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的诞生和内在逻辑

合集下载

内外部财务报告的编制与逻辑关系

内外部财务报告的编制与逻辑关系

内外部财务报告的编制与逻辑关系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内外部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成为了企业管理和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

而内外部财务报告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企业的经营和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内外部财务报告的基本概念、编制过程以及逻辑关系等方面探讨内外部财务报告的编制与逻辑关系。

一、内外部财务报告的基本概念内部财务报告是指为了满足内部管理需求,向企业内部相关人员提供的财务信息报告。

它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决策制定、运营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方面。

内部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围绕着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需求进行,关注企业内部的运营情况、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等方面的信息。

外部财务报告是指为了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等)的信息需求,向外界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报告。

它主要用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决策。

外部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强调信息的客观、真实和可比性。

二、内外部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1. 内部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内部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a. 收集内部数据:内部财务报告的编制需要收集企业内部的相关数据,包括财务会计数据、管理会计数据以及运营数据等。

b.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有关企业财务和经营情况的关键信息和指标。

c. 内部报告编制:根据数据加工和分析得出的结果,将其编制成内部财务报告,以满足内部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2. 外部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外部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a. 会计数据采集:外部财务报告的编制需要采集企业的会计数据,包括财务报表和附注等。

b. 会计处理与核算:在采集到会计数据后,需要进行会计处理与核算,包括记账、分类和核算等,以便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c. 财务报表编制:根据会计处理与核算的结果,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同时编制附注对各项重要会计政策和事项进行解释和说明。

第10章 财务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 (《财务报表分析》PPT课件)

第10章  财务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  (《财务报表分析》PPT课件)
表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提升其分析能力。财务报表使 用者根据自身信息诉求可以勾稽更多的财务报表之间的逻 辑关系,也可以在当前列示的逻辑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与完善,以有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挖掘信息内涵,作出正 确决策。
Thanks
财务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一节、财务报表之间逻辑关系概述
• 财务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 方面:
• 其一,它有利于各种不同利益相关者更高效地通过财务 报告挖掘其信息诉求点或者线索,剔除一些无用的干扰 信息。
• 其二、它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快捷地分析财务报表 数据异动点,甄别这些异动数据是否合理,它们是管理 者人为预设的,还是公司真实情形。
第十章 财务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章概要
第一节、财务报表之间逻辑关系概述 第二节 、财务报表的会计科目、财务比率之 间的关系的逻辑上的推定
流资 负债
债权人
非流产 股东权益 股东
中介机构


客户 1

人力资源

供应商
存 货
销 售
政府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其他费用 利润
企业的财务活动
筹资管理
1.资本结构 2.筹资决策
部分财务报表之间逻辑关系的 说明
货币资 金
资产负 债率
应收款 项
财务费 用
应付款 项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历年部分会计科目之间的数据 单位:万元
年度 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预收账款 年度 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预收账款 年度 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预收账款
1993 105303 16085
第二节 、财务报表之间的逻辑上的推定
• 一、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应付款项、销售收入、存货、 销售成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财务费用和资产负债 率

