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一、引言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都是负极材料,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应用。

在当今的新能源产业中,石墨材料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本文将对这两种材料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特性、性能及应用领域。

二、人造石墨的特性和性能1.人造石墨的制备方法人造石墨是一种由碳源材料通过高温处理制成的材料。

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热转化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法等。

热转化法是指在高温下通过热解或碳化原料来制备石墨材料;化学气相沉积法是指利用碳源气体在高温下沉积石墨材料;电化学法是指利用电解沉积的方法来制备石墨材料。

2.人造石墨的结构特性人造石墨的结构主要由多层片状结构组成,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其晶体结构类似于天然石墨,但由于其制备过程中的控制条件和生长方式不同,导致其结构和性能与天然石墨有所不同。

3.人造石墨的性能特点人造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化学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化学反应性。

在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中,人造石墨能够提供较高的储锂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天然石墨的特性和性能1.天然石墨的产地和获取方式天然石墨主要产自地下矿藏,其产地分布广泛,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其获取方式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井下采矿,其中井下采矿是主要的采矿方式。

2.天然石墨的结构特性天然石墨的结构主要由规则的多层石墨片组成,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化学稳定性。

其晶体结构稳定,分子间作用力较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强度。

3.天然石墨的性能特点天然石墨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

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领域,天然石墨作为负极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储锂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的比较分析1.物理特性比较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在物理特性上有一些差异。

人造石墨的比表面积一般较天然石墨大,而天然石墨的晶体结构比较稳定,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

锂电池负极材料人造石墨生产工艺详解(一)

锂电池负极材料人造石墨生产工艺详解(一)

锂电池负极材料人造石墨生产工艺详解(一)锂电池负极材料人造石墨生产工艺引言锂电池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车辆等领域的高性能能源储存设备,其性能的提升一直是科技创新的重点。

人造石墨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制备工艺直接影响着锂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本文将介绍一种资深创作者所研究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人造石墨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石墨矿石:选择高纯度、低含杂质的天然石墨矿石作为原料。

•碳源:使用高纯度的石墨粉末作为主要碳源。

•添加剂:根据需要,可以加入一些助剂或改性剂,用于调节石墨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2. 研磨预处理将石墨矿石研磨成细粉末,通过特定的研磨装置将石墨晶体破碎成小颗粒,提高石墨的比表面积和离子扩散速度,从而提高石墨的电化学性能。

3. 混合制浆将研磨后的石墨粉末与碳源粉末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制成石墨浆料。

混合工艺需要保证石墨粉末和碳源粉末的均匀分散,以及浆料的流动性和黏度的调节。

4. 涂布成膜将石墨浆料涂布到导电铜箔或其他导电基片上,形成一层均匀且致密的薄膜。

涂布工艺需要控制涂布的厚度、速度和涂布质量的均匀性,以确保最终产品的一致性。

5. 烘干固化将涂布好的石墨薄膜进行烘干和固化处理,使其得到稳定的物理结构。

烘干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烘干或不充分烘干导致负极材料的性能下降。

6. 热处理和成型通过高温热处理和成型,使石墨薄膜的晶体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热处理工艺需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确保石墨的结晶度和导电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7. 检测和质量控制对生产出的人造石墨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检测,包括电化学性能测试、表面形貌观察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结论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人造石墨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工艺得以实现。

负极材料纯化工艺

负极材料纯化工艺

天然鳞片石墨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嵌锂电位低、工作电压稳定、理论容量高、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等许多优势,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

但由于粒度大小分布不均、微观形貌复杂等缺点对电池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容量、比容量密度产生严重影响,使其不能直接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必须经过改性处理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当前天然鳞片石墨的生产工艺包括球化、纯化、包覆、碳化等。

天然鳞片石墨的球化原理是天然鳞片石墨颗粒在球化机中发生碰撞、剪切和摩擦等机械作用,大片状颗粒发生塑性变形而成球形和类球形颗粒,而微细颗粒吸附密着在主核上,经摩擦和去棱角化后制得球形石墨。

