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及术前准备8p
麻醉术前评估内容及注意事项
![麻醉术前评估内容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67c43e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f.png)
麻醉术前评估内容及注意事项
麻醉术前评估内容及注意事项
一、麻醉术前评估
1、病史查询:病史查询,询问术前服药、用药历史、家族病史、过敏史、自身疾病史及治疗史等。
2、体格检查:主要考虑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心律、气息、咳嗽、皮肤、呼吸及肺部有无干湿罗音。
3、心理评估:包括行为态度、情绪状态、个性特征等。
4、实验室及其它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血液生化检查、尿液常规、心电图、腹部B超、心脏彩超等。
二、麻醉术前注意事项
1、麻醉术前的评估要及时、准确,以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2、尽量完善患者的病史记录,以便麻醉医师分析患者的病情及可能的并发症。
3、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纠正术前及术中出现的血液凝固、血糖、血压、心功能、血气分析等异常情况。
4、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术中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感染、心肌梗死、支气管哮喘以及呼吸衰竭等。
5、为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应积极预防术后呼吸抑制等状况的发生。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12058e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4.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麻醉是外科手术和其他疾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病人提供无痛手术或治疗的条件。
然而,与麻醉相关的一些风险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麻醉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医学界提出了一系列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及其意义,以提高我们对麻醉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1.麻醉前评估麻醉前评估是为了确定病人的麻醉风险,包括评估病人的一般状况、麻醉手术的特殊要求以及常见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美国麻醉学会(ASA)分级、心血管疾病风险指数等。
ASA分级是最常见的麻醉风险评估指标之一,将病人分为I~V级,其中I级为健康状况良好的病人,V级为病情危重的病人。
这些评估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在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中心静脉压力监测指标中心静脉压力(CVP)是反映患者心脏前负荷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插入导管监测CVP可以评估血管容量的状态。
CVP的变化可以提示患者容量状态的改变,因此在麻醉中监测CVP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CVP的监测,医生可以判断病人有无容量不足、失血或循环功能不良等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血流动力学监测是评估心脏和血管系统功能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指标包括心率、血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
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脏的自主性调节功能,SvO2则可以评估组织氧供需平衡情况。
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循环状态是否稳定,是否需要调整麻醉药物和液体管理。
4.监测麻醉药物浓度指标麻醉药物的浓度监测是为了确保麻醉效果的安全和有效,避免过度麻醉或麻醉不足。
常用的指标包括吸入麻醉药物的最低肺泡浓度(MAC)和静脉麻醉药物的靶控输注(TCI)浓度。
通过对麻醉药物浓度的监测,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和需要进行个体化调节,以确保麻醉达到最佳效果。
5.术中监测指标在手术过程中,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体温等。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87a6a1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1.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麻醉风险评估指标是用于评估患者在接受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并发症的一种工具。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手术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匡助麻醉医生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1. 生理指标:- 心率: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钟,高于或者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心脏疾病或者其他潜在问题。
- 血压:正常范围为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高血压或者低血压可能增加手术风险。
- 呼吸频率: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异常呼吸频率可能与肺部疾病有关。
- 体温:正常范围为36-37摄氏度,低于或者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感染或者代谢问题有关。
2. 病史指标:- 既往麻醉史:了解患者以往接受麻醉的情况,包括是否有过敏反应、麻醉相关并发症等。
- 疾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
- 药物过敏史:了解患者是否对某些药物存在过敏反应,以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3. 实验室检查指标:-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液状态和代谢功能。
- 尿液检查:用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尿路状况。
- 心电图:用于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心律是否正常。
- 胸部X光片:用于评估患者的肺部情况,是否存在肺部疾病。
4. 手术相关指标:- 手术类型:不同手术类型对麻醉的要求和风险不同,需要根据手术类型调整麻醉方案。
- 手术时间:手术时间长短与麻醉的持续时间和稳定性相关。
- 手术部位:手术部位可能影响麻醉的方式和风险。
根据以上指标,麻醉医生可以综合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
