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五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 实训文档 第5章 常用网络命令实践
实验5-4 常用网络命令实践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网络测试命令的语法功能(2)掌握常用的网络故障分析及排除的方法二、实验内容运行常用网络测试命令,学习网络故障排除的方法,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加深对网络层协议的理解;(1)ipconfig命令(2)ping命令(3)tracert命令(4)nslookup命令(5)netstat命令四、实验步骤1.ipconfig命令ipconfig是调试计算机网络的常用命令,通常大家使用它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还可以查看主机的相关信息如:主机名、DNS服务器、DHCP 服务器等。
在CMD命令行模式下输入“ipconfig /?”可以显示ipconfig的格式和参数说明。
(1)显示网络配置详细信息命令格式:ipconfig /all,可以显示网络适配器完整的TCP/IP配置信息。
如图5-81所示,我们得知该网卡MAC地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IP地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S服务器地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备份网络设置命令格式:ipconfig /batch bak-netcfg说明:将有关网络配置的信息备份到文件bak-netcfg中。
(3)为网卡动态分配新地址命令格式:ipconfig /release说明:去除网卡(适配器1)的动态IP地址。
命令格式:ipconfig /renew说明:为网卡重新动态分配IP地址。
2.ping命令利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联通性。
主要功能:用来测试一帧数据从一台主机传输到另一台主机所需的时间,从而判断主响应时间。
(1)图5-82中是使用ping命令测试可达性返回的信息。
总共返回了________个测试数据包,其中bytes=32表示测试中发送的数据包大小是_________字节;time<1ms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TL=6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系统默认值为_________。
计算机网络实验_实验5 OSPF路由协议实验_实验56 OSPF协议路由的计算_
北航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5.6OSPF协议的路由计算OSPF协议的路由计算⏹SPF算法和COST值⏹区域内路由的计算⏹区域间路由的计算--骨干区域和虚连接⏹区域外路由的计算--与自治系统外部通信SPF算法LSDBLSA 的RTA LSA 的RTBLSA 的RTCLSA 的RTD(二)每台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一)网络的拓朴结构CABD123CAB D 123CAB D 123CABD123(四)每台路由器分别以自己为根节点计算最短路径树(三)由链路状态数据库得到的带权有向图CABD1235RTCRTD3215RTBRTASPF算法和COST值⏹SPF算法也被称为Dijkstra算法,是OSPF路由协议的基础。
☐SPF算法将每一个路由器作为根(Root)来计算到每一个目的地路由器之间的距离,每一个路由器根据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会计算出路由域的拓扑结构图,该结构图类似于一棵树,在SPF算法中,被称为最短路径树。
⏹在OSPF路由协议中,最短路径树的树干长度,即OSPF路由器至每一个目的地路由器的距离,称为OSPF的Cost值。
☐Cost值应用于每一个启动了OSPF的链路,它是一个16bit的整数,范围是1~65535。
Cost值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108/bandwidth☐56-kbps serial link = 1785☐10M Ethernet = 10☐64-kbps serial link = 1562☐T1 (1.544-Mbps serial link) = 64⏹用户可以手动调节链路Cost,缺省情况下,接口按照当前的波特率自动计算开销区域内路由的计算S1Vlan2:10.1.1.2/24Vlan2:30.1.1.2/24E1:30.1.1.1/24Vlan3:40.1.1.1/24E0:40.1.1.2/24R1R2AREA 0E0:10.1.1.1/24S0:20.1.1.1/24S0:20.1.1.2/24E0/1E0/24E0/1S2100200300500。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践-FTP客户端实验报告
实验五 FTP客户端程序1.实验目的文件传送协议FTP是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服务协议之一,FTP协议是客户/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传递的协议。
●理解FT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FTP客户程序的编程方法●理解在FTP传输过程中建立的两个连接2.实验内容利用WinSock编程接口编写FTP客户程序,在用户界面中给出必要的FTP 服务器信息:FTP服务器的IP地址、用户名、口令等,通过FTP协议实现指定文件的上载和下载操作。
3.实验环境程序运行环境为以太网,采用TCP/IP协议栈,网络操作系统为Windows,具有Internet连接能力。
程序开发环境为vs2012。
4.实验步骤步骤1 需求分析FTP客户程序功能为:(1) FTP客户程序首先显示用户界面,可以指定FTP服务器的地址、用户名和口令等信息(2)通过FTP协议接收FTP服务器的当前目录列表,并显示本地和远程目录列表信息(3)可以实现本地和远程目录的切换(4)可以实现文件的上载和下载操作步骤2 FTP客户程序开发用Visual C++编写FTP客户程序,利用WinSock编程接口实现FTP协议通信。
