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金属制品检验规范(doc 21页)

合集下载

金属制品检验标准

金属制品检验标准

金属制品检验标准1. 引言金属制品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金属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严格的金属制品检验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金属制品检验标准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2. 检验标准的制定金属制品检验标准的制定需遵循以下原则:- 标准的制定应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标准应科学合理,确保对金属制品质量的评估准确可靠。

- 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方便实际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3. 检验项目金属制品的检验项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下为常见的检验项目:1. 尺寸和外观检验:检查金属制品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 化学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金属制品中不同元素的含量,确保符合指定的化学成分要求。

3. 物理性能检验: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方面的测试,以评估金属制品的力学性能。

4. 表面涂层检验:检查金属制品的表面涂层质量、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5. 焊接性能检验:对焊接接头进行检测,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强度。

6. 包装和标识检验:检查金属制品的包装和标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 检验流程金属制品的检验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准备工作:制定检验计划、确定检验方法、准备检验设备和材料等。

2. 取样:按照规定的取样方法,从批量生产的金属制品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3. 检验操作:根据检验标准要求,进行相应的检验操作和测试。

包括测量尺寸、化学分析、机械性能测试等。

4. 结果评定:根据检验结果,评定金属制品是否合格。

若合格,则进行下一步处理;若不合格,则进行处理或调查原因。

5. 报告编制: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记录检验方法、结果和评定结论等。

6. 结论处理:根据检验结果和评定结论,对金属制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合格品出厂、返工或报废等。

5. 结论金属制品检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金属制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检验标准,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检验,可以有效提高金属制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12.203.12-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汇流排检验

12.203.12-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汇流排检验

Q/ZX 12.203.12 – 2001<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

>内部公开▲ Q/ZX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QQ/ZX 12.203.12 - 20012001-06-18 发布 2001-07-01 实施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 布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汇流排检验Q/ZX 12.203.12 – 2001<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

>内部公开▲目 次前言............................................................................................................Ⅱ 1 范围 ..................................................................... 1 2 引用标准 ................................................................. 1 3 汇流排加工及检验 (1)3.1 汇流排的表面质量要求 ............................................. 1 3.2 汇流排的性能质量要求 ............................................. 1 3.3汇流排的验收方法 (2)前言为了提高金属结构件生产制造质量,加强对金属制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保证结构件设计要求的完全贯彻和实施,特编写本系列标准。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为系列标准:Q/ZX 12.203.1-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板金冷冲压加工及检验》Q/ZX 12.203.2-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机械切削加工检验》Q/ZX 12.203.3-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铸造加工及检验》Q/ZX 12.203.4-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铝及铝型材加工及检验》Q/ZX 12.203.5-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焊接加工及检验》Q/ZX 12.203.6-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Q/ZX 12.203.7-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化学处理层的质量检验》Q/ZX 12.203.8-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涂覆加工检验》Q/ZX 12.203.9-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丝印加工检验》Q/ZX 12.203.10-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紧固件加工检验》Q/ZX 12.203.11-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机柜装配检验》Q/ZX 12.203.12-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汇流排检验》本标准是《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第12部分。

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doc 30页)

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doc 30页)

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doc 30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要求2005 发布实施目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 (5)2引用规范性文件 (5)3术语和定义 (5)3.1环境物质 (5)3.2含有 (5)3.3杂质 (5)3.4管理级别 (6)3.5CAS (6)3.6禁止使用 (6)3.7N.D. (6)4环境物质管理的要求 (6)4.1环境物质描述 (6)4.2RoHS指令规定的禁止使用物质在电气设备中的主要用途 (7)4.3环境物质使用和控制要求 (8)4.4包装材料限制物质(重金属)Heavy metal in packing material (14)4.5电池限制物质要求 (16)5环境物质测试 (16)5.1总要求 (16)5.2包装材料重金属含量 Heavy metal in packing material (17)5.3测试设备要求 (18)附录A (资料性附录)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相关法律法规和使用实例说明 (18)前言本标准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产品标准中的环境物质要求部分。

本标准通过明确中兴通讯产品的部件或设备中所含环境管理物质中的禁止使用物质和限制使用物质,使ZTE产品符合环保要求、遵守法令、保护地球环境以及减轻系统影响。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

部提出,技术中心规划发展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于2005年3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于2005年*月首次修订。

本标准修订人: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兴通讯绿色终端产品中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最大含量的要求以及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兴通讯终端产品的绿色材料采购、供应商绿色材料认证以及绿色终端产品的研发选型。

