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报列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太阳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组

合集下载

墙报模板

墙报模板

核心技术I:在各种尺寸及形状的钢、钛合金、铝合金、陶瓷、聚合物表面沉积碳基薄膜及产业化
类金刚石碳基薄膜的性能指标: 厚度1~10微米 压坑结合力HF1~2级 划痕结合力≥ 50 N
纳米硬度≥12GPa 干摩擦系数≮0.12 磨损率≯5×10-7mm3/N·m
核心技术II:超厚类金刚石碳基薄膜技术及应用
类金刚石碳基薄膜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联系人; 电话: ,E-mail:
成果介绍:以类金刚石为代表的耐磨碳基固体润滑薄膜技术是满足汽车发动 机欧IV和欧V排放标准及各种无油润滑或微量润滑机械系统的关键新技术
关键技术:类金刚石碳基薄膜材料的可控制备及装备工艺一体化
硬 度:12 GPa 结合力:20 N 干摩擦:0.11 水润滑:0.03 油润滑:0.02
磨损率低至 耐蚀性满足腐蚀标准要求 2×10-7mm3/N·m
7 0℃的 15% HCl与10% NaCl 浸泡19h
7 0℃的15% HCl浸泡8h
应用输出:针对汽车发动机及各种无油润滑或微量润滑机械系统零部件
实例I:汽车发动机零部件
实例II:无油润滑或微量润滑机械系统零部件
轴承:承载能力提高20%, 疲劳寿命延长一倍,摩擦力矩减小50 %
齿轮:磨损率降低50%,寿命延长40%,具备贫油及无油运转能力
其他零部件:可在无油环境下稳定运转
通过台架测试,在降低摩擦功和改善初期磨合方面表现优异: 零部件摩擦功耗降低20-30%,整机摩擦功耗降低1-3%、油耗降低1-2%


多层结构设计示意 厚度达50微米 硬 度:12 GPa 案例:活塞环

结合力:50 N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9.09.09•【文号】国科发基〔2019〕308号•【施行日期】2019.09.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2019〕308号各有关项目依托部门: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科技部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年立项的3个项目、2014年立项的167个项目的结题验收。

现将项目验收结果通知如下。

1.“超强激光驱动粒子加速及其重要应用”等170个项目自立项实施以来,总体执行情况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予以通过验收。

其中,“大型飞机电液动力控制与作动系统新体系基础研究”等51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大型风力机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及设计实现”等119个项目验收结果为良好。

2.“农作物重要病毒病昆虫传播与致害的生物学基础”等170个项目财务验收结果为通过财务验收。

对于课题结余资金的处理,科技部将按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科技部2019年9月9日附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项目验收结果财务验收结果973计划农业科学等9个领域2013CBA01500超强激光驱动粒子加速及其重要应用张杰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3CBA01600与硅技术融合的石墨烯类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高鸿钧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3CBA01700波的衍射极限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罗先刚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046200大型风力机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及设计实王同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现2014CB046300深部危险煤层无人采掘装备关键基础研究葛世荣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046400大型飞机电液动力控制与作动系统新体系基础研究焦宗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通过2014CB046500大型航空复合材料承力构件制造基础贾振元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046600新一代超大型运载火箭薄壁结构制造的科学问题来新民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046700高服役性能海洋动力定位装备制造的基础研究邵新宇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046800深海水下油气输送系统安全运行与风险控制余建星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046900深部复合地层围岩与TBM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安全控制刘泉声武汉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047000山区支线机场高填方变形和稳定控制关键基础问题研究姚仰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良好通过2014CB047100重大岩体工程灾害模拟、软件及预警方法基础研究唐春安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049000计及缺陷敏感性的网格加筋筒壳结构轻量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王博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049100高速铁路软土路基长期运营沉降与环境振动控制冯世进同济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049400超深井大型提升装备设计制造及安全运行的基础研究邹声勇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049500大面积光栅纳米精度制造中的基础问题研究唐玉国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138100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研究张爱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138200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基础研究王国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良好通过2014CB138300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张金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农业农村部良好通过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2014CB138400农作物重要病毒病昆虫传播与致害的生物学基础李毅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138500猪繁殖力的生理学及相关遗传调控机理崔胜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138600养殖鱼类蛋白质高效利用的调控机制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138700重要牧草、乡土草抗逆优质高产的生物学基础南志标兰州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138800天然草原生产力的调控机制与途径侯向阳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良好通过2014CB147200芽麦对品质的影响及抗穗发芽小麦材料全基因组选育王际睿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147300玉米叶型建成分子机理研究贺岩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238900煤中有害元素分布富集机理及环境污染防治代世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239000中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邹才能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良好通过2014CB239100中国东部古近系陆相页岩油富集机理与分布规律黎茂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良好通过2014CB239200超临界二氧化碳强化页岩气高效开发基础李晓红武汉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239300基于半导体人工光合成的二氧化碳能源化研究叶金花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239400人工光合成太阳能燃料的基础李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239500大容量直流电缆输电和管道输电关键基础研究何金良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239600微型能源动力系统的科学问题赵黛青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239700基于超级电容器的大容量储能体系及其应马紫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优秀通过用会、教育部2014CB247400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安全运行裕度的基础研究李武华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247500燃气轮机高效清洁柔和燃烧机理及燃烧室基础研究张哲巅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249200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融合的分布式能源的网络系统基础研究甘中学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339800新型太赫兹源、接收器和其它关键功能器件及其应用陈健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39900无线接入网高能效微波集成器件理论及实现机理刘元安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40000基于光子轨道角动量(OAM)的新型通信体制研究余思远中山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40100多维复用光纤通信基础研究李桂芳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340200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等离子鞘套信息传输吕跃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理论2014CB340300网络信息空间大数据计算理论怀进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通过2014CB340400网络大数据计算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华云生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340500面向三元空间的互联网中文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孙茂松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40600云计算安全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金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40700安全攸关软件系统的构造与质量保障方法研究张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347600大规模异质数据分析、挖掘与管理唐金辉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347700基于情境的安全攸关软件的构造方法与运行机理研究熊英飞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47800软件定义的云数据中心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李丹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49300基于DPS的感知灵敏度拓展理论与关键技邓中翰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术司2014CB440800新疆北部古弧盆体系成矿机理陈华勇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440900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胡瑞忠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部优秀通过2014CB441000东南丘陵区红壤酸化过程与调控原理沈仁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441100土壤复合有机污染特征、界面行为及修复技术原理朱利中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441200大气污染物的理化特征及其与气候系统相互作用廖宏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441300年代际尺度上全球和中国大气成分与气候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王斌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441400雷电重大灾害天气系统的动力-微物理-电过程和成灾机理郄秀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良好通过2014CB441500南海陆坡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的可周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良好通过持续利用会、教育部2014CB447900城市边界层理化结构与成霾交互作用机制研究孙业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448000西天山石炭-二叠纪构造演化与浅成低温成矿系统蔡克大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541600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机制及其防治的基础研究冯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541700单基因遗传性聋病的分子机制研究管敏鑫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541800强直性脊柱炎发生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徐沪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541900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解析和诊治新策略研究沈南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542000肿瘤异质性演化机制与个体治疗策略的生吴仲义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物学研究研究所2014CB542100肿瘤免疫逃逸新机制和免疫治疗新途径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王青青浙江大学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542200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神经再生与中枢神经重塑的机制研究姜保国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542300循环miRNA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张辰宇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542400基于内皮细胞应激的糖尿病继发血管病变的早期关键机理与干预策略的研究陈丰原中南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542500慢性病毒感染的体液应答机制及功能重塑祁海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542600动物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蒋争凡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54270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调控病毒复制及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542800新发、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的结构研究饶子和南开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542900中医证候临床辨证的基础研究胡镜清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良好通过2014CB543000“上火”的机理与防治研究范永升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543100腧穴配伍方案优选及效应影响因素研究王之虹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通过2014CB543200腧穴配伍效应规律及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熊利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良好通过2014CB548100表观遗传调控的中央杏仁核GABA神经环路与慢性神经痛张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548200外周神经损伤引起中枢可塑性改变的能量代谢机制李相尧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643300海洋工程装备材料腐蚀与防护关键技术基础研究李晓刚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宁波市科学技术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究所2014CB643400战略有色金属非传统资源清洁高效提取的基础研究冯其明中南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643500高效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黄飞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643600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和纤维材料制备中的结构与性能调控杨士勇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643700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设计和可控制备沈保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643800新型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的科学基础及应用张洪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6439002.8-4.0微米室温高性能半导体激光器材料和器件制备研究王庶民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644000集成高通量实验与计算的钛合金快速设计杜勇中南大学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648300可印刷塑料电子材料及其大面积柔性器件赖文勇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相关基础研究2014CB648400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杨志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744100航天飞行器跨流域空气动力学与飞行控制关键基础问题研究李志辉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744200深空探测高精度天文测角测速组合自主导航基础研究张伟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744300油页岩高效油气炼制与过程节能科学基础许光文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744500基于影像实时动态多元分子分型的乳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卢光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良好通过2014CB744600基于生物、心理多模态信息的潜在抑郁风险预警理论与生物传胡斌兰州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感关键技术研究2014CB744700黄土重大灾害及灾害链的发生、演化机制与防控理论彭建兵长安大学自然资源部、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744800大型客机减阻机理和方法研究吴光辉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744900面向大型飞机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安全性基础问题研究王国庆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良好通过2014CB745000南海关键岛屿周边多尺度海洋动力过程研究田纪伟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745100微生物多细胞体系的设计与合成元英进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745200合成生物器件干预膀胱癌的基础研究蔡志明深圳大学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748500废水中污染物强化传递分离的关键问题白志山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748600视网膜多模态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及其应陈新建苏州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用基础研究2014CB845300不确定信息下多体导航与控制的系统理论和数学基础孙振东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845400高温高密核物质形态研究马余刚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845500强流高功率离子加速器物理及技术先导研究赵红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845600团簇多级结构的构筑与功能调控谢素原厦门大学教育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良好通过2014CB845700基于LAMOST大科学装置的银河系研究及多波段天体证认刘晓为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845800伽玛射线暴与相关前沿物理研究戴子高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845900核幔耦合作用与亚年代至世纪尺度地球自转及磁场变化关系研究倪四道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846000光电子调控矿物与微鲁安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生物协同作用机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怀2014CB846100学习行为发生、发展及异常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李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848700自旋及其复合系统的量子操纵与相干集成研究赵楠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良好通过2014CB848800分子铁电多功能存储材料的前沿交叉研究付大伟东南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848900光催化体系表界面电子态的耦合与演化规律研究江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蛋白质研究等6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CB910100先天免疫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柴继杰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10200神经生长与信息传递重要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张明杰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910300重要新型膜离子通道门控和调节机制的结构基础徐天乐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910400蛋白质复合体和膜蛋白结构生物学中的新技术刘志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和新方法研究2014CB910500mTOR调控网络在衰老及其相关代谢疾病发生进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刘峰中南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10600肿瘤代谢异常的关键蛋白质作用机制及其分子调控网络高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910700复杂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低温电镜高分辨三维重构及功能研究孙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910800NOD样受体的免疫生物学及其相关疾病机制研究周荣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920900新型低维体系量子输运和拓扑态的研究杜瑞瑞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21000过渡金属氧化物异质结在多场调控下的新奇物性及器件研究金奎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921100低维磁性耦合体系的新物性及多场调控徐永兵南京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921200多重量子相干器件制备、表征及外场调控许祝安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921300新型高品质微腔中的光子与电子态耦合程亚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优秀通过械研究所术委员会2014CB921400固体量子计算的器件物理基础刘玉玺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21500高轨道d电子体系的高压研制与强自旋-轨道耦合研究龙有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921600能谷-自旋耦合量子态的光电作用机理和操控研究吴施伟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931700液相激光熔蚀及在若干光电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杨国伟中山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31800密闭舱室环境安全保障纳米复合材料唐智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931900核酸药物高效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申有青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932000典型人工纳米材料的水环境过程、生物效应及其调控研究刘思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932100纳米插层材料功能组装与盐湖镁资源有效利用段雪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932200利用纳米材料与技术提高农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基础研究崔海信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所农业农村部良好通过2014CB932300二次锂空气电池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纳米材料的设计与调控周豪慎南京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32400微纳超结构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高效能量转换与存储研究康飞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32500二维原子晶体界面科学与器件基础彭海琳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932600有机纳米聚集体界面分子取向调控及光电器件应用基础研究唐建新苏州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932700合成气转化制备优质液体燃料的高效金属纳米催化剂研究曾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942800神经元迁移、形态发生和微环路形成的调控机制张永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942900脊柱发育与稳态维持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陈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943000听觉微环路障碍形成的遗传和分子机制王秋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良好通过2014CB943100精子发生与成熟的表观陈德桂中国科学院上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遗传调控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4CB943200决定卵母细胞质量的分子机制苏友强南京医科大学卫生健康委、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943300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张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43400植物胚胎及种子发育的机理研究刘春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943500叶片发育极性建成的调控网络研究焦雨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943600淋巴细胞发育中的基因转录后调节网络研究常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953700大气物质沉降对海洋氮循环与初级生产过程的影响及其气候效应高会旺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953800我国活性氮源及其对空气质量与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蔡祖聪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953900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海及周边地区春夏气候变异杨崧中山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

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发光和光电性质学术会议纪要

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发光和光电性质学术会议纪要

㊀第11期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发光和光电性质学术会议纪要1447㊀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发光和光电性质学术会议纪要2019年9月20-23日ꎬ由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主办㊁北京交通大学等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发光和光电性质学术会议在北京四川五粮液龙爪树宾馆举行ꎮ在2019年9月21日的会议开幕式上ꎬ大会主席㊁«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永生教授致欢迎词ꎻ参加本届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云圻㊁李述汤㊁李永舫3人ꎬ及国内在该领域的教授㊁专家和学生共688人ꎮ其中国内相关的重要团队都参加了本次会议ꎬ如清华大学㊁北京大学㊁南京大学㊁吉林大学㊁天津大学㊁华南理工大学㊁西北工业大学㊁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及产业部门ꎬ共计144家单位ꎬ有些代表长途跋涉ꎬ不顾疲劳ꎬ披星戴月赶来出席会议ꎮ作为会议的承办单位ꎬ北京交通大学参会代表达108人ꎮ本届会议邀请刘云祈院士㊁李述汤院士㊁李永舫院士㊁马於光教授㊁胡文平教授㊁彭俊彪教授㊁王建浦教授和胡斌教授八位知名专家作了精彩的大会邀请报告ꎬ还有58位教授作了主题邀请报告ꎬ108位教授㊁专家作了分会口头报告ꎬ168位专家学者以墙报形式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ꎮ在2019年9月22日的会议闭幕式上ꎬ«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发光和光电性质学术会议»大会主席㊁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名誉主任范希武教授致闭幕词ꎬ他简述了历届全国有机发光和光电性质学术会议的发展历程ꎬ展望了有机发光目前在显示㊁照明领域的机遇与挑战ꎮ大会主席范希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对北京交通大学及会议组织者王永生㊁何大伟及其团队为承办这样一个出色和成功的会议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谢ꎮ本届会议经专家组评审ꎬ墙报奖励名单如下:其中«JPCL青年墙报奖»5名:赵重光(清华大学)ꎬ马会利(南京工业大学)ꎬ李帅(天津大学)ꎬ李伟(华南理工大学)ꎬ赵丰贵(北京交通大学)ꎻ本届会议优秀墙报奖10名:韩建雷(国家纳米中心)ꎬ杨桐(吉林大学)ꎬ王忠轩(山东大学)ꎬ肖莉莉(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ꎬ徐玉伟(华南理工大学)ꎬ宋奇(北京交通大学)ꎬ周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ꎬ魏晓震(太原理工大学)ꎬ周长江(深圳大学)ꎬ夏浩(江苏省光伏科技合作创新中心)ꎮ由本届会议大会主席王永生教授㊁李永舫院士为获奖者颁奖ꎮ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发光和光电性质学术会议在李述汤院士㊁刘云祈院士㊁李永舫院士等著名专家的悉心指导下ꎬ在全体参会者共同努力下ꎬ成功实现了沟通信息㊁学术交流ꎬ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和产业的发展ꎮ经本届会议扩大程序委员会会议评议和确认ꎬ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发光和光电性质学术会议将于2021年由天津理工大学承办ꎬ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任命印寿根教授为该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ꎮ何大伟(组织委员会主任)2019年9月25日李述汤院士大会报告演讲刘云圻院士大会报告演讲李永舫院士大会报告演讲会议代表倾听精彩报告。

文章被引用次数

文章被引用次数

文章被引用次数200次被引用的文章。

在学术界,一篇被引用次数达到200次的文章通常代表着其在特定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这样的文章往往具有深远的影响,对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篇被引用次数达到200次的文章,并分析其内容和影响。

这篇被引用次数达到200次的文章名为《新型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及展望》,发表于《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

该文章由中国科学院材料研究所的王教授和其团队撰写,于2010年发表。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新型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及展望,涵盖了太阳能、储能、传输和转换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首先,文章详细介绍了太阳能领域的新型材料应用。

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一直是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该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和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这些材料在太阳能利用中的应用前景。

这些内容为太阳能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发,对推动太阳能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文章还涵盖了储能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成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不稳定性的关键。

该文章介绍了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钠离子电池等储能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储能技术的进步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文章还对能源传输和转换领域的新型材料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能源传输方面,超导材料、热电材料和光伏材料等在文章中都有涉及,并对其在能源传输和转换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这些内容为能源转换效率的提高和能源传输技术的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这篇被引用次数达到200次的文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型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及展望,涵盖了太阳能、储能、传输和转换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该文章不仅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也为能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因此,这篇文章能够被引用达到200次,完全符合其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或“本所”)始建于1952年,是以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为主线,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多学科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和精密机械与仪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工作。

作为中国科学院规模最大的研究所,本所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带领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仪器,创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先后参与了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取得了1700多项科研成果,获专利授权750多项;组建、援建了10余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并为其输送了2200多名各类专业人才;本所现有在职职工1836人,包括院士4人,正高级研究员176人。

共有22位在本所工作过的优秀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涌现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等众多英模人物;近年来,本所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两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单位”、“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一系列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曾到本所视察和指导工作。

近年来,作为首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本所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开拓研究新领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了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有效载荷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已成为我国航天光学遥感与测绘设备、机载光电平台及新一代航空遥感设备和靶场大型光测装备的主要研究、生产基地,并且在光电对抗、地基空间探测等领域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本所投资兴建的总面积2.1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中科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已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本所的自主研发与加工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已成为我国光电子领域重要的研发、产业和人才培养基地。

