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基质比例

合集下载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膏药,是一种外用药物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关节疼痛、肌肉拉伤等症状。

膏药有许多种类,各种膏药的配方也各不相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其中包括中药膏药和化学膏药。

中药膏药配方:1. 温经散寒型膏药配方:- 熟附子粉:10克- 细辛粉:10克- 川芎粉:10克- 红花粉:10克- 辣椒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寒邪入侵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2. 活血化瘀型膏药配方:- 当归粉:20克- 三七粉:10克- 桃仁粉:10克- 红花粉:10克- 白芷粉:10克- 乳香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皮肤疾病、瘀血等问题。

化学膏药配方:1. 抗菌消炎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抗菌药物:适量- 消炎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抗菌药物、消炎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皮肤创伤、感染等情况。

2. 缓解肌肉疼痛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镇痛药物:适量- 消肿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镇痛药物、消肿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肌肉拉伤、炎症等症状。

以上仅为部分常见膏药配方,具体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还需遵循医师的指导。

在使用膏药前,请确保清洁患处,并避免过敏成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膏药只适用于外用,切勿内服。

结语:膏药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有各种各样的配方和用途。

中药膏药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料,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特点,适用于中医理论所述的病理类型。

化学膏药则以化学合成物为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消肿等作用,常用于现代医学所治疗的症状。

无论是中药膏药还是化学膏药,正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在使用膏药前,务必阅读说明,并严格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膏药制作方法

膏药制作方法

医用凡士林500克在不锈钢锅小火熔成水状加20克医用石蜡稍加热,加20克药酒浸液或打集细的药熬好,放凉就成了,用法每日涂1-2次,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峋为白膏药;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

【原创】树脂膏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将树脂放入不锈钢锅内,加温至60到80度,待其软化,保温10分钟,再升温至100度左右,不断搅拌,使树脂成为稀薄液体,再将松香蜂蜡加入,并不断搅拌到完全溶解,将远红外陶瓷粉过筛后,逐渐加入锅内,不断搅拌,待基质充分混合后,加入均匀的药粉,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渗透剂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进行摊膏。

可加工成每贴10克,作好的膏药要装袋密封,三天后即可应用!当然也可以不用松香蜂蜡等,直接把树脂熬开加入药粉和中西药渗透剂即可应用!基质的比例:树脂200克松香45克蜂蜡20克陶瓷粉60克氮酮5毫升药粉120克(粉碎越细吸收越好)。

如果不用松香蜂蜡等,树脂和药粉的比例可以为500:200左右。

根据现代研究,膏方中加入远红外陶瓷粉,可以发出远红外热能,可激发经气,调节免疫,平衡阴阳,天然树脂对皮肤无刺激,不会产生过敏现象,且基质稳定,粘性持久,常温下膏药不会变形,不会污染衣物。

国内更有人给总结了几点好处1,载药量大,每贴含生药15到20克,《当然你可以作的大一些嘛》,2无铅丹,无松香,无蜜糖,无油《我指后者而言》3药物不经高温熬制保证了大量有效成分免受高温破坏4与皮肤亲和性,保湿性,可反复揭贴,适合现代人的要求!去年我参加了膏药学习班,花去了千余元,带回来1000克树脂现在还没用完,当然还有膏药机,如果有需要的我半价给你们啊!哈哈!后悔啊!我觉得还是传统的黑膏药实在好用!再有什么问题大家留言吧,我们共同讨论!至于膏药组方,还是用自己的经验方吧,要不就用冰台老师的复方骨仙膏。

天然主要来源于植物渗(泌)出物的无定形半固体或固体有机物。

特点是受热时变软,可熔化,在应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一般不溶于水,而能溶于醇、醚、酮及其他有机溶剂。

膏药基质比例[指南]

膏药基质比例[指南]

松香膏方:1、驱风止痛膏:天南星粉,半夏粉,川芎粉,草乌粉各30克,薄荷脑,樟脑,胡椒粉各10克,松香1000克,蜂蜡90克,花生油210毫升,先将松香、蜂蜡、花生油熬至滴水成珠,加入前四种药粉至不粘手为度,入冷水一周后加后三种药粉即成。

每贴用3-5天,主治风湿腰腿痛及跌打损伤。

2、药方全加工成120目的中药细粉.(当然,不嫌麻烦的话也可用酒精提取法,即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会更好!)基本比例:100克松香+17克香油+9克蜂蜡+30克滑石粉+5克氧化锌+药粉夏天80克冬天60克+冰片5克+樟脑5克+硅氮酮3毫升文火依次融化混合均匀即可成膏.做成的膏药为土黄色,同样易贴易揭.树脂膏基质的比例:树脂200克松香45克蜂蜡20克陶瓷粉60克氮酮5毫升药粉12 0克(粉碎越细吸收越好)。

