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粽子课外阅读及答案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cddc1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5.png)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把握时间老师让我们上课时,总是会提醒我们要把握时间。
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它,不能浪费。
可有时候,时间就像流沙一样,一滴一滴地从我们手中流走,我们却无能为力。
所以,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利用好。
1.老师让我们上课时,总是会提醒我们什么?2.为什么时间有时会像流沙一样从我们手中流走?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时间?改写后:抓住时间每次上课,老师都会提醒我们要善于利用时间。
时间宝贵,我们必须懂得珍惜,不可浪费。
可有时候,时间就像流沙一样,一滴一滴地从我们手中流失,我们却无能为力。
因此,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上课时,XXX手扶一摞书,脸上带着笑容,缓慢而清晰地讲课。
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XXX,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作者心中浮现出电视剧中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培养小树苗,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
同学们被XXX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1) 导师 (2) 神采奕奕2.(1) C (2) A D (3) A3.“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培养小树苗”4.回答略四、女孩因车祸住进医院,昏迷不醒,不时喊着“妈妈”。
女孩的父亲手足无措,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
一个护士问男人女孩的母亲在哪里,男人低声回答:“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XXX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看护士,过了一会儿,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
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有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死死攥紧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住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苏醒过来。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64f28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9.png)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题及答案1.五花山这篇短文写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山,重点是秋季的山景。
春天的山是淡淡的绿色,夏天的山是浓浓的绿色,而秋天的山有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等五颜六色的景色。
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五彩缤纷,因此被人们称为“五花山”。
1.这篇短文写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山,重点是秋季的山景。
(4分)2.秋天的山有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等五种颜色。
(3分)3.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3分)2.夏季的小兴安岭这段文字描写了夏天的小兴安岭,树木茂盛,枝叶密实,遮住了蓝天。
清晨时,山林被乳白色的浓雾笼罩,太阳升起后,金色的阳光穿过树梢,照射在草地上,草地上开满了各种颜色的野花,像一个美丽的花园。
1.这是一段描写夏季的小兴安岭的景色。
(2分)2.这一段共有四句话。
先写“夏天的小兴安岭”,接着描绘树木茂盛、枝叶密实,然后写清晨时的景色,最后写草地上的野花。
(3分)3.这一段话有两个比喻句。
一句把阳光比作“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另一句把草地比作“一个美丽的大花坛”。
(3分)3.三个和尚这个故事讲述了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和两个其他的和尚一起生活在山上的一座庙里。
由于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小和尚和XXX发生了争执,最后三个和尚商量一起抬水。
然而,由于三个和尚都不愿意多挑水,导致水缸很快就用光了。
一天夜里,庙里发生了火灾,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最终成功扑灭了大火。
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有问题的段落,但可以改写一下:这个故事讲述了三个和尚生活在山上的一座庙里。
小和尚勤快地挑水,但与XXX因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
最后,三个和尚商量一起抬水,但由于都不愿意多挑水,水缸很快就用光了。
一天夜里,庙里发生了火灾,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最终成功扑灭了大火。
4、文章格式有误,无法进行修改和改写。
5、有趣的发明包括:可折叠自行车、智能手表、无人机、3D打印机、智能家居等。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含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a8a28e941ea76e58fa04c2.png)
课外阅读归类专项训练(部编版版三下)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雨的色彩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
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
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
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
