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
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本参考课件
2
5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目的
规范生产过程 保障产品卫生质量 保证产品可溯源性、追踪性
2
6
新《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特点
细化生产设备要求 规定了最小生产车间面积 部分产品需用洁净车间 强调过程记录 标明禁用物料 提高人员要求 注意微生物检验室的安全性
培训: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 员 、生产操作人员 。
健康体检:生产操作人员 。
进入生产车间洗手消毒、穿戴工作服、换鞋和 帽,不得戴首饰、手表以及染指甲、留长指甲 等。净化车间的工作人员还应戴口罩。
2
30
消毒产品卫生质量控制
原 检测 料
原料仓
仓储 卫生
生产车间
成品 检测
成品仓
仓储
设备、人员
灭菌剂、皮肤粘膜消毒剂和抗(抑)菌制剂的生 产用水应符合纯化水要求(检测报告);
其他消毒剂、卫生用品的生产用水应符合《生活 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检测报 告) 。
2
25
物料和仓储要求(二)
仓储区应保持清洁和干燥,有通风、防尘、 防鼠、防虫等设施,并有堆物垫板,货物 架等 ;
隐形眼镜护理用品生产(包装除外)、分装应在10 万级空气洁净度以上净化车间进行。
皮肤粘膜消毒剂(用于洗手的皮肤消毒剂除外)、 皮肤粘膜抗(抑)菌制剂(用于洗手的抗(抑)菌 制剂除外)等产品配料、混料、分装工序应在30万 级空气洁净度以上净化车间进行。
根据产品生产的卫生要求对生产车间环境采取消毒 措施 。
霉菌等消毒效果指标检测 ; 卫生用品 :微生物指标等(卫生湿巾:有效成分含量) ; 消毒剂、抗(抑)菌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检测需要使用气相
医疗机构常用消毒灭菌技术及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 3.2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 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 和微生物的制剂。
3.19 低水平消毒 low level disinfection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 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 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 剂(氯已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 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3.20 有效氯 available chlorine 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其含量用mg/L 或%(g/100ml)浓度表示。
4.3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 合以下要求: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 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 品应进行灭菌; b)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 品应进行消毒。 4.4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并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
3.18 中水平消毒 middle level disinfection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 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 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 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 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 消毒的方法。
3.4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 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 3.6 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 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osure time 消毒或灭菌物品接触消毒或灭菌因子的作用时间。 3.25 存活时间 survival time.ST 在进行生物指示物抗力鉴定时,受试指示物样本经 杀菌因子作用不同时间,全部样本培养均有菌生长 的最长作用时间(min). 3.26 杀灭时间 killing time. KT 在进行生物指示物抗力鉴定时,受试指示物样本经 杀菌因子作用不同时间,全部样本培养均无菌生长 的最短作用时间 (min)。
最新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精选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与灭菌的根本原那么;清洗与清洁、消毒与灭菌方法: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等,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但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l6886.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局部: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GB l9258紫外线杀蔫灯GB/T l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标准WS 310.1 医院消毒供给中心第1局部:管理标准WS 310.2 医院消毒供给中心第2局部: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标准wS 310.3 医院消毒供给中心第3局部:清洗消毒及灭菌监测标准WS/T 31 1 医院隔离技术标准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YY/T 0506.1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1局部: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YY/T 0698.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局部: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4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4局部: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YY/7T 0698.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局部: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8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8局部: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要求和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清洁去除物体外表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消毒去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到达无害化的处理。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到达消毒要求的制剂。
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本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本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旨在加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提高消毒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环境表面 environmental surface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3.2 环境表面清洁 environmental surface cleaning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4. 管理要求4.1 医疗机构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操作的消毒、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并具体落实。
