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的意趣

合集下载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唯识学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

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学者的有关唯识学讲义、文章,摘要编辑如下,以便大家对唯识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正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一、唯识大意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飞禽走兽,本都是无情之物,然而奇妙的是,在诗人或作家的眼中笔下,草木有忧乐,飞星能传情,明月伴人舞,春风知别苦,落红叹流年,流水似浓愁,蜡炬况垂泪……如此等等,这些自然万物,生气洋溢,处处都表现了人的生命与活力,如郑板桥竟与院中翠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贵也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那么,试问,是什么使得这没有性灵的自然事物有了性灵,没有人情的事物有了人情呢?是什么使得大自然仿佛受到一种生气的贯注,成了有灵有肉的生命体?很明显,这是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当时所凸显出来的心理,是人内在的感情向大自然放射的结果。

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及社会人群之中的。

我们对于自然界及他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心来感知来了解的。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几十年,而这个世界所给与大家的感受,有时是带有负值的极为短暂的喜悦,有时是充满着烦恼与苦痛;其内心,时常受着外在的环境的挤压与煎熬。

于是这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现实的世界,给了我们如此多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取决于外在环境,抑或我们凡夫的自身的心理问题?关于此问题,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因为绝大多数的环境,在当时,凡夫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其心,只能随境而转。

然而,唯识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种种感受乃是由于“情执”作祟而出现的产物,具体体现是烦恼心所与有漏的善心所,或者说是人法二执、烦恼障。

这“情执”是凡夫众生的心理,也可以说成是,那能感受的心,附着有污秽的东西,于是都有了种种多样色彩的感受。

唯识学派的哲学科学领域

唯识学派的哲学科学领域

唯识学派的哲学科学领域唯识学派是印度佛教中的一支哲学流派,其思想旨在思考人类对于存在的认知和理解,试图提出一种超越传统哲学和科学的理解模式。

其核心观点包括唯识论、有部识论、世间诸法唯心说等,被认为是印度佛教学派中最为重要和深奥的一支。

在哲学和科学领域中,唯识学派具有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都将其视为印度哲学和佛教思想的“瑰宝”。

一、唯识论的哲学意义唯识论是唯识学派的核心哲学观点,主张“唯识所知”,即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均来源于自己的意识和心灵。

这一观点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在传统哲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一方面,唯识论呼应了柏拉图式的理念主义思想,认为物体和现象的存在只是心灵的映射。

这种思想反驳了以往哲学家的观点,他们认为物体本身存在,与人的心灵无关。

另一方面,唯识论可被视为一种印度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思想,因其主张外部世界的认知源自个体心灵的映射,而非客观事物本身的存在。

这一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印度哲学及世界哲学的发展。

二、有部识论视角下的心灵哲学在有部识论视角下,心灵被视为出生和死亡的、永恒和非物质的存在。

这一观点与传统的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的观点差别显著,因为后者更加注重心灵的物质基础和心灵与大脑的关系。

这表明唯识学派将心灵哲学视为哲学和科学之间相互辅助、相互启迪的领域。

在现代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唯识学派的思想指导了一些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例如,意识的不可分割性、意识的清晰性与注意力的关系、心灵中“主体-客体”关系的作用等都与唯识学派的有部识论联系密切。

三、唯识学派对科学领域的启示和作用唯识学派的思想不仅在哲学和心灵学研究中发挥了作用,同时也在科学领域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原子论初步发展的时期,唯识学派对科学界提供了启示。

例如以其虚无主义的观点认为,物质实质上很空洞,是由诸多微观的物质粒子构成的。

这一想法被证实是正确的。

此外,唯识学派的观点还启发了科学家探究空间和时间的本质,以及引力的规律等。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胡晓光“在”与“知”是哲学的主题,可以说一切哲学都是对“在”与“知”的反思追问,由此构建了哲学存在论与哲学认识论。

哲学的活动是一种反思理性,它以纯思的方式审视所知一切的本质与因由。

在历史上哲学是有演变与转换的过程的,最初哲学是一种自然思维方式,它同科学一样直接指向存在。

其实这个存在,只是一个“存在者”而非“存在本身”。

这种最初哲学实质是一种实体主义哲学,当然还是一种外在实体主义。

由于人的思维意识的深入与进步,因而产生了反思意向,这时便产生了反思理性的认识论哲学。

这时“在”被“概念化”以思维的存在而被反思追问,人们认识到“在”与“知”是有同构,这便产生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哲学。

随着“知”与“在”的哲学演绎系统的完备,人们又意识到所谓反思追问的所知一切问题的本质不过是一种“语言”,因为所知一切包括“在”与“知”的问题都可以用语言表达,且又与语言系统有同构性。

所以又有了“语言”是“在”与“知”的家之论点。

这便产生了以“语言”为核心的哲学,即语言哲学。

语言是意义与知识的载体,又是其本身,面向“语言”就是直观“事物本身”。

佛教唯识学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问题与哲学反思内容。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便会认识到唯识学包涵了“存在”“认知”与“语言”的全部系统问题。

从这三个哲学系统去观析唯识学却会归纳出一整套唯识学观念体系来。

然而若从唯识学的自身结构着眼,唯识学则又有一整套自洽且又圆满的体系。

唯识学不同于哲学在于其有现实性与实践性,在“在”“知”“言”上是有同构性的。

哲学是立基于抽象思维,以思维逻辑方法处理观念。

所以哲学的现实性不具有直接性的可实践性。

哲学存在于“可能世界”里。

尚不具备必然性。

而唯识学则是立基于“亲在”,是以直接的实践性为意向,是以彻底转换“存在”“认知”“语言”的虚妄性,成就真实性为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唯识学是一种以实践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我们以纯思的方式来考量唯识学关于“在”与“知”的认识成果是有重大意义的,通过这样研究分析,从而探明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唯识学“四缘”义略疏

唯识学“四缘”义略疏

唯识学“四缘”义略疏胡晓光佛法以缘起论为思想理论基础,而缘起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从“四缘”义展开引申的。

缘起论是佛法的特质,是佛法区别于一切外道异执的根本标志。

它是佛法的诸法实相观,在佛法中是最胜义。

龙树菩萨在《回诤论》中云:“佛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

敬礼佛世尊,无比最胜说。

”作为最胜说的缘起论,它是一切法的普遍法则,是一切法的共相本质,佛法就是以此作为立说大本。

如《中阿含经·舍梨子相应品》云:“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又如《了本生死经》云:“佛说是:若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

