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石油工程注水井调剖累计增油超千吨

大港油田石油工程注水井调剖累计增油超千吨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第一阶段在线作业(自测) (2)

试题 1.第1题单选题压裂液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压裂效果和成本高低,下列那项不属于 压裂液的选择要求() A、粘度高 B、滤失少 C、悬砂能力强 D、性能稳定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批注: 2.第2题单选题防蜡剂主要有活性剂型、高分子型以及防蜡剂。 A、超分子型 B、稠环芳香烃型 C、低分子型 D、分子膜型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0.0 批注: 3.第3题单选题防砂方法一般分为砂拱防砂、化学防砂、机械防砂、复合防砂以 及。

A、砾石充填防砂 B、焦化防砂 C、树脂砂浆防砂 D、滤砂管防砂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批注: 4.第4题单选题 声波采油的作用机理是机械振动作用机理、热作用机理以及机理。 A、空化作用 B、增注作用 C、解堵作用 D、降粘作用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0.0 批注: 5.第5题单选题 高能气体压裂的增产作用主要包括机械作用、水力作用、化学作用和四个方面。 A、热力作用 B、造缝作用 C、物理作用

D、解堵作用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批注: 6.第6题判断题微波加热油层开采稠油主要是利用了微波的加热效应和裂解效应两种效应。() 标准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0.0 批注: 7.第7题判断题采油指数是指单位油层有效厚度和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的日产油量。() 标准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0.0 批注: 8.第8题判断题限流压裂一次能压开几个层至几十层,并能压开厚度小于0.4m 的薄油层,但对套管、水泥环及隔层损坏较大。() 标准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0.0 批注: 9.第9题判断题 高能气体压裂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标准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端部脱砂技术是阻止裂缝的延伸,同时让缝扩张(增加缝宽)并被充填。大量支撑剂在缝前缘趁机,阻止缝进一步延伸时产生端部脱

砂。因此,整个处理方法可以明显分为两个阶段:造缝阶段和缝拓宽、充填阶段。 2.脉冲放电:井下放电技术是在充满水或油水混合物的井里产生一定频率的高电压 脉冲电波对地层激发周期性压力(放电瞬时压力可达50MPa)和强电磁场,利用产生的空化作用解除油层污染,并对地层造成微裂缝,其影响半径可达0.5~10.0m,从而达到解堵、增产增注的目的。

3.水力振荡增产技术就是利用振动原理处理油层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以水力振动器作为井下震源下至处理井段,地面供液源按一定排量将工作液注入振动器内,振动器依靠流经它的液体来激励、产生水力脉冲波,对油层产生作用,实现振动处理油层。 4.SAGD技术是在接近油柱底部油水界面以上钻一口水平生产井,蒸汽通过该井上方与前者相平行的第二口水平井或一系列垂直井持续注入,从而在生产井上方形成蒸汽室。蒸汽在注入上升过程中通过多孔介质与冷油接触,并逐渐冷凝,凝析水和被加热的原油在重力驱替下泄向生产井并由生产井产出,即利用油层内高干度蒸汽与重油、水的密度差,不断扩大蒸汽腔、加热油层,使重油依靠重力下泄入生产井。 5.测试压裂:在逐步测试确定缝扩张压力和缝闭合压力上限后,采用测试压裂以更改或重新设计HPF处理方案。这个测试的关键时处理前的诊断测试。 6.防砂压裂是指不进行井内砾石充填,单纯靠压裂作业起到防砂和解堵增产的作用。 7.视粘度被定义为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比值 8.流体效率(流动效率?):在钻井、完井、采油与修井作业以及增产处理中常会导致油层的伤害,通常可以用流动效率来衡量这种伤害程度的大小 9.空化现象:一定频率的震动波会使液体中原有的或新生的气泡产生共振。在波的稀疏阶段,气泡迅速膨胀;在波的压缩阶段,气泡又

水井调剖

第1章绪论 1.1 国内外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发展现状 1.1.1发展现状 自1939年玉门油田开发以来,我国的石油工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截止2006年底,我国年产油量已达1.8368亿吨,居世界第五位。从投入开发的油气田类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6种类型的油气藏:中高渗透多层砂岩油气藏、低渗透裂缝性油气藏、复杂断块油气藏、砾岩油藏、火成岩油藏、变质岩油藏。 低渗透储层是我国陆相沉积盆地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他们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含油气盆地中,占目前已探明储盆和数量的1/3以上,随着各盆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其所占比重还将会逐年增大,在这种储层中,由于岩石致密,脆性程度大,因而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容易形成裂缝成为油气的主要渗流通道,控制着渗流系统,从而使其开发具有特殊的难度[1]。 国外关于裂缝性储层的研究和开发有上百年的历史,许多学者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从国外裂缝性油藏的研究情况来看,对井点裂缝的识别比较有把握,对裂缝分布规律预测还没有很成熟的技术,但大家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对裂缝认识进行探索,并且他们还对裂缝性储层基质进行大量的研究,对裂缝性油藏的开发提出了许多突破性的认识。 国内关于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开发与研究也有几十年的历史,自四川碳酸岩盐和华北古潜山油藏发现并大规模投入开发以来,揭开了我国关于裂缝性储藏研究的序幕,石油工程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渐完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近年来发现的大庆外围低渗透裂缝性储层、吉林裂缝性低渗透储层、玉门青云低渗透裂缝性储层等,地质状况非常复杂,开发难度也非常大。通过早期系统地综合研究,对这些油藏进行了合理的开发部署,确立正确的开发方案,使得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的改善[2]。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水后,高低渗透区的吸水指数差异很大,裂缝的渗透率高,注入水很容易沿裂缝窜流,导致沿裂缝方向上的采油井过早水淹,而中低渗透区油层的动用程度很差甚至没有动用,动用程度非常不均衡,油田含水率上升速度快,在开发不久油井就进入高含水阶段,油井注水见效及水淹特征的方向性明显,注水井注入压力低,吸水能力强,这为油藏如何实现稳油控水、提高最终采收率,提高低渗透油田的整体开发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尤其随着