手机五金件检验标准 v1.0

手机五金件检验标准 v1.0

深圳市语信时代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目录1目的 (3)2适用范围 (3)3定义 (3)3.1 不良缺陷区域(面)定义 (3)3.2 缺陷代码对照表 (3)3.3 缺陷类别定义: (3)4 检验标准 (3)4.1 检验条件及环境 (3)4.2检验条件及环境 (4)4.3外观点、线、面标准,见表2 (4)4.4 五金其它缺陷判定,见表3 (5)5尺寸检验: (6)6 整机装配外观检验 (6)7五金喷砂件检验 (7)8五金件电镀检验 (8)8.1电镀件外观检验电镀件外观参考4.3及4.4 (8)8.2电镀件特殊检验 (8)9五金拉丝件(外观件)检验 (10)9.1 拉丝外观检验见下表(点、线、面缺陷可参考4.3) (10)9.2 五金拉丝件(外观件)特殊检验 (10)10五金抛光件检验 (11)10.1抛光外观检验参考4.3—4.4标准 (11)10.2五金抛光件特殊检验 (11)11 丝印检验 (12)11.1丝印的外观检验见下表6(点、线、面缺陷可参考4.3) (12)11.2丝印的特殊检验 (13)12其他可靠性测试 (14)13包装要求 (15)13.1包装检验 (15)13.2现品票要求 (15)14参考资料 (15)1 目的统一本公司的手机塑胶件标准,作为指导测试人员、生产人员和检验人员对产品检验的依据,用以规范和统一塑胶件检验标准。

同时可作为批量生产前的评审依据。

2 适用范围本标准建立了塑胶件的外观、可靠性、装配等方面的测试检验标准,适用于深爱所有系列手机塑胶件。

用以规范和统一公司内部、供应商、协作生产厂对部件等检查。

注:若新产品不断出现或本标准中的项目涉及不到,应根据公司要求在本标准中加入未涉及到的项目或修正本标准。

3 定义3.1 不良缺陷区域(面)定义3.11 A面:在使用过程中总能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手机正面,翻盖内外壳,按键板面,LCD;3.12 B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常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手机上、下、左、右四个侧面、天线;3.13 C面: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被客户注意到的表面部分,如:手机背面(含电池面)、I/O端口;3.14 D面:在使用过程中决不会被客户看见的表面部分,如:手机正常使用时非暴露面(机芯背面, 电池内面,底壳内面)。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板金冷冲压加工及检验前言为了提高金属结构件生产制造质量,加强对金属制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保证结构件设计要求的完全贯彻和实施,特编写本系列标准。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为系列标准:Q/ZX 12.203.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板金冷冲压加工及检验》Q/ZX 12.203.2《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机械切削加工检验》Q/ZX 12.203.3《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铸造加工及检验》Q/ZX 12.203.4《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铝及铝型材加工及检验》Q/ZX 12.203.5《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焊接加工及检验》Q/ZX 12.203.6《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Q/ZX 12.203.7《金属制品检验规范-化学处理层的质量检验》Q/ZX 12.203.8《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涂覆加工检验》Q/ZX 12.203.9《金属制品检验规范-丝印加工检验》Q/ZX 12.203.10《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紧固件加工检验》Q/ZX 12.203.1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机柜装配检验》Q/ZX 12.203.12《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汇流排检验》本标准是《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的第1部分。

本标准由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质企中心工艺部提出,技术中心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企中心工艺部。

本标准起草人:万东霞。

本标准于2001年3月首次发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对板金冷冲压件加工过程的监督内容及成品检验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外协加工板金冷冲压件。

2 引用标准GB/T 1184—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804—92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3914—92 冲压件尺寸公差GB/T 13915—92冲压件角度公差GB/T 13916—92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GB/T 15055—94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GB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验)3 检验内容 3.1 板材3.1.1 板材的选择严格按图纸要求选材。

五金产品检验规范

五金产品检验规范

五金产品检验规范1.目的为了确保我司产品品质达到客戶及图纸要求,并提高公司之信誉。

2.适用范围我司所有出货之成品。

3.职责品质部检验人员负责执行本规定,品质部管理者负责监督执行并视产品实际情况制定、修改本规定。

4.定义4.1 合格品:符合图纸上的所有尺寸、外观、特性规格与客户特定要求等相应要求。

4.2 不合格品:不符合图纸上的所有尺寸、外观、特性规格与客户特定要求等相应要求。

5.检验器具5.1 必须使用检验过的检具与检测仪器。

5.2 开始检验工作前检测仪器与检具必须进行校验(校验具体参照《检测设备使用规范》中的检验方法)。

6.检验数量标准6.1 一张图纸产品数量在50个以内的原则上只对图纸有注明测量公差的尺寸与螺纹进行全数检验;数量在50个以上的产品,通过营业与客户商讨确认抽检方法。

6.2 图纸无注明测量公差的尺寸检验数量标准:6.2.1 一张图纸产品数量在1到10个的全数检验。

6.2.2 一张图纸产品数量在10个以上到50个的抽检不少于10个。

6.2.3 一张图纸产品数量在50个以上原则上按MIL-STD-105E(等同GB2828-87)Ⅱ级检查水平一次抽样进行,AQL值轻微0.65、严重0.4,客户有特别抽检要求的通过营业与客户商讨确认抽检方法。