4.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消毒、灭菌工作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与知识、消毒与灭菌工作中的职业防护等。
4.3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b)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4.4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4.5 医疗机构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
4.6 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位消毒灭菌工作实际,为从事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021年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欧阳光明(2021.03.07)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管理要求. 45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56 清洗与清洁. 67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 78 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 79 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910 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911 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 1012皮肤与黏膜消毒. 1313 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1414 清洁用品的消毒. 15附录A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 15附录B消毒试验用试剂和培养基配方. 22附录C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 25C.1 压力蒸汽灭菌. 25C.2 干热灭菌. 27C.3 环氧乙炔气体灭菌. 28C.4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29C.5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29C.6 紫外线消毒. 30C.7 臭氧. 31C.8 醛类. 32C.9 过氧化物类. 33C.10 含氯消毒剂. 35C.11 醇类消毒剂(含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或两种成分的复方制剂). 36C.12 含碘类消毒剂. 37C.13 氯己定. 38C.14 季铵盐类. 38C.15 酸性氧化电位水. 39C.16 煮沸消毒. 40C.17 流动蒸汽消毒. 40C.18其他消毒灭菌方法. 40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同意;清洗与清洁,消毒与灭菌方法;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886.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GB19258 紫外线杀菌灯GB/T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GB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份:管理规范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YY/T 0506.1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1部分: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YY/T 0698.2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4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4部分: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8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8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要求和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清洁cleaning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
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使得消毒技术的重要性被深深地认识到了。
在保障公共卫生和安全的前提下,消毒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消毒技术已经成为了各种场所和设施必备的一个环节,而消毒技术规范则成为了保障消毒质量和效果的基础。
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医疗机构感染控制与预防技术规范(2019版)》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类管理与规范建设标准(2019版)》,这两项技术规范为消毒工作提供了更为科学严谨的指导和要求。
首先,新版的消毒技术规范对各种消毒工作的具体操作及管理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比如,规范中明确指出,各种消毒液的配置、使用、浓度及浸泡时间都必须符合标准,并且要求对配置、存储、使用状态做好记录。
针对各种医疗器械、设备的消毒,规范中给出了具体的消毒方法和步骤。
此外,规范还明确要求每个机构都需要建立健全的消毒管理制度体系,制定消毒工作计划,并保障消毒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其次,新版的消毒技术规范对消毒设备的选择和管理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规范中提到,选择的消毒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具有消毒效果明显、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等优点。
并且,在设备管理上,规范中要求每个机构必须具有相应的设备保养和维修人员,并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最后,消毒技术规范也提出了对消毒人员培训的具体要求。
规范中要求消毒人员必须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并且必须掌握消毒知识、技术操作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规范还明确要求对消毒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并加强对消毒人员的管理,完善其工作记录和管理流程。
总之,新版的消毒技术规范,不仅为各种场所和设施的消毒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规范的指导,而且对消毒的质量和效果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的健康和安全水平。
为了能够更好地执行规范,我们需要全面推进消毒技术的科学研究、加强对消毒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更加优化消毒过程和管理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已实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其口腔器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1963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WS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YY0646-2008/EN13060:2004小型蒸汽灭菌器自动控制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口腔器械dental devices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口腔疾患和口腔保健的可重复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
3.2 牙科小器械small dental devices规格较小的牙科器械,如各种型号车针、根管器具等。
3.3 牙科手机(通用名词) handpiece ,dental(general term)用来向牙科工具或器具传递(带转换或不带转换)工作所需能量的手持工具夹。
3.4 根管器具root-canal instruments用来对根管进行探查、穿透、预备或充填的器具,如根管锉、根管扩大器、根管光滑髓针等。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本