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争论()3. 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4.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1)小白鸽说: .(2)小燕子说: .(3)麻雀说: .(4)小黄莺说: .5.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葡萄沟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一节共有____句话。
(2 分)2.作者用、、、、、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
(6 分)3.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括号里用“√”表示。
(2 分)(1)葡萄种的地方。
()(2)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3)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课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
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11(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11(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c44120b9d528ea80c77936.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重要电话秋儿的胆子可小啦,每逢妈妈值夜班,她总要逃到小伙伴娜娜家里去过夜。
这一天,妈妈又值夜班。
临走时,妈妈对秋儿说:“秋儿,注意电话铃响。
今天有一个重要电话会来。
非常重要!”妈妈刚走,秋儿就害怕了。
她希望早点儿接到那个重要电话,然后去娜娜家。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屋子里静得可怕,秋儿非常紧张。
忽然,她好像听见老鼠在走廊里跑动,可仔细听听,又不像了。
这里,秋儿听见远处传来乐曲声。
她高兴起来,心里平静了许多。
可没过多久,地板上忽然响了一下,秋儿打了个寒战,心“怦怦怦”地跳个不停。
她打定主意,赶快上娜娜家去。
刚拉开门,她又马上想到:“我一走,要是哪个病人有急事打电话找妈妈,妈妈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我不能走!”秋儿关上房门,又在门背后放了张凳子,然后躺在沙发上,使劲回忆故事里、电影里那些勇敢的人。
就这样,她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天快亮的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
秋儿跳起身,话筒里传来妈妈的声音:“秋儿,你没有到娜娜家去吧?”“没有,我在等重要电话。
”妈妈笑了:“我打的就是这个重要电话。
我要对你说,你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1.从短文中找出一个AABB式词语,再仿写一个。
找一找:写一写:2.秋儿是怎样睡着的?用“——”画出来。
3.秋儿非常害怕,但她为什么没有跑到娜娜家去呢?4.“重要电话”只有短短几句,却包含了(多选)()A.妈妈对秋儿的爱。
B.妈妈知道秋儿没有去娜娜家。
C.证明秋儿成为了一个勇敢的人。
D.秋儿是个遵守承诺的人。
三年级答案:1.迷迷糊糊示例:朦朦胧胧2.画出:秋儿关上房门,又在门背后放了张凳子,然后躺在沙发上,使劲回忆故事里、电影里那些勇敢的人。
就这样,她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3.因为妈妈让她在家等一个重要电话,她知道电话的重要性,所以秋儿没有去娜娜家。
4.AC地球清洁工这一天,地球公公在一棵榆树上挂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地球清洁工报名处”。
不到半天的功夫,就来了许多报名的。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卷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ede294b7360b4c2e3f64a6.png)
乐山大佛
我国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四川的乐山大佛。它地处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大佛,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
乐山大佛形象生动,气魄雄伟。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面容慈祥,双手扶膝,安然端坐。整个造型比例匀称,体态庄严。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8米,耳长7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一百多人。真是“头大与山高,足宽踏浪涛。千年仍未老,静坐看朝朝!”
名称
数量
活跃范围
类别
天敌
大熊猫
2000只
中国
熊类
狼、黄喉貂等
朱鹮
不到500只
中国
鸟类
乌鸦、杜鹃
雪豹
1000只以下
中国西藏
豹类
人类
1.【提取信息】以上阅读材料中提到的是()
A.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B.可爱的野生动物。
C.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2.【分析推理】阅读材料,完成练习。(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1.【词语理解】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络绎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世无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认真读文章,读懂每一自然段的内容。照样子找出关键词句,填一填表格。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曾描述:“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771e3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6.png)
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从前有三个和尚,他们一起去旅行。
走了很久,终于到了一条河边。
他们想过河,但是河水很深,没有桥,也没有船。
这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说:“我可以帮你们过河,但是你们必须答对我的问题。
”三个和尚都点头同意。
小女孩问第一个和尚:“世界上最快的动物是什么?”第一个和尚回答:“是猎豹。
”小女孩说:“答对了,你可以过河了。
”小女孩问第二个和尚:“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第二个和尚回答:“是珠穆朗玛峰。
”小女孩说:“答对了,你也可以过河了。
”小女孩问第三个和尚:“什么东西一边吃一边长?”第三个和尚想了很久,最后说:“是筷子。
”小女孩笑了:“答错了,你不能过河。
”三个和尚只好分别回到原地,第三个和尚很生气,他觉得小女孩的问题太难了。
第二个和尚安慰他说:“不要生气,筷子一边吃一边长,这个问题确实很难。
”第一个和尚突然明白了,说:“原来是筷子啊!我当时也不知道。