”又如《佛说稻竿经》云:“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即是见佛。

”佛在世时,有人问佛依何说法,佛陀回答:“我说缘起”、“论因说因”。

佛陀所说法不离缘起义。

佛陀在《杂阿含经》中给缘起下过定义,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有与无属缘起义,生与灭属缘生义。

缘起义约因说,缘生义约果说。

缘起与缘生理同而角度有异。

佛陀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对缘起的定义进行了系统概括,云:“诸缘起义略有十一,如是应知:谓无作者义是缘起义,有因生义是缘起义,离有情义是缘起义,依他起义是缘起义,无动作义是缘起义,性无常义是缘起义,刹那灭义是缘起义,因果相续无间绝义是缘起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是缘起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是缘起义,因果决定无杂乱义是缘起义。

”当代佛学大师印顺法师在《佛法概论》一书中对缘起的定义也有十分精辟的阐释:“简单的,可解说为‘缘此故彼起’,任何事物的存在——有与生起,必有原因。

‘此’与‘彼’,泛指因果二法。

表明因果间的关系,用一“故”字。

彼的所以如彼,就因为此,彼此间有着必然的‘此故彼’的关系,即成为因果系。

此为因缘,有彼果生,故缘起的简单定义,即是缘此故彼起。

在这‘此故彼’的定义中,没有一些绝对的东西,一切要在相对的关系下才能存在,这是佛陀观察宇宙人生所得的结论。

”我认为缘起论所讲的就是一切事物的相对相关性,是对实体存在论的否定。

论唯识学建立的意趣

论唯识学建立的意趣

论唯识学建立的意趣肖永明《唯识二十论》说:‚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

‛这里明确指出唯识的建立是由唯心而来,因为心、意、识、了这些只不过是名相上的差别而已,其意义并没有实际的差别,所以,经中既然说了三界唯心,那么,也就可以说三界唯识了。

但是,既然心、意、识、了这些只不过是名相上的差别,其意义并没有实际的差别,那么,在唯心之外又为什么还要再建立唯识呢?对此,《唯识二十论》没有给出继续的说明,其他唯识论师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论说。

然而,这个问题是值得追问的。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追问,我们可以进一步明了唯识学建立的意趣,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唯识学的真正宗旨。

一、“心”与“识”的分际应该说,“心”与“识”在佛教典籍中的运用,并不存在明确的区分。

不仅在唯识学建立以前的佛教经论中,心、意、识常常通用,难以辨别,而且就是在唯识学建立以后的佛教经论中,心、意、识、了,也还是常常通用,仍然是通用无碍的。

这是语言的歧义本性使然,我们并不企图去进行人为定义分别而使其各行其是,我们只是想从经论对它们的使用情况中找出实际存在的它们之间的实际分际,以明确它们各自大致的特色,进而了知唯识学建立的个中消息。

细细寻绎,其实,心与识在经论中还是分别有各自的内在角色定位的。

这一点,从早期佛教经典《阿含经》就隐约开始了。

《杂阿含经》说:“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

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正观者,则生厌离。

厌离者,喜贪尽。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

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正观者,则生厌离。

厌离者,喜贪尽。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这里,“识”只是所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之一蕴而已,而“心”则是解脱的主体。

观“色、受、想、行、识”和合“我”身体之五蕴“无常、苦、空、非我”,那么,“我”之“心”则解脱。

唯识学笔记

唯识学笔记

唯识学是佛教哲学和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主要探讨宇宙万物的本质和人类的认识方式。

以下是一份唯识学笔记,供您参考:
一、唯识学的基本概念
唯识学认为,人类的认识只能通过感官和意识来获得,而这种认识方式是有局限性的。

因此,唯识学强调“唯识无境”,即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构造,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二、唯识学的核心观点
1. 万物唯识:唯识学认为,万物都是我们内心的构造,它们是由我们的意识所创造出来的。

2. 三界唯心:唯识学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由意识所构成的,而这种意识又可以分为三种层次:阿赖耶识、末那识和前六识。

其中,阿赖耶识是万物的本原,它包含了所有事物的种子和潜在能量。

3. 唯识无境:唯识学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构造,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因此,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超越这种虚幻的认识方式,达到真正的解脱。

三、唯识学的修行方法
1. 止观双修:唯识学认为,修行应该同时注重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开启。

通过止观双修的方法,可以消除内心的烦恼和障碍,开启内在的智慧和力量。

2. 转识成智:唯识学认为,通过修行可以将虚幻的识转变为真实的智。

这种转变需要经过长期的修行和实践,才能逐渐实现。

3. 超越虚幻:唯识学认为,只有超越虚幻的认识方式,才能达
到真正的解脱。

因此,修行者应该不断超越自己的认知局限,逐步接近真实的境界。

以上是一份简要的唯识学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学唯识的心得

学唯识的心得

学唯识的心得学唯识,是每个佛教信徒都必须经历的修行过程。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学唯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我学唯识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很多事情,并从中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心得。

首先,学唯识需要有恒心和毅力。

唯识学说是佛教教义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中的难度和深度也是很高的。

因此,学唯识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掌握唯识的概念。

其次,理论和实践并重。

学唯识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虽然唯识学说是基于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所构建的,但这一学说主张我们必须将理论付诸实践,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只有真正将这些概念落实到实际中,才能真正理解唯识学说的真正含义。

另外,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去学唯识。

学唯识需要一种完全开放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唯识哲学的内涵。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打开心灵的大门,允许自己接受并欣赏其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同时也需要保持一种开放和灵活的思维方式,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唯识学说。

最后,学唯识需要探索自我。

唯识学说主张,所有的事物都是由于缘起而生的,这其中也包括了我们自己。

因此,在学习唯识学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内在本质。

只有通过深入地探索自我,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哲学思想。

总之,唯识学说是我们在修行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

学习唯识需要有恒心、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探索自我。

只有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和思考,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和应用唯识学说,并在修行中受益。