例如,在患者存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可以提前调整血压,使用合适的药物控制血压;在患者有过敏史的情况下,可以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在患者存在肺部疾病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额外的肺部评估和监测等。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的使用可以匡助麻醉医生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1adcf2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6.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一、引言麻醉是医疗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性,麻醉风险评估指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醉风险评估指标的定义、分类、应用以及相关数据分析。
二、定义麻醉风险评估指标是指用于评估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预测麻醉相关并发症的指标体系。
通过对患者的生理状况、疾病状态、手术类型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帮助麻醉医师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减少麻醉风险。
三、分类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可分为患者相关指标和手术相关指标两大类。
1. 患者相关指标患者相关指标主要从患者的生理状况、疾病状态、年龄、体重等方面进行评估。
常用的患者相关指标包括:- ASA分级: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从I级到V级,用于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 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这些疾病会增加麻醉风险。
-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患者的通气功能。
- 肝肾功能:肝肾功能不全会导致药物代谢和排泄障碍,增加麻醉药物的毒性。
- 年龄和体重:老年患者和肥胖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存在更高的风险。
2. 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相关指标主要从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难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常用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 手术切口: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的风险不同,开放手术切口较大,出血和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
- 手术时间:长时间手术会增加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和麻醉深度,增加麻醉风险。
- 手术难度:复杂手术和高风险手术会增加麻醉风险。
四、应用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麻醉医师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麻醉风险评估,包括患者相关指标和手术相关指标。
通过评估患者的风险,麻醉医师可以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法,并制定相应的麻醉计划,以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麻醉监测与调整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生理状况和手术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麻醉风险评估指标进行相应的调整。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a5ee5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5.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麻醉风险评估指标是用于评估患者在接受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的一组指标。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手术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可以更好地预测和管理麻醉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1. 患者的身体状况指标:- 年龄:年龄是评估麻醉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年龄越大,患者的生理功能逐渐下降,对麻醉的耐受性也会降低。
- 身高体重指数(BMI):BMI是评估患者肥胖程度的指标,肥胖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例如呼吸道梗阻等。
- 基础疾病:患者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如心脏病、肺部疾病等,对麻醉风险评估也有重要影响。
2. 麻醉手术类型指标:- 手术切口:手术切口的大小和位置会影响患者的麻醉风险。
大切口手术可能导致更大的出血量和更长的手术时间,增加了麻醉的难度和风险。
- 手术部位:手术部位的不同会影响到患者的麻醉风险。
例如,头颈部手术可能涉及到呼吸道的管理,而腹部手术可能涉及到胃肠道的管理。
3. 麻醉相关指标:- 麻醉方法:不同的麻醉方法对患者的风险有所差异。
例如,全身麻醉可能涉及到呼吸道的管理,而局部麻醉可能涉及到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 麻醉时间:麻醉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患者的麻醉风险。
长期的麻醉可能导致更多的并发症和麻醉深度的控制难度。
4. 麻醉团队指标:- 麻醉医生经验:麻醉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对麻醉风险评估具有重要影响。
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能够更好地应对麻醉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和并发症。
- 麻醉设备和监测仪器:麻醉设备和监测仪器的质量和性能也会影响麻醉的安全性。
高质量的设备和仪器能够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匡助麻醉医生及时做出调整。
综上所述,麻醉风险评估指标是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麻醉相关因素以及麻醉团队的评估,来预测和管理麻醉过程中可能浮现的风险。
准确评估麻醉风险,可以匡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麻醉方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7a42c2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c.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一、引言麻醉是医疗手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麻醉风险评估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麻醉风险评估的指标及其标准格式。
