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实词含义的推断》复习教学简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2018届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一教案

江苏省2018届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一教案

文言文复习专题一教案一、复习目标:1.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两课。

2.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迁移训练。

二、复习重点难点:1.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迁移训练。

三、复习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设计:(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作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齐师.伐我望其旗靡.衣食所安.小惠未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忠之属.也公将鼓.之齐师败绩..下视其辙.既克.再.而衰彼竭.我盈.肉食者鄙.谓.其妻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邹忌修.八尺余期年..之后朝服.衣冠.宫妇左右..2.辨析词义。

1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何以.战必以.分人必以.情可以.一战皆以.美于徐公民弗从.也战则请从.客从.外来必以信.小信.未孚虽.不能察虽.欲言,无可进者战于.长勺欲有求于.我也皆以美于.徐公能谤讥于.市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忠之.属也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与之.乘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之.蔽甚矣又何间焉.惧有伏焉.朝.服衣冠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闻.寡人之耳者燕、赵、韩、魏闻.之登轼而.望之而.形貌昳丽3.划分停顿(划一处)。

可以一战战于长勺下视其辙惧有伏焉朝服衣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三)学生读课文和书下注释,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伐崇为民文王欲伐崇,先宣言曰:“予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予将来征之,唯为民乃伐崇,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崇人闻之,因请降。

注释:崇:又称有崇氏,相传在唐虞之时,为鲧之封国,在今河南嵩县。

崇侯虎:崇侯即崇国国君,虎为名。

父兄:古代君主对同姓臣子的敬称。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常见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2.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采用实例分析法,分析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1.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

4. 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性和用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讲解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 分析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4.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讲解如何辨析实词和虚词,并正确使用它们。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预习下节课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水平。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文言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实词推断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讲解实词推断方法。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词的含义。

3.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实词推断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文言文实词推断的相关案例。

2. 准备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实词推断的重要性。

2. 讲解实词推断方法:a. 语境分析法:根据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来推断实词意义。

b.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实词意义。

c. 邻字帮助法:通过邻近字的含义来推断实词意义。

d. 成语联想法:运用成语中的实词意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意义。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答练习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实词推断方法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语境、语法、邻字和成语的运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实词推断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词推断方法、分析实例和课堂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词的含义,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要加强练习,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古代文化知识:讲解古代职官、地理、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实词。

2. 介绍古代诗词:通过学习古代诗词,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高文言文素养。

七、教学实践1. 安排文言文阅读课:让学生阅读篇幅较长的文言文,运用所学实词推断方法,理解文章内容。

2. 组织文言文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言文表达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初中语文_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教学设计一、学生课前活动设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的回忆: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删: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换:文言句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应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留:人名、地名、年代、官名、物品名等可直接用,不用翻译二、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为学》和《论语》中的语段,提名学生解读翻译,师订正,分析困惑导入,明确本堂课的目标(出示幻灯片)(二)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1、通假推断(出示幻灯片)(1)便要还家(2)甚矣,汝之不惠(3)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世说新语》(4)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史记》提问学生(1)(2)通假翻译,师分析为何通假,“要”——“要求”,代入句中,不合理。

推测在句中同“邀”(音同形异),代入,语意顺畅。

“惠”本义为仁爱,在这里显然是讲不通的,可借助于音的联系来推断其通假,“惠”通“慧”,聪明之意。

学生思考交流(3)(4),师提问,订正,板书。

2、语法推断(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2)将军身被坚执锐(3)处士笑而然之《东坡志林》(4)秦悉坑之《史记》提问学生(1)(2)翻译,分析原因,师订正:“蔽”动词,“下”修饰动词,所以“下”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译为“在上面”;“被”和“执”都是动词,“坚”和“锐”充当其宾语,译为“坚硬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学生思考交流(3)(4),师提问,订正,板书。

3、结构推断(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3)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史记》(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提问学生(1)(2)翻译,分析原因,师订正: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或相反,我们可据此进行推断。