球化处理能够显著地提升天然鳞片石墨的电化学性能。

球化的天然鳞片石墨材料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更高的振实密度,从而具有更高的首次库仑效率,更高的可逆比容量及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天然石墨球化的整个加工过程中由于研磨和碰撞等机械作用会产生许多球化微粉,目前球化工艺工业中产生的球化微粉废料占比为总量的50%~60%,这一部分废料是经过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处理后残留下来的,球化微粉因存在振实密度低、比表面积过大、表面缺陷多等问题,所以这部分球化微粉只能用于生产低附加值的润滑剂与耐火材料等,极大降低了天然鳞片石墨的高值化利用,直接影响了球形石墨负极的生产成本。

基于此,本工作通过对球化微粉进行纯化、等静压压制、热处理、破碎、筛分等处理,获得了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石墨负极材料。

重点研究了热处理过程的升温速率及保温温度对材料物理性能及各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所得材料的理化及嵌脱锂性能。

论文研究工作对于实现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球化微粉的高值化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实验材料及制备1.1材料制备(1)球化微粉的纯化:首先配制氢氟酸浓度为3 mol/L、盐酸浓度为3 mol/L的混酸溶液;再按液固比4 mL/g(混酸体积mL/球化微粉g)将球化微粉分散于混酸溶液中,在25 ℃条件下搅拌反应3 h后,通过抽滤操作进行固液分离、去离子水洗涤,将所得滤饼置于80 ℃充分烘干即得球化微粉的纯化样品。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石墨是一种具有多种应用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化学稳定性,因而在电池、涂料、润滑剂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是两种常见的负极材料,它们在电池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在电池中的应用进行综合性的探讨。

一、人造石墨的特性1.1晶体结构人造石墨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材料,具有六方晶系的结构。

它的晶体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因此在电池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1.2物理性质人造石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耐磨性。

这些特性使得人造石墨在润滑剂、密封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3化学性质人造石墨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在酸、碱等腐蚀性物质中保持稳定。

这使得人造石墨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人造石墨的制备方法2.1石墨化学气相沉积法石墨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常见的人造石墨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将碳源物质在高温环境下分解,使其碳原子沉积在基底上形成石墨薄膜。

这种方法制备的人造石墨薄膜具有均匀的厚度和优异的导电性。

2.2电化学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在电极表面形成石墨层的方法。

通过在合适的电解液中施加电压,使得碳源物质在电极表面沉积形成石墨层。

这种方法制备的人造石墨层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导电性。

2.3化学氧化还原法化学氧化还原法是利用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将碳源物质氧化并还原为石墨的方法。

这种方法制备的人造石墨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均匀的晶体结构。

三、人造石墨在电池中的应用3.1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储存和释放锂离子,从而实现电池的高效能量存储。

3.2钠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还可以作为负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应用。

它具有良好的离子传输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

3.3电容器人造石墨也可以作为电容器的负极材料。

石墨负极材料介绍

石墨负极材料介绍

市场前景与展望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石墨负极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创推动产业发展
随着石墨负极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未来石墨负极材料有望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 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推动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
感谢观看
THANKS
石墨负极材料介绍
• 石墨负极材料概述 • 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石墨负极材料的性能优势 • 石墨负极材料的挑战与前景
目录
01
石墨负极材料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石墨负极材料是指用作锂离子电 池负极的碳质材料,通常与锂盐 混合制成电解液。
特性
石墨具有层状结构,能够容纳锂 离子嵌入和脱出,具有较高的可 逆容量、良好的电导率和稳定性 ,以及较低的嵌锂电压。
优点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负极材料具有结晶度高、纯度高、形貌可控等优点。
缺点
该方法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设备成本较高,且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有害气体,需 要相应的环保处理措施。
液相法
原理
液相法是一种通过将含碳前驱体 (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等)溶 解在溶剂中,经过热解、缩聚、 碳化等过程,最终得到石墨负极
02
优点
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负极材料具有纯度高、结晶度高、形貌均匀
等优点。
03
缺点
该方法需要高能物理手段,设备成本较高,且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染,
需要相应的环保处理措施。
热解法
原理
热解法是一种通过加热含碳前驱 体(如煤焦油、石油焦等)使其 分解、碳化,最终得到石墨负极
材料的方法。
优点
热解法制备的石墨负极材料具有原 料丰富、成本低、产量高等优点。