二、麻醉风险评估指标的概述麻醉风险评估指标是用来评估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的工具。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手术类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可以预测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三、麻醉风险评估指标的分类根据评估的内容和目的,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生理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参数。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对麻醉的安全性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2. 病史指标: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
这些指标可以揭示患者是否存在与麻醉相关的潜在风险因素,如心脏病、肺部疾病等。
3. 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结果。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患者的血液、器官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对麻醉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4. 麻醉手术指标:包括手术的类型、持续时间、手术部位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手术的复杂程度和对患者的影响,对麻醉的风险进行评估。
四、麻醉风险评估指标的标准格式麻醉风险评估指标的标准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以便进行个体化评估。
2. 生理指标:列出患者的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同时,根据不同指标的正常范围,对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评估。
3. 病史指标:列出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信息。
根据患者的病史,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与麻醉相关的潜在风险因素。
4. 实验室检查指标:列出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血液、器官功能等方面的风险。
5. 麻醉手术指标:列出手术的类型、持续时间、手术部位等信息。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https://img.taocdn.com/s3/m/78eede6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a.png)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引言概述:麻醉前评估是在进行手术或者其他医疗程序前,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准备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醉前评估的内容和准备工作。
一、患者基本情况的评估1.1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目前病情在麻醉前评估中,麻醉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目前病情。
这包括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药物过敏史、心脏病史、呼吸系统疾病史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特殊是抗凝药物等可能会影响手术过程和麻醉效果的药物。
1.2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麻醉医生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身高、体重、体质指数等。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非常重要。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心功能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可能影响麻醉过程的因素。
1.3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对麻醉的效果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麻醉前评估中,麻醉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是否存在焦虑、恐怖等情绪,以及患者是否能够配合麻醉程序的进行。
二、麻醉方案的确定2.1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麻醉医生需要确定适当的麻醉方法。
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腰麻等。
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法,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患者的舒适度。
2.2 评估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在确定麻醉方案时,麻醉医生还需要评估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
不同的手术类型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需要不同的麻醉药物和剂量。
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以确保麻醉效果的最佳和患者的安全。
2.3 制定麻醉计划和风险评估在确定麻醉方案后,麻醉医生需要制定详细的麻醉计划,并进行风险评估。
麻醉计划包括麻醉药物的使用顺序和剂量,以及麻醉过程中可能浮现的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风险评估则是对可能的麻醉并发症进行评估和预防,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da6d7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b.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引言概述:麻醉是医疗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医疗专业人员需要进行麻醉风险评估。
本文将介绍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帮助读者了解麻醉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和常用的评估指标。
一、患者的身体状况1.1 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是麻醉风险评估中常用的指标之一。
BMI可以通过身高和体重计算得出,体重指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增加麻醉过程中的风险。
- 高BMI值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问题以及麻醉药物代谢异常等相关。
1.2 基础疾病- 患者的基础疾病也是麻醉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增加麻醉过程中的风险。
