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八单元第八单元单元分析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八单元第八单元单元分析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4篇课文。

课文中冷静机智的司马光,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孩子,对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白求恩,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赵一曼,他们身上都闪耀着美好的品质。

课文编排本单元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四篇课文。

《司马光》是小学第一篇小古文,这篇小古文比较简单,在教学中需要把握开篇之文的要义,根据已有学习古诗的经验,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灰雀》讲述了列宁发现喜欢的灰雀不见后,与偶遇的一个男孩展开了一次对话。

男孩抓了灰雀,但列宁没有点破,而是以自己对灰雀的喜爱打动小男孩,唤醒男孩的诚实品质。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述了白求恩大夫不顾危险,坚守阵地的崇高精神。

《一个粗瓷大碗》写了通讯员给赵一曼送碗被拒,赵一曼送碗给战士们盛饭的故事,表现了赵一曼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语文要素本单元阅读方面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这是对默读提出的进一步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

重视了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默读的效率,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和阅读课文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默读时思考句子或段落的意思:《灰雀》要求默读时揣摩人物的心理。

《手术台就是阵地》要求默读时思考课题的含义。

《一个粗瓷大碗》要求默读时了解“粗瓷大碗”的感人故事。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默读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习做要求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

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写意见事,要求学生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1.能借助注释理解《司马光》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目标
- 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识字、识别及朗读能力
-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识字
- 研究新生字:热、鸟、乌、晴、雨、风
- 复已学字:冷、过、地、方、午、走
识别及朗读
- 识别并朗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
阅读理解
- 通过阅读课文《小鸟和道路》和讲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
- 利用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识字
1. 师生共同研究新生字:热、鸟、乌、晴、雨、风,学生跟读
2. 复已学字:冷、过、地、方、午、走,师生一起复并巩固记忆
识别及朗读
1. 同学们带着课文《小鸟和道路》跟读,注意节奏和语调
2. 注重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进行识别和朗读,师生一起进行指导和示范
阅读理解
1. 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小鸟和道路》,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生字
2. 分小组进行讨论,回答问题,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语言表达
1.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小组合作演绎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2. 小组讨论,进行故事改编,发挥创造力,尝试编写自己的版本
教学评价
1. 对学生在识字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价,重点关注新学字的掌握情况
2. 对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观察和评估,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发言情况
参考资料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 课文《小鸟和道路》。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板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板书设计)
(2)指导读出灰雀的惹人喜爱。
3.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设计意图:采用读中自悟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关键词语,感悟灰雀的惹人喜爱和列宁的爱鸟之情。
教学环节四
识认生字,指导书写
1.自主观察,发现字的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指导分类。
4.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有重点地进行写字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增强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
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38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9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司马光》。
4.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5.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难点
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一
古今对比,揭示课题
出示“司马光砸缸”情境图,引出故事提问:看到这幅图画,你想到了哪个故事?(司马光砸缸)看来司马光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
教学反思
课题
25灰雀
教学目标
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4.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2024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3.学习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写具体。

【核心素养】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复习重点】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2.学习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写具体。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司马光》A.重点注释:①庭:庭院。

②登:爬。

③没:淹没。

④皆:全,都。

⑤弃:放弃,舍弃。

⑥持:拿。

⑦迸:涌出。

⑧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⑨文中三个“儿”都是什么意思?答:文中的三个“儿”都是代词。

“群儿戏于庭”中的“儿”代指孩子们;“一儿登瓮”中的“儿”代指一个孩子;“儿得活”中的“儿”代指失足跌入水中的那个孩子。

B. 译文: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其中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大家一看都吓跑了,司马光拿石头砸破缸,水流出来,这个孩子得以活命。

C. 人物形象(聪明机智、沉着镇定)的司马光(2)《掌声》A. 人物形象(给人温暖、带来自信、给人勇气)的掌声B. 本文主题本文通过记叙残疾女孩英子上台讲故事的事情,说明爱与鼓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甚至命运,告诉我们要懂得主动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3)《灰雀》A. 人物形象(善解人意、尊重别人)的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天真)的男孩B. 本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寻找灰雀时与捉走灰雀的男孩相遇并交谈,使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赞扬了列宁善解人意,尊重、呵护男孩的品质,以及男孩知错就改、诚实、天真的品格。