财务报表的产生与发展

财务报表的产生与发展
❖ 于1998年3月20日正式发布《现金流量表》准 则,要求以现金流量表取代1985年引进的财务 状况变动表,并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 内施行。
❖ 根据三年来的执行情况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财政 部于2001年1月28日对原《现金流量表》准则 进行了修订,并要求于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 范围内施行。
这几句话,用现代汉语对照过来是讲:“掌管全国会 计的官员(即司会)通知下属的县、府、郡要定期上报日 报表(即参互),月底要报月报表(即月要),年终要报年 报表(即岁会)。”这证实了会计报表的起源地是我们伟 大的祖国—— 中国。在时间上比欧洲号称商务发达的意 大利要早2100多年。同时显示了我国古代早就有会计报 表的雏形出现了, 而且取得世界领先地位。
财务报表的产生与发展
❖ 19世纪中叶以后,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英国一种 很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 两权分离,出现了职业经理阶层,企业所有者退 出企业的经营。股东迫切需要了解企业经营的好 坏,尤其是盈利能力及盈利分配情况;
❖ 同时,生产经营的复杂性程度的加剧,导致过去 单凭期初与期末净资产的对比计算出盈利已不合 时宜,于是以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 损益表便应运而生;
❖ 1987年11月FASB公布95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95) 《现金流量表》,取代了APB的第19号意见书,并要求企 业在1988年7月15日以后,必须以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 况变动表。
11
2024/4/2
财务报表的产生与发展
❖ 我国财政部于1995年4月21日完成了《现金流 量表》准则的征求意见稿。
另一种观点认为,损益表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近 代税务体系发展的要求。
15
2024/4/2
财务报表的产生与发展

财务报表的含义及其形成

财务报表的含义及其形成
•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负债的现金保障程度。它主要 取决于流动资产和 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以及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 。
•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债务本金和支付长期债务利息的保障 程度。它既与企业 的资本结构有关,又受公司未来收益能力的影响 。
•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是 财务会计报告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途 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所有者 权益变动表及附注。
下一页 返回
学习子情境一 财务报表的含义及其形 成
• 二、会计要素
•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因素。企 业会计对象分为六 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 用、利润。
下一页 返回
学习子情境五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认知
• 3. 与预算标准比较 • 预算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期间)各项业务
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的数量说明。它包括生产经营预算、资 本性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把分析期的实际数与预算数比较,那么预 算数就是比较的标准,其差距反映完成预算的程度。这种比较的 主 要作用是说明计划的完成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和挖掘企业的潜力提供 依据。
下一页 返回
学习子情境二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及其主体
•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及目的
• (一)投资人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 • 企业投资者包括企业的所有者和潜在投资者。他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的最根本目的是看 企业的盈利能力,因为盈利能力是投资者实现资 本保值和增值的关键。 • (二)债权人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 • 债权人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主要在于:(1)短期债权人主要关心企 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即短 期偿债能力和资产的流动状况),他们希 望企业的实物资产能顺利地转换为现金,以便偿还到 期债务。(2) 长期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如资产负债 率)。

财务报表的基本原理与要素

财务报表的基本原理与要素

财务报表的基本原理与要素财务报表是企业用于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展示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

它们基于一系列的原理和要素,充分揭示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资金运作情况。

本文将介绍财务报表的基本原理与要素,并探讨它们对财务分析和决策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财务报表的基本原理财务报表的基本原理是一组被广泛接受和遵循的规则和约定,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以下是财务报表的基本原理:1. 公允性原则公允性原则要求报表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公正和公平。

它要求企业在计量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时遵循客观的标准,并确保对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都是公平的。

2. 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要求企业假设其经营将持续下去,除非存在充分证据表明企业将无法继续经营。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在财务报表上按照持续经营的前提来计量和披露信息。

3. 会计期间原则会计期间原则要求企业将其经营活动划分为一系列具有连续性的会计期间,如每年、每季度或每月。

这样可以提供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定期报告,方便利益相关者及时了解企业的情况。

4. 具体匹配原则具体匹配原则要求企业将相关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匹配,以确保财务报表反映出特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将与特定收入相关联的费用计入相同的会计期间中。

第二部分: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是各种财务信息元素,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以下是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1. 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它们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部分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2. 负债负债是企业对外部债权人的经济责任,包括应付账款、借款等。

财务报表中的负债部分反映了企业的债务情况和偿债能力。

3.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经济利益的所有权。

它包括股东权益和留存收益等。

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反映了企业的净资产和股东权益。

财务报表分析逻辑与技巧

财务报表分析逻辑与技巧

财务报表分析逻辑与技巧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展示财务状况和业绩的重要工具,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对于普通投资者和分析师来说,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和技巧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和财务稳定性的基础。