FTP客户程序首先显示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指定FTP服务器和用户、口令信息(可以采用匿名方式),点击连接按钮后,向FTP服务器的TCP 21号端口建立TCP连接,在控制连接上发送FTP命令,首先获得本地和远程系统的目录列表并显示,可以进行目录切换等操作,指定上、下载的文件建立数据连接进行文件传送。
步骤3 编译和执行程序将FTP客户程序编译、连接成执行程序,运行FTP客户程序。
填写校园网的FTP服务器IP和用户、口令信息,进行各种FTP操作(文件上载、下载)。
5.具体实现(1)数据结构分析定义FileItem结构来保存文件信息typedef struct FileItem{int nItem; // 在列表框中的索引BOOL bDir; // 判断是否为文件夹CString strFileName; // 文件名}FILEITEM;主对话框类完成FTP的大部分功能其中:ID_control成员变量:CListCtrl m_ctrlRemoteFiles; // IDC_LIST_REMOTE 映射的列表型变量CListCtrl m_ctrlLocalFiles; // IDC_LIST_LOCAL 映射的列表型变量CString m_strPassword; // IDC_PASSWORD 映射的CString型变量CString m_strServer; // IDC_SERVER 映射的CString型变量CString m_strUserName; // IDC_USER 映射的CString型变量其他添加功能所需成员变量:CInternetSession* m_pInetSession; // 会话对象CFtpConnection* m_pFtpConnection; // 连接对象CFtpFileFind* m_pRemoteFinder; // 远程查找文件对象CFileFind m_LocalFinder; // 本地查找文件对象CString m_strLocalParentRoot; // 本地文件目录的上上一层目录CString m_strRemoteParentRoot; // 远程文件目录的上上一层目录CArray<FILEITEM,FILEITEM&>m_arrLocalFiles; // 保存本地文件信息CArray<FILEITEM,FILEITEM&>m_arrRemoteFiles; // 保存远程文件信息 成员函数:/* 初始化程序 */BOOL CMyFtpDlg::OnInitDialog()/* 给列表控件CListCtrl增加标题头 */void CMyFtpDlg::AddHeaders(CListCtrl* pLstCtrl)/* 给列表框增加一条记录 */void CMyFtpDlg::AddItem(CListCtrl* pLstCtrl,int nIndex,BOOL bDir,CString strText)/* 响应“download”按钮 */void CMyFtpDlg::OnDownload()/* 响应“Upload”按钮 */void CMyFtpDlg::OnUpload()/* 下载单个文件 */void CMyFtpDlg::DownFile(FILEITEM fileItem)/* 上传单个文件 */void CMyFtpDlg::UpFile(FILEITEM fileItem)/* 连接ftp服务器 */void CMyFtpDlg::OnConnect()/* 获得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并在列表框中显示 */void CMyFtpDlg::BrowseDir(CString strDir,CListCtrl* pLstCtrl,CFileFind* pFinder,CArray<FILEITEM,FILEITEM&>* pFilesArr)/* 本地文件目录中向上一层 */void CMyFtpDlg::OnLocalUp()/* 远程文件目录中向上一层 */void CMyFtpDlg::OnRemoteUp()主要函数1.在OnInitDialog()函数中进行对话框、列表的初始化,并且设定本地文件目录的默认路径为C盘为根目录。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2024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使用`tracert`命令跟踪路 由路径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 连通性
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网 络连接状态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网络配置结果 展示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
认网关的配置结果 2. TCP/IP协议分析结果
展示捕获的数据包,并分析各层协议 头部信息,包括源/目的IP地址、源/ 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等
01 1. 环境搭建
02
安装和配置实验所需的软件和工具,如虚拟机、操作系
统、网络模拟器等;
03
构建实验网络拓扑,包括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和防火墙
等组成部分。
实验内容和步骤
2. 防火墙配置
选择一种防火墙软件或设备,如iptables、pfSense等; 配置防火墙规则,包括访问控制列表(ACL)、网络地址转换(NAT)、 端口转发等;
1. 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 并启动设备
实验步骤
01
03 02
实验内容和步骤
3. 配置路由器接口,并启用路由协议 4. 配置交换机VLAN,并启用STP 5. 验证配置结果,确保网络连通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01
实验结果
02
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成功,网络连通性良好
03
各设备运行状态正常,无故障提示
04
分析
02 如何提高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3
如何优化网络服务器的性能?
04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管理和维护网络服务 器?