沥青包覆天然石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沥青包覆天然石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as a d t e lcr c e c lp o ete r e e rh d l n h n ee to h mia r p ris a e r s a c e .Th e ut h w h t t e n t r l lk —l e e rs ls s o t a h a u a f e— i a k g a h t sc ae y a ly ro i h,h lcr c e ia r p risa e i p o e t eiiil fiin y o r p iei o t d b a e fp t t e ee to h m c lp o e t r m r v d,h nta f e c f c e e c
C e c l n ie r g& T c n lg , ini Unv ri , a j 0 0 2 C ia h mi gn ei aE n eh oo y T a j ies y Ti i 3 0 7 , hn ) n t nn
Ab t a t Na u a lk — l e g a ht x d wi o ltr pth a r p rin o :3wa r a e y sr c : t rlfa e i r p i mie t c a a ic ta p o o to f7 k e h s te td b
了 5 mAh g, 定 后放 电容量 为 3 0 9 / 稳 8 mAh g 效率 为 9 . 。 /, 96 关键 词 : 然鳞 片 石墨 ;煤 沥青 ; 离子 电池 ;包覆 天 锂 中图分 类号 : TM9 2 9 1 . 文献 标识 码 : A
I NVES GAT ON TI I ON I P TCH COATED NATURAL GRAP TE HI
张晓林 , 王成扬 , 马铁 , 王妹先

负极材料石墨化工艺流程

负极材料石墨化工艺流程

负极材料石墨化工艺流程石墨是一种优良的负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

石墨化是将天然石墨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加工处理,使其具备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过程。

石墨化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石墨矿石的采集、粉碎、浮选、石墨浆料的制备、成型、烘干、高温石墨化等多个步骤。

首先是石墨矿石的采集。

石墨矿石主要由石墨和杂质组成,需要通过采矿的方式将其开采出来。

石墨矿石的选取对后续工艺流程具有重要影响。

接下来是石墨矿石的粉碎和浮选。

石墨矿石经过粉碎后,通过浮选的方式将石墨与杂质分离。

浮选是一种常用的选矿方法,通过利用石墨与杂质的不同吸附性质,使其在药剂的作用下分离开来。

然后是石墨浆料的制备。

石墨浆料是由石墨粉和粘结剂等组成的混合物,用于后续的成型工艺。

制备石墨浆料的关键是控制石墨粉的粒径和粘结剂的添加量,以保证石墨电极的均匀性和粘结强度。

接着是成型工艺。

石墨浆料经过成型工艺,可以制备出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石墨电极。

常见的成型方式包括浸渍成型、挤出成型和压制成型等。

成型后的石墨电极需要经过烘干工艺,除去其中的水分和挥发物,提高电极的密度和强度。

最后是高温石墨化。

石墨电极经过高温处理,使其晶格结构发生改变,形成高度有序的石墨晶体。

高温石墨化可以提高石墨电极的导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

总结起来,石墨化工艺流程是将石墨矿石经过粉碎、浮选、制备石墨浆料、成型、烘干和高温石墨化等多个步骤,最终制备出具备优良电化学性能的石墨负极材料。

这一工艺流程的关键在于控制各个环节的工艺参数,以确保石墨负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石墨化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为电池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锂离子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及其设备制作方法与制作流程

锂离子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及其设备制作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是以石墨材料为内核,在石墨材料表面包覆有一层由木质素热解碳与石墨烯组成的导电网络膜;该导电网络膜的质量为石墨负极材料质量的0.03~8%。