“箭”名词,对应位置的“奔”,名词,“飞奔的马”;“戴”动词,对应位置的“腰”也是动词“腰佩”。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一些常见的实词推断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速度。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推断方法,自主解读文言文。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定义及重要性。

2. 常见实词推断方法的学习与实践。

3. 实词推断在阅读文言文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文言文实词推断的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实词推断方法准确理解文言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词推断的定义、方法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言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实词推断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定义及重要性。

2. 讲解实词推断方法:a. 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

b.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推断词义。

c. 词义引申法:根据词的本义推断其在文中的引申义。

d. 词义推测法:根据常识、成语等推断词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言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

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实词推断方法。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实词推断在阅读文言文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解读一篇文言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实词推断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实词推断方法的运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词推断方法。

2. 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应提供充足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掌握实词推断方法。

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案

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案

【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案】导入:我们都知道,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的分值仅次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如何做好文言文阅读,关键就是准确理解文段,尤其是准确理解文段中文言实词的词义。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基本方法。

一、学习重点:学习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基本方法。

二、课前预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正确含义。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3.将军身披坚执锐坚硬的盔甲锐利的兵器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任用5.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傲慢6.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境7.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多8.使童子烛之用蜡烛照9.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刻毒10.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漆成红色漆成黑色11.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破旧的总结:这些实词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有的是我们书本学过的,有的是课外练习做过的。

然而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实词可以说都是一些特殊的实词,还是比较难的。

比如说涉及了一些词类活用或者是一些并不常用的词义。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这些实词呢?关键: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2、掌握正确的方法推断文言实词一般来说,有六种基本方法,我们先来看第一种:三、类型例说:(一)、联想推断1.联想课文有关语句:课文迁移法,对所学课文中重点词义准确记忆,通过联想比较推断。

①既有令名,复求寿考便言多令才美好②铨简秀士简能而任之选拔官吏③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执政④引次江北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⑤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⑥曾不知老之将至曾不若孀妻弱子连……都,竟⑦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向吾不为斯役,则九已病矣以前⑧进之布指算,不爽(2007年高考江苏卷)差错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差错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差错⑨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2007年高考江苏卷)宰杀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杀⑩道济趋下阶(2007年高考江苏卷)快走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滕王阁序》)快走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快走2.联想成语推断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中考语文《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课件

中考语文《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课件

09年中考《游太和山日记》 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
暴,日方下舂(日落之时),竟止坞中曹 家店。
中考 真题
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小路。比喻另创一种
风格或方法。
蹊:小路。
2009年调研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
中考 真题
有“僻”字的成语:穷乡僻壤
僻:偏僻、荒僻。意近即可。
推断方法二:借用成语,代入求解
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4、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形声字的含义可根据它的义符进行推断。
小练习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 日始作,五日始霁。
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暝……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 者,窥谷忘反。
1、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 之享。 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 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1、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金榜题名)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畅淋漓)
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一而再,再而三)
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
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狐假虎威)
成语里面的字,很多保留了其在古汉语中的含义,因此, 可以借助成语里这个字的含义,代入求解。
考点 解析
一、《课程标准》对文言文 的学习要求: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 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 二、常见题型:解释文中加 点文言词语,文句翻译。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推断出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讲练议结合、学生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文言实词的把握对文言文阅读至关重要,如果能把一篇文言文中的实词全部疏通的话,那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百分之七八十。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呢?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诵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另一方面我们要多做积累,充实我们的知识储备库。

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有一些能帮助我们判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一)完成练习,探究方法1. 安排学生分组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一)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其约。

管仲曰:“不可。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以勇力事鲁庄公事:侍奉B. 乃献遂邑之地以和和:和平C. 北面就群臣之位就:靠近,引申为“回到”D.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亡:丢失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胁迫君其图之考虑曹沫投其匕首丢下桓公怒,欲倍其约通“背”,背叛(二)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

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

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实词推断方法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推断的定义及重要性。

