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ūn)殷.红(yān)鲜.为人知(xiān)B.奠.基(diàn) 选聘.(pìn) 锲.而不舍(qiè)C.谣.言(yáo) 秩.序(chì) 鞠躬尽瘁.(cuì)D.调羹.(ɡēnɡ) 澎湃.(bài) 目不窥.园(ku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昆仑赫然至死不懈B.典藉挚友妇孺皆知C.抱歉绞肉慷概淋漓D.深宵咳嗽马革果尸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的技术“大佬”A.除了表面上的名声和地位,这款智能手机背后还有些鲜为人知....和故事。
,而是一种让人舒适又信赖的感觉。
B.存在感不是锋芒毕露....。
C.长假过后,学生上课的时候多少有些心不在焉....D.小雪邀请好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少年的你》,可好朋友只想睡懒觉,真是让小雪深恶痛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高。
B.节日期间,人们不仅可以欣赏鹏山旖旎的生态风光,还能欣赏到风情万种的原生态瑶族歌舞。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树立健康有序的规则体系。
D.清明节小长假,南宁市高速路出口车流量持续高涨,有可能刷新春节车流量。
5.天气热了,张杨约李明到河边游玩,李明不想去,同时也劝张杨不要去。
李明的表述最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不行,我父母说不安全,那里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他们不让我去。
B.你脑子有病吧,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人多又不安全,反正我不去。
C.我俩年纪小,家长又没时间陪伴,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我们都不要去了。
D.去哪里?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想去就去,我可不陪你去。
语文版初一_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七单元语文试卷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A、而以奴骖乘( )B、即以头击楹( )C、杀而鬻( )之D 、恶吏苛刻( ) E、死不得葬大茔中( ) F、家无jī( )侍G、主上宵gàn( ) H、必cù( )额曰 J、hàn( )山易 K、衣zī( )衣而返二、默写(12分)1、根据课文写出上下句:(1),脉脉不得语。
(2)白头搔更短,。
(3)散入珠帘湿罗幕,(4),清风半夜鸣蝉2、理解性填空(1)《渡荆门送别》写平野的辽阔和大江的雄姿,突出起雄伟壮丽的诗句是,。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句子是:,。
写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句子是,。
(3)《春望》的颔联是,。
三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关于..传说的话,我们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B、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推敲..着光和影,摄成称心如意的照片。
C、初中三年,光阴荏苒....,许多往事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里。
D、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救死扶伤....,她柔肠百转。
她是中原大地的女英雄——任长霞。
四、遇到下列情况,你认为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 (3分)A、甲乙两班同学为争得一面“精神文明奖”流动红旗发生争执,你想劝劝他们,于是说:“通过争吵来获得精神文明奖本身就不文明。
”B、你的同桌向你请教时,你说:“好吧,让我给你指点指点迷津。
”C、你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同学都向你祝贺,你说:“谢谢大家的肯定,希望大家的普通话说得像我的一样好。
”D、夜已深,你的邻居还在喧嚷,你过去劝阻说:“请不要大叫大嚷!”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 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2套)

第一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难堪.(kān)宰.割(zǎi)鲜.为人知(xiān)B.开拓.(tuò)迭.起(dié)鞠躬尽瘁.(cùi)C.元勋.(xún)呼啸.(xiào)目不窥.园(kuī)D.楷.书(kǎi)彷徨.(huáng)迥.乎不同(jiǒng)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A.彷徨马革果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B.徙劳感情震荡燕然勒功零乱不堪C.磐石深恶痛绝当之无愧不以为然D.滑稽和爱可亲死而后己无瑕顾及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这本书中的人物描写栩栩如生....,人物对话精彩纷呈,看来作者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C.元旦促销活动使原本濒临滞销的数字彩电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D.秋天是九寨沟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今年8月,内蒙古开设国内首个电竞中专专业。
9月,被教育部定为2017年高校增补专业。
B.为了推动城市发展,某市制定了“吸引人口流入、吸引投资进入、吸引产业落户”的政策。
C.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我国连续三年实现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双增长”。
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成都某中学为此积极开展了大规模的献爱心。
