3.工作原理及设计思路、可扩展性单片机外围电路由基本的复位电路,时钟电路,及要使用的输入输出引脚组成。
外围电路设计完成后,根据引脚编写程序。
程序的思路为主函数是一个无限循环,初始化后,进入无限次循环,首先对按键进行扫描,若检测到有按键按下,就进行按键处理程序,完成后根据按键的情况选择要显示的数字,当设定的值达到要求时调用响铃函数,唱歌。
倒计时器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倒计时器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0c8f12ff00bed5b9f31dda.png)
x x x x x x x x x x x学校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倒计时器系别:通信与控制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0级电信2班学生姓名: 张帆杜斌学号: 10409203、10409221起止日期: 2012年12月24日~2013年1月6日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本系统采用STC89C52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一款的倒计时器,该倒计时器能在数码管显示倒计时的时间,时间可由按键进行设定,4位数码管做显示,能够实现5种倒计时模式,通过控制按键进行选择9999s-0s、999s-0s、99s-0s、9s-0s、开始值由人工输入-0s的特点。
首先检测按键,当相应的按键按下时,进入相应的倒计时方式。
工作方式五为可调初值的倒计时方式,初值也是通过独立按键来设定。
定时中断二十次后即一秒后,初值自动减一。
当初值减到零后,计时停止。
关键词:STC89C52;数码管显示;独立按键;振荡电路设计要求 (1)1 方案论证与对比 (1)1.1 方案一 (1)1.2 方案二 (1)1.3 方案对比与选择 (1)2 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 (2)2.1 STC89C52简介 (2)2.2时钟振荡电路的设计 (3)2.3复位电路的设计 (3)2.4数码管显示电路的设计 (4)2.5 独立按键电路的设计 (5)3 系统软件设计 (6)3.1 倒计时主程序流程 (6)3.2 定时器工作流程 (7)4 系统功能测试与整体指标 (8)5 详细仪器清单 (9)6 总结与思考及致谢 (10)参考文献 (10)附录一:倒计时器DXP原理图 (11)附录二:倒计时器电路PCB板图 (12)附录三:实物图 (13)附录四:程序 (14)倒计时器设计任务与要求本项目是由单片机执行设定的程序,在数码管显示倒计时的时间,且能由单片机接受矩阵键盘设定的时间。
由4位数码管做显示,能够实现5种倒计时模式,通过控制按键进行选择9999s-0s、999s-0s、99s-0s、9s-0s、开始值由人工输入-0s。
单片机毕业课程设计倒计时
![单片机毕业课程设计倒计时](https://img.taocdn.com/s3/m/bd3a7813964bcf84b9d57b86.png)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倒计时器班级:电气1105班学号:姓名:目录一.前言二.课程设计的意义三.课程设计的要求四.原理及电路图五.软件设计流程六.源代码及注释七.课程设计体会前言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常用英文字母的缩写MCU表示单片机,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单片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最小系统),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缺少了外围设备等。
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
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它最早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
由于单片机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单片机由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芯片发展而来。
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
INTEL的80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当时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
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51,此后在805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
因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
尽管2000年以后ARM已经发展出了32位的主频超过300M的高端单片机,直到现在基于8051的单片机还在广泛的使用。
在很多方面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处理器,随着单片机家族的发展壮大,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
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有电子器件的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
