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一节浮力学案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10章第1节《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第10章第1节《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下物理第10章第1节《浮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计算以及浮力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2. 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实验和例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的大小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浮力计的示数,感受浮力的存在。
2. 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3.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明白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4. 浮力的大小计算:引导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讲解计算公式。
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并记录实验数据。
6. 例题讲解: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讲解浮力应用的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概念: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计算公式:F浮 = G排= ρ水gV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解释浮力的概念。
(2)请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3)请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计算公式为F浮 = G排= ρ水gV排。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十章第1讲浮力教案(人教版)
教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十章第1讲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讲主要讲解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的应用。
教材章节为第十章第一节,具体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流体中排开的流体重量,即 F浮 = G排= ρ液gV排。
3.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浮力概念的理解,浮力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公式板书。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如浮力计、物体等)、作业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浮力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船只浮在水面上、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等。
2. 浮力概念讲解:介绍浮力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含义。
3. 浮力计算讲解:讲解浮力计算公式 F浮 = G排= ρ液gV排,让学生掌握浮力计算方法。
4. 例题讲解:给出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与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浮力应用讲解: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7. 板书设计:列出浮力计算公式,强调关键知识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浮力知识。
六、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中浮沉,求物体在水中的最大浮力。
答案:最大浮力 F浮 = G排= ρ水gV排 = 1000kg/m³ ×9.8m/s² × 0.002m³ = 19.6N。
2. 题目:一艘船的排水量为1000kg,求船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答案:浮力 F浮 = G排= ρ水gV排= 1000kg/m³ × 9.8m/s² × 0.001m³ = 98N。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浮力》教学设计
4.问题驱动,拓展思维
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5.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总结反思,巩固提升
在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巩固浮力知识。
7.课后实践,拓展应用
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任务,让学生将浮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8.教学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只漂浮在水面上、游泳圈能够承载人体等,引发学生对浮力的思考。
2.教学过程
-每个小组领取讨论题目,如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题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浮力知识点的掌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
-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教学过程
-首先,讲解浮力的定义,指出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竖直向上的力,使物体能够漂浮或部分浮在液体表面。
-接着,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即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浮力的方向。
5.反思与总结:
-写一篇关于浮力学习心得的短文,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浮力 第一节 浮力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对它的 不同。 3、如右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物体 浸没在盐 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4、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右 F3 下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 F2 F4 方向应是( ) A.F1 B.F2 C.F3 D.F4 F1 知识点二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阅读课本 P51 页) 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和假设:浮力的大小可能和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的密度以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设计和进行实验:(课堂上完成) 关于实验的几点说明: ①测出重力便于与物体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得出所受的 浮力。 ②逐渐浸入水中可改变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以便探究浮力的大小 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否有关。 ③改变深度便于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浸没的深度有关。 ④浸没在与水密度不同的浓盐水中便于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 的密度有关。 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 (1)、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 说明物体所受浮力逐渐 ,即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 的浮力 ,反之则 。 (2)、当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 数并没有改变,说明浸没时深度不同,浮力 ,即浮力与物体浸 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 (3)把圆柱体浸没在浓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浸没在水中时 的示数要小,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入的液体的 有关。 探究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跟液体的密度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 的密度越大,浮力就 。
针对训练二 1、.用弹簧 秤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 20 N,当把这个物块的 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16 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_____ N.若将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物块所受浮力为 15 N,这时弹簧 秤的示数将变为_____ N.
《浮力》导学案
第十章 第一节 《浮力》导学案
一、乒乓球静止在水面上,作出所受力的示意图。
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课堂小组完成)
[分组实验1]: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跟物体的浸没深度有关?
(1)任意选择桌面上的一种液体。
所选液体:
(2)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 。
(3)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浸没深度由 较浅--较深--更深
改变3次,并分别记录弹簧测力计每次的读数F 。
(4)利用称重法计算浮力大小:F 浮 = G - F 。
结论1: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深
度 。
[分组实验2]: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所选液体:
结论2: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
在同一液体中,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就。
[分组实验3]: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跟液体密度有关?
