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 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措施
气象重大灾害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保障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建立规范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流程,形成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应对机制,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避免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1.2.1 坚持以人为本、防灾与抗灾并举、预防为主的原则。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2 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
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做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应急合力。
二、应急组织体系2.1 应急指挥部成立气象重大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应急工作。
2.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具体负责信息收集、分析、上报、发布、协调等。
2.3 应急专家组设立应急专家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三、应急响应3.1 预警信息发布气象部门应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
3.2 应急响应启动根据气象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3.3 应急处置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气象灾害发展变化情况;(2)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范工作;(3)组织抢险救援,确保人员生命安全;(4)组织转移受灾群众,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5)加强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抢修和维护,确保社会正常运行;(6)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四、信息共享和处理4.1 信息收集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收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气象灾害信息。
4.2 信息分析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为应急响应提供决策依据。
4.3 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应急响应情况、应急处置进展等。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通用5篇)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通用5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篇一一、总则1.1编制目的为做好预防和处置台风、暴雨等带来的各种灾害,进一步完善我公司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建立防台风、暴雨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响应机制,保证抗台风、抗雷暴雨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精细化工厂的'台风、暴雨等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3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防台风、暴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防台风、暴雨工作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部门主管人员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实行全厂员工参与方针。
(3)快速反应,部门联动。
发生台风、暴雨及次生灾害时,各部门、应急小组联合行动、快速响应,及时、高效地开展预防和应急处置。
各部门都要服从公司防台风、暴雨应急小组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1.4工作重点(1)组织员工及时避风避险。
(2)组织重点区域的物质安全转移。
(3)仓库、车间、办公室、车棚等设施的安保及低洼地区的防洪排涝。
(4)风、雨、潮的预报预测和预警,并及时向员工发布台风信息。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设立防台风、暴雨应急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公司的防台风、暴雨抢险救灾工作。
2.2应急小组组成应急小组总指挥由xx担任,副指挥由xx担任。
应急小组成员由各部门主管、办公室人员组成。
应急小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篇二冬季防雨雪冰冻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为提高防御冰雪灾害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迅速、高效、有序地展开紧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启动的方式当遇到重大气。
为提高防御冰雪灾害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迅速、高效、有序地展开紧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14.08.08•【文号】气发[2014]68号•【施行日期】2014.08.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气发〔2014〕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现将《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08年5月4日中国气象局印发的《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气发〔2008〕166号)同时废止。
中国气象局2014年8月8日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实现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提高气象部门应急保障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务院办公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气象部门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查、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第六条气象部门应急预案体系由国家、省、地、县四级应急预案构成,包括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保障应急预案、部门内部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等三类。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是各级气象部门依据本级政府气象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及所涉及的部门职责,为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组织管理、指挥协调所管相关应急资源的应急行动计划和程序规范,必要时可根据应对响应需要制定分灾种应急预案。
气象防灾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应对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2. 提高各级政府、各部门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实现应急响应的快速、有序、高效。
3.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覆盖面。
三、组织体系1. 预案实施主体:各级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等。
2. 预案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3. 预案执行机构:各级气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公安、交通、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
四、预警与响应1. 预警发布: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监测、预报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等级、预警范围、预警时间等。
2. 预警传递:各级政府、各部门要迅速将预警信息传递至基层,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到达群众。
3. 预警响应:各级政府、各部门根据预警信息,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监测,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供应;(3)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做好救援准备;(4)加强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巡查维护;(5)做好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转移安置工作;(6)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五、应急处置1. 灾情报告: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及时、准确上报灾情,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 救援行动:应急救援队伍要迅速开展救援行动,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
