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技术规范-产钳术

合集下载

产钳术

产钳术

手术步骤
• 7.撤取产钳:当胎头矢状缝牵出后,即按产钳放置方向,顺胎头弯曲分别先右叶(图20)、 后左叶(图21)地取下产钳。
手术步骤
3.放置右上叶产钳: 术者以右手持右钳柄同前,左手4指伸入胎头与阴道后壁之间(图11)将右 钳叶同放置左叶产钳手法,使之达胎头右侧与左钳匙相对称的位置(图12)。
手术步骤
4.合拢钳柄:放好左右叶产钳后,扣合两 叶锁扣,则两钳柄自然对合(图13)。如对 合困难应再检查胎头位置,必要时重新 放置。产钳扣合后必须听胎心。
2.第二产程延长:因子宫收缩乏力、续性枕横位、轻度头盆不称。
3.胎头吸引术失败,可施行产钳术。
必备条件
• 1.无明显头盆不称。 • 2.宫口开全。 • 3.胎膜已破。 • 4.胎儿存活。
产钳术
术前准备
1.消毒外阴,导尿排空膀胱。 2.检查胎位、胎头下降程度,核实是否具备产钳术条件。 3.准备及检查产钳,并于钳匙盆面涂以润滑剂。
5.检查钳叶位置:伸手进入阴道,触摸胎 头矢状缝是否在两钳匙的中线上(图14、 15),钳匙与胎头之间是否有软产道组织 或脐带夹入。
术步骤
6.牵引产钳:牵引前应行试牵引,右手握钳柄 向外缓慢用力试牵,左手扣在右手也手背上, 示指伸直触及胎头(图16),如试牵时示指渐渐 远离胎头,表示产钳已从胎头上滑脱,必须 取下重新放置。试牵成功后在宫缩时用力按 产轴除徐向下、向后以水平方向牵引(图17)。 当胎头枕骨露出于耻骨弓下,则逐渐将钳柄 向前提,使胎头仰伸而娩出,并同时注意保 护会阴(图18. 19)。
产钳术
刘会玲
产钳术是应用产钳牵拉胎头娩出胎儿的手术。产钳的种类较多,但各种产钳均由左、右两叶构成,每叶又分匙、胫、锁、柄四部分(图1)。两钳 匙均有向内弯的胎头弯和向前弯的骨盆弯(图2)。现临床主要使用Simpson's产钳、Kielland's产钳、Piper's 产钳及剖宫产产钳。

分娩时的产钳使用指南

分娩时的产钳使用指南

分娩时的产钳使用指南概述:分娩时的产钳使用指南引言:分娩是每个女性都会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在部分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使用产钳来帮助顺利完成分娩过程。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产钳的使用指南,以便您了解产钳的使用条件、操作技巧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产钳的定义及使用条件1. 产钳的定义和构造- 产钳是一种手术工具,由两只弯曲的金属夹具组成,用于帮助婴儿通过产道出生。

- 产钳分为镊状产钳和锁骨产钳两类,其结构和功能略有不同。

2. 产钳的适用条件- 胎儿窘迫:包括胎儿心率异常、胎儿发育迟缓等情况。

- 分娩进展缓慢:宫缩力度不足、产程延长等。

- 母体疾病:如产程障碍、心脏病等。

- 其他特殊情况:如胎位异常、胎头过大等。

第二部分:产钳的使用步骤1. 手术准备- 完善手术器械和消毒。

- 准备妇产科医生和助手,并保证其熟练掌握产钳的使用技巧。

2. 麻醉和探查- 行麻醉术后,用手指进行阴道及宫颈的探查,了解胎儿的位置和产程进展情况。

3. 产钳的正确放置- 根据胎儿的位置,选择适当的产钳类型及尺寸。

- 在产道内正确放置产钳,同时确保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

4. 产钳的操作技巧- 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操作产钳,使其牢固抓住胎儿头部。

-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产钳的角度,以便胎儿更顺利通过产道。

5. 分娩过程的监测- 在产钳使用期间,医生需要时刻监测胎儿的心率和产程进展情况,确保及时调整操作方式。

第三部分:产钳使用的风险与注意事项1. 使用产钳可能出现的风险- 母儿伤害风险:包括头皮血肿、面神经损伤等。

- 分娩并发症增加:如会阴撕裂、感染等。

- 对胎儿的一过性外伤:如头部淤血、脸部瘀伤等。

2. 使用产钳的注意事项- 必须在严格的医疗条件下使用产钳,确保医生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在使用产钳之前应充分评估产钳的适应症、禁忌症和风险。

- 医生应仔细监测产程进展,及时调整分娩方式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 医生在操作产钳时需温和、细心,避免给产妇和胎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产科技术规范-产钳术

产科技术规范-产钳术

8.检查钳叶位置,胎头是否已经转成枕前位,产钳位置的部位是否正确, [并发症] 1. 产道损伤
如胎头未转,按顺序取出产钳后重上。
包括会阴裂伤 、阴道裂伤官颈裂伤、骨盆或关节损伤等。
9.牵拉,同低位产钳。
2.产后出血
(三)枕后位产钳手术步骤 如为枕后位,在胎心很慢胎儿中等大小、双
产钳手术者多为产程较长,易官缩乏力;加之产道损伤导致出血增多,
叶产钳。
作较困难,产妇及胎儿易受损伤。应以剖官产取代。
6.放置右叶产钳:右手持右叶产钳如前,左手中、示指伸人胎头与阴道
1.体位、术前预备及麻醉 同低位产钳手术步骤。
后壁之间,引导右叶产钳进人到左叶产钳相对应的位置,左手退出。7.扣
2.阴道检查明确头盆状况,在确定可经阴道分娩的状况下,方可剪开
锁产钳,如两钳叶放置适当,则扣锁吻合, 钳柄自然对合。假如扣锁稍有 会阴,会阴切开后须再查清胎方位。
第1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5.放置左叶产钳:左手持左错柄使钳叶垂直向下,凹面朝前。右手在阴 软组织的损伤,随后左叶产钳顺着胎头慢慢滑出。
道检在后不退出。置于阴道后壁与胎头之间,将左叶产钳沿右手掌面于胎
10.牵出胎体:按自然分娩机转用手牵拉胎头,使前肩、继而后肩及躯
头与掌心之间,右手慢慢将产钳推送人阴道,右手大拇指托钳匙颈部关心, 干娩出。
左手顺势向下,推送产钳最终使左钳叶达胎头左侧耳前额部,并使钳叶与
1l.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宫颈及阴道有无撕裂,然后缝合会阴。
钳柄在同一水平位,在此过程中,右手慢慢退出阴道口,并由助手固定左
(二)K 氏产钳手术步骤 如胎头双顶径在坐骨棘平面以上,产钳手术操