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子产品中都含有单片机。
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片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片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机的总和,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60秒倒计时器-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60秒倒计时器-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876edda58da0116c1749b5.png)
倒计时器一、设计要求:由单片机接收小键盘阵列设定倒计时时间,倒计时的范围最大为60分钟,由LED 显示模块显示剩余时间,显示格式为 XX(分):XX(秒).X,精确到0.1s的整数倍。
倒计时到,由蜂鸣器发出报警。
绘制系统硬件接线图,并进行系统仿真和实验。
画出程序流程图并编写程序实现系统功能。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此次设计是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基本电路的设计流程,提高自己的设计理念,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巩固所学知识,使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有更进一步提高,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基本掌握单片机应用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加深对单片机软硬知识的理解,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次设计注重对单片机工作原理以及键盘控制及显示原理的理解,以便今后自己在单片机领域的学习和开发打下基础,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本次设计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对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状态做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还对单片机的接口技术,中断技术,存储方式和控制方式作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具体设计:1.问题分析: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的人性化和智能化已经非常成熟,其发展前景仍然不可估量。
如今的人们需求的是一种能给自己带来方便的电子产品,当然最好是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如何能做到智能化呢?单片机的引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也称为微控制器,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单片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是集CPU,RAM,ROM,I/O接口和中断系统于同一硅片上的器件。
单片机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正式形成了通过计算机系统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两个分支。
目前单片机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倒计时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倒计时器](https://img.taocdn.com/s3/m/a4daabeffab069dc502201cc.png)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倒计时器第一章目的1.1设计目的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 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
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在生活和生产的各领域中,凡是有自动控制要求的地方都会有单片机的身影出现;从简单到复杂,从空中、地面到地下,凡是能想像到的地方几乎都有使用单片的需求。
模拟多通道压力系统是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当前压力并反映在显示器上,它可以分析压力过量程,并发出报警。
并采用电子秤原理可根据输入单价准确的计算出物体的金额。
本篇论文讨论了简单的倒计时器的设计与制作,对于倒计时器中的四位LED数码显示器来说,我为了简化线路、降低成本,采用以软件为主的接口方法,即不使用专门的硬件译码器,而采用软件程序进行译码。
第二章方案2.1 开发意义本课题开发的意义在于它既节省了硬件成本,又能实现多功能。
既可做倒计时秒表,又可进行定时,还可以通过扩展完成其他功能,而且功能的相互转换也十分简单。