05
实验五:网络安全与防火 墙配置
实验目的和要求
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
通过实验,了解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 的作用和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1) ××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
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实验5 TCPIP协议属性设置
实习五 TCP/IP网络协议配置一、实习目的1.了解网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服务、客户端,以及基本参数,并了解各种协议的作用,以及安装方法;2.掌握Windows支持的网络协议及参数设置方法;3.练习并掌握简单网络命令的使用。
二、实习内容1.查看所在机器的主机名称和网络属性,包括网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服务、客户端,以及有关的基本参数;2.修改网络配置参数,建立小组内的局域网;3.网络协议、服务、客户端等组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4.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三、预备知识1.TCP/IP协议和IP地址的有关知识;2.Windows命令方式的有关知识。
四、实习步骤1.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提示:Windows命令使用方法: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选择【附件】→选择【命令提示符】即可打开命令操作窗口,可在命令提示符下执行Windows命令。
命令的格式一般为:“命令 /参数”,如:IPConfig /?,?参数可以查看命令的使用说明。
(1)IPConfigIPConfig命令可用于显示当前的TCP/IP配置信息,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验人工配置的TCP/IP设置是否正确。
但是,如果你的计算机和所在的局域网使用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这个程序所显示的信息也许更加实用。
这时,IPConfig可以让你了解你的计算机是否成功的租用到一个IP地址,如果租用到则可以了解它目前分配到的是什么地址。
了解计算机当前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实际上是进行测试和故障分析的必要项目。
该命令用来显示当前的TCP/IP 配置,也可显示本机网卡的物理地址。
加all参数可以查看配置全部信息。
在命令行下键入:ipconfig/all ,显示类似以下信息,阅读并解释。
记录本机IP地址、MAC地址等信息(注:每台计算机配置信息不同)。
Windows IP ConfigurationHost Name . . . . . . . . . . . . : sjm(主机名)Primary Dns Suffix . . . . . . . :(DNS后缀)Node Type . . . . . . . . . . . . : Unknown(结点类型)IP Routing Enabled. . . . . . . . : No(IP路由器是否可用)WINS Proxy Enabled. . . . . . . . : NoEthernet adapter 本地连接:Connection-specific DNS Suffix . :Description . . . . : 3Com 3C920 Integrated Fast Ethernet(网卡型号)Controller (3C905C-TX Compatible)Physical Address. . . . . . . . . : 00-06-5B-75-53-C1(物理地址MAC) Dhcp Enabled. . . . . . . . . . . : No(动态IP是否可用)IP Address. . . . . . . . . . . . : 202.117.179.10(IP地址)Subnet Mask . . . . . . . . . . . : 255.255.255.0(子网掩码)Default Gateway . . . . . . . . . : 192.168.0.1(网关)DNS Servers . . . . . . . . . . . : 61.150.47.1(域名服务器IP地址) 210.27.80.3(2) ping命令Ping命令实际是通过ICMP协议来测试网络的连接情况的,即将数据发送到另一台主机,并要求在应答中返回这个数据,以确定连接的情况,所以用ping命令可以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和另一台主机通信。
哈工大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之五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实验5:利用Ethereal分析TCP、UDP、ICMP协议实验过程:使用Ethereal分析TCP协议: (15分)得分:抓取本机与http://gaia。
/ethereal—labs/alice。
txt通信过程中的网络数据包.根据操作思考以下问题:●客户服务器之间用于初始化TCP连接的TCP SYN报文段的序号(sequence number)是多少?在该报文段中,是用什么来标示该报文段是SYN报文段的?Seq=0Flags中的syn位为1,ack位为0,说明是syn报文段●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的SYNACK报文段序号是多少?该报文段中,Acknowledgement字段的值是多少?Gaia.cs。
umass。
edu服务器是如何决定此值的?在该报文段中,是用什么来标示该报文段是SYNACK报文段的?Seq=0Ack=1,服务器根据客户端发送的SYN报文的Seq值加一后得到此值Flags中的Ack和Syn位都为1,所以是SYNACK报文●如果将包含HTTP POST命令的TCP报文段看作是TCP连接上的第一个报文段,那么该TCP连接上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的第六个报文段的序号是多少?是何时发送的?该报文段所对应的ACK是何时接收的?第六个报文段:对应的ack报文段:23号报文时第六个报文,seq=6310,发送时间:Jun 1,2013 13:32:56.587941000 对应的ack报文段接收时间Jun 1,2013 13:32:56.993379000●前六个TCP报文段的长度各是多少?在整个文件发送过程中,接受方公示的窗口大小是否变化?窗口大小代表什么含义?(可参考教科书“流量控制”一节)首个报文段长度为555,其余都为1506,接收方窗口长度是变化的.它代表接收方端口上缓冲区空闲空间的大小,显示其接受能力●TCP连接的throughput (bytes transferred per unit time)是多少?请写出你的计算过程.(不必给出计算结果,表达出计算的思路即可)TCP连接发送报文的数据字节总数÷发送数据报总时间●实验结论,以及实验中遇到的其他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结论:tcp协议在建立连接时要经历三次握手过程;当tcp连接需要发送比较大块的数据时,会将其分割成若干份数据报发送.Tcp协议利用窗口大小来实现端到端的流量控制问题:实验课后到四楼机房重做实验发现那里的网络不适合做这次实验(在那研究了一个小时),后来用自己电脑回到寝室做实验比较顺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5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实验一认识PacketTracer软件与路由的访问一、实验目的作为配置网络设备的最基础的实验,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掌握以下技能:(1)通过安装,运行PacketTracer软件,掌握PacketTracer软件的使用和设置;(2)通过反转电缆实现PC机与路由器的连接;(3)正确配置PC机仿真终端程序的串口参数;(4)熟悉Console端与Telnet访问路由器;二、设备要求Cisco路由器,PC机(操作系统WindowsXP,装有终端软件)三、实验配置和结果1.安装PacketTracer5.3版本软件2.汉化PacketTracer5.33.启动PacketTracer5.3软件,熟悉软件界面。