娩出头的产钳应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娩出头的产钳应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娩出头的产钳应用技巧与注意事项在产科手术中,产钳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辅助产程中的顺产。

它是一种金属制成的器具,具有两个手柄和两个曲柄,通过放在胎儿头部和产妇骨盆内的适当位置,协助胎儿完成娩出的过程。

娩出头的产钳应用技巧与注意事项是产科医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产钳的正确使用技巧,医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产钳尺寸。

产钳有不同的尺寸,医生应根据胎儿的头围大小选择合适的产钳。

一般来说,产钳的曲柄应该完全伸展开来,两个曲柄的接触点与胎儿头围的最大直径一致。

此外,产钳的曲柄应放置在胎儿头部的正中央,并保持均匀的压力。

其次,使用产钳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握持方式。

医生应将产钳的两个手柄握紧,使用适当的力量进行操作。

在握持过程中,医生应确保手柄不会滑落,以免对胎儿和产妇造成伤害。

同时,握紧手柄的医生应保持良好的握力,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施加适当的力量。

除了正确的使用技巧外,医生在处理产钳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产钳时机。

一般来说,产钳应该在阴道开口扩张到4-5厘米时使用,此时胎儿头部已经下降到产道中部。

如果在较早的时候使用产钳,可能会增加胎儿受伤的风险。

另外,在插入产钳前要确保胎儿头部已经旋转到位,并且产妇的骨盆大小适合使用产钳。

其次是注意产钳的方向和位置。

产钳的曲柄应该指向产道的后方,使得胎儿头部能够向下滑动,顺利通过产道。

医生需要确保产钳的两个曲柄正常放置在胎儿头部与产妇骨盆之间,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此外,在使用产钳时要注意,不要将手指夹在产钳的曲柄之间,以免受伤。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适当的力量施加。

医生在使用产钳时需要施加适度的力量,以帮助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过度的力量可能会对胎儿和产妇造成伤害,因此医生需要在施加力量时慎重考虑,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此外,医生需要注意每次施加力量的时机和方式,以避免过早或过晚的干预,保证顺利的娩出过程。

最后,医生在使用产钳时还需要注意观察胎儿和产妇的状况。

产钳助产术

产钳助产术

4、牵引与旋转吸引器 ①试牵,避免滑脱 ②牵引,沿产轴 方向在宫缩时进行,宫缩间歇时停止,但应保 持吸引器不
要随胎头回缩而回缩 ③牵引方向不得突然变换,应始终与
吸引器口径成直角,用力 不可太大,牵力不超过3-4kg ④ 胎头不正时应在牵引同时进行旋转,每次阵缩以旋转 45° 为宜⑤助手注意保护会阴 5、取下胎头吸引器 胎头娩出后,松开连接管,恢复吸引 器内正压,取下吸引器6、以后娩出及处理同正常分娩助产 7、吸引时间,一般主张10-15分钟,以不超过10分钟为 准, 最长不超过20分钟,且宫缩在5次以内为佳。
产钳助产
1、产钳的构造
产钳助产
胎吸助产
产钳助产种类
产钳术适应症
1.第二产程延长 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巨大儿、相
对性头盆不称、子宫收缩乏力。 2.第二产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3.缩短第二产程 产妇有合并症不宜用力 4.胎头吸引术失败 5.臀位初产妇 6.胎头低直后位
12 October 2002
12 October 2002
Forceps Delivery - Prof.S.N.Panda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产钳术步骤
7.放置产钳 8.扣合 9.牵引 10.取出产钳 11.胎盘娩出后,行宫颈阴道探查术,查
看宫颈阴道有无撕裂,如有宫颈或阴 道撕裂,应立即缝合,然后缝合会阴。
产钳助产步骤
左手放置左叶产钳
右手放置右叶产钳
Forceps Delivery - Prof.S.N.Panda
5
产钳禁忌症
1.骨盆狭窄或头盆不称。胎头最大横 径未达坐骨棘水平,胎先露在+2以 上 2.颏后位、额先露、高直位或前不均 倾位等其他异常胎位 3.严重胎儿窘迫,估计产钳术不能立 即结束分娩者 4.宫口未开全者

产钳助产的操作规程

产钳助产的操作规程

产钳助产的操作规程
产钳助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适用于胎儿头部位置不佳或产程缓慢的情况。

下面是产钳助产的操作规程:
一、术前准备
1.检查产妇的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2.与产妇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产钳助产的过程和风险。

3.准备好产钳、消毒液、手套、巾布等器械和物品。

4.对产妇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宫口开大情况、胎儿头部位置和姿势、胎儿心率等。

5.进行麻醉或镇痛处理。

二、操作步骤
1.将产钳进行消毒处理。

2.在宫口开大至4-5cm时,将产钳插入产道,插入时要避免损伤产妇的阴道和子宫颈。

3.将产钳的两个钳臂分别放置在胎儿头部的两侧,确保钳臂与胎儿头部的对称性。

4.轻轻地将钳臂合拢,将胎儿头部夹住。

5.在宫缩时,轻轻地向下牵引产钳,帮助胎儿通过产道。

6.如果产程顺利,胎儿已经到达产道口,可以将产钳取出,让胎儿自然分娩。

7.如果产程仍然缓慢,可以在宫口开大至8-9cm时再次使用产钳。

8.在胎儿头部通过产道后,要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证胎儿呼吸通畅。

三、术后处理
1.观察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包括心率、呼吸、体温等。

2.对产妇进行伤口处理和止血处理。

3.观察产妇是否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4.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