7. 检验项目:7.1 图纸的确认7.1.1图纸是否和产品一去致。

7.1.2材质的确认。

(常见的材质有:铁,铝,不锈钢,铜,钨钢等)7.1.3热处理。

(淬火,高周波等)7.1.4电镀。

(黑染,镀锌,无电解镀镍,镀铬,氧化等)7.1.5图纸下方标题栏及特别要求确认。

7.2 外观7.2.1 表面分区7.2.2 外观检验标准7.2.3 检验条件a) 灯光强度:相当于2支40W日光灯管约1米距离直射制品表面的环境中。

b) 目视角度:目视角度45~90°。

c) 目视距离:目视距离一般30~40cm左右。

d) 视力要求:视力1.0以上,弱视和色肓者不宜进行外观检验。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板金冷冲压加工及检验前言为了提高金属结构件生产制造质量,加强对金属制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保证结构件设计要求的完全贯彻和实施,特编写本系列标准。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为系列标准:Q/ZX 12.203.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板金冷冲压加工及检验》Q/ZX 12.203.2《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机械切削加工检验》Q/ZX 12.203.3《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铸造加工及检验》Q/ZX 12.203.4《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铝及铝型材加工及检验》Q/ZX 12.203.5《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焊接加工及检验》Q/ZX 12.203.6《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Q/ZX 12.203.7《金属制品检验规范-化学处理层的质量检验》Q/ZX 12.203.8《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涂覆加工检验》Q/ZX 12.203.9《金属制品检验规范-丝印加工检验》Q/ZX 12.203.10《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紧固件加工检验》Q/ZX 12.203.1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机柜装配检验》Q/ZX 12.203.12《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汇流排检验》本标准是《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的第1部分。

本标准由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质企中心工艺部提出,技术中心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企中心工艺部。

本标准起草人:万东霞。

本标准于2001年3月首次发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对板金冷冲压件加工过程的监督内容及成品检验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外协加工板金冷冲压件。

2 引用标准GB/T 1184—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804—92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3914—92 冲压件尺寸公差GB/T 13915—92 冲压件角度公差GB/T 13916—92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GB/T 15055—94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GB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验)3 检验内容3.1 板材3.1.1 板材的选择严格按图纸要求选材。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参考模板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参考模板

Q/ZX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QQ/ZX 12.203.6 - 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2001-06-18 发布 2001-07-01实施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Q/ZX 12.203.6 – 2001目次前言 (Ⅲ)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镀覆检验 (3)3.1 表面处理生产条件的控制 (3)3.1.1 环境 (3)3.1.2 设备和仪器仪表 (3)3.1.3 材料 (3)3.1.4 水质、镀液 (3)3.1.5 鉴定状态的保持 (3)3.2 镀覆前的质量要求 (3)3.2.1 清除油渍 (3)3.2.2 清除杂质 (4)3.2.3 清理焊缝 (4)3.2.4 热处理后表面清理 (4)3.2.5 消除应力 (4)3.2.6 忌除油方法的零件 (4)3.2.7 镀覆前零件表面性能处理后的时间要求 (4)3.2.8 除油质量要求 (4)3.3 镀覆后涂覆前的质量要求 (4)3.3.1 除氢要求 (4)3.3.2 除氢零件时间的要求 (5)3.3.3 不良镀覆件返工后的除氢要求 (5)3.4 各种镀层表面质量和性能的要求 (5)3.4.1 表面质量(目检) (5)3.4.2 性能要求 (5)3.4.3 目检方法 (5)3.5 抗腐蚀性的要求(非紧固件要求) (5)3.5.1 传统盐雾腐蚀试验要求 (5)3.5.2 试验后试样基本要求 (6)3.5.3 循环腐蚀试验要求 (8)3.6 结合力质量要求和测试 (8)3.6.1 质量要求 (8)3.6.2 测试方法 (9)3.7 镀层厚度要求和测试方法 (9)3.7.1 镀层厚度要求 (9)3.7.2 测试方法 (9)3.8 孔隙率检验 (9)3.8.1 测试方法 (9)3.8.2 质量要求 (10)3.9 镀层的硬度检测 (10)3.9.1 检测工具 (10)3.9.2 硬度的确定 (11)3.9.3 压痕深度与对角线之间的近似关系 (12)3.10 镀层的耐磨试验 (12)3.11 镀层的氢脆检验 (12)3.11.1 验收规则 (12)3.11.2 验收方法 (12)3.12 镀锌件的质量要求 (13)3.12.1 防护性分级 (13)3.12.2 镀层 (13)3.12.3 不允许缺陷 (13)3.12.4 允许缺陷 (13)3.12.5 局部镀锌零件允许缺陷 (13)3.13 镀铜镀镍件的质量要求 (14)3.13.1 颜色 (14)3.13.2 镀层 (14)3.13.3 允许的缺陷 (14)3.13.4 不允许缺陷 (14)3.14 镀黑镍的质量要求 (14)3.14.1 颜色 (14)3.14.2 厚度 (14)3.14.3 镀层 (14)3.14.4 允许缺陷 (14)3.14.5 不允许缺陷 (15)3.15 镀硬铬件的质量要求 (15)3.15.1 颜色 (15)3.15.2 镀层 (15)3.15.3 不允许缺陷 (15)3.15.4 允许缺陷 (15)3.16 装饰铬镀层质量要求 (15)3.16.1 外观 (15)3.16.2 厚度 (16)3.16.3 孔隙率 (16)3.16.4 耐腐蚀性 (16)3.17 镀覆件的验收 (16)3.17.1 镀覆零件性能检验项目 (16)3.17.2 表面质量验收 (16)3.17.3 防护性能验收 (16)3.17.4 试样件要求 (16)3.17.5 采用固定样本检验方法 (17)Q/ZX 12.203.6 - 2001前言为了提高金属结构件生产制造质量,加强对金属制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保证结构件设计要求的完全贯彻和实施,特编写本系列标准。