唯识学三点伟大之处

唯识学三点伟大之处

谈学佛要点唐仲容一、向人定胜天地特殊科学——一乘佛法地唯识学奋勇前进什么是人定胜天地特殊科学?它就是一乘佛法所讲地三时了义教地唯识学.唯识佛法所讲地“唯识”与诸契经所讲地“唯心”是同义词.世亲菩萨在《百法明门论》中讲“心法有八”即是讲八识合而为一心,一心分而为八识.此之唯识(唯心)即契经所讲地一乘法.故依之而常言“心外无法”,又常言“万法唯识”.《法华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亦云:“依诸净道清净者,惟依此一无第二,故于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无差别.”《华严经·菩萨问明品》卷十三更云:“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为什么心识以外别无一法可得呢?因为心识是每个有情必具之内在地万能源泉.略而言之,心识有三大殊异特点:、有认识一切事物地特殊作用;、有造作一切业地特殊作用;、此心法中前七转识具能熏四义,有能熏习地功能,第八赖耶具所熏四义,有受熏地功能,能熏所熏结合就常能维持熏习.由上成立熏习,因有熏习,便有习气,也就是潜能,认识所熏成地潜能,佛法又称之为名言习气.名言习气中地表义名言由熏习所成,是认识诸法地亲因,二取或慧为增上;而名言习气中地显境名言法尔本有,非有新熏,依现行功能地转化(为潜能),虽辗转可说亦由熏习所成,然不同前者,故无增减,它是生起诸法地亲因,业习气则为其增上;由前者所形成地“知”与由后者所形成地“行”,彼此辗转互为增上,阿赖耶识具此等习气,所以它能变生“知与行”地法果.《八识规矩颂》说阿赖耶识有五种作用:①受前七转识及彼心所熏习;②能持一切杂染清净法种;③内变根身;④外变器界;⑤能使一切有情生命相续,从而因果通于三世.因人们地心识有如上所说三大特殊功能,所以常时业由自心作,果由自心变,报由自心受,而成唯识人定胜天思想地有力依据.人们有了这种有力地理论武器为依据,故能找到修行地根本下手之处,而得断执离障,决定人生支配宇宙,主观决定客观,心不随境转,而能转一切境,随顺人定胜天地自然规律,而唯识就成为了人定胜天地特殊科学.掌握这种科学,在世间就可以开拓创造,由人力战胜自然、人心战胜社会而成为自然和社会地主人――英雄豪杰;在出世间就可以改转乾坤,由此破执断障、转依成佛而得出世.故《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卷十九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释迦牟尼依之成佛,并依之传弥勒菩萨,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卷三中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都无少法能取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弥勒菩萨依之而绍继佛位,又在《分别瑜伽论》中依之传授诸大菩萨,故言“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转引自《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三世诸佛掌握了一乘法地唯识,而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故学人们也同样必须掌握这种特殊科学才能深通佛典,而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从而学修一体化,成为至高无上地如来,证得大菩提与大涅槃.二、闻思修持展转往复,奠定雄厚基础依教起观是学习佛法地通途,故契经等常言“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勤修加行”.这是把闻思修三者加以紧密无间地结合,而不是把闻思修三者分开,使之孤立无援;根据学人修学佛法中地实际经验,凡只重闻思、不重修持者,往往偏重于知识层面地积累,而易落入纯学术地研究,是则不成其为学佛者;同时,有些人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以抛弃教理地研究,狂言“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又如“宁愿饿死蒲团上,不作人间布教僧”等荒谬言论,而成为盲修瞎炼地邪加行者,实为“开口胡乱道”地门外汉.故学佛者名当符实,必需于如来圣教中勤加修学.根据《解深密经》卷三“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地教导,应该成就闻思修三慧.此中“言善通利”偏于闻慧;“意善寻思”偏于思慧;“见善通达”偏于修慧.由此可以说是闻思修三慧结合,才是学修一体化.同时,还必须由闻引发思,由思引发修;反之,又由修印证思,由思印证闻.如是展转引发,展转印证,步步落实,层层靠紧,而使对于佛法地认识极端正确,不致虚度时日,唐劳无功,从而奠定雄厚地学佛基础.故《大乘庄严经论》云:“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转引自《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犹如人们要到远处行路一样,必须作好充分地准备,预备宽裕地盘缠,然后才可发足从事千万里之远行.行路如是,成就无上菩提何独不然?闻思修地作用不外乎是依如来圣教为广大所缘,如理作意,勤修加行,而得断障离执、证真得智.一切有情之所以有我法二执,尤其是分别所起地我法二执,正是因为由不正地闻思及实践而生起地,所以就必须依于正闻、正思、正加行才能对治.对于此中所对治与能对治地种类差别和形成地原理,《成唯识论》卷一作如是说:“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1 / 3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我;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此亦二种:一、缘邪教所说蕴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二、缘邪教所说我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粗故易断,初见道时观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灭.”由上可见,若不于圣教所说蕴相、无我相起自心相如理通达二空真理,就不能生起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推而论之,若离开了依于圣教闻思修习地加行用功,也就不能生起对治二执地“空观”,就更谈不上长劫如理熏习内因之力地大士所行了.所以说,依于圣教多闻多思多修,是因地所行、为未来成佛奠定地雄厚基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齐修六度大乘菩萨学佛修行首须不舍日常生活,故《解深密经·序品》云:“于一切行成就大觉.”《金刚经》卷首详言释尊吃饭、化缘、穿衣、洗足等生活事务地概貌作为身教,而列于言教之前,其用意就是教人学佛必须立足在现实生活中,有如是地基础,才能谈得上真正随顺离障、随顺开智、趋向解脱、趋向证真地修持.藕益大师也说:“迷即迷其所悟;悟即悟其所迷.”凡情在穿衣吃饭、睡觉走路、工作学习等地日常生活中迷,故学佛者必须在穿衣吃饭、睡觉走路、工作学习等地日常生活中悟,犹如治病一样,对症下药,乃生卓效.如庞蕴与其妻女谈道一样:(见《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二十中,有〈示廓然居士(谢机宜)〉一文讲到庞蕴家人坐而论道)庞公说:“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庞婆云:“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女儿灵照说:“也不易,也不难,饥来吃饭困来眠.”虽如庞公所说,诸法实相极为甚深,隐微难知;但也如庞婆、庞女所说地一样,人们只要能立足在吃饭睡觉等地现实生活上用功修行,观空遣执,功行成熟则自然能见性开悟,而得悟入诸法实相,乃至成就无上菩提.明代地王阳明亦云:“饥来吃饭困来眠,从此功行玄更玄(见《王阳明全集》卷二〈静心录〉之八,外集二〈答人问道〉).”而终成为一代名儒,后人称之为古圣先贤.六祖在《坛经·般若品》中亦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又云:“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本人有感于此,从学佛实践心得中作有一诗,诗云:觉圣释迦、阿弥陀,十方三世法王多;成佛只有一条路,六度齐修破二著.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六度齐修,是学修佛法地关键,且至极重要.《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中无四相即是修禅定、般若二度,以观空遣相、破我法执而不取;安住此二空境界――不取,同时就在现实地生活上认真修一切善法,也就是修布施、持戒、安忍、精进诸度以不舍.如是不取不舍,故能在现实生活中行佛所行、做佛所做,故称之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经》亦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即在色、受、想、行、识五蕴地一切法上,一方面远离分别言说,现照诸法实性以不取,同时又必须在五蕴地一切现实生活上,善巧分别,现见一切法相,成就大悲,广积福德以不舍.如是不取不舍,以破除实我实法地执著,故能当下证得菩提涅槃,而度一切苦厄.《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亦云:“不于实无起增益执,不于实有起损减执,不取不舍,不增不减,如实了知如实真如离言自性,如是名为善取空者.”此中所引种种圣言,都是说明学佛必须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如是乃能破增、损二执,除断、常二见,乃能有如《坛经·机缘品》所说“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地实行、实证境界现前.四、自觉觉他、顿渐结合般若诸经主要暗依三自性中遍计所执实我实法了无所有、而言理所当然观空遣相之行,以一切法空为宗.其所诠境多以根本智境为主,其所缘地境相又多以法地总相为主,即在缘生地一切事相上,悟我法空,而达到不见一法地内自所证,故常讲顿悟.如《金刚经》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华严经·梵行品》卷十七云:“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唯识诸论依三自性为教纲,主要讲依它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显示染净因果及彼实相,而言如梦如幻地所以然之理,故以一切法无我为宗.其所诠境多以后得智境为主,其所缘地境相又多以法地各个自相为主,即依圣教所说,悟入其缘起实相,而通达染净因果地自相差别,故依净分依它地建立,在修行上多讲三大阿僧祗劫成佛,多主渐修.虽然,在认识上可强为此说,而在事实上及修行地实践中,二者却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般若、唯识也不可说定为两种学.如《心经》虽没有讲五蕴地色蕴有几、受蕴有几等,然不了达彼蕴等2 / 3地自相差别等,即根本不可能有“照见五蕴皆空”等地实证境界;而了达彼蕴等地自相差别等,即属方便智境.又若唯识义中,诠谈则显有此内识,遮说总言无实外境,故言一切唯识之“遮义”即属根本智境,讲根本智境则必言顿悟,由是顿悟亦属唯识,其义可见.唯以般若、唯识各诠所重,非完全般若不讲渐修、唯识不讲顿悟,由此差别,别别宣说,就其所依,实为一体.故学人必须在所依经典上二者并重,在理论上把般若与唯识结合为一体,在行持上必须将顿悟引发渐修、渐修滋养顿悟,两相结合,如是辗转增胜,必得佛法之全体大用,不偏不倚,而得真正契会中道.又则,在学佛、成佛过程中,主要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方得成佛,在自觉时必须首重顿悟,有了现观实证才能善达法义,才能广为宣说以度他;而在觉他过程中,必须广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以建立菩萨广大地所缘境界,故首重渐修.自觉重顿悟、觉他重渐修,这是自然之理,先后次第法尔如是.《大阿弥陀经》云:“先了诸法性,梦幻本来空(顿悟),次度诸众生,远大无穷极(渐修),如是宝刹者,何忧不可成(成佛自然具足依报庄严地净土)?”亦即主张自觉觉他、顿悟渐修相结合.五、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使娑婆世界变为极乐国土一乘法地唯识佛法既是人定胜天地特殊科学,故凡真学佛者,首须有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以大勇无畏、不成功便成仁地精神来承担如来化世地家业.只问当为、不当为,不问成功、不成功,才不会忧患一己、一时、一世之得失,即使不能成不朽地功业,而将必立不朽之德学.同时当有誓于如来密意言教善巧通达地大愿,以愿为导,认真研究,以期掌握真正地佛法,乃有堪能投身于弘宣如来正法,使之发扬光大之宏伟事业.更要有排山倒海之势,火燎风驰之力,迅速传遍海内外,使“慧日照破千重暗,甘露遍洒五洲国”,而使万民欢呼,五洲同庆,娑婆世界变为极乐国土,五浊恶世成为庄严佛国,数千年梦寐以求之大同世界能迅速实现,朝朝呈现于众目睽睽之光天化日下,成为足蹈手舞、大快特快之喜事!余日望之,亦举世之志士仁人共同注目关心之头等大事.故学佛者必须尽心竭力倡导人间佛教,以求此最高理想之彻底实现.唐老讲于成都年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 / 3。