5.对产钳进行消毒处理。

以上就是产钳助产的操作规程,需要注意的是,产钳助产是一种有风险的分娩方式,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规程,确保安全和有效。

患者产钳术诊疗技术及护理

患者产钳术诊疗技术及护理

患者产钳术诊疗技术及护理产钳术是一种外科方式,通过在产妇骨盆内放置产钳来辅助分娩。

产钳由两个曲形的钳夹组成,它们插入到胎儿头部两侧的耳朵后方,通过提拉和旋转的动作来帮助胎儿通过产道。

产钳术多用于胎儿宫内窘迫,即胎儿无法正常通过产道的情况下。

产钳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助产士或医生来执行,因为这种技术需要非常准确的判断和操作。

产钳术的适应症包括:胎儿心率异常,宫缩间歇过长,产程延迟,胎儿宫内窘迫等。

在执行产钳术前,医护人员需要细致的判断胎儿头低部的位置和颅骨可变性,这可以通过内检、胎儿超声检查和胎盘位置等方式来确定。

此外,妇产科医生还需要对产妇的骨盆进行评估,以确保产钳的正确使用。

在执行产钳术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术要点:首先,医生或助产士需要在每次收缩间歇期间进行产钳放置的操作,以最小化对胎儿的损害。

其次,医生或助产士在患者产钳术期间需要掌握正确的钳夹握持方式和力度,以提供适当的牵引力量,并通过旋转动作来帮助胎儿通过产道。

最后,医生或助产士需要及时评估胎儿和产妇的耐受度和状况,以调整钳夹的角度和位置,或决定是否需要转为剖宫产。

在患者产钳术之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护士需要密切观察胎儿和产妇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心率和血压等指标。

其次,护士需要定期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并评估会阴的损伤程度。

如果有需要,护士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并为产妇提供合适的疼痛缓解措施。

此外,护士还需要为产妇提供情绪支持,帮助她们适应分娩过程中的变化和困难。

总之,患者产钳术是一种在助产术中常用的技术,可以帮助处理难产情况。

在执行产钳术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以确保正确的使用产钳。

在产钳术期间,医生或助产士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胎儿和产妇的损伤。

在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产妇和胎儿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支持。

通过正确的诊疗技术和护理,产钳术可以安全地帮助产妇完成分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产钳操作规程

产钳操作规程

产钳操作规程产钳操作规程一、操作目的产钳是一种手术器械,用于助产手术中的胎儿抓取和提取。

产钳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产钳使用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母婴安全。

二、操作前准备1.熟悉产钳的种类、结构和使用方法;2.检查产钳的完好性,确保无损坏或松动的部分;3.准备必要的手术器械和麻醉药品;4.清洗双手,并戴上无菌手套;5.与助产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明确手术要求和预期结果。

三、操作步骤1.分娩室准备:确保手术室环境整洁,有足够的光线,手术台整齐无障碍;2.就位:依照手术流程,使产妇采取适当的姿势,便于产钳操作;3.麻醉: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4.产道准备:清洁外阴和会阴部,用消毒药物进行局部消毒;5.植入操作:根据剖宫产术式,选择合适的产钳类型,操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产钳操作应精准,避免损伤胎儿和母体;(2)选择适当的位置和角度插入产钳;(3)插入产钳后,确认位置准确,不能有松动感;(4)操作产钳前后要注意防止感染,避免交叉感染;(5)保持通畅的呼吸道,避免窒息和缺氧等意外情况;(6)根据标志性运动来控制产钳操作力度。

四、操作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2.确保产钳插入部位和角度正确;3.操作技术要熟练,根据病情和需要调整操作力度;4.遵循手术原则,确保手术安全和顺利;5.密切观察胎儿和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调整措施;6.遵循医疗伦理和规范,维护患者隐私权和尊严。

五、操作后处理1.确认胎儿已成功抓取并提出;2.检查胎儿和产妇的生命体征,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3.清理手术器械和场地,做好无菌处理;4.给予产妇适当的护理和安慰。

六、操作风险与并发症产钳操作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1.胎儿头部受损:操作不当或力度过大,可能导致胎儿头部受伤;2.母体损伤: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母体会阴或会阴肌肉损伤;3.感染:手术操作时破坏了皮肤的完整性,可能引起感染;4.胎儿窒息:产钳操作时需注意呼吸道通畅,避免胎儿窒息和缺氧。

产钳术

产钳术

产钳结构
钳叶
钳茎
钳锁
钳柄
适应症

1.产妇患心脏病、子痫前期等需缩短第二产 程者。 2.子宫收缩乏力致第二产程延长,或抬头拔 露达半小时。胎儿仍不能娩出者。 3.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有疤痕,不宜过分屏气 加压者。 4.胎头吸引术因阻力较大而失败者。 5.臀先露后出胎头娩出困难者。 6.剖宫产娩出胎头困难者。 7.胎儿受损需要在第二产程立即分娩 不可靠 的胎心率图像。
牵引

指导的原则是操作者在宫缩期施加轻 微适中的力量,只要看见胎头下降产 程有进展即可。通常第一次牵引时操 作者都能明显感觉到胎头是否有下降 。如果始终有胎头下降梗阻的感觉即 提示应该放弃产钳,为了阴道助产的 安全性,不应该使用粗暴的牵引力。
取出产钳


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时,应松开产钳,先取 下产钳右叶,再取出产钳左叶,钳叶应顺胎头慢慢 滑出,然后按分娩机转娩出胎体。 当胎头下降到会阴部,枕部降到耻骨联合下,牵引 的方向应逐渐将向前和向上,最后应与水平线成 45°。当胎头在会阴处伸展时,钳柄应提高到水平 线上75°,此时应将一手从产钳上移走用来保护会 阴,必要时可进行会阴侧切术,一旦胎头即将娩出 时,按照放置产钳的逆向步骤取出钳叶。通常向移 出右侧钳叶,如果需要太大的力量来移去钳叶,那 么胎头也会随着产钳被轻轻地拉出。
会阴切开包1个; 无菌产钳1付; 吸氧面罩1个; 站灯; 麻醉药、抢救药品等。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四个步骤: 放置产钳(先左后右) 合拢锁扣 试行牵拉和牵拉 取下产钳(先右后左)
注意: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会阴!
操作方法
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外阴消毒,铺无菌洞巾 ,导尿,阴道检查明确胎位及施术条件。 放置产钳前多行左侧会阴侧切术。