5.下列能与加点词语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4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________,和平可期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紧民主自由C.人生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6.下面对几个人物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4分)()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8套)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卓.越(zhu?)元勋.(xūn)白皙.(xī)深恶.痛绝(wù)B.选骋.(pìn)筹.划(ch?u)赫.然(ha)兀.兀穷年(wù)C.迭.起(di?)暑.名(shǔ)深邃.(suì)气冲斗.牛(dǒu)D.涉.猎(sha)迭.起(di?)抹.杀(mě)目不窥.园(kuī)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马革裹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硕果B.感情震荡燕然勒功零乱不堪徙劳C.慷慨淋漓不以为然惹人注目奠基D.契而不舍死而后已至死不懈调羹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A.兽铤.亡群(疾走) 仰之弥.高(更加)B.锲.而不舍(刻) 刮.目相待(擦拭)C.群蚁排衙.(衙门) 呕心沥.血(滴)D.风悲日曛.(昏暗) 平沙无垠.(阻挡)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连日来,暴雨袭击邕城,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细心排查安全隐患。
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七河八岛”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30%左右。
B.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全套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不完个正确的一项是(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两弹..”元勋(x ūn )。
B.春天里每一朵春意盎然的小花,都是经过了久的配酿..(liàng )之后才量终灿然绽放。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你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 ji Ǒng )日光,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D.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生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mÒ)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十年,季羡林在《中华蔗糖)的基础上,又完成了80万字的《糖史),这部呕心..沥血..之作被季羡林视为平生最重要的著作。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D.“感动温州”人物“兰小草”是谁,无人知晓,但“兰小草”的善举,家喻户晓....。
3.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层出不穷。
②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
③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④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⑤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
⑥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A.①⑤②③④⑥B.④①⑥②⑤③C.④⑥①②⑤③D.⑤②③④⑥①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B.天通一号01星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国内空白,实现了航天人30多年来的夙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
C.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测试一、积累和运用(21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A. 稀梳(shū)莅临(Iì)栖息(qī)发髻(jì)B. 竦峙(sǒng)花苞(bāo)诱惑(huó)乌桕(jiù)C. 淅沥(xī)酝酿(rǎng)粗犷(kuàng)镶嵌(xiāng)D. 憔悴(cuì)梦寐(mèi)高邈(miǎo)黄晕(yùn)2. 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A. 然而B. ……的样子C. 这样D.对(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A. 炫耀B. 展示C. 表现D.显示(3)日光永远那么毒, 响亮的天气, 反有点叫人害怕。
()A. 声音很大B. 非常晴朗C. 亮光很强D. 宏大明亮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我生日那天, 母亲送了我一个小礼物,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礼品盒。
B. 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指责, 他终于忍无可忍, 出声为自己辩解起来了。
C. 这个贼得手非常快, 动手干净利落, 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D.天灰蒙蒙的, 不一会儿, 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4.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 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2019年2月14日, 来自陕西的大赛青年团选手陈更凭借超强的诗词________(储蓄储备贮藏)和强大气场, 一举夺得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奖杯。
(2)近年来, 国内外游人________(纷至沓来眼花缭乱接踵摩肩), 使武林圣地生机勃发。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 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 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册)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元勋.(xūn)含蓄.(xù)调羹.(ɡēnɡ)鲜.(xiǎn)为人知B.选聘.(pìng) 筹.(chóu)划赫.(shè)然兀兀.(wù)穷年C.彷.(pánɡ)徨署.(shǔ)名绞.(jiǎo)肉深恶.(è)痛绝D.涉.(shè)猎通宵.(xiāo) 澎湃.(bài) 迥.(jiǒnɡ)乎不同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D )(2分)A.潜心惯注心会神凝一反既往家喻户晓B.慷慨淋漓锲而不舍历尽心血刮目相待C.搏学多识一拍既合锋芒毕露可歌可泣D.妇孺皆知马革裹尸杂乱无章不以为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4.(2016,天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中国自古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