3. 灾后重建: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组织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
六、宣传教育1. 普及气象灾害防范知识,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2.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各级政府、各部门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3. 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气象防灾减灾政策、法规。
气象部门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一、编制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气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气象部门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应对气象部门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提高气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等工作正常进行。
3. 建立健全气象部门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气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气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 指挥长:由气象部门主要领导担任。
- 副指挥长:由分管领导担任。
- 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 主任:由应急指挥部副指挥长兼任。
- 副主任: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3. 应急专家组: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发现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2. 应急响应: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先期处置: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先期处置工作,控制事态发展。
4. 现场处置: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现场指挥部组织力量进行应急处置。
5. 恢复重建: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开展灾后重建和恢复工作。
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业务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3. 技术保障:建立健全气象观测、预报、预警系统,提高应急响应时效。
4. 资金保障:确保应急处置资金需求,保障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5. 通信保障:确保应急通信畅通,为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持。
气象中心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气象中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气象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气象中心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组织体系2.1 指挥机构成立气象中心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协调、指挥中心应急管理工作。
2.2 工作机构设立应急办公室、应急保障组、信息宣传组、应急处置组、恢复重建组等五个工作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管理工作。
2.3 应急队伍组建应急队伍,包括应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志愿者等,负责应急处置、救援、恢复重建等工作。
三、监测预警3.1 监测建立气象监测网络,实时掌握气象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
3.2 预警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防范措施。
四、应急处置4.1 初步响应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应急处置。
4.2 先期处置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
4.3 综合处置根据事态发展,启动综合处置,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应对。
4.4 人员疏散如遇紧急情况,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5 救援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救助受灾群众。
4.6 临时安置对受灾群众进行临时安置,保障基本生活。
五、恢复重建5.1 评估损失对受灾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损失情况。
5.2 制定重建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恢复重建计划。
5.3 重建实施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六、应急保障6.1 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2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6.3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专项资金,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气象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气象安全生产事故,保障气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气象工作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气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防火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气象行业内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包括但不限于雷电、冰雹、霜冻、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暴雨(雪)、大雾、霾等气象灾害事件以及因气象因素引发的其他安全生产事故。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2)预防为主,科学高效:加强气象安全生产管理,提高预警预报水平,实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标准。
(3)依法规范,协调有序: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响应机制高效运转。
二、组织体系2.1 领导机构成立气象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气象安全生产应急工作。
2.2 成员单位气象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由以下单位组成:(1)气象局;(2)应急管理部门;(3)公安部门;(4)卫生部门;(5)交通运输部门;(6)通信管理部门;(7)电力部门;(8)水利部门;(9)自然资源部门;(10)其他相关部门。
2.3 职责分工(1)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响应调度等工作;(2)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应急指挥部工作,指导、监督各级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工作;(3)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4)卫生部门:负责伤病员的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5)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和人员的运输保障;(6)通信管理部门:负责应急通信保障工作;(7)电力部门:负责电力设施安全运行和应急供电;(8)水利部门:负责水利设施安全运行和应急排水;(9)自然资源部门:负责自然资源保护与恢复;(10)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响应工作。
气象部门应急预案
气象部门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气象部门是负责预测和监测天气变化的机构,其任务包括及时发布天气预报,以便公众和其他相关部门做出应对措施。
然而,面对突发天气事件,气象部门也需要有应急预案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二、应急预案的重要性1. 维护公众安全:气象部门的应急预案可以及时发布警报信息,提醒公众注意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政府调度:应急预案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政府决策部门进行应对措施的制定和资源调度。