量子垒高度对深紫外LED 调制带宽的影响

量子垒高度对深紫外LED 调制带宽的影响

第43卷㊀第1期2022年1月发㊀光㊀学㊀报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Vol.43No.1Jan.,2022㊀㊀收稿日期:2021-10-25;修订日期:2021-11-11㊀㊀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0404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74139);北京自然科学基金(4182063)资助项目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2017YFB0404104);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61974139);Beiji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4182063)文章编号:1000-7032(2022)01-0001-07量子垒高度对深紫外LED 调制带宽的影响郭㊀亮1,2,郭亚楠1,2,羊建坤1,2,闫建昌1,2,王军喜1,2,魏同波1,2∗(1.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北京㊀100083;2.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北京㊀100049)摘要:AlGaN 基深紫外LED 由于具有高调制带宽和小芯片尺寸,在紫外光通信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㊂本研究通过改变生长AlGaN 量子垒层的Al 源流量,生长了三种具有不同量子垒高度的深紫外LED,研究了量子垒高度对深紫外LED 光电特性和调制特性的影响㊂研究发现,随着量子垒高度的增加,深紫外LED 的光功率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量子垒中Al 组分为55%的深紫外LED 的光功率相比50%和60%的深紫外LED 提升了近一倍㊂载流子寿命则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发光峰峰值波长逐渐蓝移㊂APSYS 模拟表明,随着量子垒高度增加,量子垒对载流子的束缚能力增强,电子空穴波函数空间重叠增加,载流子浓度和辐射复合速率增加;但进一步增加量子垒高度又会由于电子泄露,空穴浓度降低,从而辐射复合速率降低㊂量子垒中Al 组分为55%的深紫外LED 的-3dB 带宽达到94.4MHz,高于量子垒Al 组分为50%和60%的深紫外LED㊂关㊀键㊀词:紫外光通信;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多量子阱层;调制带宽;发光功率中图分类号:TN383+.1;TN929.1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DOI :10.37188/CJL.20210331Effect of Barrier Height on 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AlGaN-based Deep 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iodesGUO Liang 1,2,GUO Ya-nan 1,2,YANG Jian-kun 1,2,YAN Jian-chang 1,2,WANG Jun-xi 1,2,WEI Tong-bo 1,2∗(1.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Semiconductor Light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3,China ;2.Center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Optoelectronic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tbwei @Abstract :AlGaN-based deep ultraviolet LED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ultravioletcommunication due to its high modulation bandwidth and small chip size.In this study,AlGaN-based deep ultraviolet LEDs with varied Al composition of 50%,55%,60%in quantum barriers are fabricated.The effect of barrier height on the photoelectric and 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ultraviolet LEDs is studied.It is found that the optical power and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EQE)of the deep ultraviolet LED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and carrier lifetime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as the quantum barrier height increases.The peak wavelength of the spectra shows a blue-shift.APSYS simulation revealed that the spacial overlap between the wave function of electron and hole is enhanced as Al composition increases.But further increase on barrier height will lead to current leakage which reduces the radiation recombination rate and carrier density in . All Rights Reserved.2㊀发㊀㊀光㊀㊀学㊀㊀报第43卷quantum well layer.The-3dB bandwidth of deep ultraviolet LED with55%Al composition inquantum barrier is measured to be94.4MHz,higher than those with50%and60%Al composition in quantum barrier.Key words: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deep 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iodes;multiple-quantum-well layer;modula-tion bandwidth;optical power1㊀引㊀㊀言随着深紫外LED和日盲探测器的发展,紫外光通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㊂紫外光通信利用紫外光传输信号,该信号可以被漂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和气溶胶等散射和反射,实现非视距通信[1-2]㊂紫外光通信中使用的紫外光也称为日盲紫外光,它在光谱中位于200~280nm之间[3-4]㊂当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会被空气中的水蒸气㊁二氧化碳㊁氧气㊁臭氧㊁悬浮颗粒和其他气体分子强烈散射㊁吸收或反射,从而导致太阳光谱不连续㊂在所有分子和粒子中,仅占大气0.01%~0.1%的臭氧在紫外光谱中具有很强的吸收带,从而使得到达地表的太阳光中日盲紫外光含量极少,这则为紫外光通信提供了低背景噪声的通信环境[5]㊂同时,紫外光通信还具有高保密性㊁无需频段许可㊁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这使得紫外光通信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㊂紫外光源作为紫外光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光功率决定了紫外光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而其带宽决定了通信速率的上限[6]㊂紫外光通信系统中最常用的三种光源包括气体放电灯㊁激光器和LED㊂气体放电灯制造成本低㊁输出功率大,激光器的光线相干性高㊁单色性好㊁发散性低,然而这两种光源都存在体积大㊁功耗大㊁调制速率低的缺点㊂AlGaN基LED由于具有更高的调制带宽和更小的芯片尺寸,在紫外光通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7-9]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团体开始研究基于深紫外LED作为光源的紫外光通信㊂Alkhazragi等基于商用发光波长为279nm的深紫外LED实现了1m链路上通信速率为2.4Gbps的紫外光通信系统,测得调制带宽为170MHz[10]㊂2018年,Kojima等基于调制带宽为153MHz㊁发光波长为280nm的深紫外LED,在1.5m链路上实现了1.6Gbps的通信速率[11]㊂2019年,He等制备了AlGaN基262nm深紫外Micro-LED阵列,在71 A/cm2电流密度下,测得调制带宽达到了438 MHz,在0.3m链路上实现了高达1.1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12]㊂Zhu等制备了100μm深紫外Micro-LED,在400A/cm2电流密度下,测得调制带宽为452.53MHz[13]㊂尽管AlGaN基深紫外LED在紫外光通信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大部分研究仍集中在LED芯片工艺的改进上㊂关于深紫外LED外延结构对调制特性的影响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㊂本研究通过改变生长AlGaN量子垒层时的Al源流量,控制了量子垒中Al组分分别为50%㊁55%和60%,生长了三种具有不同量子垒高度的深紫外LED,研究了量子垒高度对深紫外LED光电特性和调制特性的影响㊂并借助APSYS模拟和时间分辨光致发光光谱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㊂2㊀实㊀㊀验2.1㊀样品制备实验中首先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生长1μm 厚的AlN缓冲层,然后在1130ħ下沉积20个周期的AlN(2nm)/Al0.6Ga0.4N(2nm)超晶格层㊂然后依次生长1.8μm厚Si掺杂浓度为3ˑ1018 cm-3的n-Al0.61Ga0.39N层,5个周期Al0.4Ga0.6N图1㊀紫外外延片结构示意图Fig.1㊀Wafer structure of ultraviolet LED. All Rights Reserved.㊀第1期郭㊀亮,等:量子垒高度对深紫外LED调制带宽的影响3㊀(3nm)/Al0.5/0.55/0.6Ga0.5/0.45/0.4N(12nm)多量子阱层,50nm厚的Mg掺杂p-Al0.6Ga0.4N电子阻挡层,30nm厚p-Al0.5Ga0.5N层以及150nm厚Mg 掺杂浓度为1ˑ1018cm-3的p-GaN层㊂随后,在800ħ氮气气氛下退火20min以激活Mg受主㊂对生长得到的深紫外LED外延片使用标准紫外流片工艺,制备了倒装结构深紫外LED,芯片尺寸为250μmˑ550μm,图1为外延片结构示意图㊂2.2㊀样品表征LED光功率测试采用的是远方光电公司HAAS-2000高精度快速光谱辐射计,该设备光谱范围为200~2550nm㊂光致发光光谱测试采用215nm紫外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激光功率为31 mW,所用光栅线密度为1200l/mm,测试波长范围为240~320nm,步长为0.2nm,积分时间为1.0s,测试环境温度为295K㊂带宽测试系统采用安捷伦E5061B型网络分析仪,其扫描频率范围为5Hz~3GHz,可覆盖氮化物LED的频率响应范围㊂直流偏置源采用Keithley2420作为电流源,该电流源最大输出电流为3A,最大输出电压为60 V㊂紫外探测器采用Thorlabs公司APD430A2/M 型硅基雪崩探测器,可探测波长范围是200~ 1000nm,可覆盖整个UVC波段㊂图2为实验中使用的带宽测试系统示意图㊂图2㊀带宽测试系统示意图Fig.2㊀Diagram of bandwidth testing system3㊀结果与讨论3.1㊀电致发光光谱图3是3种不同量子垒高度深紫外LED的EL测试结果㊂在20mA电流下,量子垒中Al组分为50%㊁55%和60%的深紫外LED的峰值波长分别为280.4,276.5,274.0nm,可以看出随着量子垒中Al组分的增加,深紫外LED的峰值波长逐渐蓝移㊂这是因为随着量子垒高度增加,量子阱对电子空穴的束缚能力增加,电子和空穴波函数的空间分离减小,量子限制效应增强,从而导致蓝移㊂同时可以看出,随着电流从20mA增加到100mA,深紫外LED的峰值波长逐渐红移㊂Al组分为50%的深紫外LED的峰值波长红移了1.2nm,Al组分为55%的深紫外LED的峰值波长红移了2nm,Al组分为60%的深紫外LED的峰值波长红移了1nm㊂同时LED的发光峰半高宽也逐渐展宽,Al组分为50%的深紫外LED的半高宽从9.9nm展宽到10.8nm,Al组分为55%的深紫外LED的半高宽从11.3nm展宽到12nm, Al组分为60%的深紫外LED的半高宽从10.7nm图3㊀量子垒中Al组分为50%(a)㊁55%(b)㊁60%(c)的深紫外LED的EL光谱随电流的变化㊂Fig.3㊀EL spectra of ultraviolet LED with Al composition of 50%(a),55%(b),60%(c)in quantum barrierunder varied currents.. All Rights Reserved.4㊀发㊀㊀光㊀㊀学㊀㊀报第43卷展宽到11.7nm㊂这是因为根据焦耳定律,随着电流增加,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增加㊂根据能带宽度和温度的关系,深紫外LED的能带宽度会随着温度升高而线性减小,从而导致发光波长红移[14]㊂热量的增加还会导致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增强,从而导致半高宽增加[15]㊂3.2㊀光功率对3种不同量子垒高度的深紫外LED芯片进行光电测试,得到不同测试电流下的光功率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㊂可以看出光功率随着量子图4㊀量子垒中Al组分为50%㊁55%㊁60%的深紫外LED 的光功率随电流的变化㊂Fig.4㊀Optical power of ultraviolet LED with Al composition of50%,55%,60%in quantum barrier under var-ied currents.垒高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㊂这是因为随着量子垒高度的增加,量子阱对电子空穴的束缚能力增强,使得电子空穴浓度增加,从而导致光功率增大㊂但进一步增加量子垒高度,会导致电子阻挡层对过冲电子的束缚能力减弱,过冲电子与p型区的空穴复合,导致空穴电流减小,最终导致光功率降低[16]㊂3.3㊀APSYS模拟我们使用APSYS软件对不同量子垒高度的AlGaN基深紫外LED的能带结构进行了模拟㊂模拟时,深紫外LED的注入电流为62.5mA,器件尺寸为250μmˑ250μm,从下到上为蓝宝石衬底㊁AlN缓冲层㊁n-Al0.55Ga0.45N层㊁有源区㊁p-Al0.65Ga0.35N电子阻挡层㊁p-Al0.55Ga0.45N层㊁p-GaN层㊂有源区由5个量子阱层和6个量子垒层组成,阱层为2nm厚的Al0.45Ga0.55N,垒层为10nm厚的Al0.5/0.55/0.6Ga0.5/0.45/0.4N㊂不同量子垒高度的AlGaN基的深紫外LED的能带结构如图5(a)㊁(b)㊁(c)所示㊂可以看出,随着量子垒高度的增加,电子和空穴的波函数空间分离逐渐减小,我们进一步对其辐射复合速率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如图5(d)所示㊂辐射复合速率随着量子垒高度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㊂这是因为随着量子垒高度的增加,量子垒对载流子的束缚作图5㊀量子垒中Al组分为50%(a)㊁55%(b)㊁60%(c)的深紫外LED的能带结构示意图;(d)量子垒中Al组分为50%㊁55%和60%的深紫外LED的辐射复合速率分布示意图㊂Fig.5㊀Band structure of ultraviolet LED with Al composition of50%(a),55%(b),60%(c)in quantum barrier.(d)Ra-diation recombination rate of ultraviolet LED with Al composition of50%,55%and60%in quantum barrier.. All Rights Reserved.㊀第1期郭㊀亮,等:量子垒高度对深紫外LED调制带宽的影响5㊀用增加,使得量子阱内的载流子浓度增大,同时由于电子和空穴的空间波函数重叠增加,辐射复合所占的比重也会增加,从而辐射复合速率增大㊂但进一步增加量子垒高度又会由于电子泄漏,从而导致辐射复合速率减小[17-18]㊂3.4㊀时间分辨光致发光光谱我们对不同量子垒高度的深紫外LED进行了时间分辨光致发光光谱(TRPL)测试㊂不同量子垒高度深紫外LED的TRPL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㊂通过对曲线的衰减部分使用以下公式进行双衰减指数拟合[19]:I(t)=A1e-ττ1+A2e-ττ2,(1)其中τ1满足1/τ1=1/τnr+1/τ2,τnr为非辐射复合载流子寿命,τ2为辐射复合载流子寿命㊂量子垒中Al组分为50%㊁55%和60%的深紫外LED的载流子寿命分别为432,276,352ps㊂可以看出载流子寿命随着量子垒中Al组分的增加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㊂图6㊀量子垒中Al组分为50%㊁55%㊁60%的深紫外LED的TRPL光谱随电流的变化㊂Fig.6㊀TRPL spectra of ultraviolet LED with Al composition of50%,55%,60%in quantum barrier.热平衡状态下,pn结中的载流子复合速率可以由以下公式得到:R=B(N0+Δn)(P0+Δn)-BN0P0,(2)其中B为复合常数,N0为电子浓度,P0为空穴浓度,Δn为过剩载流子浓度㊂经整理后可以得到如下公式:R=B(N0+P0+Δn)Δn,(3)由于在p型区中,P0远大于N0,因此上述公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为:R=B(P0+Δn)Δn,(4)载流子寿命可以由以下公式表示:τ=Δn R=1B(P0+Δn),(5)由于载流子寿命和辐射复合速率成反比,随着量子垒高度增加,量子垒对载流子的束缚作用增强,辐射复合速率增加,载流子寿命因此减小㊂但进一步增加量子垒高度又会由于电子泄漏,导致辐射复合速率减小,载流子寿命增加[20]㊂3.5㊀调制带宽测试在60mA电流下,测试得到了深紫外LED的频率响应结果如图7所示㊂量子垒中Al组分为50%㊁55%和60%的深紫外LED的-3dB带宽分别为75.0,94.4,82.0MHz㊂深紫外LED的调制带宽随着量子垒高度的增加,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㊂LED的调制带宽主要受到载流子寿命和RC 时间常数决定,并且对于常规尺寸LED,其主要受载流子辐射复合寿命决定㊂载流子辐射复合寿命决定了发光强度在交变信号下的上升和下降时间,也决定了光功率随交变信号变化反应的快慢㊂两者之间满足以下关系[21]:f-3dB=12πτBJ qd,(6)其中f-3dB为LED的-3dB带宽,B为双分子复合系数,J为电流密度,q为元电荷,d为有源区厚度㊂载流子寿命越短,则光子随外电流变化反应的速度越快,从而调制带宽越高㊂这一结果也与3.4中载流子寿命的结果相吻合㊂图7㊀量子垒中Al组分为50%㊁55%㊁60%的深紫外LED 的频率响应图㊂Fig.7㊀Frequency response of ultraviolet LED with Al com-position of50%,55%,60%in quantum barrier. 4㊀结㊀㊀论本文研究了量子垒高度对深紫外LED光电. All Rights Reserved.6㊀发㊀㊀光㊀㊀学㊀㊀报第43卷特性和调制特性的影响,制备了3种具有不同量子垒高度的深紫外LED㊂研究发现,随着量子垒高度的增加,深紫外LED的光功率和外量子效率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载流子寿命则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EL光谱发光峰峰值波长逐渐蓝移㊂最后,我们使用基于网络分析仪的带宽测试系统对不同量子垒高度的深紫外LED进行了带宽测试,测得量子垒中Al组分为50%㊁55%和60%的深紫外LED的-3dB带宽分别为75.0, 94.4,85.0MHz㊂本文专家审稿意见及作者回复内容的下载地址: /thesisDetails#10.37188/ CJL.20210331.参㊀考㊀文㊀献:[1]UAN R Z,MA J S.Review of ultraviolet non-line-of-sight communication[J].China Commun.,2016,13(6):63-75.[2]DROST R J,SADLER B M.Survey of ultraviolet non-line-of-sight communications[J].Semicond.Sci.Technol.,2014,29(8):084006-1-11.[3]SHAW G A,NISCHAN M L,IYENGAR M A,et al.NLOS UV communication for distributed sensor systems[C].Pro-ceedings of SPIE4126,Integrated Command Environments,San Diego,CA,United States,2000:83-96.[4]KHAN A,BALAKRISHNAN K,KATONA T.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group three nitrides[J].Nat.Photonics,2008,2(2):77-84.[5]VAVOULAS A,SANDALIDIS H G,CHATZIDIAMANTIS N D,et al.A survey on ultraviolet C-band(UV-C)communica-tions[J].IEEE Commun.Surv.Tutor.,2019,21(3):2111-2133.[6]GUO L,GUO Y N,WANG J X,et al.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J].J.Semicond.,2021,42(8):081801.[7]ZHANG H,HUANG C,SONG K,et positionally gradedⅢ-nitride alloys:building blocks for efficient ultraviolet op-toelectronics and power electronics[J].Rep.Prog.Phys.,2021,84(4):044401-1-28.[8]HUANG C,ZHANG H C,SUN H D.Ultraviolet opto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on AlGaN-SiC platform:towards monolithicphotonics integration system[J].Nano Energy,2020,77:105149.[9]YU H B,MEMON M H,WANG D H,et al.AlGaN-based deep ultraviolet micro-LED emitting at275nm[J].Opt.Lett.,2021,46(13):3271-3274.[10]ALKHAZRAGI O,HU F C,ZOU P,et al.Gbit/s ultraviolet-C diffuse-line-of-sight communication based on probabilistical-ly shaped DMT and diversity reception[J].Opt.Express,2020,28(7):9111-9122.[11]KOJIMA K,YOSHIDA Y,SHIRAIWA M,et al.1.6-Gbps LED-based 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 at280nm in direct sun-light[C].Proceedings of the2018European Conference on Optical Communication,Rome,Italy,2018:1-3.[12]HE X Y,XIE E Y,ISLIM M S,et al.1Gbps free-space deep-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s based onⅢ-nitride micro-LEDsemitting at262nm[J].Photonics Res.,2019,7(7):B41-B47.[13]ZHU S J,QIU P J,QIAN Z Y,et al.2Gbps free-space ultraviolet-C communication based on a high-bandwidth micro-LEDachieved with pre-equalization[J].Opt.Lett.,2021,46(9):2147-2150.[14]BAUMGARTNER H,VASKURI A,KÄRHÄP,et al.Temperature invariant energy value in LED spectra[J].Appl.Phys.Lett.,2016,109(23):231103-1-4.[15]WANG T,NAKAGAWA D,WANG J,et al.Photoluminescence investigation of InGaN/GaN single quantum well and multi-ple quantum wells[J].Appl.Phys.Lett.,1998,73(24):3571-3573.[16]REN Z J,YU H B,LIU Z L,et al.Band engineering ofⅢ-nitride-based deep-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iodes:a review[J].J.Phys.D:Appl.Phys.,2020,53(7):073002.[17]GUTTMANN M,HÖPFNER J,REICH C,et al.Effect of quantum barrier composition on electro-optical properties of Al-GaN-based UVC light emitting diodes[J].Semicond.Sci.Technol.,2019,34(8):085007-1-6.[18]王玮东,楚春双,张丹扬,等.俄歇复合㊁电子泄漏和空穴注入对深紫外发光二极管效率衰退的影响[J].发光学报,2021,42(7):897-903.WANG W D,CHU C S,ZHANG D Y,et al.Impact of auger recombination,electron leakage and hole injection on efficiency . All Rights Reserved.㊀第1期郭㊀亮,等:量子垒高度对深紫外LED 调制带宽的影响7㊀droop for DUV LEDs [J].Chin.J.Lumin .,2021,42(7):897-903.(in Chinese)[19]ZHUANG Z,GUO X,LIU B,et al.Great enhancement in the excitonic recombination and light extraction of highly ordered InGaN /GaN elliptic nanorod arrays on a wafer scale [J].Nanotechnology ,2016,27(1):015301.[20]刘恩科,朱秉升,罗晋生.半导体物理学[M].第7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LIU E K,ZHU B S,LUO J S.The Physics of Semiconductors [M].7th ed.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08.(in Chinese)[21]ZHU S C,YU Z G,ZHAO L X,et al.Enhancement of the modulation bandwidth for GaN-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 by sur-face plasmons [J].Opt.Express ,2015,23(11):13752-13760.郭亮(1996-),男,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2018年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主要从事通信用深紫外LED 的研究㊂E-mail:guoliang18@semi.ac.cn魏同波(1978-),男,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员,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生长及器件制备的研究㊂E-mail:tbwei@. All Rights Reserved.。