不属于我们的土地,我们一寸也不要。
但属于我们的领土,我们寸土不让。
B.党和政府一定会继续努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2020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单元一、基础知识(48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1)大茔.()(2)宦官()(3)讼诉()(4)拯救()(5)骖乘.()(6)数斛()(7)猝死()(8)徇情()(9)蹙.眉()(10)恂恂()(11)杞人()(12)锦衾()答案:(1)yínɡ(2)huàn (3)sònɡ(4)zhěnɡ(5)shènɡ(6)hú(7)cù(8)xùn (9)cù(10)xún (11)qǐ(12)qīn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3分)(1)衣zī()衣而返(2)躇步cǐ()蹈(3)饿死不lǔ()掠(4)闻者皆dàn()之(5)风chè()红旗(6)纤纤zhuó()素手答案:淄呲掳惮掣濯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
(9分)(1)盈盈一水间.()(2)仍怜.故乡水()(3)将军角弓不得控.()(4)路转溪桥忽见.()(5)国.破山河在()(6)都护铁衣冷难着.()(7)衣素.衣而出()(8)身无所寄.()(9)撼.岳家军难()(10)饰名姝遗.之()(11)主上宵旰.()(12)故所向克.捷()(13)立斩以徇.()(14)宣两手据.地()(15)宣悉以班.诸吏()(16)格.杀勿论()(17)使宣叩头谢.主()(18)强.项令出()答案:(1)隔(2)爱(3)拉开(4)出现(5)国都(6)穿上(7)白(8)依托(9)动,摇动(10)赠送(11)晚(12)攻克(13)示众(14)按(15)分发(16)击打(17)认错(18)硬4.区别古今词义,并准确解释加点的词语。
(5分)(1)后特征..为洛阳令。
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格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是搏击..豪强搏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唯见布被裹尸,妻子..对哭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布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特例征召(2)打死(3)捕捉打击(4)妻子和儿子(5)指平民5.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A.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B.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全真检测检测试卷及答案

(语文版课程同步辅导)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全真检测一、积累与运用 (共24分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骖.乘 (cān ) 纪昀. (jún ) 枹.鼓不鸣 (fú )B.遗.之 (yí ) 札札.. (zhá ) 臣不需箠. (chuí )C.岑.参 (cén ) 锦衾. (qīn ) 臧||王匿.死 (nì )D.斫.之 (zhuó ) 郢. (yǐng )人石性坚重. (chóng )2.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列子? ,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 .B.庄子,战国时哲学家 ,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与老子并称为 "老庄〞为道学之祖 .C.?续资治通鉴·宋纪? ,作者毕沅 ,清代史学家 .它的体例和?资治通鉴?一样 ,属于编年体史书 ,即以时间为纲 ,编排史实 .D.?春望?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他著有?杜工部集? .他被人称为 "诗圣〞 .他和李白合称为 "李杜〞 .他的诗歌豪放奔逸、洒脱不羁 ,有 "诗史〞之称 .3.以下句子中一词多义解释不正确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被唯见布被覆尸 (名词 ,被子 )流血被面 (动词 ,盖住 )以奴骖乗 (用 )宣悉以班诸吏 (拿 )C.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 ,被 )众服为确论 (动词 ,认为 )D.之饰名姝遗之 (代词 ,代岳飞 )皆重铠以习之 (助词 ,凑足音节 ,无实义 )4.以下选项中作家与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A.白居易 - -?渡荆门送别?B.杜甫 - -?春望?C.岑参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辛弃疾 - -?西江月?5.对?渡荆门送别?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A.首||联交代了作者出游出发的地点是荆门,到达的地点是楚国.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和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C.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面平静时的夜景和白天云彩兴起变幻的无穷奇景.D.尾联点题,面对流经故土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乡之情.6.名著阅读 . (3分 )"孩子们所期盼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了.于是,完了.〞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整篇文章的内容 . . 7.诗词填空 .(5分)(1) _ ,雪上空留马行处 .(2 )?迢迢牵女星?中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隔河相望,难以相会的痛苦的句子是:, .(3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三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_ , .8. 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首||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慨;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 .B.