3. 提高工作效率:有应急预案可以使气象部门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应,避免决策失误和延误,保证工作高效顺利进行。
三、应急预案内容1. 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紧急预警机制,包括确定各类预警信号、颜色和发布渠道,确保信息准确传递和及时发布。
2. 突发事件分类: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类型,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如台风、暴雨、暴雪、龙卷风等等。
3. 基础数据支持: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提高预警准确性和精度。
4. 应急响应能力:按照突发事件的等级和影响范围,确定应急响应级别,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确保能够及时响应并展开工作。
5. 公众教育:定期进行天气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气象意识和应对能力,培养防灾意识。
6. 信息共享:与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联动应对能力,共同保障公众的安全。
四、应急预案执行1. 人员组织:明确应急预案的责任人和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信息发布:按照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采取多种渠道传播,包括电视、广播、手机短信、互联网等。
3. 调度资源: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调度相关资源,如船只、直升机、救援人员等,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指挥协调:建立指挥中心,实现跨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决策效率。
5. 评估总结:每次应急响应结束后,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不足,并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
五、案例分析:应对台风灾害以台风灾害为例,气象部门应急预案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预测分析:根据台风轨迹和预计强度,提前发布预警信号,通知公众和相关部门做好准备。
气象部门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提高气象部门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气象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应对各类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降低灾害损失。
2.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各级气象部门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形成合力。
3. 保障民生,确保安全。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社会稳定。
4. 科学决策,规范操作。
根据灾害情况和应急处置需要,科学制定应急响应措施,规范操作程序。
四、组织体系1. 预案实施领导机构。
成立气象部门应急预案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分级响应机制。
根据气象灾害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应急响应,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3. 应急指挥部。
各级气象部门根据预案要求,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行政区域内应急处置工作。
五、监测预警1. 气象监测。
加强气象观测,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预报预警。
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预警发布时效。
3. 预警信息发布。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广泛发布预警信息。
六、应急处置1. 启动应急响应。
根据气象灾害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 应急救援。
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 应急物资保障。
及时调配应急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应急恢复。
灾害发生后,积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七、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资金保障。
各级财政部门要保障应急工作所需资金,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3. 物资保障。
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工作需要。
气象应急管理制度
气象应急管理制度一、背景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十分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在面对气象灾害时,合理、及时的应急管理十分重要。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制定完善的气象应急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制度建设(一)制定机构1.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构: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
2. 相关部门合作:各级政府、气象部门、公安、消防、环保等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二)制度内容1. 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气象预警机制,定期发布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气象变化。
2. 巡查监测:加强气象监测和巡查,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支持。
3. 应急预案: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方责任和行动方案,确保应急处置效果。
4.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配合水平。
5. 应急物资:建立气象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障急需物资的储备和调配。
6. 应急响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有效处置气象灾害。
(三)制度执行1. 领导责任: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气象应急管理工作,亲自指挥、把关。
2. 人员培训:定期进行气象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3. 审查评估:定期对气象应急管理制度进行审查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
(四)案例分析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应对这些灾害中,及时的应急管理制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今年的台风季节中,某地区设立了专门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及时发布了台风预警信息,组织人员进行排查和撤离。
在另一次暴雨洪水中,该地区通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效调拨应急物资,成功避免了重大损失的发生。
以上案例表明,气象应急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于应对气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总结气象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制度,减少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往往需要预先编制好应急预案。
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第一条为了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的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暴雨、高温、大雨、大风等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气象灾害。
第二条工作原则(一)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二)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应当坚持防灾与救灾并举、以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三)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应当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应急合力。
第三条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4、《气象行政处罚办法》;5、《防雷减灾管理办法》;6、《北京市防御雷电灾害若干规定》。
第二章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第四条应急指挥机构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组员由各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部经理组成。