它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企业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总体情况。

一般来说,分析资产负债表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资产部分:主要观察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方面。

其中,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因为它们是企业运行的血液,现金流量稳定的公司通常更有投资价值。

此外,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等也是企业非常重要的资产。

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增加可能意味着企业销售增长或投资增加,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销售下降或者财务状况变得更紧张。

2. 负债部分:在负债方面,我们需要仔细分析企业的借款、应付账款和其他短期和长期负债。

企业的负债水平会对企业的经济体质产生很大影响,因为负债越高,企业的还款压力会越大。

在过去几年中,企业的负债总额大幅上升,这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

3. 股东权益:股东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

它通常被视为企业的真正价值所在。

当一家公司的股东权益增加时,这意味着企业的净利润增加或者企业注入了更多的股东资本,这都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积极影响。

二、利润表利润表描述了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标。

通过分析利润表,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营运规模和盈利能力。

分析利润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了解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分析其盈利能力的关键。

在利润表中,通常有几个收入科目占据主导地位,这些科目的变化将对企业的盈利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分析利润表要特别关注这些主要收入来源。

2. 利润率:利润率是评估企业业绩的一个关键指标。

在分析利润表时,我们需要注意到企业的主要支出是什么,包括人员成本、物流成本和其它费用等,以及企业利润率的变化。

财务报表形成原理

财务报表形成原理

财务报表形成原理一、财务报表的定义及作用财务报表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工具。

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报表,用户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

二、财务报表形成的原则财务报表的形成遵循以下原则:1. 会计实体原则会计实体原则要求企业以独立法人的形式进行会计核算,即将企业的财务活动与其所有者的财务活动分开,确保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个人情况。

2. 会计周期原则会计周期原则要求企业将财务活动按一定的时间段进行划分和记录,通常采用年度作为会计周期。

这样可以使财务报表有时序性和可比性,方便用户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和比较。

3. 会计货币原则会计货币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将所有财务交易都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记录。

这样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财务交易进行比较和统一衡量,方便用户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估。

4. 会计成本原则会计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将财务活动按照其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不盲目进行重新估价。

这样可以确保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真实的经济状况,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分期确认原则分期确认原则要求企业将财务活动按其实际发生的时间,分期进行确认和计量。

这样可以使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变动,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三、财务报表形成的过程财务报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业务活动的准备和记录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基于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编制的,首先需要对业务活动进行准备和记录。

业务活动包括销售、采购、收入、支出等,需要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分类和计量,并记录到会计账簿中。

2. 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调整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将准备和记录的业务活动进行汇总和分析,编制财务报表。

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核实,以确保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实际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报告分析的演化过程(3篇)

财务报告分析的演化过程(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报告分析是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务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财务报告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演化。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探讨财务报告分析的演化过程。

二、财务报告分析的起源1. 会计学的产生财务报告分析起源于会计学的产生。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就已经出现了简单的会计记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逐渐从经济活动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会计学科。

2. 财务报告的产生财务报告是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早出现的财务报告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这些报表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决策依据。

三、财务报告分析的初步发展1. 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财务报告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计算和比较企业的财务比率,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

常见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毛利率、净利率等。

2. 财务趋势分析财务趋势分析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各项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

这种方法有助于揭示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四、财务报告分析的深化1. 杜邦分析体系杜邦分析体系是一种将企业财务指标分解为多个因素的分析方法。

它将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分解为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个因素,从而揭示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2. 财务预测分析财务预测分析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各项指标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这种方法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和财务政策。

五、财务报告分析的现代化1. 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报告分析的手段和工具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例如,企业资源规划(ERP)、财务管理系统(FMS)等软件的应用,提高了财务报告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财务报告分析带来了新的机遇。

对我国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

对我国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

对我国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了解财务报表内在的逻辑关系,对于会计工作人员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我国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探讨。

