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之我见——先秦散文研究

合集下载

先秦散文中诸子散文的特点

先秦散文中诸子散文的特点

先秦散文中诸子散文的特点先秦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各个学派的散文作品,其中诸子散文是一种独特的文体。

诸子散文主要是法家、道家、儒家等不同学派的思想家们所著的散文,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诸子散文具有思想性强的特点。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点和主张。

诸子散文通过对社会、人生、道德、政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展现了不同学派的思想内涵和观点。

例如,法家散文着重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主张以法治国;儒家散文强调仁义礼智的实践和追求;道家散文则强调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这些不同学派的思想通过散文的形式传达给读者,使人们对于不同学派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诸子散文具有哲学性强的特点。

诸子散文在表达思想观点的同时,往往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

通过对人生、宇宙、道德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诸子散文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庄子的《逍遥游》中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和谐与自由,表达了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想;荀子的《劝学》中通过强调人的努力和奋斗来实现人生价值,表达了积极向上的哲学观点。

诸子散文的哲学性使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传播。

诸子散文具有教育性强的特点。

诸子散文往往通过对人生、道德等问题的阐述,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这些散文作品以启发人们思考和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为目的,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例如,儒家散文中的《论语》、《孟子》等作品,通过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阐述了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诸子散文的教育性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道德教育和思想启蒙的工具。

诸子散文具有艺术性强的特点。

虽然诸子散文的主要目的是传达思想和观点,但其艺术性也不可忽视。

诸子散文在语言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例如,道家散文以其简约、含蓄的风格,通过意境的营造和形象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儒家散文则以其庄重、肃穆的语调和修辞手法,给人以思索和沉思的空间。

为什么说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文章更富于想象力、形象性和创造性?请结合作品进行论述。

为什么说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文章更富于想象力、形象性和创造性?请结合作品进行论述。

为什么说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文章更富于想象力、形象性和创造性?请结合作品进行论述。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与其他诸子文章都不同,它更具有想象力、形象性和创造性。

首先,庄子充分运用想象力。

《庄子》经常以虚语深思的形式,引用形象的文字来表达有关深刻的思想,同时也用想象形成一些小故事,如《逍遥游》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彼上穷碧落,彼下黄泉,白骨如山,黑气盈视,都,都”。

这里创造出一种多元层次的境界,能够将心理世界和艺术世界完美融合,为想象力增添张力。

其次,庄子在文章中运用了许多形象性的文字标签,如桃叶鸣凤,青松翠柯,控弦猿猱,以及溪波萦绕的描述。

这些文字描绘出来的景物和场景,都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影像,让诗歌更具有生命力。

最后,庄子也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他用自有玄机的语言提出来的一些思想和观念,都是前面没有人提出过的,例如相似之道、道有灭亡等,反映出庄子具有创新精神,他创新地把哲理思想、崇高思想和文学创作融合到一起,使得他的散文能够更加富有创造性。

总之,《庄子》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形象性和创造性,与其他诸子文章具有明
显的不同,可以说庄子的文章更加富有想象力、形象性和创造性。

逍遥游乎人生路——《逍遥游》中庄子的成才观

逍遥游乎人生路——《逍遥游》中庄子的成才观

文学界·散文鉴赏逍遥游乎人生路———《逍遥游》中庄子的成才观蔡鑫,蒋亚龄(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对于中国的社会思想和人生态度无论是积极或是消极方面,其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对庄子思想的关注焦点大都集中在消极避世、致虚守静等消极方面。

但就当时社会而言,庄子的思想当中也不乏在社会中体现个人价值的积极因素。

本文将从《庄子》开篇《逍遥游》入手,从成才观的角度阐述庄子积极而高扬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逍遥游》;积极;成才观;人生态度Abstract:Zhuangzi i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aoism in Chi-na,on social thought and attitude towards life,whe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aspects of Zhuangzi's ideas on later generations have had a profound effect.For a long time,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ideology,many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Zhuangzi's though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negative aspects.This article from the"Zhuangzi"begins with "Happy Tour"starting from a talent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and highlight the theme of Zhuangzi's attitude toward life.Keyword:"Happy Tour";positive;taught view;attitude中图分类号:I2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10)12-0001-04春秋末年,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诸子争鸣竞起,在不断的碰撞与融合中开创了中国文学和思想的黄金时代。