”1、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
2、小女孩给三个和尚出了————个问题,前两个和尚都————了,第三个和尚回答————了。
3、第三个和尚回到原地很————,第二个和尚安慰他说————,第一个和尚突然明白了,说————。
参考答案:1、三个和尚过河2、三个问题答对了答错了答错了3、生气不要生气原来是筷子啊剔除格式错误,删除有问题的段落,改写每段话:3.下面是小动物们对春雨颜色的看法: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
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
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
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
4.你能描述一下春雨下来的动作吗?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人类的许多发明都受到动物的启发。
例如,人们发现蝙蝠可以在夜间飞行,便发明了雷达。
看到鸟儿在高空中飞翔,人们就发明了飞机。
潜水艇的设计灵感来自海豚。
人们还从鸽子的眼睛中得到启示,开发出监控器来监视飞机和。
而电子鼻则是仿照狗的嗅觉开发出来的,可以检测地下煤气管道是否泄漏。
1.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标题。
2.划去错误的字。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粽子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粽子](https://img.taocdn.com/s3/m/5e0d84d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3.png)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粽子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尤其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粽子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味和制作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阅读一篇关于粽子的文章,感受粽子背后的文化和故事。
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诞生的。
屈原是楚国的大夫,他忠诚于国家,但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
后来楚国被秦国所灭,屈原悲痛欲绝,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用竹叶包裹着米粒投入江中,这就是粽子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的制作技艺不断丰富和发展。
粽子的外形有三角形、四角形、长条形等,大小也各不相同。
粽子的馅料更是多种多样,有甜的、咸的、荤的、素的,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
常见的馅料有红豆、枣子、花生、咸蛋黄、猪肉、鸡肉等。
粽子的外皮通常使用竹叶、苇叶或荷叶,这些叶子不仅能够给粽子增添清香,还能使粽子在蒸煮过程中保持湿润。
包粽子是一门手艺,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首先,要将新鲜的竹叶或苇叶清洗干净,然后用热水烫软,这样可以使叶子更加柔韧,便于包裹。
接着,将适量的糯米和馅料放入叶子中,用叶子将米和馅料紧紧包裹起来,形成粽子的形状。
最后,用棉线将粽子捆绑结实,防止在煮的过程中散开。
煮粽子是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中,加入足够的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
煮粽子的时间通常需要几个小时,这样可以使粽子熟透,糯米和馅料的味道充分融合。
煮好的粽子香气四溢,色泽诱人,让人垂涎欲滴。
吃粽子不仅仅是品尝美味,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通过包粽子、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表达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的热爱。
粽子也成为了家人团聚、朋友相聚的象征,它承载着亲情、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粽子的历史和文化,还学会了如何制作和欣赏这一传统美食。
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统编版2020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 (含答案)
![统编版2020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ce090da98271fe900ef92f.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带答案1一、下面的句子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选一选,填序号。
A.犹豫和矛盾B.生气C.后悔D.自信1.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
“你这是故意的!”()2.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3.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4.只要你们说出两个不过百的数,让我做乘法,我能立刻说出得数,保准不错!()二、按要求写句子。
1.教室里安静极了。
(改为夸张句)2.老师讲的话我当时怎么听得进去呢?(改为陈述句)3.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博莱克身上。
(改为“把”字句)4.博莱克左腿截肢了。
博莱克现在靠拄拐走路。
(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三、阅读理解时光老人和流浪汉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
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诲)呀()流浪汉说()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式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衰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
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
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电子游戏,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恼脑)地哭了起来。
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