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文件,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投资者决策和加强内部管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财务报表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新增加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个财务报表相互勾稽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信息。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作用及构成财务报表是一种商业交流工具,企业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总结性文件,它所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点或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综合分析为主要方法来认识企业的过程。

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

目前公认的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四大报表组成,附注为补充,即所谓的“四表一注”。

二、我国财务报表间逻辑关系概述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表的核心,是反映一个自然人或法人等组织拥有的经济资源以及对这些经济资源的最终求偿权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平衡关系,能够通过揭示企业的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及企业资本结构来反映企业的清偿债务和分配股利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财务状况”,因此资产负债表也被称为“财务状况表”。

利润表是财务人员以“收入-费用=利润”为平衡关系,编制了一张报表。

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深入解释企业净资产变化的原因,从而对未来的经营状况作出预测。

由此看来,利润表又可以理解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进一步说明,或看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一张附表。

早期利益相关者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在利润表之外,还需要一张报表来反映影响企业期初与期末财务状况变动的具体原因及其影响数量,以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某些规律与趋势,更好地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进而作出决策,此表即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报表的形成原理

财务报表的形成原理

财务报表的形成原理一、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1.1 财务报表的定义财务报表是企业按照一定格式和内容编制的,用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告。

1.2 财务报表的作用财务报表对于企业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 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财务报表,企业管理者能够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 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可以通过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潜力,以及评估企业的价值,从而做出投资决策。

- 为信用机构提供评估依据:信用机构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确定借款额度和利率。

- 为政府监管提供依据: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财务报表监管企业的合规性,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权益。

二、财务报表的组成要素2.1 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2 负债负债是企业在未来需要偿还的债务或义务。

2.3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剩余资产,即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剩下的部分。

2.4 收入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

2.5 费用费用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获取收入而发生的成本。

三、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3.1 核算实体原则财务报表的编制对象是核算实体,即独立的、可以进行财务核算的经济组织。

3.2 会计期间原则财务报表按照一定的会计期间进行编制,通常为一年。

3.3 会计货币计量原则财务报表应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3.4 持续经营原则财务报表应基于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进行编制,即企业将来具有继续经营的能力。

3.5 会计等式原则财务报表编制时需要符合会计等式的要求,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四、财务报表的编制流程4.1 收集和登记原始凭证企业在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时,需要收集并登记原始凭证,如购销合同、收付款凭证等。

4.2 分类和登记账户将原始凭证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进行分类,并登记到相应的账户中。

第五讲 财务报表体系及其逻辑

第五讲 财务报表体系及其逻辑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应付工资
5100
800 0
盈余公积
留存收益 总资产 9520 总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0
420
13 9520
货币资金1
3200
股东投资
筹资+
2
3 4 5 6 7 8
5100
-150
银行借款
土地
筹资+
投资投资经营经营经营+ 经营-
-5700 固定资产 -1600 采购原材料 -1200 生产 3000 -150 销售 预付给供应商
23
一、会计政策变更 二、会计估计变更

1. 坏账 2. 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 3. 固定资产的耐用年限与净残值 4. 无形资产的受益期 5. 收入确认中的估计等


三、前期差错更正 财务分析中要警惕企业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 其变更的情形,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处理有“反常识”色彩, 如有的上市公司在某些年度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出现负数,期间费用随意增减等。
2 3 4
3200
5100 -5700 -150
应收账款7
存货5 6 6
1300
2400 -2400 3600
其他流动资产
5
6 7 8 9 10 11 12 13
-1600
3000 -150 -400 -50 -130 -100 -100
7
固定资产3 无形资产4 短期借款2 应付账款5 股本 (实收资本)1 未分配利润13
表呢?
20
(一)
财务报表附注的基本内容 (二) 财务报表重要项目说明 (三)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四)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五)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六) 审计报告及其含义 (七) 分部报告