4.通过Console端口访问路由器1)把PC机的一串口通过反转线缆与路由器的Console端相连,记录默认情况下路由器Console端口的参数。
2)记录表明路由器已经启动正常时的提示符。
5.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1)配置路由器以太网接口IP地址Router>enRouter#//以上是进入路由器特权模式Router#configureterminalEnterconfigurationcommands,oneperline.EndwithCNTL/Z.Router(config)# //以上是进入路由器配置模式Router(config-if)#interfaceFastEthernet0/0Router(config-if)#//以上是进入路由器的以太网口F0/0接口Router(config-if)#ipaddress172.16.0.1255.255.0.0//以上是配置接口的IP地址Router(config-if)#noshutdown//以上是打开接口,默认路由器的所有接口都是关闭的,这一点和交换机有很大差别Router(config-if)#end//退出配置模式2)配置路由器密码Router#confterminalRouter(config)#linevty04//以上是进入路由器的VTY虚拟终端下5个虚拟终端Router(config-line)#passwordciscoRouter(config-line)#login//以上是配置vty的密码,即Telnet密码Router(config-line)#exitRouter(config)#enablepasswordcisco//以上是配置进入到路由器特权模式的密码Router(config)#end3)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在计算机上配置网卡的IP地址为172.16.0.100/255.255.0.0,打开DOS命令窗口,首先测试计算机和路由器的IP连通性,再Telnet远程登录,如下所述PC>ping172.16.0.1Pinging172.16.0.1with32bytesofdata:Replyfrom172.16.0.1:bytes=32time=130msTTL=255Replyfrom172.16.0.1:byte s=32time=40msTTL=255Replyfrom172.16.0.1:bytes=32time=63msTTL=255Reply from172.16.0.1:bytes=32time=62msTTL=255Pingstatisticsfor172.16.0.1:Packets:Sent=4,Received=4,Lost=0(0%loss),Approximateroundtriptimesinm illi-seconds:Minimum=40ms,Maximum=130ms,Average=73ms//表明计算机能Ping通路由器PC>telnet172.16.0.1//Telnet路由器以太网卡上的IP地址Trying172.16.0.1...OpenUserAccessVerificationPassword:(输入密码cisco)Router>enablePassword:(输入密码cisco)Router#exit//输入VTY的密码cisco、输入enable的密码cisco,能正常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按以上方法是否正常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四、思考与分析以Cisco为例,什么是VTY,一般情况下,路由器支持几个虚拟终端,分别是什么?交换机支持几个虚拟终端,为别是什么?实验成绩评定表序号实验名称:123456实验方法:□有创新□有改进□有缺陷□合理实验步骤:□掌握□理解,不熟练□未掌握实验结果:□正确□部分正确□错误文字表述:□简明通顺□重复冗长□逻辑性差□有语病实验态度:□严谨认真□循规蹈矩□敷衍应付综合评价:□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扩展阅读: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报告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上机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实验题目院系姓名实验目的实验准备实验进度实验内容成绩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实验WindowsServer20xx的安装及环境设置软件学院王玉专业学号软件工程1220980122班级实验日期软升本12-120xx.5.251.能够独立的安装windowsserver20xx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样板)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学院名称:电子信息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2013年*月*日实验二组建WINDOWS环境下的对等网并共享资源一、实验目的1、利用网络设备,学生自己组成局域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掌握基本的网络参数的配置,学会使用基本的测试命令来检测网络的配置情况。
3、掌握对等网环境下软硬件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4、了解一些安全访问选项的设置和取消操作。
二、实验属性验证性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实验要求有若干台安装Windows XP的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要安装网卡。
D-link DES-1024R+交换机两台,直通线、交叉线若干。
四、实验要求1、预习报告中需解决以下问题:(1)掌握TCP/IP的基本配置过程(2)了解交换机的工作特性(3)注意ping命令的使用方法及参数以及结果显示中各参数表示的含义。
(4)掌握对等网环境下软硬件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2、试验中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独立操作。
3、试验后按规定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五、实验原理1、网卡的作用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主机箱内插入一块网络接口板的。
网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adapter)或网络接口卡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或“网卡”。
网卡的重要功能是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实现以太网协议等。