(4)《手术台就是阵地》A.人物形象(认真负责、忘我工作)的白求恩B.本文主题本文讲述的是白求恩大夫在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积累并运用关于“仁爱”的名言。 2.学会用默读的方法读课文,区别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名言的大意。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 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 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采用情景教学和活动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分享 、探索,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营造门谐平等的课堂氛 围中,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力求让学生在积极愉快、和写好提示语,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修改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学习第二题。 1.指名学生读题和词语。 2.说一说,可以怎样整理这份购物清单呢? 提示:可以分类列出要买的东西,这样在购物时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3.小组合作,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呢?说一说,然后分一分。 提示:生活用品,食物……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看看哪个小组的分类最合理。
板块五、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三句名句。 2.指名学生读一读。 3.评一评,谁读得最好,怎样能读得更好?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 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园地》,下面我将从说 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
与“目”有关的字词
“陆续、连续、继续”的区别
分类的方法
关于“仁爱”的名言

2022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27一个粗瓷大碗 教师用书教案

2022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27一个粗瓷大碗 教师用书教案

1.认识“陈、曼、联、缸”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

2.能带着问题默默读课文,了解围绕“粗瓷大碗”发生的故事。

3.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赵一曼的高尚品质。

课件。

一 设置悬念,导入新课1.教师叙述:同学们,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

这个粗瓷大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板书:一个粗瓷大碗)3.了解赵一曼。

(出示课件2)赵一曼(1905—1936),女,四川省宜宾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

1935年她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同年11月在与日伪军作战时被俘,1936年8月2日被杀害。

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

2009年9月10日赵一曼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4.教师朗读简介,向学生介绍赵一曼。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切入主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开启本节课的学习。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教师过渡: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本课的生字新词。

1.活动一:正确朗读课文,学习含有会认字的词语。

(出示课件3)chénmànliánɡānɡ陈列赵一曼抗日联军搪瓷缸子huánliánɡdùnzhēn归还高粱一顿饭侦察(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本文共有八个会认字,在文中都有注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会认字的字音,并在课文中把会认字圈起来。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查字典注上拼音。

(2)学生自主学习。

(3)教师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效果,对于学生读错的字音进行矫正。

教师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全班同学认真倾听,对于读错的地方,举手指出来,并进行改正。

预设1:第2自然段中“袭击”的“袭”字读错了,这个字应该读二声才对。

教师强调:是的,这个字不是多音字,它只有一个读音,那就是二声。

这个字在课文中是有注音的,同学们要注意,不要读错。

语文园地八-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园地八-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园地八-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案概述此教案为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教案,主要通过设置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语文课程内容。

本教案主要分为导入、核心教学和拓展三个部分,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语文学习环境。

教学目标•能正确书写生字词并熟记其含义;•能理解、背诵和朗读课文内容;•能运用课文语言并自由发挥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生字词的书写和含义;•熟悉课文内容并能利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提高学生口语和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改善学生朗读中出现的瑕疵。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简单询问学生对该课程的期望。

2.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书写该生字词并熟悉其含义。

核心教学(3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课文,并进行朗读。

2.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3.通过小组互动,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并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朗读。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人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并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指导。

拓展(20分钟)1.教师拓展课文内容,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历史和地理知识等。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表达方式。

课堂效果评估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并对不流畅的地方进行改善。

2.通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词及相关语言知识。

3.学生自评及互评,评估他们在课程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1.找出课文中的重要语言表达方式,并写下句子并解释。

2.自由发挥,写一篇课文相关的小作文。

思考题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觉得它最令人难忘的是什么?2.怎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3.你最喜欢的课文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司马光》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中变得自信的故事。

《灰雀》讲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动人故事。

本次口语交际意在让学生学会请教。

习作的主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引导学生将自己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写下来。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4.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5.在生活中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时懂得向别人请教。

6.积累名言警句。

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难点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四、单元课时安排:《司马光》1课时《掌声》2课时《灰雀》2课时《手术台就是阵地》1课时24司马光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3.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4.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难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入: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学生自由讨论。