如何理解四大财务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何理解四大财务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何理解四大财务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1.四大财务报表关系的整体描述从时间上分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静态报表,是一张存量报表。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段时期内的利润、现金流量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情况的动态报表,它们是流量报表。

在四大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告的基石。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揭示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要素关系。

其中,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股东权益又进一步区分为“股东入资”(包括股本与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

而留存收益来自于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在利润表中“收入-费用=利润”。

将两个关系式结合起来,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来表示。

因此,我们说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平衡关系的资产负债表,既直观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关系,也间接反映了利润表中的收入、费用、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基本关系,这也正是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之所在。

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使得其他三张报表都只能是对资产负债表的某个或者某几个项目的补充说明。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关系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内在联系,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既奠定了复式簿记的理论基础,也奠定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还使得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相关财务比率分析成为可能。

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也可以从财务报表分析中得到体现。

通常来说,在资产负债表中:1.看左方,可以关注企业的资产规模、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了解企业的行业定位。

2.看右方,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来源方式、负债规模结构和自有资本实力。

3.左右对比看。

计算企业的偿债能力,判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4.前后对比看。

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发展变化趋势及原因,预测企业发展前景。

5.与现金流量表对比看。

了解企业现金周转能力和偿债能力。

财务报表的形成原理

财务报表的形成原理

财务报表的形成原理财务报表是企业向外界展示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重要工具。

它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规范编制的,其形成原理是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下面将从会计等方面探讨财务报表的形成原理。

一、会计基础会计基础是财务报表形成的基础,它包括会计主体、会计期间、货币计量、会计核算和会计确认等基本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的主体。

会计期间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的时间段,通常为一年。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和报告中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会计核算是指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记录和汇总的过程。

会计确认是指企业确认和核实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负债是企业所负的债务和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

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经济利益或增加资产的流入。

费用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经济支出或减少资产的流出。

三、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原则和规范。

主要包括会计实体、持续经营、会计分录、会计估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准则。

会计实体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继续经营下去。

会计分录是指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记录和汇总的过程。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事件进行估计和计算。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一定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表现形式。

利润表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和费用的表现形式。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表现形式。

四、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是财务报表形成的关键因素,包括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和及时性等方面。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可比性是指会计信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性。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对用户决策有用和价值的程度。

财务报表内部逻辑关系

财务报表内部逻辑关系

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在财务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是精确的,即各个项目之间可以构成等式。

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①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存货+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资产合计=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递延税款借项“预付账款”项目,反映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本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填列。

如“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应在本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项目内。

“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

关注该科目应结合“营业外支出”科目,它们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

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表示是“预收账款”项目。

分析公式:(a)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通常有以下几个:⒈流动比率。

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流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企业偿还短期负债不必动能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流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企业偿还短期负债需要动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企业的偿还能力有一定困难。

财务报表的形成原理

财务报表的形成原理

财务报表的形成原理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和管理者等各方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财务报表的形成原理可以分为会计核算原则、会计制度与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伦理等多个方面。

首先,会计核算原则是财务报表的形成原理之一,是指财务会计在处理财务业务时,必须遵循的会计方法、会计基础和会计假设等一系列规则。

会计核算原则有会计实体原则、会计持续经营原则、会计原价原则、货币计量原则、会计分期原则等,它们的作用是保证财务报表能够表达出真实、公正、合理的财务信息。

其次,会计制度与规范也是财务报表形成的关键原则之一。

会计制度是企业的会计制度规定,例如会计政策、会计程序、会计档案等。

其中,会计政策是贯彻会计核算原则的重要手段,一般包括会计核算、编制和报告等方面规定。

会计规范则包含个人和组织在会计实践过程中应遵循的规范项,例如会计业务操作规程、会计书证管理规范等。

第三,会计信息质量也是财务报表形成的要素之一。

信息质量是指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能否满足用户的需要,并表达出真实、完整、可比等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涉及财务报表审核、财务报表的披露和各种非财务因素的影响等众多方面,因此需要保证各种信息质量要素的完善性,例如准确性、完整性、可比性和及时性等。