金产品检验规范

金产品检验规范
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R角”过大: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焊接疤痕:产品焊接后未经打磨刨光而残留的凸起疤痕。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内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C面
1
注点
(直线状、点状)
D<,S<,DS>30
3
5
7
<D<,<S<,DS>50
1
2
3
<D<,<S<,DS>50
0
1
2
2
硬划痕、碰伤
<L<,W<,DS>50
1
1
2
<L<,W<,DS>50
0
0
1
3
软划痕
L<4,W<,DS>30
2
3
5
4<L<8,<W<,DS>50
1
2
3
8<L<10,W<,DS>50
0
1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对而在喷涂件表面出现凹痕或小坑。
飞油:超出了规定的喷涂区域。
剥落:产品表面出现涂层脱落的现象。
色差:产品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中兴通讯GSM产品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中兴通讯GSM产品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中兴通讯GSM产品工程质量检查标准1、本检查标准仅作为施工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及完工时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和质量检查。

2、本检查标准所列的内容不作为工程施工和验收的规范(特别是含土建的交钥匙工程),具体规范标准请参照相关的技术文件资料。

凡与保证项目要求不符的,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属严重错误;凡与产品验收规范中含“必须”和“严禁”字样的条款不符的过程和结果均为严重错误,其它为一般错误,本标准所列指标与产品验收规范不一致的以产品验收规范为准,一般错误如引起严重后果可作为严重错误。

本标准中未列出的但与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不符的仍属错误。

3、本标准适用产品:GSM产品;4、本标准解释权归ZTE市场中心工程部。

1机房环境条件1.1保证项目(每设备现场不满足要求,应签署备忘录,否则为一处严重错误)1.1.1安装设备时,机房土建、装修工程应完工;1.1.2机房门窗及通到户外的过线孔密封良好;1.1.3机房地面、墙面、天花板或室内其它物件上无明显水迹,有空气调节设备;1.1.4机房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或腐蚀性、强热源的物体。

1.1.5机房内配备消防器材并在有效期内;2机架、支架、槽道安装2.1保证项目(每机架、每条支架或每条槽道不满足要求为一处严重错误)2.1.1机架按设计文件安装,机架安装位置偏差符合设计偏差范围(无设计文件时应符合用户要求,并得到用户签字认可);2.1.2走线槽道安装位置偏差不超过50mm;2.1.3机架(配线架、电源柜等)垂直误差不超过机架高度的1‰;2.1.4多机架并排时主走道侧成直线,整列机架面在同一平面,偏差不大于5mm;2.1.5和相邻同类机架高低一致、偏差不大于2mm;2.1.6机架(设备)座实、不可摇动,固定设备的螺栓必须拧紧,弹簧垫压平,每机架安装平面不合要求的螺栓不得超过1个;2.1.7配发绝缘地脚安装时,必须保证膨胀螺栓和机架绝缘;2.1.8绝缘地脚压板安装到位,每机架安装平面不合要求的地脚不得超过1个;2.1.9走道支(吊)架牢固、垂直误差不超过高度的1‰;2.1.10相邻机架紧密靠拢,缝隙不超过3mm;2.1.11底座应做防腐防锈处理;2.1.12室内走线槽道、走线架平整光洁、无毛刺;2.1.13要求做抗震加固处理的机架(设备)应有抗震加固处理,抗震地脚附件齐全,安装正确;2.1.14机框安装卡到位并牢固固定(每机框不满足要求为一处错误)。

金属件检验标准

金属件检验标准

检验及检测标准1、目的为了保证金属件的质量,符合产品生产的需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金属件的检验。

3、检验内容3.1 金属件尺寸、形状、表面质量。

3.2 焊缝数量、长度、煅焊、焊缝表面质量。

3.3 表面喷塑质量、色泽。

3.4 表面油漆质量、色泽。

3.5 表面镀锌质量。

3.6 表面发黑质量。

3.7 弹簧尺寸、形状。

3.8 精密铸造零件尺寸及表面质量。

4、检验方法4.1 用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检验。

4.2 用观察法进行表面形状、色泽、平滑检验。

4.3 用对比法按封样进行检验。

4.4 冲压件按5%抽检,加工件按10%抽检。

5、检验标准5.1 零件的尺寸及形状以图纸标注尺寸为准,尺寸公差及配合按GB1801-79尺寸为准。

形状及位置公差按GB1184-80为准,未注明公差尺寸的权限偏差按GB1804-79为准,精铸件、冲压件按H13、h13或JS13检验,焊接、剪切、折边件按H14、h14或JS14检验。