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 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 及床头柜、被褥 ;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 物品, 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 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达到中水 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 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 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 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 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 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防烫的棉手套、着长袖工装;排除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 泄露故障时应进行防护,防止皮肤的灼伤。
.
五、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原则
▪ 气体化学消毒、灭。对环氧乙 烷灭菌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环氧乙烷、甲醛 气体灭菌和臭氧消毒的工作场所,应定期检测空 气中的浓度,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
四、管理要求(新增内容)
1.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 操作的消毒、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并具体落实。
2.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培训。 3.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
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7.动力工具 分气动式和电动式,一般由钻头、锯片、主机、 输气连接线、电池等组成。应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对各种部 件进行清洗、包装、灭菌。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清洗与清洁,消毒与灭菌方法;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886.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GB 19258 紫外线杀菌灯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份:管理规范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YY/T 0506.1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1部分: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YY/T 0698.2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4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4部分: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8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8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要求和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清洁cleaning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规范(最新版)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最新版)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环境表面environmental surface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3.2 环境表面清洁environmental surface cleaning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3.3 清洁工具cleaning products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洁具车等。
3.4 清洁单元cleaning unit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3.5 高频接触表面high-touch surface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3.6 污点清洁与消毒spot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WS/T 512-2016毒处理。
3.7 消毒湿巾disinfection wet wipes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2012
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2012消毒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为了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卫生部门不断完善和更新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发布的最新版消毒技术规范包含了一系列重要内容,下面将对其中的主要要求进行介绍。
消毒技术分类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方法,消毒技术可分为物体消毒和空气消毒两大类。
物体消毒主要包括器械消毒、环境表面消毒和水质消毒等,而空气消毒则是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
消毒方法最新版消毒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各种消毒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1.物理消毒方法:如高温蒸汽消毒、热气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2.化学消毒方法:如氧化剂消毒、醇类消毒、酸碱消毒等。
3.生物物理学消毒方法:如等离子体消毒、微波消毒等。
消毒操作流程消毒操作流程是确保消毒效果的关键,规范的操作流程能够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和细菌耐药现象。
最新版消毒技术规范对消毒操作流程作出了详细规定,包括清洁消毒前的准备工作、消毒剂的选择和配制、消毒时间和温度的控制等。
消毒监测为了保证消毒效果的可靠性,监测消毒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消毒前后的物体进行监测,确保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被有效杀灭。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测消毒设备的运行情况,保障消毒过程的顺利进行。
消毒人员培训消毒人员的培训是消毒工作的保障,他们需要掌握专业的消毒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消毒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医疗机构对消毒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消毒操作水平和意识,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消毒技术规范的不断完善是为了保障医疗卫生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最新版消毒技术规范执行消毒工作,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最新消毒技术规范