指挥机构设在公司行政办公室。
第五条职责组织制定、实施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决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指挥和协调有关部门、其他组织和个人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对发生气象灾害的地区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参加抢险救灾,并做好社会治安维护工作;组织对被破坏的给排水、市政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工程生产;负责灾情的收集上报;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建立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流程和制度;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第三章预警和预防机制第六条信息监测、预测与报告(一)气象灾害信息来源和发布天气气候预测机构预测12、24、48小时内有暴雨、大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时,办公室应在30分钟内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将预报信息传递到各分公司或各项目或各项目。
气象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应对各类气象突发事件,包括极端天气事件(如台风、暴雨、洪水、干旱、高温、寒潮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旨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气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气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 成员单位(1)气象部门:负责监测、预报、预警气象灾害,提供气象信息支持。
(2)应急管理、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卫生健康、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3)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等:负责组织群众撤离、转移,协助应急处置工作。
三、预警与信息发布1. 预警(1)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监测、预报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成员单位根据预警信息,分析评估灾害风险,启动应急预案。
2. 信息发布(1)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在重要交通要道、公共场所等设置预警信息发布点。
四、应急处置措施1. 撤离与转移(1)对受威胁区域内的群众,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有序撤离和转移。
(2)对特殊群体,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优先安排撤离和转移。
2. 防御与救援(1)加强防洪、防涝、防旱、防风、防寒等防御措施。
(2)组织救援队伍,对受灾地区进行救援。
3. 灾害调查与评估(1)对受灾地区进行现场调查,了解灾情。
(2)评估灾害损失,为后续救援和恢复工作提供依据。
4. 重建与恢复(1)组织力量对受灾地区进行重建和恢复。
(2)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组织志愿者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2. 物资保障(1)储备应急物资,如食品、饮用水、帐篷、药品等。
(2)加强物资调配,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3. 资金保障(1)设立应急基金,用于应急处置工作。
(2)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实施本预案,需严格按照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部署,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基本气象站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保障基本气象站的安全运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气象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观测管理办法》、《气象观测设施保护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基本气象站发生各类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基本气象站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本预案的应急响应工作。
2. 成员组成应急指挥部由站长担任总指挥,副站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3. 职责(1)总指挥:负责应急指挥部的全面工作,对应急响应工作的决策和指挥。
(2)副站长: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应急响应工作的具体实施。
(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应急响应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1)发生突发事件时,站内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和影响程度,确定应急响应等级。
(2)各部门按照应急响应等级,启动相应应急措施。
3.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人员应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初步判断和处置。
(2)对可能影响观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排除。
4. 应急救援(1)对受伤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救治,并联系医疗部门。
(2)对受困人员,立即进行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5. 恢复生产(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观测工作。
(2)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确保气象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四、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站内人员的应急响应意识。
2.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应急药品、医疗器械、应急通讯设备等。
(2)确保应急物资的完好和可用性。
3. 技术保障(1)加强气象观测设施的技术维护,确保设施稳定运行。
(2)提高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为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
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气发[2008]166号
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正文:----------------------------------------------------------------------------------------------------------------------------------------------------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气发〔2008〕166号中国气象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气象部门应急预案体系,实现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的动态、科学和规范化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气象部门应急保障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编制、批准、发布、备案、修订、宣传、培训和演练等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类管理、逐级实施的原则。
第二章应急预案体系及管理第四条气象部门应急预案体系由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应急预案构成,包括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保障应急预案、部门内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等三类。
(一)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是各级气象部门应对重大气象灾害,进行组织管理、指挥协调所管辖区域内相关应急资源的应急行动计划和程序规范,包括重大气象灾害总体应急预案和分灾种应急预案;(二)气象保障应急预案是针对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大型活动、重大工程建设需要提供气象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行动计划和程序规范;(三)部门内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是各单位根据实际,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部门内部业务系统重大故障、突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事件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第五条中国气象局统筹指导全国气象部门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工作,负责国家级气象应急预案体系的综合管理。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统筹规划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建设工作,负责本级应急预案管理。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措施