上述负极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墨粉、木质素与氧化石墨烯在分散介质中混合均匀;(2)将制得的混合料烘干,然后置于烧结炉中,在惰性气氛或还原混合气氛中,于350~600℃下恒温焙烧3~10小时,再于650~1200℃下恒温焙烧5~20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

本技术显著地提高了石墨负极材料的导电率,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高倍率性能与循环性能,减少其不可逆容量。

权利要求书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负极材料是以石墨材料为内核,在石墨材料表面包覆有一层由木质素热解碳与石墨烯组成的导电网络膜;所述导电网络膜的质量为石墨负极材料质量的0.0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网络膜的质量为石墨负极材料质量的0.05~1.5%。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墨粉、木质素与氧化石墨烯在分散介质中混合均匀,其中分散介质、木质素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500∶0.5~5.5∶0.1~5.0;石墨粉、木质素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90.0~99.4∶0.5~5.0∶0.1~5.0;(2)将制得的混合料烘干,然后置于烧结炉中,在惰性气氛或还原混合气氛中,以5~30℃/min加热速率升温,于350~600℃下恒温焙烧3~10小时,再以5~30℃/min加热速率升温,于650~1200℃下恒温焙烧5~20小时,然后以3~30℃/min降温速度冷却至室温,得到表面包覆一层木质素热解碳与石墨烯的石墨负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木质素为木质素磺酸铵、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与木质素磺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工艺

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工艺

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工艺最后一句加我国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市场前景。

1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工艺天然石墨是一种非常优质的碳素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电磁导度、少量气孔、低温熔融点、制品密度大等特点,可以用于制造负极材料。

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工艺主要包括矿石开采和加工、石墨发泡、石墨预处理、石墨成型、抛光精加工等5个环节。

1.1 矿石开采和加工矿石开采和加工环节是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工艺的原料准备环节,其中矿石必须是成熟的、纯净无污染的,才能拥有优质的石墨。

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对矿石进行破碎加工,并分级进行洗选,只有彻底去除杂质之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1.2 石墨发泡石墨发泡是将矿转化为石墨粉末的过程,一般采用石墨热解技术和气流粉碎技术,将原料经过一系列高温低压低氧气、超声波等处理,将矿粉彻底粉碎,达到石墨粉末的品质要求。

1.3 石墨预处理石墨预处理是指在进行石墨成型之前,对石墨粉末进行特殊处理,以改善成型工艺性能和制品性能。

包括清洗石墨粉末、湿法成型处理、定质处理、内外表粗加工、烧结处理等。

1.4 石墨成型石墨成型一般采用压力型成型机,其中可以采用压坯制造成型,也可以采用动板成型技术,以及石墨注模成型技术。

其目的是将石墨预处理后的物理性状加工成任何形状的制品。

1.5 抛光精加工抛光精加工是指对制品的外表和表面进行精细的抛光,以获得更加精致光滑的表层。

一般可以采用自动调配去毛刺机、多层次抛光系统等方法,这些技术既不改变预成型制品的物理性状,也可以实现表面光滑度的提高,从而达到快速生产的要求。

流程完成后,可以得到完美的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产品,可以用于多种新能源储能电池,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新能源行业等领域。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AlF3包覆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AlF3包覆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AlF3包覆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周海辉;吴璇;周成坤;任建国【摘要】以天然石墨为原料,通过机械高速分散设备将天然石墨和AlF3在液相介质中充分混合,混合液喷雾干燥后获得颗粒形态均匀分散的AlF3包覆天然石墨(NG)复合负极材料(AF/NG).一方面A1F3包覆层有助于在天然石墨表面形成稳定的SEI 膜,提升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另一方面AlF3的引入改善了锂离子在天然石墨内外的迁移与扩散,提升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0.5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达到278 mAh·g-1,同等倍率下比未包覆AlF3样品提高了78 mAh·g-1.合成工艺简单易管控,适合规模化商业生产.%AIF3 coated Natural graphite composite (AF/NG) was synthesized by high speed mechanical dispersion and spray drying with the natural graphite as raw material.On the one hand,a more stable SEI film can be formed with the help of AlF3,which promoting the cycle performance.on the other hand,the AlF3 can promote the diffusion of lithium ions between the particles,which is benefit to the rate capability.AF/NG delivered a reversible capacity more than 278 mAh ·g-1 at 0.5C,with a capacity of 78 mAh ·g-1 higher than the uncoated sample (NG).The synthetic process is easy to control which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commercial production.【期刊名称】《无机化学学报》【年(卷),期】2018(034)004【总页数】7页(P676-682)【关键词】AlF3;天然石墨;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作者】周海辉;吴璇;周成坤;任建国【作者单位】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518106;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518106;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518106;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518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60 引言随着锂离子电池在便携电子、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1-2]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几年世界各国相继将燃油车禁售提上日程,市场对于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安全和长寿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更加迫切。