唯识学的特质

唯识学的特质

唯识学的特质前言唯识学是内明的无上胜妙法门,是释尊一生教法的极谈。

韩清净在《唯识指掌要论》中言:“这唯识一种法教,在如来一切法教中,是最究竟的,是最明显的,而且是最切要的。

”太虚大师认为,佛法与世法是非一非异的互联关系。

《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中道了义的唯识学,由自性缘起与业感缘起相结合而生的阿赖耶缘起,更立足现代化中化现代,净化人生,开发心智,提挈生命价值;三类境以性境为根本;三量以现量为前导;实证见道以能所相应的现观为准绳。

《成唯识论》云:“观现在法有酬前对说现因。

”过去未来皆依现在假立,业感缘起也以现在的作受为中心,修行证果始终以出世间而不舍世间的无住涅槃为归宿。

所以唯识学更内契理外契机地体现菩萨乘的伟大之处,也为人本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大时代的浪潮已把人们推到风口浪尖上,现代人产生了八大心理病症:都市白领工作紧张、贫困家庭生活压力、青少年染上网瘾、莘莘学子考试重负、商界精英事业受挫、独生子女适应障碍、中老年人缺少关爱、投资人士心理失衡,海湾地区再生战火,以“以人为本”、“明心见性”、“道法自然”为主体的人本佛教,实属当务之急,而作为人本佛教理论基础的唯识学,则成为重中之重。

然而,唯识学以机教、教理、理行、行果、果机五循环相应而显示出教、理、行、果的特质,现略而述之,以求解于大方。

一、唯识教之特质唯识教是诸菩萨为了开示众生,宣说真如实性,依名句文身而方便之教法,亦即经论。

唯识总以六经十一论为所依而立宗。

六经者:《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云:“所谓《华严》、《深密》、《如来出现功德庄严》、《阿毗达磨》、《楞伽》、《厚严》。