一、引言气象灾害是指由自然气象现象引起的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寒潮等。
为有效应对气象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气象灾害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级政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气象灾害应急工作。
三、预警与监测1.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发布。
2.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网络,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3. 及时收集、分析气象灾害信息,为应急指挥提供依据。
四、应急响应1. 根据气象灾害等级,启动相应应急响应。
2.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1)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范措施。
(2)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加强道路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保障。
3. 一般情况下的应急响应:(1)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2)组织力量开展灾后重建。
(3)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五、应急保障1. 保障应急物资储备,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2.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应急资金保障,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六、信息发布与宣传1. 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2. 加强媒体宣传,普及气象灾害知识。
3. 发布灾情信息,让公众了解灾害情况。
七、总结与评估1. 应急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 对应急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与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省、市法律法规为准。
县气象局气象服务应急管理工作总结8篇
县气象局气象服务应急管理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县气象局气象服务应急管理工作总结一、总体概况气象服务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对于国家和地方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为县级气象部门,县气象局始终将气象服务视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断完善气象服务应急管理工作,为全县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精准、及时的气象服务支持。
本文就县气象局气象服务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推动气象服务工作的发展。
二、工作过程1. 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县气象局根据地方气象服务的特点和需求,建立了一套健全的气象服务应急管理机制。
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了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以确保在各种突发气象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
2. 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县气象局加强了气象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升了气象监测预警能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气象数据的精确性和及时性,有效地提升了突发气象事件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持。
3.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县气象局加强了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定期组织气象服务人员进行应急处置演练和培训,提高了应急处置的技能和水平。
建立了应急处置专家库和队伍,确保在突发气象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4. 加强社会应急宣传县气象局加强了社会应急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对气象服务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了公众的气象服务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定期开展气象服务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气象服务应急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增强了群众自救自护意识,为突发气象事件的预防和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工作成效1. 提升了气象服务的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县气象局的气象服务应急管理工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升了气象服务在公共安全保障方面的作用和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2. 有效减少了突发气象事件造成的损失通过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县气象局成功减少了突发气象事件造成的损失,为全县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实际的收益。
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及建议
HENANNONGYE
农业气象
NONG YE QI XIANG
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及建议
袁 娜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气象局 017000
摘 要:结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气象局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阐述气象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并对气象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加强气象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建议
巨大灾害高发区分析评估,探讨未来灾 害发生演变趋势,合理制定气象防灾减 灾具体行动方案,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 突发事件,维持社会安定。完成应急处 置工作后,及时对工作总结评估上报, 逐步积累应急处置经验,完善应急管理 工作机制。 (四)完善气象灾情及应急管理信 息发布机制 要不断完善气象灾情及应急管理信 息发布机制,推进上下联通的应急信息 平台建设,提升气象信息传播能力;结 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气象信息 发布渠道及传播方式,切实保障灾情及 应急信息及时传递到灾区每个人手中, 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群众灾害损失。 (五)建立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 建立人才培养及储备机制,不但要 培养其个人素质及专业能力,而且要重 点培养危机预控、管控及应急处理等能 力,增加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加强应急 管控实践演练力度,由此可以及时提供 充足的人才供给,为保护社会公众生命 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 三、结语 基于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及 存在问题,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应采取 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措施,才能够最大 程度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 亡,最终实现社会健康、稳定、有序发 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突发事件气象服务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确保气象服务在突发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领导小组成立突发事件气象服务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突发事件气象服务应急工作。
2.2 应急办公室设立突发事件气象服务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