材料科学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列表

材料科学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列表
陈达
南京航大核科学工程系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核科学技术、核材料
蒋民华
山东大学晶体研究所
山东大学化学系
晶体材料
宋振骐
山东矿业学院矿山压力所
北京矿业学院
采矿工程(矿山压力岩层控制)
周邦新
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
北京钢铁学院
核材料、核燃料元件
孙晋良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
上海科技大学
复合材料
靳树梁
东北工学院
北洋大学
钢铁冶金
材料科学
周尧和
上海交大材料学院
清华大学机械系
铸造
潘建生
上海交大材料学院
上海交大冶金系
材料热处理
沈天慧
上海交大微纳米院
上海大同大学
半导体化学
雷啸霖
上海交大物理系
北京大学物理系
固体材料
钱逸泰
中科大材料与化学系
山东大学化学系
纳米材料制备、超导新材料
周惠久
西安交大材料学院
唐山交通大学
金属物理及强度
姚熹
西安交大材料学院
徐采栋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
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有色冶金物理化学
王一德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钢铁学院
不锈钢、电工钢和轧钢技术
外籍院士
R.W.Cahn
剑桥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系
剑桥大学物理系
物理冶金
张永山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材料系
加州伯克利化学工程系
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方向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列表
姓名
工作单位
毕业院校
研究领域
师昌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国立西北工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XX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功能导向晶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2021年度交流会会议手册XX2021年2月目录一、会议须知欢迎您参加XX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功能导向晶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2021年度交流会,为使会议顺利进行,请会议代表认真阅读本手册.1、会议安排概览2、会议用餐3、XX房间中午14:00前退房不加收半天房租,参会代表比较多,离会代表请提前到前台办理退房手续。

4、XX无线WiFi服务器名称:Crowneplaza,无密码;房间电话国内长途拨付方式:90XX国内长途号码.5、XX提供免费健身房服务,健身房位于XX5层,XX时间:6:00—23:00。

6、为确保会议期间XX位XX的人身与物品安全,特别提醒您:休息或离开房间时,及时锁门,并将重要物品妥善保管;外出期间,注意自身保护,一旦发生失窃、安全事故或者其他事件,请及时向会务联系人报告。

7、联系方式:会务组联系人:中科院XX物构所林授群会务协调人重大研究计划管理工作组联系人:XX自然科学基金委黄宝晟,付雪峰二、日程安排“功能导向晶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重大研究计划交流会议日程安排(2021培育项目)时间:2021年2月21日地点:XX三层皇冠B厅②答辩顺序按项目批准编号排序。

“功能导向晶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重大研究计划交流会议日程安排(集成项目及2021重点支持项目)时间:2021年2月22日地点:XX三层皇冠B厅说明:①集成项目每人汇报30分钟,提问讨论15分钟,共计45分钟;②重点支持项目每人汇报15分钟,提问讨论15分钟,共计30分钟;③答辩顺序按项目批准编号排序。

三、参会人员重大研究计划“功能导向晶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指导专家组“功能导向晶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重大研究计划2021年度项目指南晶态材料是长程有序固态材料的总称,具有结构有序稳定、构效关系清楚、本征特性多样、物理内涵丰富、易于复合调控等特征.晶态材料研究正在向以功能为导向,通过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获得所需应用特性材料的方向。