如果不用松香蜂蜡等,树脂和药粉的比例可以为5 00:200左右。

环保型益气平喘膏的制作工艺组方A组南星30g,半夏30g,肉桂30g,白芥子30g,洋金花30g,甘遂30g,沉香15g,皂荚30g,蛤蚧20g,冬虫夏草15g,辽细辛30g,冰片10g.B组麻黄60g,广地龙45g,钟乳石60g,百部45g,杏仁45g,五味子60g,沙参45g,桔梗45g.C组松香(A组药粉的1.5倍),樟脑(占松香的夏天20%冬天22%),仙石粉(占松香的40%),远红外陶瓷粉(占松香的10%),凡士林(占松香的6%),薄荷冰(占松香的3%),氮酮(占松香的4%新型膏药制作方法松香膏药处方1:麻黄45 稀签草50 海风藤50 羌活50 桂枝35 生马钱子30 田七10 生龙骨15 炮甲15 白附子30 乳香20 没药20 筚拨30 山萘20 独活20 玄参25 当归40 荆芥35 双花30 川椒40 干姜45 急性子30 木瓜45 川芎40 牛膝50 杜仲50 生川乌40 生草乌40 生南星40 生半夏40 牙皂50 云南一枝篙50子水牛角粉各20 乳香没药各6共为细末.2:公丁香血竭各12 土鳖虫炒白介子煅自然铜红花川断蜈蚣全虫五倍。

【新提醒】简简单单做膏药要是感觉好给加点分

【新提醒】简简单单做膏药要是感觉好给加点分

【新提醒】简简单单做膏药要是感觉好给加点分
膏传统基质和现代基质都可以以500克基质为例药
1.中药粉剂威灵仙川乌细辛肉桂丁香川椒干姜白芷各20克粉碎
2.中药酊剂解痉镇痛酊3瓶或辣椒浸膏1到2克混于粉剂中并晾干
3.中药透皮剂樟脑25克
包装无纺布膏药布
性质属于温灸膏
回复摘录
把药放入铅丹基质中做成膏药把药放入铅丹基质中做成膏药
中药粉和辣椒浸膏都热性的,大部分患者有发热感觉,效果不错,但发热中药都有刺激性,从理论上辣椒浸膏的剂量是1%到3%,但可惜的是人的耐受程度不一样,有的贴了感觉痛,所以先少量适用。

中药粉是用粉碎机粉碎的,樟脑不是,可以捣碎,如果要求很细,得用少量酒精研细。

医友:我研樟脑的方法是加少许滑石粉,慢慢研磨,会研的很细的!。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一)(本方剂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后使用)五虎痹症膏1.药物组成A组:生马钱子60 g,生川乌30 g,生草乌30 g,生南星30 g,生半夏30 g,当归30 g,五加皮30 g,透骨草30 g,肉桂30 g,川芎45 g,细辛15 g,干姜30 g,红花30 g,杜仲30 g,冰片30 g,吲哚美辛片25 mg X80片,苯海拉明片25 mg X40片。

B组:松香720 g(用量为A组药粉的1,5倍),樟脑夏天用144 g(占松香用量的20%)、冬天用158 g(占松香用量的22%),凡士林43 g(占松香用量的6%),远红外陶瓷粉72 g(占松香用量的10%),“新我”氮酮29 mL(占松香用量的4%)。

2.制作方法上述A组药物研为细粉,过80目~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松香压成粗粉入铁锅或电热锅内,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樟脑、凡士林搅拌使其完全熔化后加入混合均匀的A组药粉,最后依次加入远红外陶瓷粉、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每帖40 g的五虎痹症膏,装袋密封,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颈肩腰腿痛4.治疗效果颈椎病20人,治愈12人,好转6人,无效2人。

肩周炎19人,治愈12人,好转5人,无效2人。

腰椎病23人,治愈7人,好转14人,无效2人。

骨性关节炎28人,治愈18人,好转8人,无效2人。

跟骨骨质增生38人,治愈34人,好转3人,无效1人。

网球肘20人,治愈14人,好转3人,无效3人。

软组织损伤40人,治愈32人,好转7人,无效1人。

5.注意事项①用药期间可与牵引、针灸、按摩方法同治。

②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③孕妇禁用。

6. 方剂来源河南省滑县焦虎乡小马村红飞卫生所杨红飞速效黑膏药(止痛用)1.药物组成生川乌10,生草乌10,蝎子,10,蜈蚣,10,乳香10,没药10,红花10,血竭10,穿山甲10,透骨草10.2.制作方法香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