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工艺

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工艺

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工艺
石墨是一种常用的负极材料,其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处理、混合、成型、煅烧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工艺。

首先是原料处理。

石墨负极材料的主要原料是石墨粉,其粒径一般为10-25μm。

在原料处理过程中,需要将石墨粉进行筛分和烘干处理,以去除杂质、调整粒径分布,保证材料的质量。

然后是混合。

将石墨粉与其他添加剂进行混合,以改善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循环寿命。

添加剂通常包括导电剂、粘结剂和浆料流变剂等。

混合的过程可以采用干法或湿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混合方式。

接下来是成型。

混合好的材料需要进行成型,常用的成型方式有挤出成型、压片成型和浆料喷涂成型等。

不同的成型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然后是煅烧。

成型后的石墨负极材料需要进行煅烧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结晶度和电化学性能。

煅烧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一般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以使石墨材料进一步排列和结晶,提高电化学性能。

最后是表面处理。

煅烧后的石墨负极材料表面比较粗糙,容易与电解液产生反应,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

因此,需要对材料进行表面处理,通常采用高温石墨化处理或化学氧化处理等方法,以修饰材料表面结构,增加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改
善电化学性能。

综上所述,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处理、混合、成型、煅烧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可以获得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的石墨负极材料,用于电池等领域。

高性能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及应用开发方案(一)

高性能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及应用开发方案(一)

高性能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及应用开发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电动汽车、电子设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

石墨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速率和循环寿命。

目前,市场上的石墨负极材料主要以人造石墨为主,但天然石墨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低的成本,因此开发高性能的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工作原理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石墨的层状结构和锂离子在层间的嵌入/脱出。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出,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到石墨的层状结构中;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石墨层间脱出,回到正极材料中。

由于石墨的层状结构,锂离子可以在层间快速嵌入/脱出,从而保证了电池的高充放电速率。

三、实施计划步骤1.原料选取与处理:选择高纯度、大片径的天然石墨,以增加锂离子的嵌入/脱出容量。

对原料进行破碎、球磨、酸洗等处理,去除杂质,提高石墨的电化学活性。

2.物理/化学活化: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如机械球磨、等离子处理、氧化还原等),增加石墨层间的缺陷和活性位点,提高锂离子嵌入/脱出的可逆性。

3.表面修饰: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技术,在石墨表面沉积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改善其电化学性能。

4.制片与组装:将活化后的石墨制成电极片,与集流体、隔膜等组装成电池。

5.性能测试与优化: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循环寿命、倍率性能等测试,根据结果调整工艺参数,优化材料性能。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电子设备等领域。

通过提高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性能,可有效降低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同时提高其能量密度和充放电速率,满足各领域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

五、创新要点1.原料优选:选用特定类型和质量的天然石墨作为原料,以确保获得高性能的负极材料。

2.多级活化技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实现石墨层间的深层次活化,提高锂离子嵌入/脱出的容量和可逆性。

3.表面功能化:利用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改善石墨表面的电化学性能,提高其循环寿命和稳定性。