2、交换机的作用交换式集线器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switch)或第二层交换机,它实质上就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可见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碰撞地传输数据,因此它是独享信道的通信设备。
3、对等网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实现计算机的资源的共享。
文件夹共享名称可与本地文件夹名称相同,也可以不同。
Windows XP提供3种访问权限类型。
计算机网络实验大全
计算机网络实验大全第一部分:局域网组装实验实验一:常见网络设备与连接线缆介绍实验目的: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特点了解常见网络传输介质及其特点实验器材: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实验内容:1、集线器简介集线器的英文称为“Hub”。
“Hub”是“中心”的意思,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
它工作于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第一层,即“物理层”。
集线器与网卡、网线等传输介质一样,属于局域网中的基础设备,采用CSMA/CD(一种检测协议)访问方式。
集线器属于纯硬件网络底层设备,基本上不具有类似于交换机的"智能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
它也不具备交换机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发送数据时都是没有针对性的,而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
也就是说当它要向某节点发送数据时,不是直接把数据发送到目的节点,而是把数据包发送到与集线器相连的所有节点,如图一所示。
图一:集线器2、交换机简介交换机(Switch)也叫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工作在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参见“广域网”定义)上的、基于MAC (网卡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它通过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过内部处理后转发至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和交换作用。
交换机不懂得IP地址,但它可以“学习”源主机的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上的所有端口均有独享的信道带宽,以保证每个端口上数据的快速有效传输。
由于交换机根据所传递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将每一信息包独立地从源端口送至目的端口,而不会向所有端口发送,避免了和其它端口发生冲突,因此,交换机可以同时互不影响的传送这些信息包,并防止传输冲突,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
计算机网络实验 (5)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实验1. 编程实验(使用NetRiver实验系统)(1)滑动窗口协议实验(见实验指导书的实验1,只做回退N帧实验)(2)IPv4协议收发实验(见实验指导书的实验2)(3)IPv4协议转发实验(见实验指导书的实验3)每位同学只做其中的一个实验,学号mod 3 = 0、1、2的同学分别做实验1、2、3。
程序应通过测试服务器的测试;程序及实验报告应提交到管理服务器供检查。
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实验目的,协议的工作原理或处理要求,程序流程图。
提交的代码应有必要的注释。
2. 交互式实验(使用NetRiver实验系统)(1)IPv4协议交互实验(见实验指导书的实验11)(2)TCP协议交互实验(见实验指导书的实验14)该实验所有同学都要做。
服务器会自动记录实验结果,不需提交实验报告。
3. 观察实验(使用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该实验所有同学都要做。
3.1观察IEEE 802.3帧结构进行实验的主机运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
通过Wireshark将实验主机的网卡设置为通常模式(非混杂模式),捕捉以下场景中的数据帧:先在命令行下用arp –d命令删除实验主机上的所有ARP表项,接着立即用web浏览器访问Internet上的站点。
1)依次查看捕获的各数据帧,看看目的地为实验主机的数据帧中长度最小的是多大;查看这种帧的各个域,看看前导码是否包含在记录的数据中;记录的数据是从哪个字段开始,至哪个字段结束;这是否验证了IEEE 802.3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帧长为64字节?2)查看捕获的帧中长度最长的帧。
可以多访问一些网页以捕获更多的帧,看看这些帧的长度最大是多少?为什么?3)查看捕获的数据帧中由实验主机发出的ARP请求帧,查看封装该ARP 请求帧的以太帧的目的地址是多少,源地址是多少;再用ipconfig –all命令查看实验主机的MAC地址,看看是否和源地址一致。
计算机网络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班级学号姓名一、实验内容。
二、实验操作步骤及结果。
http(1)实验步骤:①打开浏览器;②开启Wireshark,但不开始数据包捕获。
在Wireshark 主窗口顶部的Filter 中输入“ http”,因此只有捕获的HTTP 消息稍后会显示在数据包列表窗口中;③等待大约一分钟,然后开始Wireshark 数据报捕获;④在浏览器中输入如下地址:/wireshark-labs/HTTP-wireshark-file1.html 浏览器将会显示一个很简单的且只有一行的HTML 文件;⑤停止Wireshark 的数据报捕获。
得到如下两条数据报:(2)回答问题:Q1.你的浏览器运行的HTTP 是1.0 版本还是1.1 版本?服务器运行HTTP 是哪个版本?A1.我的浏览器运行的是1.1版本,服务器运行的也是1.1版本。
Q2.你的浏览器能接受服务器的哪些语言?A2.我的浏览器能接受zh-cn和zh, en ,en_us等语言。
Q3.你的电脑的IP 地址是多少?服务器的IP 地址是多少?A3.我的IP地址是10.22.48.226,服务器的IP地址是128.119.245.12Q4.从服务器返回到你的浏览器的状态码是什么?A4.状态码是304.Q5.什么时候在服务器端得到最后修正的HTML 文件?A5.2017.5.2305:59:01Q6.多少字节的内容已经返回到你的浏览器?A6.:293字节。
Q7.除以上已回答过的字段外,头部还有哪些字段?在数据包内容窗口中检查原始数据,是否有未在数据包列表中显示的头部?A7.HTTP请求报文中还有Host字段、connection字段、Accept字段、User-agent字段、Accept-Encoding字段等。
HTTP响应报文中还有server字段、connection字段等。
实验二:HTTP GET/Response 有条件的相互作用(1)实验步骤:在开始前先确信你的浏览器缓存是空的,对于IE 浏览器选择工具-Internet 选项-删除文件,钩选“删除全部文件”从你的浏览器中移除缓存的文件,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5