黑膏药的制作:基质的准备

黑膏药的制作:基质的准备

黑膏药的制作:基质的准备黑膏药的制作:基质的准备1、准备工作:(1)、工具:炉灶、铁锅三个(一个炼油,一个下丹,一个过滤用)、铁勺一把(撩油用)、60 目铁筛一个(过滤用)、防火盖(宜铁质)、搅拌棍一条(宜干燥的桑、槐木、长约1.2—1.5米)、水池或大盆一个、小水盆一个。

(2)、材料:①、油:有香油、棉子油等,按地区习惯而定,但以香油为佳。

香油(麻油)本身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熬制的膏药色泽乌黑有光泽、性粘;熬制过程中泡沫少,便于操作。

在应用上具有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舒的优点。

由于保持滑润的时间长,而易被皮肤吸收,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②、铅粉(官粉):以含铅量多、质重者为佳。

应用时宜炒去水份过筛,250g市斤香油。

采购铅粉时要注意识别真伪!2、炼油:炼油是制作膏药基质的关键,炼油程度必须掌握适宜,这直接影响到膏药的“老” “嫩” 。

常以下列标准来判断:(1)、油烟:开始为青色(浅),逐渐转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撩油时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

(2)、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其向锅中央集中为准。

(3)、滴水(30℃)成珠、吹而不散、散而还原: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撩油时均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炼油时火不宜过猛,如已着火,用防火盖将火压灭。

3、下丹成膏:将炼好的油在火上边加热边下丹,丹下完后,必须掌握仍能加热熬炼的程度,并随时检验,才能使基质的老、嫩合适。

下丹撒布要匀,并不停的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锅底。

下丹的速度太快而易溢锅,且基质的质地不匀;太慢时,又不易掌握其老嫩。

如在下丹过程中着火,应暂时停止下丹,待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

下完丹后要及时观察其颜色,当视其变成深灰色或黑色时应立即做老、嫩检验,滴水(30℃)成柱,软而不粘,拉而不断。

如偏嫩再继续加热;偏老兑适量较嫩的炼油,一般嫩些比老些好,因做膏药仍需加热。

合格的膏药基质软化点 55—68 度。

4、去火毒:下丹成膏后离火,用冷水喷洒锅中,即有黑烟冒出,反复多次,待稍冷时以细流倾入盛有较多冷水的水池或水盆中,并同时以木棍顺时针方向搅动,使其随水旋成带状。

[转载]各种膏药的配方

[转载]各种膏药的配方

[转载]各种膏药的配方原文地址:各种膏药的配方作者:五虎痹症膏1.药物组成A组:生马钱子60 g,生川乌30 g,生草乌30 g,生南星30 g,生半夏30 g,当归30 g,五加皮30 g,透骨草30 g,肉桂30 g,川芎45 g,细辛15 g,干姜30 g,红花30 g,杜仲30 g,冰片30 g,吲哚美辛片25 mg X80片,苯海拉明片25 mg X40片。

B组:松香720 g(用量为A组药粉的1,5倍),樟脑夏天用144 g(占松香用量的20%)、冬天用158 g(占松香用量的22%),凡士林43 g(占松香用量的6%),远红外陶瓷粉72 g(占松香用量的10%),“新我”氮酮29 mL(占松香用量的4%)。

2.制作方法上述A组药物研为细粉,过80目~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松香压成粗粉入铁锅或电热锅内,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樟脑、凡士林搅拌使其完全熔化后加入混合均匀的A组药粉,最后依次加入远红外陶瓷粉、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每帖40 g的五虎痹症膏,装袋密封,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颈肩腰腿痛4.治疗效果颈椎病20人,治愈12人,好转6人,无效2人。

肩周炎19人,治愈12人,好转5人,无效2人。

腰椎病23人,治愈7人,好转14人,无效2人。

骨性关节炎28人,治愈18人,好转8人,无效2人。

跟骨骨质增生38人,治愈34人,好转3人,无效1人。

网球肘20人,治愈14人,好转3人,无效3人。

软组织损伤40人,治愈32人,好转7人,无效1人。

5.注意事项①用药期间可与牵引、针灸、按摩方法同治。

② 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③孕妇禁用。

6. 方剂来源河南省滑县焦虎乡小马村红飞卫生所杨红飞速效黑膏药(止痛用)1.药物组成生川乌10,生草乌10,蝎子,10,蜈蚣,10,乳香10,没药10,红花10,血竭10,穿山甲10,透骨草10.2.制作方法香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

膏药基质的选用

膏药基质的选用

膏药基质的选用若干年前首先自己做的黑膏药,记得当时是山西中医学院的一个朋友拿来一张他老师的一张治疗腰间盘突出的药方,当时只是为了看做黑膏药的效果,便自己亲手制作了400多贴,不过结果还是挺满意的,黝黑锃亮。