- 基础疾病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患者对麻醉药物的反应性发生变化,需要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更加细致的监测和调整。
1.3 过敏史- 患者的过敏史也是麻醉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敏反应可能会在麻醉过程中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 麻醉药物中可能存在某些成分,对某些患者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
因此,在麻醉前,医疗专业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二、手术的类型和难度2.1 手术类型- 手术类型是麻醉风险评估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手术可能需要不同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因此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更加细致的评估。
- 例如,心脏手术和脑部手术等高风险手术可能需要更加复杂和高风险的麻醉方法。
2.2 手术难度- 手术的难度也是麻醉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手术的难度可能会影响麻醉的时间和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从而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产生影响。
- 高难度手术可能需要更加复杂和高风险的麻醉方法,因此需要医疗专业人员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
2.3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也是麻醉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手术时间过长可能会增加患者的麻醉风险。
- 长时间的手术可能会导致麻醉药物的累积效应,从而增加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86451d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8.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麻醉风险评估指标是用于评估患者在接受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工具。
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手术类型等因素,可以匡助医生确定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案,减少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一、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指标1. 年龄:根据年龄的不同,患者的生理功能和耐受能力会有所差异。
普通来说,年龄越大,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越差,麻醉风险也相对增加。
2. 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可以用于计算患者的体表面积,这对于确定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稀释比例非常重要。
3. 体质指数(BMI):BMI是通过身高和体重计算得出的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肥胖程度。
肥胖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因此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和管理。
4. 基础疾病: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
5. 呼吸系统状况:患者是否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呼吸功能。
6. 肝功能和肾功能: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异常可能会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增加麻醉风险。
二、手术类型和麻醉方法评估指标1. 手术切口:手术切口的大小和位置会影响麻醉药物的输注方式和麻醉效果。
2. 手术时间:手术时间的长短会影响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和麻醉的深度。
3. 手术部位:不同的手术部位对麻醉的要求和风险不同,例如头部手术和胸腹部手术。
4. 麻醉方法:不同的麻醉方法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和麻醉效果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等。
三、其他评估指标1. 麻醉药物过敏史:患者是否对某些麻醉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这对于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非常重要。
2. 麻醉前访视结果:麻醉前访视是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的过程,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麻醉前访视结果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匡助医生评估麻醉风险。
3. 麻醉监测设备:麻醉监测设备的使用对于及时发现麻醉相关的并发症非常重要,包括心电图监测、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48fbf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3.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麻醉风险评估指标是用于评估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并发症的一组指标。
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手术类型等因素,可以预测麻醉过程中可能浮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
1. 生理指标:- 年龄:年龄是影响麻醉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普通来说,老年人和儿童的麻醉风险相对较高。
- 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可以用于计算麻醉药物的剂量,从而减少过量或者过少的风险。
- 体质指数(BMI):BMI可以反映患者的肥胖程度,肥胖患者的麻醉风险较高。
- 心率和血压:心率和血压的异常可以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心血管疾病,增加麻醉风险。
2. 病史指标:- 过敏史:了解患者是否对麻醉药物或者其他药物有过敏反应,以避免过敏引起的不良反应。
- 呼吸系统疾病: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麻醉风险较高。
- 心血管疾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麻醉风险较高。
- 肝肾功能: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增加麻醉风险。
3. 手术相关指标:- 手术类型:不同类型的手术对麻醉的要求和风险不同,例如心脏手术、腹部大手术等麻醉风险相对较高。
