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翻译学概论 上海交通大学翻译与词典学研究中心
语料库翻译学视阈下的意识形态显化——《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述评
山东外语教学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2020年第41卷第4期2020Vol.41No.4DOI:10.16482/j.sdwy37-1026.2020-04-014语料库翻译学视阈下的意识形态显化———《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述评邢杰 杨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广东广州 510420)收稿日期:2019-12-18;修改稿,2020-04-20;本刊修订,2020-07-09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9JGXM48)和2019年广东省普通特色创新类项目(本科)(项目编号:2019WTSCX0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邢杰,博士,副教授,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电子邮箱:xingjie.xj@gmail.com。
杨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电子邮箱:185707536@qq.com。
[摘要] 《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一书系统总结了语料库批评译学的理论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该书运用语料库方法,着重探讨翻译与政治意识形态、性别意识形态、民族意识形态、个体意识形态以及中国形象构建的互动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性、研究针对性和学科前瞻性,有利于拓展翻译与意识形态研究,推动批评译学、语料库翻译学以及整个翻译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语料库翻译研究;翻译与意识形态研究[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 1002 2643(2020)04 0131 05IdeologicalExplicitationintheCorpus basedCriticalTranslationStudies:AReviewofIntroducingCorpus basedCriticalTranslationStudiesXINGJie,YANGHui(SchoolofInterpretingandTranslationStudies,Guangdong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Guangzhou,510420,China)Abstract:TheauthorsofIntroducingCorpus basedCriticalTranslationStudiesinvestigatethetheo reticalframework,researchmethodologyandresearchcontentsofcorpus basedcriticaltranslationstudies.Takingcorpusasthemainresearchtool,theydiscusstheinteractionbetweentranslationandpoliticalideology,genderideology,ethnicideology,individualideologyandtheconstructionoftheimageofChina.Theirfindingshaveenrichedthestudiesontranslationandideology,corpus basedtranslationstudiesandtranslationstudiesingeneral.Keywords:IntroducingCorpus basedCriticalTranslationStudies;corpus basedtranslationstudies;translationandideologystudies山东外语教学2020年第4期1.0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利用语料库方法探讨翻译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开拓出一个翻译与意识形态研究的新领域———语料库批评译学。
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述评_胡开宝
2. 3 语料的可比性 语料的可比性是对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进行比较分析时所依据的共同标 准,是建设可比语料库的关键所在。Baker( 1995 : 223 —43 ) 指出, 可比性是指两 组语料或两个语料库在译者性别 、翻译方向、语料体裁、时间跨度、 作者性别 和目标读者等方面类似。 根据 Laviosa ( 1997 : 289 —319 ) 的观点, 语料可比性包 括的标准主要为: ( 1 ) 翻译方式 ( 如, 为了阅读目的而翻译 ) ; ( 2 ) 翻译方法 ( 如,人工翻译 ) ; ( 3 ) 翻译方向 ( 相对于译者的母语而言 ) ; ( 4 ) 源语语言; ( 5 ) 文本的出版现状( 即是否出版) 。她还指出语料库设计的一些常规标准也可 视为可比性的标准, 如全本收录和抽样, 以及共时和历时等。 Olohan ( 2004 : 42 ) 认为翻译语料和原创语料之间的可比性标准包括篇章种类 ( 例如小说、 传 记、报纸等) 、库容大小、语料发表或出版的时间跨度、 男性作者和女性作者 之比、以及单个译者与集体译者之比。应当指出,上述可比性标准较为准确地 勾勒了分析翻译语料和非翻译语料所依据的参照点或框架 ,对于可比语料库的 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然而,这些标准的划分不够严密。事实上,可比性标准可 分为语外标准和语内标准。 前者包括语料出版时间及时间跨度、 语料的影响 力、作者或译者的性别及其影响力。后者包括语料库的库容、语料的题材和体 裁、语料的翻译方向 ( 相对于译者而言, 语料译自本族语或外语 ) 和翻译方式 ( 笔译或口译) 、以及语料的收录方法( 全本收录或抽样) 等。 2. 4 语料的平行对齐 双语语料的平行对齐是指某一语言的文本单位与另一语言的文本单位形成 翻译关系或对应关系, 具体表现为篇章、 段落、 语句和词汇等四个层面。 一般 说来,实现篇章和段落层面平行对齐的难度不大 。不过,语句层面的对齐要困 难得多。在具体翻译实践中,一个源语文本语句往往译作多个目的语语句 , 多 个源语文本语句有时译作一个目的语语句。 而词汇层面的对齐几乎难以实现, 因为词汇的翻译灵活多变。 近年来,学界围绕双语语料语句层面的平行对齐方法作了大量研究 , 成功 研制了专门用于实现语料平行对齐的软件 ,如 ParaConc 等。通常,双语语料对 齐的方法主要有基于句子长度和基于语句对应关系两种方法 。前一种方法以源 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语句长度上的关联度以及不同语句对齐类型的匹配概率等 为依据( Brown,et al. 1991 : 169 —76 ; Oakes and McEnery 2000 : 1 —37 ) 。匹配概 率需要在统计所有对齐语句的基础上 ,计算一一对应、二对一或三对一等不同 形式对齐的概率。后一种方法则根据源语和目的语语句或词汇之间的互为翻译 关系实现双语语句之间的对齐。根据 Kay 和 Roscheisen( 1993 : 67 —93 ) ,一些源 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语句之间存在互为翻译关系 。如果一些单词反复同时出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读书笔记模板
1.4本书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1.4.1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本书的研究意义 1.4.3本书的研究方法
2.1引言
2.2中英文语料的选 择与输入
2.3语料的预处理