碳包覆天然石墨用于负极材料的研究

碳包覆天然石墨用于负极材料的研究

碳包覆天然石墨用于负极材料的研究王九洲;刘雪省;钱锋;任斌【摘要】利用水溶性中间体(ACM)的水溶性和纳米尺度,在水相体系下包覆天然鳞片石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等表征方法对包覆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包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应用.在电化学测试中,在最优化条件下首次效率最高可达92.2%,首次放电比容量为359.6 mAh/g,不可逆比容量仅为30.4 mAh/g;不同的炭化温度得到的样品首次效率不同,800~1 400℃的热处理温度是最优范围,过高的升温速率也会造成样品首次效率的降低,最佳升温速率是1~5℃/min.【期刊名称】《电源技术》【年(卷),期】2014(038)006【总页数】5页(P1034-1037,1054)【关键词】天然石墨;包覆;负极材料【作者】王九洲;刘雪省;钱锋;任斌【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30038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300384;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廊坊065000;海军装备部,北京1008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9自从锂离子电池问世以来,天然石墨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低廉的价格和稳定的充放电反应成为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但是,比较低的首次充放电效率和较短的循环寿命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许多方法可用来克服天然石墨的这些缺陷,其中,在石墨外表面包覆一层无定形炭是一种有效的保护石墨不与电解液反应的方法。

目前许多文章报道了不同的包覆方法,HongyuWang[1]使用气相热分解法进行包覆,Yunshuang Ding[2]则报道了化学气相沉积的包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成本较高,难以实现批量的生产。

Inagaki[3]介绍了一种方法,将天然石墨与不同的炭质前驱体物理混合,然后加热将前驱体炭化,使其形成包覆层。

ChuanyunWan[4]将球形天然石墨与煤焦油沥青在一定条件下加热,使石墨表面形成一层中间相,然后在N2保护下炭化至1 000℃,再石墨化,这种方法形成的包覆层比较均匀,但是石墨化成本较高,耗能较多,限制了其产业化。

一种形貌可控的球形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形貌可控的球形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形貌可控的球形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原创版4篇】《一种形貌可控的球形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篇1一种形貌可控的球形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如下:制备方法:1. 将石墨烯粉末和碳黑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 将混合好的粉末放入球磨机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球磨处理。

3. 球磨处理后,将粉末筛分,得到一定粒径的球形石墨负极材料。

4. 对球形石墨负极材料进行热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提高结构稳定性。

5. 热处理后,将球形石墨负极材料放入电池测试仪中进行性能测试。

流程:1. 准备好石墨烯粉末和碳黑粉末。

2. 将石墨烯粉末和碳黑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3. 将混合好的粉末放入球磨机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球磨处理。

4. 球磨处理后,将粉末筛分,得到一定粒径的球形石墨负极材料。

5. 对球形石墨负极材料进行热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提高结构稳定性。

6. 热处理后,将球形石墨负极材料放入电池测试仪中进行性能测试。

《一种形貌可控的球形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篇2一种形貌可控的球形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如下:制备方法:1. 将石墨原料与粘结剂混合,制成均匀的混合物。

2. 将混合物挤压成球形,并控制挤压条件以获得所需的球形尺寸和形状。

3. 将挤压成的球形石墨负极材料进行烧结,以形成稳定的石墨结构。

4. 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石墨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流程:1. 准备石墨原料和粘结剂。

2. 将石墨原料和粘结剂混合,并搅拌均匀。

3. 将混合物挤压成球形,并控制挤压条件。

4. 烧结球形石墨负极材料。

5. 进行表面处理。

6. 检测和测试石墨负极材料的性能。

该制备方法可以控制石墨负极材料的形貌和尺寸,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一种形貌可控的球形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篇3一种形貌可控的球形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如下:制备方法:1. 将石墨原料与粘结剂混合,制成均匀的混合物。

2. 将混合物挤压成球形,并控制挤压条件,使得球形石墨负极材料的尺寸和形状得到控制。

负极材料分类和生产工艺详解

负极材料分类和生产工艺详解

负极材料分类和生产工艺详解负极材料是电池中的一种主要材料,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荷。