第八单元单元导读课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单元导读课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单元导读课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熟悉第八单元《好书伴我成长》,了解阅读的重要性;2.了解故事的结构和角色,能够理解并流畅朗读故事;3.意识到书中的道理与人生经验的关系,启发学生积极阅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故事的结构和角色,能够理解并流畅朗读故事;2.难点:启发学生积极阅读,意识到书中的道理与人生经验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中,我们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好书伴我成长》这篇文章,其中包含以下重点内容:1.故事的结构和角色;2.故事的意义;3.阅读对成长的重要性。

2. 教学方法1.观看视频介绍,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2.借助课堂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合作探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3.课件呈现、教师问答、齐读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与交际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热身•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故事,发表一下自己的体会。

2. 导入•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主题《好书伴我成长》,引导学生理解阅读的重要性,启发学生积极阅读。

3. 阅读篇章•教师齐读篇章,让学生熟悉文章的声调和语境;•分组阅读,通过小组讨论了解故事的结构和角色。

4. 课文解析•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故事的结构和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针对故事情节和角色进行解析。

5. 课文演练•分别设置教师朗读、生硬朗读、情感朗读、小组朗读等环节,让学生在演练中陶醉于故事情节,感受故事智慧与情感。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旨,并开展一场汇报展示,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交流,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产生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同时要求学生积极投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学习氛围。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司马光》这篇文言文。

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这个小故事的。

研究文言文的诀窍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现在我先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听。

请同学试读一次课文,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

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研究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各小组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

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XXX小朋友了。

请同学们说说在课文里XXX做了什么事?讨论XXX持XXX时,心里怎么想?继续探寻XXX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XXX在想什么。

最终得出结论: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

引读“水迸,儿得活”。

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XXX为了救一个掉进瓮里的小孩而砸瓮的故事。

整篇文章分为四个自然段,第一段介绍了XXX的背景和与小孩玩耍的情景;第二段讲述了小孩掉进瓮里的情况;第三段描述了XXX砸瓮救人的过程;第四段总结了整个故事,表达了对XXX的敬佩之情。

三、精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注意语音语调,表达情感。

3.师生共同解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XXX会砸瓮救人?2)XXX为什么要用石头砸瓮?3)你认为XXX是一个怎样的小孩?为什么?4)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5)文章最后说“掌声是最好的鼓励”,你同意吗?为什么?4.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话,描述你们对XXX的看法。

5.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6.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

第二课时四、拓展阅读。

1.介绍XXX。

人教部编版(三上)第八单元口语交际·习作·园地八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上)第八单元口语交际·习作·园地八教案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八【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在通过请教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向别人请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玩得高兴的事。

3.明确并掌握默读课文的方法。

4.认识和“目”有关的字。

5.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给词语分类。

6.读背名人警句。

【学习重难点】1.重点:口语交际和习作。

2.难点:把自己玩得高兴的一件事写下来,表达出当时的快乐心情。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请教)一、谈话导入,引出“请教”。

1.生活中,当你们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时,会怎么办?2.板书“请教”。

3.请教别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做的事,别看它简单,其实大有学问。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请教中的学问。

二、示例引路,明白“请教”。

1.播放录像:星期天,一学生骑车去朋友家,半路上向一位老大爷问路。

他没有下车,径直骑到老大爷身边大声问:“去李林家怎么走?”老大爷装着没有听见,继续在路边干活。

2.看完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学生交流,老师归纳板书。

(用语礼貌表示诚意)三、模拟情境,学习“请教”。

1.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情境。

2.同桌合作,选择一个进行表演。

3.学生上台表演。

4.师生结合请教的注意点进行评议。

四、总结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请教别人时应注意些什么?2.学生交流。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那次玩得真高兴)一、谈话导入。

你平时喜欢玩些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高兴、印象特别深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玩得高兴的事。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在自己经历的事情中,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特别高兴的说一说。

2.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

(1)游戏娱乐活动,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扔沙包、跳绳……(2)同家人去玩,如:和爸爸去钓鱼、一家人去动物园玩……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相机指导。

教师在习作内容上给予指导。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写人的。

包括三篇精读文章、一篇略读文章、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司马光》讲述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赞扬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掌声》写了一次掌声改变了一位残疾姑娘的生活态度的故事,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很重要。