最后,会计伦理也是财务报表形成的关键原则之一。

一方面,会计人员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证诚实、公正、勤勉的原则,正规会计师行业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有财报造假问题的企业,对于责任者限制高管的离职补贴也非常问政,处罚非常严厉。

综上所述,财务报表的形成原则包括会计核算原则、会计制度与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伦理等四个方面,这些要素的完善性和严谨性能够保证企业能够提供真实、公正、合理的财务信息,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和管理者等各方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财务报表是如何产生的讲诉

财务报表是如何产生的讲诉

第三章财务报表是如何产生的3.1 企业设立、筹建中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报表现在我们已经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了,看起来我们应该继续进行我们的第三张报表,现金流量表。

但是现在我们并不想马上让大家去看现金流量表,一方面是因为现金流量表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复杂的一张表,而更重要的是,虽然在前面已经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当中的每一个项目都仔细地进行了讨论,但是实际上可能有一些概念,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所以接下来想要进行的问题是,我们的报表是怎么产生的呢?也许有人会问,我们这门课是财务分析的课程,并不是会计课,不应该教大家怎么去做账。

事实上在这个部分当中,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想要教给大家如何去做账,那么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在这里我们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希望在这个过程当中,帮助大家更清楚地理解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当中的一些不容易理解清楚的概念。

第二个作用是我们说这门课程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大家去建立财务思维。

什么叫财务思维?财务思维的初级阶段就是你大概有这样一个感觉,当你作了一个不同的经济活动的时候,它会对你的报表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说这只是初级阶段。

可能有人会问财务思维的高级阶段是什么呢?财务思维的高级阶段是,你知道在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当中不同的因素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换句话说你可以用财务的语言去理解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