墙报

墙报

墙 报 催化材料专题PA001 Influence of Heat Treatment on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o-N-C/SiO2 for Selective Oxidation of Ethylbenzene刘志刚,湖南大学PA002 Mesoporous Silicates with Titanium in Epoxidation of Cyclohexene with H2O2 HUAJUAN LING,Zongwen Liu,Jun Huang,The University of SydneyPA003 N-甲基二乙醇胺作为新模板剂合成磷酸铝分子筛王德花,田鹏,徐舒涛,王婵,王林英,刘中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004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导向合成的多级孔SAPO-34分子筛及其促进的MTO催化性能王婵,杨淼,田鹏,王德花,郜贝贝,袁扬扬,乔昱焱,刘中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005 Metal precursors structure effects for n-hexadecane hydroconversion on Pt/ZSM-22 catalysts Wangyudan,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PA006 纳米Au/HZSM-5沸石催化剂的制备与甲烷转化 艾沙·努拉洪,新疆大学PA007 ZSM-5分子筛母液的循环与利用 安转转,山西大学PA008 新型4A分子筛载纳米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胡小松,白杰,李春萍,孙炜岩,内蒙古工业大学PA009 REY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百玉婷,东北大学PA010 碳纳米管限域的铁催化二氧化碳加氢焦峰,潘秀莲,包信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011 Pd@C纳米反应器的构筑及对4-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性能研究 边绍伟,许玲利,东华大学PA012 FeCl3型固载化离子液体催化氧化苯甲醇的研究 苍睿柏,哈尔滨师范大学PA013 掺氮碳管催化环己烯氧化制备环己烯酮的研究 曹永海,余皓,彭峰,王红娟,华南理工大学PA014 碳纳米管催化α-蒎烯环氧化制备α-环氧蒎烷的研究 曹永海,余皓,彭峰,王红娟,华南理工大学PA015 Silicalite-1@Pt/Al2O3核壳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择形催化加氢性能 吴仪岚,柴永明,刘晨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PA016 掺N整体块状碳材料的研究陈爱兵,于奕峰,于运红,李月彤,河北科技大学PA017 高掺N量双孔碳合成及催化氧化乙苯的研究 陈爱兵,于奕峰,河北科技大学PA018 多酸基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姜春杰,陈立东,辽宁师范大学PA019 C-H键活化多酸基纳米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性能研究陈立东,杨娇,朱江,李萃,郭洪臣,郭新闻,王祥生,杨晓宇,姜春杰,辽宁师范大学PA020 Pd/Mn3O4介孔催化材料制备及其环境条件下低温CO氧化性能 李庚南,李亮,华东理工大学PA021 CHA/AEI 结晶共生SAPO分子筛的制备王涯,蒋永杰,陈胜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022 Al-Ge-ITQ-13 分子筛中酸落位及MTO 催化性能的理论研究陈艳艳,卫智虹,董梅,秦张峰,樊卫斌,王建国,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PA023 固相法制备氮磷共掺杂石墨烯及其ORR性能研究* 谌春林,中科院宁波材料所PA024 有序多元介孔Ni-RxCeyZr1-x-yO2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研究丑凌军,向贤梅,苗智超,赵华华,李鑫恒,宋焕玲,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1PA025 硅添加量对SAPO-11分子筛酸性和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崔晓,田钰鹏,刘欣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PA026 Controlled mesoporous carbon support for AuCl3 catalyze acetylene hydroclorination 代斌,石河子大学PA027 不同修饰碳纳米管负载硫化钼及其HER催化活性杜康黎,李展召,代小平,孙晖,杨英,张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028 新型高效的己二醛合成工艺研究 丁靖,复旦大学PA029 多活性中心协同催化对丙烷单分子裂解的增强宋晨海,王蒙,薛念华,彭路明,丁维平,南京大学PA030 编织芳基网络聚合物负载Rh催化剂在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姜淼,丁云杰,严丽,宋宪根,林荣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031 酸度对水热合成法制备FePO4-SBA-15及其甲烷溴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王润琴,林荣和,丁云杰,刘佳,罗文婷,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032 纳米晶堆积多级孔ZSM-5合成及其甲醇制烯烃反应性能栗文龙,马通,巩雁军,吴志杰,窦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033 频率响应法研究苯在RFCC 催化剂上的吸附扩散行为段林海,石利飞,朱萌萌,宋丽娟,秦玉才,张苏宏,张若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PA034 χ-Fe5C2上费托合成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范清海,段学志,钱刚,周兴贵,陈德,袁渭康,华东理工大学PA035 一种非贵金属耐酸加氢催化剂:镍基底调节的氮化碳 符滕,丁维平,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PA036 Pt@C核-壳催化体系中的CO完全氧化反应研究高丽君,傅强,包信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037 MOF-74(Cu)催化氧化环己烯性能的初步研究徐来,傅仰河,钟依均,朱伟东,浙江师范大学PA038 主客体型杂环包覆磷钨酸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傅志勇,陈恒隽,华南理工大学PA039 金属氧化物改性酸性沸石催化剂及其在于2-异丙基萘择形歧化反应中的应用 刘远林,高焕新,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PA040 基于有机功能团表面保护和表面活性剂辅助腐蚀策略制备外表面功能化介孔氧化硅纳米粒子 高金索,张雪莹,陈晶晶,大连理工大学PA041 分级孔道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高俊华,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PA042 Ag/B-TiO2/SBA-15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还原CO2 高梦语,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PA043 甲醇的质量空速对MTO反应中烯烃选择性的影响 高玉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044 Pt/TiO2-Al2O3催化剂的丙烷脱氢性能研究 蒋锋,曾亮,王胜平,巩金龙,天津大学PA045 有序介孔La-Ni-Al 催化剂的制备及乙醇蒸气重整制氢性能 马洪艳,曾亮,巩金龙,天津大学PA046 高效催化裂解制丙烯ZSM-5/ZSM-48 分子筛共生合成和应用巩雁军,张亚飞,栗文龙,王洪华,孙丽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047 NaY分子筛导向剂的SAXS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巩雁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048 原位晶化合成含介孔的MCM-49 分子筛巩雁军,邢隆飞,张亚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049 B-Al-ZSM-5分子筛晶粒尺寸调变规律的研究巩雁军,翟岩亮,张少龙,张络明,尚蕴山,王爱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050 有机模板剂与晶种对MFI结构分子筛形貌的影响巩雁军,闵媛媛,尚蕴山,张少龙,马 通,张络明,王洪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051 共价键功能化碳纳米管及负载钯催化剂活性研究 谷献模,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PA052 载体改性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影响 关月明,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PA053 SBA-15为硅源合成TNU-9分子筛在甲烷芳构化中的应用 胡静,吴淑杰,管景奇,阚秋斌,吉林大学PA054 CNTs/Fe3O4催化剂制备及在苯羟基化制苯酚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郭泉辉,石家华,河南大学PA055 AlPO4-SiO2超薄纳米片:一种新型催化剂材料 郭向可,南京大学PA056 Al-ITQ-13分子筛碱处理改性研究李明富,曾鹏晖,郭巧霞,申宝剑,梁云,郭小忠,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057 Cu2O/石墨烯催化合成二苯醚类化合物的研究翟兆洋,郭晓宁,郭向云,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PA058 金属有机骨架MIL-100(Fe)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吸附乙炔的研究刘民,谭昉畅,李克艳,张安峰,左轶,郭新闻,大连理工大学PA059 高稳定性的合成对二甲苯催化剂的研究刘民,谭伟,侯珂珂,刘海鸥,宋春山,郭新闻,大连理工大学PA060 载体在四丙基氢氧化铵溶液处理TS-1过程中的作用左轶,刘民,洪鲁伟,吴梦桐,张廷,马梦瞳,郭新闻,大连理工大学PA061 Re改性Ru/CNTs催化剂上山梨醇氢解性能研究 郭星翠,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PA062 CoPO-MCFs负载的纳米钌催化剂用于氯乙烯及CO催化氧化 郭杨龙,华东理工大学PA063 Fe基催化剂用于纳米管的可控制备与研究 郭章龙,高杨,罗仕忠,储伟,四川大学PA064 氧化铁纳米粒子负载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催化脱硝性能的研究 韩瑾,Phornphimon Maitarad,李红蕊,张登松,上海大学PA065 UiO-66金属有机骨架膜的制备韩易潼,刘民,左轶,郭新闻,大连理工大学PA066 Au/C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催化肉桂醛加氢 郝郑平,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PA067 缩孔Ti-SBA-15材料合成及其在环己酮氨肟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何会子,王海青,马红蕾,钱旺,高树英,孔岩,南京工业大学PA068 复合催化剂ZrO2/g-C3N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何益明,浙江师范大学PA069 吡啶修饰丝光沸石用于二甲醚羰基化反应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贺婷,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070 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载体在CO2加氢制烃类中的应用 侯珂珂,张安峰,郭新闻,大连理工大学PA071 四乙烯五胺修饰的介孔碳材料对CO2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胡庚申,浙江师范大学PA072 多级孔TS-1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脱硫性能 华子乐,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PA073 分子筛在柴油车尾气SCR脱硝中的发展和应用 黄黎明,江博琼,浙江工商大学PA074 气相选择性氧功能化的纳米碳管催化丙烷氧化脱氢的研究 黄瑞,中科院金属研究所PA075 多级孔富铝丝光沸石的合成黄声骏,陈福存,刘志钢,刘小行,于丽丽,谢素娟,徐龙伢,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076 稀土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霍艳霞,蒋赛,季生福,北京化工大学PA077 在反应过程中具有自行骨架补铝能力的分子筛催化剂 吉媛媛,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PA078 磁性Cu-BTC@SiO2@Fe3O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反应性能研究 张青民,蒋赛,季生福,北京化工大学3PA079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s的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石伟芹,霍艳霞,蒋赛,季生福,北京化工大学PA080 水热合成法制备氮掺杂炭微球材料?yuan xiao ling,张文祥,贾明君,吉林大学PA081 母液循环对TS-1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贾玉华,大连理工大学PA082 极浓体系多级孔道ZSM-5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江永军,张堃,庄壮,苏慧,雍晓静,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化工分公司研发中心PA083 Ni/MIL-53(Al)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 姜俊,大连理工大学PA084 双柱层金属-有机框架(MOFs)多孔材料及烷烃吸附性能研究 蒋志强,攀枝花学院PA085 离子交换含铜分子筛用于NH3-SCR反应金炜阳,岳军,赵德鹏,周钧,王卫东,贾莉伟,无锡威孚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PA086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in ZIF-8 景焕平,北京建筑大学PA087 合成条件对NaY沸石晶粒尺寸的调变研究 康春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088 聚氨基苯乙烯@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负载钯催化苯乙酮选择性加氢 蓝国钧,郭淼,李瑛,杨启华,浙江工业大学PA089 苯磺酸功能化石墨负载氧化钴及氧化锰的水氧化性能研究 管景奇,章福祥,李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090 氧化铈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及甲基橙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 李常艳,内蒙古大学PA091 Bi2O3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李晓芳,邵宇,李旦振,福州大学PA092 Ag/TiO2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李国炜,郑秀珍,邵宇,李旦振,福州大学PA093 NiAl-LDH/G复合材料负载Au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苗曼玉,冯俊婷,李殿卿,北京化工大学PA094 阳极氧化铝负载钯的可控制备及其蒽醌加氢催化性能研究 洪润润,冯俊婷,李殿卿,北京化工大学PA095 氮功能化多孔碳载金属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 李泽龙,夏春谷,李福伟,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PA096 无模板法制备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用于MTA反应的研究 李虎,上海交通大学PA097 V/SBA-15催化剂上乙烷选择氧化制醛类反应研究 李建梅,赵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098 纳米晶Fe-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MTG反应性能研究 李建青,中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PA099 MCF负载离子液体稳定的Ru纳米粒子及其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应用 李金林,马亚娟,刘冰,中南民族大学PA100 铝掺杂介孔泡沫硅的合成及在费-托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韦良,张煜华,赵燕熹,李金林,中南民族大学PA101 有序介孔氧化铝负载的钴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李金林,李利华,张煜华,赵燕熹,洪景萍,王立,中南民族大学PA102 DNL-6分子筛上MTO反应的原位XRD和显微镜UV-Vis研究李金哲,魏迎旭,田鹏,王金棒,武新强,徐舒涛,张默之,徐庶亮,何艳丽,刘中民,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103 烷烃芳构化反应中载铂L分子筛催化剂的积炭失活 李珂,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PA104 铜价态对TUD-1负载铜催化苯一步氧化合成苯酚的影响 李雷,宋利,汪海东,嘉兴学院PA105 含氮分子筛负载纳米银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CO选择氧化性能研究 李琳,原艳芬,张煜华,李金林,中南民族大学4PA106 介孔炭负载碳化钼催化剂的合成及加氢脱氧性能 鲁墨弘,李明时,常州大学PA107 ZIF材料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中的应用 李其明,李芳,辽宁石油化工大学PA108 ZSM-5分子筛外表面改性及丁烯裂解性能评价吴韬,袁桂梅,陈胜利,李淑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109 卟啉基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在水相有机合成方面的应用 李涛,陈建,杨志远,孙卫婷,刘鹏,王靖宇,华中科技大学PA110 Ni/TiO2-SiO2(Et)催化硝基苯加氢性能研究 李威,程海洋,赵凤玉,长春应化所PA111 磁性钛硅分子筛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李维刚,大连理工大学PA112 碳载体表面含氧基团对钯苯酚加氢性能的影响徐铁勇,江大好,张群峰,李小年,浙江工业大学PA113 Pt-Cu/Al2O3@SBA-15催化剂上肉桂醛的液相选择加氢反应 李君瑞,李晓红,华东师范大学PA114 木质素单体丁香酚的水相加氢脱氧:HZSM-5的Si/Al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张聪,邢晶,宋亮,辛洪川,林森,李学兵,邢立淑,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PA115 石墨烯复合树脂催化环氧乙烷水合反应的研究李亚男,何文军,杨为民,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PA116 铝溶胶辅助制备Beta分子筛膜 李英霞,北京化工大学PA117 载体的酸碱性能对Au-Pt催化氧化甘油的影响 许春丽,陕西师范大学PA118 Pd/MIL-101在温和条件下高选择性催化苯乙酮加氢 简思平,李映伟,华南理工大学PA119 Pd(II)@UiO-67-BIPY催化羰化Sonogashira偶联反应 白翠华,李映伟,华南理工大学PA120 MOF封装钯纳米颗粒制备高效多相催化剂 陈立宇,李映伟,华南理工大学PA121 多级孔丝光沸石的软模板法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孙翠娟,李玉平,王艳悦,李晓峰,太原理工大学PA122 用于富H2中CO优先氧化的有序介孔铈基催化剂研究 李兆强,包头稀土研究院PA123 纳米薄层MFI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D-果糖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 李振环,天津工业大学PA124 四氢salen过渡金属配合物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李智芳,吴淑杰,管景奇,阚秋斌,吉林大学PA125 酸改性对CuY催化剂孔结构及其氧化羰基化性能的影响 李忠,郑华艳,李艳娇,太原理工大学PA126 复合交换制备CuY分子筛催化剂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李忠,郑华艳,阎立飞,李梦云,太原理工大学PA127 Fe、Co、Ni助剂对CuY催化剂氧化羰基化性能的影响 王玉春,郑华艳,李梦云,李忠,太原理工大学PA128 高效氧化消除甲苯的3DOM CeO2-Al2O3负载Au或Pt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戴洪兴,北京工业大学PA129 ZSM-48分子筛改性及其负载镍催化剂的加氢异构性能 梁长海,张淼,大连理工大学PA130 不同阳离子体系下ZSM-23分子筛的合成 梁长海,陈玉晶,大连理工大学PA131 球状介孔氧化硅纳米花负载钯金催化剂催化液相苯酚加氢及其它介孔氧化硅为载体的性能研究 杨惠,廖世军,华南理工大学PA132 ZnO诱导成膜的高选择性Pd/ZnO@ZIF-8核-壳催化剂的制备 林露,张通,刘海鸥,张雄福,大连理工大学5PA133 膨胀石墨(EG)/ Co3O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室温气敏性能研究 林雨斐,宋宛臻,徐爽,褚震宇,李丽,史克英,黑龙江大学PA134 Beta@MCM-22核壳复合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杨卫亚,凌凤香,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PA135 NaY/ASA复合材料的改性及催化性能的研究尹延超,王京,赵俊,刘百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136 晶种在ZSM-5沸石合成中的导向作用机制 刘春燕,大连理工大学PA137 硅烷化晶核水热法合成级孔纳米β分子筛孙文娟,刘国柱,张香文,王莅,天津大学化工学院PA138 纳米碳材料/碳化硅整体式催化剂:制备,修饰以及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刘洪阳,苏党生,中科院金属研究所PA139 ZSM-5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的低温制备研究刘一鸣,刘华彦,张泽凯,卢晗锋,陈银飞,浙江工业大学PA140 核壳型纳米金反应器的构筑 王芳,刘俊华,南京师范大学PA141 N-甲基-2-吡咯烷酮辅助合成单晶性介孔Beta沸石刘丽佳,王洪宾,王润伟,张宗弢,裘式纶,吉林大学PA142 高效加氢催化剂Pd/掺氮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刘平,常州大学PA143 柠檬酸脱铝HMOR分子筛的乙醇胺氨化催化性能刘师前,黄琴琴,王德举,刘仲能,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PA144 含有手性Binap基团的有机微孔聚合材料的合成及在β-酮酸酯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李灿,王旭,刘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145 钼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用于液相催化氧化 刘颖雅,王安杰,李翔,大连理工大学PA146 MeAPO-11分子筛对催化裂化中增强汽油辛烷值的影响 刘毓翔,崔晓,刘欣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PA147 Ti-MWW/TS-1复合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刘月明,华东师范大学PA148 软模板法制备meso-SAPO-11微介复合分子筛 刘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PA149 SAPO-5分子筛的低温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郜贝贝,田鹏,袁扬扬,乔昱焱,王林英,杨淼,杨越,刘中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150 多功能Pt/Ni-MOF催化腈选择性加氢偶联一步制备亚胺 隆继兰,李映伟,华南理工大学PA151 Co配位含巯基杂化分子筛催化苯乙烯与空气的环氧化 鲁新环,夏清华,湖北大学PA152 Revealing the ameliorating effect of CrOx-CNT catalyst in PODH 陆维敏,马飞,浙江大学PA153 整装Al-fiber@meso-Al2O3@Pd高效CO偶联合成DMO催化剂 路勇,王纯正,韩璐蓬,华东师范大学PA154 碱性离子液体催化活化微孔HKUST-1:分子尺寸择型催化研究 罗群兴,纪敏,李艳芹,大连理工大学PA155 前驱体对Ni/SBA-15催化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罗永明,昆明理工大学PA156 煤制烯烃中微量醇醚杂质脱除净化催化剂的研究 叶丽萍,罗勇,上海化工研究院PA157 微孔-介孔多级结构分子筛的制备陈亮广,付俊鹰,凡佩,吕鹏梅,袁振宏,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PA158 易回收的多级孔纳米TS-1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吕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159 介孔分子筛用于芳烃选择氧化:从组成、形貌和结构到催化性能 马红蕾,王海青,何会子,钱旺,高树英,孔岩,南京工业大学6PA160 苯胺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铂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马俊红,王丽,新疆大学PA161 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纳米纤维膜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性能 邵林军,齐陈泽,绍兴文理学院PA162 B-ZSM-5层状沸石合成及其LDPE裂解反应研究 马宇春,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PA163 Rh/MCM-41上引入钴之催化活性大幅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 马昱博PA164 碱处理纳米HZSM-5 分子筛催化生物乙醇制丙烯的研究 毛东森,上海应用技术学院PA165 微波作用下钯/石墨烯催化氯苯参与的Ullmann反应的研究 毛展,上海师范大学PA166 环氧大豆油的多相催化合成 苗永霞,河南工业大学PA167 泡沫镍负载的碳纳米管结构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异丙苯催化氧化性能 牟春林,余皓,彭峰,王红娟,华南理工大学PA168 高结晶度EMT结构沸石的无模板剂合成 牟琴,李牛,南开大学PA169 掺钽钨青铜(TaxWO3)的水热合成及电催化性能 牟婉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PA170 磁磨法制备高比表面石墨詹勇,朱永龙,倪军,福州大学PA171 以HKUST-1为模板制备TiO2-CuxO-TE催化剂及CO氧化性能 戚鑫鑫,福州大学PA172 多酸/碳纳米管复合超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制备 齐伟,苏党生,中科院金属研究所PA173 活性炭的催化石墨化及其在氨合成中的应用 齐衍超,福州大学PA174 介孔CeO2/V2O5-SiO2催化剂上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 琪琪格吉日嘎啦,内蒙古师范大学PA175 钒铁双金属掺杂球形MCM-48合成及催化苯酚羟基化性能研究 钱旺,孔岩,南京工业大学PA176 Al-SO3H-SBA-15催化醋酸与异丁烯酯化反应的协同效应研究冯静远,汤吉海,费兆阳,陈献,张庭建,崔咪芬,乔旭,南京工业大学PA177 双水解均匀沉淀法制备高热稳定性NiO-Al2O3甲烷化催化剂研究 秦志峰,任军,太原理工大学PA178 基于柔性四羧酸的nbo-型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 郭崇伟,邱文革,李传强,何洪,北京工业大学PA179 Al基MOFs催化胺类的氧化偶联合成亚胺 邱璇,李映伟,华南理工大学PA180 以碳纳米管为硬模板合成级孔ZSM-5分子筛 邱园,刘国柱,王莅,张香文,天津大学PA181 基于层状粘土镍基二维催化材料的构筑及其芳烃加氢性能任世彪,沈周,李号召,王知彩,雷智平,水恒福,安徽工业大学PA182 纳米ZSM-5用于甲醇制汽油(MTG)反应任育宏,方维平,伊晓东,万惠霖,厦门大学PA183 钛硅分子筛合成的研究任跃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A184 不同硅铝比NaY沸石混合改性对孔结构的影响考察 申宝剑,郑庆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185 骨架含锡NaY沸石的制备及其表征袁德林,申宝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186 介孔Y型沸石的制备及其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孙建学,申宝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7PA187 MCM-41负载铁基催化剂的加氢脱硫脱芳性能研究 李浩,申宝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188 高岭土微球原位晶化无模板剂合成纳米EMT沸石 李程,申宝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A189 氟处理H-ZSM-5催化甲醇芳构化反应的研究 沈鑫权,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PA190 基于质子型离子液体微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盛晓莉,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PA191 硅聚合度改变对ZSM-5催化性能影响 史静,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PA192 ZSM-5/L复合分子筛的形貌控制及探针反应研究 张若杰,秦玉才,宋丽娟,辽宁石油化工大学PA193 噻吩类硫化物在改性Y分子筛上的吸附与催化转化行为研究 宋丽娟,秦玉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PA194 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活性石墨烯在乙苯氧化脱氢中的应用 刁江勇,刘洪阳,苏党生,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部PA195 一步水相合成氮掺杂的有序介孔碳(NOMC)及其在乙苯液相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王嘉,刘洪阳,谷献模,王海花,苏党生,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部PA196 石墨烯氧化物负载Fe(II)席夫碱配合物催化空气环氧化苯乙烯苏海亮,吴淑杰,管景奇,阚秋斌,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PA197 不同形貌的生物质基石墨碳的制备 苏海全 ,内蒙古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PA198 金属有机框架负载钌纳米粒子催化合成气 苏海全 ,内蒙古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PA199 介孔钇铝氧负载Ni基催化剂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 苏海全 ,内蒙古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PA200 Co/ZrO2-Al2O3催化剂的CH4/CO2重整反应性能研究 苏海全 ,内蒙古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PA201 介孔ZrO2-SiO2为载体的K-Mo-Co-S合成气制混合醇催化剂 苏海全 ,内蒙古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PA202 双模型介孔氧化硅固载2,2-联吡啶衍生物手性催化剂的制备 唐志云,孟微,孙继红,赵洪武,武霞,北京工业大学PA203 pH/温度双重敏感性纳米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金效齐,白诗扬,张燕娜,孙继红,北京工业大学PA204 壁厚可控的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的合成张发谦,孙继红,白诗扬,张燕娜,金效齐,武霞,北京工业大学PA205 功能化聚乙二醇-聚乳酸基聚合物的合成及在药物缓控释方面的应用 张燕娜,刘士博,白诗扬,孙继红,北京工业大学PA206 pH响应型双模型介孔杂化材料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 韩静,白诗扬,张燕娜,孙继红,金效齐,北京工业大学PA207 盐酸胍合成大比表面氮化碳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孙建敏,哈尔滨工业大学PA208 Fe3O4@SiO2–NH2–Co核壳结构的磁性纳米催化剂的苯乙烯环氧化反应性能研究 孙剑,管景奇,吉林大学PA209 高性能薄片状纳米SAPO 分子筛:合成, 3D EDT 结构解析及MTO 反应研究 孙启明,马延航,王宁,李旭,喜冬阳,Osamu Terasaki,于吉红,吉林大学PA210 浸渍-爆炸法制备Ga/HZSM-5分子筛上丙烷芳构化的研究肖何,张小平,王晓星,王鹏,解红娟,韩怡卓,谭猗生,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PA211 离子液体作用下介孔氧化铝的合成 纪晓伟,唐韶坤,天津大学化工学院PA212 功能化氨基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性能研究 陶凯,中科院宁波材料所PA213 廉价聚合物作为双功能模板剂合成多级孔Beta分子筛 袁扬扬,田鹏,刘中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8。