诗中 "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阅读理解(共36分)(一 )阅读?强项令? (选段 ) ,完成9~12 题 .(12分)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 ,因匿主家 ,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 ,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 ,乃驻车叩马 ,以刀画地 ,大言数主之失 ,叱奴下车 ,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 ,召宣 ,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 "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 "欲何言 ?〞宣曰: "陛下圣德中兴 ,而纵奴杀良人 ,将何以理天下乎 ?臣不须箠 ,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 ,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 ,使宣叩头谢主 ,宣不从 ,强使顿之 ,宣两手据地 ,终不肯俯 .主曰: "文叔为白衣时 ,藏亡匿死 ,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 ,威不能行一令乎 ?〞帝笑曰: "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 "强项令⑤出 !〞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 ,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 "卧虎〞 .歌之曰: "枹鼓不鸣董少平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驻车叩.马:使宣叩头谢.主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4分)(1 )今为天子 ,威不能行一令乎 ?(2 )由是搏击豪强 ,莫不震栗 .11.从文中画线句子中可看出董宣具有什么精神?(2分)12.董宣是如何执法的 ?请用一个成语答复 .(2分)(二)阅读?包拯? (选段 ) ,完成13~17题 .(13分)①徙知端州 ,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岁满不持一砚归 .②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③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dang )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莽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 )才.(2 )苟.14.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4分)(1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2 )不从吾志,非吾子假设孙也.15.断句 . (断两处 ) (2分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16.选文每段重点写了包拯的一个特点 .第①段突他;第②段突出他;第③段突他 .(3分) 17.请找出选文中穿插的侧面描写的句子 ,并说出其作用 .(2分)(三)阅读下文 ,完成18~20题 .(11分)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 ,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 ,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 ,不过欲杀臣 .杀臣 ,宋莫能守 ,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8.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语. (4分)(1 )子墨子.解带为城 .(2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3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4 )公输盘诎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1 )吾知所以距子矣 .(2 )虽杀臣 ,不能绝||也 .20.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剧烈,用、交代激战之结果,用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 (用原文答复) (3分)三、作文 (40分 )21.自然界的风雨声、校园朗朗的读书声、新年的爆竹声、市井的吆喝、梦中的短笛、记忆中的歌谣、军训中的口号、艺术节的大合唱……总有一种声音牵动你的心,是喜欢?是陶醉?还是……请以 "我的声音〞为题 ,写一篇作文 . 要求:补全题目;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字迹工整 ,书写标准;600字左右 .1.C (A:昀yún B:遗wèi D:重zhòng )2.D (杜甫诗歌的特点是沉郁顿挫,李白诗歌的特点是豪放奔逸、洒脱不羁. )3.B ( "宣悉以班诸吏〞中的"以〞是"把〞的意思. )4.A (?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李白,而不是白居易. )5.A (诗人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6.?五猖会? 作者儿时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 7.略.8.B 9.拉住,勒住;认错;用鞭子打;按,撑10.略. 11.这段描写表现了董宣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精神. 12.先斩后奏13.(1)仅仅(2)随便14.略. 15.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16.为官廉洁;为官刚正、执法严明;克己奉公. 17.如: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更好地突出了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明. 18.(1 )子:夫子,先生,老师. (2 )圉:通"御〞,抵抗. (3 )寇:入侵. (4 )屈服.19.(1 )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 (2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 .20.攻械尽守圉有余诎(公输盘诎)21.略.。