2. 语境推断法: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义。

3.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地位,推断其意义。

4. 联想推断法:联系已知词语的意义,推断未知词语的意义。

5. 字形推断法:通过词语的字形特点,推断其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准确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实词推断方法的理论和实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学会运用推断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实词推断的定义及重要性。

2. 讲解语境推断法:分析典型例句,讲解如何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意义。

3. 讲解语法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讲解如何根据词语的语法地位推断其意义。

4. 讲解联想推断法:分析典型例句,讲解如何联系已知词语意义推断未知词语意义。

5. 讲解字形推断法:分析典型例句,讲解如何通过词语的字形特点推断其意义。

6. 实践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词推断。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经验。

8.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在阅读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9.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准确性和解题思路。

3. 小组讨论效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语复习教案:文言实词词义推断

高考语复习教案:文言实词词义推断

高考语复习教案: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教学目标: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断实词词义。

教学重点: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教学构想:1、实词重在积累,督促学生每周复习两篇课内文言文,120个实词分为12组,每天落实一组。

2、设计导学案,了解学情。

3、精选课内和高考真题作为实例,在练习中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业检查2、明确复习目标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因而掌握实词至关重要。

应考对策:首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与技巧。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基本方法。

二、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1、提前印发学案,学生完成练习。

2、讨论六组练习,归纳每一组的推断方法。

第一组:1、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

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

”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

”怒而责之。

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请推断词义: 弄璋弄瓦可以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我夫人有娠”(娠:怀孕)“果双生一男一女”“璋也弄,瓦也弄”——弄璋:生男,弄瓦:生女“弄璋、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 璋是好的玉石;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纺锤。

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实为重男轻女的说法。

(“璋”是好的玉石,顶端作斜锐角形,是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

给儿子“璋”玩,一方面是希望他有玉一般的品德,一方面又希望他成为贵族,可以“光宗耀祖”。

后来就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瓦”是纺车上的零件。

文言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教学对象:高中语文教学时长: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够运用所学的推断方法,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含义。

3.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文言文材料,包含有一定难度的实词。

2. 学生准备课本和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在学习文言文时,遇到过哪些难以理解的实词?又是如何解决的呢?”二、讲解文言实词推断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文言实词推断的方法和技巧,包括:a. 根据上下文线索推断b. 运用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推断c. 利用词缀和词尾变化推断d. 比较和对照常用词义推断2. 举例讲解每种方法的运用和效果。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推断方法,解决文言实词的含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练习与反馈(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文言实词的推断。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反馈和解答疑问。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所学的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和技巧。

2.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3. 教师给出建议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和技巧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对所学生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实践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段含有较多未知实词的文言文段落,要求学生独立进行阅读和推断。

2.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词推断任务。

3. 各小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补充。

七、拓展与深化(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应用于其他文言文材料?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讨论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原创—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教学设计

原创—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教学设计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总体目标:1、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主要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

2、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目标:在总体目标范围内学生自定小组学习目标,并选择相应的一两个模块作为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查阅资料、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主讲、学生提问、学生答疑、教师引导和答疑。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想】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班60人分成15个小组,每组4人。

每组安排一位主讲人和一名计分员。

课前小组自主选择所学内容,通力合作来完成学案。

课堂上每个模块选择一两个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解,台下学生对其讲解进行评价并提出疑问,由台上讲解的学生回答。

如果该学生回答不出来,也可以由台下的其他学生回答。

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老师来回答。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同时进行计分,上台讲解的同学计3分,讲得特别好的可以加5分,台下的同学每次提问或回答问题计1分,然后统计各小组得分,小组计分有利于增强竞争意识和培养合作精神。

各小组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和不足。

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走下讲台成为幕后人员。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在做文言文阅读的时候觉得困难吗?(学生回答:困难)为什么那么困难呢?(学生回答:读不懂)知道为什么读不懂吗?主要是对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不理解。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常用的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