这是我们在课程往后进行的过程当中,希望逐步帮助大家去建立的一个概念。

那现在我们希望通过了解报表产生的过程帮助大家建立财务思维的初级阶段,就是你大概了解每一个交易活动发生会如何影响你的报表。

这个部分我们如何来进行讨论呢?我们知道实际的企业是非常复杂的。

一年当中可能会进行成千上万项的交易活动,我们不可能拿一个真实的企业过来,一条一条的去看,而且那也没有必要,因为其中很多都是重复的。

我们怎么做呢?在这里我虚构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非常的简单,它是刚刚设立的一个企业,在它设立的第一年,它一共发生了13项交易活动,我们就来看一看每一项交易活动发生之后,会对这个公司的报表产生什么影响?大家可以想象,当我们把这13项经济活动都讨论完了之后,实际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个企业的报表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报表的诞生和内在逻辑
对于新公司来说,什么才是头等大事?
搞定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似乎到了要试着了解现金流量表的时候了。先不急,我们先得了解财务报表的产生和逻辑架构,建立一个初级的财务思维,到时候再了解现金流量表,便自然水到渠成。
一家刚成立的公司在去年一整年共进行了13项经济活动(见表3),这些经济活动会对这家公司的报表产生什么影响呢?了解了这些影响,我们也就知道财务报表是如何产生的了。
但是,这家企业的货币资金却只增加了3000万元,其他1300万元属于应收账款。
另外,这家公司给客户发了货,也就同时失去了这批货,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上,其存货理应减少。鉴于已卖出产品的成本是3100万元,因此被减少的存货金额也应当是3100万元。
与此同时,这3100万元便转化为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一项。
那么,营业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它们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营业成本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那些被卖掉的产品的生产成本。
以上就是生产成本如何一步一步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过程:它首先被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一项中;这之后,随着存货被卖掉,生产成本便被反映在利润表的营业成本当中。
为什么会有人做赔本的买卖?
固定成本“搞出”了什么乱子?
有人说,仅仅扩大产量而不扩大销量,可以增加毛利润。毛利润是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差额。那么,不扩大销量,营业收入没有增加,利润自然也不会增加,这句话显然是错误的。但为什么有人会作出这样的判断呢?
晖平的公司去年生产1000件产品一共产生了1000万元的固定成本和1000万元的变动成本,生产成本总额达到了2000万元。这笔生产成本被记录在资产负债表当中的存货一项中。随后,晖平把这1000件产品全部都卖掉了,这也意味着这项价值2000万元的存货已经全部转化为利润表当中的营业成本。
制造费用(Manufacturing Overhead):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记入产品或劳务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对一家企业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这家新成立的公司生产一件产品的变动成本是60元,固定成本是40元,也就是说,这家公司生产一件产品所耗费的成本是100元。现在,另一家公司给它下了一个单品价格为80元的订单,要是接下来,它的每个产品就要面临20元的亏损。看上去,这是一笔一定要叫停的交易,然而,这家新公司的老板却最终接下了这笔生意,这是怎么回事呢?
之后,这家公司进行了自己开创以来的第二个交易——它向银行贷款5100万元。显然,这家公司的货币资金将会因此增加5100万元,而这家公司的短期借款也会因此增加5100万元。因此,当这张资产负债表上出现三个项目之后,它依然满足“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基本逻辑。
在这两个交易活动进行完毕之后,这个公司的资金就全部到位了,接下来它便要购置固定资产了。所以这家公司的第三项经济活动便是,支出5700万元货币资金来购置厂房、设备以及办公家具。这家公司因此多了5700万元固定资产,但其资产总量却并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有资产结构。具体来说,就是5700万元的货币资金变成了5700万元固定资产。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那些总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材料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
固定成本(Fixed Cost):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到这里,我们才算是在财务报表中记录了这个交易涉及的各项数据。这个交易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谓非常复杂,我们得一项一项看,这笔交易到底使这家公司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各自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家公司的货币资金增加了3000万元,应收账款增加了1300万元,库存减少了3100万元,那么,这家公司的资产发生了什么变化呢?3000万元+1300万元-3100万元=1200万元。显然,这家公司的资产增加了1200万元。
这家公司的一项资产增加了2400万元,同时另一项资产减少了1600万元,而负债增加了800万元,显然,当这项交易发生之后,这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同样满足“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基本关系。
在采购了原材料之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生产产品了。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它把2400万元的原材料全都用掉了,此外还为公司的水电开支和员工的工资支付了1200万元的现金。以上这些经济活动又将如何影响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呢?
生产成本在哪里?