不过弄得我自己全身几天膏药味去不掉,医院的都问我这是什么味,哈哈。

由于做黑膏药麻烦,这些年搁浅了,最近自己做了,松香膏,试验了2次,成功了,粘性很好,接膏药时汗毛有的跟着拔掉,皮肤无残留。

但是觉得还是麻烦。

有实验了基础,把黑膏药基质、松香膏基质做了一些,可是现在的病人太懒了,连烤膏药都嫌费事,所以萌生了,即贴即用的基质的制作,现在的白膏药、巴布膏等都是化工产品,所以不愿意用。

试验了1个多星期,终于做出来3种基质,既有硬度、又可保湿、遇热不流淌,不过现在还在试验阶段,计划明天找人试帖,目前自己试贴了一个,看基质应该没问题的,今天突然考虑到基质可以通过若干材料勾兑,那么对于药物的释放有多大影响,查找资料很少,比如樟丹、香油、植物油类、松香、液体石蜡、蜂蜡、黄酒、乙醇等这些都是可以使用的,各有优点和缺点,比如黄酒、乙醇对药物释放快,但容易挥发,不适合长期保存,樟丹释放药物起效慢,适合长期保存,可液体石蜡只是可以溶解挥发性、生物碱类的那么释放药物又如何呢,香油或植物油类的释放药物又如何呢,这些资料很少,迷茫中,这3种基质最后要保留一种勾兑方法用于临床,虽然基质可以,但还是需要对于这些基质的释药性进行考证。

yangxiaojun8644淘宝上很多基质都是即贴即用,可以试试,自己配太麻烦jrtzxjh自己配的第一是要起到更好的疗效,发挥最大的药效;第二可以远离化工产品,第三物美价廉高云天他山之石;用水和糖稀做基质,偶不懂膏药,供楼主参考jrtzxjh水和糖稀做基质,有一个缺点,就是流淌,在一个不是太稳定,基质已经研究成功了,现在还是再试验和完善阶段,目前主要是对樟丹、香油、植物油类、松香、液体石蜡、蜂蜡、黄酒、乙醇等这些物质对药物的释放影响有多大,正在考证。

膏药的制作方法

膏药的制作方法

膏药的制作方法历代医家均崇尚“ 外治之理即为内治之理” ,膏药即是外治法最常见、效果又是最好的一种。

至今已流传几千年,它是全科治疗实行的一种内病外治的极佳方法,利用药物直接施于病者外表穴位或患处,借助经络的通路发挥药物的通径走络、行滞去瘀、开窍透骨、舒筋活血、驱风散寒的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膏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古医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膏药之优劣,疗效是根本。

避免了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缺点是增加了针对皮肤的一系列问题。

研究过膏药的人总感觉制作起来并不复杂,膏药制作的关键问题在细节上,一个细节不注意就会失败,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会在一次制作过程中全部出现,需要一定的技术参数标准,尤其是基于传统黑膏药含铅、不易掌握火候等不足,于是制作工艺开始走向无铅、无丹、无烟、无毒;低温制作不破坏药物有效成分,可以制作成不同颜色,膏药透皮效果好等技术参数,在基质选择上比黑膏药有更大的余地,制作工艺逐渐具有以下优点:①采用新型基质及工艺,改变了传统膏药以铅粉成型的工艺,符合现代人重视健康环保的思想潮流;②先提纯药物,然后与做好的基质低温复合,避免药物在高温状态下分解;③中药可根据其特性采用不同的提纯工艺,并分次添加,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药物的生物活性,提高疗效;④无铅膏药制备全过程基本无烟,大大降低了制备环境要求;⑤使用时不用火烤,膏药透皮吸收效果好,疗效倍增。

各类膏药的特性简述1、传统黑膏药:硬膏药(也称黑膏药)传统黑膏药由于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疗效快捷、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在民间盛传千年,绵延不衰,并为基层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许多民间大夫仅凭祖传膏药就享誉一方!目前仍是一些基层大夫及医疗机构制作膏药的主要剂型;在长期的临床过程中,人们逐步发现了传统黑膏药的一些不足之处:①传统膏药采用高温炸药的过程中容易损害部分药的生物活性;②黑膏药容易粘于皮肤表面,有些患者不愿意使用;③只能制备成单一的黑色;2、无铅膏药、新特膏药:基于传统黑膏药的以上不足之处,很多膏药研究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逐步发明了无铅膏药及一些新膏药的制备;无铅膏药、新特膏药熬制工艺基本一致,在基质选择上比黑膏药有更大的余地,如:松香、各类油等;它们均具有以下优点:①采用新型基质及工艺,改变了传统膏药以樟丹成型的工艺,因此膏药不含铅,避免了铅的毒副作用,符合现代人重视健康环保的思想潮流;②先提纯药物,然后与做好的基质低温复合,避免药物在高温状态下分解;③中药可根据其特性采用不同的提纯工艺,并分次添加,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药物的生物活性,提高疗效;④无铅膏药制备全过程基本无烟,大大降低了制备环境要求;⑤可制备成红、绿、黄、黑等各种颜色,患者易接受;⑥膏药透皮吸收效果好,疗效倍增。