对于厂商,有很大的挖掘潜在价值的空间;对于消费者,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2.2 功能说明(1)本电路应用TIMER0 MODE 16 位计数器的计时中断法。
(2)1秒等于 1000000微秒,而每一计时脉冲是 1微秒,因此需输入 100000个计时脉冲,方可达到 1秒的时间。
由于 16位计数器初值为0000H,需65536 个计时脉冲方可发生溢出,现在需 1000000个脉冲,则溢出次数达 15.258次(1000000\65536=15.258 次)。
(3)由上式得知实际应溢出16次,即:1000000=65536*15+1696065536-16960=48576=BDC0H(4)由上式得知1000000个脉冲,首先需设定TL0=C0H,TH0=BDH,此时第 1次只要输入 16960个脉冲输入,就会溢出;第2 次至第 16 次,则需每65536 个计时脉冲,方才发生溢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姓名指导老师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答辩倒计时器二、设计要求设计一个答辩倒计时器,用2位数码管显示剩余分钟,2位数码管显示剩余秒,复位后显示10.00表示设定10分钟,并可加减修改,按开始/取消按钮开始倒计时,再次按开始/取消按钮则复位,时间到则蜂鸣音提示。
总体要求如下:1、方案论证,确定总体电路原理图。
2、元器件选择,设计PCB图(或用万能电路实验板搭线)。
3、绘制程序流程图,编写汇编语言源程序(或C语言源程序)。
4、安装调试,实现倒计时器的基本功能。
三、设计报告内容1、写出设计方案(包括方案对比,方案确定),给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和设计程序流程图。
2、对所设计方案的实现进行全面分析。
3、编程调试方法和程序清单。
4、安装调试过程,出现的各种现象,总结经验和体会。
5、进一步完善的设想。
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3.2 硬件电路 (3)3.2.1 复位电路 (4)3.2.2 晶振电路 (4)3.2.3 单片机最小系统 (4)3.2.4 硬件流程图 (5)3.3 源程序设计 (5)3.3.1 程序清单 (5)3.3.2 程序流程图 (7)四、设计过程 (7)4.1实践步骤 (7)4.2实践标准 (8)4.3系统调试 (8)4.3.1 硬件调试 (8)4.3.2 软件调试 (9)五、设计报告总结 (10)六、总结经验和体会 (11)七、进一步完善的设想 (12)八、参考书目 (13)附录一:成品效果图 (13)附录二:倒计时器源程序(C语言) (14)一、课程设计目的1、巩固和加深单片机原理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进一步提高学生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设计一个答辩倒计时器,用2位数码管显示剩余分钟,2位数码管显示剩余秒,复位后显示10.00表示设定10分钟,并可加减修改,按开始/取消按钮开始倒计时,再次按开始/取消按钮则复位,时间到则蜂鸣音提示。
总体要求如下:1、方案论证,确定总体电路原理图。
2、元器件选择,设计PCB图(或用万能电路实验板搭线)。
3、绘制程序流程图,编写汇编语言源程序(或C语言源程序)。
4、安装调试,实现倒计时器的基本功能。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3.1元器件清单及所用仪器设备表1-1 设备清单设备名称单组数量数量功能数字万用表可共用1台5V直流稳压电源可用实验箱代、可共用1台ISP下载线可共用4根装Keil开发软件和ISP51下计算机单片机实验室均可用40台载软件元器件名称规格/型号单组数量金属膜电阻1K、1/4W 1金属膜电阻10K、1/4W 5电阻排200Ω*8(SIP9) 1瓷片电容30pF2独石电容0.1µF/63V3电解电容10µF/16V2蜂鸣器Φ10,直流5V 1三极管90131石英晶振6MHz(矮封装) 1集成电路AT89S51 DIP40 1 7407 DIP14 1IC插座40PIN DIP 1 14PIN DIP 1数码管4位一体、红光、共阴极0.5” 1 接插件IDC10(与ISP下载线接口)DC3-10P 1套按键国产欧姆龙轻触按键 3 万能电路板17cm*22cm 1块导线0.3mm2单股导线4m 焊锡丝 1.0mm 2m 松香表1-2 元器件清单表1-3 工具清单3.2 硬件电路倒计时器硬件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EA/VPP31X119X218R ES ET9R D 17WR 16INT012INT113T014T115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P0.039P0.138P0.237P0.336P0.435P0.534P0.633P0.732P2.021P2.122P2.223P2.324P2.425P2.526P2.627P2.728PSEN 29ALE/P30TXD 11R XD10VSS20VCC40U1AT89S 511A 11Y 22A 32Y 43A 53Y 6Vss74Y 84A 95Y 105A 116Y126A 13Vcc 14U37407234567891R P1200 x 8Y16M HzC 430p C 530pC 20.1u F+5V+5V+5V+5V C 30.1u FK1,K2: 调整设定R S TS C K M I S OM O S IC 110uR 21K+5VK1K2K3R 110K+5VR 410KR 510KR 310K+5V12345678910JP1程序下载接头eabfcgdC 4C 3C 2C 1h4LEDT19013B 1倒计时器参考电路图K3: 开始 / 取消R 610K图1 电路原理图工具名称 单组数量 镊 子 1把 电铬铁 1支 铬铁架 1个 吸锡枪 1把 斜口钳1把3.2.1 复位电路复位电路产生复位信号,复位信号送入 RST 后还要送至片内的施密特触发器,由片内复位电路在每个机器周器的 S5P2 时刻对触发器输出采样信号,然后由内部复位电路产生复位操作所要的信号。