低渗透油田注水井调剖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低渗透油田注水井调剖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平面上单向突进和剖面上的尖峰状吸水现象普遍存在,注水井调剖可以调整地层渗透性差异,控制注水窜流、提高水驱波及系数。本文通过对该油田近几年水井调剖取得的成果,对注水井调剖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分析认为,在详细研究油藏特征和单井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调剖体系、合理的堵剂用量和段塞结构能扩大水井的调剖效果;重复调剖效果是逐次递减的,如何减缓重复调剖效果的递减是下一步工作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油藏特性;调剖体系;施工参数;重复调剖;影响因素 一、引言 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原始地层存在的天然裂缝、溶洞以及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人为诱导裂缝对低渗透储层的油藏动态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以及长期注水开发引起的地层出砂、胶结物的大量流失、胶结结构遭到破坏,使地层出现高渗透层、大孔道,导致注入水平面上单向突进和剖面上的尖峰状吸水现象普遍存在。由此造成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低,注水沿着主砂体带方向、能量较低部位突进,造成主向部分油井水淹,含水上升速度快,而侧向油井注水不见效的后果。注水井调剖是油田开发中的一项主要控水稳油技术。针对某油田的实际情况,2010年以来不断加大注水井调剖力度,共实施注水井调剖70井次,取得较好效果。 二、油藏特性对调剖效果的影响 油藏类型直接决定调剖体系的组成和调剖的技术思路;油层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改变调剖体系的性能来影响调剖效果,其中油藏温度、地层水矿化度是影响调剖体系性能的两大因素。 2.1油藏类型 该油田属低渗透裂缝性发育丰富油藏,该类油藏和渗透性油藏有很大的不同,调剖难度相对较大,堵剂体系既要做到对大裂缝进行有效封堵,又不至于对微裂缝堵死,同时还要使堵剂在地层运移过程中既能有效控制油水流度比,又能起到一定的驱油作用。对这样的油藏进行调剖,应依据“堵”、“调”结合的原则,选用深部复合调堵体系,并通过体系优化、段塞优化和参数优化实现理想的调剖效果。 2.2油藏温度 聚合物在深部调剖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除自身具有驱油功能外还有两方面用途:(1)与其他化学剂交联形成强度更高的堵剂;(2)与颗粒性堵剂同注,起到携带作用。聚交体系是油藏调剖的主体段塞,其在油藏中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调剖的效果,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至关重要。温度是影响聚交体系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将厂家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得出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1%的交联体系成胶时间和胶体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1和图2。 由图1可知,温度对体系的成胶时间有很大影响,温度越高成胶时间越短。体系在50℃左右时成胶时间发生突变,由40℃到60℃成胶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该油田主力层油藏温度在70℃以上,注入聚交体系成胶时间短。为了使聚交体系能够顺利推向油藏深部,要适当延长聚交体系成胶时间。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端部脱砂技术是阻止裂缝的延伸,同时让缝扩张(增加缝宽)并被充填。大量支 撑剂在缝前缘趁机,阻止缝进一步延伸时产生端部脱砂。因此,整个处理方法可以明显分为两个阶段:造缝阶段和缝拓宽、充填阶段。 2.脉冲放电:井下放电技术是在充满水或油水混合物的井里产生一定频率的高电压 脉冲电波对地层激发周期性压力(放电瞬时压力可达50MPa)和强电磁场,利用产生的空化作用解除油层污染,并对地层造成微裂缝,其影响半径可达0.5~10.0m,从而达到解堵、增产增注的目的。 3.水力振荡增产技术就是利用振动原理处理油层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以水力振 动器作为井下震源下至处理井段,地面供液源按一定排量将工作液注入振动器内,振动器依靠流经它的液体来激励、产生水力脉冲波,对油层产生作用,实现振动处理油层。 4.SAGD技术是在接近油柱底部油水界面以上钻一口水平生产井,蒸汽通过该井上方 与前者相平行的第二口水平井或一系列垂直井持续注入,从而在生产井上方形成蒸汽室。蒸汽在注入上升过程中通过多孔介质与冷油接触,并逐渐冷凝,凝析水和被加热的原油在重力驱替下泄向生产井并由生产井产出,即利用油层内高干度蒸汽与重油、水的密度差,不断扩大蒸汽腔、加热油层,使重油依靠重力下泄入生产井。 5.测试压裂:在逐步测试确定缝扩张压力和缝闭合压力上限后,采用测试压裂以更改 或重新设计HPF处理方案。这个测试的关键时处理前的诊断测试。 6.防砂压裂是指不进行井内砾石充填,单纯靠压裂作业起到防砂和解堵增产的作用。 7.视粘度被定义为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比值 8.流体效率(流动效率?):在钻井、完井、采油与修井作业以及增产处理中常会导 致油层的伤害,通常可以用流动效率来衡量这种伤害程度的大小 9.空化现象:一定频率的震动波会使液体中原有的或新生的气泡产生共振。在波的稀 疏阶段,气泡迅速膨胀;在波的压缩阶段,气泡又很快破灭。在破灭的瞬间,气泡内部温度可高达几千摄氏度,压力达到几千大气压(1atm=101.325kpa),在破灭过程中所产生的加速度是中立加速度的几十倍,这种现象就是“空化现象”。 10.裂缝净压力:是裂缝内任一点压力与闭合压力之差 11.液电效应:液体介质中高电压大电流脉冲放电时随产生的热、光、力、声学等物理 效应的总称。它的物理本质是能量的高速转换,即电能通过放电方式直接转换成热、力、光、声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12.基质酸化是指在低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入地层孔隙(晶间、孔穴或裂缝)。基 质酸化的目的是使酸大体沿径向流入地层。 13.压裂酸化是在足以压开地层形成裂缝或张开地层原有裂缝的压力下,对地层挤酸 的一种工艺。 14.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裂缝的渗透率和平均缝宽的乘积,无因此导流能力的大小, 基本代表裂缝实际导流能力和地层自然渗透能力的差异大小。 15.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第二阶段在线作业(自测)