5.2冲压件等构件尖角及棱角处光滑,无飞边,毛刺,不会伤人。

5.3 焊缝需平整,牢固,无假焊,无焊渣。

5.4 精铸件表面光洁,无沙眼、气孔。

浇胃口处割磨平整,无缺陷。

5.5 喷塑件表面必须经过去油、除锈、磷化、烘干处理,附着力好,喷塑厚度均匀,喷塑处用刀片划割纺1×1㎡左右,再用橡皮擦无剥落现象,色泽与封样无明显差异,无漏喷;不需喷塑处(如螺孔)应保护或喷塑后用绞刀、丝攻等修复。

5.6 油漆要先除锈,上防腐漆,再喷漆。

色泽与封样无明显差异,无漏喷漆,油漆种类必须符合要求。

5.7 镀锌、发黑件需色泽均匀、无漏镀、无锈斑等。

5.8 弹簧技术条件按GB1239-89检测。

6、检验结论6.1 冲压件按5%进行抽检,如有抽样数10%以上不合格的,则退回车间或外协单位,经自检合格后再送检,如还有5-10%不合格,再抽检10%,如仍有抽样数3%不合格,则退回,如在抽样数3%以下不合格,则按合格验收.6.2 加工件按10%抽检,不合格零件在不大于上一款允许比例时按合格验收,如超过则全部退回车间或外协单位返修,经自检合格后再送检,如还有5-10%不合格,再抽检10%,如仍有抽样数3%不合格,则退回,如在抽样数3%以下不合格,则按合格验收。

检验作业指导书(中兴)3

检验作业指导书(中兴)3

按附表 A

b. 包装箱的所有板材均选用 9mm 胶合板组合层数为 7 层的针叶树材、Ⅲ类、
二等胶合板。
c. 包装箱所用木方、枕木、滑木等材料应不小于 18mm,胶合板组合层数为
11 层,且满足出口免熏蒸的要求。
d. 滑木之间的间距一般设置在 780 mm~1900mm。滑木与端面之间的距离一
般设置为 250mm;当箱体外口长度尺寸小于 950mm 时,滑木可以与端面平
B
6.4 附表 D:螺栓等级
抗拉强度σb,Mpa
名称
470~630
铁塔检验指导书
伸长率δ5,%
编 内号部公开▲
21
KXIQC-131
螺栓等级 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 对 应 使 用 螺 母 级
4.8 级 ≥400MPa ≥320MPa 别 4 级
6.8 级 ≥600MPa ≥480MPa 6 级
6.5 附表 E:图纸标注的尺寸公差
螺 栓直径 13.5 17.5 21.5 23.5 26 29 32 38~50

(M12) (M16) (M20) (M22) (M24) (M27) (M30) (M36~M48)
允 许+0.43
+0.52
+0.84
+1.0
0.0
0.0
0.0
0.0
偏差
圆度
1.00
1.50
垂直度
应不大于板厚的 3%,且单层板不得大于 2.0,多层板迭组合不得大于
GB 700-1988 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 1591-1988
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 9787-1988热轧等边角钢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8162-1999结构用无缝钢管

金件检验规范

金件检验规范

金件检验规范(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五金件检验规范1.目的及适及范围:1.1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五金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五金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1.2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金属五金件制成的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品,及小五金件(如螺丝,卯钉,卡扣等)的检验与验收。

2. 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本规范若与零件图/规格相抵触, 则以零件图/规格为优先本规范若与参考文件相抵触, 则以本规范为优先3. 内容:3.1 术语:刮伤---手指感觉不出之线凹痕或痕迹。

裂缝---材料部份断裂,典型的例子是以生在折弯引伸加工之外侧,因内/外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的裂纹和细小开裂。

披锋---剪切或冲压导致残留不平整边缘,模具设计需使客人接触到的披锋减至最少。

梗屎---通常此种痕迹产生与压印及冲压成型有关。

氧化---材料与空气中的氧起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特性:如生锈。

凹凸痕---表面异常凸起或凹陷。

擦伤---指材料表面因互相接触摩擦所导致的损伤。

污渍---一般为加工过程中,不明油渍或污物附着造成。

拉模---一般为加工过程中,因冲制拉伸或卸料不良导致。

变形/翘曲---五金件因内/外力而造成的整体的变形。

材质不符---使用非指定的材质。

焊痕---焊接所留下的痕迹。

喷溅---点焊时,从焊件贴合面或电极与焊件接触面间飞出熔化金属颗粒的现象。

脱焊---焊点分离。

错位---指焊件未正确定位。

错件---未依规定零件。

混料---混有不同规格的物料。

少件---少于标准数量.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细碎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手印---在五金件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12[1][1].203.9-2005金属制品检验——丝印加工检验