( 参考答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业水平检测 语文科 -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业水平检测语文科(参考答案)说明:部分主观题学生作答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29110共6小题,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每句错、漏、多字均不得分。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畏、自、缘、笼、沙、疑、柳、政、牍。
)(1)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2烟笼寒水月笼沙商女不知亡国恨(3)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2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6)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2(1)一位客居他乡的旅人凭栏闭目,倾听着从远处传来的笛声。
(2)思念家乡33①魂魄②笼罩③仙露琼浆42D【解析】A.察言观色:通过观察别人言语、脸色来揣测其心思;B.群蚁排衙:指整齐地排列着;C.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D.妇孺皆知:连妇女和儿童都知道,形容事件、消息传播范围非常广泛。
结合横线前“所有南腔北调、方言异音、老老少少的海内外中国人”和横线后的“问候所展现的民族向心力与文化聚合力”可知,此处形容汉字覆盖范围之广,“妇孺皆知”最符合语境。
故选D。
52C【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去“从”“中”或删去“使”。
故选C。
62①孝心似籽心里种②敬老如花脸上开【解析】本题考查对联。
注意主题“孝亲敬老”,并且运用所给词组。
对联分上下两联,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
要做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①“孝心似籽”与“敬老如花”都是比喻短句相对,“心里种”是“孝心似籽”的补充,“脸上开”是“敬老如花”的补充,组成的对联“孝心似籽心里种,敬老如花脸上开”,意思是孝心像一颗种子,种在心里,敬爱老人一朵开在脸上的花朵。
与“孝亲敬老“主题对应。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测试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班别姓名总分100分1.请选出以下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 )〔3分〕A蹙.额(cù) 舍.然(shě) 锦衾.(qín) 盈盈一水间.(jiàn)B宵旰.(gàn) 徇.(xùn) 遗.之(wèi) 杞.人忧天(qǐ)C撼.(hàn) 恂恂.(xún) 缁.衣〔zī〕躇步跐.蹈〔cǐ〕D中.伤〔zhòng〕狐裘.〔qiú〕脉脉.〔mò〕擢.素手〔zhuó〕2、以下加点字词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大言数.主之失有大麦数.斛B.知.天长县亦知.其名C.立斩以.徇善以.少击众D.由是.搏击豪强子亦犹是.也3、请解释以下加点词的古今义:〔8分〕〔1〕文叔为白衣..时古义:今义:〔2〕亲党.皆绝之古义:今义:〔3〕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古义:今义:〔4〕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古义:今义:4、根据原文填空:〔8分〕〔1〕?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2〕?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山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
〔3〕在?春望?一诗中,诗人用“,〞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忧国思家者的具体形象,实质上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5.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选出错误的一项〔〕〔3分〕A、?迢迢牵牛星?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
B、?渡荆门送别?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长江沿岸雄伟奇丽的自然景观,而且反映出年轻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博大的胸襟。
C、?春望?围绕一个“望〞字,前四句写春望所见,后四句写春望所感。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奇想把萧索酷寒顿时转化为绚丽烂漫,从一开场就给全诗定下了浪漫乐观的基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答案在最后)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然(yān) 彷徨锲.而不舍(qiè) 妇儒皆知B.萦.带(yínɡ) 元勋锋芒毕露.(lù) 可歌可泣C.殷.红(yīn) 深宵鲜.为人知(xiān) 心不在焉D.调羹.(ɡēnɡ) 昼夜气冲斗.牛(dòu) 慷慨淋离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战国时代,多少无名英雄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B.这个小偷被称作“偷王”,是当之无愧....的。
C.从这件事之后,他的态度一反既往....,有了很大的改观。
D.人民群众对贪污腐化、损公肥私的官员深恶痛绝....。
3.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实。
《孙权劝学》选自这本书。
C.《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第一辆车是卖了骆驼得了钱再买的。
D.《狗·猫·鼠》和《二十四孝图》都是以议论为中心,穿插童年时的经历和感受。
主要目的是批判旧道德。
4.语言运用——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研究,仔细揣摩。
所以,而对于少数好书,则需要精读、细读、反复的读。
A.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
B.有的书只须咀嚼揣摩,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
C.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有的书需要咀嚼揣摩。