从《逍遥游》看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从《逍遥游》看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从《逍遥游》看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从《逍遥游》看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在诸子百家中,庄子的文章最为独特,瑰丽艳逸,旷达而随意,基本上全篇都是用寓言构成,然而这些简单的寓言却道出了庄子不同凡响的人生观,世界观。

《庄子》的散文结构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换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

其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的押韵,显得极有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接下来我就以《逍遥游》为例,试分析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逍遥哲学”【1】是庄子散文的基本思想。

“庄子思想发源于对人的精神自由逍遥的追求”,庄子思想的核心是他的人生哲学【2】。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

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

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大鹏,它的活动范围非常之大,”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上能达到九万里的高空,远能自北海飞至南海,行为及其豪迈壮观,貌似逍遥,实际上,它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进需凭飓风之力来托付,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必须上至高空才能不受山峦之阻。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的嘲笑,认为它过于费力了。

小鸟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其实这正反应了它无能为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

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生暮死的小生物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中发生的事情;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这是生命短的局限。

生命长的亦是如此,能活到2000年的灵龟和3.2万年的大椿,它们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

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

先秦诸子散文文体研究

先秦诸子散文文体研究

先秦诸子散文文体研究摘要:先秦诸子散文是先秦散文史开展的重要环节,它们在文体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对研究先秦诸子散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先秦诸子散文的问题研究。

从文体来说,历史散文属于记叙文,诸子散文那么属于论说文。

从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入手,分析解读文体的演变。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庄子;文体一、《论语》它主要记载孔子的语录,也是一部说理散文,相传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纂而成。

《论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记录了孔子的许多名言,它反映了孔子的仁爱思想。

比方,“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这是孔子对子产的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作为政治家的政治主张。

《孟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的开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比于《论语》,它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文章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虽然还是以语录体为主,但是却减少使用三言两语式的独白,它从简明扼要的语录开展成了长篇大论,并且其中许多语录体散文已经具备了专题论文的性质。

在先秦诸子散文文体的开展演变中,《墨子》是一部重要的作品。

与《孟子》比较,它表现出由“对话”向“专论”过渡的特征。

《墨子》各篇出现了简洁的标题,这些标题都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不仅如此,这些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层次清楚。

当然,有些文章的语录体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与之前的相比,它们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围绕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庄子》它在我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很重要,下边重点来谈一下《庄子》。

先秦诸子散文开展到《庄子》的时候,已经变化很大了。

《庄子》给人的感觉人可谓是耳目一新。

从文体上来说,《墨子》虽然已经表现出由“对话”为主转向“专论”,但仍有语录体的成分在内。

而《庄子》已经摆脱了语录体的形式,进入了专题性论说文阶段,它用寓言的形式组成文章,与之前的《论语》《孟子》《墨子》以及后来的《荀子》《韩非子》有很大的不同。

《庄子》里的寓言,达百篇之多,《内篇》有将近有神话梦想故事,也有借物寓言故事篇——寓言故事,这些寓言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往往环环相扣,组成一个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及后世影响

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及后世影响

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及后世影响摘要:《逍遥游》作为《庄子内篇》之首,既是庄子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的总体概括,也是庄子散文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更对的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为例,重点分析庄子散文的主要艺术风格,阐述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逍遥游》;庄子散文;艺术风格;影响《逍遥游》堪称庄子散文的扛鼎之作,也称得上是先秦散文的代表著作。

可以说,庄子散文,乃至先秦道家学派散文的艺术风格在《逍遥游》之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现。

本文结合先秦散文的艺术风格,试以《逍遥游》为例进行分析探究,力求洞悉庄子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继而阐述庄子散文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共存、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交织的创作风格对后世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和推动作用。

一、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地位要洞悉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就必须要对先秦诸子散文有一个宏观了解。

可以说,先秦诸子的散文多是哲理著作,多用散文表达自己的学派思想和政治主张,其内容大多博大精深,内涵着深刻哲理,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学性和文学因素。

先秦的诸位思想家大多是写文章的行家里手,除了《庄子》,还有《荀子》、《韩非子》等等,几千年过去了,这些典籍至今都还值得我们当做文学作品来品读。

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散文这种文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其中,又尤以庄子的散文为代表,其创作的散文大多想象丰富,多用寓言,善用比喻,辞藻雄浑壮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先秦文学散文的典范,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并间接影响着后世散文及其他文体的发展。

二、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一)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庄子创作散文最显著的艺术风格就是想象丰富和夸张奇特。