实验报告Packet tracer 5.0实验内容:一、静态路由器的配置1.画出结构图并配置两个PC的IP及掩码、网关2.为路由器的两个接口分配IP,注意:位于DCE端的路由器串口要配置时钟频率64000,并路由器端口要手动开启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 terminal5.为三层交换机及两台路由器配置rip协议,命令如下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router ripRouter(config)#network 192.168.1.0 255.255.06.查看三台网络设备上的路由表并测试两台PC的连通性PC>ping 192.168.4.2Pinging 192.168.4.2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4.2: bytes=32 time=23ms TTL=125Reply from 192.168.4.2: bytes=32 time=20ms TTL=125Reply from 192.168.4.2: bytes=32 time=23ms TTL=125Reply from 192.168.4.2: bytes=32 time=21ms TTL=125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4.2: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20ms, Maximum = 23ms, Average = 21ms三、OSPF动态路由配置1.配置两PC的IP地址及掩码和网关。
计算机网络第5次实验-应用层协议分析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组实验时间2011-11-28 指导教师成绩实验项目名称应用层协议分析实验目的1.掌握应用层协议HTTP数据包的组成;2.掌握HTTP数据包头各字段的含义。
实验要求1.要求掌握应用层协议HTTP数据包的组成部分;2.要求掌握HTTP数据包头各字段的含义。
实验原理HTTP报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开始行、首部行和实体主体。
HTTP请求报文格式如图5.1所示。
图5.1 HTTP请求报文格式在请求报文中,开始行就是请求行。
“方法”是面向对象技术中使用的专门名词。
所谓“方法”就是对所请求的对象进行的操作,因此这些方法实际上也就是一些命令。
因此,请求报文的类型是由它所采用的方法决定的。
请求方法(所有方法全为大写)有多种,各个方法的解释如下:GET 请求获取Request-URI 所标识的资源POST 在Request-URI 所标识的资源后附加新的数据HEAD 请求获取由Request-URI 所标识的资源的响应消息报头PUT 请求服务器存储一个资源,并用Request-URI 作为其标识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 所标识的资源TRACE 请求服务器回送收到的请求信息,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CONNECT 保留将来使用OPTIONS 请求查询服务器的性能,或者查询与资源相关的选项和需求“URL”是所请求的资源的URL。
“版本”是HTTP 的版本。
HTTP响应报文格式如图5.2所示。
图5.2 HTTP响应报文格式响应报文的开始行是状态行。
状态行包括三项内容,即HTTP 的版本,状态码,以及解释状态码的简单短语。
状态码有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且有五种可能取值: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2.选择网卡:点击“Capture->Interface”,出现如下对话框:3.开始数据捕获:选择Broadcom NetXtreme Gigabit Ethernet Driver(Microsoft’s Packet Scheduler)对应的Capture按钮,就开始捕获数据包,出现如下对话框。
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验5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5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实验环节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
本次实验 5 更是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提升了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任务和操作,熟悉网络拓扑结构的构建、IP 地址的分配与配置、网络设备的管理以及网络性能的监测与优化等关键技术。
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软件。
这包括若干台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以及网络模拟软件如 Packet Tracer 等。
有了这些工具,我们就能够搭建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网络环境。
在实验开始时,我们面临的第一个任务是构建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仔细规划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以确保数据能够在网络中顺畅地传输。
比如说,我们要决定哪些计算机连接到同一个交换机,哪些交换机又需要连接到路由器,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网络架构。
接下来就是 IP 地址的分配与配置。
IP 地址就像是网络中设备的“身份证号码”,每个设备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 IP 地址才能在网络中进行通信。
这需要我们根据网络的规模和需求,合理地划分 IP 地址段,并为每个设备手动配置正确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 IP 地址冲突,否则就会导致网络通信出现故障。
网络设备的管理也是实验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学会使用命令行界面或者图形化界面来对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配置和管理。
例如,设置端口的速率、启用或禁用某些端口、配置 VLAN 等。
这不仅要求我们熟悉相关的命令和参数,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
在完成了网络的搭建和配置之后,还需要对网络性能进行监测与优化。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来测量网络的带宽、延迟、丢包率等性能指标,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对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
比如,如果发现网络带宽不足,我们可能需要升级网络设备或者调整网络拓扑结构;如果延迟过高,就需要检查网络中的路由设置是否合理。
哈工大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之五
Flags中的Ack和Syn位都为1,所以是SYNACK报文
如果将包含HTTP POST命令的TCP报文段看作是TCP连接上的第一个报文段,那么该TCP连接上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的第六个报文段的序号是多少?是何时发送的?该报文段所对应的ACK是何时接收的?