根据材料的不同,负极材料可以分为炭基材料、合金材料和硅基材料。

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负极材料生产工艺包括湿法法、干法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

1.炭基材料炭基材料是指以石墨为主要成分的负极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炭基材料有天然石墨、人工石墨、有序石墨、石墨烯等。

炭基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湿法法和干法法。

湿法法采用石墨粉末作为原料,通过湿法球磨、分散、稳定化等工艺,制备成均匀分散的胶体状石墨浆料。

然后,通过喷涂、刮涂、浸渍等方法将涂料涂布在导电基体上,经过干燥、加热和压制等步骤,形成石墨电极。

干法法首先将石墨粉末进行干磨处理,然后通过烧结或热处理等工艺,使石墨粉末固结成块。

接着,通过压碾、破碎、筛分等工艺,将块状石墨破碎成所需颗粒大小的石墨粉末。

最后,通过压制和烘烤等步骤,制备成石墨电极。

2.合金材料合金材料是指将其他金属元素与碳基材料进行合金化处理,以改善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常见的合金材料有锂合金、锡合金等。

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湿法法和干法法。

湿法法通常是将金属粉末与石墨粉末进行混合,并通过湿法球磨等工艺,使金属与石墨充分混合。

然后,通过喷涂、刮涂、浸渍等方法将涂料涂布在导电基体上,经过干燥、加热和压制等步骤,形成合金电极。

干法法首先将金属粉末和石墨粉末进行干磨处理,使两者充分混合。

然后,通过烧结、热处理等工艺,将混合粉末固结成块。

接着,通过压碾、破碎、筛分等工艺,将块状混合粉末破碎成所需颗粒大小的合金粉末。

最后,通过压制和烘烤等步骤,制备成合金电极。

3.硅基材料硅基材料是指以硅为主要成分的负极材料,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常见的硅基材料有纳米硅、硅纳米管等。

硅基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通过将硅源气体和载气送入反应室,通过热解、氧化等反应,使硅源气体沉积在导电基体上。

具体的步骤包括:预处理基体、将硅源气体和载气送入反应室、加热反应室以使硅源气体在基体上沉积成硅层、冷却反应室以停止反应、取出基体进行后续处理等。

天然石墨的组成和结构研究

天然石墨的组成和结构研究

天然石墨的组成和结构研究天然石墨是一种重要的矿物材料,其化学式为C,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形成于地壳中的矿物质。

天然石墨的组成和结构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对于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天然石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一、天然石墨的组成天然石墨的组成主要是碳元素,所含的杂质包括铁、钛、铝、镁等。

在天然石墨中,碳元素主要是以层状结构排列存在的,层与层之间以弱相互作用力相联系,是一种具有六角形结构的层状矿物。

除此之外,天然石墨中还含有水分子,形成了含水型的石墨矿物。

二、天然石墨的结构天然石墨的结构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六角形网格结构构成,其层状结构是由这种六角形网格层与六角形网格层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相联系而形成的。

在天然石墨中,六角形网格层之间的距离为0.34nm,层与层之间的间距为0.34nm,六角形网格层的厚度约为0.335nm。

天然石墨的六角形结构中,每个碳原子与其邻近的三个碳原子相连,共享形成碳的sp2杂化轨道,因此石墨是一种充满强烈共价键的层状矿物。

总之,天然石墨的组成和结构对于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今后,还需加强对天然石墨组成和结构的深入研究,探索其更多的应用价值。

除了六角形网格结构以外,天然石墨的结构还具有其他的特殊性质。

天然石墨的层状结构具有非常好的可滑动性,这是由于层与层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力不够牢固所导致的。

这种可滑动性质使得天然石墨在制造某些特定材料时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同时,由于天然石墨中含有的水分子,其层状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变化性。

在天然石墨中,水分子分别分布于两种位置:一种是分布在层状结构的空隙中,另一种是通过化学键的方式结合在层状结构中。

这种变化性为天然石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可以在制备新型材料的过程中利用水分子的变化来调控材料的特性。

总之,天然石墨的组成和结构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而且,其结构研究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领域,未来还有更多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有待发掘和探索。

