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合集下载

文化概论第四讲 中国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文化概论第四讲  中国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发展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

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
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属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明代中叶至清代,东海沿海私人海上贸易有了一定发展,
但因受到政府的限制和歧视,因此规模较小,没有形成气候。

如今,沿海地区的经济都比较发达,内陆中西部地区的经
济相对落后。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夏商时期,青铜制造 西周时开始用铁制农具。 西汉时,兴修水利,采矿和冶铁业有大发展,铁制品、丝织品、漆器 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能造五层大船,李春建赵州桥 唐朝经济空前发达,开始设立商馆,进行对外贸易活动。 北宋,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明朝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出现“机房”“机户”和 “机工” 清代,手工工场增加,商业资本和商人增多。丝,茶,瓷器远销欧美。
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记载,西周时盛行。 (二)东周之后,向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土地允许自由买卖。 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 封建政府直接掌握部分土地,清代出现大量皇庄。 因此,自东周起,典型的男耕女织,以织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
五、中国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的特点 及其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的特点:
1.自给自足,自产自销 2.工具自备,原料自产 3.男耕女织,耕织结合 4.一家一户,以家庭为经济单位 5.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6.农业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具
第四讲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农业自然经济是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什么是农业自然经济? 二、中国传统的农业自然经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三、如何理解中国传统的农业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四、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农业自然经济能一直占据主导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2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2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二讲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 发祥地:黄河、长江流域
❖ 重心南移: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江南
2.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 长期对垒:中原农耕人被动防御,游牧人常取攻势
❖ 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形式为中介, 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 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使其 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
3. 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 纵: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远古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 为乡族经济;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 也长期存在;贵族分封制度,历代不绝(明 代藩王勋戚经济)
需要
❖ 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 策,加强其依附性
4. 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1.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2.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3.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 经济剥削 ❖ 意识形态的保守性
❖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 因素的成长
四、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 发展的影响
1.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3.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 横:不仅仅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 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
4.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 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 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 进取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远古时代,土地氏族村社共有,夏商西周,土地国有,不得买卖,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协田制,西周后期的井田制。

与生产力相适应。

“众人”“协田”是殷商时期盛行集体耕作制的反映。

到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

孟子曾把这种集体耕作的田称为“井田制”。

殷周时期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是与那一时代生产工具同时并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也是在氏族公社解体,进入初级阶级社会,血缘贵族保留土地公有制外壳,并继续实行集体生产的一种经济制度。

到了西周后期,土地国有制出现某些瓦解的迹象,奴隶制度逐渐出现了瓦解的征兆。

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土地私有,争夺,买卖,家庭个体生产。

土地买卖出现。

春秋晋国时已有易田换田的现象,是土地买卖的先声。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则是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

个体家庭经济分化为地主和农民两个不同的形态,形成了对立的两个阶级。

在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下地主经济与农民经济的互为盈缩,构成农耕私有经济运作的基本特色。

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商品经济发达较早,缺乏独立的性格,有依附性,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

当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交换也悄然出现。

虽然这种商品交换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存在的,但是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

(西欧古代自然经济单位是领主庄园,自给自足,没有商业往来)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府对于土地所有者的赋役经济关系以及对于城市经济活动的统治政策,也都在客观上打破了区域间货物流通的障碍,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较早发展。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述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述题

中国传统⽂化概论论述题(((((中国传统⽂化概论1. ⽂化的实质性含义(本质)是什么?凡是超越本能的、⼈类有意识地作⽤于⾃然界和社会的⼀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化;或者说,“⾃然的⼈化”即是⽂化。

2、什么是⼴义的⽂化?与⾃然相对,着眼于⼈类与⼀般动物、⼈类社会与⾃然的本质区别,着眼于⼈类卓⽴于⾃然的独特⽣存⽅式,泛指⼈类所创造的⽂明成果,⼜称“⼤⽂化”。

3、⽂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化体系?试举例说明(1)物态⽂化层约相当于物质⽂化,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化,它是⼈的物质⽣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化。

2)制度⽂化层: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系列的处理⼈与⼈相互关系的准则。

3)⾏为⽂化层:多指⼈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为模式。

4)⼼态⽂化层: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式、⼼理活动等等。

这是⽂化的核⼼。

4、什么是狭义的⽂化?狭义的⽂化指⼈类所创造的⼀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类精神⽂明的⼀个组成部分。

狭义⽂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称“⼩⽂化”。

5、什么是中国⽂化?它包括那些基本内容?中国⽂化是中华民族根据⾃⼰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然、社会与民族⾃⾝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明成果,具有⾃⾝的民族与国度特⾊。