1.第1题单选题防蜡剂主要有活性剂型、高分子型以及防蜡剂。 A、超分子型 B、稠环芳香烃型 C、低分子型 D、分子膜型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0.0 批注: 2.第2题单选题 高能气体压裂的增产作用主要包括机械作用、水力作用、化学作用和四个方面。 A、热力作用 B、造缝作用 C、物理作用 D、解堵作用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批注: 3.第3题单选题压裂液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压裂效果和成本高低,下列那项不属于压裂液的选择要求() A、粘度高 B、滤失少 C、悬砂能力强

D、性能稳定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批注: 4.第4题单选题防砂方法一般分为砂拱防砂、化学防砂、机械防砂、复合防砂以及。 A、砾石充填防砂 B、焦化防砂 C、树脂砂浆防砂 D、滤砂管防砂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批注: 5.第5题单选题 声波采油的作用机理是机械振动作用机理、热作用机理以及机理。 A、空化作用 B、增注作用 C、解堵作用 D、降粘作用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0.0 批注:

6.第6题判断题 蒸汽吞吐井在一个周期内的生产规律表现为高产期、递减期、低产期三个阶段。() 标准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0.0 批注: 7.第7题判断题采油指数是指单位油层有效厚度和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的日产油量。() 标准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0.0 批注: 8.第8题判断题微波加热油层开采稠油主要是利用了微波的加热效应和裂解效应两种效应。() 标准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0.0 批注: 9.第9题判断题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实验包括速敏、酸敏、碱敏、盐敏及水敏。() 标准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0.0 批注: 10.第10题判断题在相同条件下,PKN模型计算的缝长值比GDK模型大,而缝宽小。()

最新大洼水井调剖

大洼水井调剖

目录 1. 大洼油田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2) 2.油田主要开发矛盾 (3) 3.开展多种调剖工艺提高大洼油田水趋效率 (9) 4.优选不同的施工参数,提高调剖措施效果 (10) 5.措施效果评价 (11) 6. 经济效益评价 (13) 7. 结论 (13) 8. 下步工作打算 (13)

大洼油田水井调剖工艺研究与应用 1大洼油田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1.1主要地质特征 大洼油田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盆地中央凸起南部倾没带大洼断层西侧,清水凹陷东侧。由大洼断层牵引而形成的断鼻构造,西临清水洼陷,东靠中央凸起,北面是兴隆台构造,南面是海外河构造,整个油田以大洼断层为界可划分为两个构造单元,14个断块。断块对油气分布制作用比较明显,每个断块油气富集程度,主力油层均不一样,每个断块自成独立开发单元。 大洼油田含油面积13.4km2,地质储量2331×104t,储层主要以东营组马圈子油层为主,局部有沙一、沙三段油层和中生界潜山油层。东营组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粗粒、粉粒砂岩、泥质粉砂岩。储层属中高渗透性储层,孔隙度最大39.2%,最小4.61%,平均27.5%。渗透率差异较大,渗透率最大2390×10-3um2,最小小于1×10-3um2,平均442×10-3um2。储层属中孔隙类型,平均孔宽 80.8um。 储层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平均含量9.7%~31.5%,胶结类型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均质程度为0.42,非均质系数为2.37。大洼油田原油为稀油,原油密度0.8058~ 0.92185g/cm3,地层原油粘度1.58~127.43mPa.s。地层水为NaHCO3型,矿化度为1433-5870mg/L。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综合复习资料01.docx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综合复习资料01 名词解释 1.双线性流动模式:油井压裂后(设为双翼对称垂直流),其流动模式发生改变,出现三个阶段:①底层深部流体以拟径向或椭圆径向方式流入近裂缝地带;②近裂缝地帯的流体沿着垂直裂缝面的方向在流入裂缝;③流体沿裂缝直线流入井底。①②合并,最后形成双线性流动模式。 2.自激震荡:由信号发生、反馈、放大的封闭回路导致剪切曾大幅度地振动,甚至波及射流核心,在腔内形成一个脉动压力场。从喷嘴喷出的射流,其速度、压力均呈周期性变化,从而形成脉冲射流。这种振荡是在不加任何外界控制和激励的条件下产生的,称之为自激震荡。 3.水力振荡增产技术:是利用振动原理处理油层的技术,即以水力振动器作为井下震源下至处理井段,地面供液源按一定排量将工作液注入振动器内,振动器依靠流经它的液体來激励、产生水力脉冲波,对油层产生作用,实现振动处理油层。 4.视粘度: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比值。 5.流体效率:停泵时缝中剩余液体体积与注入总体积的比值。 6.防砂压裂:不进行砾石充填,单独依靠压裂作业达到防砂和解堵增产的作用。 7.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裂缝实际导流能力和地层渗透率及裂缝半长乘积的比值。 8.超声波增产技术:利用超声波的振动、空化作用和热作用等作用于油层,解除近井地带的污染和阻塞,以达到增产增住目的的工艺措施。 9.压裂酸化:是在足以压开地层形成裂缝或张开地层原有裂缝的压力下,对地层挤酸的一种工艺。 10.复合压裂:是油、水井压裂时,一个作业周期内先进行高能气体燃爆压裂,随后再实施水力压裂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影响人工地震采油效果的因素可分为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地表土层丿孚度和振动时间和周 期等 2.在增产措施规模优化选择过程屮,常用的经济效益衡量指标有净现值和投资冋收 3.使油层产生裂缝的方法对分为水力压裂、爆炸压裂和高能气体压裂。 4.表示油井伤害程度大小常用的参数有表皮系数和流动效率。 5.常用的酸化工艺方法酸洗、基质酸化和压裂酸化。