产钳术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产钳术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产钳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1.0 适应证1)同胎头吸引术。

尤其对枕后位并发宫缩乏力者效佳。

2)胎头吸引术因阻力较大而失败时。

3)臀位分娩后出头娩出时困难。

4)剖宫产娩出胎头困难者。

2.0 禁忌证1)明显头盆不称,双顶径在坐骨棘水平或以上者。

2)只能用于顶先露及少数颏前位的胎儿,偶用于臀痊后出头的分娩。

不适用于其他异常胎位。

3)胎膜未破,宫口未开全。

4)严重胎儿窘迫,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者。

5)畸形儿及死胎应以保护母亲为主,宜采用毁胎术。

3.0 术前准备3.1产妇准备1)全面评估产妇身心状况。

2)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钳的助产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产妇及家属的同意和配合3)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进行普鲁卡因皮试4)术前常规消毒外阴、导尿、铺产包,配合灯光照明,初产妇应予会阴切开。

3.2用物准备备齐用物,做好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

铺设产包及消毒巾。

产钳应检查消毒灭菌日期。

4.0 操作方法及程序4.1 操作程序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2.消毒外阴,铺消毒巾。

3.排空膀胱。

4.阴道检查,了解宫口是否开全、胎头高位及胎头方位。

5.切开会阴。

6.放置产钳合产钳的交合。

7.牵引胎儿娩出。

4.2产钳术中的异常情况及处理4.2.1放置钳叶时遇到阻力,不能深入插入。

可能是钳端嵌在阴道穹隆部,此时切忌强行推进产钳,应取出检查原因,否则可能引起严重阴道壁损伤。

4.2.2若产钳不易扣合,虽经反复调整仍不易扣合时应想到:1)头盆不称:一旦确定为头盆不称,尽管会阴已经切开,只要胎儿有存活希望,就应当机立断,实施剖宫产。

2)胎头方位是否有误诊,应重新检查,如胎头位置过高,应正确估计牵拉难度,决定取舍。

3)复合先露:最常见是头手先露。

在放置产钳前没能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未能将胎手推离胎头,影响产钳的放置和扣合。

需重新检查并重新放置产钳。

如发现后不能将胎的推上去,不能解决胎头下降梗阻问题,应改行剖宫产。

4)四)如果两叶产钳不在一个平面上,扣合也有困难,可用手伸入阴道轻轻推动不正确的一叶,切勿用力在钳柄上强行扣合。

产钳助产操作步骤

产钳助产操作步骤

产钳助产操作步骤产钳是一种常见的助产工具,用于辅助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顺产。

下面将介绍产钳助产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产妇适合使用产钳。

产钳适用于单胎、胎头位且产程进展缓慢的情况下。

产妇的骨盆大小、胎儿的头部位置等要符合使用产钳的条件。

1.2 消毒准备。

将产钳清洗消毒,确保无菌状态,以防感染产妇和新生儿。

二、术前准备2.1 产妇体位调整。

产妇应取背卧位,双腿弯曲并张开,以便操作者容易接触到产妇的会阴部位。

2.2 麻醉处理。

可根据产妇的痛苦程度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局部麻醉。

三、产钳操作步骤3.1 洗手消毒。

产妇和助产人员都要进行洗手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

3.2 确定产钳的位置。

产钳有两侧,一侧是宽侧,一侧是锐侧。

宽侧应放在胎儿的面颊旁,锐侧应放在胎儿的对侧。

3.3 插入产钳。

操作者将产钳插入产妇的阴道中,注意避免损伤产妇的组织。

插入产钳时要轻柔,避免对胎儿造成伤害。

3.4 锁定产钳。

当产钳插入到合适的位置后,操作者需要通过旋转产钳,使其与胎儿头部紧密贴合,并确保产钳的锁定装置牢固。

3.5 牵引胎儿。

在操作者的指导下,产妇通过自身的力量或者操作者的牵引,使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四、产钳后处理4.1 产妇休息。

产钳助产对产妇来说是一次较大的身体考验,产妇需要适当休息,恢复体力。

4.2 产儿护理。

产儿出生后,医护人员会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确保其健康和安全。

4.3 产钳消毒。

使用完毕的产钳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总结:产钳助产是一种常见的产妇分娩辅助工具,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操作步骤,确保对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助产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正确地操作产钳,并及时处理发生的意外情况。

在进行产钳助产时,医生和助产士应密切配合,确保顺利完成分娩过程,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健康。

产钳术课件

产钳术课件
1)母体方面:宫颈会阴裂伤和出血 2)胎儿方面:足下垂,肱骨及肌骨骨圻,内脏损伤,臂丛
神经损伤,胸锁乳突肌血肿,颅内出血,窒息甚至死亡。
Kielland产钳
一 经典法:胎头处于骨盆面较高位置 二 移动法:损伤小 1)前叶由阴道后方插入 2) 手指在顶骨和胎儿脸部周围引导钳叶 3)另一手以向下的弧度旋转钳叶 4)胎头过分仰伸,胎脸部可能阻碍操作,最好使用相反方向在枕骨
十 如枕部未能完全转成正前位时,也应将钳叶放置在项 颞部,随牵引随旋转胎头使枕骨向前方移动。如原为枕右 前位,则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牵拉。
臀位分娩(后出头产钳术)
1 助手提起胎体后放置左下叶产钳 2 放置右上叶产钳(产钳应从胎儿股侧插入) 3 牵引时应向右下方施力,胎头俯屈,至胎儿枕骨低于耻
骨弓下,即可缓慢仰伸,将胎儿和产钳同时上举娩出胎头。 4 注意事项:损伤
胎头旋转过程 13)胎头向下向后方牵引,当枕部露出耻骨联合时,钳柄
应该缓慢升到水平位。 14)胎头娩出,脱后钳,前钳。
判断正确
胆大心细
手法得当
顺程延长:宫颈完全扩张至2小时而产程仍无进 展者。
原因:1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
2 宫缩乏力
3 相对性骨盆狭小
4 巨大儿
5 会阴坚韧
产钳术的适应症
二,缩短第二产程: 1 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绕颈,脐带脱垂,胎盘早剥 2 孕妇情况:衰竭现象(无力,脉快,烦躁,体温升高等,
状缝在骨盆出口前后径。
中位产钳--胎儿头颅骨质部已抵达坐骨棘水平或稍下处。
+1,+2(胎头骨质部在坐骨棘平面下或2cm);
其中,低中位产钳+3(一般骨盆深度约为10cm,入口平面 至坐骨棘水平及坐骨棘水平至出口平面深度各为5cm)