12[1][1].203.9-2005金属制品检验——丝印加工检验

内部公开▲Q/ZX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Q/ZX 12.203.9–2005代替Q/ZX 12.203.9-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丝印加工检验2005-07-11 发布 2005-07-18 实施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内部公开▲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丝印检验 (1)3.1 总则 (1)3.2 铭牌、面板零件(金属)的丝印要求 (1)3.2.1 位置 (1)3.2.2 颜色 (1)3.2.3 抗化学溶剂性 (1)3.2.4 耐磨擦性 (2)3.2.5 耐久性 (2)3.2.6 硬度 (2)3.2.7 不允许的缺陷 (2)3.3 丝印零件的验收方法 (2)前言为了提高金属结构件生产制造质量,加强对金属制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保证结构件设计要求的完全贯彻和实施,特编写《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标准。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为系列标准,包括:Q/ZX 12.203.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板金冷冲压加工及检验》Q/ZX 12.203.2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机械切削加工检验》Q/ZX 12.203.3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铸造加工及检验》Q/ZX 12.203.4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铝及铝型材加工及检验》Q/ZX 12.203.5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焊接加工及检验》Q/ZX 12.203.6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Q/ZX 12.203.7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化学处理层的质量检验》Q/ZX 12.203.8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涂覆加工检验》Q/ZX 12.203.9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丝印加工检验》Q/ZX 12.203.10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紧固件加工检验》Q/ZX 12.203.1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机柜装配检验》Q/ZX 12.203.12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汇流排检验》本标准是第9部分。

【企业-标准规范】手机五金件测试规范(WORD档)

【企业-标准规范】手机五金件测试规范(WORD档)

手机五金件测试规范1前言32范围 33规范性引用文件34术语和定义34.1缺陷定义 45缺陷代码对照表56手机检验条件及环境 67螺钉或螺母的检验67.1螺钉或螺母的外观检验67.2耐腐蚀性测试77.3扭矩测试 78金属装饰片(如铝片等)的检验 78.1外观检查 78.2耐划伤性测试88.3耐腐蚀性测试98.4镀层附着力测试98.5硬度测试 99尺寸及配合检查910金属屏蔽罩的检验10 10.1外观检查 1010.2变形量检查10 10.3耐腐蚀性测试11 10.4可焊性试验111 前言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在于生产手机的研发、试生产、IQC来料检验、QA增强性试验等各个阶段对手机五金件的检验。

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手机上所采用五金件的外观检查及性能测试(只针对结构性能)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的的手机五金件检验,并且适用于手机的研发、试生产、IQC来料检验、QA增强性试验等各个阶段。

3 规范性引用文件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对于企业标准部分没有写出年代号,使用时应以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GB/T 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QJ2028-90 镀覆层可焊性试验方法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 缺陷定义漏镀应该电镀的地方没有电镀。

镀层脱落由于镀层附着力不好造成镀层与基材之间有分离。

锈斑由于没有电镀好,造成基材与外界环境接触而发生了化学反应。

麻点电镀层表面出现的颗粒状缺陷。

烧焦由于电镀时电流过大等原因而造成的不良缺陷。

凹坑电镀工艺没有控制好造成电镀件表面有小坑。

碰伤受到外力作用造成零件表面有损坏。

毛刺在零件边缘处有多余的废料。

气泡零件表面局部区域有镀层鼓起的现象。

粗糙镀层表面不光滑。

细划伤没有深度的划痕。

硬划伤有深度的划痕。

色泽不均零件表面的光泽与颜色呈现出不均匀的现象。

翘曲/变形零件表面不平整。

油污附在零件表面的油垢。

5 缺陷代码对照表缺陷代码对照表见表1。

中兴电渡规范

中兴电渡规范

内部公开▲Q/ZX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Q/ZX 12.206.9-2006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锡电镀层2006-4-10 发布 2006-5-8实施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镀层分类设计要求 (2)5工艺过程要求 (3)6锡电镀层的质量要求 (5)7镀层表面质量和性能的检验方法 (6)8镀件验收规则 (7)参考文献 (10)前言为了提高金属电镀和化学处理件生产制造质量,加强对电镀和化学处理制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并为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质量验收和试验方法提供标准,同时为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特编写本系列标准。

《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为系列标准:a)Q/ZX 12.206.1《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锌电镀层》;b)Q/ZX 12.206.2《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铝合金化学导电氧化》;c)Q/ZX 12.206.3《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镍电镀层》;d)Q/ZX 12.206.4《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铝合金阳极氧化》;e)Q/ZX 12.206.5《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铜+镍+铬电镀层》;f)Q/ZX 12.206.6《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钢铁和铜合金化学转化膜》;g)Q/ZX 12.206.7《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达克罗涂覆层》;h)Q/ZX 12.206.8《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铬电镀层》;i)Q/ZX 12.206.9《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锡电镀层》;j)Q/ZX 12.206.10《镀层和化学覆盖层技术规范-热镀锌和连续电镀锌板材》;……本标准是第9部分。

本标准主要依据GB/T 12599-2002 《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 HB 5046-1993 《锡镀层质量检验》等标准,并结合我公司产品的具体情况而起草。