- 手术时间:长期手术可能增加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增加麻醉风险。
- 出血风险:手术中可能浮现的大出血风险会影响麻醉的选择和处理。
4. 麻醉药物相关指标:- 麻醉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麻醉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计算合适的麻醉药物剂量,避免过量或者过少的风险。
- 麻醉药物配伍:不同麻醉药物的配伍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需注意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组合。
综上所述,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包括生理指标、病史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和麻醉药物相关指标。
通过综合评估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以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及术前准备精选文档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及术前准备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de954d40b1c59eef9c7b479.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及术前准备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及术前准备麻醉前病情分级参考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Ⅰ级:正常健康。
Ⅱ级:有轻度系统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且面临生命威胁。
Ⅴ级:不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
急症手术在每级前加注“急”或(E)。
Ⅰ.Ⅱ级病人的一般性麻醉耐受力良好,Ⅲ级病人麻醉有一定危险性,应做好充分麻醉前准备和并发症防治,Ⅳ级病人的危险性较大,应做好积极抢救,围麻醉期随时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术前必须向手术医师和家属详细交代清楚。
常见伴随疾病的评估与准备一、高血压病1.高血压病人的麻醉风险取决于是否继发重要脏器的损害及损害程度,包括脑、心脏、冠脉供血和肾功能等改变。
2.高血压病病人术中,术后可能发生高血压,低血压,心力衰竭,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合并糖尿病和肥胖者麻醉手术的危险性更大。
3.术前经内科治疗,应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改善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后,方可进行手术麻醉。
4.急症手术前亦应调控好血压及全身状态后,方可施行麻醉。
二、心脏病1.心功能1~2级病人对麻醉耐受性较好,心功能3~4级者对麻醉耐受性差,术前应改善心功能,控制慢性心衰。
控制心率和快速房颤,心室率应控制在100次/min以下。
室性早搏应小于5次/min,除外多源性室性早搏或R on T,应掌握有效控制室性早搏的药物。
2.心电图明显异常者,应经心内科会诊治疗。
3.对缺血性心脏病,应从病史中明确是否存在心绞痛,既往有无心肌梗死史,目前心脏功能代偿情况,心肌梗死后6个月以上才能进行选择性手术麻醉。
4.特殊传导阻滞并有心动过缓,晕厥史,对药物治疗反应差的病人,术前应安置临时起搏器,已安装起搏器的病人术前须经心内科确定起搏器功能正常;术中使用电灼器有一定危险性。
临床麻醉学重点:麻醉前风险评估与准备
![临床麻醉学重点:麻醉前风险评估与准备](https://img.taocdn.com/s3/m/f5e3295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4.png)
临床麻醉学重点:麻醉前风险评估与准备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麻醉学的部分知识做了汇总,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
只要患者有手术的需要就必须进行麻醉,不管是局麻还是全身麻醉。
只要进过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都应该知道,手术分大小,但是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且了解个中情况的人都知道,外科医生治病,而麻醉医生保命,由此看以看出麻醉的风险很大。
所以准确的术前评估、正确选择麻醉药及麻醉管理、合理迅速的术中处理是围麻醉期安全的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麻醉前风险评估与准备。
麻醉前的病人除患有需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系统疾病外,往往还有其他并存或某些特殊情况,这必然引起机体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
所以进行麻醉前风险评估和准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实践证明,麻醉前对病人仔细检诊、准确的评估和完善的准备,不仅能提高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加速病人康复、缩短病人住院日数和降低住院医疗费用,而且可扩大手术范围和适应症,是一般认为难以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得到适当的治疗。
另一方面,但如果麻醉前不注意或不进行风险评估和准备,则有可能导致临时取消收缩机,或由于估计不足和准备不充分二出现严重问题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的后果。
此外,麻醉前对病人的风险评估和准备还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麻醉前风险评估包括:阅读病理,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和化验结果及特殊检查的结果,了解拟实施的手术,发现漏检或尚未报告结果的必须检查项目,以便能予以弥补;根绝所获资料,分析其病理生理情况、具体病情特点,对病人进行一个粗略评估;根绝评估结果,制订合适的麻醉方案。
麻醉前准备是在对病人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麻醉前准备的目的:使病人在体格和精神两方面均处于可能达到的状态,以增强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提高病人在麻醉中的安全性,避免麻醉意外或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麻醉后的并发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f0f80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e.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麻醉风险评估指标是用于评估患者在接受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的一种指标体系。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手术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准确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麻醉管理措施,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一、麻醉风险评估指标的分类1. 生理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生理特征,这些特征与麻醉过程中的药物代谢、呼吸功能等密切相关。