墙报展示

墙报展示

墙报展示P-1刘慧琴*,闻环.气相色谱法测定车用汽油中的有机氯化物(国家石油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P-2刘桂英*,王召会,葛坤,吴金浩.微波辅助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脂溶性毒素(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P-3杨新磊*,陈波.利用高频采样超高效二维液相色谱同时完成颠茄流浸膏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P-4许东坡,宴国权,高明霞,邓春晖,张祥民*.Fe3O4@Au-B(OH)2@mTiO核壳结构纳米微球选择性富集糖肽/磷酸化肽(复旦大学化学系和生物医学研究院)P-5杨茜,郭彦丽*,神田武利,荒井裕子,植村真树.金刚烷基键合反相柱的特性及应用(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P-6刘一颖,晏国全,高明霞,邓春晖,张祥民*.基于磁性捕获聚多巴胺包裹Hela细胞法研究细胞表面蛋白(复旦大学化学系&生物医学研究院)P-7Yao Xiao,JianZhong Li.A RP-RP comprehensive2DLC method for triacylgl-ycerols samples analysis(Agilent Technology(China))P-8谢伊沁,邓春晖*.氨基修饰的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用于磷酸化肽与糖肽的双向富集(复旦大学化学系)P-9王嘉雯,姚继宗,孙念荣,邓春晖*.聚乙二醇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对N-糖肽的高效富集(复旦大学化学系)P-10刘倩静,谢伊沁,邓春晖*.利用双配体合成亲水性有机骨架材料用于糖肽的富集(复旦大学)P-11姚继宗,邓春晖*.基于简单一步法修饰的磁性功能化材料对糖肽的分离分析(复旦大学化学系)P-12林海珠,袁凯平,邓春晖*.一种靶板上修饰原子层沉积二氧化钛膜的方法及其应用(复旦大学化学系)P-13蔡沅君,张祥民*.天然花粉多孔材料的功能化及其在蛋白质酶解和富集中的应用(复旦大学化学系)P-14董瀚阳,郭振昌,田姗姗,翟贵金,张锴*.奇异变形杆菌中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蛋白的系统分析(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P-15王嘉希,李杰,王亚楠,高明霞*,张祥民.多功能共价有机框架修饰的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在糖基化蛋白组学的应用及与肿瘤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复旦大学化学系)P-16田姗姗,郑淑珍,何锡文,张锴*,张玉奎.稳定同位素马来酸酐标记结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研究(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P-17孙谦*,范军,李月琪,杨桂香,黄涛宏.多维气质联用技术在尼古丁对映异构体分离中的应用(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P-18Siming Wang*,Jun Dong,Yueming Tang,Ruiyue Yang,Hongxia Li.Sensitive and precise measurement of phosphatidylethanol in human blood as abiomarker for alcohol intake by LC-MS/MS(The MOH Key Laboratory ofGeriatrics,Beijing Hospital,National Center of Gerontology)P-19林立峰,洪兵,张娴*.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检测方法研究(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P-20郑天*,周亚红.毒镖中琥珀酰胆碱检测方法的研究(江苏警官学院)P-21李敏晶*,王美琪,于竺岑,李悦,李晴,王迪,肖梦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砂海星皂苷的ACE抑制活性(大连海洋大学)P-22郑天*.海洛因多次给药大鼠脑脊液代谢组学模型的建立(江苏警官学院)P-23王德刚*,程建华.基于热解析-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空气中VOCs成分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P-24冯小燕,李兰婷,吴润青,晏国全,高明霞,邓春晖,张祥民*.亲水性磁性纳米复合材料MagG/PDDA/Au/Glc的合成及高效选择性富集糖肽的应用(复旦大学化学系)P-25王亚楠,王嘉希,高明霞*,张祥民.功能化的亲水树枝高分子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糖肽的分离和富集(复旦大学化学系)P-26薛勇*,陈红果.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7种挥发性有机物(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27翟贵金,田姗姗,郭振昌,董翰阳,马振毅,刘喆,张锴*.基于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A549肺癌细胞中p66shc调控的蛋白通路(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P-28张颖,李福伟,朱传合,赵汝松*.羧基化纳米碳球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高灵敏分析水中痕量全氟酸类污染物(山东农业大学)P-29刘雪梅,谷陟欣,郭园,刘婧靖,马铭,陈波*,王丽萍.纸喷离子化质谱法(PS-MS)对枳实的快速分析(湖南师范大学植化单体开发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P-30关升,晏国全,高明霞,邓春晖,张祥民*.以脂筏蛋白为标准,比较不同膜蛋白提取技术效果(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P-31Xing-Xing Fan,Xiao-Jun Yao,So Wei Xu,Vincent Kam-Wai Wong, Jian-Xing He,Jian Ding,Min Huang,Jun Huang,Da-Kai Xiao,Ze-BoJiang,Yan-Ling Zhou,Richard Kin-Ting Kam,Liang Liu*,ElaineLai-Han Leung*.Using proteomic approach to discover the treatmentmechanism of(Z)3,4,5,4'-trans-tetramethoxystilbene for inhibition ofgefitinib-resis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tate Key Laboratory of Quality Research in Chinese Medicine/Macau Institute For Applied Research inMedicine and Health,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32曾珺,尹沛源,胡春秀,路鑫,许国旺*.基于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的肝癌前瞻性代谢标志物研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33王晓飞,张洁*,蒋守芳,张凌怡,刘颖,杜晓妍,张维冰*,申河清.利用代谢组学研究大气细颗粒物的生殖毒性效应(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34何丽针,夏骏,姜文娟,徐国茂,李勇,吴金刚.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三叶青块根中槲皮素和β-谷甾醇的含量(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P-35陈萌,高明霞*,张祥民.基于自组装金核银卫星纳米组合体的新型高灵敏正交拉曼探针的合成及其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复旦大学化学系)P-36张珮明,高明霞*,张祥民.基于抗体修饰的亲水石墨烯薄膜高效捕获肿瘤细胞(复旦大学化学系)P-37孙欣欣,李盼盼,欧婉璐,屈锋,李玉娟*.龙血竭有效单体分子与凝血酶、核酸适配体相互作用研究(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P-38毕文静,柏雪,田姗姗,翟贵金,张锴*.基于适配子识别和DNA模板技术研究适配子-蛋白相互作用(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P-39杜晓妍,张洁*,田美平,申河清.长期饮用水砷暴露对脑皮质和海马DNA 表观遗传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P-40Qingyu Huang*,Guochen Xi,Ambreen Alamdar,Heqing Shen*.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s heart toxicity induced by chronicarsenic exposure in rats(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P-41周小山.关于在制药工业中大规模高效液相色谱的技术使用的分析报告(北京壹诺九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P-42彭丽萍*,王志强,姜雯,孔鲁裔.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禽蛋样品中三种脂溶性色素(国家农业标准化监测与研究中心)P-43邓亚楠,高琴,马娟,王超展*,卫引茂.二维硼酸亲和磁性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应用(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P-44薛珊,王超展*,卫引茂.基于聚苯乙烯接枝磁性纳米粒子制备磁性介孔碳及其用于水中氯酚的快速萃取(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P-45许欢欢,马娟,王超展*,卫引茂.聚合物接枝的硼亲和材料制备及其应用(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P-46杨茜,陈楠,郭彦丽*.柱切换方法对红霉素软膏的高灵敏度检测(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P-47徐秀青*,David Meunier,高伟,陈晓云,杨秀晗.凝胶色谱在工业产品表征中的应用实例(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P-48张艳海*,刘绿叶,金燕.在线二维液相色谱法快速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A,D和4种VE异构体的含量(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P-49张艳海*,刘绿叶,金燕.在线二维多中心切割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人参及其相关产品中8种人参皂苷(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P-50左夏龙*,李丽,黎睿.超高效液相/自动柱前衍生法检测伏马毒素B1B2(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P-51杨秀晗*,徐秀清,杨丽,常翠兰,李德,Dave Meunier,高伟,张天兰.聚丙烯酸酯化合物中低含量羧酸共聚体的表征(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P-52姜楠,王家斌*,李建华,张其清*.透明质酸钠功能化整体柱的制备及其亲水管内固相微萃取性能研究(福州大学生物和医药技术研究院)P-53佟珊珊.硫化钼纳米片修饰的聚合物整体柱用于雾霾中多环芳烃污染物的检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P-54Dan Li,Zhonglian Cao,Xueling Liao,Ping Yang*,Li Liu*.The development of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 based on UHPLC-QTOF MS/MS forevaluation paclitaxel–tetrandrine intera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pharmacokinetic study(School of Pharmacy,Fudan University)P-55郑云重,韩庆,齐美玲*,曲良体*.纳米纤维石墨相氮化碳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分离性能(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P-56张妍,吕庆,齐美玲*,蔡志强*.柱芳烃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P-57王轩堂,张祥民*.生物质谱纳喷雾喷针的制备与蛋白质鉴定研究(复旦大学化学系)P-58尹春春,陈韦韦,张金明*,张梅,何嘉松,张军.通过“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键合型纤维素基手性固定相及其色谱拆分性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P-59吴国萍*,皇甫一润.七种苯二氮杂卓类安眠药GC/MS与GC/NPD检验比对分析(江苏警官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P-60陆逸菲,杨丙成*.细内径柱用电致淋洗液发生器的构建与评价(华东理工大学)P-61李晨,李蓉*.新型绿色螯合色谱填料的制备(西北大学化工学院)P-62张宁,陈斌,李蓉*.一种新型多功能氨羧类色谱分离介质的合成(西北大学化工学院)P-63王石慧,陈斌,李蓉*.氨羧类螯合配体与金属离子间络合特性的研究(西北大学化工学院)P-64张开言,陈斌,李蓉*.多齿氨羧类二聚体螯合剂的合成(西北大学化工学院)P-65霍淑慧,喻菁,安海燕.新型磁性多孔材料用于磁固相萃取水中的多环芳烃(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P-66傅恒青,李卉卉*,David Chen*.毛细管电泳结合高分辨质谱定量分析 -环糊精与布洛芬间的相互作用(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P-67王帅*,王磊,祝仰文,王红艳,郭勇.色谱技术应用于油田污水中聚合物提取(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P-68杨儒雅,何兰,那娜,欧阳津*.多维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P-69潘仲巍*,王振泉,曾宏,杨松,蔡文佩.室温固体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分离测定当归中的阿魏酸(泉州师范学院)P-70彭剑林,孙涛,吴联谦,齐美玲*,黄学斌*.烯丙基/十二烷基修饰的二噻吩基苯并噻二唑类色谱固定相分离性能改进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P-71付琦峰*,高蝶,王路军,李绣菊,李帆,向伟,夏之宁*.大肠杆菌粘附涂层固定相用于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分离(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P-72Zhijuan Wang,Qing Lv*,Qing Zhang,Hua Bai.Rapid determination of58 fragrance allergens in plush toys viahigh-temperature static headspace GC-MS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and Consumer Product Safety,Chinese Academy of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P-73张翘楚,齐美玲*,王金亮*.一种噻吩功能化三聚茚气相色谱固定相用于小分子有机物分离(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P-74杨银慧,王勤思,齐美玲*,黄学斌*.三蝶烯功能化新型色谱固定相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P-75王萌,齐美玲*,王金亮*.树状三聚茚衍生物用作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P-76雷晓强*,陆书云.基于互联网的色谱技术服务平台的设计(色谱世界网)P-77杨银慧,常峥峰,齐美玲*,王金亮*.螺旋桨状六苯基苯衍生物用作毛细管色谱固定相(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P-78贺燕庭,林国,高超鸿,雷智显,林子俺*.新型磁性共价有机骨架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肽段分离富集研究(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P-79窦泽坤,陈斌,李蓉*.螯合树脂用于油脂脱胶与脱酸的研究(西北大学化工学院)P-80李欣欣,黄艳萍,刘照胜*.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棒掺杂整体柱制备及电色谱评价(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P-81张雪,赵连月,黄艳萍,刘照胜*.碳纳米管/介孔分子筛掺杂的印迹整体柱的制备与评价(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P-82杨军丽*,师彦平*.基于现代色谱技术的植物源活性分子研究(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P-83战楠,郭峰,田芹,宋淑玲,饶竹*.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筛查和定量渗坑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P-84兰韬,席兴军,焦丰龙,唐涛,王风云,李彤,张维冰,初侨*.NPLC×RPLC 二维液相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P-85蔡娇,朱钢添,何小梅,张铮,冯钰锜*.POM掺杂聚合物整体柱微萃取用于高选择性萃取未稀释尿液中抗抑郁药(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P-86郑书剑,王雅兰,冯钰锜*.稳定同位素标记结合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分析啤酒中的巯基与醛基化合物(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P-87郭宁,朱泉霏,袁必锋,冯钰锜*.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双母离子扫描-质谱分析血清中的醛酮化合物(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P-88何小梅,梁西潮,张俐娜*,冯钰锜*.高强度和亲水性的壳聚糖微球用于富集糖肽(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P-89王艳娟*,汪衍敏,汪秋伊,王振中,萧伟,熊志立.基于UPLC-MS/MS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P-90张立军,戴海蓉,杨志军,李芸*,张艳霞,马骏.高乌头炮制前后镇痛抗炎活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质量研究(甘肃中医药大学)P-91谭成玉*,孟繁桐,胡晓娟,孔亮,李宁,波拉提 马卡比力.全缘叶蓝刺头化合物的色谱分离及抗肺癌活性(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P-92王伟峰,杨军丽*,师彦平.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酶抑制剂筛选新进展(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P-93郭志谋,董雪芳,俞冬萍,梁鑫淼*.氨基酸键合相分离材料制备及应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94陈松毅,张雪娇,苗延青,刘春叶*.药物与β2-肾上腺素受体相互作用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研究(西安医学院)P-95陈双,吴建峰,徐岩*.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解析黄酒中挥发性组分特征(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P-96马宁,杨亚军,刘希望,孔晓军,秦哲,李世宏,焦增华,李剑勇*.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对金黄地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P-97黄冬冬,刘毅,王浩,刘永峰,杨武*,邸多隆*.石墨烯量子点复合多孔色谱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西北师范大学)P-98杨晓红,李长霞,齐美玲*,曲良体*.基于石墨烯的多孔碳材料用作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P-99田雨,冯娟娟,王秀琴,步亚南,罗川南,孙敏*.二氧化钛纳米棒用于固相微萃取涂层的研究(济南大学)P-100步亚南,冯娟娟,王秀琴,田雨,罗川南,孙敏*.水热法制备聚苯胺功能化玄武岩纤维用于管内固相微萃取的研究(济南大学)P-101李凤,邱丹叶,康经武*.亲水作用有机整体柱的制备及在小分子色谱分离中的应用(西安文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P-102王飞,樊星*,夏军柳.五彩湾烟煤与昭通褐煤连续热溶物GC×GC/TOFMS 分析(中国矿业大学)P-103陈菲,史得军,赫丽娜,张若霖,肖占敏.色谱技术在汽油烯烃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P-104马雪,袁航,邓志芬,殷丹,闻威,郭云,张书胜*.基于氨基酸辅助的糖类衍生化LC-MS分析应用研究(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105闻威,陆大克,马雪,邓志芬,苗颖,兰琛,徐国伟,张书胜*.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固相萃取技术用于植物伤流液中植物激素的测定(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106夏晒歌,杜慧芳,陈彦龙,苗颖,张文芬,张书胜*.一种新型的氮杂杯芳烃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植物中痕量的IAA和IBA分析(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107杜慧芳,夏晒歌,苗颖,陈彦龙,殷丹,张书胜*.SPE-HPLC测定食品中的双酚A和己烯雌酚(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108潘艳,陈彦龙,杨志聪,徐改改,刘山崎,殷丹,马雪,陈瑜,张书胜*.磁性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检测烟熏食物中的苯并(a)芘(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109苗颖,陆大克,杜慧芳,陈彦龙,夏晒歌,闻威,徐国伟*,张书胜*.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检测(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110陈彦龙,刘山崎,姚尚进,肖旭阳,吴宁鹏*,张书胜*.串联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动物脂肪样中阿苯达唑及其代谢残留(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111殷丹,赵胜男,夏晒歌,杨志聪,马雪,潘艳,刘山崎,张书胜*.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分离检测饮料中的三种磺胺类人工合成甜味剂(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112Chen Lan,Wenfen Zhang,WuduoZhao,YunGuo,Wei Wen,Xue Ma, Shusheng Zhang*.Separation of fourteen 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Zhengzhou University)P-113杨志聪,祝伟霞,陈彦龙,潘艳,殷丹,刘山崎,马雪,张书胜*,杨冀州*.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鉴定羊肉中掺假鸭肉(郑州大学)P-114刘山崎,邓志芬,张文芬,马雪,殷丹,杨志聪,潘艳,张书胜*.亲水性材料固定相的制备及β-兴奋剂的分离(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115任苏瑜,谭峰*.新型薄膜扩散梯度技术用于水体抗生素原位采样方法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P-116邓志芬,杨志聪,马雪,闻威,李星林,黄岩杰*,张书胜*.紫癜性肾炎患者尿中金属标志物的发掘(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117张克霞,陈晓辉*,贾景明*.柿叶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初步药效学评价(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P-118郎朗,孟兆瑞,孙兰,王振中,萧伟,赵龙山*,熊志立*.基于核磁和质谱技术的桂枝茯苓胶囊预防原发性痛经的代谢组学研究(沈阳药科大学)P-119杜文瑞,周晓华,高煜,于阿娟*,张书胜*.MOF-磁性石墨烯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120郭萍,张静静,袁旭灿,赵龙山*,陈晓辉*.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填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沈阳药科大学)P-121Mei Xua,Chao Liua,MiZhoua,Qing Lia,RenxiaoWanga*,Jingwu Kanga*.Screening of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with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Frontal Analysis(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P-122雷雯,侯捷,杜晓宁*.气质联用测定植物中13C标记氨基酸及其代谢物的同位素丰度方法研究(上海化工研究院)P-123刘爱风,沈兆爽,田永,赵宗山*.土壤中四溴双酚A/S类溴代阻燃剂的QuEChERS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P-124石辉艳,侯臣之,顾立强,张美玉,赵龙山*,毕开顺,陈晓辉*.基于体内活性标记物变化的马钱子致神经毒性研究(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P-125李永路*,韩晶,侯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的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日立仪器(大连)有限公司)P-126史得军*,陈菲,王春燕,林骏,刘坤红,肖占敏.液化气中含硫化合物的测定(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P-127王晓瑜*,刘雷雨,王昇,秦亚琼,贾云祯,崔华鹏,刘惠民.LC-MS/MS 同时测定烟草中22种Amadori化合物(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P-128吕丽丽,王利娟*,李君,焦亚军,高胜男,王嘉昌,闫宏远*.双丙酮-D-甘露糖醇–硼酸络合酸在NACE中手性分离7种β-受体激动剂(河北大学药学院)P-129Yun Guo,Lijun He*,Wenjie Zhao,Chen Lan,Ying Miao,Shaige Xia,Wei Wen,Shusheng Zhang*.Extraction of Aniline from Polluted Water Samplesby the 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Engineering,Zhengzhou University)P-130金秋,赵芳芳,魏海英,吕运开*.亲水性分子印迹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净化富集牛奶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P-131马俊琴,赵雅婷,吕运开*.金属有机骨架复合微球的合成及其在线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应用(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P-132陈林,温家欣,吴霞,雷毅*,张荣*.EMR-lipid样品前处理技术结合LC-QQQ 同时快速检测辣椒制品中14种非法添加工业染料(南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P-133于辉,王娜,倪月,邵士俊*.硝基三吲哚烷-氧化石墨烯-硅胶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固相萃取性能(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P-134倪月,王娜,于辉,邵士俊*.硝基双吲哚烷修饰硅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固相萃取及HPLC分析(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P-135张晓宁,张俊婷,余绍宁*.纳米材料与血浆蛋白动态结合的研究(复旦大学化学系)P-136周少丹,贾博,吕运开*.pH响应性聚合物刷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P-137张焱,申文英,谭明雄*.色谱-光谱法研究色胺酮及其铜(Ⅱ)配合物与DNA 作用(玉林师范学院)P-138张琪,王冕,吕运开*.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快餐盒中挥发性有机物(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P-139金高娃,薛松,郭志谋*,梁鑫淼.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微藻中类胡萝卜素(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P-140楚占营*.一种麦芽糖改性的聚合物修饰硅胶混合模式色谱固定相(华东理工大学)P-141郑爱华,王颖,易如娟.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发动机冷却液中痕量氯离子(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P-142高小康,杨凌鉴,赵新锋,郑晓晖*.温度对受体色谱中蛋白质构象的影响(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P-143郑安琪,陈明丽,舒杨,王建华*.氮掺杂碳点对pH、血红蛋白的传感(东北大学理学院)P-144侯嘉,邵士俊*.多指标成分结合模式识别在甘草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P-145王婷,邓楠,李斌,姚二民*.一种新型固定化酶反应器的制备及应用(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P-146李娜,陈娟*,师彦平*.功能化磁性石墨烯固相萃取检测大米中苯氧酸类除草剂残留(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P-147王衍明,师彦平*.反相/亲水二维制备色谱分离中亚紫菀木中的三萜皂苷类物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P-148Lu-Liang Wang,Cheng-Xiong Yang,Xiu-Ping Yan*.In Situ Growth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Shells on Silica Microspheres for LiquidChromatography(College of Chemistry,Nankai University)P-149王小平,童胜强*.Van Deemter速率理论在逆流色谱手性分离中的应用(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P-150鲁梦霞,步知思,童胜强*.逆流色谱选择性分离当归挥发油中的蒿苯内酯(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P-151郭益,邓楠*,邓志芬,张书胜*,张丽华,张玉奎.一种烟气代谢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P-152胡榕,赵翔,黄汉育,郑淑敏,郭福虎,杨广涛,崔文航,何娟,何丽君*.离子液体基吸附剂的萃取性能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P-153杨璟爱,何锡文,陈朗星*,张玉奎.基于“巯基-炔”点击化学方法制备硼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及其对糖蛋白的分离富集(南开大学化学学院)P-154刘艳清,汪洪武,韦寿莲,黄晓真.QuECh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中药材中的桔霉素(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P-155卜春苗,王超展,卫引茂*.极性/电荷可控亲水/离子交换混合模式固定相的制备及色谱性能(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P-156王晓萌,王超展,卫引茂*.亲水/电荷可控混合模式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P-157陈培红,王超展,卫引茂*.掺杂Cu磁性吸附剂及其对茶碱的吸附选择性(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P-158魏鉴腾,裴栋,王宁丽,郝玉伟,刘晔玮,邸多隆*.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化学物质组学技术的天然产物药物发现新方法研究(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P-159李洋,杨成雄,严秀平*.制备核-壳型磁性共价-有机骨架复合物用于高效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南开大学分析科学研究中心)P-160李悦,李占超,李美璇,崔文惠,汪子明*.柱净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油田水域中多环芳烃污染物(吉林大学化学学院)P-161魏莹,陈珍,杨兰,杨春艳,刘福,张帆*.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佛手中5个成分的含量(川北医学院药学院药物研究所)P-162潘亚男,刘晓燕*,张海霞.MOF衍生的功能化碳材料用于选择性富集核苷类小分子(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P-163Lei Wen,Yunliang Lin,Ruimin Lv,Huijiao Yan,Jinqian Yu,Hengqiang Zhao,Xiao Wang,Daijie Wang*.Isol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Leaves ofCrataeguspinnatifida byHSCCC and prep-HPLC(College of pharmacy,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164李江硕,徐婧,张瑞萍,陈艳华,贺玖明,再帕尔·阿不力孜*.基于LC-MS 技术的食管癌血浆代谢组学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D06.先进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