D.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选聘.(pìn g)奠基马革裹.尸(guǒ)至死不懈B.秩.序(zhì) 背诵深恶.痛绝(è) 家谕户晓C.抱歉.(qiàn) 澎湃目不窥.园(kuī) 慷概淋漓D.抹.杀(mǒ) 涉猎鲜.为人知(xiǎn) 妇孺皆知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多科学家为了人类科技的进步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B.民族英雄那种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C.西湖胜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白堤和苏堤。
D.做任何事,我们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相信成功最后会属于我们。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既然不内行,所以得老老实实地从头学起。
B.学生能否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C.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D.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000多件。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就是它的主题,它的思想。
②一个作品,几十万字也好,几百字也好,也总有它的核。
③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就像没有灵魂一样。
④思想是主心骨,如果没有这个主心骨,那个作品也就变得松松垮垮不知所云了。
⑤思想是统帅,是灵魂。
A.①③④⑤②B.②①③④⑤C.②①④⑤③D.⑤①②④③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B.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C.顽皮的雨滴最喜欢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D.她笑起来的样子像极了她的妈妈。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1、D 2、B 3、D 4、C 5、D二、(一)1、不矛盾,因为两个词表达的角度不同,确凿是说七八年前自己看到的百草园,那时候只看到野草;而似乎是说自己童年记忆中的百草园不是只有野草。
2.但却3、颜色声音动作特征 4、拟人比喻 5、指泥墙根一带 6.强调百草园趣味很多7、略(二)1.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的空间显得狭小、拥挤,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地方,大人没有不干扰学习的单独休息的地方。
2.(1)儿子因为父亲的咳嗽打乱了自己的思考,也为自己无法分担父亲的病痛而苦恼。
(2)父亲为自己不可避免地一天到晚总咳嗽,打乱儿子的思考而苦恼。
3.夏夜、北方的冬天、大雪。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物的活动起了烘托作用,更突出了父亲为儿子创造学习环境的良苦用心。
4、对儿子既关切又负疚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5.元元明白爸爸每天晚饭后就离家出去是为了怕咳嗽影响自己的学习。
为了给自己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他甘愿献出自己最需要的生存空间,牺牲自己必要的休息。
6.为父亲伟大而无私的爱深深地感动,充满了对父亲的爱和对自己的自责。
7、父亲对儿子深情的无私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爱。
三、1⑴属于⑵曾经⑶忽然 2、①略②略 3、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4、后天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四、作文(略)第二单元一、1、C 2、C 3、C 4、D 5、C 6、同情是一泓清泉,给干涸的土地注入生机。
二、(一)1.(1)第②⑥句(2)第①④句(3)第③⑤句点拨:对于描写手法,会判断,同时应会使用。
2.这个镜头最感人最悲壮。
钟声与号声宣布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时间已经到了,从此他们要和祖国的语言告别。
出于强烈的爱国之情,韩麦尔先生的脸色惨白起来。
3.此时的韩麦尔先生作为民族文化、祖国母语的捍卫者,其形象在“我”心中高大了起来。
点拨:理解“高大”一词的深层含义。
4、C 点拨:此题应结合人物的思想感情来理解。
2024年七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虹莲有删改)
12、文章划线句“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4分)
13、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4、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2分)
15、文章的标题“种春风”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伫立(zhù lì)草率(cǎo shuài)沉沦(chén lún)B. 眼眸(móu)暮色(mù sè)瑟缩(sè suō)C. 憧憬(chōng jǐng)纠结(jiū jié)疏忽(shū hū)D. 恬静(tián jìng)震慑(zhèn shè)粗犷(cū guǎ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炽热喧哗赋予旁逸斜出B. 疲惫荒芜震悚狼籍C. 沉郁颤栗翱翔旁逸斜出D. 惊悸纵横赋予惊慌失措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这次讨论,我们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举办一次文艺晚会。
D. 在这次考试中,我们班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他说。
B.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他说。
C.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他说。
D.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他说。
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春天来了,大地万物都苏醒了。
B.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空中。
C.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一直在努力工作。
D. 他喜欢阅读,就像喜欢吃饭一样。
6.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暖。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他的动作像舞蹈一样优美。
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的一项是()。