2. 病史指标:包括患者的基础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患者对麻醉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
3. 实验室指标:包括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器官功能是否正常。
4. 手术指标:包括手术的类型、持续时间、创伤程度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麻醉需求和风险程度。
二、麻醉风险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1. 生理指标:(1)年龄:根据患者的年龄,可以判断患者的生理功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年龄越大,患者的器官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也会减慢,因此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和使用麻醉药物。
(2)性别:男女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和妊娠期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特别关注。
(3)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可以用来计算患者的体表面积,从而确定麻醉药物的剂量。
过高或过低的剂量都可能带来麻醉风险。
2. 病史指标:(1)基础疾病: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增加麻醉风险。
例如,心脏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并发症。
(2)手术史:患者之前是否接受过麻醉和手术,是否存在麻醉相关并发症。
过去的麻醉经历可能会对患者的麻醉反应产生影响。
(3)药物过敏史:患者是否对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存在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3. 实验室指标:(1)血液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凝血功能等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1775cf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b.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一、背景介绍麻醉是医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操作,它可以使患者在手术或者其他疼痛性操作过程中无感觉或者减轻疼痛。
然而,麻醉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过度麻醉、呼吸抑制、心血管不稳定等。
因此,为了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麻醉风险指标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课题。
二、麻醉风险评估指标的定义麻醉风险评估指标是用于评估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浮现的风险的一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匡助麻醉医生在手术前对患者的麻醉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
三、常用的麻醉风险评估指标1. ASA分级:ASA分级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和病情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从I级到V级。
ASA分级越高,表示患者的身体状态越差,麻醉风险也越高。
2. 年龄:年龄是评估麻醉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老年患者的麻醉风险较高,因为他们的器官功能可能已经下降。
3. 性别:性别也可以影响麻醉风险。
例如,女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比男性更容易浮现麻醉相关的并发症。
4. 基础疾病:患者是否存在基础疾病也是评估麻醉风险的重要指标。
例如,患有心脏病、肺病、肝病等的患者麻醉风险较高。
5. 手术类型:不同类型的手术对麻醉的要求和风险也不同。
例如,大手术和紧急手术的麻醉风险通常较高。
6. 麻醉药物的选择:不同的麻醉药物对患者的麻醉风险有所影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可以降低风险。
7. 麻醉医生经验:麻醉医生的经验和技能也是评估麻醉风险的重要因素。
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麻醉风险评估指标的应用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麻醉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和手术类型等信息,综合运用麻醉风险评估指标来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2. 风险预警: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可以匡助麻醉医生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麻醉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3. 麻醉方案调整:根据麻醉风险评估指标的结果,麻醉医生可以调整麻醉方案,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以减少风险。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98fe8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e.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一、全身状况指标:
1、年龄:临床上以60岁为一个分界点,70岁以上的患者有更高的
麻醉风险,尤其是患有肝、心、肺等脏器疾病的患者;
2、体重:正常情况下,体重超过150%标准体重或体重过低,均增加
麻醉风险及患者术后恢复困难;
3、身高:正常情况下,身高比标准身高偏短,增加麻醉风险及患者
术后恢复困难;
4、血压:低血压(低于100/60 mmHg)和高血压(高于140/90 mmHg)均可影响麻醉效果。
低血压患者可能需要增加麻醉剂的用量;
5、心率:心率过高(高于120次/分)或过低(低于60次/分)都会
降低麻醉药的效果,增加麻醉风险;
6、呼吸频率:正常范围应在12~20次/分;
7、血氧饱和度:低于94%以下可能会影响麻醉效果,增加麻醉风险;
8、血液和酸碱平衡:血液中
pH值的变化可能会影响麻醉效果,增加麻醉风险;
二、心肺功能指标
1、血糖:血糖过高(高于110 mg/dL)则易诱发呼吸容易麻痹,麻
醉时间延长,容易出现复苏不良的情况;
2、血气分析:呼气中氧饱和度低于95%及血气分析结果显示血液中
氧的含量下降,可能导致麻醉效果降低,增加麻醉风险;。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及术前准备课件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及术前准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00e1ca8762caaedd33d4d0.png)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麻醉前病情分级参考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Ⅰ级:正常健康。