目录1 总则 11.1 引言 11.2适用范围 11.3术语 11.4基本原则和要求 21.4.对消毒检验技术的要求 21.4.1.2 对无菌操作的要求 21.4.1.对试验的要求 31.4.1.消毒剂鉴定测试项目的确定 31.4.1.消毒器械鉴定测试项目的确定 51.4.1.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表示方法 51.4.1.对重复试验的要求 51.4.1.判定标准 51.4.1.最终评价的要求 51.4.1.10 对实用剂量的要求 61.4.1.1对试验记录的要求 61.4.1.1对检测报告的要求 61.4.2. 消毒剂理化实验基本要求 61.4.消毒剂毒理学实验基本原则 71.4.3.1消毒剂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7 1.4.3.2 对各种消毒剂进行毒理学试验的规定 71.4.3.3对毒理学试验用消毒剂样品的规定 8 1.4.4 消毒、灭菌技术要求 91.4.4.1消毒、灭菌因子基本分类 91.4.4.2 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9 1.4.4.3 微生物对抗微生物的敏感性 10 1.4.4.4 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10 1.4.4.5消毒、灭菌基本程序 101.4.4.6 消毒工作中的个人防护 111.4.5 疫源地消毒基本要求 111.4.5.1组织执行与人员 111.4.5.2时限要求 111.4.5.3装备要求 111.4.5.4技术要求 112 消毒检验技术规范 142.1 消毒检验技术规范 142.1.1 消毒剂杀微生物试验技术 142.1.1.1 适用范围 142.1.1.2 菌悬液与菌片的制备 142.1.1.3 活菌培养计数技术 162.1.1.4 残留消毒剂的去除方法 172.1.1.5 中和剂鉴定试验 182.1.1.6 物理法去除残留消毒剂的鉴定试验 21 2.1.1.7 细菌定量杀灭试验 222.1.1.8 杀灭分枝杆菌试验 252.1.1.9真菌杀灭试验 262.1.1.10 病毒灭活试验 272.1.1.11能量试验 342.1.1.12 各种因素对消毒剂杀菌作用影响的测定 352.1.2 消毒剂对物体表面模拟现场和现场消毒鉴定试验 372.1.2.1 消毒剂对食(饮)具消毒效果的模拟现场鉴定试验 372.1.2.2 消毒剂对医疗器械的消毒模拟现场鉴定试 382.1.2.3消毒剂对医疗器械的模拟现场灭菌试验 382.1.2.4 连续使用稳定性试验 392.1.2.5 消毒剂对手消毒模拟现场试验 402.1.2.6 消毒剂对手消毒现场试验 412.1.2.7 消毒剂对皮肤消毒模拟现场试验42 2.1.2.8 消毒剂对皮肤消毒现场试验 432.1.2.9 消毒剂对其他表面消毒模拟现场鉴定试验 442.1.2.10 消毒剂对其他表面消毒现场鉴定试验 452.1.3 空气消毒效果鉴定试验 462.1.3.1 目的 462.1.3.2 试验设备和器材 462.1.3.3 试验阶段 462.1.3.4 实验室试验与模拟现场试验操作程序 462.1.3.5 现场试验 482.1.4 生活饮用水消毒效果鉴定实验技术 492.1.4.1生活饮用水消毒效果鉴定 492.1.4.2人工游泳池水消毒设备和方法 532.1.5 灭菌与消毒器械杀灭微生物效果鉴定实验技术 542.1.5.1 干热灭菌柜灭菌试验 542.1.5.2 红外线消毒碗柜消毒试验 552.1.5.3微波灭菌柜消毒和灭菌试验 562.1.5.4 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和杀微生物效果鉴定试验 572.1.5.5 紫外线消毒箱消毒试验 592.1.5.6 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鉴定试验 602.1.5.7 臭氧消毒柜消毒试验 612.1.5.8 臭氧水消毒器物品表面消毒试验 632.1.6 灭菌与消毒指示器材鉴定试验 642.1.6.1 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器材鉴定试验 642.1.6.2 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鉴定试验 662.1.6.3 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胶带与化学指示标签的鉴定试 672.1.6.4 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化学指示卡鉴定试验 662.1.6.5 消毒剂浓度试纸鉴定试验 692.1.7 抗菌试验 692.1.7.1 目的 692.1.7.2 抑菌环试验 692.1.7.3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试验 702.1.7.4 滞留抑菌效果试验70 2.1.7.5洗衣粉抗菌效果鉴定方法 722.1.7.6 振荡烧瓶试验 742.1.7.7 浸渍试验 762.1.7.8 奎因试验 772.1.8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产品细菌和真菌污染的检测实验技术 7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用于浸泡灭菌的容器,应洁净、密闭, 使用前应灭菌处理。
5、在20℃-25℃温度条件下,加入ph 调节 剂(碳酸氢钠)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液 连续使用时间应≤14天。确保使用中浓度符合 使用说明的要求。
.
十一、含氯消毒剂 1、粉剂应放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 存。 2、水剂应放于阴凉处避光、密封保存。 3、使用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限≤24h.
.
5、被芯,枕心、褥子、床垫等应定期清洁 与消毒[紫外线照射60-120分钟(两面照射), 或阳光下直接暴晒6小时]。遇污染时及时更 换。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患者、 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患者使用上述物品应终 末消毒。
.
五、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1、碘伏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照产品使 用说明。
.
十、2%的碱性戊二醛: 1、消毒时间:20-45 min;灭菌时间:10小时。 2、消毒、灭菌物品应以无菌方式用无菌用水反复 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后使用。 3、戊二醛对人有毒性,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 用。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应注意个人防护。不慎接 触,应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干净,必要时就医。不应 用于物表擦拭或喷雾消毒、空气消毒、手和皮肤黏膜 消毒。
5、化学消毒:(1)超低容量喷雾法;(2)熏蒸 法。
6、能使消毒后空气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 (15min .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 生许可批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
二、不同情况下空气净化方法 1、有人情况下可选用下列方法:(1)普通病房
首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宜采取机械通风; (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3)循环风紫外线空气 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 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4)空气 洁净技术;(5)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 件、对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
十二、乙醇 1、皮肤消毒,用70%-80%(体积比)擦拭皮肤2 遍,作用3 min。 2、物体表面的消毒:用70%-80%(体积比)擦拭 物表2遍,作用3 min。 3、诊疗器具的消毒:待消毒物品浸没于70%-80% (体积比)的乙醇溶液中消毒≥30 min,加盖;或 进行表面擦拭消毒。 4、浸泡体温表的酒精,每次消毒后更换。
.
十三、碘伏 1、含乙醇的的碘制剂消毒液不应用于黏膜 和伤口的消毒。 2、冲洗法 对阴道黏膜创面的消毒,用含有 效碘500mg/L的碘伏冲洗,作用到使用产品 的规定时间。
.
十四、过氧乙酸 1、喷洒法 用于环境消毒时,用0.2%-
0.4%(2000mg/L-4000mg/L)过氧乙酸溶液 喷洒,作用时间30-60 min。
自然通风: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 差引起的热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 风换气。
.
一、空气净化方法 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消毒供应中心、
妇产科检查室、急诊室、化验室、感染疾病 科门诊、各类普通病室及病房等可选用下列 方法净化空气:
1、通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
3、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1)适用范围:适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2)消毒方法:采取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照射时间
6、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布 巾或棉球擦拭一次,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 等时,应随时擦拭。
.
八、消毒液的监测 1、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 2、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所有监 测,采样后4小时内送检)。
九、快速灭菌程序不应作为物品的常规灭菌程序。应 紧急情况下使用,只适用与灭菌裸露物品。应尽快 使用,不应储存,无有效期。
2、病员生活用品:毛巾、面盆、便器、餐 具、痰盂等,采用中低效消毒剂消毒。
.