膏药基质的配置方法

膏药基质的配置方法

膏药基质的配置方法膏药是外用膏剂(包括软膏剂、膏药、橡皮膏)的一种,古代归属于“薄贴”。

系以食用植物油与黄丹或铅粉等经高温炼制成的铅硬膏为基质,并含有药物或中药材提取物的外用制剂。

膏药作为中国制剂中的一种传统剂型,早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油、丹熬炼而成“膏”的记载。

《刘涓子鬼遗方》中亦有多种“薄贴”的记载。

“薄”指软膏,“贴”指膏药。

唐、宋以来对膏药的应用更加广泛,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为膏药在应用方面的专著,对膏药的方药、应用,尤其在制备工艺上均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并有进一步发展提高,其“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的新观点,颇为众人所信赖,并后世医家所推崇。

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通过外贴,还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法风湿、治跌打损伤等。

《理瀹骈文》上论及膏药的作用时,有“截”、“拔”之说,谓:“凡病所集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外,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橡胶为主要基质的为橡皮膏;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

最常用的是黑膏药。

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

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

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

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

炼制膏药,需有麻油浸药→烈火煎沸→文火久熬→药枯过滤→药油滴水成珠→下黄丹→加香药或贵重药或胶体性药物→去火毒→涂布冷却→烘化贴用等程序。

下面以黑膏药的熬制进行介绍:第一步炸药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为止(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

去渣滤净,即为膏油。

注意:1.有时未炸前,往往需将药料在油内浸泡一定时间,经验上有春五、夏三、秋七日之说。

中医针推外治版?两个热熔压敏胶基质膏药的配方。

中医针推外治版?两个热熔压敏胶基质膏药的配方。

中医针推外治版?两个热熔压敏胶基质膏药的配方。

一、薄荷胶粘贴膏
甲组份天然橡胶 100 聚异丁烯
20 聚丁烯 20 氢化松香 100
羊毛脂 10 氧化锌 100 抗氧剂 1.5
乙组份薄荷脑 100 水杨酸甲酯62.5 樟脑
75 抗组织胺剂 6.5
此配方为薄荷胶粘贴膏的专用压敏胶。

它是在橡皮膏基体中加入薄荷、水杨酸甲酯等药物制成的医药压敏剂。

用于治疗肩膀痛、神经痛等疾病。

配制比例为甲:乙=80:20。

二、辣椒胶粘贴膏
甲组份天然橡胶 100 聚异丁烯
20 聚丁烯 20 氢化松香 100
羊毛脂 10 氧化锌 100 抗氧剂 1.5
乙组份辣椒粉
100 辣椒精 43
此配方为辣椒胶粘贴膏的专用压敏胶。

它是在橡皮膏基体中加入辣椒粉、辣椒精等制成的医药压敏胶。

对增强人体血液循环,治疗跌打损伤具有一定的效力。

配制比例为甲:乙=70:10。

热熔压敏胶(HMPSA)是以热塑性聚合物为主的胶粘剂,集热熔胶和压敏胶的特点于一体,无溶剂,无污染,使用比较方便。

它在熔融状态下进行涂抹,冷却固化后施加轻度指压就能起到粘合作用。

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尿布、妇女用品、双面胶带、标签、包装、医疗卫生、书籍装订、表面保护膜、木材加工、壁纸及制鞋等方面,其中,包装用HMPSA消费量最大,几乎占总量的一半。

爱爱医医学论坛?论坛?★中医中药区?中医针推外治版?两个热熔压敏胶基质膏药的配方。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

工艺:
B 水煎二次,每次 1 小时以上,2 次药液混合后用 100 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 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约 70 摄氏度时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 70 度左右入 A,搅拌
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 45g 的蠲癌灵 100 贴,做好的膏药要装袋密封置于阴凉处保存。
4、去火毒:
下丹成膏后离火,用冷水喷洒锅中,即有黑烟冒出,反复多次,待稍冷时以细流倾入盛有较多冷水的水池或水盆中,并同时以木棍顺时针方向搅动,使其随水旋成带状。待冷却后,将其拧成适当小坨,浸于冷水内 7—10 天,每日换水 1—2 次。
金丝膏药基质:香油:松香=1:3.5(约)
膏药:透皮剂=1000:(5-10g)
主治:肝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等,对肝硬化亦有显著疗效。
绿云膏
处方:
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元参、木鳖仁、全虫、甲珠各 60g,乌蛇 20g,蜈蚣 40 条,铜绿 90g(块),松香 3500g,麻油 1000g。
制作:
将麻油加热至 40-80 度时,将诸药下入油内,文火煎熬,约 20-30 分钟左右,药色为棕褐色,油温为 240-260 度时,将锅离火,稍凉后,纱布过滤,洗净油锅,将滤油用 100 目筛再次过滤煎熬至滴水成珠时,油温约 320-360 度时离火降温至 240-260 度后,入松香,文火加温至熔化,做老嫩试验,不粘手,拉撕较好为佳,后入冷水中不断拉丝 1-2 时去火毒分条,浸泡 1 周后摊膏。
主治: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急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
蠲癌灵
处方:A、生马钱子 60g,生川草乌各 50g,甘遂 30g,洋金花 50g,七叶一枝花 60g,蛴螬 30g,