2.3 专业工作组根据突发事件类型,设立相关专业工作组,负责提供气象服务、技术支持、物资保障等工作。
三、应急响应流程3.1 预警阶段3.1.1 收集信息:密切关注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掌握突发事件发展态势。
3.1.2 分析研判: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评估突发事件可能对气象服务产生的影响。
3.1.3 启动预案:根据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2 应急响应阶段3.2.1 提供气象服务:根据突发事件类型,提供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包括预警信息、实时监测、灾害评估等。
3.2.2 技术支持:为应急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3.2.3 物资保障: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为应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3 应急恢复阶段3.3.1 监测灾情:持续监测灾情发展,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3.3.2 分析总结: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保障措施4.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4.2 资金保障确保突发事件气象服务应急工作所需资金,保障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4.3 设备保障配备先进的气象观测、预报、预警设备,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4.4 通信保障建立健全应急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五、附则5.1 本预案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解释。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标准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气象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气象灾害特点,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包括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霾等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二、预警与监测2.1 预警发布各级气象部门应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2.2 监测与报告各级气象部门应加强气象监测,密切关注气象灾害发展趋势,及时向上级气象部门报告监测情况。
三、应急响应3.1 应急响应等级根据气象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3.2 应急响应启动各级气象部门在接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根据预案规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3 应急响应措施(1)组织指挥: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响应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人员转移:根据气象灾害预警,组织受威胁区域内的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3)应急救援:开展应急救援行动,救援被困群众,救助受灾群众。
(4)灾情调查:组织灾情调查,掌握受灾情况,为救援工作提供依据。
(5)信息发布: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响应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四、应急处置4.1 恢复重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结束后,各级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4.2 总结评估各级气象部门应组织对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五、保障措施5.1 人员保障各级气象部门应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素质。
5.2 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大气象灾害应急资金投入,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5.3 设施保障各级气象部门应加强气象监测、预警、通信等设施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处置重大气象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保证气象应急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充分体现“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体现“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
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建设应急处置队伍,建立联动协调制度。
3、坚持防灾与抗灾并举,以防为主的原则。
突出作好“抓基层、抓重点、抓薄弱环节”。
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依靠科技,加强重大气象灾害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防御能力。
<三)总体目标和近期目标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建成基本满足应急需求、覆盖全市气象部门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体制更合理,机制更完善,分工更明确,预案更健全、管理更规范,全面提升气象应急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应急管理体系。
近期目标:力争在1-2年内,按照集约化原则,以信息、网络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测、预警体系为支撑,以提供优质快速气象应急服务为根本目标,初步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体制合理,机制完善,分工明确,管理规范的应急管理体系。
--组建县、乡、村三级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成立领导机构,明确主管领导,成立办事机构,指定部门或机构负责应急处置工作。
--明确县、乡、村三级应急指挥机构和有关单位的职责分工,理顺工作关系,形成应急管理机构体系和工作机制。
--逐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制订重大气象灾害预警防御、相关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保障、气象部门内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应急三类预案。
--组建应急专家和专业技术咨询、应急处置队伍体系,建立联动协调工作制度。
--加大投入,提高应急技术装备保障水平,满足应急管理工作的需求。
二、气象应急管理体系与多轨道、各体系之间的关系应急管理体系与多轨道、各体系之间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相互交融、互为促进的关系。
新型业务为应急管理和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业务技术基础,针对不同的需求,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预警等多轨道业务产品是气象应急服务保障的依托,为气象应急管理体系提供科技、信息和服务的重要支撑,气象应急管理体系离不开多轨道业务。
多轨道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也将进一步保障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同时,应急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必将进一步促进多轨道业务向更深层次推进。
综合探测体系是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实时、动态、立体监测,对灾害发生的前兆、过程、落区、程度的全程、定量监测,是应急服务的关键。
预报预测体系的预警、预报、预测、预估等内容的服务产品,是应急服务的核心。
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是应急服务的基石。
气象信息技术保障体系稳定可靠、反应快速、灵活机动的技术保障,确保在发生突发气象灾害期间通信畅通,科技创新体系利用科技力量提高气象应急管理的能力,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应急行政管理队伍和培养气象灾害防御专家型人才,为应急服务提供科技技术和人才支撑。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一)组织机构1、县级县气象局根据有关规定和应急工作需要,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气象局局长王彦维同志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分管业务的副局长霍如铭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有关职能股室主要负责同志组成。
组建市局处理气象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日常办事机构--应急办:应急办设在市局的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担任应急办主任。
组建应急技术咨询组:由相关资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具体人员由本单位领导小组确定。