油水井增产增注及提高采收率新技术_曾羽佳

理论 ? 实践 油水井增产增注及提高采收率新技术 曾羽佳(长江大学武汉校区石油工程院, 湖北 武汉 430100) 摘要:随着油田的发展,油田开发进入到三次采油阶段,为了最大的挖掘油田的潜能,获得更多的油气资源,石油行业在不断研究油水井的增产增注措施,为提高油田采收率做着不懈的努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科研攻关,各种行之有效的油水井增产增注及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被不断的发掘,并在油气田内推广应用。关键词:三次采油;采收率;增产 目前油气田的开发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次采油 :利用油藏天然能量开采原油的方法,如利用溶解气驱、气顶驱、天然水驱、岩石和流体弹性能驱及重力排驱等能量;二次采油:采用人工补充地层能量(如注水、注气、注汽)的采油方法。许多油藏一开发就进入了注水的二次采油过程。这样可以使注水后的采收率有所提高;三次采油:向地层中注入流体(化学剂或气体溶剂)、能量。包括聚合物驱、各种化学驱(活性水驱、微乳液驱、碱性水驱)及复合化学驱、气体混相驱(不是以保压为目的的注气)等。 油藏在经过一、二次采油(天然能量采油和注水采油)后,还有很大一部分原油滞留在岩石孔隙中,如何将这一部分原油采出就是提高采收率的目的。经过注水后滞留在油层中的原油包括两部分,剩余油和残余油。一个油田开采的效果如何,通常用采收率来衡量,采收率=可采储量/原始地质储量。可采储量综合体现了油藏岩石和流体性质与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影响,油藏采收率的高低与油藏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有关。 1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1)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①提高波及效率类(流度控类): 聚全物驱、泡沫驱、复合化学驱、水驱(注水井调剖和采油井堵水)、微生物采油(调剖)。②提高洗油效率类:活性水驱、胶束溶液驱、微乳液驱、碱水驱、复合化学驱、气体混相和非混相驱、微生物采油。③降低原油粘度灯:热采、气体混相驱和非混相驱、微生物采油。④改变原油成分类:微生物采油。常见的几种提高采收率方法机理:通过向油藏注入化学剂,以改善流体和岩石间的物化特征,如降低界面张力、改善流度比等,从而提高采收率。包括:聚合物驱、活性剂驱、碱驱和复合驱。 驱油机理:聚合物的流度控制作用:聚合物可以使水相粘度增加,渗透率降低,以提高波及系数为主,降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或碱与原油中的酸性成份反应就地生成的表面活性剂,可降低相间界面张力和残余油饱和度,另外:复合驱还有碱驱所具有的乳化携带、捕集、聚并、润湿反转等机理。(2)气体混相驱油法 混相驱:指向油藏中注入一种能与原油在地层条件下完全或部分混相的流体驱替原油的开发方法。包括:注液化石油气驱油法、富气驱油法、高压干气驱油法和二氧化碳驱油法。驱油机理:气体与原油之间建立混相带,消除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3)微生物采油法 微生物采油:通过有选择地向油层注入微生物基液和营养液,使得微生物就地繁殖生长,其代谢产物与原油产生物化作用。 2 国内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概况 ①发展历程:1979年开始揭开我国EOR 技术高速发展的序幕;1982年,在对国外主要石油生产过10种EOR 方法综合分析基础之上,对我国23个主力油田进行了EOR 方法适应性初选;1984年,开始与日、美、英、法等国在大庆、大港、玉门等油田进行聚合物驱和表面活性剂驱的技术合作。②主攻方向:从经济和才产量角度综合考虑,化学驱是我国提高采收率的最佳选择。原因:油藏和原油条件决定水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均不高。③聚合物技术发展:目前大庆油田聚合物驱产量已超过1000×104吨/年,已成为世界上聚合物驱规模最大、增产效果最好的国家。 3 提高采收率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长庆油田注水开发产量占全油田的95%,随着注水开发不断深入,一次井网下注入水平面和纵向上突进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受储层物性和裂缝发育影响,剖面治理难度不断加大。为了提高一次井网下的水驱采收率,大力开展了调剖堵水剖面调整技术研究。 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堵水技术研究,先期在油井中开展水泥堵底水、颗粒型高度固化调剖、聚合物堵水调剖、聚合物+粘土堵水调剖、聚合物+粘土+封口剂等工艺技术研究。在学习其它油田及高校的先进技术基础上,发展至今以自主研发为主,在调剖机理认识、堵剂体系配套研发、工艺优化、现场试验上均取得长足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堵水调剖已经成为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 实施调剖井数逐年增加,2005年起长庆油田调剖现场实施初具规模,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调剖1961井次。其中2013年实施475口。实施效果明显:增油降水总体效果良好,2010~2013年累计调剖1656井次,年均增油8.4万吨、降水11.2万方。通过统计数据可以发现长庆油田调剖见效率、有效期等主要工艺指标逐年变好。 4 结语 我国在化学驱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化学驱不论理论研究水平、应用规模、年增产原油量、技术配套均属国际领先。预计年化学驱增油量占全国陆上油田产量的15%。聚合物驱技术在我国各大油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此项技术将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我国各大油田广泛应用,但是也有急待我们解决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改善聚合物效果,做好聚合物驱过程中注采调整工作、减少聚合物用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抗盐、耐温聚合物,解决污水配置和环境保护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我们石油工作者在近阶段开展化学驱工作的努力方向。