结论3: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 。
物体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就 。
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 有关,跟 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 。
兵乓球
------------------------------------------------------------------------------------------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第1节---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第1节——浮力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流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流体的重力。
3.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 F浮 = G排来计算,其中 F浮表示浮力,G排表示排开流体的重力。
4.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定义,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计算浮力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器、浮力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浮力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船舶、救生圈等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
2. 讲解浮力的定义:介绍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3.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浸入流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流体的重力。
4. 浮力的计算:介绍浮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 F浮 = G排来计算。
5. 浮力的应用:讲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6.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7.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浮力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定义: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流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流体的重力计算公式:F浮 = G排应用:船舶、救生圈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即 F浮 = G排= mg = 2kg × 9.8m/s² = 19.6N。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1节 浮力学案-物理八年级下
10.1 浮力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2.能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会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和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和计算浮力的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旧知识回顾液体压强的特点是:(1)液体对和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3)同一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有关。
二力平衡的条件:(1)(2)(3)(4)。
二、新知识预习1、浮力的定义。
2、浮力的方向。
3、浮力的计算方法和。
合作探究、视频教学1、浮力的方向:将瓶盖旋紧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有什么感觉?2、演示: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如图3所示)学生观察,回答问题:(1)图甲中,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铝块的______,大小为。
(2)图乙中,把铝块浸没在水中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____,此时示数为,原因是。
(3)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的值,就是______ 的大小,即该铝块所受浮力为。
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F浮=___________ (称重法)。
3、产生浮力的原因(如图4所示):因为液体内部存在_______ ,而且______不同,其所受_________不同。
浸没在液体中的木块,其上下表面所受液体的_______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得出结论:F浮= ___________(压力差法)当堂巩固习题第一部分:基础题1、用弹簧测力计称得一石块在空气中25N,①把它部分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20N,此时石块所受浮力为 N;②若全部浸入水面下10cm处,示数为15N,此时浮力为 N;2、一个圆柱体悬浮在水中,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7.9 N,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9N,此时铁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 _ N.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B.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作用C.物体一部分浸入液体内部,或全部浸入液体内部都受浮力作用D.物体在液体中浸没得越深,所受浮力越大第二部分:提升题4、一物体浸在密度为 1.2×103g/m3的液面上,浸入液体的体积为75cm3 ,露出液面的体积25cm3 ,求它受到的浮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的第一节《浮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3. 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 G排,其中F浮表示浮力,G排表示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4.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方向。
2. 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概念及方向。
2.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 浮力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液体比重计、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实验器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物体在水中浮起来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浮力的方向是什么。
2. 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体验浮力,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3.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体验,理解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4. 浮力的计算公式: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计算,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5. 浮力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浮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船舶的载重、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条件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先求出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再得到浮力。
2. 题目:判断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答案:根据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1节 浮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1节浮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3)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交流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阿基米德原理三、预习感知1、浸在水中的苹果受到竖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苹果排开的所受的重力、2、一个质量是6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 N,如果往盐水中注入清水,鸡蛋将。
(填“下沉”“上浮”或“不动”)(g=10N/kg)3、氢气球脱手后会飞上天空是因为氢气球受到、用一弹簧测力计吊着一个铁块,将其浸没于水中,发现,由此可以说明、4、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0-1-1甲、乙所示,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若剪断图中的细线,石块将__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图10-1-2图10-1-15、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苹果的重力,示数如图10-1-1所示,再将这个苹果放入水中,静止时苹果浮在水面上,此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N。
6、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A、7NB、4NC、3ND、1N四、合作探究(一)用测量法研究浮力演示实验: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记为G,再把此物体浸没在水中测它的重力,记为F,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了什么问题?据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分析实验:示数变小了,说明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 浮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知识与技能知道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会用称重法求解物体受到的浮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浮力的存在、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教学难点: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用具:木块、石块、水、烧杯、弹簧测力计学习过程:1、创设情境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三、展示汇报1、什么是浮力?(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施力物体是。
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
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重力。
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
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
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同学们分组实验。
要求:①明确实验目的是判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块要用细线挂牢。
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思考: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小结: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
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
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石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之差说明了什么?小结:石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1 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1 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 浮力的产生原因: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3.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4. 浮力的计算:F浮 = G排= ρ液gV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产生原因。