二、模块学习。

老师问第一个模块有哪些小组选择的?学生举手,然后任选一两个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解,讲完后其他同学提问,先由上讲台讲解的同学回答,如果回答不了就由其他同学回答。

学生都回答不了的问题由老师回答。

直到解决第一个模块的所有疑问。

老师在每一个模块最后展示参考答案,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然后按同样的方式进行第二、三、四模块的学习。

自主学习模块(附参考答案)模块(一)想想看,下面加点字的含义是什么,你是怎么得出来的?1、丰则贵籴.(买进粮食),歉则贱粜.(卖出粮食)解题思路:明确:由字形分析得出入米为买进粮食,出米为卖出粮食的意思。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一:推断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一:推断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

文言文复习专题一:推断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一、学习目标:1.把握推断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方法2.把分析推断出的实词含义用于实际答题中考点阐述: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

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

2、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

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

二是“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

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二、轻松起步:钟响磬鸣一僧房中有磬,日夜辄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曹绍夔素与僧善。

夔来问疾,僧具以告。

俄击斋钟,磬复作声。

绍笑曰:“明日设盛馔,余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言,冀或有效,乃力置馔以待。

绍夔食讫,出怀中错,鑢〔lǜ〕磬数处而去。

其响遂绝。

僧问所以,绍夔曰:“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此应。

〞僧大喜,其疾便愈。

〔错:同“锉〞。

〕把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曹绍夔素与僧善。

知识迁移: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X良。

《鸿门宴》译文:曹绍夔平素和这个和尚交好。

〔2〕绍夔食讫,出怀中错,鑢磬数处而去。

语境推断:讫:完结。

〔收讫、付讫〕鑢:用锉锉东西。

译文:曹绍夔吃完饭,拿出怀里的锉子,把磬锉了几处就离开了。

掌握两种技巧:知识迁移语境推断三、分门别类归纳整理:A、注意文言通假现象: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君子生非异也3.因击沛公于坐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小结:文言文通假的原那么是“音同〞或“音近〞,非音同音近不能通假。

那么,在一个句子中假设遇上讲不通的“障碍字〞,不妨以同音或近音字替换,联系上下文能够讲通,那么有可能就有词的假借。

教案: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教案: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教案: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学目标培养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水平,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

教学内容与步骤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地把握文意,而能读懂原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能正确理解文中实词的意义。

鉴于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应试都大有裨益。

一、例题: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祉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

解答:籴--买进粮食联想:粜--卖出粮食启示:汉字的形旁与字义有关再如:(1)用"贝"字作偏旁的字:购例:穷饿无聊,追购又急﹙购:悬赏捉拿﹚结论:用"贝"作偏旁的字大都与"钱财"有关⑵用"糸"作偏旁的字:缢绡缒例句:①自缢于庭树《孔雀东南飞》②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③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师》结论:用"糸"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绳索、丝织品"有关。

⑶.用"王"作偏旁的字:瑾瑜璐例句:①.何故怀瑾握瑜《屈原列传》﹙瑾、瑜:美玉,此处比喻美好品格﹚②.被明月兮佩宝璐《涉江》﹙璐:美玉﹚结论:用"王"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美玉有关。

补充: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钅(金)、木、氵(水)、(火)、土"--与五行有关;"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兵器有关;"马、牛、羊、豕、犭、鸟、虫"--与动物有关;"辶(走)、彳(行)、(心)、(言)"--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禾--五谷、皿--器具、宀--房舍、冖--笼罩、求--毛皮、歹--死亡、月--肉、页--首、目---眼、尸--身体、隹(zhuī)--鸟雀.二、例题:①金就砺则利②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③生而眇者不识日解析:从字形入手①"砺","石"旁。

文言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语法结构、词义推测等手段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含义。

3. 学生能够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文言实词推断的方法。

2. 实践阅读推断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文言文阅读材料。

2. 相关文言实词推断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章:文言实词推断概述1.1 导入:介绍文言实词推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讲解:解释文言实词推断的概念和方法。