第5章 油水井化学堵水与及调剖技术

第5章油水井化学堵水与调剖技术 5.1油井出水原因及堵水方法 (2) 5.1.1油井产水的原因 (2) 5.1.2堵水方法和堵水剂分类 (3) 5.2油井非选择性化学堵水剂 (5) 5.2.1树脂型堵剂 (6) 5.2.2沉淀型堵剂 (8) 5.2.3凝胶型堵剂 (10) 5.2.4冻胶堵剂 (13) 5.3油井选择性堵水剂 (13) 5.3.1水基堵剂 (14) 5.3.2油基堵剂 (23) 5.3.3醇基堵剂 (24) 5.4油井堵水工艺和堵水成效评定 (25) 5.4.1油井堵水选井原则 (25) 5.4.2油井堵水工艺条件 (25) 5.4.3油井堵水成效评定 (27) 5.5注水井化学调剖技术 (28) 5.5.1调剖剂 (28) 5.5.2注水井调剖工艺条件和效果评定 (40) 5.6用于蒸汽采油的高温堵剂 (42) 5.6.1用于蒸汽采油的高温堵剂 (43) 5.6.2高温注蒸汽调剖剂 (44) 参考文献 (47) 油气井出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采用注水开发方式,随着水边缘的推进,由于地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水流度比的不同及开发方案和措施不当等原因,均能导致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致使油层过早水淹,油田采收率降低。目前,世界上许多油田都相继进入中高含水期,而地下可采储量依然较大,我国主要油田也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现仅采出注水开采储量的62%。原注水条件下广泛应用的增产增注措施效率越来越低,技术难度越来越大,产量递减,产水量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差。所以,急需寻找有效的新方法,改善高含水产油效果。当前运用较广泛的措施就是调剖堵水技术,它是在原开采井网不变的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注水井进行深部调剖(驱)是油田开发后期严重非均质性油藏高含水阶段稳油控水、提高注水波及系数的重要技术手段。从深部调剖的化学剂、物理模拟实验、决策技术、配套工艺技术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深部调剖(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高含水油田开发现状及需求,提出了深部液流转向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技术发展趋势,即立足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实际需要,在精细油藏描述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以开发廉价长效的深部调部(驱)剂为核心,深入开展机理理论研究,完善准确、快捷的决策技术及相关配套工艺技术,形成深部调剖(驱)技术的工业化规模,实现深部液流转向改善高含水期非均质油藏水驱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注水井;深部调剖;调剖剂;调剖物理模拟;液流转向;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E35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注水井调剖技术是改善层内、层间及平面矛盾,实现老油田稳产的重要措施。通过实施调剖措施,可有效改善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增加可采储量,降低自然递减速度,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期,油田水驱问题越来越复杂,调剖等控水稳油技术难度及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小半径调剖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这也推动着该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在深部调剖(驱)液流转向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在改善高含水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方面获得了显著效果。 1 深部调剖剂研究现状 在综合调研国内外深部调剖剂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凝胶类深部调剖剂、微生物类深部调剖剂、沉淀型无机盐类深部调剖剂、泡沫深部调剖剂、粘土胶聚合物絮凝深部调剖剂、含油污泥深部调剖剂和阴阳离子聚合物深部调剖剂。 1,1凝胶类深部调剖剂 主要包括延缓交联型深部调剖剂、预交联凝胶颗粒类深部调剖剂、无机凝胶涂层深部调剖剂和孔喉尺度聚合物凝胶微球深部调剖剂。 1,1,1延缓交联型深部调剖剂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只要使交联剂和聚合物延缓交联,都属于延缓交联调剖技术。 (1)弱凝胶。弱凝胶也称“流动凝胶”。“流动”指弱凝胶在试管内呈流动状态。弱凝胶是由低浓度的聚合物和低浓度的交联剂形成的、以分子间交联为主及分子内交联为辅、粘度在100~10000 mPa·s之间、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弱交联体系。弱凝胶一般选择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作为交联主剂,浓度一般为800~3000 mg/L;交联剂主要有树脂、二醛和多价金属离子类等。美国使用最多的是乙酸铬、柠檬酸铝(EPT公司)和乙二醛(Pfizer公司);我国应用较多的为酚醛复合体、树脂预聚体、乙酸铬、乳酸铬、柠檬酸铝等。凝胶强度通常在0,1~2,5 Pa,现场应用则根据地层及生产状况选择凝胶强度。

堵水调剖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与发展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2000年堵水调剖技术总结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开发处 2001年7月

一、2000年堵水调剖工作量完成情况 2000年度在集团公司和管理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在堵水调剖技术上加强管理、整体规划、科学运行,成立了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堵水调剖项目组”,堵水调剖工 作实行目标化管理,由开发管理部有关科室协调运行。各采油厂成立相应项目组,项目 组下设“地质、工艺方案组”、“现场运行施工组”、“堵调质量监督组”、“堵后管理组” 和“效果分析评价组”共5个专业职能组,分工负责堵水调剖各方面工作。并不断进行 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与推广应用,使堵水调剖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 成果。 2000年各采油厂在控制成本上升、减少措施工作量以及随着油田含水逐渐上 升堵水难度越来越大、重复堵水效果逐渐变差的情况下,全局共实施油水井堵水调 剖900井次,当年累计增油38.71万吨,平均单井次增油364吨,取得了很好的效 果和效益,堵水调剖工作量完成情况详见下表: 2000年堵水调剖工作量及效果统计 2000年共实施堵水调剖900井次,累计增油38.71万吨,累计降水143.18万立方米。其中油井化学堵水(包括高效堵水和防砂堵水)实施217井次,对比165井次,有效129井次,有效率78.2%,累计增油8.49万吨,平均单井增油515吨;油井机械卡封堵水241井次,对比201井次,有效151井次,有效率75.1%,累计增油9.37万吨,平均单井增油