庄子的散文中,想象的场面、虚构的情景、夸张手法的运用随处可见,纵横捭阖,恣意发挥,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逍遥游》从文章的一开始,就酣畅淋漓地展现了这种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几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在文中,庄子用其丰富、大胆的想象力和奇特、诡异的夸张手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动人心魄、怪异奇特的画面:在漫无边际的北海中,一条不知有几千里长的大鱼在随处游动着,突然之间,这条鱼就像变戏法一样,变成了一只背不知有几千里宽的大鹏。

逍遥游赏析

逍遥游赏析

逍遥游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古代散文中的一道异观——《庄子·逍遥游》赏析《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

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逍遥游》很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

这里入选的并非《逍遥游》全篇,只是节录了开头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已经可以反映全篇的风格和成就。

这段选文共有三个段落,下面逐段讲解(此文的分段与课文的分段有出入——编者注)。

开头一段,从“北冥有鱼”起至“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止。

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

这条鱼的巨大,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万分呢应当承认,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是人们绝对不曾见过的,但想像力丰富的庄子却偏要让你相信世间有此二物,特意对它们进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写。

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

它积满气力,怒张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

接着,作者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

《齐谐》上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先拍击水面,滑行三千里,然后盘旋宛转,靠风气相扶,直冲云天,到达九万里高空。

起飞之后,历时六月,方才止息。

”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究竟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微尘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

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打比方,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像,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像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像了。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一. 填空1. 尚书2. 编年体3. 老子4. 刘向5. 墨子6. 苏秦7. 语录体8. 左传9. 战国策 10. 无待(或绝对自由) 11. 农 12. 左氏春秋13. 韩非子 14. 荀子 15. 言 16. 孟子17. 尚书、盘庚 18. 庄子·养生主 19. 寓言 20. 行人21. 商书 22. 民本 23.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24. 韩非子·难一二. 名词解释1. 《尚书》:《尚书》即上古之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散文集。

《尚书》以记言为主,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作品已经初具散文形式。

《尚书》有今古文两种。

主要内容包括上古的统治意识、施政经验、神权政治观等。

2. 《道德经》:《道德经》即《老子》,相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共五千余言,主要宣扬道家思想。

《老子》分为八十一章,称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所以《老子》又名《道德经》。

3. 百家争鸣:战国时代,王权衰落,诸侯争雄,政局动荡使不同的学术得以自由发展。

为得到人才,各国统治者以优厚的待遇招揽游士,鼓励不同学派自由言论,相互论辨,造成空前繁荣的学术现象,史称百家争鸣。

4. 《春秋》三传:《春秋》三传指《公羊传》、《彀梁传》和《左传》,旧说认为三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故称《春秋》三传。

其实《左传》是一部独立叙事体著作,而另外二传以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

5. 九流十家:九流十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西汉刘歆《七略》中的《诸子略》,把先秦和汉初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并分别指出其思想渊源。

十家中除去小说家称为九流。

6. 《逍遥游》:《逍遥游》是最能体现《庄子》散文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名篇之一。

文章汪洋恣肆,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大量运用寓言、比喻进行说理。

文章主旨是宣扬“至人无己,圣人无动,神人无名”的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

试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散文的主要特色

试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散文的主要特色

试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散文的主要特色。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是最为突出的,鲁迅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而且《庄子》散文的荒诞怪异艺术风格也是独步当时文坛。

(1)《庄子》的基本的表现方式或者说言说方式就是“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

《庄子•寓言》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寓言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司马迁说:“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庄子》一书中,有寓言故事二百多则。

其中既有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加工改造,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神人”.(2)《庄子》文章在构思与结构上,往往重在内在旨意的表达,而不拘章法规矩,看似形散而神却不散。

这和庄子对外在形式和内在旨意的理解有关,《庄子•外物》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因此《庄子》的文章组织并不严密,而是极为自由,变化多端,飘忽不定。

有的通篇罗列寓言或故事,如《大宗师》连用6个寓言故事;有的主要用寓言故事,并夹杂着议论,如《逍遥游》;有的通过故事的人物对话或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文章的结构多是一些寓言或故事连缀成篇,既相对独立的,而又有内在精神上的联系。

(3)《庄子》散文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以自由的想象和奇妙的虚构,创造出了一个神奇诡怪的艺术形象的世界。

刘熙载说庄子“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基本概括了他超凡脱俗的意想和荒怪谲诡的艺术特点。