中华民族是中国⽂化的创造⽂体。

基本内容有:⼀、独具特⾊的语⾔⽂字;⼆、翰如烟海的⽂化典籍;三、惠及世界的科技⼯艺;四、精彩纷呈的⽂学艺术;五、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六、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6、中国传统⽂化是指什么时期的⽂化?指 6 千年前的⽂化⾄鸦⽚战争(1840 年)时期的中国⽂化。

第⼀章中国⽂化的历史地理环境1、商周⾄秦汉及魏晋南北朝的是怎样划分政区的?(1)商周:商朝开始在王室以外地区分封诸侯,世袭统治权。

西周实⾏了“封邦建国”,“受民受疆⼟”的典型分封制。

2)秦朝郡县制基本上推⾏到全国。

2)西汉初年,采⽤“郡国并⾏制”。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体1、时间早。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神农氏,禹、公刘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磕彼南亩,田俊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2、地域广。

黄河流域(粟作区)、长江流域(稻作区)3、生态适宜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

扁道之兴,自此始”。

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依靠畜牧、狩猎为生。

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1、中原地区――农耕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但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2、西北地区――游牧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PPT 38页)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PPT 38页)

行业
青 铜 冶 炼
朝代 夏 商
西 周
成就
世界地位
青铜冶炼开始
青铜铸造技艺臻于 技艺规模居于上
成熟
古世界前列
湖北大冶铜绿上古
铜矿
古代冶炼技术已
数量多,种类齐备, 达到较高水平
技艺精湛
行业
冶 铁 业
朝代 春秋 战国 汉代
南北 朝
北宋
成就
世界地位
冶炼生铁和块炼钢 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木炭)
炒钢和铸铁脱碳钢 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 (用煤做燃料) 用煤的国家

粉彩和珐琅彩
❖ 秦始皇陵铜车马
西 汉 宫 灯
核舟
台 北 故 宫 所 藏 玉 雕
翡 翠 玉 白 菜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 生的原因
❖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土地与农民的相对自 相对早熟导致的思想保守
❖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 失调
王朝的初期繁荣与后期腐败 人口增长率与物质资料增长率的矛盾
❖ 棉花、桑蚕等经济作物
❖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不是主要成分)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 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 一、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 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
1、远古时代:氏族共有; 2、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井田制 、集体耕作、铜石并用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 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 经济的主体
❖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中国古 代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取得的。
夫民之大事在农,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 民之蕃庶 于是乎生, 事之供给于是乎在, 和协辑睦于是乎兴, 财用蕃殖于是乎始, 敦庞纯固于是乎成。”(国 语·周语)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P-42)二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1 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2 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3 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4 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5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6 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

(简记:官僚体系的剥削对工商业经济剥削保守不前平均主义商者依附)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一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P-56)二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P-56)三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1 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

3 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什么样的地位?: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 ,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

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

第1讲: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状貌、自然、经济政治基础

第1讲: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状貌、自然、经济政治基础
我们概括为三点
农耕型 内向性、封闭性、循环性、重复性、凝重性、包容性、
耐冲击性、超稳定性、小而全、重农轻商、安土重迁、 避险求稳、宁慢不乱、小富即安、知足常乐
人伦型 宗法性、群体性、世俗性、人文性、道德性、崇拜祖先、
尊师重教、尊老崇古、注重廉耻、亲疏有序、重责轻权、 重义轻利、重人轻己、重人轻物、重道轻器、重文轻武、 重国轻家、重古轻今、重关系轻规则、重义务轻权利
实体性成果。如泰勒、毛泽东对文化的定义。
3.专义的文化:沿袭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
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文学、艺术、音乐、 戏剧、舞蹈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二、“文化”结构的四种形态 1、在人类的历史上,人们首先面对的无疑就是自然的限制与困
境,为了克服自然这个敌人所以创造了第一类的文化,我们可称 之为“物质文化”或者“物态文化”。 所谓“物态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物 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标,直 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利用、 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人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以维持社群的生活,所以又创造了 第二类文化,我们或可称之为“制度文化”。它们由人类在社会 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所构成。 相关背景知识 中国的宗族制度,便产生了崇尚权威主义的文化。 其结晶就是: ①很容易接受权威,信仰权威。如果某人是权威,那他的话就都 是对的,要无可怀疑地接受。 ②重视权威,一个人如果没有权 势地位则不论他的意见本身如何精辟,也往往得不到重视。③因 循旧习,随波逐流。④不容许对于传统习俗的批评,拒绝创新。 ⑤相信命运不愿意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实。⑥对事物抱着刻板 印象,对事物的判断只是黑白分明,好坏立判;不能考虑各种复 杂的因素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了解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第一章第二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章第二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农耕经济是古代社会经济主体
中国的农耕经济正是这样包容着商业、手工业等多种经 济成分,促进着中华民族政治、经济、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
日升昌记票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遗产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与融合
• •
一般说来,在中国大陆上,以东北的大兴安岭东 麓—辽河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及西藏高原 为分界线,形成了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两个不同的经济区 域。 • 为了抵抗游牧民族不断发动的军事战争,历代帝王往 往通过应战、和亲、互市等方式进行解决, 甚至修筑万 里长城进行被动防御。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争与交锋,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农耕经济是古代社会经济主体