他“扑通”一声跪下,乞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
“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2.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3.流浪汉的家产都败光了,是因为他少年时代_________,青年时代_______________,中年时代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粽子课外阅读及答案
![三年级粽子课外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79c04d6294dd88d1d26b55.png)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张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乘客轻轻地走上楼梯,透过门缝看到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全力演奏。
钢琴旁边有一盆水。
他困惑的儿子,突然看到满头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放进盆里浸了一下,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娄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1、用“”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分)2、最后一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用“﹏﹏”画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
(2分)(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4分)高亢——( )豪华——( )分散——( )镇静——( )5、这篇文章是按顺序写的。
(2分)6、这篇短文赞扬了( )。
(2分)A、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
B、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
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7、这位旅客为什么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3分)8、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请大胆的说一说好吗?(3分)。
三年级2022年人教版春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真题(含答案)
![三年级2022年人教版春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56978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6.png)
三年级2022年人教版春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真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短文。
大嘴巴和小尾巴所有美丽的金鱼都被移到金鱼馆里去了。
水池里只剩下两只最难看的小鱼。
一条嘴巴大得出奇,占了身体的一半,另一条尾巴小得可怜,只是一个小叉叉。
没人给它们换水,更没有人喂它们食物。
大嘴巴饿极了,它去吞落在水底下的海棠核,海棠核堵在它的嗓子眼儿里,难受极了。
小尾巴钻进大嘴巴的嘴里,一点一点把海棠核咬了出来。
池水越来越浑浊,小尾巴憋得喘不过气来。
它力气小,游不出水面,大嘴巴就用背把它顶出水面。
沙沙沙,下雨了,池水变得透明清亮了,两条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小尾巴把风儿吹到水里的花瓣送进大嘴巴的嘴里,大嘴巴把小尾巴驮在背上快活地兜圈子,玩得真高兴。
小朋友们都来看,欢喜地叫着:“快瞧呀!两条会演杂技的小鱼。
真美!真美!”大伙在水池边围了一圈,金鱼馆的管理员叔叔也来了,他惊奇地说:“多会表演的小金鱼啊!我还从来没见过呢!它们应该被放在金鱼馆最漂亮的鱼缸里!”1.用“_____”画出大嘴巴名字的来历,用“”画出小尾巴名字的来历。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大嘴巴和小尾巴因为_____________被留在了水池里。
它们俩生活的环境很_____________,但它们互相帮助,战胜了困难。
下雨的时候,它们在水中戏逐玩耍。
孩子们见了,觉得它俩会_____________。
最后把_____________也吸引来了,也许,不久,他就会把大嘴巴和小尾巴放在_____________。
3.下雨之前,小尾巴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的战胜困难的方法是()。
A.寻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B.跟身边的同伴互相帮助C.自己坚持,想办法一定要战胜困难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6715c5a216147916112835.png)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一、阅读并答题。
(一)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选文描写了学生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两个情景。
2.用“_____”画出选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从这些句子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描写了一些小动物的表现,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吗?判断下面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1)陈亮:是为了突出边疆民族小学欢快、活泼的气氛。
________(2)沈丹:是为了突出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把小动物都吸引过来了。
________(3)王梅:是为了突出这些小动物的胆子很大。
________(4)李想:是为了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
________4.你喜欢这样的小学吗?回想课文,谈谈这所小学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金色的秋天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吵人的蝉声被秋风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阶下石板缝里蟋蟀的弹琴声。
啊!那可爱的秋天终于来了。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夏天更有五彩缤纷的景象;秋天,比冬天更有生机勃勃的景象。
秋天来到了树林里,从远处看,黄叶纷落好似成群结队的金色蝴蝶,它们飞累了,落到了我的肩膀上、头上、脚上。
把我的思绪从绿色的夏日带到了金色的秋季。