中兴通讯材料质量控制基础要求0906

中兴通讯材料质量控制基础要求0906

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到我方质量问题发生现场 对不合格品进行再次确认并和我方人员商讨 对策。
遗漏
含:内部各产线、各处仓库、我方库存、在 途(海运、空运)、海关、维修处等
Containment Action 现场应急措施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在制品的生产,清 理库存和在途品;特别关注各个环节的嫌疑 品的隔离,如我方仓库、海关、船运过程中 的在途品等。
确定候选STS供方
提出STS申请
按照STS交货 质量不良
NG 历史交货 质量评价 OK
NG 供方现场 STS审核
OK NG
审批
OK
定期抽查并监控……
系统上记录 符合代码 STS要求 系统自动转换
确定是否取消STS代 码资格
8
第一部分 ZTE材料质量控制流程 第二部分 材料不合格处理要求 第三部分 供方交货、包装和标识通用要求
Describe——问题描述及问题级别确定,4W1I: (where/when/who/what/influence); Action——纠正行动和应急措施(注明计划完成时间与负责人); Boot Cause——真因分析,举出例证和数据; Correction——纠正措施,消除真因; Prevention ——预防措施,防止再发; Verification ——措施的有效性验证.
SQE
工程现场服务或返工
客服质量经理
工程现场不合格
更换
物料技术经理
退货
SQE
11
2.3 质量问题查询路径
主动查询,及时了解 材料质量表现!
12
2.4 让步接收申请路径
供应链管理-电子采购-验收入库-制作接收单
让步接收是对来料不合格品投入正常使用的许可,仅限于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ZX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QQ/ZX 12.203.6 - 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2001-06-18 发布 2001-07-01实施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Q/ZX 12.203.6 – 2001目次前言 (Ⅲ)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镀覆检验 (2)3.1 表面处理生产条件的控制 (2)3.1.1 环境 (2)3.1.2 设备和仪器仪表 (2)3.1.3 材料 (2)3.1.4 水质、镀液 (2)3.1.5 鉴定状态的保持 (2)3.2 镀覆前的质量要求 (2)3.2.1 清除油渍 (2)3.2.2 清除杂质 (2)3.2.3 清理焊缝 (3)3.2.4 热处理后表面清理 (3)3.2.5 消除应力 (3)3.2.6 忌除油方法的零件 (3)3.2.7 镀覆前零件表面性能处理后的时间要求 (3)3.2.8 除油质量要求 (3)3.3 镀覆后涂覆前的质量要求 (3)3.3.1 除氢要求 (3)3.3.2 除氢零件时间的要求 (3)3.3.3 不良镀覆件返工后的除氢要求 (4)3.4 各种镀层表面质量和性能的要求 (4)3.4.1 表面质量(目检) (4)3.4.2 性能要求 (4)3.4.3 目检方法 (4)3.5 抗腐蚀性的要求(非紧固件要求) (4)3.5.1 传统盐雾腐蚀试验要求 (4)3.5.2 试验后试样基本要求 (5)3.5.3 循环腐蚀试验要求 (7)3.6 结合力质量要求和测试 (7)3.6.1 质量要求 (7)3.6.2 测试方法 (7)3.7 镀层厚度要求和测试方法 (8)3.7.1 镀层厚度要求 (8)3.7.2 测试方法 (8)3.8 孔隙率检验 (8)3.8.1 测试方法 (8)3.8.2 质量要求 (9)3.9 镀层的硬度检测 (9)3.9.1 检测工具 (9)3.9.2 硬度的确定 (10)3.9.3 压痕深度与对角线之间的近似关系 (10)3.10 镀层的耐磨试验 (11)3.11 镀层的氢脆检验 (11)3.11.1 验收规则 (11)3.11.2 验收方法 (11)3.12 镀锌件的质量要求 (11)3.12.1 防护性分级 (11)3.12.2 镀层 (12)3.12.3 不允许缺陷 (12)3.12.4 允许缺陷 (12)3.12.5 局部镀锌零件允许缺陷 (12)3.13 镀铜镀镍件的质量要求 (13)3.13.1 颜色 (13)3.13.2 镀层 (13)3.13.3 允许的缺陷 (13)3.13.4 不允许缺陷 (13)3.14 镀黑镍的质量要求 (13)3.14.1 颜色 (13)3.14.2 厚度 (13)3.14.3 镀层 (13)3.14.4 允许缺陷 (13)3.14.5 不允许缺陷 (13)3.15 镀硬铬件的质量要求 (14)3.15.1 颜色 (14)3.15.2 镀层 (14)3.15.3 不允许缺陷 (14)3.15.4 允许缺陷 (14)3.16 装饰铬镀层质量要求 (14)3.16.1 外观 (14)3.16.2 厚度 (15)3.16.3 孔隙率 (15)3.16.4 耐腐蚀性 (15)3.17 镀覆件的验收 (15)3.17.1 镀覆零件性能检验项目 (15)3.17.2 表面质量验收 (15)3.17.3 防护性能验收 (15)3.17.4 试样件要求 (15)3.17.5 采用固定样本检验方法 (16)Q/ZX 12.203.6 - 2001前言为了提高金属结构件生产制造质量,加强对金属制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保证结构件设计要求的完全贯彻和实施,特编写本系列标准。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为系列标准:Q/ZX 12.203.1-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板金冷冲压加工及检验》Q/ZX 12.203.2-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机械切削加工检验》Q/ZX 12.203.3-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铸造加工及检验》Q/ZX 12.203.4-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铝及铝型材加工及检验》Q/ZX 12.203.5-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焊接加工及检验》Q/ZX 12.203.6-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Q/ZX 12.203.7-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化学处理层的质量检验》Q/ZX 12.203.8-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涂覆加工检验》Q/ZX 12.203.9-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丝印加工检验》Q/ZX 12.203.10-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紧固件加工检验》Q/ZX 12.203.11-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机柜装配检验》Q/ZX 12.203.12-2001《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汇流排检验》本标准是《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第6部分。