2. 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公式的应用。
难点:浮力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以及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浮力实验器材(如泡沫块、金属块、弹簧测力计等)、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物体在水中上浮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能在水中上浮?2. 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3. 浮力的产生原因: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4.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明白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5. 浮力计算:介绍浮力公式F浮 = G排= ρ液gV排,讲解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6. 浮力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浮力公式。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计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浮力1. 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产生原因: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3.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优质学案
NO:14 第一节 浮力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浮力地方向,浮力地施力物体
2. 知道浮力地计算方法
二、导学过程
【预习生成】 1. 1mL=
15mL= m3
cm3=
m3
cm3=
2. 一盛杯子满水,将一个石块放入杯子,从杯子
溢出 30mL地水,则石块地体积等于
m3
3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
_。
2)分析比较图 B和图 C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分 析 比 较 图 C 和 图 D 可 以 得 出 : 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 )
A、 48N B.50N C.98N D.148N
5.一重为 20N地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地浮力
为 18N,则物体最终所处地状态为( )
A.漂浮在水面上; B. 下沉到容器底部; C. 悬
浮在水中; D. 无法判断
6.一重为 20N地物体,浸没
A BC DE
F 在水
中时,所受地浮力为 23N,
【达标检测】
1.一个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读数为
10N,然后把它浸没到水中, 弹簧测力计地读数为 7N,
则石块在水中受到地浮力是
N。
2.如图甲所示:石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地示数
为
N ;如图乙所示: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
力计地示数 F′为 N ;
石块地重力为 ______; 对比两图可以说明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导学案
第1节浮力【学习目标】1.知道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浮力的方向。
2.知道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会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3.知道大气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也有浮力作用。
【学习重点】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学习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1.用双色笔将学习目标中行为动词标出来。
2.解读学习目标,引入新课。
知识拓展:用“压力差法”计算浮力如图,现有一正方体的物体悬浮于密度为ρ的液体中,其边长为L,上表面距液面的深度为h,那么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即为h+L。
由于对称关系,物体受到来自前、后、左、右的压力应为平衡力,但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不同。
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强p上=ρ液gh。
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F上=p上·S=ρ液ghL2。
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强p下=ρ液g(h+L)。
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F下=p下·S=ρ液g(h+L)L2。
由F浮=F下-F上得F浮=ρ液g[(h+L)-h]L2=ρ液gL3。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我们经常看到节日放飞的氢气球会浮在空中;人游泳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鸭子、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在陆地上搬不动的石块,在水中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等事例,你思考过它们能这样的原因吗?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浮力自主阅读教材P49~5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所示是认识浮力的探究实验。
(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如图甲所示,物重G=____N。
(2)当用手向上托物体时,如图乙所示,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F=____N。
(3)当物体浸入水中后,如图丙所示,将丙与甲、乙对照,说明水对物体也有向上托的力,即浮力。
水对物体的浮力F浮=____N。
(4)该实验是通过___的物理方法,建立起浮力概念的。
2.一个盛有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
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是()A.F1B.F2C.F3D.F4交流展示生成新知方案一位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可乐瓶与一个乒乓球做“研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将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教学案
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第1节《浮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3.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4. 浮力的计算:F浮 = G排= ρ液V排g。
5. 浮力的条件: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上浮;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例题,使学生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计算方法和浮力的条件。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实验器材(如石头、金属块、浮标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2. 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浮力。
3. 浮力的产生原因: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验证原理。
5. 浮力的计算: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公式计算浮力。
6. 浮力的条件:讲解浮力的条件,让学生学会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7. 例题讲解: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概念: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F浮 = G排= ρ液V排g浮力的条件:1. 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上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浮力的计算公式以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2.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过程,以及原理的内容和应用。
3. 浮力的利用:介绍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
2. 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讲解,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
3.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公式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公式的运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一套,包括浮力计、物体、液体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浮力计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
2. 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介绍浮力的计算公式。
3.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过程,以及原理的内容和应用。
4. 浮力的利用:介绍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概念: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重量。
计算公式:F浮= ρ液体 g V排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浮力的利用:船舶、救生圈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浮力的计算公式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并解释计算结果。
答案:F浮= ρ水 g V排2. 请举例说明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答案:如船舶在水中浮起,是因为船舶的体积较大,排开的水的体积较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船舶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力,从而使船舶浮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力的应用,使学生了解了浮力的重要性。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2. 使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液体、物体、测量工具。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浮力现象,如物体在液体中浮起来的原因。
2. 讲解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的定义,解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3.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阐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说明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 浮力的计算方法:介绍浮力的计算方法,公式为F浮 = G排 = ρ液gV排。
5. 浮力的应用:讲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6. 例题讲解: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浮力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浮力实验,观察浮力现象,加深对浮力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十章第一节浮力1.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 浮力的计算方法:F浮 = G排= ρ液gV排。
4. 浮力的应用:船舶、救生圈等。
七、作业设计(1)物体A,体积为10cm³,液体密度为1.0×10³kg/m³。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浮力教案
教案: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浮力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 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 G排= ρ水gV排。
4.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5.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方向和大小。