466吨;氮气调剖实施21井次,对比21井次,有效18井次,有效率83.0%,累计增油0.8857万吨,累计降水4.32万立方米;干灰堵水实施84井次,对比75井次,有效59井次,有效率78.6%,累计增油3.7万吨,累计降水17.6万立方米。水井调剖337井次,对比601井次,有效451井次,调剖有效率75.0%,对应油井累计增油16.27万吨,累计降水76.2万立方米,平均井次增油271吨,平均单井次降水1268立方米。 二、2000年堵水调剖技术的开展 1、制定了标准,为提高堵剂质量奠定了基础 编写制定了行业标准,“颗粒类堵水调剖剂性能评价方法”和管理局标准“冻 胶类堵水调剖剂性能评价方法”都已发布应用。管理局标准“颗粒类堵水调剖剂通 用技术条件”和“冻胶类堵水调剖剂通用技术条件”,已通过审查。 通过标准的制定,为规范我局堵水调剖剂市场和提高质量、把好源头奠定了基础。 2、深化油藏研究,优化制定堵调方案 胜利油区油藏类型复杂,含油层系多,经过多年高速开发,剩余油分布零散, 油层非均质程度高,层间、层内矛盾十分突出,由于长期强注强采,油层物性发生 了较大变化,普遍存在大孔道,增加了堵水调剖难度,因此加强油藏地质研究,深 化对油层的再认识,对提高堵水调剖成功率至关重要。主要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研 究工作: (1)、根据测井和地震的资料,综合分析,对油藏进行静态描述,进一步搞清层 系划分、油藏剖面、油层物理参数和井间连通情况、构造动态等。同时对油田开发 的动态进行历史性分析,进行油藏动态描述,进一步搞清分层采出程度、地下流体 饱和度,为堵水调剖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对油藏动、静态资料的监测和录取,增强对油藏的再认识,摸清剩余 油分布规律。树立油藏和工艺经营的观念,提高措施方案的准确性和经济性。 (3)、认真做好吸水剖面资料测试,充分利用吸水剖面资料,分析研究纵向渗透 率差异和吸水差异。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注水井本身的吸水剖面,提高了水驱波及 体积及纵向上油藏的动用程度。 (4)、PI决策技术和RE决策技术:积极推广应用PI决策技术和RE决策技术,对整体堵调区块进行优化决策,提高了方案的科学性,并与剩余油研究成果和油水

堵水调剖技术发展现状

堵水调剖技术发展现状 油井出水是油田(特别是注水开发油田)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地层原生及后生 的非均质性、流体流度差异以及其他原因(如作业失败、生产措施错误等),在地层中形成水 流优势通道,导致水锥、水窜、水指进,使一些油井过早见水或水淹,水驱低效或无效循环。 堵水调剖技术一直是油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实现油藏稳产的有效手段。我国堵水调剖技术已有几十年的研究与应用历史,在油田不同的开发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采期后,油田水驱问题越来越复杂,堵水调剖等控水稳油技术难度及要求越 来越高,推动着该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在深部调剖(调驱)液流转向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多新的进展,在改善高含水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方面获得了显著效果。 1 技术现状及最新进展 1.1发展历程 我国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追溯到 20 世纪50年代末,60至 70年代主要以油井堵 水为主。80年代初随着聚合物及其交联凝胶的出现,注水井调剖技术迅速发展,不论是堵水还是调剖,均以高强度堵剂为主,作用机理多为物理屏障式堵塞。90年代,油田进入高含水期,调剖堵水技术也进入发展的鼎盛期,由单井处理发展到以调剖堵水措施为主的区块综合治理。进入21世纪后,油田普遍高含水,油藏原生非均质及长期水驱使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油层 中逐渐形成高渗通道或大孔道,使地层压力场、流线场形成定势,油水井间形成水流优势通道,造成水驱“短路”,严重影响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加之对高含水油藏现状认识的局限性,常 规调剖堵水技术无法满足油藏开发需要,因而,作用及影响效果更大的深部调剖(调驱)技术获得快速发展,改善水驱的理论认识及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分析我国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规模,其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①50至70年代:油井堵水为主,堵剂材 料主要是水泥、树脂、活性稠油、水玻璃/氯化钙等。②70至80年代:随着聚合物及其交联凝胶的出现,堵水调剖剂研制得以迅速发展,以强凝胶堵剂为主,作用机理多为物理屏障式 堵塞,以调整近井地层吸水剖面及产液剖面为目的。③90年代:油田进入高含水期,调剖技 术进入鼎盛期,因处理目的不同,油田应用的堵剂体系有近100种,其中深部调剖(调驱)及相 关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以区块综合治理为目标。④2000年以后:基于油藏工程的深部调剖(驱)改善水驱配套技术的提出,使深部调剖(驱)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将油藏工程技术 和分析方法应用到改变水驱的深部液流转向技术中。处理目标是整个油藏,作业规模大、时间长。 1.2技术现状与最新进展 堵水调剖及相关配套技术在高含水油田控水稳产(增产)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高含水 油藏水驱问题的日益复杂,对该领域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堵水调剖及相关技术的不断