产钳术名词解释

产钳术名词解释

产钳术名词解释
产钳术(Forceps Delivery)是现代妇产科常用的一种助产方法,通过在头部经非负荷性夹持后,慢慢压缩头部片骨,从而帮助宫内胎儿分娩的方法。

产钳术的准备工作–妊娠晚期,直至胎儿水肿,妈妈有产前检查开始的时候,应该开始准备产钳术。

与此同时,医生也应该检查胎儿的位置,以及胎膜是否已经破裂。

如果胎儿深部分娩,或者胎膜不能很好的支持胎儿,产钳术就会比较必要。

产钳术的实施方式–在实施产钳术之前,妈妈需要经过祛痰的步骤。

在实施产钳术时,妈妈会被麻醉,而且经过一定的内部检查,以确定胎儿的位置以及头部胎头部的大小。

如果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正确当中,医生就会把产钳放置在胎儿头部周围,通过不断的拉拔动作,使胎儿可以顺利出生。

产钳术的注意事项–在实施产钳术之前,医生需要对妈妈做好全面的检查,确定胎儿及其母亲的健康状况,以确保有一个安全有效的分娩。

在实施产钳术时,医生也需要谨慎操作和细心观察,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同时,医生也需要认真的观察胎儿的生理情况,以确保胎儿健康安全。

- 1 -。

产钳术

产钳术

• 胎心好,孕妇情况良好,先露+3
手术步骤
• 先导尿,再阴道检查进一步了解胎方位(触摸耳朵的位 置)。 • 置入前先检查器械,涂上石蜡油。先放左叶,后放右叶。 用左手握右叶,右手作引导,和地面方向垂直缓缓送入阴 道。 • 放妥后取出右手,此时叶柄与地面平行,可用左手的无名 指及小指托住(图207)或由助手托住。然后以同样方法, 用右手握产钳的右叶,在左手的引导下慢慢送入阴道,置 于儿头的右侧面(图208)。 • 如两叶放置适当,即可顺利合拢。并使两柄间始终保持约 一指尖宽的距离(中间可放一块中单)不要紧靠,以免过 度压迫胎头。
注意事项
• 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导尿 • 阴道检查确定宫口已开全,产道无异常,胎头已 入盆,先露较低,并除外高直后位,额后位或额 位 • 会阴侧切切口适当加长
• 要持续而缓缓加力,按杠杆原理沿产道中轴方向 牵引,切忌左右摇摆。 • 产后检查有无产道及胎儿损伤。术后再导尿和肛 检,以观察有无膀胱、尿道或直肠的损伤,如有 损伤应立即处理
手术步骤:牵引
• 合拢后如胎心音正常,可开始牵引。 • 牵引应在阵缩时进行,阵缩间歇期间应松开产钳 • 牵引方向开始钳柄与地面平行略向下。当枕部出现于耻骨 弓下方,可改用单手缓缓向上提,助儿头仰伸娩出头“着 冠”后,可取下产钳。 • 取钳顺序与置入时相反,先下右叶,再下左叶,然后用手 助胎头娩出。要注意保护会阴
产钳术
概述
• 产钳术是指使用产钳牵引胎头帮助胎儿娩出的手术。 • 分为:①低位产钳,指胎头双顶径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 胎头骨质部分已达骨盆底,矢状缝在骨盆出口前后径上。 ②中位产钳,指胎头双顶径已过骨盆入口,但未达 到骨盆底。 ③高位产钳,指胎头尚未衔接,即双顶径未过骨盆 入口。

常用助产操作技术—低位产钳术(产科护理)

常用助产操作技术—低位产钳术(产科护理)
4.胎盘娩出后,常规检查软产道切口有无裂伤,有裂伤给予缝合。
• 人员准备 • 孕妇:取膀胱截石位。 • 操作者: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外科洗手,操作前评估产程进展
和胎心情况。
1. 向产妇及家属交待病情,讲解产钳助产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及预后,取得产妇及家属积极配合,术前签字。
2. 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外阴常规消毒、铺巾,导尿排空膀胱。 3. 阴道检查:明确是否符合手术条件。 4. 会阴切开:初产妇或会阴较紧张者,行麻醉后做会阴侧斜切开
术。
5.放置产钳 6.合拢产钳 7.检查钳叶位置 8.试牵产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牵引:按正常分娩机制进行牵引。 10.取下产钳:当胎头仰伸额部后,即可取下产钳。
1.术前必须查清胎方位,才能正确放置产钳。如放置不正确有可 能导致胎儿或母体软组织损伤。
2.牵拉产钳时用力要均匀,速度不宜过快,产钳不能左右摇晃。
3.当胎头仰伸、额部外露时,立即停止用力,以免造成严重的会 阴裂伤。
• 适应证 • 禁忌证
• 绝对和相对头盆不称,胎头未衔接。胎方位异常, 如颏后位、额先露、高直位、横位等。
• 严重胎儿窘迫,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 畸形儿、死胎应采取毁胎术。 • 宫口未开全。
• 用物准备
✓高压灭菌的产钳、消毒液状石蜡、导尿包; ✓会阴切开缝合术用物; ✓新生儿急救用物等。
低位产钳术
(一)操作目的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三)物品和人员准备
(四)操作步骤 (五)注意事项
• 用产钳牵引胎头,协助胎儿娩出的手术。 • 目前我国助产绝大部分采用低位产钳术。
• 适应证 • 禁忌证
• 同胎头吸引术。 • 胎头吸引术失败者或产妇昏迷不能增加腹压者。 • 臀位分娩后出胎头困难者。 • 面先露(颏前位)娩出困难者。