1.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示范推断过程。

1.4 练习:学生练习推断给定的文言实词含义。

第二章:上下文推断法2.1 导入:介绍上下文推断法的原理和应用。

2.2 讲解:解释如何通过上下文线索推断实词含义。

2.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示范推断过程。

2.4 练习:学生练习推断给定的文言实词含义。

第三章:语法结构推断法3.1 导入:介绍语法结构推断法的原理和应用。

3.2 讲解:解释如何通过语法结构推断实词含义。

3.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示范推断过程。

3.4 练习:学生练习推断给定的文言实词含义。

第四章:词义推测法4.1 导入:介绍词义推测法的原理和应用。

4.2 讲解:解释如何通过词义推测实词含义。

4.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示范推断过程。

4.4 练习:学生练习推断给定的文言实词含义。

第五章:综合推断法5.1 导入:介绍综合推断法的原理和应用。

5.2 讲解:解释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推断方法推断实词含义。

5.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示范推断过程。

5.4 练习:学生练习推断给定的文言实词含义。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练习推断的正确率。

3. 学生对文言实词推断方法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词类活用推断法6.1 导入:介绍词类活用推断法的原理和应用。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3. 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实词推断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a. 语境分析法b. 语法分析法c. 联想推断法d. 词义辨析法3. 实例分析与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文言文实词推断的意义和重要性。

2. 讲解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a. 语境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中的其他词语,推断实词的意义。

b. 语法分析法:根据实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推断其意义。

c. 联想推断法:根据实词的常见搭配和用法,推断其在文中的意义。

d. 词义辨析法:通过对实词的词义进行辨析,找出最符合语境的义项。

3. 实例分析: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词推断。

4. 练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片段,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词推断,并讨论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对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实词推断实例分析。

2. 文言文片段练习。

3. 参考资料:有关文言文实词推断的书籍和网络资源。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难度:中等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实词推断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词推断,巩固知识点。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七、教学环境: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实例分析和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3. 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便于拓展知识。

八、教学策略:1. 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教案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教案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积累实词。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请你猜测一下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划横线的词的含义。

1、“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你能准确解释“绳”这个词吗?2、“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jí)之。

’”你能推断出“殛”的意思吗?答案:绳,制裁。

通过成语“绳之于法”可以得知。

殛,诛杀。

通过语境可以得知。

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讨论交流】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用5分钟分组讨论一下课前预习的六组练习,看看你们对加点实词的推断是否一致,并注意归纳每一组的推断方法。

(特别说明:以下“想一想”的内容作为“课前预习”提前印发给学生,上课时直接讨论;“试一试”内容展示在课件上)【因例说法】一、语境推断法想一想解释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见学案第一组方法阐释:语境推断法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实词含义的推断》教学简案教学目标:1.复习重要的文言词义。

2.复习几种常见的课外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并能简单运用。

重点难点:复习几种常见的课外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并能简单运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探究:归纳常用的课外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1.出示自学材料,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小组讨论完成练习。

①,酒刘酒,汴人,无名字,自呼曰“酒”,人称曰刘酒云。

画人物,有清劲..之致后运笔,尤觉神来..。

人以为张平山②后一人,酒不屑也。

凡作画,皆书一“酒”字款③,其似行书者次④,似篆籀⑤者,其得意笔也。

尝.为上洛⑥郡王作画,王善.之,曰:“张平山后一人!”酒意嗔.,急索画曰:“尚未款。

”乃卷入旁室,纵笔书百十大“酒”字于上下左右。

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

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画,他一无所知。

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

”一日方.持杯大饮,忽然脱去..,开口而笑,杯犹.在手。

余感其宿昔⑦之言,为买棺殓之。

(选自《虞初新志•刘酒传》,有删节)【注释】①致:样子。

②张平山:明画家,擅画人物。

③款:钟鼎等器物上铸刻的文字,引申为书画上的题名。

④次:按地位作出的排列。

⑤篆籀(zhóu):即篆书。

⑥上洛:古地名,即今商县。

⑦宿昔:从前。

有清劲..__________ 尝.为上洛郡王作画______ ..之致________ 尤觉神来王善.之____________ 酒意嗔.____________ 王怒甚.___________裂.其幅____________ 酒固怡然..__________ 死以累.君__________方.持杯大饮________ 忽然脱去..__________ 杯犹.在手__________2.交流自学成果,提出疑惑。