D06.先进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
33 单根 n-SnO2/p-CuZnS 微米线异质结型自驱动紫外光电探 测器的性能研究 蔡健,苏龙兴,胡名翔,方晓生 复旦大学 16:05-16:20 D06-34 低维 PN 结构的设计组装及在光伏器件中的应用 张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6:20-16:35 D06-35 肖特基结型 BeZnO 基紫外光电探测器的研究 苏龙兴,蔡健,方晓生 复旦大学 16:35-16:50 D06-36 钙钛矿微纳晶体激光及激光阵列 廖清,何先雄,张海华,付红兵 首都师范大学 16:50-17:05 D06-37 高度规则和均匀的 K3ScF6:Mn4+红色荧光粉的简易可控合 成、显微结构、光致发光特性及其在 LED 器件中的应用 明红 1,3,刘水富 1,3,刘丽丽 1,3,彭家庆 1,3,傅俊祥 1,3,杜 甫 1,3,叶信宇 1,2,3 1.江西理工大学 2.离子型稀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江西省稀土荧光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17:05-17:20 D06-38 基于多孔氮化硼的复合发光材料的研究 何鑫,林靖,黄阳,唐成春 河北工业大学 17:20-17:30 优秀 Poster 颁奖
10:50-11:10 D06-26 Hetero-integration of wide bandgap semiconductors and Si substrates by ion-cutting technique 游天桂,伊艾伦,黄凯,张师斌,鄢有泉,林家杰,欧欣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1:10-11:30 D06-27 新型碳基二维半导体材料 C3N 的制备与微电子器件应用 杨思维,何朋,丁古巧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1:30-11:50 D06-28 半导体光子增益材料的仿真计算 于雅鑫 长安大学 单元 D06-5:7 月 15 日下午 主持人:史方 地点:会议中心会议室 2F 13:30-14:10 D06-29 (Keynote) 使用量子點噴塗來提升 GaN 微顯示全彩化之可靠度研究 李俊甫,林志豪,佘慶威,郭浩中 國立交通大學 14:10-14:40 D06-30 (Invited) LED 芯片微缩化趋势与技术 陈凯轩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14:40-15:10 D06-31 (Invited) 添加绝缘树脂改善有机光伏器件性能 郝晓涛 山东大学 15:10-15:25 D06-32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多级共振在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研究 陈洪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15:25-15:50 茶歇

含铋复合氧化物可见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含铋复合氧化物可见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含铋复合氧化物可见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王文中;尚萌;尹文宗;任佳;周林【摘要】Photocatalysts could utilize solar energy to remed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s thus attract world wide attention. Some bismuth-containing complex oxides could be activated by visible light and mineralize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recent progres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Bi2WO6, BiVO4 and Bi2MoO6 photocatalysts. By controlling the particle size, morphology, crystaUinity and other microstructures via different methods,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in th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colorless model pollutants such as phenoland acetaldehyde, and disinfection of these visible light induced photocatalysts were greatly enhanced. Through further development, bismuth-containing complex oxides are hopeful to be applied in the fieldof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光催化材料因可以利用太阳能净化环境,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含铋复合氧化物半导体可直接被可见光激发,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实现有机污染物的矿化,成为近期光催化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Bi2WO6、BiVO4和Bi2MoO6三种常见的含铋复合氧化物可见光催化材料体系的近期研究进展.通过合成方法的优选、晶粒成核和生长的调节,实现晶粒尺寸、形貌、结晶度等微结构的控制,从而获得小尺寸、高表面积的光催化材料,无论是在有机染料、苯酚和乙醛等多种模拟污染物的矿化,还是抗菌等方面,它们皆呈现出优秀的可见光催化性能.通过进一步发展,含铋复合氧化物有望实现在环境净化领域的应用.【期刊名称】《无机材料学报》【年(卷),期】2012(027)001【总页数】8页(P11-18)【关键词】含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可见光;环境净化;综述【作者】王文中;尚萌;尹文宗;任佳;周林【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22一系列含铋复合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是一类新型光催化材料, 近年来发展成为光催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所发表的相关SCI论文数逐年快速增长.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从结构方面来看, 它们的价带(VB)不是仅由O2p轨道构成, 而是由Bi6s和O2p轨道杂化而成, Bi6s轨道与O2p轨道的强相互作用降低了其对称性, 从而产生相关的偶极子, 这些偶极子的产生与铁电、压电、非线性光学等性能密切相关[1]. 对光催化作用而言,这使其具有较高的氧化活性和电荷流动性[2], 从而使它们可能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另外, 与掺杂的TiO2不同的是, 含铋复合氧化物在可见光区有较陡峭的能带吸收边, 它们的可见光吸收产生于其本身的带间跃迁, 而非杂质能级的作用, 有效地避免了杂质所形成的复合中心而降低光催化效率. 同时含铋复合氧化物大都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 使光催化反应主要在层间进行, 起着“二维”光催化的作用,其光催化活性也会因层间的分子或离子的不同而改变, 是一类新型高效的多相光催化材料. 因此, 含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材料的研究, 为发展可见光催化消减有机污染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含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材料主要包括Bi2WO6、BiVO4、Bi2MoO6、Bi2FeO4、Bi3NbO7、Bi2GeO5、Bi2Ti2O7、BiPO4、BiOX(X=F,Cl,Br,I)等, 其中Bi2WO6、BiVO4和Bi2MoO6这三种含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针对它们的研究最为广泛,下面主要概述这三种含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材料的近期研究进展.1 Bi2WO6钨酸铋(Bi2WO6), 是最简单的 Aurivillius型氧化物之一[3], 呈层状结构, 含有WO6钙钛矿片层结构, 具有独特的铁电压电性能、催化性能和非线性电介质磁化系数等, 是一种研究比较多的含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材料. Bi2WO6的禁带宽度比TiO2小,在可见光区具有很强的光吸收性能. 近年来发现, Bi2WO6 具有可见光催化性能, 在可见光下光解水和降解有机污染物, 在太阳能的利用和光催化反应方面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 Kudo等[4]发现在AgNO3的存在下Bi2WO6可见光分解水产生O2. Zou等[5]报道了Bi2WO6能在波长大于440 nm的可见光照射下有效地降解CHCl3和CH3CHO.1.1 晶体结构及能带结构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6], Bi2WO6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Bi2WO6占据态可以分为4个轨道; 最低能带主要是O2s轨道单独构成的. 占据态轨道的中间部分是由Bi6s、O2p、W5d杂化轨道构成的. 最高占据态轨道, 即价带则是由O2p和Bi6s杂化轨道构成的. 导带底是由W5d轨道构成的, 并包含少量的Bi6p轨道. 根据理论计算, Bi2WO6带隙约为1.63 eV, 明显小于实际测量值, 这是DFT理论计算的特性, 与以前报道相吻合. Bi2WO6能带结构理论计算表明: 光激发后的电子是从 O2p和 Bi6s杂化轨道向 W5d轨道迁移的; Bi2WO6可见光的吸收是由于Bi6s轨道与O2p轨道杂化变窄而引起的. 这种杂化的能带结构使价带呈现出很大程度的发散, 增大光生空穴以及价带顶附近电子的活动性, 进而能够提高其光催化性能[7].图1 Bi2WO6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和能带结构图[6]Fig. 1 Schematic structure of Bi2WO6 photocatalyst and energy band diagram of Bi2WO6 calculated by the DFT method[6]1.2 制备方法及光催化性能通常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 Bi2WO6粉体. 近年来, 也有一些利用新的方法制备Bi2WO6粉体的报道, 如水热法和熔融的硼酸盐缓慢冷却工艺等. 谢立进[8]采用硝酸铋和钨酸纳为原料, 以 NaNO3与LiNO3的混合物为反应介质的一种简单、便宜的低温熔盐法合成了 Bi2WO6纳米晶光催化材料. Zou等[5]制备的 Bi2WO6带隙为 2.69 eV, 可以在可见光下(λ>420 nm)有效降解CHCl3. Zhu等[9]以Na2WO4和Bi(NO3)3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很大比表面积的Bi2WO6纳米片, 禁带宽度为2.75 eV, 与体材料(2.69 eV)相比, 吸收边蓝移. 与 P25相比,Bi2WO6具有更快的降解速率. 而且, 在5次光催化循环实验后, Bi2WO6仍保持高效的光催化活性. 电子自旋共振测试表明, 在光催化过程中 Bi2WO6氧化有机物是空穴直接作用的结果. 对 Bi2WO6进行修饰改性, 比如通过C60沉积[10]、F掺杂[11]提升了其光催化活性. 同时, 也有很多研究通过控制Bi2WO6的形貌[12-15]来提高水处理的效果. 本课题组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6-21].Bi2WO6的光催化活性利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水中罗丹明 B(RhB)来表征. RhB是一种含 Cl、N-已基和羧基的有机大分子[6], 在水溶液中光吸收峰位于553 nm附近. 对于RhB分子, 初始的降解过程一般由a、b位的N-已基或者c位的羧基的脱去而引发[22]. RhB在可见光条件下的光解非常弱, 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23].1.2.1 水热合成Bi2WO6纳米片采用柠檬酸铋铵为原料, 控制晶核的生长, 于160℃水热24 h制备出Bi2WO6[19]. XRD表明产物为正交相的Bi2WO6 (JCPDS 39-0256, 图2(A)), TEM表明产物由30 nm 左右的纳米片组成(图 2(B)).图3(A)给出了Bi2WO6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图, 可以看出样品的吸收边延伸至整个可见光区.结晶半导体带边位置的光吸收与带隙之间的方程式为αhν=a(hν-Eg)n/2[24], 其中α、ν、Eg分别代表吸收系数、光子频率和带隙, α为常数. 直接带隙半导体的n=1, 间接带隙半导体的n=4. Bi2WO6样品的n值为1, Bi2WO6纳米片的带隙可以估算为2.5 eV.光催化的性能与颗粒尺寸以及比表面积密切相关. 光生载流子扩散到表面的时间与颗粒尺寸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程式表示[25]: τ=r2/π2D. 其中, τ为时间, r为粒径, π为常数, D为电子或空穴的扩散系数. 粒径越小, 光生电子和空穴从光催化材料体内扩散到表面的时间越短, 在光催化材料体内的复合几率减小,到达表面的电子和空穴数增多. 此外, 随着粒径的减小, 比表面积也随之增加, 从而吸收更多的可见光,增加反应活性位, 提高光催化效率. Bi2WO6纳米片的比表面积约为51.5 m2/g, 远远高于(80~90倍)固相法合成的Bi2WO6(约为0.6 m2/g)[5]. 与此相对应的是, 在波长大于420 nm的可见光照射(500 W, Xe灯)40 min后, RhB被 Bi2WO6纳米片完全降解(图 3(B)).纳米片 Bi2WO6的活性远远强于固相法合成的微米级Bi2WO6 (8~10倍, 图3(C)). 除了使用500 W的氙灯来做光源, 还使用8 W节能灯做光源, 照射60 min后, RhB光催化降解率也达到95%以上. 进行5次循环催化实验后, 发现Bi2WO6纳米片光催化材料具有高的稳定性, 没有发生光腐蚀(图3(D)).图2 160℃水热24 h制备的Bi2WO6的XRD图谱(A)和TEM照片(B)[19]Fig. 2 XRD pattern (A) and TEM image (B) of Bi2WO6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 ethod at 160℃ for 24 h[19]图 3 (A) Bi2WO6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B) RhB水溶液的紫外-可见光降解; (C) 不同 Bi2WO6的光催化性能对比(用于对比的钨酸铋分别采用固相法,传统水热法,柠檬酸铋铵为铋源水热法合成; (D) 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RhB的循环稳定性[19]Fig.3 (A)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of the Bi2WO6 nanosheet; (B) Temporal change of UV-Vis spectrum of RhB aqueous solution; (C) Comparison of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Bi2WO6 and blank test (the Bi2WO6 used for comparison are prepar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traditional hydrothermal, and hydrothermal method usingBi(NH3)2C6H7O7 as Bi source, respectively; (D) Cycling runs in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RhB in the presence of Bi2WO6 nanosheet under visible-light[19]1.2.2 模板法制备Bi2WO6纳米笼利用葡萄糖水热聚合制备出直径约为 600 nm的胶体碳球(图 4A). 电位测试表明,所合成的胶体碳球在室温乙二醇体系中表面带有负电荷(pH=7, ζ=−32.0 mV). 利用碳球表面丰富的官能团, 以其为硬模板, 以乙二醇为溶剂和络合剂, 制备出的前驱物再经热处理去除碳球, 即可制备出直径约为200~400 nm、厚度为50 nm左右、纯相的Bi2WO6(图4B)[26]. Bi2WO6纳米笼的比表面积约为 14.5 m2/g,比固相法制备样品高出很多(0.6 m2/g)[5]. 高的比表面积不仅能够吸收更多的可见光, 接触更多的污染物分子, 而且还可以产生更多的催化活性位. Bi2WO6纳米笼是由直径约为70 nm左右的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的, 有利于载流子的分离、传输并与吸附在其表面的有机分子作用; 在笼结构中有很多的孔洞, 有利于分子的传输, 使得它们快速到达壳壁表面的活性位[16,20]; 此外, 这种笼结构也可以使太阳光在光催化材料内多次反射, 充分利用太阳能, 提升光催化活性[27]. Bi2WO6纳米笼样品在波长大于420 nm的可见光照射50 min后, 降解RhB的效率基本达到100%, 远远高出固相法的样品以及 P25(10倍, 图4(C)). 纳米笼的优势不仅在于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并且还能在15 min内自然沉淀, 使其可以方便的回收利用.图4 (A) 碳球的TEM照片; (B) Bi2WO6纳米笼的SEM照片; (C) 光催化材料的活性对比; (D) RhB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随光照时间的变化[26]Fig. 4 (A) TEM image of carbon spheres; (B) SEM image of Bi2WO6 nanocages; (C) The photo-degradation efficiencies of RhB as a function of irradiation time by different photocatalysts; (D)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spectra during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RhB mediated by the Bi2WO6 nanocages under visible light (λ > 420 nm)[26]图4(D)给出了RhB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图, 可以看出554 nm 处的特征吸收峰快速降低并逐渐蓝移到500 nm处, 溶液的颜色也从粉色逐渐转变为亮绿色, 说明 Bi2WO6纳米笼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溶液颜色的变化与文献报道的RhB的光降解的两种过程是一致的: 一种是去乙基过程; 一种是破坏共轭结构, 前者使吸收谱峰蓝移, 后者使吸收峰消失[22,28].1.2.3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Bi2WO6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技术常用来制备高分子微纳纤维. 本课题组将静电纺丝技术发展到制备含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材料中. 所制备的纳米纤维, 经热处理去除PVP助剂后,Bi2WO6纤维的直径约170 nm, 由直径约100 nm的纳米颗粒组装而成(图5(b))[29]. 该样品在乙醛和氨氮等污染物的降解实验中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乙醛作为室内空气的模拟污染物, 不吸收光, 在降解过程中不存在光敏化, 因此可以避免光敏化带来的影响. 图 5(c)给出了可见光下降解乙醛时CO2浓度随光照时间的变化曲线, 表明制备的纳米纤维布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30-31]. 并且, Bi2WO6纳米纤维布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比固相合成的样品高出10倍, 比纳米颗粒高出3倍, 也比氮掺杂的 TiO2颗粒高出很多[29]. 除了乙醛的矿化, 消减水中的氨氮含量也用来表征Bi2WO6纳米纤维布的光催化性能[32-33]. 反应体系的 pH 值调到 10.8,起始氨氮浓度为10 mg/L, 用Bi2WO6纳米纤维布做光催化材料, 可见光下照射6 h后反应体系中氨氮浓度从10 mg/L降到0.8 mg/L. 对比固相合成的Bi2WO6对氨氮的降解, 发现光照6 h后只有约30%的氨氮被降解, 而 Bi2WO6纳米颗粒只降解了53%(图5(d)).图 5 纳米纤维(a)热处理前和(b)热处理后的 SEM 照片; (c)可见光下降解乙醛时CO2浓度随光照时间的变化; (d) 降解水中氨氮的性能对比[29]Fig. 5 SEM images of Bi2WO6 nanofibers before calcination (a) and after calcinations (b); (c)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CH3CHO (1×10-4) under visible-light (λ >420 nm); (d) Comparison of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NH4+/NH3 by different samples[29]1.2.4 Bi2WO6的光催化抗菌性能采用菌落数统计来表征 Bi2WO6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抗菌活性(图 6(A))[34]. 对比实验表明所用光源和Bi2WO6在无光照下对E. coli的生长繁殖均无明显的影响. 当 Bi2WO6的作用浓度为 0.5 mg/mL,可见光照2 h后, 对E. coli的杀灭率达95%(图6(B)).抗菌实验前的E. coli呈现出完整的细胞结构, 鞭毛结构清晰可见. 抗菌实验处理后的E. coli细胞结构被破坏, 不再完整, 鞭毛消失(图 6(C)). 说明Bi2WO6在可见光下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抗菌活性. K+外泄是微生物细胞膜遭到破坏的一个信号. 用ICP-OES测试表明, 在只有催化剂 Bi2WO6存在时,体系中K+的量基本保持不变. 在只有光照的情况下,实验前后 K+浓度有小幅度的上升. 然而, 经Bi2WO6光照后的体系中 K+浓度明显地增加, 说明E. coli的细胞膜确实被Bi2WO6的光催化作用所破坏.图6 (A) Bi2WO6光催化抗菌对比实验图片: (a)空白样; (b)仅光照; (c)仅有Bi2WO6; (d) Bi2WO6在光照下2 h; (B) E. coli的存活率: (a) Bi2WO6在无光照时(0.5 mg/mL); (b)光照无催化材料; (c) Bi2WO6(0.5 mg/mL)在可见光下; (C) E. coli经Bi2WO6在光照下处理前后的TEM照片(a)处理前, (b)处理后[34]Fig. 6 (A)Images of colonies on an agar plates: (a) E. coli suspension before reaction;(b) E. coli suspension containing Bi2WO6 in the dark; (c) E. coli suspension without Bi2WO6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d) E. coli suspension containing Bi2WO6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B) Survival ratio of E. coli in aqueous dispersions: (a) Bi2WO6 in the dark; (b) No catalyst; and (c) Bi2WO6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C) TEM images of E. coli irradiated by visible light with Bi2WO6 (a) E. coli before reaction; (b) E. coli treated for 2 h[34]2 BiVO42.1 晶体结构及能带结构BiVO4有三种不同晶体结构的物相: 四方锆石相(tetragonal zircon, z-t相)、四方白钨矿相(tetragonal scheelite, s-t相)和单斜白钨矿相(monoclinic scheelite, m 相), 在397~497℃时从z-t相到m相可发生不可逆转换, s-t相和m相之间的可逆转变发生在255℃. 其中, BiVO4(z-t)的禁带宽度约为2.9 eV[35],是一种紫外光响应的半导体材料. 而 BiVO4(s-t)和m-BiVO4的禁带宽度分别为2.34 eV和2.41 eV[36],这两种 BiVO4晶相都是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材料,响应波段在 550 nm以内, 位于可见光的中央部分,从有效利用太阳光的角度来看, BiVO4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材料. 相比于 BiVO4(z-t), BiVO4(s-t)和m-BiVO4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这主要是由它们价带结构的差异决定的.在BiVO4(z-t)的能带结构中(图 7(a))[1], 其价带主要由O2p和Bi6p轨道杂化得到. 这种杂化对价带顶的影响比较小, 从而导致禁带宽度并未减小, 而且价带电子轨道仍然具有很强的局域性. 但在BiVO4(s-t) (图7(b))和m-BiVO4相中, 价带顶则是由O2p、Bi6p和Bi6s轨道杂化而成. Bi6s轨道的参与使价带顶电子轨道离域性大大增强, 能带宽度得到极大地扩展,从而显著减小了禁带的宽度, 并能够响应可见光.但相比而言, m-BiVO4价带顶Bi6s轨道的比例更高.这使得m-BiVO4中光生空穴在价带内具有更高的迁移能力, 从而其光催化活性更高一些. 此外, m-BiVO4中的Bi−O 键发生了畸变, 这种畸变提高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光催化性能[37]. 在 BiVO4的三种晶型里, m-BiVO4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高, 这使其成为光催化材料合成领域的热门材料之一.图7 (a) BiVO4(z-t)和(b) BiVO4(s-t)的能级图[1]Fig. 7 Total and partial density of states for the BiVO4(z-t) (a) and BiVO4(s-t) (b) [1]2.2 制备方法及光催化性能自从1998年发现BiVO4的可见光催化性能之后, BiVO4开始引起科学界的兴趣. 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 对BiVO4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研究增多. Kudo等[37]首先报道了具有白钨矿结构的BiVO4在可见光照射下, 以硝酸银为牺牲剂时,具有较高的光解水析氧活性. 当水中存在电子接受体, 如 Ag+或 Fe3+时, 导带上的光生电子将被它们消耗, 促进O2的放出反应. 此后, 他们通过BiVO4和TiO2降解壬基酚对比实验发现, 在太阳光作用下, BiVO4对壬基酚的降解作用强于TiO2, BiVO4 在太阳光下能高效的降解烷基酚类有机物. Kohtani等[38]在此基础上, 详细研究了BiVO4 在太阳光照射下对一系列烷基苯酚(壬基、辛基、庚基、戊基、丁基、丙基和乙基酚)的降解效果. 发现降解速率随着烷基链的增长而变大, 而降解壬基酚的半反应时间比降解苯酚缩短了87.5%. 他们用气质联机仪(GC-MS)分析了壬基酚降解过程中中间体产生和最终产物的形成, 从机理上分析了壬基酚降解的过程. 通过对BiVO4进行Ag负载而提升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4-烷基酚和多环芳烃的光催化活性[39-40]. Ma等[41]合成了空心的BiVO4并复合了Bi2O3, 研究表明, 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染料RhB, 性能比单一的BiVO4要好很多. Long等[42]研究了Co3O4/BiVO4在可见光照射下, 对苯酚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 并对其光催化强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Xie等[43]利用单斜晶型的BiVO4, 在可见光照射下, 研究了同时光催化还原Cr(VI)氧化苯酚反应.2.2.1 超声化学法制备BiVO4纳米晶本课题组采用超声化学法制备了BiVO4纳米晶(图8A)[44]. 当反应时间为30 min 时, 产物中含有单斜(JCPDS: 14-0688)和四方(JCPDS: 14-0133)两种晶型. 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 四方相 BiVO4的谱峰逐渐消失, 单斜相的衍射峰越来越明显. 超声时间延长为60 min时, 四方相的衍射峰完全消失, 所有的衍射峰均可指标化为单斜相的 BiVO4(图 8(B)). 所制备粉体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看到纳米片比固相法合成样品在光谱上表现出明显的蓝移. 样品在紫外光区具有强烈吸收, 并且延伸到部分可见光区,其吸收边位于550 nm处(图8(C)). 图中陡峭的吸收边证明产物的可见光吸收是因为材料本身的带间跃迁[9].超声化学制备的BiVO4纳米晶在30 min内的甲基橙降解率就达到了 90%, 大大高于固相反应制备的样品(降解率8%)和P25(降解率6%)(图8(D)).图8 超声化学法制备的BiVO4 的SEM照片(A)和XRD图谱(B), 其中超声时间为(a)30 min; (b)60 min和(c)固相反应制备的BiVO4; (C)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插图为能带估算(αhv)-(hv)曲线; (D) 超声、固相反应制备的 BiVO4和 P25的可见光降解甲基橙的吸收光谱及活性对比(插图)[44]Fig. 8 SEM image (A) and XRD patterns (B) of UR-BiVO4 when ultrasonic time was 30 min (a), 60 min (b) an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C)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of UR-BiVO4 and SSR-BiVO4 samples, Inset: plots of (αhv) versus photon energy (hv); (D) Changes of UV-Vis spectra of UR-BiVO4 suspended MO solution as a function of irradiation time. Inset: MO concentration changes over UR-BiVO4, SSR-BiVO4 and P25[44]2.2.2 锚定法制备m-BiVO4空心球图 9 (A) m-BiVO4空心球的 TEM照片; (B) 光催化降解RhB的性能比较: m-BiVO4空心球(a)、液相法制备的BiVO4(b)和固相法制备的BiVO4(c)[45]Fig. 9 (A) TEM of m-BiVO4 hollow spheres; (B) Comparison of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RhB by HS-BVO (a), AM-BVO (b), and SSR-BVO (c) under visible light (λ>420 nm)[45]利用葡萄糖在水热条件下缩聚合成出尺寸分布均匀的直径为 500~700 nm的碳球, 以其作为硬模板, 采用锚定法合成了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的m-BiVO4空心球, 外径约为700 nm, 壳层厚度约为100~150 nm, BiVO4球壳是由粒径约100~150 nm的球形纳米颗粒组成(图 9(A))[45]. m-BiVO4空心球在光照70 min后就能够将RhB彻底降解. 相比之下,采用常用液相法制备的BiVO4在光照2 h后降解了85%的RhB, 而采用固相法合成的BiVO4在相同的时间里仅仅降解了12.5%的 RhB(图 9(B)). 在可见光条件下, m-BiVO4空心球的光催化效率大大高于另外两种 m-BiVO4光催化剂. 在降解无色的CH3CHO气体时, 光照6 h后被m-BiVO4空心球彻底降解为 CO2气体. 而光照同样长的时间之后, 液相法制备的BiVO4降解了约59%的CH3CHO气体,固相法制备的仅降解了约34%的CH3CHO气体.3 Bi2MoO6Bi2MoO6与 Bi2WO6结构类似, 带隙为2.33~2.59 eV[46]. Kudo等[47]报道了Bi2MoO6的光物理特性和可见光解水性能, 并系统地研究了其能带结构及结晶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Zhu等[48]在调节 pH值和表面活性剂帮助下, 成功合成了纳米片和微米棒状Bi2MoO6光催化材料, 发现pH值对其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Belver等[49]通过对RhB的降解比较了用 Pechini方法制备得到的 Bi2WO6和Bi2MoO6的光催化活性.3.1 模板法制备Bi2MoO6空心球苯酚的特征吸收峰位于269 nm, 可以用来表征溶液中苯酚的浓度[50]. 作为对比,也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 Bi2MoO6(SSR-BMO)[47]. 以碳球为硬模板,用水热法得到的Bi2MoO6(图10(A)), 其比表面积为4.24 m2/g, 远远大于用固相反应法制得样品的比表面积 0.9 m2/g, 因此表现出高的光催化活性[51]. 图10(B)给出了Bi2MoO6空心球和SSR-BMO在可见光(λ>420 nm)条件下光催化降解苯酚时的情况. 苯酚在可见光照射下基本不存在光解, 在光照 8 h后浓度基本没有变化. 相比之下, SSR-BMO在光照8 h后降解了约34%的苯酚, 而对于Bi2MoO6空心球, 相同光照时间后的苯酚降解量达到了90%(图10(B)).图10 (A) Bi2MoO6空心球的SEM照片; (B) 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性能对比: HS-BMO(a), SSR-BMO(b), 光解(c)[51]Fig. 10 (A) SEM image of Bi2MoO6 hollow spheres; (B)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phenol over HS-BMO (a), SSR- BMO (b) and photolysis (c) under visible-light (λ>420 nm) [51]3.2 Bi2MoO6在蓝光LED下的光催化性能Bi2MoO6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 Bi2MoO6的吸收边在 510 nm左右, 因此可以被蓝光 LED (465~475 nm, 3W)激发.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Bi2MoO6[52], 用蓝光LED照射1 h后, RhB基本被完全降解(图11(A)), 而500 W Xe灯(λ>420 nm)需光照30 min, 使用LED的能耗比Xe灯降低了80倍. 即使是降解无光敏化的无色有机物苯酚, 约 8 h后可使苯酚完全矿化(图 11(B)). Bi2MoO6在 3 W 蓝光LED灯光照下也可有效杀灭E. coli, 6 h后对E. coli的抗菌率为90%以上(图11(C)).图11 Bi2MoO6在3 W蓝光LED光照下: (A) RhB的光降解; (B) 苯酚溶液的光降解; (C) 光催化抗菌: (b) Bi2MoO6在3W蓝光LED灯光照下6 h; (c) 空白样; (d) 只有Bi2MoO6; (e)只在3 W蓝光LED光照下[52]Fig. 11 Photodegradation of RhB (A), phenol (B) and disinfection (C), ((b) Bi2MoO6 under the irradiation for 6 h; (c) control; (d) Bi2MoO6 only; (e) 3W blue LED only) by Bi2MoO6under 3W blue LED[52]4 展望光催化材料在深度净化处理水和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揭示影响光催化效率的内在因素, 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减少其复合几率, 研制新的材料体系、增加其表面的催化活性位、拓宽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氧化能力, 获得高效、稳定的光催化材料、实现光催化材料的负载, 设计高效的光催化反应器等, 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其中, 含铋复合氧化物作为新发展起来的一类可见光催化材料, 对其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 经过进一步努力, 有望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可见光催化材料, 并在环境净化的应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Stoltzfus M W, Woodward P M, Seshadri R, et al. Structure and bonding in SnWO4, PbWO4, and BiVO4: lone pairs vs inert pairs. Inorg. Chem., 2007, 46(10): 3839−3850. [2] Kudo A, Kato H, Tsuji I.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sts for water splitting. Chem. Lett., 2004, 33(12): 1534−1539.[3] Ricote J, Pardo L, Castro A, et al.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mechanochemical activation to obtain aurivillius oxides with n=1. J. Solid State Chem., 2001, 160(1): 54−61.[4] Kudo A, Hijii S. H2 or O2 evolut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s on layered oxide photocatalysts consisting of Bi3+ with 6s2 configuration and d0 transition metal ions. Chem. Lett., 1999, 28(10): 1103−1104.[5] Tang J W, Zou Z G, Ye J H.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by Bi2WO6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Catal. Lett., 2004, 92(1/2): 53−56.[6] Fu H B, Pan C S, Yao W Q, et al. Visible-light-induced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by nanosized Bi2WO6, J. Phys. Chem. B, 2005, 109(47): 22432−22439.[7] Tang J W, Zou Z G, Ye J H.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over CaBi2O4 under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Angew. Chem. Int. Edit., 2004, 43(34): 4463−4466.[8] 谢立进. 铋系复合氧化物纳米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 2006.[9] Zhang C, Zhu Y F. Synthesis of square Bi2WO6 nanoplates as high-activity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sts. Chem. Mater., 2005, 17(13): 3537−3545.[10] Zhu S B, Xu T G, Fu H B, et al. Synergetic effect of Bi2WO6 photocatalyst with C60 and enhanced photoactivity under visible irradiation. Environ. Sci. Technol., 2007, 41(17): 6234−6239.[11] Fu H B, Zhang S C, Xu T G, et al.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RhB by fluorinatedBi2WO6 and distributions of the intermediate products. Environ. Sci. Technol., 2008, 42(6): 2085−2091.[12] Tian G H, Chen Y J, Zhou W, et al. Facile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 flower-like Bi2MoO6 hollow spheres as high performance visible-light driven photocatalysts. J. Mater. Chem., 2011, 21(3): 887−892.[13] Wu L, Bi J H, Li Z H, et al. Rapid preparation of Bi2WO6 photocatalyst with nanosheet morphology via microwave-assisted solvothermal synthesis. Catal. Today, 2008, 131(1-4): 15−20.[14] Chen Z, Qian L W, Zhu J, et al.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 Bi2WO6 microspheres with improved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Crystengcomm., 2010, 12(7): 2100−2106.[15] Wang C Y, Zhang H, Li F, et al. Degrad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bisphenol a by mesoporous Bi2WO6 under simulated solar light irradiation. Environ. Sci. Technol., 2010, 44(17): 6843−6848.[16] Zhang L S, Wang W Z, Zhou L, et al. Bi2WO6 nano- and microstructures: shape control and associated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Small, 2007, 3(9): 1618−1625.[17] Gao E P, Wang W Z, Shang M, et al. Synthesis and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graphene-Bi2WO6 composite. Phys. Chem. Chem. Phys., 2011, 13(7): 2887−2893.[18] Shang M, Wang W Z, Zhang L, et al. 3D Bi2WO6/TiO2 hierarchical heterostructure: Controllable synthesis and enhanced visibl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erformances. J. Phys. Chem. C, 2009, 113(13): 14727−14731.[19] Shang M, Wang W Z, Sun S M, et al. Bi2WO6 nanocrystals with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under visible light. J. Phys. Chem. C, 2008, 112(28): 10407−10411.[20] Zhang L S, Wang W Z, Chen Z G, et al. Fabrication of flower-like Bi2WO6 superstructures as high performance visible-light driven photocatalysts. J. Mater. Chem., 2007, 17(24): 2526−2532.[21] Zhang Z J, Wang W Z, Shang M, et al. Low-temperature combustion synthesis ofBi2WO6 nanoparticles as a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st. J. Hazard. Mater., 2010,[22] Zhao W, Chen C, Li X, et al. Photodegradation of sulforhodamine-B dye in platinized titania dispersion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influence of platinum as a functional co-catalyst. J. Phys. Chem. B, 2002, 106(19): 5022−5028.[23] Zhao Y, Xie Y, Zhu X, et al. Surfactant-free synthesis of hyperbranched monoclinic bismuth vanadat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photocatalysis, gas sensing, and lithium-ion batteries. Chem. Eur. J., 2008, 14(5): 1601−1606.[24] Butler M A. Photoelectrolysis and physical-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ing electrode WO3. J. Appl. Phys., 1977, 48(5): 1914−1920.[25] Hagfeldt A, Gratzel M. Light-induced redox reactions in nanocrystalline systems. Chem. Rev., 1995, 95(1): 49−68.[26] Shang M, Wang W Z, Xu H L. New Bi2WO6 Nanocages with high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prepared in refluxing EG. Cryst. Growth & Design, 2009, 9(2): 991−996.[27] Li H X, Bian Z F, Zhu J, et al. Mesoporous titania spheres with tunable chamber stucture and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J. Am. Chem. Soc., 2007, 129(27):8406−8407.[28] Chen C C, Zhao W, Li J, et al. Form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intermediates visible-light-assisted photodegradation sulforhodamine-B dye in aqueous TiO2 dispersion. Environ. Sci. Technol., 2002, 36(16): 3604−3611.[29] Shang M, Wang W Z, Ren J, et al. A practical visible-light-driven Bi2WO6 nanofibrous mat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J. Mater. Chem., 2009, 19(34): 6213−6218.[30] Amano F, Yamakata A, Nogami K, et al. Visible light responsive pristine metal oxide photocatalyst: Enhancement of activity by crystallization under hydrothermal treatment. J. Am. Chem. Soc., 2008, 130(52): 17650−17651.[31] Ohtani B. Preparing articles on photocatalysis-beyond the illusions, misconceptions, and speculation. Chem. Lett., 2008, 37(3): 217−229.[32] Zhu X D, Castleberry S R, Nanny M A, et al. Effects of pH and catalyst concentration on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aqueous ammonia and nitrite in titanium dioxide suspensions. Environ. Sci. Technol., 2005, 39(10): 3784−3791.[33] Lo S L, Ou H H, Liao C H, et al.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aqueous ammonia over microwave-induced titanate nanotubes. Environ. Sci. Technol., 2008, 42(12): 4507−4512.[34] Ren J, Wang W Z, Zhang L, et al. Photocatalytic inactivation of bacteria by photocatalyst Bi2WO6 under visible light. Catal. Commun., 2009, 10(14): 1940−1943. [35] Kudo A, Omori K, Kato H. A novel aqueous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crystal form-controlled and highly crystalline BiVO4 powder from layered vanadate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ts photocatalytic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J. Am. Chem. Soc., 1999,。