一般的复位电路可分为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复位,我们在此选用的是上电复位。
上电自动复位原理:RST 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只要高电平的复位信号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有效时间,就可以使单片机上电复位。
上电自动复位是通过电容充电实现的,上电瞬间,RST 端电位与Vcc 相同,随充电电流的减少,RST 的电位逐渐下降,直到复位信号无效。
按键复位在此不在作过多的介绍,其原理和上电复位是相同的。
但其采用的是脉冲复位电路和电平复位电路两种。
3.2.2 晶振电路晶振与单片机的脚XTAL0和脚XTAL1构成的振荡电路中会产生偕波(也就是不希望存在的其他频率的波),这个波对电路的影响不大,但会降低电路的时钟振荡器的稳定性。
为了电路的稳定性起见,ATMEL公司只是建议在晶振的两引脚处接入两个10pf-50pf的瓷片电容接地来削减偕波对电路的稳定性的影响,所以晶振所配的电容在10pf-50pf之间都可以的。
但是主流是接入两个30pf的瓷片电容,此次电路用30PF。
3.2.3 单片机最小系统最小系统就是单片机在发挥具体测控功能时所必须的组成部分。
如下图所示为最小系统方框图:图2 单片机最小系统方框图3.2.4 硬件流程图倒计时器硬件电路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图3 倒计时器硬件电路流程图3.3 源程序设计3.3.1 程序清单初始化:uchar Count = 0;uint n=0;uint m=0;uchar min = 10 ;uchar sec = 0 ;uchar table[10] =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数码管的段码编码 (0-9)uchar table_d[10] = {0xbf,0x86,0xdb,0xcf,0xe6,0xed,0xfd,0x87,0xff,0xef}; //带点数码管的段码编码 (0-9)sbit BELL = P1^2; //设置P1.2口,为控制蜂鸣器发声的引脚sbit KEY1 = P3^2; //设置P3.2 P3.3 P3.4口为按键引脚sbit KEY2 = P3^3;sbit KEY3 = P3^4;函数名:void Delay(uint del) //延时子程序,延时时间为 1ms * delvoid Time0_Init() //初始化定时器 11.0592M 50msvoid time0() interrupt 1 //中断void display(void) //数码管每位动态显示void DisLED_1() //复位函数void DisLED_2() //时间增加void DisLED_3() //时间减少void DisLED_4() // 时间为零的显示void KEY() //检测按键void main() //主函数主函数:void main() //主函数{Time0_Init();while(1){display();KEY();if(min==0 && sec==0){DisLED_4(); //调用数码管显示代码m=0;while(100-m){display();BELL = 0;Delay(1); //延时1毫秒BELL = 1;Delay(1); //延时1毫秒m++;}TR0 = 0;while(KEY1!=0){min = 0;sec = 0;display();}}}3.3.2 程序流程图图4 倒计时器主程序流程图 四、设计过程4.1实践步骤1、根据实验要求,完成电路原理图和应用程序流程图。
2、编写汇编语言(或C 语言)源程序。
3、根据所设计的原理图,完成电路板的焊接,在进行测试。
4、硬件软件综合调试,如果不能实行,在分析哪里出了问题,纠正问题在去测试,直到测试完成,完善其设计功能。
单 片 机 程序下载口 外围电路 排阻 驱动电路 数码管 蜂鸣器4.2实践标准1、完成电路的制作,排版与焊接,并进行测量是否能正常的运行;2、完成程序的设计,并进行程序调试是否出现错误;3、硬件与软件结合进行调试看是否能达到课程设计目的;4、最后实现其设计要求和功能,装配工艺美观,电路运行稳定、可靠。
4.3系统调试4.3.1 硬件调试在硬件调试时,先有万用表检查印制电路的焊接情况,检查是否有虚焊,是否有短路。
在检查无误之后通电检查LED数码管的显示。
总体电路正常,达到题目的要求。
实际电路下图:图5 实际电路图完成了硬件的设计、制作和软件编程后,要使系统能够按设计意图正常运作,必须进行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包括软件调试和硬件调试。
不过,作为一个小计算机系统,其运行是软硬件相结合的,因此,软硬件的调试也是不可能绝对分开的,硬件的调试常常需要利用调试软件,软件的调试也可能需要对硬件的测试和控制来进行。
1、脱机检查。
用万用表逐步按照电路原理图检查印制电路中所有器件的各引脚,尤其是电源的连接是否正确:检查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是否有短路等故障,顺序是否正确;检查各开关按键是否能正常开关,是否连接正常;各限流电阻是否短路等内容。
为了保护芯片,应先对各IC电位进行检查,确定其无误后再插入芯片检查。
2、联机调试。
暂时拔掉89S51芯片,将仿真器的引脚插入89S51的芯片插座进行调试,检验键盘/显示接口电路是否满足要求设计。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软件来查看接口工作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