妇产科主治医师产钳助产手术指导

妇产科主治医师产钳助产手术指导

妇产科主治医师产钳助产手术指导妇产科主治医师2017产钳助产手术指导导语:产钳术是用产钳牵拉胎头以娩出胎儿的手术。

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的分类及适应症等相关内容吧。

【产钳术的分类】1.低位产钳:胎头双顶径已过坐骨棘平面,胎头骨质部分已达盆底,矢状缝在骨盆出口前后径上。

2.中位产钳:胎头双顶经已过骨盆入口平面,可达坐骨棘平面,头颅骨质部分未完全达盆底。

3.高位产钳:胎头双顶径未过骨盆入口。

高位产钳术现已被剖宫产手术取代。

【适应证】1.第二产程延长: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持续性枕后位。

2.缩短第二产程:母亲有心脏病、妊高征等,不宜过多用力。

3.胎儿窘迫。

4.部分胎头吸引术失败者。

【条件】1.无明显头盆不称。

2.胎先露为顶先露,颏前位,臀位用于牵拉后出头。

3.宫口开全,胎膜已破。

【手术步骤】1.取膀胱截石位。

2.外阴消毒、导尿排空膀胱。

3.阴道检查:同吸引手术。

4.切开会阴。

5.放置左叶产钳:右手四指伸入胎头与阴道后壁之间,触摸耳廓。

以左手握左叶产钳垂直向下沿右手掌和胎头之间徐徐向胎头左侧滑行,将钳叶置于胎头左侧,助手固定之。

6.放置右叶产钳:以同样方法,左手伸入胎头和阴道后壁之间指引右钳放至胎头右侧,与左钳对应。

7.合拢钳扣:两叶产钳位置正确时,左右产钳锁扣容易,若不能对合,可稍移动钳柄调整甚至重新放置。

8.检查产钳:将手伸入阴道了解钳叶与胎头之间有无宫颈组织嵌入。

胎头矢状缝应位于两产钳之中间(若胎方位不正,应先徒手旋转胎头,再放置产钳)。

9.牵拉:宫缩时向外、向下牵拉,当枕部位于耻骨联合下时,向上缓慢牵引。

胎头枕部娩出后,松开钳扣,取出产钳,然后娩出整个胎儿。

必要时也可在宫缩间歇期牵引。

10.缝合会阴。

【注意事项】1.上产钳时,一定要检查胎方位,必要时旋转胎头使矢状缝位于骨盆的前后径上。

2.钳柄不易合拢或产钳滑脱提示胎头位置或产钳位置不妥。

3.产钳牵引次数不应大于二次。

4.牵引力要持续均匀用力。

牵拉无进展时要仔细判断原因,必要时改变手术方式。

产钳助产术

产钳助产术

产钳助产术产钳术:产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期或17世纪初始。

常用的产钳有适用于枕前位牵引娩出的Simpson产钳,适用于枕横位、枕后位的牵引和旋转的Kjelland产钳,适用于臀位后出头助产的Piper产钳。

常用器械]1.骨盆出口产钳①在口不用分开就可以看到胎儿头皮;②胎儿骨质部已到达盆底;③矢状缝位于骨盆前后径上,或为左枕前、右枕前或左枕后、右枕后;④胎头位于或在会阴体上;⑤胎头旋转不超过45°。

2.低位产钳胎头骨质部最低点位于或超过坐骨棘水平下2cm,但未达盆底,①旋转45°或少于45°(左枕前或右枕前转至枕前位,或左枕后或右枕后转至枕后位);②旋转超过45.3.中位产钳胎头衔接但先露在坐骨棘水平下2cm以上。

14.高位产钳在上述分类中未包孕的。

一)适应证1.宫缩乏力,第二产程耽误。

2.需要缩短第二产程,如产妇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或其他全身性疾病,以及有胎儿宫内窘迫者。