”六经中,以《解深密经》为根本经典,故称“本经”。

十一论者:《述记》同卷中云:“《瑜伽》、《显扬》、《庄严》、《集量》、《摄论》、《十地》、《分别瑜伽》、《观所缘缘》、《二十唯识》、《辩中边》、《阿毗达磨杂集论》等”;也称为“一本十支”,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以《百法》等十为支论。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
论玄奘唯识学的理论旨趣主要在于建构形成一种修持成佛的唯识学理想境界而这境界的显现,正是通过人们心体中本所具有的阿赖耶种子识的修炼转智来完成的。

玄奘在
印度求法期间曾经提出了一个有名的“真唯识量”即唯识学的命题全文是这样的:真故 ,极成色 ,定不离眼识 (宗 );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 (因 ):如眼识(喻 )!这里的宗(命题)因(论据)喻(类比-- 论例)“三支”也就是因明逻辑的三段式。

这个“真唯识量”的意思是说一切客观存在的视觉对象都离不开人的心体中的阿赖耶识其实,它们就是由阿赖耶种子识所变显出来的。

这个命题同宋明理学中的心学派所谓“心外无物”的意思比较接近如果将玄装的“真唯识”命题翻译成比较通俗的语言那就是说:例如视觉依照大乘有宗佛教教义(“真故”所讲人们所共同承认的(“极成”各种可见物质的存在,一定离不开人的视觉;因为人们承认它(色)是属于视觉器官(眼根),视觉对象(色尘)和视觉本身(眼识)这“初三”(即“眼根”、“色尘”“眼识”)所摄而不仅仅是器官的缘故。

所以这种“真唯识”才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说视觉所感知的对象(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客观现象而只不过是视觉本身的一种幻影唯识宗人所追求的正是这种以阿赖耶识变显一切的唯识学境界。

唯识学派法得概念

唯识学派法得概念

唯识学派法得概念
唯识学派法得概念是指通过修行达到超脱生死、超越轮回的目的。

唯识学派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的,但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导致内心产生杂念和烦恼,从而无法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因此,需要通过修行来清除这些杂念和烦恼,恢复内心的清净状态。

在修行过程中,唯识学派强调“内观”,即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并逐渐消除杂念和烦恼。

同时,还需要通过“般若波罗蜜”等瑜伽方法来增强自身的智慧和力量,从而达到超脱生死、超越轮回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唯识学派的修行方法并非人人适用,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

如果您对唯识学派感兴趣,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参考相关资料,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派的思想和方法。

学唯识的心得

学唯识的心得

学唯识的心得学唯识,是我在佛学道路上的一次重要体验。

唯识是佛教中的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固有的本质。

学习唯识,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也让我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习唯识,首先要明确的是,唯识并不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一种哲学思想。

它强调的是因缘和依缘,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固有的本质。

这种思想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

我们常常会认为自己的生命有着固有的本质,但实际上,我们的生命是由无数的因缘所构成的。

我们的性格、习惯、行为,都是由我们的经历、环境、教育等因素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认真对待每一个因缘,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有意义。

学习唯识,还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佛教的核心思想——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固有的本质。

这种思想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

我们常常会认为自己的生命有着固有的本质,但实际上,我们的生命是由无数的因缘所构成的。

我们的性格、习惯、行为,都是由我们的经历、环境、教育等因素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认真对待每一个因缘,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有意义。

学习唯识,还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佛教的核心思想——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固有的本质。

这种思想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

我们常常会认为自己的生命有着固有的本质,但实际上,我们的生命是由无数的因缘所构成的。

我们的性格、习惯、行为,都是由我们的经历、环境、教育等因素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认真对待每一个因缘,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有意义。

学习唯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它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也让我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认真对待每一个因缘,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有意义。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宗承法师唯识学是研究心识变化和作用的一门精神科学,它以「唯识无境」为一贯之道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本质都不离心识而有。

缘起现象是讲业果唯识的道理,空性本质是明清净法界的原理。

依据《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业果缘起的十二有支,是依於一心而有,所以证知缘起事相唯是心识所现的,离於能现的心识,没有所现的诸法。

事相既是依心而存,则似乎离心而有外在的境界,全是出於虚妄心识的幻现,绝对没有客观存在的独立性。

现在,从三个方面来研讨一番其意趣所在,以饷读者。

一、点悟空性的方法论我们从二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课题。

其一,从自然科学来看事物的现象关系,有的物理变化,有的化学变化。

譬如生活当中饮用的水,通过冷却到华氏三十二度时,水就会结冰。

若把它加热到华氏二百二十度,则水会变成蒸气,散发到空中。

蒸气在空中遇到寒流,又会形成雨水,雪花或冰雹等。

要知结冰或蒸气是水的相状变了,也即是方式不同,但H20是不变的。

像这样事物的形状变了,其性质不变的作用,就叫做物理变化。

若将H20化解,它的分子式是H20→H2+0。

根据科学的发展,H2和0分子还可再细分为原子、核子、电子、中子、光子、量子、微子、粒子…到了粒子,那已经是无色、无相、无体、无形、无质的空虚了。

这种作用,就叫化学变化。

我们能否从以上二种变化作用启迪到某种真理呢?从物理作用上看,形式变了,但其性质不变。

有情的业力不也是一样吗!有因必有果,因彻果该,果彻因缘,因果不昧。

有情的生死酬报皆受业力所牵,不同的业力创造不同的人生,六道生活形式不一,但是有情各自生命的主体不变。

有情自身的业力作用却类似於自然科学的物理变化。

这是否意味著因果作用也是一种物理缘起。

因果千差万别,盘根错节,繁多复杂,就像蜘蛛网一样,网网相关互联。

因果性能不灭,但随助缘条件不同,使其形式相状也随之出现千变万化。

再者,缘起作用的本身是当体即空,自然科学虽未完全证实到事物的毕竟空,但已了知事物的生灭变化,迁流不住。

六,现代研究唯识学的意义与价值

六,现代研究唯识学的意义与价值

六,现代研究唯识学的意义与价值这个问题应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对于佛教徒而言,二是对社会学者而言。