新型蜂蜜膏药基质配方

新型蜂蜜膏药基质配方

新型蜂蜜膏药基质配方
材料:
医用级蜂蜜:10g
油酸己酯:20g
聚乙烯醇:10g
丙二醇:5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g
环氧化大豆油:5g
吡啶基丙酰胺:5g
甘油:5g
聚山梨酯80:5g
步骤:
将医用级蜂蜜加入到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并搅拌均匀。

在另一个容器中,将油酸己酯、聚乙烯醇、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环氧化大豆油、吡啶基丙酰胺和聚山梨酯80混合均匀。

将两个容器中的混合物缓慢地倒入一起,并用力搅拌至获得均匀的混合物。

最后加入甘油,再次混合搅拌至均匀。

制作出来的新型蜂蜜膏药基质,可以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疼痛,并且对于治疗现代人常见的皮肤病症非常有效。

同时,这个配方的成分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微调和修改。

但请注意,在使用或开发相关产品时,请务必遵循相关监管规定,并请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一种新膏药的制作方法

一种新膏药的制作方法

一种新膏药的制作方法楼主天问28342014-11-10 15:28:21在爱爱医***学了很多东西,感谢各位爱友的无私奉献。

特将我这么多年制作膏药和到培训班学习制作膏药的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也希望斑竹能加点分。

现在的膏药分为有铅膏药和无铅膏药,主要考虑现在的医疗大环境,我现在很少用有铅黑膏药了,采用一种新型的基质就是热溶胶,然后加入药物,具体如下:1,基质和药粉的比例一般在3:1左右,基质略多一些无妨。

2,膏药配方中一般有粗料和细料之分,粗料一般最好制作成流浸膏,细料要过120目筛。

3,医用压敏热溶胶1000克,放入锅内加热融化(80度左右即可不需要100度的温度),在60~70度左右将药粉徐徐加入搅拌均匀, 然后在40度左右时再加入流浸膏,和氮酮(透皮剂其中基质和氮酮的比例在1000:10左右),继续搅拌,然后摊膏.每张膏药25~30克。

浓缩膏的制作:将处方中的药物置于锅内加适量水,第一次一般高出药料4-6寸,先浸泡2-3小时,以文火加热,待药料充分膨胀,即加大火力煮沸。

依药料的性质不同,煮约1-2小时,取出煎汁,残渣加水再煮。

第二次加水量一般高出药料2-3寸或淹没即可。

如法煎煮二次,煮至药料已透无硬心,煎液气味淡薄为度,取出煎汁,残滓压榨,将两次煎汁及压榨汁合并,用100目筛过滤,一次滤不赶紧可重复滤一次,尽量减少滤液中的杂质。

取上煎液置锅内,先以武火加热煮沸,待汁转浓时降低火力,改用文火徐徐蒸发浓缩,同时不断搅动,防止焦化,熬成浓缩稠膏(如益母草膏状)。

如有条件的学员,可将浓缩膏烤干去尽水份,再将其研成细粉备用更方便。

药物的配方很多,我用的最多的就是复方灵仙膏,药方子网上可以查的到。

其实我个人觉得有个好方子更好,但也不能一成不变,要灵活机动,辩证加减。

毕竟病情是变化的。

还有要配合其他方法治疗,我一般是做个针刀配点膏药再开几幅中药。

效果一般都很好。

纯中药渗透剂的膏药(原创)及松香膏药的制作

纯中药渗透剂的膏药(原创)及松香膏药的制作

纯中药渗透剂的膏药(原创)及松香膏药的制作纯中药渗透剂的膏药(原创)及松香膏药的制作纯中药渗透剂的膏药(原创)膏药我常做的是松香膏药,不会象黑膏药制作的那么麻烦,又不用麻烦去火毒,而且量的多少可以随机调整。