实验过程:
使用Ethereal分析TCP协议: (15分)
得分:
抓取本机与/ethereal-labs/alice.txt通信过程中的网络数据包。根据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客户服务器之间用于初始化TCP连接的TCP SYN报文段的序号(sequence number)是多少?在该报文段中,是用什么来标示该报文段是SYN报文段的?
第六个报文段:
对应的ack报文段:
报文时第六个报文,seq=6310,发送时间:Jun 1,2013 13:32:56.587941000
对应的ack报文段接收时间Jun 1,2013 13:32:56.993379000
前六个TCP报文段的长度各是多少?在整个文件发送过程中,接受方公示的窗口大小是否变化?窗口大小代表什么含义?(可参考教科书“流量控制”一节)
观察一个由你的主机发送的ICMP请求包,其ICMP类型和代码号是什么?该ICMP包还含有哪些字段?checksum, sequence number和identifier字段各占多少字节?
ICMP类型:8(响应请求ECHO-REQUEST)
代码号为0
ICMP报文包括IP头、ICMP头和ICMP体,还包含checksum、identifier、sequence number、data这些字段。
对比前面的TCP协议分析,你能看出UDP是无连接的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编程理解网桥的功能及计算机如何处理一个文件的16位校验和。
二、实验环境装有JDK环境和Eclipse的电脑一台。
三、实验内容写一个程序来模拟网桥功能。
模拟实现网桥的转发功能,以从文件中读取帧模拟网桥从网络中收到一帧,即从两个文件中读入一系列帧,从第一个文件中读入一帧然后从第二个文件中再读入一帧,如此下去。
对每一帧,显示网桥是否会转发。
要求:Windows或Linux环境下运行,程序应在单机上运行。
分析:用程序模拟网桥功能,可以假定用两个文件分别代表两个网段上的网络帧数据。
而两个文件中的数据应具有帧的特征,即有目的地址,源地址和帧内数据。
程序交替读入帧的数据,就相当于网桥从网段中得到帧数据,当然如果模拟的数据量比较少,也可以用两个数组代替两个文件存放帧数据,同样达到代表两个网段上的帧数据的效果。
对于网桥来说,能否转发帧在于把接收到的帧与网桥中的转发表相比较。
判断目的地址后才决定是否转发。
由此可见转发的关键在于构造转发表。
这里转发表可通过动态生成。
四、实验步骤、记录和结果(一)写一个程序来模拟网桥功能。
1、实验程序如下。
import java.util.*;public class Bridg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接口1中存在ABCDEFString str1[] = { "AB", "CA", "DB", "DA", "AH", "CB", "DN", "DC", "BC","AC", "EF", "FE" };//接口2中存在GHIMNOString str2[] = { "GF", "HA", "NB", "OH", "NG", "GN", "HF", "GC", "HA","GE", "OC", " " };//将字符串str1与str2交替存放在字符串s1中String s1[] = new String[100];int q = 0, p = 0;for (int a = 0; a < 100; a++) {//在字符串中偶数的存放str1if (a % 2 == 0 && q < str1.length) {s1[a] = str1[q];q++;}//在字符串中奇数的存放str2if (a % 2 != 0 && q < str2.length) {s1[a] = str2[p];p++;}}String bridge[] = new String[100];//建立网桥,数组可以存储100个地址bridge[0] = new String("as");//首先建立第一任意的地址形式,以便以后调用复制int m = 0;int flag2 = 0;//循环调用字符串数组s1的地址for (int i = 0; s1[i] != null; i++){char k[] = s1[i].toCharArray();//将字符串s1[i]转换为字符,以便调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循环调用网桥数组中的地址,判断源地址是否在网桥转发表中for (int j = 0; bridge[j] != null; j++){char bridge2[] = bridge[j].toCharArray();//初始化源地址if (k[0] == bridge2[0])//检查第一个发送地址是否在网桥的转换表上{flag2 = 0;for (int b = 0; bridge[b] != null; b++){char bridge3[] =bridge[b].toCharArray();//初始化目的地址//比较目的地址是否在转换表bridge中if (k[1] == bridge3[0]){flag2 = 0;//目的地址存在转换表标志//判断源地址是否与目的地址相同,相同不转发if (bridge2[1] == bridge3[1]) {System.out.println(s1[i] + " 不转发");break;//跳出第一个for循环}else{if (bridge2[1] == '1'){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 2 转发");break;}else{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 