佛教徒是修行佛法的人,一个修行者应该对所修之法有足够的认识,唯识学就是对修行方法、修行过程、修行目的以及修行主体心性本然的解释之学。

不懂唯识学就等于不知如何修证佛法。

其它法门也讲修行方法,但是由于对法相细节没有详明阐释,因此所谓的修行实际上是笼统的。

印度佛教大乘法共有两轮,一空一有,唯识学是有宗之学,是广般若学,也就是修行之法、瑜伽之学;空宗是中观学,是深般若学,也就是佛法根本见之学。

有宗后出,它把中观深见全部继承过来,并于法相细节详加论述,揭示了心识转依因果规律。

对于一个修行实践佛法的佛教徒而言,研究唯识学的意义与价值实在是最为直接现实的。

对于现代的社会学者来说,唯识学也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唯识学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辩证法之内容,特别是唯识学对人的心理结构、心理功能、思维机制的阐释,对于今天的心理学家,也有极大启发作用。

唯识学的方法论是把因明逻辑和中道辩证法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思想体系中,所以唯识学的范畴和命题在论理上都是极成的。

唯识学家反思我人心识深层,并有效地将心识深层的智能开发出来,从而使我人之存在由必然性化为自由性,仅这些就值得科学时代的今人所探求。

今天的时代是方法论的时代,自然、社会和人类心理的原理,要有有效的方法论方可契入,唯识学就是认识诸法实相的方法论。

今天的时代是人本的时代,唯识学就是以人为主体的心识学,唯识学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学。

识化世界就是人化世界,人与佛本性不二,只是迷悟有别。

所以作为实践主体的人,要转迷成悟、转识成智,就必须按照有效方法来实现转依,而唯识学正提供了圆满的实践方法。

如上所述,唯识学的现代意义与价值就自不待言了。

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

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

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2012-8-17 23:17 |作者: 明真法师修学指导佛教网般若文海佛学文章佛缘网站三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我个人的体会是:依他起性,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圆成实性,就是客观存在的真理;遍计所执性,就是主观不能适应这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理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知识和由这种错误知识所构画的一些虚妄假相。

虚妄假相,只粘附在这错误的知识上,如向客观存在的事实内寻检,是找不着的。

学佛的过程,就是要:面向客观存在的事实,认真地进行观察、分析、实践、体验来发掘客观的真理,凭借真理之光,来破除自己主观上的“无明”(有处作“痴”或“愚痴”),也就是改正自己主观上的错误思想和知识。

只有真理才能给与众生以最大的安乐,无量恒河沙数诸佛,都是从真理内孕育出来的。

现在我想先谈依他起性。

《成唯识论》卷八对“依他起性”这个名词的解释,是“依他众缘而生起故”。

众缘,约当现在所说的“许多条件”。

佛法肯定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自然界、社会、思想意识,都是依他众缘而生起的,也就是说由许多内在和外在的条件所构成的。

没有众缘,或者说不依他众缘,任何事实就都没有生起的可能。

这是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件事实上都可找到证明的。

《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内,在解释依他起性的时候,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彼,指客观存在的事实;此,指众缘。

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自然现象、社会、思想意识,在彼有、彼生时,必然是由此有、此生而才有“彼有”、“彼生”的。

佛法用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来说明客观存在事实的一般性质。

这是十分正确的,是能根据事实进行检验的。

我们明白了这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就可能明白人生、世界,都是活的、动的、变化的,可以根据适当条件不断地加以改造和提高的。

我们明白了这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就会明白人生、世界决不是什么神或者天帝所创造的,也决不是由什么理性、意志和什么观念所演化出来的。

何为唯识学

何为唯识学

何为唯识学1何为唯识学?唯识学是大乘佛学的三大体系之一,是继大乘中观学之后印度佛学的主流与核心。

唯识学所依据的大乘经典有六部,即《解深密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

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经》,它是唯识学的主要依据。

唯识学的主要思想和核心理论在这部经中都基本上提到了。

比如在间断的六识外,确立了阿赖耶识的存在,作为轮回的主体;在种识现起一切的思想下,确立了唯识无境的原理;在“一切法相品”和“无自性相品”中,提出了唯识的重要理论三性、三无性等。

从公元3到7世纪的500年中,唯识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优势,对其他各种思想与学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识者心之别名。

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

宣说一切唯识所现,所以又被称为唯识学派。

唯识学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佛教唯识学从“万物唯识”的角度来分析人的变化,对人的深层次心理进行了分析和归类。

唯识学肯定心灵的强大力量、强调追寻生命的最初意义。

通过唯识学的学习和修炼,我们认识到人是一个有着灵魂和情感的生命。

人的所思、所想、包括人的感情以及受感情所产生的行为,影响和作用着世界。

唯识学认为世间万物,从本质上看都源自于“心”,它超越时空和主客体对立。

在佛教唯识学中,人的心识分为阿赖耶识、摩呐识、意、眼、耳、鼻、身识等识,而物质世界本身也由心识来表现。

唯识学当中,万物的共性在于“凡夫性”,这种“凡夫性”由第七识和第八识所决定,也就是说集体无意识是唯识学所包含的重要方面。

唯识学指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来源于别业和共业,即来源于人的“习气”,佛教中的“习气”,指人类个体身上所包含的突出特征,个人的习气也来自于遗传。

无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决定圣贤之分、决定了由凡入圣的可能性、决定众生轮回。

众生轮回不灭,八识轮回不灭。

唯识学将意识称为“种子”,它在条件俱具的情况下产生。

唯识学 对身体的认识

唯识学 对身体的认识

唯识学对身体的认识什么是唯识学唯识学是佛教中的一个学派,也被称为唯识宗。

它强调了对于现象世界的理解,并探讨了人的心识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唯识学认为,人的心识是创造现象世界的根源,而身体则是心识在现象世界中的体现。

唯识学对身体的认识在唯识学中,身体被认为是心识在现象世界中的具体表现。

唯识学并不将身体视为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认为身体是由无数个微妙而细微的心识痕迹所组成的。

唯识学认为,我们所感受到的身体现象只是心识活动的一个投射,实际上并不存在真实的实体。

心识与身体的关系在唯识学的理解中,心识与身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心识通过身体来感受外界的现象,同时也通过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唯识学认为,心识是创造现象世界的根源,而身体则是心识的一个体现。

身体在唯识学中的作用根据唯识学的观点,身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身体是我们与外界进行交互的媒介,通过身体,我们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刺激,同时也能够通过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唯识学认为,身体是心识在现象世界中的具体展现,它让我们能够体验到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身体与修行的关系在佛教中,修行是指通过禅定、般若等方法来培养心识,超越痛苦和欲望的束缚,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身体在修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呼吸方法,我们能够调整自己的心境,进一步培养心识,达到修行的目的。