制作时把中药分开研成粉,过100-120目细筛,然后照量称取,搅拌均匀加入基质里,稍凉摊膏就行。

基质配方:松香:蜂蜡:渗透油=100:9:18。

渗透油配方:生姜片50g 花椒30g 辣椒(整个)30g 葱头50g 独头蒜50g 放500克油里炸好,这个配方是我师兄林少忠给我的,原来有血余50克,我去掉用起来也可以,这个油做渗透剂很好的,材料又易得!那药物的配方自己去找,我不提供了!松香膏药的制作有多种方法,下面介绍一种新型制作方法。

松香与香油比例:100:20中药处方:依自用经验方。

一、药物的提取中药分成粗料和细料二种。

1、将中药粗料放入容器内加95%酒精内(以酒精浸没药物为准),浸泡15天后过滤。

过滤液装容器备用。

药渣另煎。

2、药渣倒入锅内水熬二次,每次1小时,各取药液一次,二次药液混合后,文火浓缩至200-300ml。

3、将药渣所熬之浓缩液倒入事先准备好的乙醇提取液(过滤液)内,搅拌均匀,充分混合,静置24小时后过滤,去除杂质以备用。

4、将乙醇提取液和药渣浓缩液混合,再文火浓缩至200-300ml。

二、基质制作1、将香油倒入锅内文火加温40-80度时,加入松香,溶解中不断搅拌直至完全溶化。

并开始出现青烟——浓黑烟——白烟。

出现白烟时作贴皮试验,以不沾皮肤、无膏迹则为成功。

2、立即将其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泠水中,反复拔扯以去火毒,并浸泡7-10天,每天换水一次。

3、此时的松香基质呈棕黄色或金黄色。

三、摊膏1、低温溶化松香基质并去尽水气,再用武火加温,分次加入提取液并为断搅拌,以能让药物有效成份介入基质中而水份被蒸发。

2、关火,其温度降至60-70度时加入细料,40度时加入渗透剂(包括中药渗透剂)。

小儿咳喘膏药_真方_为临床医生指导治疗_一本万利

小儿咳喘膏药_真方_为临床医生指导治疗_一本万利

小儿咳喘膏药_真方_为临床医生指导治疗_一本万利
R: 桔梗20克荆芥20克紫苑20克百部20克前胡20克五味子20克南天竹子20克黄芩20克
杏仁20克桃仁20克牙皂40克知母18克
贝母18克巴豆10粒黄连8克白帆8克
白芨8克干姜10克冰片3克
我做的是黑膏药,一张6克,贴于小儿两个乳头中间的膻中穴,48个小时一次,把上方做成粉,加入熬好的膏药基质中,比例是100克基质,加药粉25克,氮酮的比例是总量的百分之三,也可以用于成人,膏量是20克,用法同小儿,对严重的咳喘小儿与输液同用,可以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

不是很严重的小儿,可以配点口服药,不打针,一般两天左右小儿咳嗽就可以治愈了。

谢谢大家的鼓励。

下次我发我在记创的小儿腹泻贴,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膻中RN17 Dàn zhōng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解剖〕在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

〔配伍〕配曲池、合谷(泻法)治急性乳腺炎;配内关、三阴交、巨阙、心平、足三里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配中脘、气海治呕吐反胃;配天突治哮喘;配乳根、合谷、三阴交、少泽、灸膻中治产后缺乳;配肺俞、丰隆、内关治咳嗽痰喘;配厥阴俞、内关治心悸、心烦、心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医用乳膏基质配方

医用乳膏基质配方

医用乳膏基质配方
医用乳膏基质配方是制备医药乳膏的关键。

医用乳膏基质一般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剂三部分组成,其配方需要根据所要制备的药物性质和使
用要求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医用乳膏基质配方:
1. 油相:一般选用白软石蜡、液体石蜡或微晶石蜡等作为基础油,可
根据需要添加其他油类物质。

具体比例为:白软石蜡10-30%、液体
石蜡10-20%、微晶石蜡5-15%。

2. 水相:水相中通常含有活性成分,如药物或营养素等。

需要根据不
同的药物性质和使用要求进行调整。

具体比例为:活性成分1-5%、甘油3-10%、丙二醇2-5%、聚山梨醇20 0.5-2%。

3. 乳化剂:乳化剂是将油相和水相混合的关键,常用的乳化剂有非离
子型乳化剂和阴离子型乳化剂等。

具体比例为:非离子型乳化剂2-5%、阴离子型乳化剂0.5-1%。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医用乳膏基质配方,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药物的
性质和使用要求不同,其基质配方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制备医用
乳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良。

无铅膏药的做法 和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无铅膏药的做法 和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松香膏药是经低温复合而成,不会产生燥性,不需要去火毒,直接贴就成!
药粉没有粗细之分,边下边搅拌,药粉最好120目以上,越细越好!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
1.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
二、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
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
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火,温度太高)
2.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
3.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细粉要过120目筛)
无铅膏药的做法.经典呀!!
松香膏药是以松香为基质,不含铅,绿色环保,对人体无害,制作简单,经低温复合而成,药物有效成分不被破坏,制作工艺简单.