浅谈稠油井调剖技术

浅谈稠油井调剖技术 摘要:稠油井调剖技术就是在不找水的情况下,注入调剖剂,按照油井产水层渗透率的高低、各层出水能力大小堵剂自然选择进入,对高含水油井的高产水井段或层段进行选择性深部封堵,通过过顶替,使封堵层堵而不死,以达到增大油井中远井地带波及体积,调整产液剖面,改变出水通道的目的。 关键词:稠油井调剖技术 一、稠油井技术简介 水井调剖的主要作用于水井中近井地带,而稠油井调剖主要作用于油井中远井地带,增大增大油井中远井地带波及体积。影响范围小于水井调剖,对稠油井的影响大于水井调剖。水井调剖通过增大中近井地带波及体积,而对整个井组产生影响;稠油井调剖主要影响油井中远井地带的渗流场,仅对相邻同井组油井略有影响,对稠调剖油井的影响比水井调剖大。 二、稠油井调剖技术与常规堵水技术的不同点 1.堵而不死 稠油井调剖技术采用过顶替工艺,使封堵后的出水层仍有一定的渗流通道。而常规堵水技术将出水层完全堵死。高含水层通常是主力层或I类层,堵死后不利于这类油层的采收率提高。这样完全堵死了,就对该层采收率的提高非常不利。 2.对配套找水工艺要求不高 稠油井调剖技术主要依靠调剖剂在不同渗流阻力下自然选择进入高含水层,对出水层的判断不需要很准确,一般情况下不找水,而常规堵水技术必须是在准确找水的基础上,否则有效率很低。 3.具有一定的扩大波及系数的作用 由于采用了深部封堵、堵而不死的工艺,相当于从水井将调剖剂置放到油井附近(深部调剖),使油井调剖技术可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变油井高含水层中远井地带渗流场,可对同一井组其他油井起到平面调整作用。这对于水井深部调剖是难以实现的。 三、油井调剖技术路线及技术关键 1.技术路线 利用调剖剂的阻力最小进入原则,控制堵剂有选择地进入高含水层,并采用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综合复习资料01.docx.doc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综合复习资料01 名词解释 1.双线性流动模式:油井压裂后(设为双翼对称垂直流),其流动模式发生改变,出现三个阶段: ①底层深部流体以拟径向或椭圆径向方式流入近裂缝地带;②近裂缝地帯的流体沿着垂直裂缝面的方向在流入裂缝;③流体沿裂缝直线流入井底。①②合并,最后形成双线性流动模式。 2.自激震荡:由信号发生、反馈、放大的封闭回路导致剪切曾大幅度地振动,甚至波及射流核心,在腔内形成一个脉动压力场。从喷嘴喷出的射流,其速度、压力均呈周期性变化,从而形成脉冲射流。这种振荡是在不加任何外界控制和激励的条件下产生的,称之为自激震荡。 3.水力振荡增产技术:是利用振动原理处理油层的技术,即以水力振动器作为井下震源下至处理井段,地面供液源按一定排量将工作液注入振动器内,振动器依靠流经它的液体來激励、产生水力脉冲波,对油层产生作用,实现振动处理油层。 4.视粘度: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比值。 5.流体效率:停泵时缝中剩余液体体积与注入总体积的比值。 6.防砂压裂:不进行砾石充填,单独依靠压裂作业达到防砂和解堵增产的作用。 7.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裂缝实际导流能力和地层渗透率及裂缝半长乘积的比值。 8.超声波增产技术:利用超声波的振动、空化作用和热作用等作用于油层,解除近井地带的污染和阻塞,以达到增产增住目的的工艺措施。

9. 压裂酸化:是在足以压开地层形成裂缝或张开地层原有裂缝的压力下,对地层挤酸的一种工 艺。 10. 复合压裂:是油、水井压裂时,一个作业周期内先进行高能气体燃爆压裂,随后再实施水力压裂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影响人工地震采油效果的因素可分为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地表土层丿孚度和振动时间和周期 等 2.在增产措施规模优化选择过程屮,常用的经济效益衡量指标有净现值和投资冋收 3.使油层产生裂缝的方法对分为水力压裂、爆炸压裂和高能气体压裂。 4.表示油井伤害程度大小常用的参数有表皮系数和流动效率。 5.常用的酸化工艺方法酸洗、基质酸化和压裂酸化。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注水井进行深部调剖(驱)是油田开发后期严重非均质性油藏高含水阶段稳油控水、提高注水波及系数的重要技术手段。从深部调剖的化学剂、物理模拟实验、决策技术、配套工艺技术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深部调剖(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高含水油田开发现状及需求,提出了深部液流转向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技术发展趋势,即立足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实际需要,在精细油藏描述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以开发廉价长效的深部调部(驱)剂为核心,深入开展机理理论研究,完善准确、快捷的决策技术及相关配套工艺技术,形成深部调剖(驱)技术的工业化规模,实现深部液流转向改善高含水期非均质油藏水驱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注水井;深部调剖;调剖剂;调剖物理模拟;液流转向;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E35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注水井调剖技术是改善层内、层间及平面矛盾,实现老油田稳产的重要措施。通过实施调剖措施,可有效改善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增加可采储量,降低自然递减速度,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期,油田水驱问题越来越复杂,调剖等控水稳油技术难度及要求越

来越高,传统的小半径调剖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这也推动着该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在深部调剖(驱)液流转向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在改善高含水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方面获得了显着效果。 1 深部调剖剂研究现状 在综合调研国内外深部调剖剂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凝胶类深部调剖剂、微生物类深部调剖剂、沉淀型无机盐类深部调剖剂、泡沫深部调剖剂、粘土胶聚合物絮凝深部调剖剂、含油污泥深部调剖剂和阴阳离子聚合物深部调剖剂。 1,1凝胶类深部调剖剂 主要包括延缓交联型深部调剖剂、预交联凝胶颗粒类深部调剖剂、无机凝胶涂层深部调剖剂和孔喉尺度聚合物凝胶微球深部调剖剂。 1,1,1延缓交联型深部调剖剂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只要使交联剂和聚合物延缓交联,都属于延缓交联调剖技术。 (1)弱凝胶。弱凝胶也称“流动凝胶”。“流动”指弱凝胶在试管内呈流动状态。弱凝胶是由低浓度的聚合物和低浓度的交联剂形成的、以分子间交联为主及分子内交联为辅、粘度在100~10000 mPa·s之间、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弱交联体系。弱凝胶一般选择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作为交联主剂,浓度一般为800~3000 mg/L;交联剂主要有树脂、二醛和多价金属离子类等。美国使用最多的是