《灰雀》描写了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述了白求恩大夫在炮火中坚持给伤员做手术的事迹,赞扬了白求恩大夫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41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正确读写新词。

二.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司马光》。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默读,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救人英雄司马光和白求恩,了解掌声的意义,看看“剃头大师”的趣事。

2.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

学习表现一个人品质的技巧。

【教学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

2.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中表情、动作、心理、语言的人物写作技巧。

2.学习文章中的人物的优点:如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课题课时完成时间课题课时完成时间24.《司马光》 225.《掌声》 226.《灰雀》 227.《手术台就是阵地》 2口语交际:请教 1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3语文园地 2单元测试与讲评 2约记(16)课时310。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上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建立“闪光人物”墙一、单元教材解读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围绕“美好品质”的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四篇课文。

四篇课文的主人公有机智勇敢、临危不乱的幼年司马光;有关爱呵护儿童的革命家列宁;也有无私奉献、妙手仁心的异国医生白求恩;还有与战士患难与共、关心他人的赵一曼。

从人文主题出发,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件件鲜活的事例呈现了这些人物身上闪着光芒的美好品质,而这些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要素中有两个关键词——默读和带着问题。

二年级,教材就安排了默读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尝试不出声、不指读。

在三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也安排了默读这一语文要素,并在“交流平台”进行了默读方法的总结与实践建议。

之所以要求学生要掌握默读这一阅读方法,因为默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阅读方式和能力,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水平。

在默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去思考问题,全面地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理解意图,收获启示。

因此,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以“默读”作为载体,用“提问”或“带着问题的阅读”来提升阅读效率,实现深度学习,进而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单元习作训练要求“学习写一件简单的事”,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带着问题默读”可以帮助读者步步深入地建构阅读体验,了解事情的经过和人物在实践中的表现。

阅读时思考越有针对性,越积极主动,对文章是怎样写一件事的,也就越能积累感性经验。

在自己写一件事时,这样的感性经验会发酵,迁移到写作实践中。

二、单元学习目标梳理整个单元的编排,为充分体现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本单元的目标可表述如下:学生将知道:1.默读时可以做什么。

2.带着目的和问题,默读课文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一次玩的经历可以写成一篇有意思的文章。

学生将理解:1.只有带着问题阅读,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深层次阅读。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魅力,学会欣赏和朗读古诗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魅力,学会欣赏和朗读古诗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实物(古诗词书籍、古代文人画等)。

2. 教学材料:《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古诗词选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古诗词的演唱视频,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的特点和魅力。

2. 新课呈现(20分钟):a.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词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

b. 教师朗读一首古诗词,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韵律和意境。

c. 学生跟读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 拓展活动(3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朗读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添加动作、音乐等元素。

b. 学生自由欣赏古诗词,选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朗读,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

4.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总结古诗词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对我们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在朗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通过自由欣赏古诗词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设计【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游戏猜字,故事导入。

(指向目标1)1.生说:“司”2.生读两遍“司”3.生:司马光、官司……生:司马光写过《资治通鉴》、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生汇报书写“司”注意事项生书空、描红、书写4.生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5.生:一篇内容很多,一篇内容较短。

1.孩子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一个游戏,猜猜这是什么字?(PPT出示“司”)2.师:哇,很多同学都猜出来了,你看呀,甲骨文的“司”字,就好像一个人手持权杖,张口发布命令,所以司有主持、掌管的意思,演变到今天就变成这样了。

来读两遍。

3.师:那给“司”组个词吧。

师:刚刚大家说到了司马光,你对他有什么理解?师:看来同学们回家对司马光有一定的了解了,“司”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生字,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田字格,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师范写生书写4.写好了,就用你的动作告诉我。

刚才有同学说他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吗?师:那能不能用几句话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呢?5.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给讲清楚了,非常不错。