本标准由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质企中心工艺部提出,技术中心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企中心工艺部。

本标准起草人:万东霞。

本标准于2001年6月首次发布。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Q/ZX 12.203.6 – 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对金属零件表面镀覆加工过程的监督内容及成品检验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外协加工表面镀覆零件。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下面所引用的企业标准,以网上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GB 2423.18-200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GB/T 4589.1-1989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总规范GB/T 4955-1997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GB/T 6462-19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 6463-1986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GB/T 9790-1988 金属覆盖层及其他有关覆盖层维氏和努氏显微硬度试验GB 9799-1997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2335-1990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呈阳极性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试样评级GB 12609-1990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计数抽样检查程序GB/T 12611-1990 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GB/T 13312-1991 钢铁件涂装前除油程度检验方法GB/T 13911-19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HB 5067-1985 氢脆试验方法GJB 480-1988 金属镀覆和化学镀覆工艺质量控制规范QB/T 3820-1999 轻工产品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磨试验方法QB/T 3823-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IEC 68-2-52(1996) 试验K b:交变盐雾试验方法Q/ZX 04.101.4 结构设计规范—镀涂表示方法3镀覆检验表面处理生产条件的控制对影响金属镀覆层质量的环境、设备和仪器仪表、材料、镀液、工艺规范和技术文件、人员等因素都要求实行控制,并定期进行检查。

详见GJB 480—1988。

3..1环境车间温度不应低于12℃;零件库应与生产车间隔离以防零件腐蚀;车间应配置有效的进风、排风系统;车间要有良好地自然采光或照明;车间生产现场应保持清洁整齐、溶液槽不工作时应加盖,防止污染;零件在周转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防划伤、碰伤、污染和锈蚀。

3..2设备和仪器仪表电镀和电化学氧化生产中所用的电流和电压表的精度,要求不低于1.5级;制作工作槽的材料要适宜于相应的化学环境和工作温度;通电的工作槽应有良好的绝缘,槽体不允许带电;需要加温和冷却的工作槽温度均应符合工艺规程的要求;温度控制用自动控制仪来实现,不准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槽温;要有除氢炉(箱);除氢箱内有效工作区最大温差不大于10℃,指示仪器要符合工艺文件规定类型与等级。

3..3材料所用化学用品和其他材料的品种、规格、要求均应符合工艺说明书规定,变质材料不得使用,按材料的批号使用期限;控制有效的使用。

3..4水质、镀液各种镀液用水及清洗用水的水质要求符合相关工艺规程(说明书)规定。

3..5鉴定状态的保持经确认的工艺规程,在未经我方康讯技术部同意时,生产方不得任意改动其参数、指标,否则应重新确认。

镀覆前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 12611—1990《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3..1清除油渍镀覆前的零、部件应清除油封。

清除油封后,零、部件表面应无油污、油漆、金属屑及机械加工划线的涂色等多余物。

3..2清除杂质待镀的零部件应无机械损伤,无影响镀覆层质量和产品使用性能的氧化皮、斑点、凹坑、凸瘤、毛刺、划伤等缺陷。

3..3清理焊缝焊接件应无多余的焊料和熔渣。

焊缝应经喷砂或其他方法清理;焊缝应无气孔和未焊牢等缺陷。

3..4热处理后表面清理经热处理后的工件应进行表面清理,不允许有未除尽的氧化皮和残留物(如盐、碱、型砂及因热处理前工件表面未除尽的油垢所导致的烧结物等);允许带有轻微的氧化色,但不允许有锈蚀现象。

3..5消除应力对于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050Mpa的钢制零件及技术文件规定消除应力的其它零件,镀覆前必须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

处理的时间和温度,应遵照有关工艺规程执行。

3..6忌除油方法的零件对于抗拉强度在130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零件和弹性零件、冷作硬化状态下的薄壁零件(壁厚≤1mm),严禁酸洗和阴极除油。

3..7镀覆前零件表面性能处理后的时间要求对于喷砂处理后需镀覆的零件,从喷砂处理到镀覆的时间控制需按具体工艺规程进行。

对于抗拉强度在130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h;允许活化处理的,不得超过2h。

3..8除油质量要求严格按金属件除油工艺规程操作,采用工件上水膜持续时间长且不断裂为合格,或待零件表面干后,用油试纸检验零件表面有无油迹(该方法详见GB/T 13312-1991附录B),可根据产品的作业指导书要求按等级检验。

见表1。

表1 除油质量要求镀覆后涂覆前的质量要求3..1除氢要求为了减少零件镀覆后的氢脆敏感性,凡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050Mpa的钢制零件及技术文件规定除氢的其它零件,镀覆后都应进行除氢处理。

除氢后再电镀锌5~6min,以保证镀锌层质量。

确切除氢温度和时间应根据具体的材料强度级别和特殊要求,在工艺规程中作出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