我一转身,一片桃叶又落在我身旁,我弯腰拾起,捧在手上,细细地端详,好特别的一片秋叶呀!它还没来得及完全褪去绿色,仍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香气。
秋天来到了果园里,柿子弯下腰鞠了一个躬,就压得枝头快要折断了;甜瓜妹妹变胖了,露出了白白的肚皮;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露出甜甜的笑容,或羞涩(sè),或豪放。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B卷(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B卷(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f7d3e3caaedd3383c4d3f6.png)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B卷一、基础达标。
(35.5分)1.用“____”选出正确的读音。
(4.5分)档.案(dǎng dàng)作.坊(zuōzuò)鸡爪.子(zhǎo zhuǎ)积累.(lěi lèi) 吏.治(shǐlì) 石拱.桥(ɡǒnɡɡònɡ)周济.(jǐjì) 毛驴.(lúlǘ) 鸟笼.(nónɡlónɡ)2.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6分)[术数] ______量______学医______ ______语[洲州] 苏______ 沙______ 亚______ 德______[宝保] ______安______护珍______ ______贝3.看拼音,写字词。
(7分)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7分)学()五()()()闻名()()遥望双龙()() 名()中() 来来(____)(____)形态()() (____)(____)楚楚(1)古时候用“___________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2)我会仿照画“____”的词语写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用画“”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词填空。
(4分)价钱价格(1)用蚕丝织成的帛()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2)由于连年丰收,农产品()低廉。
发明发现(3)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
(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之一。
6.句子训练。
(7分)(1)造纸术影响了世界。
(扩句,至少扩两处)(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仿写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标点。
粽子阅读练习题
![粽子阅读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5a2666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d.png)
粽子阅读练习题粽子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特色食品之一,也是一种由糯米及其他馅料裹在竹叶或者芦苇叶中制成的食物。
作为一道古老而充满文化内涵的美食,粽子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以下是一组与粽子相关的阅读练习题。
一、选择题1. 端午节是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A. 中秋节B. 春节C. 元宵节D. 端午节2. 粽子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A. 面粉B. 小麦C. 糯米D. 玉米3. 粽子通常是用什么材料包裹的?A. 竹叶或芦苇叶B. 美味的馅料C. 白糖D. 肉类4. 粽子的馅料种类丰富多样,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粽子馅料?A. 豆沙B. 糯米C. 芋头D. 鸡肉5. 端午节有哪些与粽子相关的传统习俗?A. 打龙舟比赛B. 爬山C. 佩戴香包D. 遥控飞机比赛二、填空题1. 端午节供品中,人们常常用_________烧纸来供奉祖先。
2. 粽子的外形通常是_________。
3. 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_________。
4. 端午节的传统游戏之一是_________比赛。
5. 粽子因为_________而得名。
三、解答题1. 简述粽子的制作过程。
2. 你认为为什么粽子成为了端午节的代表食品?3. 除了糯米和豆沙,你能列举出粽子的其他常见馅料,并描述其特点吗?4. 你所了解的粽子的其他文化内涵有哪些?四、创作题请用一段文字或一首诗歌表达你对粽子的祝福和喜爱之情。
注意:文章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删减或增补。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粽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粽子》](https://img.taocdn.com/s3/m/ac52210010a6f524ccbf85d4.png)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
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
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
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
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
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
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 pí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
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
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ang sha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1)给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三年级粽子课外阅读及答案
![三年级粽子课外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b19ab76c175f0e7cd137e7.png)
三年级粽子课外阅读及答案1.原文;粽子每年端午节,住在怡保的家婆便大忙特忙。
白天,她抹粽叶、洗糯米、腌猪肉、剥栗子、切鱿鱼丝、浸冬菇。
忙到子夜,桌上堆起像山一样高的粽子。
不是传统的三角形的,而是厚实的椭圆形,每个足足一斤重。
凌晨一时,她正式生起炭火把粽子放入巨型的大锅里煮,彻夜地煮。
她自己呢,也彻底夜不眠,守在炭炉边,不断地往火堆里添柴,在大锅里加水。