日本研发出一种可储存电磁波的新材料(立方体)

日本研发出一种可储存电磁波的新材料(立方体)
催化领域具有许多优点。 例如,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 ,可以达到 10/ 5g 的量级:具有很高 m
光催化活性,实验表明这种新颖结构的 Z S材料对模型系统~ n 染料曙红( 四溴萤光素, 一种有 机染料) 的光降解表现出比纳米晶材料和商用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催化基 元是尺寸量子化的纳米晶,具有高的氧化还原电势, 提高了光催化反应的速度;既有效地防 止了尺寸量子化的纳米晶的进一步聚集, 又比纳米晶更容易分离和回收; 具有 良好的分散性, 在反应过程中不需要搅拌,降低了能耗:制备方法简单、经济,可以大规模地合成。 ZS n 半导体光催化剂不仅可以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而且可 以用于诸如从水中制氢、

种新的高性能纳米复合永磁合金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在N .e 基纳米复合材料中添加T、 等元素可改善其磁性能, dF. B iC 从而
开发出一种新的高性能纳米复合永磁合金N 9e3 1.C T 。该永磁合金采用旋转熔体快 dF7B 4 x i x 4
淬的方法,将经高频加热的熔体从石英管低部的喷口喷注到中20 m 5m 的旋转铜辊面上制成。 制作的N 9e3 1T dF7B 4 i 4和N 9e3 1. 1 T 薄带最大磁能积 分别为 13 J 17 J dF7B 2 C . i 6 44 0K/ 和 K/ m 1
改善,研制的固态复合 电解质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 了 5 8 这一研究成果 . %。 4 使固态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朝着实用器件迈 出了重要一步。 他们在这一研究领域 申请 了 4 项国家发明专利和 l 项国际发明专利, 该项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 “ 百人计划” 、国家 “6 ” 83
m’