自殷商时期,伴随着商品交换,古代商业得以初步发 展。《淮南子·齐俗训》曰:“尧之治天下也,水处者渔, 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事,事宜其械, 械宜其用,用宜其人……得以所有易其所无。”说明在尧 帝时代这种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交易就出现了,这就是古 代商业的萌芽。后来,尽管朝代不断更迭,但,并没有影 响自然经济中的商业成分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直到明清时 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因为统治者重农抑商的政 策,使中国的资本主义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第 一 章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植 根 的 土 壤
第二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主体是农耕经济, 是一种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经 济,其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 位本身的需要,是与商品经济相对而言的。 农耕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主要经 济基础。
隋唐时期的筒车、曲辕犁、翻车
一、农耕经济是古代社会经济主体

(完整版)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从秦到清,“男耕女织”式的家庭农业和小手工业结合 的自然经济形式一直占主导地位。
◇耕织结合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方式。
6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7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 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 层图: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西周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4
周朝地图 5
西周后期,私田出现,出现土地买卖。 东周以后,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东周以后,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 生产形态过渡。
相一致的重农抑商思想意识。
9
◇官府手工业经济
三彩仕女佣
三彩文官佣
10
汝窑之莲花温碗
汝窑三足樽
11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
五、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 性格
三彩胡人牵骆驼
唐代仕女图 12
1、由历代王朝所奉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所导致。
《管子·治国》中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 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 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 战胜,战胜者地广。”
2、其次,由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统治者的经济 剥削所造成。
3、再次,孔孟儒学向人们灌输的与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 的经济基础
1
一、什么是自然经济 所谓自然经济,就是指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 济模式,是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 对的一种经济结构。 自然经济的特点与基础——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 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 其力,以得所欲。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 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 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 食之原也。 ——太史公的《史记•货殖列传》
2.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明以前中国与海外的经济往来多建立在“宾服 四夷”的基础上。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赠品多于贡品” 海外贸易的目的: 1、政治需要,夸示海外,远抚蕃夷; 2、满足上层统治者对海外奇珍异宝的需求。
③春秋:各国都城均设臵了市场。
《左传》、《国语》:当时有“羊肆”、“米市”。
④战国:商业都市崛起
战国齐国
2.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 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
依附,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
明中叶以后,东南沿海私人对外贸易有长足 的进步。 如郑成功家族。 后期: 政府对私人海商集团的扼杀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 段和形态
一、自耕农、地主、皇帝三阶层之间的经济关系
1.殷商时期: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溥(pǔ)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周朝早期:分封制(但诸侯也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 权)
4.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家政策上的平均主义 又使先进地区商品经济及新因素发展不起来 江南富庶却赋税最重
第四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 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传统农业的持续反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绵不
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但
也形成了一种“后瞻”式的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四、内敛的海洋贸易
• 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 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 虽然中华民族早就有了出色的航海能力,但由此而产 生的海洋贸易,不是相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 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 而存在。
• 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 第二节、 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 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特点,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经 济得到充分的发育,造就了灿烂的总国古代文化,造 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百家学说 区域文化 周边少数民族文化 外域文化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 中国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经 济得到充分的发育,造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 但是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国文 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 及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 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随着 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过渡到后期,中国文化日益显露 出凝重的保守性格。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只是中华文明发展史 的一个侧面,而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这两者通过迁 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 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游牧部落景观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经济成分
• 中国的农耕经济病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 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士、农、 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并且不时相互变换。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
•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 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 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 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 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不知 不觉中积累着文化的守旧性格。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3
经济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
中国经济的崛起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使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 同。
04
中国文化在经济全球化中 的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 响力。中国的哲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文化成果,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文化在经济创新中的未来展望
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品牌建设,这将为 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中国将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推动 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中国文化在经济创新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推动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市场经济基础对中国文化 的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逐 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市场经济对中国文 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市场 经济环境下,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了 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同时, 市场经济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开放和进步,
形成了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特点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多样的形态和广泛 的影响力。它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注重家庭、 亲情、孝道等价值观念,同时也注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 精神。
历史与发展
历史
中国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经历了夏、商、周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 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 元素,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发展。
中国文化在全球经济中的价值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中国的 电影、电视剧、音乐、游戏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国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文化一至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一至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书本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围绕 着农耕经济,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品贸 易三个方面
古代经济成 就领域
农业
商品 贸易
手工业
1、农业方面 经过上下五千年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 共同努力,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相当 大的贡献。 比如发明农具、发明织布机、兴修水 利、培育良种,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蚕桑和茶叶经过历代劳动,不断得到 改进,至今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仍是外国人 最喜欢的中国特产。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 包容性
春秋战国: 诸子竞秀、 百家争鸣
中国文化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 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
秦文化 楚文化 齐鲁文化 燕赵文化 闽粤文化
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明,交相辉映,使中 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盛唐“胡 音胡骑与 胡妆,五 十年来竞 泊”“胡 化盛极一 时”
对垒: 东北、西北游牧民族经常南下掠夺,“利则 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列传》), 而中原华夏民族总体上处于守势。 融合: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通过迁徙、聚合、 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 文化的互补和民族路”
汉灵帝时,从北方传入了“胡床” 满族统治中原以后形成的男人梳辫子、 女人穿的旗袍等
一、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 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 文化的凝重性
二、
三、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1、中国文化的坚韧性与向心力 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 鲜卑族北魏王朝,推行汉化政策“稽古复 礼,庶令乐正雅颂,各得其宜” 辽夏金元,忽必烈“国家当行汉法无疑” 清朝“习汉书入汉俗” 2、文化定型 “瞻后”式思维方式,“圣人设教,为万 世不易之法”,造成保守性格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的经济基础