2. 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的大小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和浮力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浮力计算公式卡片、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浮力计示数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兴趣。
2. 浮力的定义: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方向和大小。
3.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明白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4. 浮力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掌握浮力计算公式F浮 = G排= ρ水gV排,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5.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计算公式:F浮 = G排= ρ水gV排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解答:需要知道物体的重力,然后根据浮力公式计算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 题目:一个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解答:需要知道物体的重力,然后根据浮力公式计算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1节浮力的教案
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1节浮力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3.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公式板书。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如浮力计、物体等)、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2. 浮力的定义:讲解浮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3. 浮力的计算: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公式为F浮= ρ液gV排,其中F浮为浮力,ρ液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排为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
4. 浮力实验:让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验证浮力的计算方法。
5.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让学生了解浮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
2. 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液gV排。
3.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给定物体的体积、水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答案:F浮= ρ水gV排。
2.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船舶在水中浮力的来源,并计算船舶所受的浮力。
答案:船舶所受的浮力等于船舶的重力,即F浮 = G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了浮力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1节浮力学案
当堂 检测
2.一个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读数为 10N,然后把它浸没到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7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3.有一边长为 10 厘米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 上表面距水面 15 厘米,则物体上表面所受到水的压强是
_________帕, 压力是_________牛;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_帕, 压力
6、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探究一:认识浮力
1、初步解释死海不死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两实心球 a、b 的密度之比为 4∶3,体积之比为 1∶2,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 2∶3,则
可能是 ( )
A.两球均沉入水底
B.两球均漂浮在水面上
C.a 球下沉,b 球漂浮
D.球漂浮,b 球下沉
3
个压力差把物体托起来,这个托力就是________。
5、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块,记下铝块的重力 G,再把铝块浸入水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
计对铝块的拉力 F,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读数 G 和 F 的大小,发现 F 比 G 要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 F 比 G 小的部分就是浮力的大小。
D.物体在液体中浸没得越深,所受浮力越大
7. 两手分别拿着一小木块和一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
沉,则它们受到的浮力(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学案
乐昌中学岳海燕
学习内容:
浮力这一节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浮力是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进一步延伸,它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作用力,与其相关的应用综合了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漂浮的物体受浮力,且浮力方向向上;而对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则存在疑惑,或对浮力方向描述不准确.为此,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浮力的方向,以及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的事实.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感受浮力的存在,认识浮力,并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2.通过理论分析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3.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实验,领会影响浮力的因素有哪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适应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生活中浮力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
2.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中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完成实验探究活动,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
乒乓球、大量筒、弹簧测力、细线、石块、铝块、铜块、橡皮泥、烧杯、水、酒精、浓盐水、多媒体课件等。
学习流程:
一、预习导学:
1、鸭子能漂在水面,是因为受到了水的。
钢铁制造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水的。
2、什么是浮力?它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谁?
3、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也受到浮力吗?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
4、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块,再把铝块浸入水中,比较铝块浸水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这说明什么问题?用测力计能否测物体受到的浮力?
5、阅读课本51页的想想做做,思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课内探究:
(一)引入新课: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
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问: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
(二)浮力
1、浮力及其方向
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
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体验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
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乒乓球最终的情况。
尝试得出结论。
师生一起分析受力情况:
引出浮力的方向是。
浮力的概念:。
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的作用。
学生探究:用弹簧测力计测物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再将物块浸入水中,测得:
G石= N F拉= N F浮= 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
说明物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测浮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浮力计算公式。
进一步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
3、浮力产生的原因。
如下图所示,以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为例,一个长方体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面都浸没在水中,都要受到水给它的压力。
前后左右由于所处水的深度相同,受到的压力相互平衡,合力为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它们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这个合力就是浮力。
即,周围液体压力的合力就是浮力。
如果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为F向下,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为F向上,那么物体所受浮力计算公式。
(三)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造船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快乐游戏:造“船”比赛。
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
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快乐体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
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1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
2 猜想。
3 制定计划:
(1)要验证这个猜想需要测量哪些量___________?
(2)怎样测浮力(F浮)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这一猜想需要用哪些器材,要进行怎样的实验步骤?
所需器材。
4 学生分组探究记录表格
各小组根据要探究的课题,设计实验。
设计完毕,投影各小组设计的实验步骤,进一步修正完善。
根据修正的步骤探究课题,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并交流,然后进行探究实验。
猜想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有关填“是”,无关填“否”)
5 观察实验现象,收集证据、分析论证,本组同学讨论得出初步结论。
6.交流得出结论
几组同学代表展示本组实验记录表格及介绍各自的结论。
总结得出结论:
(1)浮力大小与G排、ρ液、V浸有关。
(2)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G物、F拉无关。
当堂检测:
1、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该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方向。
2、人在齐腰深的水中时,感到轻飘飘的这是因为。
3、铁块在酒精中下沉,放在水银中上浮,说明只有水银对铁块有浮力作用。
()
4 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为7.8N,将该物体浸入水中时,其示数变为6.7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和科学性,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让学生实验探究体会,实际上就是在擦亮学生们的“科学眼睛”,使他们关注实验探究中的现象。
同时,利用学生们这些擦亮的“科学眼睛”调动他们的智慧,对实验探究中的现象进行理解、分析、展开丰富的联想。
这样,潜移默化地“传授”学生应用科学的方法和实验探究的方法,为学生能够主动想到利用自己“科学的眼睛“观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