垂在耳旁的鬓(bìn)发,为汗湿透,火光一照,银亮银亮的。
此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
她脸上那股专注而执著的神情,让我想起烧陶的艺人。
天泛鱼肚白了,粽子还在锅里滚。
……"她把一夜不曾合眼的疲乏一股脑儿地抹到湿湿的面巾上,又去守她的粽子。
粽子足足嘶叫了10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
把粽子从锅内提出来,摆凉,然后,平均地分成了几份,搁(gē)进竹篮里,让她几个远道而来的儿子携回家去,给媳妇、给孩儿们吃。
粽子里各种材料的香味,深深地渗(shèn)进了粒粒分明、绝不粘口的糯米里,食毕,余香犹存。
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我的糯米不浸水,煮它十个小时,让它自然熟、自然香。
"别人学她,总学不成。
原因是:别人买不到她独有的两项"材料"--耐心与爱心。
1、按照原文填空。
(3分)()的大锅()的面巾()的糯米()地添柴()地渗进()地煮2、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波浪线,再试着写一个比喻句。
(1分)3、文中一次次写时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1分)4、家婆的粽子都有哪些特别之处呢?(2分)1.答案:(1)巨型湿湿绝不粘口不断深深彻夜(2)略(3)略(4)是艺术品,有异香,绝不粘口,余香犹存。
端午节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三年级
![端午节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976b4d2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5.png)
端午节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三年级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
在这个时间里,除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文化活动外,阅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看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端午节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题1.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通常是由()包裹而成的。
A. 西瓜皮B. 纸张C. 粽叶D. 红糖2. 端午节赛龙舟一般有多少人组成一支队伍?()A. 5人B. 10人C. 12人D. 20人3.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了身上系五色绸带的()。
A. 屈原B. 孔子C. 孙悟空D. 刘备4. 端午节时,有不少人喜欢挂上菖蒲和艾叶,这是为了()。
A. 防疫B. 芳香C. 避邪D. 祈福5. 下列哪一项不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A. 包粽子B. 端午节是重阳节C. 赛龙舟D. 艾叶拍打二、答案解析1. C。
粽子是由粽叶包裹,里面通常填充糯米、肉类、蛋黄等食材,并进行蒸、煮等制作。
2. C。
一般情况下,每支龙舟队伍由12人组成,有领船手、敲鼓手、舵手等角色。
3. A。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他因大义不屈,最终投身汨罗江,成为传说中的“屈原投江”。
4. C。
菖蒲和艾叶都是中药材,能够驱邪避瘟,端午节贴上这两种草药是为了保护身体健康。
5. B。
端午节与重阳节不同,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而重阳节则是九月初九。
以上便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端午节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通过阅读与练习此类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传统文化,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化素养。
三年级粽子课外阅读及答案
![三年级粽子课外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34ef73b9f3f90f76c61bdf.png)
粽子吃粽子的端午节就要到了。
这就使人格外地思念故乡,思念那里活鲜鲜的芦叶,思念那里家家户户都在包着的粽子,就像回到了故乡的田野、沟边上似的……端午前几天要去采芦叶了。
有沟河的地方就有芦叶,只管来就是了。
但包粽子的芦叶须得采宽一点、老一点的,不像是做芦哨的叶子,要嫩而小。
满村的人,每家都有一名小孩或姑娘或刚过门的媳妇去采,或是鱼贯而行,或是隔沟相望。
这样的时候,大抵总有一个爱说笑话的领头说笑话,话头自然是刚过门的媳妇,或是将要出嫁的姑娘。
乡下会说笑话的人不仅是能言善辩,而且很富有想像力,充满着生活的情趣。
自然,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另有乐趣:在沟的两边互相掷泥块,或者干脆拣沟面窄的地方,像青蛙样蹦过来,跳过去。
我们去采芦叶的时候,母亲便在家里淘米、剥花生,或者挑一些过年留下的大枣,夹杂在糯米中间。
更有讲究的,是将一小块瘦肉也包进去,称为“肉粽”。
但我很小的时候,因为父亲去世早,家境清寒,每年端午节只能包面粉粽子,母亲叫它麦粽,一个粽子里只能找到一两粒花生米,不过,一样是很香、很甜的。
包粽子是一门很巧妙的手艺,在我们家乡,新过门的媳妇倘若不会包粽子,那是要被一些老太婆背后取笑的:“哼,连粽子也不会包,真是越来越新式!”粽子有各种形状,最常见的是宝塔粽——尖尖顶,三角形的底座,约有半市尺长短。
心灵手巧的小媳妇还会包“连环粽”——两个小粽子中间有一根线牵连着。
还有别出心裁的“月牙粽”“关门粽”“方粽”等等。
家家户户都包粽子,但左邻右舍串门时却又一定得吃主人的粽子——把芦叶从下面拨开,用两根筷子戳进底部,从宝塔尖上开始吃起。
这个时候,满屋、满村都是芦叶的清香。
不仅是自己吃,还要挑包得最好、最大的几个,用红线串着扔到河沟里去。
农民也知道屈原——这个忧国忧民、气节如钢的诗人!“屈原是跳到家门前的沟里淹死的吗?”儿时我天真烂漫地问过母亲。
一字不识的母亲当然不能回答我的问题,她只是说:“天下的水是相通的!”汨罗江、长江和我故乡的小河、小沟,确实是一脉相连的……1、第二段主要写了_______的情景和乐趣,“鱼贯而行”“隔沟相望”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
三年级课外阅读端午节答案解析
![三年级课外阅读端午节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1ee1c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8.png)
三年级课外阅读端午节答案解析近日,三年级的同学们在学校里进行了一次阅读活动,读的是关于端午节的书籍。
为了检验同学们的阅读情况,老师们还为同学们赠送了一份端午节答案解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这份答案解析吧。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始于中国民间,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
然而,他因得罪了陈涉和吴广而被流放。