我们读到的是这样的故事(PPT出示现代文《司马能猜读“司”。

能正确读“司”,把平舌音读读准确。

能给“司”组词,并说说自己对司马光的认识。

能规范、端正、整洁书写“司”。

能用几句话说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作业设计】【锦囊妙计我来拆】1.我能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diē( ) sī( ) qǐ()跌司弃diē( ) shī( ) qì()2.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sī jī tíng yuàn dēng shān zhòng duō fàng qì diē dǎo【穿越时空的对话】3.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古:今:(1)群儿戏于庭. A.家庭 B.庭院(2)水迸.,儿得活 A.溅出 B.涌出(3)光持石击.瓮破之 A.击打 B.攻击【千古佳文我会读】4.我能读好文言文,并请同桌给我评一评。

第八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案:第八单元(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积累优美的语句,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资料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两首》、《孔子拜师》、《司马光》和《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积累优美的语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情感体验: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八单元(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 板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背诵优美语句。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第27课一个粗瓷大碗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第27课一个粗瓷大碗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一个粗瓷大碗》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并能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本节课主要学习《一个粗瓷大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章结构等内容。

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并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备《一个粗瓷大碗》的课文、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课堂讨论: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一个粗瓷大碗》优质教案2.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部分的内容。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第八单元作业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作业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作业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如字、词、句、段落的书写和运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古诗文的阅读与欣赏、写作练习、语文知识讲解等。

具体包括:1. 古诗文:包括《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经典古诗,通过阅读、解析和背诵,理解诗文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2. 写作练习: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语文知识:包括汉字的构造、词语的搭配、句子的构成等,通过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古诗文的阅读技巧,提高写作能力,熟练运用语文知识。

2. 教学难点: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欣赏,写作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教学音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课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通过PPT、教学视频等方式,详细讲解本节课的内容。

3. 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4. 实践活动:通过写作练习、朗读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有条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包括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题,写作练习题,语文知识练习题。

2. 选做题: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篇章的基本结构和句子的基本特点。

2.能够使用词语进行简单的表达。

3.能够独立朗读篇章并理解篇意。

4.了解课文中有关描述性词汇及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篇章的基本结构,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对篇章进行简单的复述。

2.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描绘故事中的人物的外貌特征及性格特点。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案、教具、参考文献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写作、口语练习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请学生进行简单的口语练习,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然后将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简单的描述。

2.自主学习
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那次玩得真高兴》一文,并全文默读两遍,然后将篇章故事情节进行复述。

3.小组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就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表现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4.课堂展示
教师让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并进行简单点评。

5.讲解
教师通过课文内容讲解篇章结构及描述性词汇等。

五、课堂作业
1.完成《那次玩得真高兴》习作的写作。

2.预习下一单元内容。

六、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录在教学记录册上。

七、教学参考
以下是一些教师可以参考的资料:
1.《人教版小学语文》
2.网络相关资料
3.其他相关教育资料。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爱”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司马光》《掌声》《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爱之情,学会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单元口语交际主题是《请教》,在我们有不会的问题是怎么请教别人。

注意使用请教的礼貌用语,小组合作,交流评价。

本次习作主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引导学生把自己玩时快乐的心情写下来。

重点是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写下来。

本次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默读的方法,积累带有目字旁的字,辨析近义词,学会分类,积累名言。

重点是掌握默读的方法,积累字词和名言。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安排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的练习。

《掌声》中的“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英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灰雀》安排了练习“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手术台就是阵地》的重点要求是“默读课文,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2. 口语交际重点是注意使用请教的礼貌用语,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3.写作练习《那次玩得真高兴》,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怎么玩的?心情怎样?然后练习写一写。

4.语文园地板块重点指导学生用合作探究法来学习默读、辨析近义词,学会分类;指导学生诵读名言,背诵名言。

三、单元课时安排24.司马光………………………………………………………2课时25.掌声……………………………………………………………2课时26.灰雀……………………………………………………………2课时27.*手术台就是阵地口语交际:请教……………………………………………………1课时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1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24 司马光教学目标:1.把握好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

2.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教学重难点:1.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

2.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

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认识“司”,学习复姓。

学生说出“司马光”的姓和名,课件简要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他编写了《资治通鉴》。

3.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姓氏歌》,说说里面提到的复姓;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复姓的人。

4.引导学生由课文插图猜测本课内容,并点明这是一篇文言文,是古代的人们写文章用的语言,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教师用较慢的速度范读课文,强调停顿处,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1)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名学生朗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字进行警示。