3、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等)的表面应 定期清洁和(或)消毒,污染时及时清洁消 毒,出院时终末消毒(用250mg/L含氯消毒 剂擦拭消毒)。
4、床单、被套、枕套,应一人一换,住院 时间长的每周更换,遇污染时及时更换,更 换后及时清洁与消毒。
2、碘酊涂擦穿刺部位皮肤表面2遍以上,作 用1-3min,待稍干后用75%酒精脱碘。
3、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2遍,作用时间3 min。
4、肌肉、皮下及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各 种诊疗性穿刺部位等消毒方法重要是涂擦, 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 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 ≥5cmⅹ5cm。
.
六、地面与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1、地面: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受 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 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2、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桌子、椅子、凳子、床 头柜等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受到明显污 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 消毒。
≥30min。 (3)注意事项: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0%—
80%乙醇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应及时擦拭; 紫外线灯管强度>70μW/cm2 ;温度<20℃或>40℃时, 或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室内有人时不 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
4、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2)使用方 法:应遵循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批准的产 品使用说明,在规定的空间内正确安装使用。
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三、空气净化效果监测 医院应对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 季度进行监测。 以上规范内容按规范规定从2012年8月1日起执行。
.
2012版《消毒技术规范》要点培训
.
一、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1、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使用后应先清洁,再消毒或灭菌。
.
2、朊毒体,气性坏疽,应按有关规定先消毒,后清 洗,再灭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 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 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可重复使用的污染 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 用60分钟后再进行处理。气性坏疽污染的物品应先采用 含氯或含溴消毒剂2000mg/L浸泡45分钟后,有明显污 染物时应采用的含氯消毒剂10000mg/L浸泡至少60分钟 后,再进行处理。
.
十八、微波消毒可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 生物。可用于低度危险物品和高度危险物品 的消毒如餐具的消毒。微波消毒的物品应浸 泡于水中或湿布包裹。
以上规范内容按规范规定从2012年8月1日起执 行。
.
2012版《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要点
.
空气净化: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 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
.
5、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 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 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 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2)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 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
二、清洗与清洁 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 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 后统一清洁消毒,用于清洁物体表面的布巾 每次使用后应清洁消毒(250mg/L含氯消毒 剂浸泡30分钟),干燥备用。
.
2、温度20℃-25℃,相对湿度<60% 3、紫外线灯使用寿命:(1)照射强度不 低于70Uw/cm2 ,不少于1000小时。(2) 执行紫外线灯生产单位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4、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 m -2.2m。
.
5、紫外线灯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是20℃40℃,相对湿度低于80%。照射30分钟。当 温度是20℃-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 应延长照射时间。
2、使用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限≤24h.
.
十五、煮沸消毒:水沸腾后维持≥15 min。若中途加 入物品应重新记时。
十六、流动蒸汽消毒:水沸腾后产生蒸汽,蒸汽为 100℃,相对湿度80%-100%时,作用时间15-30 min。从水沸腾后有蒸汽冒出时算起。
十七、过滤除菌:去除气体或液体中的微生物,用于 低度危险物品和中度危险物品的消毒。主要用于空 气净化,以及不适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液体过滤除 菌。
.
三、术语与定义 1、高水平消毒:常采用含氯制剂、过氧乙酸、碘酊。 2、中水平消毒:常采用碘伏、醇类(如酒精)。 3、低水平消毒:季胺盐等化学消毒、通风换气、冲洗。 4、有效氯 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其含量用 mg/L或%(g/100ml)浓度表示。
.
四、低度危险物品的消毒
1、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 有污染应及时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 消毒。(袖带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 分钟),血压计和听诊器表面用75%的酒精 棉球擦拭消毒。
.
3、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其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 消毒: 如重症监护室口腔科、检验科、急诊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
物体表面、地面消毒用:400 mg/L -700mg/L有效氯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 min。
.
七、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1、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 min后,将指示卡放在灯下垂直距离1m的中央处, 有图案的一面向上,照射1 min,观察卡色块的颜色, 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普通30w直管型 紫灯,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Uw/cm2 为合 格,30w高强度新灯≥180Uw/cm2 为合格。
.
3、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其消毒原则: 传播途径不明时,应按照多种途径,确定消毒的范 围和物品;按病原体所属微生物类别中抵抗力最强 的微生物,确定消毒的剂量(可按杀芽孢的剂量确 定);医务人员做好职业防护。
4、环境与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一般情况下先清 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 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