唯识学对身体的启示唯识学的观点提醒我们,身体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它只是心识在现象世界中的投射和表现。

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的身体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不再将身体看作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灵活变化的现象。

这样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身体的真实本质,减少对身体的执着和執着。

总结唯识学对身体的认识强调了身体与心识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

它认为身体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由无数个心识痕迹所组成的现象。

这样的认识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对身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唯识教意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唯识教意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唯识教意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唯识教意
成唯识论七卷十六页云:既有异境;何名唯识?奇哉固执,触处生疑。

岂唯识教,但说一识。

不尔;如何。

汝应谛听:若唯一识,宁有十方凡圣尊卑因果等别。

谁为谁说,何法何求。

故唯识言,有深意趣。

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

识自相故。

识相应故。

二所变故。

三分位故。

四实性故。

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

若如是知唯识教意;便能无倒善备资粮,速入法空,证无上觉;救拔含识生死轮回。

非全拨无恶取空者,违背教理,能成是事。

故定应信、一切唯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识学的意趣宗承法师唯识学是研究心识变化和作用的一门精神科学,它以「唯识无境」为一贯之道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本质都不离心识而有。

缘起现象是讲业果唯识的道理,空性本质是明清净法界的原理。

依据《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业果缘起的十二有支,是依於一心而有,所以证知缘起事相唯是心识所现的,离於能现的心识,没有所现的诸法。

事相既是依心而存,则似乎离心而有外在的境界,全是出於虚妄心识的幻现,绝对没有客观存在的独立性。

现在,从三个方面来研讨一番其意趣所在,以饷读者。

一、点悟空性的方法论我们从二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课题。

其一,从自然科学来看事物的现象关系,有的物理变化,有的化学变化。

譬如生活当中饮用的水,通过冷却到华氏三十二度时,水就会结冰。

若把它加热到华氏二百二十度,则水会变成蒸气,散发到空中。

蒸气在空中遇到寒流,又会形成雨水,雪花或冰雹等。

要知结冰或蒸气是水的相状变了,也即是方式不同,但H20是不变的。

像这样事物的形状变了,其性质不变的作用,就叫做物理变化。

若将H20化解,它的分子式是H20→H2+0。

根据科学的发展,H2和0分子还可再细分为原子、核子、电子、中子、光子、量子、微子、粒子…到了粒子,那已经是无色、无相、无体、无形、无质的空虚了。

这种作用,就叫化学变化。

我们能否从以上二种变化作用启迪到某种真理呢?从物理作用上看,形式变了,但其性质不变。

有情的业力不也是一样吗!有因必有果,因彻果该,果彻因缘,因果不昧。

有情的生死酬报皆受业力所牵,不同的业力创造不同的人生,六道生活形式不一,但是有情各自生命的主体不变。

有情自身的业力作用却类似於自然科学的物理变化。

这是否意味著因果作用也是一种物理缘起。

因果千差万别,盘根错节,繁多复杂,就像蜘蛛网一样,网网相关互联。

因果性能不灭,但随助缘条件不同,使其形式相状也随之出现千变万化。

再者,缘起作用的本身是当体即空,自然科学虽未完全证实到事物的毕竟空,但已了知事物的生灭变化,迁流不住。

空性原理涉及到化学变化。

若将分子一直细分下去,最後所见空相。

这种分解法即是一种析空观。

自然现象存在著物理和化学之间作用的关系,人亦同然,可以通过科学精密仪器来研究人体结构。

佛教主张人是由五蕴聚集而成的,是一种物理上的作用。

五蕴当中实难找到有任何自体不变性的东西存在,了无可得,五蕴皆空而无我,应是一种化学上的作用。

从物理和化学作用上,我们能体会到佛教讲得缘起性空的道理,实际是一种缘起不碍於性空,性空不碍於缘起的互缘关系。

其二,佛教是基於精神作用上来探讨宇宙人生的现象,尤其是唯识学,都是围绕著心识变化来展开的。

佛教讲唯心,这是不是一种唯心主义?不错,可以说是道地的唯心学。

要考虑到佛教讲的唯心思想,是否符合科学原理?能否通过科学去证实它?二千多年前科学未昌明,可是对哲学,心学的体证研究却远领先於近代尖端科学的发展。

那时人们往往通过禅定功夫来证悟宇宙人生的真谛,历代先圣古德已证明了这一实事。

现在研讨唯识学,就是研究心识作用的一门哲学。

唯识学主张「唯识所现,心外无境」的道理。

有人一听到心外无境,便有谈心色变的感觉,这似乎意味著客观世界的不存在,在脑海中马上产生一种观念,认为佛教讲唯心是否定客观世界。

笔者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佛教讲的唯心与形而上学所说的唯心意义完全不同。

佛教不否定客观世界现象的存在,如山河大地,花卉草木,芸芸生机,森罗万象,作为器世间的产物,始终与有情世间同类相吸,同气相求的因果关系。

若单论唯心无物,那是不能令人满足的,必须明因果的规律,才能成为真正的唯心说。

但是佛教重於心学,不重视客观世界。

因为有情的存在和延续,都是由自心所造的善恶业所感,外境并没系缚内心以令流转的力量,完全是由内心的昧著,染爱,才使有情於生死中流转不已。

再者,客观世界不能帮助我们解脱生死,证入涅盘。

真正了生脱死,转迷成悟,超凡证圣,一定要向自心中求,向外攀缘,只增烦恼,终归无获。

为什麽佛教不重视客观呢?我们追溯佛陀的根本意趣,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的事事物物,当体就是因缘和合而成,其当下就是空。

可是我们很难理解到这麽大的宇宙,这麽大的一个地球,它们是由什麽条件组成的。

我们自然也很难了解到宇宙当下即空的道理。

在此,我们列举二个基本数据来说明这层意思。

人们经常看电影,银幕上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廿四张图片组成,如打一拳出去,看得很逼真,有身临其境之感,自己的情绪也随之波动起来。

正是由於廿四张图片的连贯性,观赏到的拳头才有逼真无疑之感。

如果少於廿四张,或廿张图片以下,在银幕上我们便可看到拳头动作有间停性。

因此,在银幕上的每一动作,都是由廿四张不同条件,侧面,不断运动组成的,才能显出电影的真实感。

另一个数据是如看电视,在电视银幕上由电子放射出的扫描斑点,每秒是三十下,所以我们看到电视的图面清晰,有真实感,就像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所发生的事情一样。