《庄子》的艺术形象层现叠出,异彩纷呈。

大到鲲鹏小到蟪蛄,各种形象在《庄子》笔下无不自由地驱使。

《庄子》的怪诞怪异,却包含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真实的现实。

如“支离疏”“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表达了“无用”的哲学思想。

同时也是对现实残酷的真实反映。

正如刘熙载所言:“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

”在超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下,寓于了真实的思想和情感.(4)《庄子》的语言艺术多姿多彩。

庄子“逍遥”之我见

庄子“逍遥”之我见

庄子“逍遥”之我见庄子《逍遥游》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经典之作,它以描述逍遥的生活状态为主要内容,阐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并且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我的观点是,在今天的社会,我们也可以从《逍遥游》中得到启示,尤其是在追求快乐、摆脱烦恼和保持内心平和方面,它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庄子所追求的逍遥不是消极的逍遥,而是内心平和的逍遥。

庄子认为,人们常常因为对一些外在事物的执着而产生烦恼,他提倡人们应当摆脱对外在事物的执着,转而关注自己内心的平和。

这种内心的平和是指不受外界干扰的一个人的内在状态,只有拥有内心平和的人,才能真正的享受生活。

在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因为工作、生活等各种压力而产生烦恼和负面情绪,这时候我们可以学习庄子的思想,调整内心状态,保持内在的平和,这样才能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其次,庄子强调的逍遥与现代社会的休闲观念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对内心世界的关注。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通过旅游、健身等方式来放松自己,这些方式的确可以缓解压力,但很难保证真正的内心平静。

与此不同的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即不受任何规定、束缚、压力所限制的状态,内心自由自在地运动。

这种自由必须建立在“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上,即不违背自己本性的前提下,做出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逍遥的状态,只要不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社会的评价而去做某些事情,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性格和能力去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样才能做到自由自在地追求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再者,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是一种超越沉浸于现实生活的状态,是追求人类自身精神境界的一种方式。

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因为生活琐事的繁杂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成长和发展,但是庄子的思想告诉我们,只有在内心深处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平静,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愉悦。

这种精神的追求需要我们摆脱对现实生活的束缚,寻求更高层次的思维和认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上一条轻松自在、逍遥自由的人生之路。

先秦散文《逍遥游》原文及鉴赏

先秦散文《逍遥游》原文及鉴赏

先秦散文《逍遥游》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先秦散文《逍遥游》原文及鉴赏【导语】: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

先秦散文选读——感受古代散文的艺术特点

先秦散文选读——感受古代散文的艺术特点

先秦散文选读——感受古代散文的艺术特点引言: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以其自由灵活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先秦时期的散文作品尤为重要,不仅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更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情感。

本文将通过选读先秦散文,探讨其艺术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美丽的文学形式。

一、独特的叙事方式先秦散文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而著称,与传统的韵文相比,散文更加自由流畅。

在《吕氏春秋·度势》中,作者通过对势力的比喻,生动地描述了人们在面对各种困境时的应对策略。

他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将观点逐一展开,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使散文更富有感染力,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多样的主题内容先秦散文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人生哲理、社会风俗、自然景观等各个方面。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学习的追求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他通过对话的形式,将智慧和道德准则融入其中,使读者在欣赏散文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一些人生的启示。

三、细腻的情感描写先秦散文在情感描写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梦中变身为蝴蝶的奇妙经历。

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他将读者带入到一个虚幻而美丽的世界中,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

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使散文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四、巧妙的修辞手法先秦散文中的修辞手法也是其艺术特点之一。

在《楚辞·离骚》中,屈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以及音韵的变化,使散文具有了独特的音乐感。

他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散文更加生动有趣,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乐趣。

五、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先秦散文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有着独特之处,更在思想深度和广度上具备了独特的魅力。

在《墨子·非攻》中,墨子以非攻为主题,阐述了和平与爱的重要性。

他通过对战争的反思,呼吁人们摒弃暴力,追求和平与博爱。

庄子“逍遥游”之我见——先秦散文研究[共五篇]

庄子“逍遥游”之我见——先秦散文研究[共五篇]

庄子“逍遥游”之我见——先秦散文研究[共五篇]第一篇:庄子“逍遥游”之我见——先秦散文研究摘要:庄子的“逍遥游”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的追求以及看破红尘最终达到超凡脱俗,殊不知这些只是为他失败的人生找的漂亮的借口。