“司”为平舌音;“众、持”为翘舌音;“庭、登、众”为后鼻音。

“没”读 mò,不能读为méi。

“跌”读diē,不能读成dié。

(3)学生齐读生字,强化记忆。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

“司、庭”是右上包围和左上包围的字,笔顺是先外后内。

“登”上宽下窄,右上部分是两点。

“众”注意第二个“人”的捺变点。

“持”左窄右宽,右边的“寺”注意横画有长有短,横画间的距离相等。

4.教师以正常速度范读课文,读出恰当的停顿。

学生跟读,读流利。

5.全班齐读。

(课件同步出示停顿)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6.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句,小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

1.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3.全班交流。

①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错。

学生说不准,教师应予以点拨。

②各组提出疑难问题,同学讨论,教师点拨。

③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4.小结: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

读出滋味来的人都是这样,课后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5.学生自由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走进现场,感悟品质1.过渡:读了几遍课文,大家应该已经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接下来老师想请一些同学上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先同桌互相讲故事,再请小组上台合作表演,再现故事场景。

(1)提出表演分工建议:一人演司马光,一人演登瓮落水者,两到三人演“众皆弃去”的“众”,一人当旁白。

(2)先选好角色,然后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怎样表演出人物的所做所思。

3.教师随机采访,感悟人物品质。

(1)采访看表演的同学:你们觉得“登瓮落水者”的表演对不对?(提示:是否表演出了紧张、害怕、惊慌)(2)采访表演“众皆弃去”的众人:你们为何要跑开呀?(惊慌害怕、想找大人帮忙、想不出办法)(3)采访司马光:看到有人落水,你为什么不离开?你想的是什么?(想办法救他)4.全班讨论并小结:学了司马光砸瓮救人这个故事,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果断)5.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向全班提问: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二、练讲故事,拓展延伸1.过渡:刚刚我们讨论了司马光是怎样的一个人,接下来我们就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吧!(1)学生讲故事。

(2)教师提出建议。

(有表情有动作的故事会更生动形象)2.古今文章对比,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1)课件出示古今文章对比,师生对读(学生读文言文,老师读现代文),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

有个小伙伴不知怎么的,向盛满水的大瓮上爬去,结果瓮沿窄小,他没站住,“扑通”一声就掉进了大瓮中!瞬间,他被瓮里的水淹没了。

别的孩子一见出了事,头也不回,撒腿就跑;而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力气向大瓮砸去。

终于,水瓮被他砸破,只听得“哗啦”一声,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

瓮里的小孩得救了!(2)教师总结:文言文虽然字少,但是表达的意思很丰富,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这便是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

四、品读,读出理解和韵味。

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

“与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指名读。

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韵味。

3.齐读,读出语气和韵味。

五、拓展延伸。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

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

板书设计:司马光⎩⎨⎧⎭⎬⎫起因:一儿足跌入瓮,没水中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对比结果:儿得活聪明、勇敢沉着、冷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理解生词意思。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课前准备: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导课1.出示课题。

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孩子。

掌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把心中想说的表达出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掌声》。

、2.设置悬念: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沉默落下姿势投来调来情况强烈镇定讲述情绪普通忧伤联系2.多音字。

落下了残疾落叶丢三落四落枕降落刚调来的空调调皮曲调声调风调雨顺3.词语解释。

小儿麻痹症: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脊髓引起,患者多为1岁到6岁的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头痛,严重时导致瘫痪。

忧郁:感到悲伤、苦恼、没有动力。

文静:指一个人不大擅长表现自己,安静不吵闹。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4.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指名试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语速适中,流利通畅,有感情。

5.思考: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下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小女孩英子一直很文静自卑,躲在角落里。

一次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7.讨论分段,概括段意:①写英子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英子上台演讲,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1.英子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段。

2.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

(出示:“说也奇怪……”)(9)英子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那就是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

大家来鼓掌(指名读)英子感受到了吗?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5.出示: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第一段。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英子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英子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

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英子的心里,关注着她。

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4)英子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回顾前面的课文。

)(5)掌声渐渐平息,英子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6.同学们把要对英子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英子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 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英子怎样了?出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