3.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适时点拨,梳理方法。

三、运用:简单运用今天所学习的方法1.运用以上归纳的方法完成老师出示的课外文言文字词练习。

2.学生根据今天所学方法自主命题,同桌间交换,完成答案。

四、总结《善思多问,匠心独运——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简案东台市实验中学李庆华教学目标:1.能理解作文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2.会通过“问”、“思”进行审题的方法。

3.掌握中考作文立意的方法、技巧。

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

2.确立较为新颖、深刻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走进审题1.真题回放,强化“三基”题目:《沉醉在阅读的世界里》要求:思想健康,主题表达要充满正能量,多表现青少年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内容“符合题意”,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审题的意思、方法(1)所谓审题,就是在动笔作文之前,先认真分析,反复思考、推敲题目的含义和要求。

(2)审题的方法以“问”领“想”3.小试牛刀,方法点拨连云港:《大声说“不”》常州:《围墙外面》宿迁:《网里网外的世界》扬州:《良言如春》提醒:(1)抓题眼,定重点题目是一个词,本身就是题眼;偏正短语,修饰语是题眼;并列短语,思考两者的关系;主谓、动宾短语,谓语是题眼;复杂句子,全面考虑。

(2)看题目,定含意“含义”,题目对象的表层含义外,还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

(3)看副词,明要求我们经常在文题中看到“总、也、还、又、其实、再、最、更、就、原来、常、都”等副词,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关注,因为这些副词往往决定了文章的写作重点。

三、走进立意1.立意的含义: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也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

2.立意的要求:正确、鲜明、深刻、新颖盐城中考作文《给予》的立意讨论3.立意的技巧:出奇制胜法高屋建瓴法以小见大化实为虚法4.作文立意升格示范四、实战演练合作讨论,2017南通中考题:《这里,也是我的舞台》的审题、立意五、教师寄语六、妙笔生花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附:板书设计善思多问,匠心独运初问“三”基本再问“六”细化三思“四”立意《散文阅读之揣摩情感》复习课教学简案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周玲教学目标:1.掌握揣摩散文情感的方法,准确揣摩散文情感。

2.提高散文阅读的能力,深刻领悟散文情感内涵。

重点难点:1.运用对形象进行分析的方法揣摩散文情感内涵。

2.深刻领会散文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专题。

二、探究方法(一)写景状物类课文引路,回顾课文《白杨礼赞》,探究状物类散文情感揣摩的方法。

方法归纳:找出抒情的对象,抓住对象的特点,明确作者对他们的情感。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活动,总结答题步骤。

(二)叙事类散文课文引路,回顾课文《藤野先生》,探究叙事类散文情感揣摩的方法。

方法归纳:1、找出散文的形象,抓住形象的特点,明确作者对他们的情感。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活动,总结答题步骤。

(三)总结归纳揣摩散文情感的方法三、中考链接,运用方法1.共同探讨研究2017盐城市中考试题《丁香花》。

2.共同探讨研究2017徐州市中考试题《香山野桃悄然开》。

3.共同探讨研究2016年上海市中考试题《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四、自主检测1.《漓江情韵》2.《根河之恋》五、课后反思之薄弱点总结附:板书设计散文阅读--揣摩情感分析形象—-把握特点——揣摩情感全面准确深刻《品意象读懂诗》教学简案射阳外国语学校刘莹教学目标:1.把握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2.探寻把握古典诗词内容情感的方法。