3.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者、臀位后出头困难者。

4.胎头吸引术失败者,经检查可行产钳者用产钳助娩,否则改行剖宫产。

二)禁忌证1)不具备产钳助产条件者。

2)异常胎方位,如颏后位、额先露、高直位或其他异常胎位。

3)胎儿窘迫,估计短时间不能结束分娩者。

助产指征]产钳助产不当可导致母儿严重创伤,因此决定施术时,除有上述适应证外,还应具备以下施术指征。

1)宫口必须开全,搜检扪不到宫颈边缘,胎头双顶径平面已通过宫颈口。

2)胎膜已破。

3)胎头曾经衔接,无明明头盆不称,即胎头已降入骨盆腔达到盆底,在耻骨结合上方扪不到胎头,搜检胎头颅骨无明明重叠,其矢状缝已与骨盆出口前后径平行或靠近。

4)胎先露高位已达S=+3或以下(即胎头骨质部达坐骨棘平面以下3cm),胎头无明显变形。

25)胎方位明确,先露部应是枕先露,或者是面先露的颏前位,或者用于臀位后出头。

6)必须是活胎。

7)术时行两侧会阴阻滞麻醉或持续性硬膜外麻醉。

8)术前与病员夫妇单方充分沟通,征得患方的知情同意选择及签字前方能实施。

产钳术操作评分标准

产钳术操作评分标准
4
18、缝合会阴
4
三、服务态度同臀产术(4分)
4
8
8、放置右叶产钳,右手垂直握右钳柄如前,左手四指伸入胎头与阴-道后壁之间,诱导右钳叶(在左产钳上面)徐徐滑向右侧与侧方到达与左侧对称位置
6
9、合拢钳柄,两钳位置正确,左右锁扣恰好吻合,钳柄自然对合,若错开,可移动钳柄使锁扣合拢
6
10、检查钳叶位置,伸手入阴-道内检查钳叶与胎头之间有无夹持宫颈组织
6
产钳术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主考老师:得分:
项目
实施要点
分值
扣分
用物(10分)
灭菌产包一个,侧切包一个,无菌手套一双;
8
另备:灭菌产钳包一个(产钳一副,宫颈钳四把,阴-道拉钩一对)
2
操作(86)分
1、产妇取膀胱截石位
2
2、消毒外阴,铺消毒巾:同正常分娩助产
5
3、导尿,排空膀胱
4
4、局麻:阴-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
将左钳叶沿右手掌伸入掌与胎头之间右手指徐徐向胎头左侧及向内移行左钳叶随手掌向左向前移左钳柄向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左钳叶达胎头左侧顶颞部钳叶与钳柄同一水平8放置右叶产钳右手垂直握右钳柄如前左手四指伸入胎头与阴道后壁之间诱导右钳叶在左产钳上面徐徐滑向右侧与侧方到达与左侧对称位置9合拢钳柄两钳位置正确左右锁扣恰好吻合钳柄自然对合若错开可移动钳柄使锁扣合拢10检查钳叶位置伸手入阴道内检查钳叶与胎头之间有无夹持宫颈组织11牵拉左手握合拢的钳柄向外向下牵拉据不同胎位按分娩机制娩出13取出产钳当胎头牵引后先取右产钳后取左产钳14牵出胎体按自然分娩法牵拉胎头使前肩后肩及躯干娩出
11、牵拉,左手握合拢的钳柄,向外向下牵拉,据不同胎位按分娩机制娩出
6

产钳术诊疗常规

产钳术诊疗常规

产钳术诊疗常规
[适应证]
(一)第二个产程延长者。

(二)胎头位置不正,如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手法旋转有困难者。

(三)缩短第二产程,如产妇患有妊高征,心脏病等疾病,分娩时不宜用力者。

(四)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有疤痕者。

(五)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征象。

(六)胎头吸引术失败后或臀位后出头娩出困难时。

[注意事项]
一、必须具备宫口开全、无头盆不称、胎儿存活、胎膜已破、胎头双顶径在坐骨棘间径以下。

二、重新消毒外阴部、导尿。

三、初产妇行会阴切开术,经产妇根据会阴情况而定。

四、作阴道检查,明确宫口是否开全,胎头方位及高低,矢状缝的方向,了解头盆关系,胎头俯屈及倾势情况。

五、放置产钳、扣合、试牵:
如产钳位置安放正确,则很容易将两叶钳关节靠拢扣合,试牵前应再次做内诊检查产钳的位置是否正确,有无软产道及脐带被夹,若无异常,可进行试牵,术者右手握钳柄,左
手固定在右手背上,左手食指尖抵于胎头先露部向下牵引,若胎头未远离左手指尖并随产钳下降则表示放置妥当可行牵引。

六、上产钳前后及每次牵引后注意听胎心。

七、术后检查宫颈及阴道壁,如有损伤应立即修补。

八、准备好新生儿窒息抢救药物及用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钳术
[适应证]
1.第2产程延长,初产妇宫口开全已达2h,经产妇宫口开全已达1h,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头已较低,双顶径平面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

2.胎头位置不正,只能用于枕先露和臀位后出头困难,如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时手法回转有困难者,或臀位徒手分娩后出头困难者。

3.产妇全身情况不宜在分娩时施用腹压者。

如心脏疾病者,急性或慢性肺部疾病或其他疾病导致肺功能减退,重度子痈前期,重度的肝脏、肾脏疾病,癫疴、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产妇高热、器官衰竭等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在产程中血压升高,子痈或先兆子痫。

4.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有瘢痕者。

5.胎儿窘迫。

[禁忌证]
1.胎膜未破,宫口未开全。

2.胎头未衔接,明显的头盆不称。

胎头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胎先露在+2以上。

3.异常胎位。

不适用产钳的胎位有颏先露、额先露、高直前位、高直后位以及明显的不均倾(包括前不均倾、后不均倾)。

4.胎儿畸形。

如脑积水、无脑儿、巨结肠、联体胎儿、胎儿巨大畸胎瘤等严重畸形。

5.死胎。

胎儿已死亡应以保护产妇为主,可行毁胎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
(一)低位产钳手术步骤
1.体位及术前准备:膀胱截石位,外阴常规消毒铺巾,导空膀胱。

2.阴道检查:了解是否具备产钳的条件。

产道是否异常,宫口是否开全,胎膜是否破裂。

明确胎方位和胎先露。

3.麻醉:一般情况下可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或骶麻。

4.麻醉、切开会阴后再做一次详细的阴道检查,在颅骨受压重叠、头皮水肿的情况下容易误诊,因此上产钳前须摸胎儿耳廓,耳廓边缘所指方向即为枕骨所在部位。

5.放置左叶产钳:左手持左错柄使钳叶垂直向下,凹面朝前。

右手在阴道检在后不退出。

置于阴道后壁与胎头之间,将左叶产钳沿右手掌面于胎头与掌心之间,右手慢慢将产钳推送人阴道,右手大拇指托钳匙颈部协助,左手顺势向下,推送产钳最后使左钳叶达胎头左侧耳前额部,并使钳叶与钳柄在同一水平位,在此过程中,右手逐渐退出阴道口,并由助手固定左叶产钳。

6.放置右叶产钳:右手持右叶产钳如前,左手中、示指伸人胎头与阴道后壁之间,引导右叶产钳进人到左叶产钳相对应的位置,左手退出。

7.扣锁产钳,如两钳叶放置适当,则扣锁吻合,钳柄自然对合。

如果扣锁稍有错位时,可移动右叶产钳,以凑合左叶产钳。

8.检查钳叶位置:伸手人阴道内检查钳叶与胎头之间有无产道软组织
或脐带夹着、胎头矢状缝是否位于两钳叶的中间,胎儿的小囟门在产钳叶上缘指处。

9.牵拉:宫缩时合拢错柄,向外、向下缓慢牵拉。

当先露部着冠时,右手保护会阴,见胎儿额部露出阴道口时,可将产钳柄渐渐向上提起,使胎头仰伸,当双顶径娩出时,可先放右叶产钳并取出之,以减少产钳对母体软组织的损伤,随后左叶产钳顺着胎头慢慢滑出。