剩余磁感应强度分别为8l T 3m ,矫顽力分别为77 Am 9K / lm 和82 T 8 /和90 Am。 K

MS089爆炸力学及其工程应用(

MS089爆炸力学及其工程应用(
杨 明 喆
廖学燕 邓勇军
墙报 8 月 15 日下午 地点:国家会议中心一层大宴会厅 A MS089-0429-P MS089-0443-P MS089-1047-P 15:15 16:30 MS089-1924-P MS089-2045-P MS089-2051-P MS089-2974-P 刘俊明 张传山 王鲁庆 辛利伟 乔继延 范永波 李科斌 评价现场混装炸药爆热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液态 CO2 多致裂管爆破同步性及爆破效果 优化试验研究 新型连续电阻丝探针在炸药性能测试中的 应用 利用爆轰产物实现准等熵加载实验可行性 研究 高速公路护栏材料动态力学特性与能量吸 收行为研究 管道中波纹板阻火器阻火速度的实验探究 超临界 CO2 气爆煤体致裂规律研究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 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 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墙 交 报 流
MS089 爆炸力学及其工程应用(负责人:马宏昊) 8 月 15 日下午 地点:国家会议中心四层 409
时间 13:30 13:45 14:00 14:15 14:30 14:45 15:00 15:15 编号 MS089-0644-O MS089-1236-O MS089-1401-O MS089-1698-O MS089-1015-O MS089-3416-O MS089-2926-O 报告人 李雪交 王 波 报告题目 铝合金与槽型界面钢爆炸复合板界面结合 性能的研究 RDX 基金属氢化物混合炸药水下爆炸性能 混凝土骨料对高速侵彻弹体质量侵蚀的影 响分析 蜂窝结构炸药在爆炸焊接中的应用研究 3D 打印不锈钢内部梯度缺陷薄壁圆筒的冲 击屈曲行为研究 长期频繁爆破振动对建筑物和人体影响研究 钢筋混凝土靶侵彻的弹-塑性动态空腔膨胀 理论模型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 究所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 术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马宏昊 廖学燕 主持人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一、物理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

物理所是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物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工程、光学工程等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物理学1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882人(其中硕士生266人、博士生616人、留学生11人)。

在站博士后65人。

物理所是中国物理学会的挂靠单位;承办的科技期刊有《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Physics B和《物理》。

2019年物理所在本科起点的研究生招收中,预计计划招收学术型硕博连读生约110名(含推免生9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约10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考研参考书目601高等数学(甲)《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17普通物理(甲)全国重点大学理科类普通物理教材809固体物理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811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619物理化学(甲)《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书中以“*”号作记的,不作要求。

809固体物理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819无机化学1.《无机化学》第三版,曹锡章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太阳能学报—模板

太阳能学报—模板
照片图需清晰可见,分辨率在 300 以上
图 2…… Fig. 2 ……
DX-76 板的厚度取 8mm,其他计算条件同 2.3.1 节,变化蓄热装置内相变材料的填充率,考察填充 率对蓄热装置蓄、放热速率的影响。由图 6 可见: 当填充率>0.7 以后,填充率变化对蓄、放热时间的
收稿日期:2007-01-01 基金项目: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依此类推 通讯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联系 E-mail
a. 公式:书写明确,标注清晰,公式后对文中首次出现的不常用符号或作者自己规定的符号做解释 (常用符号不用做相关解释,若文中的变量符号较多可在文后统一解释);
b. 图、表:按照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号;有中英文对照的标题;图表中的变量用中文或变 量符号表示,单位使用国际制单位;图面中坐标刻度设置为在坐标轴内侧,多条曲线者用不同图 例的黑色线表示;曲线图尽量使用 excell 或 origin 软件做图,照片或截图要保证图片的分辨率在 300 以上;最好插入能在 word 文档中打开编辑的图;表格使用三线式表格。
六号字,基金项目后需有 相应的项目编号。
影响明显加大。综合考虑蓄热量与蓄、放热时间的 影响关系,本研究认为填充率取值为 0.5~0.7 较合 理。
表格使用三线式,变量使用中文或变量 符号,变量与单位之间用“/”隔开。
表 1 RSM 设计(小五宋体,居中) Table 1 RSM design(小五 Times New Roman,居中)
符号表(小五黑体,居中)
λ 导热系数,W/(m·℃) ρ 密度,kg/m3 c 比热,kJ/(kg ·℃) T 温度,℃
[参考文献](五号黑体,居中)
(具体格式请参见我刊主页《投稿须知》, 需有半数以上对译为英文)

2016最新EI收录期刊

2016最新EI收录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自动化学报 机器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农业机械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 测绘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复合材料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 无机材料学报 材料工程 新型碳材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金属学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稀有金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机械工程学报 振动与冲击 振动工程学报 摩擦学学报 焊接学报 工程热物理学报 内燃机学报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机与控制学报 电力自动化设备 高电压技术 电网技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电工技术学报 太阳能学报
16711637 10096744 1000680X 10017372 10014632 10062106 10018360 10034722 10077294 10004882 10006893 10008055 10001328 10015965 10014055 10046801 10006923 05677718 08949166 10067191 02534827 8905487 10009361 18722067 10049541 10009426 10009345 16717694 20956983 16713664 20952228 10066748 14768186 16744799 20952686 10040579 16726529 20952899 10010742 10016058 21622388 17518520 1869103X 20952236 21980942 18602134 21941289
0253374X 10000054 20959389 0253987X 10012400 1008973X 10010645 02544156 10020446 1001506X 10001298 10026819 10011595 16718860 10003851 10053093 1000324X 10014381 10078827 10007555 04121961 10040609 02587076 1002185X 16733363 05776686 10003835 10044523 10040595 0253360X 0253231X 10000909 10001026 1007449X 10066047 10036520 10003673 02588013 10006753 02540096

2023年中国热电材料及应用学术会议手册说明书

2023年中国热电材料及应用学术会议手册说明书

第十四次中国热电材料及应用学术会议会议手册2023.3.26-3.29 浙江·桐乡主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热电材料及应用分会承办单位:乌镇实验室协办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Professor Long-Qing Chen Part of the Nature Partner Journals seriesProfessor Lidong Chen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AS, China CO-EDITOR-IN-CHIEFEDITOR-IN-CHIEF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SACall for(DOAJ). submissions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is now abstracted and indexed by 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 (SCIE,with the Impact factor 12.256), Scopus (with Impact is an online only, fully open access journal dedica Score 14.00), and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ted to publishing original results, review articles, and editorials on materials by design and integrated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materials research. Find out more at /npjcompumats Topics of interest to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Materials by design: design or discovery of materials (with new chemistry, new atomic / electronic structures, new microstructures/heterostructures, new defect structures, or new or dramatically enhanced properties under external constraints) guided by theory, computation, and data miningExperiment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by design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materials Computational and data mining tools for materials by designExperiment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tools for generating materials data Materials data generation and data miningSignificantly new or enhanced understanding of a material through theory and computationThe journal will also publish a professionally written Editorial Summary to accompany each Article, which will summarise the key issues being addressed within the full article. Find out more at /npjcompumats and WeChat “npj 计算材料学”结构陶瓷材料信息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材料生物材料微信平台学报网站0.490.6350.9011.0411.292 20172018201920202021SCI, Scopus收录期刊材料科学-综合类T1区期刊无机非金属-综合类T1区期刊报道范围☐热电材料☐高熵陶瓷☐二维材料☐透明陶瓷☐钙钛矿材料☐3D打印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极端环境服役材料……专题目录SCI IF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目录大会报告安排 (4)分会场报告程序表 (5)大会报告摘要(K02-K05) (21)A分会场报告摘要(A01-A49) (23)B分会场报告摘要(B01-B43) (43)C分会场报告摘要(C01-C45) (61)期刊专场报告摘要(A10-A12) (26)墙报交流 (82)主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热电材料及应用分会承办单位:乌镇实验室协办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会议主席:史迅, 龚文, 邓元, 骆军会议学术委员会: 张增志, 唐新峰, 李敬锋, 张清杰, 陈立东, 赵新兵, 张文清, 林元华, 蔡克峰, 赵文俞, 杨荣贵, 何佳清会议组织委员会:史迅, 邓元, 朱铁军, 赵立东, 裴艳中, 赵怀周, 骆军, 苗蕾, 肖翀, 张勤勇, 刘玮书, 周小元, 姜鹏, 万春磊,隋解和, 阚宗祥, 张挺, 张倩, 仇鹏飞, 魏天然会议秘书:仇鹏飞, 魏天然, 郑珊, 蔡莉赞助单位:乌镇实验室广西自贸区见炬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广州市奥冷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玻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QUANTUM量子科学仪器贸易(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柯锐欧科技有限公司耐驰科学仪器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凯戈纳斯仪器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多场低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甘肃金川六族新材料应用科技有限公司林赛斯(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npj Comput. Mater.》《无机材料学报》主要日程安排大会报告安排A会场日程(宫音厅)大会报告摘要(K02-K05)K-02氧化物热电材料:从块体到薄膜林元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氧化物基热电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热电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报列表Solution-ProcessedElectron Transport Layers for High 3 吕龙锋 Low-TemperatureEfficient Planar Heterojunction Perovskite Solar Cells6 胡宏伟高效薄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钙钛矿薄膜的结晶与形貌控制7 董旭通过调控钙钛矿晶粒尺寸优化电池性能10 陈时友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 and band alignment of ABX3 halide perovskites:chemical trends from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11 王春生气体辅助双源蒸发法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12 杨少鹏不同成膜方式对钙钛矿层成膜质量及器件性能影响13 刘节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打印化研究14 刘文强Air-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ased on oriented rutile TiO2 andCH3NH3PbI3 heterojunction15 毕海波Perovskite-sensitized solar cells with large photocurrents16 夏晓红氧化钛纳米阵列/钙钛矿CH3NH2PbI3复合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18 杨化桂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斜方型钙钛矿CH3NH3PbI3的结构和电子特性分析22 董祥基于多级阵列结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sensitizedTiO2 Nanorod Array Solar Cell23 孙红霞 CH3NH3PbI3-xClx24 陶西云TiO2 Nanorods Filled with Nanoparticles Perovskite Solar Cells25 张翔Enhanced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ased onnanoparticles decorated TiO2 nanorod array28 姚志博Photovoltaic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ge Recombination in CH3NH3PbI3Perovskite-sensitized Solar Cells Employing Varying PbI2 Concentration31 徐飞钙钛矿太阳电池吸收层薄膜材料光致发光的研究32 吴仲伟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33 宋涛Device Performance Degrading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34 袁忠诚Perovskite Solar Cells Based on Conventional Planner HeterojunctionStructure37 唐诗空穴输运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38 温晓茹基于碳材料的全固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40 张囡阻挡层结构对全固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41 顾卓韦溶胶凝胶法制备ZnO/钙钛矿平面异质结电池44 周春兰退火温度对CH3NH3PbI3-xClx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影响研究45 周清退火对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薄膜材料纯度和器件表面的影响46 逄淑平新型FA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48 阳仁强High performance solution processed planar heterojunction perovskitesolar cells49 马昌期平面异质结型钙钛矿类太阳电池器件衰减负载依赖性研究50 董娟高性能钙钛矿平面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改善薄膜结构与界面工程52 肖俊彦非三苯胺结构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在钙钛矿电池中的应用53 杨月勇All-carbon flexible counter electrode for highly efficient hole-conductor-free organo-metal perovskite solar cells56 徐余颛一种通过调控金属-半导体界面提高钙钛矿型有机铅碘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简单方法57 卫会云原子层沉积AlOx对无空穴传输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影响研究58 王豪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阳极致密层制备探究59 杨波 SnS2作为一种新型低成本对电极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60 翟锦光电转换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器件61 方明氧化铝包覆多孔二氧化锡光阳极的制备及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65 武文俊 D-π-M-π-A铂炔配合物敏化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研究66 朱孟花直接生长花状TiO2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67 岳根田基于硫化钨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对电极的染料敏化电池研究68 姜奇伟一维Ni2P纳米线的制备及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69 李胜军高效柔性SnO2MgO复合薄膜光阳极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70 苗小欢可控合成介孔锐钛矿TiO2微球及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散射层71 陈涛Engineering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72 侯宇新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的设计及应用73 陈潇硫化亚锡的合成以及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中的应用74 杨双过氧化钛致密层在染料敏化电池光电阳极的应用76 刘喜哲低温蒸汽沉积制备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PEDOT/ATO复合对电极77 王艳香硬模版法制备多级结构的TiO2球及染料敏化电池的性能79 高皓电纺组装TiO2纳米颗粒增强染敏电池的光吸收和电子传输能力81 宋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多孔MoN纳米棒对电极的扩散动力学改进研究82 诸跃进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核壳及花瓣结构散射层研究83 袁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极微纳结构及其电荷传输/复合行为84 郭晓枝敏化太阳电池中光传输的理论模拟及应用85 王金敏含不同官能团的噻吩结构对吲哚啉染料光伏性能的影响的研究86 郭鹍鹏二硫富瓦烯作为电子给体用于构建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87 罗强氮硫双掺杂的石墨烯氧化物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88 张羿 P123辅助介孔TiO2的合成及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91 杨冠军柔性电池柔性服役行为、效率奇异升高及电池结构优化设计92 云斯宁Pt-free HfO2-based hybrid Counter Electrode of Dye-Sensitized SolarCells with High Efficiency93 吴朝新金属微纳结构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94 宋卫星高效柔性纤维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95 林原金属离子掺杂二氧化钛纳晶电极性能97 赵宇龙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Cu2ZnSnS4/MWCNT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98 邵洋Theoretical Insight into Organic Dyes Incorporating Triphenylamine-Based Donors and Binary π-Conjugated Bridges for Dye-Sensitized99 王弋利用瞬态光电压技术测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光阳极的电荷收集效率及“电流密度-电压”曲线的模拟包春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纳米结构金属硫化物薄膜对电极的研究101 周航茚加成C60衍生物对萘二噻吩苯并噻二唑有机聚合物电池开路电压的优化102 赵玲基于两种截然不同给体材料的三元电池的研究103 丁黎明Function of CH2 addends on 54π fullerene acceptors104 秦瑞平基于微纳结构背电极的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105 陈晓红两步磁控溅射法制备ZnO电子传输层以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107 周印华基于聚合物界面修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叠层电池及全塑料太阳能电池110 张有丹并五苯衍生物的单线态裂分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111 李超富勒烯二分体的超分子诱导效应及其在大面积柔性光伏器件中的应用112 唐彤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优化114 戴思敏苯并环戊烷-C60和苊-C60的单加成和双加成产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115 高潮二噻吩并苯与喹喔啉D-A共聚物的制备与光伏性能研究116 陈大正基于AZO/Ca阴极的“ITO-free”反转有机太阳能电池118 张书华大面积有机太阳电池的设计和制备119 雷鸣富勒烯胺和富勒烯铵类阴极界面修饰层材料的研究120 侯丽新刮涂法制备大面积柔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工艺研究121 霍明明二维共轭聚合物PF(S)DCN的激发态动力学125 姚聪利用添加剂提高有机太阳电池性能及稳定性126 邓建国受体材料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128 田建军利用界面修饰和调控来构筑高性能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129 陈卓 TiO2纳米结构可控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131 苗世顶基于绿色溶剂的II-V族量子点可控合成与电池构建133 陈冲用硫化银提高硫化镉敏化的二氧化钛光电极的能量转换效率136 申何萍Type-II Quantum-Dot-Sensitized Solar Cell Spanning the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Spectrum纳米颗粒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137 麦耀华 TiO2@CuInS2138 唐群委基于透明对电极的双面染料、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研究139 罗建恒第二类核壳异质结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140 肖俊彦基于反蛋白石结构SnO2的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141 徐靖一种原位制备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CuS对电极的方法145 李福民基于CdS/TNTs: P3HT: PCBM新型杂化体系太阳能电池的研究146 郝彦忠异质结界面修饰对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光电性能的增强作用148 傅伟飞聚己基噻吩/硒化镉量子点杂化太阳电池的界面修饰149 孙萍萍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Dye C258 on TiO2 (101)Surface Revealed by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n Periodic Viewpoint150 孙柱柱Theoretical Study on Regeneration Process of Triphenylamine-BasedOrganic Dyes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151 臧志刚基于N掺杂的Cu2O薄膜性能特点及其异质结太阳能电池152 王育乔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纳米结构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153 寇东星 S2-配体交换对油相合成CZTSe纳米晶光电性能的影响154 郑祎初氯离子掺杂对钙钛矿材料CH3NH3PbI3结晶过程及其光电性能的影响155 张天声 InxGa1-xN新型合成方法的研究157 陈瑛 pH值对钙钛矿CH3NH3PbI3薄膜晶化成膜过程中的影响158 宋海胜水溶液法制备Cu2ZnSn(S,Se)4薄膜太阳能电池160 肖振宇 Cu2CdxZn1-xSnS4合金能带工程在太阳能光电中的应用:实验和第一性原理研究161 王庆康微纳结构光场调控提高硅薄膜太阳电池效率162 刘洪基于有序氧化物基底的复合纳米结构的综合物理化学生长及调控163 范平太阳电池用Cu2ZnSnSe4薄膜的离子束溅射制备164 彭衍科蓝紫光波长范围内高透光率导电玻璃的应用与研究165 陈亮 CH3NH3[CuI2]材料的合成与表征166 朱佩用于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二维介孔二氧化钛粉体制备与研究167 罗宋平Fabrication of Reduced Graphene Oxide/ PEDOT–PSS Composite material as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168 刘荣跃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170 王时茂 TiO2种子层对单晶金红石相TiO2纳米棒阵列形貌和光伏性能的影响171 梁春军新型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模拟既分析173 高兴宇有机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中的同步辐射表征及其构效关系研究174 朱文峰高效稳定的染料敏化太阳能装饰灯研制175 秦亮Investigation of 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 of CH3NH3PbI3 perovskite crystal layer176 唐孝生 CuInZnS@Graphene纳米复合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177 黄素梅新型光电材料的制备及在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178 丁俊 BiCrO3结构和铁电极化第一性原理研究179 蒋佳佳硫化退火处理Cu2ZnSnS4 (CZTS)晶体浆料制备CZTS薄膜及其对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能力180 严清峰胶体晶体衍生微纳米结构提升电光/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性能研究181 李冰high performance monlolayer SnS2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182 郝会颖自然织构AZO薄膜的制备与表征183 李辉14.26% Efficiency of CdTe Solar Cells by Radio-frequency Magnetron Sputtering184 王钰威共聚物PAFDTBT取代基位置对主链排列和光生电荷动力学过程的影响185 吴会觉新型太阳能电池光谱响应(IPCE)测试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