契约制的租佃关系在唐宋以后普遍出现,农民对于土 地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社会生产日益多样化,个体 生产者亦从封建社会前期以粮食为主的经营方式逐渐 向多种经营的方向艰难迈进。 这种渐次加强的多元经济结构,为中国封建经济的延 续注入了活力,从而创造出唐、宋、明、清不同时期 各具特色的繁荣盛世。 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传统的自给性农业和商品 性手工业的结合尤为普遍,个体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独 立性。多种经营的加强,使农家取得较大收益,增强 了对封建剥削的负荷力和对人口增长的适应力,从而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并在原有的生产结构里, 有所更新。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 生的原因

在明清时期(十六、十七世纪以来),西方文明以突 飞猛进之势发展,出现了“近代化”运动,而中国却 在农耕经济上原地踏步,明中叶始出现的资本主义萌 芽却倍受挫折,步履蹒跚,出现了迟滞状态。其原因 是有:
一、经济体制
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 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够成熟的特征。由此制约了资本 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 首先,社会经济过早成熟,即与西欧社会相比,许 多到西欧中世纪末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中国却 早已出现,古已有之; 其次,社会经济又不成熟,它未能充分成熟,相反 地却加重加大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与坚固性。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农业技术 中国的农业,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极为 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富有东方特色的农业科学,其中尤以精巧农具、 培育良种、多种经营、集约耕作和充分利用自然力而著称于世。 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 蚕桑和茶叶的发展 手工业生产(灵巧的工艺品,精美的纺织品,造船业的发达) 冶炼业的久盛不衰,炼丹术等化学知识的积累和不断丰富,使古代中国在瓷 器、漆器、酿酒、染色、兵刃、食品等方面的制造技术也相应取得突出成就。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被称为是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革命性作 用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明的伟大科技成果。 (二)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也是西欧中世纪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城市 货币的大量使用(而纸钞的使用,更是中国对于世界货币发展史的一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 的经济基础
.
一、什么是自然经济 所谓自然经济,就是指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 济模式,是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 对的一种经济结构。 自然经济的特点与基础——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中国的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 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
◇农耕文明的中心南移
黄河中下游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三、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统治地位得以持续的主要原因
1、由历代王朝所奉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所导致。
《管子·治国》中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 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 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 战胜,战胜者地广。”
.
三彩胡人牵骆驼
唐代仕女图
青铜神树
.
神树上的神鸟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保守凝重性格 火药的出现
.
铜火铳
三眼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明代“火龙出水”
.
2、其次,由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统治者的经济 剥削所造成。
3、再次,孔孟儒学向人们灌输的与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相一致的重农抑商思想意识。.
◇官府手工业经济
三彩仕女佣
.
三彩文官佣
汝窑之莲花温碗
汝窑三足樽
.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
五、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 性格
.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原始农业的开端。 劳动者在共有土地上耕作。
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
.
址——西安半坡遗址
瓮棺 群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王世纪·击壤之歌》 夏朝时禹死后,启实行“世袭制”,阶级产生,原始氏 族公社解体。 出现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观念。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西周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
.
周朝地图
西周后期,私田出现,出现土地买卖。 东周以后,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东周以后,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 生产形态过渡。 从秦到清,“男耕女织”式的家庭农业和小手工业结合 的自然经济形式一直占主导地位。 ◇耕织结合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