10.牵出胎体:按自然分娩机转用手牵拉胎头,使前肩、继而后肩及躯干娩出。

1l.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宫颈及阴道有无撕裂,然后缝合会阴。

(二)K氏产钳手术步骤
如胎头双顶径在坐骨棘平面以上,产钳手术操作较困难,产妇及胎儿易受损伤。

应以剖官产取代。

1.体位、术前准备及麻醉同低位产钳手术步骤。

2.阴道检查明确头盆情况,在确定可经阴道分娩的情况下,方可剪开会阴,会阴切开后须再查清胎方位。

3.徒手旋转胎头,如为枕左后位,用右手拇指放在胎头右侧,其余4指在胎头左侧握紧胎头,向逆时钟方向旋转胎头,使枕骨转向正前方。

如胎头嵌人骨盆较低处,可将胎头稍向上推旋转。

旋转时另一手可在腹部向同一方向转动胎体。

如为枕右后位,右手拇指在胎头右侧其余4指在左侧,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如旋转失败则改用产钳旋转。

4.左枕横位先上右叶产钳,右枕横位先上左叶产钳。

5.以右枕横位为例,先上左叶产钳,术者左手握左钳叶垂直向下,右
手中、示指伸人胎头与后阴道整之间,右手掌心向上。

将左钳叶沿右手掌伸人阴道壁与胎头之间,这时左手握着的产钳柄向下,而右手大拇指支托匙颈部向上推送产钳,使产钳顺着胎儿脸部滑人到耻骨联合下缘,最后使左钳叶大胎头左侧耳前额部,并由助手固定左叶产钳。

6.放置右叶产钳,左手中、示指伸人阴道后壁与胎头之间,右手握右叶产钳柄以45"角慢慢进人到与左叶产钳相对应的位置。

7.扣锁产错,由于低尼骨关系,有时右叶产钳往往没有达到左叶产钳的程度,因此,扣锁后二叶产钳有长短,这时-边产钳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一边将右叶产钳上推,使二叶产钳长短一致并扣锁。

如果旋转有困难,可以将产钳上推后再旋转胎头。

8.检查钳叶位置,胎头是否已经转成枕前位,产钳位置的部位是否正确,如胎头未转,按顺序取出产钳后重上。

9.牵拉,同低位产钳。

(三)枕后位产钳手术步骤
如为枕后位,在胎心很慢胎儿中等大小、双耳均能触及的情况下,不必再旋转胎头,以枕后位牵拉,注意会阴切口应大些,上产钳的方法同低位产钳,但在牵拉开始时需水平位向外牵拉,前额或鼻根部抵达耻骨联合下缘时,略拾高钳柄使枕部徐徐自会阴部娩出,然后稍向下牵拉,使前额、鼻、面颊相继娩出。

枕后位牵拉较枕前位困难需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四)臀位后出胎头产钳手术步聚
臀位(助产及牵引术)后出胎头分娩困难时,可用臀位后出头产钳
助产,有利于迅速娩出胎头,抢救胎儿,避免不必要的胎儿损伤。

操作时,助手提起胎儿手足,躯干呈70°~80*,胎背朝上,胎儿枕骨位于耻骨联合下面,术者从胎儿股侧依次放人左、右钳叶,产钳对合后牵引,牵引开始向下,当胎头枕骨抵于耻骨弓下时,逐渐提高钳柄,使胎儿下领、口、鼻、顶相继娩出。

[并发症]
1.产道损伤包括会阴裂伤、阴道裂伤官颈裂伤、骨盆或关节损伤等。

2.产后出血产钳手术者多为产程较长,易官缩乏力;加之产道损伤导致出血增多,因此,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较高。

3.感染施产钳术者,多为产程延长,失血较多,产妇抵抗力下降:加之手术操作组织挫伤:恶露又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

因此,继发性感染的危险性很高。

4.胎儿损伤包括头面部压挫伤头面部神经损伤、颅内出血、颇骨骨折、大脑镰或小脑幕撕裂伤、眼球损伤等。

[注意事项]
在放置钳叶时,遇有阻力而不能向深处插人时,可能钳端嵌在明道守窿部,此时切勿强行推进钳叶,必须取出检查原因,否见可能引起严重的阴道壁损伤。

若扣合有困难时必须注意:
(1)胎头方位有否误诊,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应重做检查。

如胎头位置过高,应正确估计牵拉的难度,决定取舍。

(2)胎头是否变形过大,一般弯形产钳因头弯较深,往往不易扣合,可
改用直形产钳。

(3)如果两叶产钳不在一个平面上,扣合亦困难,可用手伸人阴道内,轻轻推动位置不正确的一叶,切勿用力在钳柄上强行扣合。

牵引有困难(即胎头不见下降)时,其原因可能为:
(1)牵引方向不正确。

(2)骨盆与胎头不相称。

(3)不适合的胎头方位,注意切勿用强力牵引,必须查出原因进行纠正,否则易致胎儿及产道损伤。

牵引时产钳滑脱,其原因可能为:
(1)产钳放置位置不正确,钳叶位置较浅或径线不合适;
(2)胎头过大或过小。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产钳滑脱对胎儿及产道都可引起严重损伤,所以在扣合产钳时,必须检查钳叶位置深浅,是否紧贴胎头。

并应做试牵,有滑脱可能时,立即停止牵引,重新检查胎头方位及放置产钳。

有时产程较长,产瘤大或胎头变形严重,胎头尚未人盆,易误为头已人盆,或骨盆较浅也易误诊。

故术时应注意腹部检查,确诊胎头是否入盆。

牵引产钳时用力要均匀,一般不需用很大力气,按产钳方向向外略向下,速度也不要过快,也不能将钳柄左右摇摆。

当胎头即将牵出时应立即停止用力,与助手协作,注意保护会阴,再缓慢牵出。

否则易造成严重的会阴裂伤。

产后常规探查产道,如有宫颈或阴道裂伤,应立即缝合。

术后新生儿给予维生素K及维生素C预防颅内出血。

对于牵引困难者,应密切观察新生儿有无头皮损伤、头皮血肿、颅内出血,并及时子以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