1 转发");break;}}}else{flag2=1;//目的地址不存在转换表标志}}if (flag2 == 1) {flag2 = 0;if (bridge2[1] == '1') {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 2 转发");//源地址与目的地址不相同,转发break;} else {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 1 转发");//源地址与目的地址不相同,转发break;}}}}StringBuffer str = new StringBuffer(s1[i]);String no;if (i % 2 == 0) {//i为双数存储为接口在1上no = "1";} else {no = "2";//i为单数存储为接口在2上}str.replace(1, 2, no);String ss = str.toString();int flag = 0;//判断使地址添加到网桥到标志int flag3 = 0;//判断目的地址存在地址中标志,在即使flag3=1for (int j = 0; bridge[j] != null; j++) {if (ss.equals(bridge[j])) { //判断是否使地址添加到网桥到flag = 1; //判断使地址添加到网桥到标志}}if (flag != 1) {bridge[m] = ss;//地址转换表中不存在,加进发地址和接口号char new_ss[] = ss.toCharArray();if (m < 99) {m++;bridge[m] = new String("33");//动态增加网桥数组,加1int j1 = 0;String mude_ss = "33";for (j1 = 0; bridge[j1] != null; j1++) {//判断目的地址是否存在地址中char wangqiao5[] =bridge[j1].toCharArray();if (k[1] == wangqiao5[0]) {flag3 = 1; //判断目的地址存在地址中标志,在即使flag3=1mude_ss = bridge[j1]; //复制目的地址和接口}}char new_mude[] = mude_ss.toCharArray();if (flag3 == 1) {//判断目的地址与源地址中接口是否相同,相同不转发。
不相同转发,目的地址不在一样转发if (new_ss[1] == new_mude[1]){System.out.println(s1[i] + " 不转发");}else {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 " + new_mude[1]+ " 转发");}}else {//判断目的地址由哪个接口转发if (new_ss[1] == '1') {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 + "2 转发");//由接口2转发}else {System.out.println(s1[i] + " 由接口" + "1 转发");//由接口1转发}}}}}}}2、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3、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4、实验程序分析如下。
模拟网桥实验首先设置两个数组存放数据,数据具有帧的特征,即有目的地址,源地址和帧内数据。
然后程序交替读入帧的数据,即网桥先读网段1发来的第一帧,再读入网段2的第一帧。
对读进来的帧进行分析,先判别源地址是否存在于网桥转发表中,若果在则进入第一个循环模块,再判别目标地址是否在转发表中,最后输出数据由哪个接口转发。
如果源地址不在转发表中,要把这个源地址和所对应接口写入网桥的转发表中,在进行其他判别。
由此可见转发的关键在于构造转发表,这里转发表是动态生成的。
5、实验过程中的难点和待解决问题。
该实验难点在于编写调用网桥数组中的地址的那个循环里,其实质是判断源地址是否在网桥转放表中,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否存在在转发表中打下标记,导致程序无法运行。
经过思考,在程序中加上了flag2和flag3两个变量,解决了这个问题。
此程序使用静态字符串数组存放网桥转发的信息,如果将程序修改成使用动态集合ArrayList完成的话,会更加符合现实网桥的转发。
若能做成GUI界面,实验会更加直观。
六、实验总结1.本次实验是由C平台来编写的,在实验过程中,对网桥的工作原理和16位校验和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编码能力。
2.此实验与前面四个验证性实验有所不同,此实验更注重我们的编程能力。
把学到的知识用编程语言进行实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在下学期实验中,我会继续努力,把编程能力提高,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3.在企业中,网络线路的部署事关重要,对公司的运营效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相关知识,并且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样子才可以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