水井调剖录取资料

水井调剖资料录取规定 (试行) 为进一步提高XX区块水井调剖管理水平,确定调剖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XX区块水井调剖资料录取规定。 1、调剖前资料录取 1、油藏方案 (1)井位构造图、小层平面图(含油面积、孔渗饱图); (2)油藏地质、构造特点及开发现状、目前存在问题(地质方案) (3)油藏精细描述资料及油水井栅状图、水淹图; (4)单井小层数据表 2、油井数据 (1)注水井生产数据、井况及目前井身管柱情况;包括:井号、层数、泵压、油压、日注、累注水量、注水方式。 (2)对应油水井目前生产状况及油水井对应关系(一线及二线油井);包括:井号、工作制度、日产油、含水、动液面、累计产油 (3)油水井大事纪要及措施效果; (4)注入水矿化度及目前地层水矿化度、地层温度;

3、测试资料 (1)区块示踪剂测试资料; (2)吸水剖面、各层的压降曲线和吸水指示曲线、水驱特征曲线 (2)油井产液剖面 (3)地层测压数据 (4)PI指示曲线 二、调剖施工过程中的记录资料 1、施工单位要按要求实时记录注入压力、排量、注入量、堵剂段塞配方、浓度等参数,并做好记录。压力变化较快时,应每10分钟记录一次压力和排量,压力、排量变化较慢时每30分钟

记录一次。每天定时反馈至采油单位堵水调剖主管部门。 表调剖施工记录内容 2、采油管理区应及时、准确录取注水井组内各油水井的生产资料,油井含水、矿化度每天录取,日产液量、动液面每3天录取一次。 三、调剖后录取资料 (1)调剖后注水井 注水压力、日注水量、吸水剖面、吸水指数曲线、PI压降曲线(2)对应油井 日产液量、日产油量、综合含水、产液剖面 四、效果评价内容 1、调剖井措施前后注水压力变化情况分析; 2、调剖井措施前后吸水剖面变化情况分析; 3、调剖井措施前后压降曲线、吸水指数曲线对比分析; 4、调剖井对应油井增油情况分析; 5、调剖井措施前后水驱控制储量、水驱动用储量变化情况分析

油水井堵水调剖

油水井堵水调剖是严重非均质油藏控水稳油、提高水驱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油井出水是油田(特别是注水开发油田)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地层原生及后生的非均质性、流体流度差异以及其他原因(如作业失败、生产措施错误等),在地层中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导致水锥、水窜、水指进,使一些油井过早见水或水淹,水驱低效或无效循环。堵水调剖技术一直是油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实现油藏稳产的有效手段。我国堵水调剖技术已有几十年的研究与应用历史,在油田不同的开发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采期后,油田水驱问题越来越复杂,堵水调剖等控水稳油技术难度及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该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在深部调剖(调驱)液流转向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多新的进展,在改善高含水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方面获得了显著效果。 我国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60至70年代主要以油井堵水为主。80年代初随着聚合物及其交联凝胶的出现,注水井调剖技术迅速发展,不论是堵水还是调剖,均以高强度堵剂为主,作用机理多为物理屏障式堵塞。90年代,油田进入高含水期,调剖堵水技术也进入发展的鼎盛期,由单井处理发展到以调剖堵水措施为主的区块综合治理。进入21世纪后,油田普遍高含水,油藏原生非均质及长期水驱使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油层中逐渐形成高渗通道或大孔道,使地层压力场、流线场形成定势,油水井间形成水流优势通道,造成水驱“短路”,严重影响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加之对高含水油藏现状认识的局限性,常规调剖堵水技术无法满足油藏开发需要,因而,作用及影响效果更大的深部调剖(调驱)技术获得快速发展,改善水驱的理论认识及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分析我国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规模,其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①50至70年代:油井堵水为主,堵剂材料主要是水泥、树脂、活性稠油、水玻璃/氯化钙等。②70至80年代:随着聚合物及其交联凝胶的出现,堵水调剖剂研制得以迅速发展,以强凝胶堵剂为主,作用机理多为物理屏障式堵塞,以调整近井地层吸水剖面及产液剖面为目的。③90年代:油田进入高含水期,调剖技术进入鼎盛期,因处理目的不同,油田应用的堵剂体系有近100种,其中深部调剖(调驱)及相关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以区块综合治理为目标。④2000年以后:基于油藏工程的深部调剖改善水驱配套技术的提出,使深部调剖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将油藏工程技术和分析方法应用到改变水驱的深部液流转向技术中。处理目标是整个油藏,作业规模大、时间长。 堵水调剖及相关配套技术在高含水油田控水稳产(增产)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高含水油藏水驱问题的日益复杂,对该领域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堵水调剖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近年来在深部调剖(调驱)液流转向剂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形成包括弱凝胶、胶态分散凝胶(CDG)、体膨颗粒、柔性颗粒等多套深部调剖(调驱)技术,为我国高含水油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所属油田近年来的堵水调剖作业每年就达到了2500~3000井次的规模,增产原油超过50万t/a。目前,我国油田堵水调剖的综合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1.2.1交联聚合物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 弱凝胶也被称为“流动凝胶”(flowing gel)。这里所谓的“流动”是指弱凝胶在试管内呈现流动状态,弱凝胶主要由聚合物和交联剂两部分组成,以整体形式存在,交联状态为分子间交联。一般选择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作为交联主剂,浓度一般为800~3000mg/L。交联剂主要有树脂、二醛和多价金属离子类等。美国使用最多的是乙酸铬、柠檬酸铝(EPT公司)和乙二醛(Pfizer 公司)。我国应用较多的为酚醛复合体、树脂预聚体、乙酸铬、乳酸铬、柠檬酸铝等。形成的凝胶强度通常在0.1~2.5Pa,现场应用则根据地层及生产状况选择凝胶强度。弱凝胶在地层中的封堵是动态的,凝胶在一定条件下可运移,使其具有深部调驱双重作用。 交联聚合物弱凝胶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深部调剖改善水驱技术,但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多,针对性强,且多不抗盐,一般不适宜矿化度100 000mg/L以上、温度90℃以上的低渗地层的深部调剖作业。应用时应重点考虑交联聚合物体系与地层流体、配液用水、油藏温度和油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