目前,这家公司的资金已经到位,并且完成了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接下来就要进行生产了。因此,这家公司的第五项经济活动是,采购原材料。
它采购了价值2400万元的原材料,但却只支付了1600万元给它的供应商。这项经济活动会如何影响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呢?
首先,这家企业多了2400万元的原材料,也就是多了2400万元的存货;同时,这家公司支付给供应商1600万元现金,所以货币资金会减少1600万元;另外,这家公司还欠供应商800万元,也就是说还有800万元的应付账款没有付出,这属于它的负债项目。
这项经济活动的“战线”拉得很长,我们得一步一步分解它,才能了解它对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所产生的影响。
这家公司跟客户签订了一份价值4300万元的合同,并且给客户发了货,因此它获得了4300万元的营业收入。有人说,这家企业明明只收到了3000万元现款,为什么会获得4300万元的营业收入呢?其实,获得多少收入取决于客户愿意付多少金钱,以及企业自身是否已经将产品转移给了客户。这家新公司给客户发了货,客户也承诺付款4300万元,因此,它的营业收入当然应该是4300万元,而不仅仅是已经收到的3000万元。
第四项经济活动是,花费150万元获得了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在中国,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因此,在少了150万元货币资金的同时,这家公司获得了价值150万元的无形资产。这家公司的资产总量依旧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变化的只是资产结构,也就是150万元的货币资金变成了150万元的无形资产。
到这个交呢?大家可以想象,它接下来就要投产了。那么投产之后,这个企业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行为呢?
销售活动对财务报表有什么影响?
有了设备和厂房,请了工人,也生产出了产品,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产品卖出去。因此,这家新公司所进行的第七项经济活动便是——卖出产品。于是这家企业和客户签订了一项合同,金额是4300万元,截止到交易年年末,它从客户那里收到了3000万元的现金,还有1300万元欠款没有结算。
让我们来看一看生产的过程吧。生产产品需要付出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支付给工人的工资、生产车间的水电支出,还包括厂房设备的折旧等。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产成本虽然带着“成本”两个字,但它并不在利润表上,而在资产负债表上,具体而言,就是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中。
既然记录在资产负债表里的成本是生产成本,那利润表中的成本又叫什么?它的名字叫作营业成本——卖出产成品之后,企业虽然获得了一笔收入,却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这些交易产生的直接损失便是所谓的营业成本。刚才说到的体现在“存货”中的产品接下来就会被卖掉,而一旦被卖掉,企业就失去了这些产品,它们变成了我们获得收入过程中的成本,即营业成本。
今年,晖平的公司生产了2000件产品,产生了2000万元的变动成本;此外,由于固定成本不受产品产量的限制,因而晖平的公司今年依旧产生了1000万元的固定成本。可遗憾的是,晖平的公司今年错误地预测了市场,它只卖掉了1000件产品。因此,会有50%的生产成本随着产品的销售而进入利润表的营业成本当中,剩下50%的成本则仍然保留在存货里。也就是说,晖平的公司今年会产生1500万元的存货和1500万元的营业成本。
首先,原材料一定是减少的,减少金额达到了2400万元;其次,货币资金也一定是减少的,这部分减少的货币资金被企业用来支付员工的工资和公司的水电用度——也就是说,货币资金会减少1200万元。那么这2400万元的原材料和1200万元的员工工资、水电用度换来了什么呢?显然,是产品。产品属于存货,所以,在这项经济活动中,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上一定会增加3600万元的产成品存货。
那负债又有什么变化呢?我们发现没有。
再来看看股东权益,好像也没有。
那完蛋了,这张报表一定是出了问题。因为负债和股东权益之和一定要等于资产,所以怎么会有资产一直在涨,负债和股东权益却一动不动的情况呢?问题出在哪儿了?
实际上,企业的收入在扣除了成本费用、税务开支、分配利润之后,还剩下了一部分,这部分就是所谓的未分配利润。而未分配利润恰恰是一项股东权益,是股东对公司追加的投资。这样一来,这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就将重新建立资产等于负债加股东权益的关系。因此,现在这种资产不等于负债加股东权益的情况,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
这家企业从事的第一项经济活动,就是设立这家公司,为此,股东投入了3200万元,这也就是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这个项目。既然这笔钱是股东投入的,股东投入这笔钱之后,自然就在公司开始享受权益,这笔钱也就被归入股东权益中的股本这一项,股本就因此而增加了3200万元。
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在这张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和股本的数字相等,而且它们根本就是记录了同一笔资金的动态。紧接着,我们发现,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哪怕真的只记录了一笔交易,这张资产负债表依然满足自身的最基本的逻辑,即“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什么是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又包括生产车间的水电开支、厂房设备的折旧等。这些生产成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作“变动成本”,另外一种叫作“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指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这一类成本,也就是说,每多生产一件产品,企业就会在这个项目上多投入一份成本。而固定成本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无论产量多少,数额都不会发生变化的一类成本。显然,原材料就属于变动成本,厂房设备的折旧则是一种固定成本。那么,人工属于什么成本呢?如果企业支付的是固定工资,那人工便应该属于固定成本;如果企业以计件的形式支付工资,那人工便应该属于变动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