Ⅱ级:有轻度系统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且面临生命威胁。
Ⅴ级:不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
急症手术在每级前加注“急”或(E)。
Ⅰ.Ⅱ级病人的一般性麻醉耐受力良好,Ⅲ级病人麻醉有一定危险性,应做好充分麻醉前准备和并发症防治,Ⅳ级病人的危险性较大,应做好积极抢救,围麻醉期随时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术前必须向手术医师和家属详细交代清楚。
常见伴随疾病的评估与准备一、高血压病1.高血压病人的麻醉风险取决于是否继发重要脏器的损害及损害程度,包括脑、心脏、冠脉供血和肾功能等改变。
2.高血压病病人术中,术后可能发生高血压,低血压,心力衰竭,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合并糖尿病和肥胖者麻醉手术的危险性更大。
3.术前经内科治疗,应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改善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后,方可进行手术麻醉。
4.急症手术前亦应调控好血压及全身状态后,方可施行麻醉。
二、心脏病1.心功能1~2级病人对麻醉耐受性较好,心功能3~4级者对麻醉耐受性差,术前应改善心功能,控制慢性心衰。
控制心率和快速房颤,心室率应控制在100次/min以下。
室性早搏应小于5次/min,除外多源性室性早搏或R on T,应掌握有效控制室性早搏的药物。
2.心电图明显异常者,应经心内科会诊治疗。
3.对缺血性心脏病,应从病史中明确是否存在心绞痛,既往有无心肌梗死史,目前心脏功能代偿情况,心肌梗死后6个月以上才能进行选择性手术麻醉。
4.特殊传导阻滞并有心动过缓,晕厥史,对药物治疗反应差的病人,术前应安置临时起搏器,已安装起搏器的病人术前须经心内科确定起搏器功能正常;术中使用电灼器有一定危险性。
5.按Goldman心血管功能危险指数,可作为非心脏手术的危险性评估(见表1)注:以上5项累计分数,分为4级,0~5分为Ⅰ级,6~12分为Ⅱ级,13~25分为Ⅲ级,≥26为Ⅳ级,累计分值达Ⅲ级时,麻醉手术风险较大。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06bdd4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d.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麻醉风险评估是在进行麻醉操作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麻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是用来评估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的指标。
它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制定个性化的麻醉计划,以确保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麻醉风险评估指标:1. 年龄:年龄是评估麻醉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年龄较大的患者通常伴随着更多的合并症和器官功能下降,因此麻醉风险也相应增加。
2. 性别:性别也是评估麻醉风险的一个因素。
女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比男性更容易出现麻醉相关的并发症,例如妊娠期或更容易出现镇静药物的不良反应。
3. 基础疾病:患者的基础疾病对麻醉风险有重要影响。
例如,心脏病、肺部疾病、肾脏疾病等都会增加麻醉的风险。
4. ASA分级:ASA分级是美国麻醉学会(ASA)提出的一种评估患者麻醉风险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能力,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等级,从ASAⅠ到ASAⅤ,等级越高,麻醉风险越大。
5. 体质指数(BMI):BMI是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得出的一个指标,它可以反映患者的肥胖程度。
肥胖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多的呼吸道问题和心血管问题,因此麻醉风险也相应增加。
6. 特殊人群:对于某些特殊的人群,例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麻醉风险评估指标也会有所不同。
这些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身体状况与普通成年人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麻醉风险。
7. 手术类型:不同类型的手术对麻醉的要求也不同。
一些复杂的手术可能需要更深的麻醉水平,因此麻醉风险也相应增加。
8. 麻醉药物选择: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也是评估麻醉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麻醉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麻醉风险评估指标,麻醉医生在进行麻醉操作之前会综合考虑这些指标来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可以减少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和风险,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940ce8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b.png)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麻醉风险评估是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接受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并发症的概率。
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手术类型和其他相关因素,麻醉专家可以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麻醉风险评估指标:1. ASA分级:ASA分级是指美国麻醉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分类的一种评估方法。
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将患者分为I到V级,分别代表了从健康到极度危险的不同级别。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判断患者的整体风险水平。
2. 术前实验室检查:在手术前,麻醉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提供有关患者的血液、肾功能、肝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帮助麻醉医生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3. 心血管疾病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是麻醉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麻醉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心脏病史、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情况,并可能会要求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状况。