事实上,这是由每秒三十下电子放射出的许多斑点所组成。

我们看外境也是一样,由见闻觉知所得的影像(图片)似有真实之感,宛然存在於心识之外。

但是我们为什麽体会不到诸相皆假,其体皆空呢?问题在於事物内在的生灭变化速度极快,超出我们的感性能力,如电灯,只看到亮的一面而未见到暗的瞬间。

同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只看到事物生或有的一面,无法看到事物空或灭的一面。

尽管佛陀一再谆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我们不但看不到事物无常,无我的一面,反而备感客观世界之真实,无形自现,增益执和损灭执。

问题的原因在那里?这是我们研究心识作用的重要课题之一。

人的心识变化,大家都知道,是无形无相,看不到,摸不著的东西,但你时常能感觉得到它的存在和作用。

通过自己的见闻觉知感受到自己内心精神的活动作用,它的活动又是千变万化,不可思议的,「众生心行不可思议」。

有时愉快,有时痛苦,有时起善念,有时则被烦恼支配而起恶念,实难以把握它。

所以,从多方面来看,精神变化和作用最大。

那麽,心识的变化时速又是怎样呢?根据《俱舍论》的计算法,以人的正常心里变化为准则,心的变化是以「一念」为最小时率单位。

一念为一生一灭,也叫一刹那。

一刹那相当於现在时间的七十五分之一秒。

也就是说,在一秒钟里,当下的一念心现起,就有七十五刹那生灭。

可是人的心识是以每秒七十五分之一刹那的速度生灭变化著。

其速度之快可略见一斑。

我们也可透过这一原理来认识客观。

客观世界也叫器世间,是有情的共业所成。

驱使客观世界生灭变化的原动力是业力。

由於有情各自业力的作用,再加之不同的助缘,遂使器世界有成、住、坏、空四相变化。

事事物物的内在变化也一样受其业支配著,仍然在时空中迁流不住,相续不断地生灭变化。

客观世界的共业作用,必和有情各自的别业相适应,相协调,因而便有六趣的不同形式作用。

虽然我们根据《俱舍论》的计算法,推算出心识的变化频率为每秒七十五分之一刹那,但是尚未明文指出客观世界的变化频率每秒是多少。

佛教提倡只能用极深,极殊胜的禅定功夫来观察,整个客观世界的变化和内心世界的作用。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佛陀观三千大千世界如□摩罗果。

神通功能的不同作用,是可以改变事物的因缘条件。

器世界的生灭变化频率必与有情的心识变化频率相一致,才能相共安危。

依据唯识学的原理,阿赖耶识有三类境,即根身、器界和种子。

其中器界即客观世界也是阿赖耶识所执受的部分之一,因此,器世界的生灭变化也应於阿赖耶识的自身生灭变化同步作用。

论及生灭变化,其实就是一种波的作用。

生即现行,现象界宛然显现,属前七转识。

灭即种子,其功能处於潜隐状态,留待因缘条件成熟时再生。

那些留存於阿赖耶识的种子(生机功能)本身也是前後刹那生灭,相续不断。

「一切种子如瀑流」。

驱使这种生灭变化的生死波段循环轮回的,便是无明和业力。

由无明故迷失真心,产生妄心;由妄心故执取分别,产生颠倒,造诸业因,形成有情生死轮回的原动力——有支种子。

起妄分别决定作用的,是名言种子。

我们的意识分别,思维作用,皆受名言的支配。

名言是指於相所有增语的意思,有二种:一、了义名言,就是能诠义理的名词概念。

二、显境名言,是指精神和心理的现象与活动。

《摄大乘论》更直接把意识称为「意言」。

它以名言分别为自性,以名言分别的作用,而成为认识,所以叫意言。

由此可见,意识的分别其实就是名言种子在起作用。

再者,由於名言种子的分别作用,就会产生种种错觉,甚至颠倒执著,构成我执种子。

这类种子也是构成有情生死轮回的有机力量,更是造成我们不见客观世界当体即空的一种障碍。

同时这类种子还会产生种种的烦恼,令心造诸恶业,又再形成有支种子。

以上这三类种子—名言种子,我执种子和有支种子,是阿赖耶识的产物,有情的生活或生死皆不离这三类种子。

由於这三类种子的杂染作用,我们才会迷失真心,走向凡心,大大地障碍了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真实现象的伴脚石。

色心的变化作用都是缘起性空的,所谓「色心无常,主客是空」。

生灭变化含藏哲理。

自心生起时,客观世界亦同时生起,当心灭时,客观世界也随之而灭,这种原理叫做「同步作用」。

由於这种同步作用,很容易产生一种「常」的感觉,并且还会产生一种认为客观世界是离心识之外而独存的错觉。

从主客是一种同步作用来看,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其实就是主观上的客观世界,并非离开主观而另有一客观独存。

在《解深密经》里,佛陀对此有一精辟的论述:「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

从这段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得到客观世界是从内心所生的,当你心去分别境时,实在就是分别你的自心。

虽说自心似乎有所取,有所见,而实无有少法能见少法。

这种自心还见自心的认识论,反映出我们根本就无法亲缘到真实的客观世界。

我们所认识到的客观世界仅仅是一种影像境,即复印件。

试想倘若我们真能缘到客观世界,其中必有间隔距离,有距离必有时间性。

事物本身刹那生灭,一旦我们缘到事物时,已是多少刹那之後的事情了,我们怎能得知前刹那的情形是怎样呢!正如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士所说的那样,「人不能两次立足於同一河流之中,因为水是流转变动的」。

濯足而入,已非前水。

同理可证,我们不能同一刹那中亲缘到客观世界的现象,我们只能自变自缘。

西洋哲学有说:「世界是意识的表象」,「我思故我在」的思想,也同样反映出客观世界是心识所造。

鉴於心识生则客观亦生,心识灭则客观亦灭的同步作用,造成认识上的错觉,认为客观世界是离心外在的,有实在的外境相可得,这就是有情之所以会产生颠倒执著的一个关键的盲点。

二、主观真理的认识论「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这是佛陀在《解深密经》里明确指出三界所有,唯心所作,离心无境的唯识思想。

心识在生命的活动中,确有其重要性。

如眼识能了别色尘,耳识分别声尘,乃至第八阿赖耶识了别根身器界,都是心识的特殊功用。

假定我们没有这个特殊的心识,就没有了别境界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