重点难点:1.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品味意象的一般方法。

2.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内容和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专题用谈话的方式,温故知新,从学情最需要的角度切入二、探寻方法(一)意象之“定义”说文解字,感知内涵(意象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二)意象之“初品”点拨合作,小结方法(对古今意象的积累逐步升级,由散乱到有序,由“象”到“意”)(三)意象之“再品”师补充课内外古诗词句,生诵读体会谈发现,师点拨生成(对古今意象的品析要由表及里,由笼统到具体)(四)意象之“细品”师补充课内外两首小令,生诵读体会谈发现,师点拨生成(对古今意象的品析要巧妙思考,主客相融)三、学以致用意象之“运用”:师出示两道近两年盐城中考语文古诗鉴赏题,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对这两首古诗的内容和情感进行解析,师总结。

四、质疑提升五、激趣总结师者父母心:春分时节,升学学期,师下水小诗一首作结,以示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的初衷,并表示感谢和祝福。

附:板书设计品意象读懂诗积累抓象巧思品意《现代文阅读之整体感知概括能力》教学简案响水县老舍中学刘春雷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对现代文阅读概括能力的要求及命题方向。

2、复习和强化现代文阅读的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训练现代文阅读的概括能力。

2.现代文阅读概括能力训练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教师举例点拨为辅,学生自主训练为主教学过程一、导入专题出示中考要求、考点及分值二、训练提升(一)材料一:短文《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1.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

生说出自己划出的语句并思考完成题目,归纳方法,师明确。

板书:公式概括法(二)请同学们回忆并说出记叙文六要素,思考并完成《最后一课》的要素。

例如《最后一课》一文的要素:时间是:,地点是:,人物是,事件是:。

生回答,补充,师明确:找出文中的记叙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就是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普法战争期间,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里,小弗朗士在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出示:材料二:短文《一桩奇特的诉讼案》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主要内容。

生思考说出要素并完成题目,归纳方法,师明确。

板书:要素归纳法再给同学们一个方法,这个方法也容易记住。

就是5W.“5W”:Who-人物 What-事情 Where-地点 When--时间 Why- 为什么。

(三)有的文章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把标题适当补充一下,让它更完整,请同学补补看。

师明确板书:题目扩展法出示:材料三《莫泊桑拜师》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生挖掘题目,看短文内容,完成问题。

(四)材料五《痛苦聚积力量》生思考完成题目。

师明确:找中心句(摘录句段法)。

抓段落中心句。

一般来说,文章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表现的。

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表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结作用),偶尔也在中间。

板书:摘录句段法除了以上四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它的方法,比如概括整篇文章内容时,可以先分层分段分别概括再进行组合(段意合并法)。

(五)真题演练中考说明106页《大地的恩典》(2017年淮安中考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三、小结课堂答题顺口溜公式程序定记牢摘录句段要找到题目扩展也很妙要素归纳组织好附:板书设计公式概括法要素归纳法题目扩展法摘录句段法《议论文复习之论证思路》教学简案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高海龙学习目标:1.熟悉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考查形式。

2.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把握常见的论证思路。

3.探讨理清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探讨理清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导入专题二、方法探寻1.追本溯源——如何提出论点或论题《敬业与乐业》(节选)、《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节选)《错过》(节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探骊得珠】【学以致用】阅读《品味瑕疵》,完成问题。

2.追本溯源——如何论证论点或分析论题《敬业与乐业》(节选)、《学问和智慧》(节选)、《多一些宽容》(节选)【探骊得珠】【学以致用】阅读《品味瑕疵》,完成问题。

3.追本溯源——如何解决问题、收束全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美》(节选)、《多一些宽容》(节选)【探骊得珠】【学以致用】阅读《品味瑕疵》,完成问题。

三、总结归纳【学以致用】阅读《品味瑕疵》,完成问题。

四、实战演练1.阅读《成功的秘诀》,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2.阅读《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请概括第⑤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五、小结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