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研究背景

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研究背景

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研究背景(原创实用版)目录1.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研究背景2.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特点和优势3.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应用领域4.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正文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研究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其中,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能源存储设备,已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正负极材料的性能,而负极材料尤其是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特点和优势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首先,天然石墨资源丰富,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

其次,天然石墨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

此外,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在环境友好性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其生产和应用过程相对较少产生有害物质。

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应用领域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便携式电子产品和储能系统等方面。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为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其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等方面。

此外,针对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如循环寿命较低、一致性较差等问题,研究者们也在努力寻求解决方案,包括通过改性、复合等手段来提高其性能。

综上所述,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研究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

石墨负极材料工艺

石墨负极材料工艺

石墨负极材料工艺石墨作为一种常用的负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储能设备中。

石墨负极材料工艺是指将石墨原料加工成能够满足电池性能要求的负极材料的一系列步骤。

本文将从石墨原料的选择、石墨材料的制备、石墨负极电极片的制备以及石墨负极材料工艺的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石墨负极材料的工艺开始于原料的选择。

石墨原料通常采用天然石墨或人工石墨。

天然石墨中的结晶度较高,电化学性能较好,但价格较高;而人工石墨具有较低的结晶度和较差的电化学性能,但价格相对便宜。

在实际选择中,需根据应用要求和经济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石墨原料。

其次,石墨材料的制备是石墨负极材料工艺的核心环节。

石墨材料制备主要包括石墨粉体的制备和石墨颗粒的改性两个步骤。

石墨粉体的制备通常采用机械研磨、化学氧化还原或高温碳化等方法。

在石墨颗粒改性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石墨粉体与聚合物或其他添加剂的混合,通过机械挤压、涂覆、滚压等工艺将石墨粉体均匀分散到添加剂中。

接下来是石墨负极电极片的制备。

石墨负极电极片制备主要包括浆料制备、涂覆及干燥、烧结等工艺步骤。

浆料制备是将石墨粉体与导电剂等添加剂混合后,通过分散、搅拌等方法制备成均匀的浆料。

涂覆及干燥是将浆料均匀涂布在当前极材料(通常是铜箔)上,并通过烘干去除溶剂,形成一层均匀的石墨负极膜。

烧结是将电极片在高温下进行烧结处理,使石墨颗粒相互融合,增加电极的机械稳定性和导电性能。

最后是石墨负极材料工艺的优化。

石墨负极材料的优化主要在于提高其比容量、循环寿命和环境适应性。

其中,提高比容量的方法包括优化石墨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增加石墨层间的锂离子扩散速率;提高循环寿命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石墨表面的氧化程度,减少电解液中的溶解物,减缓电池的容量衰减;增强环境适应性的方法包括改进石墨的稳定性,提高其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

综上所述,石墨负极材料工艺是将石墨原料加工成满足电池性能要求的负极材料的过程。

动力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工艺流程

动力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工艺流程

动力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工艺流程
动力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工艺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 原料准备:准备石墨粉、粘结剂和导电剂等原料。

2. 混合和分散:将石墨粉、粘结剂和导电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分散处理,使原料均匀混合。

3. 涂布:将混合后的原料涂覆在导电铜箔上,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石墨涂层。

4. 干燥:将涂布后的石墨涂层置于干燥室中进行干燥,使其固化。

5. 压制:将经过干燥固化的石墨涂层与另一片导电铜箔层进行面对面,然后通过压制的方式,将两层导电铜箔与石墨涂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6. 切割和成型:根据要求,对压制好的石墨层进行切割和成型处理,形成所需尺寸规格的石墨负极材料。

7. 烘烤:将成型后的石墨负极材料进行烘烤处理,消除残余溶剂,并增强材料的电导性能。

8. 整形和打孔:对烘烤后的石墨负极材料进行整形和打孔处理,以便与其它电池组件进行连接和装配。

以上是一般动力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实际生产中可能还会根据具体要求和工艺优化进行调整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