松香膏药基质的制作

松香膏药基质的制作

松香膏药基质的制作
常华网络架桥 2018-01-30 06:21
基质配料比例:香油1份+松香6份+黄蜡2份。

按制作量的比例称取香油,倒入铁锅内文火加热,当油温到达50 °c左右出现青色浓烟后,将黄蜡和松香一起放入锅内,不停的按顺时针搅动,随着油温升高出现黑色浓烟,黑色浓烟逐渐变为白色浓烟时,表示松香膏马上熬成,迅速检测成功率。

检测方法:
1.扯条试验:取少量膏药油倒入事先备好的冷水中,稍微降温不烫手,拿出揉为团状,软硬适度,扯成细丝有韧性,不易断,不粘手,颜色金黄有光泽,表示已达火候,松香膏熬成;若软,粘手,扯条无韧性,说明火候不到,松香膏太嫩;若扯条粗细不匀易断,说明熬老了。

2.滴水试验:取少量膏药油滴入水中,油滴散开后又聚集成油珠不散,膏色发青,即火候正好适中,松香膏熬成;若发暗表示未成需再熬;若发黑说明太老了。

3.贴药试验:取少量膏药油摊涂在牛皮纸上,稍冷贴于皮肤,片
刻时间撕下,皮肤上不留油膏,说明已经熬成,老嫩适度;若皮肤留有油膏,并有扯丝现象,说明熬制不到火候,松香膏太嫩;若贴皮肤上吸附不紧,容易脱落,说明松香膏太老。

松香膏试验太嫩,需接着再熬再试,必要时加入适量松香;试验过老,需加原量1/10的香油再熬再试。

直到老嫩适度。

松香膏做好后必须去火毒,先把炼好的松香油慢慢以细流倒入盛有大量冷水的盆中,用槐棍顺时针搅动使松香膏冷却后凝结,然后在水中拔伸,呈500克金黄色的条状块,每天数次更换新水用来去火毒,浸泡7天左右,取出即可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香膏方:
1、驱风止痛膏:天南星粉,半夏粉,川芎粉,草乌粉各30克,薄荷脑,樟脑,胡椒粉各10克,松香1000克,蜂蜡90克,花生油210毫升,先将松香、蜂蜡、花生油熬至滴水成珠,加入前四种药粉至不粘手为度,入冷水一周后加后三种药粉即成。

每贴用3-5天,主治风湿腰腿痛及跌打损伤。

2、药方全加工成120目的中药细粉.(当然,不嫌麻烦的话也可用酒精提取法,即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会更好!)
基本比例:100克松香+17克香油+9克蜂蜡+30克滑石粉+5克氧化锌+药粉夏天80克冬天60克+冰片5克+樟脑5克+硅氮酮3毫升
文火依次融化混合均匀即可成膏.做成的膏药为土黄色,同样易贴易揭.
树脂膏
基质的比例:树脂200克松香45克蜂蜡20克陶瓷粉60克氮酮5毫升药粉12 0克(粉碎越细吸收越好)。

如果不用松香蜂蜡等,树脂和药粉的比例可以为5 00:200左右。

环保型益气平喘膏的制作工艺
组方
A组南星30g,半夏30g,肉桂30g,白芥子30g,洋金花30g,甘遂30g,沉香15g,皂荚30g,蛤蚧20g,冬虫夏草15g,辽细辛30g,冰片10g.
B组麻黄60g,广地龙45g,钟乳石60g,百部45g,杏仁45g,五味子60g,沙参45g,桔梗45g.
C组松香(A组药粉的1.5倍),樟脑(占松香的夏天20%冬天22%),仙石粉(占松香的40%),远红外陶瓷粉(占松香的10%),凡士林(占松香的6%),薄荷冰(占松香的3%),氮酮(占松香的4%
新型膏药制作方法
松香膏药
处方1:麻黄45 稀签草50 海风藤50 羌活50 桂枝35 生马钱子30 田七10 生龙骨15 炮甲15 白附子30 乳香20 没药20 筚拨30 山萘20 独活20 玄参25 当
归40 荆芥35 双花30 川椒40 干姜45 急性子30 木瓜45 川芎40 牛膝50 杜仲50 生川乌40 生草乌40 生南星40 生半夏40 牙皂50 云南一枝篙50
2:公丁香血竭各12 土鳖虫炒白介子煅自然铜红花川断蜈蚣全虫五倍子水牛角粉各20 乳香没药各6共为细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