组建应急队伍:由市局的业务技术人员组成并开展现场应急工作。
四、工作职责<1)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负责统一组织领导盟市级气象应急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气象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制订市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经市级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批准、授权,启动和终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为市级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提供应急决策依据和建议;负责气象灾害应急体系与设施建设,组织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警,并及时提供气象服务信息;负责调集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装备等资源,协调解决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指导和督促应急工作管理办公室开展工作;负责向自治区气象局、当地党政领导汇报灾情和应急工作情况;按照当地应急指挥机构要求,配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气象服务工作;完成吕梁市气象局和**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应急工作任务。
<2)应急办主要职责:负责组织拟订市级气象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建立和完善市局应急管理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规章制度;负责协调市局重大突发事件、重大气象灾害的处置工作,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承担市气象局向当地党委政府和吕梁市气象局上报与气象有关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牵头组织市级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各类预案的拟订工作,监督检查预案的制定、落实情况;协调落实上级机关、部门和领导布置的重大突发事件气象保障工作;归口指导各有关单位和各旗区局的应急管理工作;负责向气象部门通报应急信息;负责组织重特大应急事件新闻和信息发布工作;负责组织市级应急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负责应急办的日常值班工作;指导、协调有关单位组建应急专业队伍;组织拟订综合应急演习方案、计划,组织各专业队伍和相关单位进行合成演练和协同演习;负责应急期间的现场相关监测资料、照片、摄像、工作和技术总结、主要服务材料的整理归档;组织编制面向公众的应急宣传教育计划和相关宣传资料,开展面向公众的应急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应急工作任务。
<3)应急值班室工作职责:承担市气象局应急管理的日常值班工作;负责协调、落实市气象局应急办的各种指令;负责市级气象部门内部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负责接收吕梁市气象局、**市委政府、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地气象局报来的重大气象灾害和服务信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以及其他突发事件信息,并及时报给区局应急办领导;承担领导交办的其它应急工作。
<4)应急技术咨询组主要职责:在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突发公共事件时,为应急指挥部及现场指挥部提供指挥咨询服务,并在技术方面指导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
负责对气象灾害成因及其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负责参与对应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对社会公众开展气象灾害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应急技能培训。
完成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交办的其它工作。
<5)应急队伍主要职责:负责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供现场气象服务;负责组织现场应急气象灾害信息监测、收集、分析和初步评估工作;负责开展现场人工影响天气指导工作;负责现场应急的总结工作;负责应急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完成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应急工作。
五、保障措施<一)技术路线和技术政策技术路线坚持以应急管理系统的研发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对气象应急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以现代化监测设备的应用为手段,提高应急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提高精细化预报预测能力为基础,提升气象应急决策水平;以强化应急信息网络保障能力为关键,保证重大气象灾害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输的畅通;以强化应急技术保障能力为依托,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为重点,提供应急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持,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专业水准。
技术政策1、研制开发与应急管理工作关系密切的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预警系统、应急传输系统、应急服务系统等一系列业务系统,促进各系统内部之间上下、左右的衔接与配合,使应急响应能力得到增强。
2、利用各种现代化监测手段,在预案启动后对事件发生地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加密观测;建立应急移动监测系统,对事件发生地进行实时应急移动监测。
3、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所需的精细化预报预测水平;制作发布涵盖应急工作需要的各方面的预报预测产品;同时,加强对下指导,提高预测预报的针对性。
4、建立应急网络信息传输备份线路,异地业务备份系统以及实时和历史的数据存储备份系统。
5、提升信息化、网络化技术支撑能力,采用可视会商技术,提高对台站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缩短故障修复时间,使其能够满足应急气象服务的需要。
<二)应急队伍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专家组,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
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及重大突发事件知识,充分掌握各类重大气象灾害及重大突发事件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服务队伍。
<三)教育培训加强对应急队伍思想认识方面的培训,提高对其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深化对国家、省、地及气象部门内部关于劳动、人事、纪检、监察等的政策措施的理解;加强对应急队伍自身能力方面的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业务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加强对应急队伍应急业务方面的培训,使应急队伍熟悉掌握应急管理的工作流程、处置突发事件的应用型措施、本岗位的应急管理的职责。
制订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充分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
<四)经费投入将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的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
建立健全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资金的要求。
<五)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应急管理制度体系,保证应急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1、**市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2、**市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报送样式3、**市气象局应急办公室工作制度4、**市气象局应急值班室值班人员守则5、**市气象局应急演练实施细则6、**市气象局应急管理奖惩制度7、**市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8、**市气象部门应急办工作制度9、**市气象部门应急队伍工作制度10、**市市气象部门应急专家组工作制度11、应急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12、其他应急管理制度<六)应急演练为检验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各级气象部门应按照《**市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及其他专项预案的要求,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气象应急实战演习,以便熟悉技术,提高防范和处置重大气象灾害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技能,发现问题,提高应急气象服务能力,增强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