屈原在流放期间写了很多优美的诗篇,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
在他死后,人们怀念他的才华和爱国精神,便在每年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并烹制粽子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答案解析中的第一题: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哪位人物?答案是屈原。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因得罪了陈涉和吴广而被流放,随后写了很多著名的诗篇。
他在流放期间的悲愤和疾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民族的悲苦。
他死后,人们为了怀念他的才华和爱国精神,便在每年五月五日这一天纪念他,并烹制粽子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第二题是:端午节在中国哪些地区普遍过节?答案是:中国各地都有端午节的传统,但以南方地区的广泛普及和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最为出名。
在很多地方,人们喜欢在这一天做粽子、赛龙舟、挂艾草、踏青等活动,以表达对屈原的纪念和慰藉。
第三题: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一种哪种文化传统的体现?答案是: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荣耀、智慧和勇气。
端午节的起源深远而悠久,代表了中华民族认识自然、敬畏自然的智慧和国家安危于民族复兴不可分离的意识。
第四题是:端午节期间人们经常会食用的一种食品是什么?答案是粽子。
粽子是中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在端午节当天烹制和食用粽子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习俗之一。
据说,粽子的形状源于一种祭祀食品,因为屈原逝世后,有人为表达哀思,将食品塞在竹叶里祭祀他,后来人们就将这种食品发展成了现在的粽子。
最后一题:端午节期间,人们喜欢做哪些传统活动?答案是:人们喜欢做的传统活动有赛龙舟、挂艾草、踏青等。
【单元卷】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A卷(含答案)
![【单元卷】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A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54bc3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4.png)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语文(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看拼音,写词语。
(共5分)shí jiàng shè jì chuàng jǔ chōng jī sì hūzhì huì cái gàn lì shǐ xiàn chéng jié shěng二、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共3分)喜欢旅游的小宁,今年选择.(zézhé)去北京游玩。
在故宫.( hōng gōng)博物院,他可是大开眼界:名画里的石拱.(gǒng gōng)桥横跨在小河上,人们扶老携幼前行,摊.( tān nān)贩高声叫卖,官吏.(shǐlì)威严执勤,骑马人拽.(zhài zhuài)着马笼头……传神极了。
三、单项选择题。
(共6分)1.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积累.(lěi)栏.杆(lán)都.城(dōu)蔡伦.(lún)B.朝鲜.(xiǎn)安济.桥(jǐ)石匠.(jiànɡ)设计.(jì)C.携.带(xié)选择.(zé)制.作(zhì)横.跨(hénɡ)D.屠.苏(tǔ)加倍.(bèi)灵魂.(hún)创.造(chuànɡ)2.下列加点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虽然..价钱太贵。
..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B.赵州桥因为..坚固,所以..美观。
C.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的纸既.轻便又.好用。
D.沙县小吃不仅..已经风靡全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粽子课外阅读及答案
粽子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你知道它包含着几个顶角几道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比如枣儿粽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
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
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馅子,甜而不腻。
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国王不予采纳。
后来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
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每逢端午节,人们用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
诗人。
1读拼音,写词语
zīwèi mánǎo s hīp iān d uān wǔj iéc uìlǜx uěbái
()()()
()()()
x iān hón g qīn g x iān g
()()
2比一比,再组词
端()熟()馅()暑()
瑞()热()陷()著()
补()纪()怀()忧()
扑()记()杯()优()
3找出下面这段话中形容颜色的词,用曲线画出。
比如枣儿粽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
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
好看。
4扩词
(清)(怀)(洁)(著)(传)
()香()念()白()名()说
()()()()()
(颜)(翠)(糯)(形)
()色()色()米()式
()()()()
5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不要重复)
(包)粽子()大饼()米饭()油条()鸡汤
()面条()青菜()包子()面包
6仿写句子,用上带点的词语。
(1)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竹子不仅以它飘逸潇洒的风姿赢得大家的喜爱,而且能()。
()不仅
(),而且
()。
(2)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学校花坛的样子很特别,既(),又()。
()既(),又()。
7认真读文章,然后填空。
全文围绕文章中的这句话来写的:
()。
文章的第二节是写
(
)。
文章的第三节是写
(
)。
文章的第四节是写
(
)。
文章的第五节是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