4. 呼吸系统评估:麻醉过程中呼吸系统的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麻醉医生会评估患者是否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等情况,并可能会要求进行肺功能检查,以确定患者的呼吸系统状况。
5. 麻醉过程中的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麻醉风险评估结果,麻醉医生会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技术。
例如,对于高风险患者,可能会选择更稳定的麻醉药物,并采取更加谨慎的监测和管理措施。
6. 年龄和体重:年龄和体重是影响麻醉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年龄较大的患者通常更容易出现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问题,而体重过重的患者则可能会增加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分布的难度。
7. 麻醉医生的专业经验:麻醉医生的专业经验也是评估麻醉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风险,并制定出更合理的麻醉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麻醉风险评估指标及术前准备
麻醉前病情分级
参考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
Ⅰ级:正常健康。
Ⅱ级:有轻度系统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且面临生命威胁。
2.术前1~2周禁烟。
3.肺心病病人应用药物改善心功能,使之处于最佳状态。
4.术前3~5天用抗生素。
5.麻张剂及激素治疗。
7.高危病人术后易并发呼吸功能衰竭,术前应与家属说明,术后需使用机械通气。
四、内分泌疾病
㈠甲状腺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术前应治疗控制。
2.心电图明显异常者,应经心内科会诊治疗。
3.对缺血性心脏病,应从病史中明确是否存在心绞痛,既往有无心肌梗死史,目前心脏功能代偿情况,心肌梗死后6个月以上才能进行选择性手术麻醉。
4.特殊传导阻滞并有心动过缓,晕厥史,对药物治疗反应差的病人,术前应安置临时起搏器,已安装起搏器的病人术前须经心内科确定起搏器功能正常;术中使用电灼器有一定危险性。
失代偿期
衰竭期
肾毒症期
GFR(ml/L)
50~80
20~50
10~20
<10
Scr(umol/L
133~177
178~442
443~770
﹥707
BUN(mmol/L)
正常
>7.1
17.9~28.6
>28.6
㈡术前准备
1.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
2.纠正贫血,必要时行透析治疗。
3.控制感染。
4.避免使用经肾排泄及损害肾功能药物。
一、高血压病
1.高血压病人的麻醉风险取决于是否继发重要脏器的损害及损害程度,包括脑、心脏、冠脉供血和肾功能等改变。
2.高血压病病人术中,术后可能发生高血压,低血压,心力衰竭,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合并糖尿病和肥胖者麻醉手术的危险性更大。
3.术前经内科治疗,应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改善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后,方可进行手术麻醉。
㈢长期使用(6个月以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人,术前及术中应加大激素剂量,术中用氢化可的松100mg~300mg或地塞米松10mg~20mg。
㈣嗜铬细胞瘤
术前用α-受体阻滞剂及β-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及心率,并使血细胞比容低于40%。
五、肾脏疾病
㈠肾功能损害估计(见表2)
表2肾功能损害程度
损伤程度
代偿期
Ⅴ级:不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
急症手术在每级前加注“急”或(E)。
Ⅰ.Ⅱ级病人的一般性麻醉耐受力良好,Ⅲ级病人麻醉有一定危险性,应做好充分麻醉前准备和并发症防治,Ⅳ级病人的危险性较大,应做好积极抢救,围麻醉期随时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术前必须向手术医师和家属详细交代清楚。
常见伴随疾病的评估与准备
⑴心率应小于90次/min。
⑵血压和基础代谢(BMR)正常。
⑶蛋白结合碘4小时小于25%,24小时小于60%。
⑷甲亢症状基本控制。
2.甲状腺肿瘤较大者,应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及气管压迫症状;有无气管移位。应常规做颈部正侧位摄片。如有气管压迫,移位,应清醒气管插管。术毕拔管时应注意有无可能发生气管软化,并作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肝性脑病(期)
无
Ⅰ~Ⅱ
Ⅲ~Ⅳ
注:根据5项的总分判断分级,A级5~8分,B级9~11分,C级12~15分黄疸,腹水,低蛋白血症及凝血障碍者,手术或麻醉风险增加,术后死亡率也升高。
4分
注:以上5项累计分数,分为4级,0~5分为Ⅰ级,6~12分为Ⅱ级,13~25分为Ⅲ级,≥26为Ⅳ级,累计分值达Ⅲ级时,麻醉手术风险较大。
三、呼吸系统疾病
㈠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0级:平地正常行走无呼吸困难症状。
1级:能按需行走,但易疲劳。
2级:行走距离有限,行走一定距离后需停步休息。
3级:短距离行走即出现呼吸困难。
4.急症手术前亦应调控好血压及全身状态后,方可施行麻醉。
二、心脏病
1.心功能1~2级病人对麻醉耐受性较好,心功能3~4级者对麻醉耐受性差,术前应改善心功能,控制慢性心衰。控制心率和快速房颤,心室率应控制在100次/min以下。室性早搏应小于5次/min,除外多源性室性早搏或R on T,应掌握有效控制室性早搏的药物。
7分
室性早搏>5次/min
7分
血气分析与生化检查
1Pao2<60mmHg(8.0KPa)Paco2>50mmHg(6.6KPa)
血钾<3.0mmol/L或HCO3 -<20mmol/L
BUN>7.5mmol/L或Cr>270umol/L
ALT异常,有慢性肝病
3分
手术种类
⑴腹腔内、胸腔内手术
3分
⑵急症手术
4级;静息时出现呼吸困难。
㈡术后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指标
1.3、4级呼吸困难。
2.肺功能严重减退,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小于预计值60%,第一秒时间肺活量小于0.5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小于60%。
3.血气分析:Pao2低于65mmHg, Paco2高于45mmHg。
㈢麻醉前准备
1.急性呼吸系统感染者,术后极易发生肺不张和肺炎,择期手术必须在完全治愈后1~2周安排。
㈡糖尿病
1.要求术前基本控制尿糖阴性或弱阳性,尿酮体必须为阴性,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
2.术中监测血糖,根据化验结果给予胰岛素,并注意维持血清钾正常。
3.急症手术,首先应查血糖,血清钾,钠,氯,PH及尿糖,尿酮体。根据化验结果给予胰岛素治疗。待尿酮体转为阴性、电解质正常后,方考虑麻醉与手术。
5.避免使用缩血管药物,以避免导致肾血流锐减,加重肾损害。
六、肝脏疾病
㈠肝功能损害根据child-puge分级评估
Child-pugh 分级
项 目
分 数
1 2 3
胆红素(μmol/L)
34
34~51
>51
血清白蛋白(g/L)
35
28~35
<28
腹水
无
易控制
不易控制
凝血酶原时间(s)
≤14
15~17
≥18
5.按Goldman心血管功能危险指数,可作为非心脏手术的危险性评估(见表1)
表1心脏危险性指数(Cardiac risk index,CRI)评估
评估项目
分数
病史
年龄>70岁
5分
最近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
10分
体格检查
有主动脉瓣狭窄
3分
有舒张期奔马律、第三心音或颈静脉充血
11分
ECG
有非窦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