关键字:逍遥借口我见庄子“逍遥游”之我见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曾做过漆园吏。

世人评价他虽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侍的精神自由。

在他的“逍遥游”中,他表现出洞悉万物,看破红尘、功名、利禄、超越生死境界,最终达到了超凡脱俗。

这样的庄子让每个人都觉得他活得洒脱,将志趣寄于天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可是他真的达到了看破功名利禄了吗?其实不然,他作品中对仕途的鄙夷与不屑,这看起来更像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做法。

虽然曳尾途中说明了庄子他放弃了荣华富贵,心甘情愿选择了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的贫穷生活,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他超脱的表现。

他只是看穿了盗国盗民的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不愿为取得功名而受人驱使,牺牲自由的同时又有可能会徒留空名。

这说明庄子而非真的鄙夷权利,不然他又怎会当初做了那个小官。

只能说他的目光比我们更加深远,虽知当官的神气、威风,但也知当官的危机,不愿意因小而失大,拿自己的生命去和功名利禄开玩笑。

所以才嚷着逍遥是生命的大事业,而此大事业就是无事无业。

庄子有一次到魏国去见魏王,当时的打扮是这样的:“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

”穿的是布衣,布衣也就是麻布,还不如今天的麻袋,而且这个麻袋还是打着补丁的;鞋子破了,要用绳子捆在脚上。

就这样去见一国之君了。

梁惠王见到庄子就说了:庄先生,你怎么搞得这么狼狈啊?庄子一听就看不起梁惠王了。

庄子说我这个叫贫穷,不叫狼狈,贫穷只是没有钱,狼狈是没有精神。

我只是没有钱,但我是有精神的。

[1]不论庄子是狼狈还是贫穷,辩来辩去不过是突显了自己的困窘。

我承认庄子敢于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这一点的确难能可贵,但是他没有勇气直面现实,用斗争来改变自己贫穷卑贱的恶劣生活处境,只能在自己的思想天地中编织着那美丽梦幻的白日梦,去追求所谓的自然天性。

论析《逍遥游》之写作特点

论析《逍遥游》之写作特点

论析《逍遥游》之写作特点摘要:《逍遥游》几乎由寓言和比喻构成,行文挥洒自如,奇幻莫测,不仅描写形象,而且结构大起大落。

比喻通俗浅显,使人易于明白。

本文对其中的精比巧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哲理思想;精比巧喻;精神解放我国先秦时代诸子散文的一大特色,是哲理的思想和艺术的因素水乳无间地交融在一起。

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杰出的,是著名的《庄子》散文。

鲁迅评论庄子时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次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

”庄子生于战国乱世,诸侯之间征伐不已,暴主佞臣杀人如麻。

而且统治阶级以“术”治人,严刑峻法,网罗密布,使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庄子愤世嫉俗,成为一个遁世主义者。

他宣扬人应当脱弃一切物累,而获取精神解放,争得绝对自由。

《庄子·逍遥游》这篇文章,就旨在说明人应该由“有待”(一切客观依靠)而进入“无待”,人只有脱弃掉一切物质条件、物质欲望,才能取得真正的自由。

文章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北冥,是古代传说中的北方溟漠无涯的大海;“鲲,鱼子。

凡鱼之子名鲲。

”又释鲲“本小鱼之名”(明·方以智),庄子在这里却偏用为大鱼之名。

文章开首便先声夺人,描绘出一个波澜壮阔的场面:一条其大无比的鱼自由地遨游在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

鱼之大,不知其有几千里,庄子却用一个小鱼之名--鲲来命名,这其中就含义无穷,耐人寻味。

接着,庄子笔锋一转,鱼又化为一只大鸟,腾空而起。

鱼之大,已经令人惊奇了,瞬息间,鱼竟然又变成鸟。

变之快,变之奇,真正令人咋舌。

鲲如何变为鸟,庄子没有细致描写,但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鲲在大海里一振,顿时,洪波涌起,巨浪连天,鲲的形象即刻逝去,随之而出现的是一只巨鸟大鹏。

浅谈我心中庄子的“逍遥游”

浅谈我心中庄子的“逍遥游”

浅谈我心中庄子的“逍遥游”因为《逍遥游》这篇文章,让庄子和庄子的思想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也是这三个字——逍遥游,读完《庄子》,在我的心中对庄子的“逍遥游”也有着自己浅浅的思考!作为一个农村里出来的学生,我对贫穷有着很深的体验,所以我首先想谈的是庄子对于贫穷和利益的看法。

在《山木》篇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

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

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

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

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征也夫!”可见,庄子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是有清醒认识的。