A.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验卷及答案全册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50分)1.下列词语在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疙.瘩(gē) 含蓄.(xù) 秩.序(zhì) 钦.佩不已(qīn)B 荒谬.(miǜ) 筹.划(chóu) 赫.然(hè) 气冲斗.牛(dòu)C 彷徨.(páng) 重荷.(hè) 校.补(xiào) 迥.乎不同(jiǒng)D 涉.猎(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仰慕硕果妇儒皆知可歌可泣B. 衰微元勋无无穷年慷概淋漓。
C. 深邃愁苦杂乱无章目不窥园D. 弥高抹杀心会疑神鞠躬尽瘁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3分)()A. 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B.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顽固不化....,终会拥抱大海。
C.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也是豪壮的选择。
D.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A.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B.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C.通过年俗探究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对各地年俗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D.这次辩论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5.为下文空缺处选择填充,最佳的句子是(3分)()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精彩。
A.像一块洁白的綾纱B.像一条波光凌凌的小溪C.像一片五彩的云霞D.像一串流动的珍珠6、名著阅读:(3分)《骆驼祥子》作者是,小说描写了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的关注和同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留圉.(yǔ)骖.乘(cān)卒.(zù)适暴雨
B.臧.亡(zāng)击楹.(yíng)恂恂
..儒生(xún)
C.铁耙.(pá)曳.着(yè)是非木杮.(fèi)
D.棹.舟(zhào)鬻.之(yù)立斩以徇.(xù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啮沙河干瀚海臣不需箠
B.远戌垩漫撼动秋毫无犯
C.宵旰蹙额狐裘抱鼓不鸣
D.舍琴澜干圮于何功之有
3.下列加点词语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唯见布被.覆尸(名词,被子)。
B. 因.匿主家(因为)。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D.年七十四,卒.于官(士兵)。
4.下列课文的作家、作品、朝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强项令》选自《后汉书·酷吏传》,作者范晔,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
B.《渡荆门送别》作者是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人称他为“诗仙”。
C.《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
D.《岳飞》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作者毕沅,清代史学家。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前四史”:《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
B.《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散文,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C.岳飞,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字鹏举。
《说岳全传》就是根据他的事迹演绎的一部历史小说。
D.《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6.关于《强项令》一文故事情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因: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B.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
C.高潮:公主告状,董宣痛陈杀奴的理由;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谢罪,董宣听从。
D.结局:光武帝明白个中道理,重赏董宣,宣从此搏击豪强。
7.关于《诗词五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牛郎织女含情脉脉却不得团聚的句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春望》中写诗人感伤国破家亡的诗句是:国破家何在,城春草木深。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渡荆门送别》中,照应诗题“送别”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填空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特征.。
()
流血被.面。
()
强项令
...()
临.视()
山门圮.于河()
阅.十余岁()
曳.铁耙()
2.补全诗句。
,江入大荒流。
盈盈一水间,。
感时花溅泪,。
,千树万树梨花开。
稻花香里说丰年,。
《第七单元知识速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A.卒cù B.臧亡cáng C.杮fèi)
2.A(B.戌→戍;C.抱→枹;D.澜→阑)
3.D(“卒”是“死”的意思。
)
4.A (范晔,是南朝。
)
5.B(《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文言笔记小说,而不是散文。
)
6.C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董宜是宁死不从。
故选项C错。
)
7.B (《春望》一诗中,诗人感伤国破家亡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二、填空题。
1.征召;盖,覆盖;脖子;居上视下;倒塌;经历;拖着。
2.山随平野尽;脉脉不得语;恨别鸟惊心;忽如一夜春风来;听取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