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

就像我们常说的“人穷志不穷”,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吧!一个人可以困窘于贫困,但是他的内心是不是真正在乎这种贫困,对一个“利”字看得有多重,会决定他面对贫困的态度。

庄子自己对这个“利”字看重吗?他周围有的是有钱的人啊!他在《列御寇》篇又讲了一个故事: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

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

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

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庄子的话,可谓极尽辛辣讽刺之能事。

同时也说明,“利”这个字是困不住庄子的心的。

庄子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利”,尽管他很贫穷。

说到我们今天,一个只拥有10块钱的人,他的快乐未必不如一个拥有亿万身价的人。

手中有多少金钱,并不能决定它在你心里的分量。

快乐、幸福、理想和信仰是用金钱买不来的。

庄子散文《逍遥游》双线结构的魅力赏析-精选资料

庄子散文《逍遥游》双线结构的魅力赏析-精选资料

庄子散文《逍遥游》双线结构的魅力赏析-精选资料庄子散文《逍遥游》双线结构的魅力赏析一、简介庄子是先秦时期的散文大家。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散文计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在庄子的散文中,《逍遥游》一向被认为是最具有魅力和特色然而又最不容易读懂的一篇非常典型的能够集中反映庄子思想和世界观的文章。

二、何为“逍遥游”?庄子所谓的逍遥游,其实是在论述如何追求无拘无束、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无拘无束的绝对自由呢?在庄子看来,就是需要做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也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把握六气变化,才能自由地遨游于无穷的宇宙。

想要具备这种条件,必须要“恶乎待”。

什么叫恶乎待?它是指不能依靠任何外界条件的限制和帮助,完全凭借自身的主观修养,从而达到“无己、无功、无名”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能够达到这种至高境界的人,庄子以为只有“至人”“神人”和“圣人”这种思想、道德、精神的修养都臻于完美的人才能够做到。

三、双线结构庄子《逍遥游》的通篇可以划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前一部分的主旨意在阐释“何谓逍遥游”,可以把它理解为理论阐述部分;后一部分是续篇,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例证逍遥游”,很明显,它是属于例证部分。

庄子散文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第一个部分。

说它独特,就在于它的理论阐述采取了极为罕见的两条并行不悖的双线结构,一条是主题论证线,其内容表现为“逍遥游必须无所待”,这是一条反证线,通过说明世间万物遨游宇宙都因其有所依凭从而不能算作逍遥游;另一条是结构对比线,它通过对于自然界和社会两种形态小大之辨的不同表现,来增强对于逍遥游主旨的阐发。

作者的高明之处体现在这两条线索不离不弃、协调一致地并行演进。

首先看结构对比线。

从自然界开始,庄子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和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那么什么是大知(即大智慧)呢?作者开篇就给我们展示出了大至鲲鹏(它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小至野马(浮动的雾气)、尘埃的对比,两者虽大小有别,但同样是遨游天际,都需有所待,这个依凭就是风力。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作业(1)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作业(1)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作业第四章先秦说理散文发展概况一填空1.道家的创始人是。

2.《老子》一书又名《》。

3.老子的哲学思想以“”为核心。

4.“兼爱”、“非攻”的主张是提出的。

5.《论语》是一部散文集。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

7、孔子向他的几个学生问志,通过对话和动作刻画了师生不同个性特征的著名篇章是《》。

9. 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10.提出了“性恶论”。

11 在《天论》中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

12.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___ _》。

13.“买珠还椟”出自于《·》。

14、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15.《》是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载于内外《储说》、《说林》上下。

16、“四书五经”的中“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和《》。

17.“自相矛盾”出自于《·》。

18. 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二、名词解释:1.诸子散文2.诸子百家3.“九流十家”4.稷下学派5《老子》6《墨子》7“三表法”8.《论语》9.《荀子》10.《韩非子》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6.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7..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8.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四、翻译下面一段古文中划线的部分,并简要回答后面的问题。

1.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

其身体则可,其言多不辨,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为之饰装,从衣文之月娄七十人。

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

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

【大语论文】先秦诸子散文

【大语论文】先秦诸子散文

逍遥游——自然之道一、诸子散文秦朝统一中国之前,我国文化史上曾经有过一段炫目的百家争鸣的时光,即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

在春秋战国这段时间里,我国涌现了大量派别不同、思想各异的思想文化流派,这些流派不止在他们自己的时代影响了很多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还给中华思想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先秦诸子的各种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奠基。

先秦时期的诸子散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文理不分。

它们都拥有极高的文学造诣,无论在文体、语言、结构各方面,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同时大多是哲学著作,故又称为哲理散文。

详细地论述他们,无疑是哲学家的任务。

据有关典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有这样十一大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丘、孟轲、荀卿;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宋钳;法家,代表人物是商鞅、韩非;道家,代表人物是老聃、庄周;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陈相;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此外,还有阴阳家、小说家。

诸子的代表作品有《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

不论这些散文如何形式多变,词章华美,形象瑰丽,风格多彩,技巧高超,想象丰富,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即推扬自己的治世思想。

今天,我们就单道家流派的代表人庄周的作品,谈谈道家庄子的文章的思想核心。

与其他诸子一样,鉴于庄子作品的内涵之深刻,我们将挑出其中一篇,级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一篇,逍遥游。

二、庄子在论述一个人的作品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这个人本身。

庄子从来就是个洒脱不羁的人。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今河南商丘),与老子并列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他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

作为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道家学说及思想的主要创始人,庄子年轻时和所有诸子一样,也是个在仕途上惨淡的青年,在看尽世间冷暖之后,他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将精力转向著书立说,坚持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甚至连别人请他去当官他都不愿意入世。

庄子“逍遥游“之我见

庄子“逍遥游“之我见

第3卷第3期2004年9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 na l of W uxi I ns t i t ut e of Tec hnol ogyV01.3N o.3S e p.2004庄子“逍遥游"之我见余爱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21)摘要:庄子在《逍遥游》中,不仅表现出了自身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而且体现了他反对社会对个人的异化的思想。

人们一旦汲汲于追求功名利禄,就会“丧己于物”,被这些世俗价值所束缚。

有着自身发展的目的的人,被抽象为单一的手段,这是人的本质的进一步丧失。

关键词:逍遥游;人的异化;目的和手段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880(2004).04-57旬3M y V i ew s on Z huangzi’S Tr ave l l i ng Lei sur e l yY U A i huaA bs t r act:I n hi s book Travel l i ng L ei s ur el y,Z huangzi not on l y expr es s es hi s per s ev er i ng pur s ui t of s pi r it u—al f r ee dom and obj ect t o t he di s si m i l a t i on t he s oc i e t y gave t o t he i ndi vi dual.B usi l y s eeki ng f am e and w e al t h,peopl e w i l l get l os t a nd be cont r oU ed by s ecul ar val ue.O ne w ho has hi s ow n ai m of de vel o pm en t is abs t r act ed t o bec om e t he uni t ary m eans.T hi s is t he f ur t her f or f ei t of hum a n nat ur e.K ey W or ds:Tra.vel li ng Lei sur el y;D i ssi m i l at i on;A i m and M ea ns:.《逍遥游》为庄子的内篇之首,历来研究庄学的学者,都十分重视它,把它看成是庄子的代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庄子的“逍遥游”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的追求以及看破红尘最终达到超凡脱俗,殊不知这些只是为他失败的人生找的漂亮的借口。

关键字:逍遥借口我见
庄子“逍遥游”之我见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曾做过漆园吏。

世人评价他虽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侍的精神自由。

在他的“逍遥游”中,他表现出洞悉万物,看破红尘、功名、利禄、超越生死境界,最终达到了超凡脱俗。

这样的庄子让每个人都觉得他活得洒脱,将志趣寄于天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可是他真的达到了看破功名利禄了吗?其实不然,他作品中对仕途的鄙夷与不屑,这看起来更像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做法。

虽然曳尾途中说明了庄子他放弃了荣华富贵,心甘情愿选择了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的贫穷生活,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他超脱的表现。

他只是看穿了盗国盗民的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不愿为取得功名而受人驱使,牺牲自由的同时又有可能会徒留空名。

这说明庄子而非真的鄙夷权利,不然他又怎会当初做了那个小官。

只能说他的目光比我们更加深远,虽知当官的神气、威风,但也知当官的危机,不愿意因小而失大,拿自己的生命去和功名利禄开玩笑。

所以才嚷着逍遥是生命的大事业,而此大事业就是无事无业。

庄子有一次到魏国去见魏王,当时的打扮是这样的:“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

”穿的是布衣,布衣也就是麻布,还不如今天的麻袋,而且这个麻袋还是打着补丁的;鞋子破了,要用绳子捆在脚上。

就这样去见一国之君了。

梁惠王见到庄子就说了:庄先生,你怎么搞得这么狼狈啊?庄子一听就看不起梁惠王了。

庄子说我这个叫贫穷,不叫狼狈,贫穷只是没有钱,狼狈是没有精神。

我只是没有钱,但我是有精神的。

[1]不论庄子是狼狈还是贫穷,辩来辩去不过是突显了自己的困窘。

我承认庄子敢于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这一点的确难能可贵,但是他没有勇气直面现实,用斗争来改变自己贫穷卑贱的恶劣生活处境,只能在自己的思想天地中编织着那美丽梦幻的白日梦,去追求所谓的自然天性。

庄子的思想与阿Q精神似乎有些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前者被我们奉为了智者,而后者却成了愚者。

我想一个真正的智者,不应只是单单有智慧,还应有用智慧让自己生活变得更舒适的能力。

显然庄子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但庄子也为这样的自己找了一个漂亮的借口——不显己用,不拘己才,以无用大用,而无为自在。

即无用就是智慧。

有一个姓石的木匠带几个弟子们到齐国去,路过一棵非常大的栎树,经过的人都看傻了,但石木匠看也不看就走了。

他对徒弟们说,这棵树没用的,正因为没用所以才活了这么久。

没想到这大树成精了,晚上石木匠就做了一个梦,这大树精很不高兴,说,你把我跟什么比呢,跟有用的木头比吗?我追求一辈子不是追求有用,我是追求无所可用,我追求无所可用已经很久了,好几次差一点死了,今天我终于得到了这么高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无用,无用成了我的大用[2]。

听起来似乎很妥当,很有道理。

其实,这只是他为自己现在的境遇、为自己的困窘找的借口,从而说明自己如今的境遇只是
追求高尚境界的结果,说到底还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宋国有个人名叫曹商,他以宋国使臣身份出使秦国,出使时带了几辆车,由于秦王喜欢他,又送了他一百辆车。

曹商回来后揶揄庄子说:“要说在穷巷破屋里打草鞋。

整天把自己弄得面黄肌瘦的,那我不如你,但是如果说一见君王的面,就可以让他十分赏识,赐车百乘,这是我的长处”。

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治好一个疮赏一辆车,为秦王舐痔疮的赏五辆车,手段越下流,得的赏赐越多。

你大概是为秦王舐痔疮了吧!否则怎么会得到那么多的车呢?走你的吧!”
[3]世界上有两种人,其命运遭遇迥然不同:一种人,巴结权贵,尽其谄媚阿谀奉承之能,以侥幸取宠,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自认为春风得意,于是竟行冷嘲热讽之事,大多横行霸道却又受统治阶级欢迎。

而另一种人,则是藐视权贵,视视名利为粪土,宁可终身贫困潦倒,也不愿屈节折腰,最终终生失意不得志。

在我看来,那些是金钱为粪土的人,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金钱作为资本才这样做的,而那些贫困潦倒却又高喊着忘怀一己之功名,纯纯常常,恬淡无怀,无往而不逍遥,无适而不自得的人。

我只觉得可笑,或许有些人说这是一种境界,但这种境界有时候在现实面前倒更像是无稽之谈。

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要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

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的相位来威吓我吗?”[4]权利,人们有时看作是天下至贵的东西,庄子却把它视作人生的负累,要求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人生的独立,将自己的志趣寄于天地,与天地为伍,做到天人合一,超凡脱俗。

此时的庄子将自己的志趣寄于天地,认为“逍遥乎天地之间”。

我并不认为他一开始就有如此高的情操,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没有人生下来就可以做到淡薄名利,一开始的庄子也是心怀大志,只不过将希望寄托于水上浮萍,到头来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庄子无非是把权利的本质看得比我们透彻一些,知道权利带来荣耀和财富的同时,也会潜藏着致命的危险。

于是才为自己的懦弱与胆怯找了一个视权利为腐鼠,躲之还来不及,谈何去追求的漂亮借口。

所以庄子真的像他所说的逍遥乎无为也,逍遥乎无事之业,逍遥乎天地之间吗?我看未必,他只不过是一个用逍遥为自己辩解的不得志的穷困窘迫的凡夫俗子。

参考文献:
[1]选自《庄子全译》庄周原著,张耿光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1
[2]选自《庄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方勇译注
中华书局 2010-6-1
[3]选自《庄子现代版》流沙河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4-1
[4]选自《庄子》庄子著,顾长安整理万卷出版公司 200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