2.4语料的分词和标 注
2.5语料的平行 对齐
2.6小结
3.1引言
3.2翻译共性的概念 及分类
3.3显化的实证研究 3.4隐化的实证研究
5.2.1人际意义的定义 5.2.2人际意义的分类
5.4莎剧中情态助动词的汉译研究——以“can”为例
5.4.1引言 5.4.2情态系统与情态类型 5.4.3情态的表达 5.4.4研究设计 5.4.5莎剧中“can”的汉译归类 5.4.6情态助动词“can”的汉译异同及原因分析 5.4.7小结
5.5莎剧中“good”的评价意义再现研究
6.4莎剧中颜色词概念隐喻的汉译研究
6.4.1引言 6.4.2莎剧中颜色词概念隐喻及其汉译 6.4.3莎剧中颜剧中话语标记“well”的汉译研究
6.5.1引言 6.5.2话语标记“well”的功能 6.5.3研究步骤 6.5.4莎剧中话语标记“well”的应用及其汉译 6.5.5小结
5.5.1引言 5.5.2评价意义 5.5.3梁译本与朱译本中“good”的评价意义再现 5.5.4梁译本和朱译本中级差意义再现差异的动因 5.5.5小结
5.6莎剧中“lord”的人际意义再现研究
5.6.1引言 5.6.2称呼语的人际意义 5.6.3研究设计 5.6.4莎剧汉译本中“lord”人际意义的再现 5.6.5梁译本和朱译本中“lord”人际意义再现的动因 5.6.6小结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 译研究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语料库翻译学的几个术语
语料库翻译学的几个术语语料库翻译学是一个涵盖了语言学、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跨学科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有几个重要的术语需要我们了解。
我们来看语料库。
语料库类似于一个大型的语言数据库,它储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包括文本、语音、图片等。
这些材料可以是某个机构、组织或个人收集的,也可以是自行收集的。
语料库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翻译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的翻译,从而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接下来是翻译。
翻译是将一个语言材料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材料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对源语言的理解和目标语言的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文化、语境、语法等。
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要求,翻译者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归化等。
关键词在语料库翻译学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是指那些在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它们通常指示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可以通过对关键词的研究和分析,更好地理解原文的主旨和意图,从而找到最合适的翻译。
最后是翻译风格。
翻译风格指的是翻译时应该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在语料库翻译学中,翻译风格包括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
翻译者需要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同时还需要尊重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则。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可以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获得更好的翻译效果。
语料库翻译学中的几个术语包括语料库、翻译、关键词和翻译风格。
这些术语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术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的过程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和水平。
语料库翻译学:内涵与意义在翻译领域中,语料库翻译学逐渐引起了人们的。
语料库是指由大量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实例组成的数据库,而语料库翻译学则侧重于研究翻译过程中语言规律与现象。
本文将通过分析语料库翻译学的内涵和意义,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在语言学习、翻译实践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语料库翻译学的概念与背景语料库翻译学是以语料库为基本研究工具,对翻译过程中产生的语言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的一门学科。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综述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综述一、引言语料库应用于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进行语言对比和翻译批评方面的研究(参阅Laviosa 2002:21)。
90年代初期,平行对齐的语料数据开始应用于机器翻译(McEnery &Wilson 1993:8)。
Baker“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启示与应用”(1993)一文,倡导用语料库方法研究翻译,标志着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范式的诞生。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是语料库翻译学大发展的时期,多本语料库翻译学论著陆续出版①。
2003年,在南非Pretoria召开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与应用”(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为主题的研讨会,是国际上首次以语料库翻译学为专题的国际会议。
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对原有课题认识在深化,并不断有新课题产生。
方法论也更为成熟,复合的对比模式逐渐取代单纯的单语类比或双语平行模式。
200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语料库与译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②,语料库翻译学的实证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愈加突出。
本文以此为时间参照,集中评析近几年此领域研究的课题和动向。
二、近年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概况近几年国际上语料库翻译研究十分活跃,每年一会。
2007年的“语料库与译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可以说是对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课题、方法论和动向的一个阶段性反思。
Baker(2007:50)从资源、新技术、合作项目、研究日程、方法论以及解释力等方面讨论了语料库翻译学这一阶段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论不仅在适应本学科的性质与要求,还力图与其他学科所采用的方法从总体上保持一致;此外,注重方法论的解释力,即研究者如何选择研究对象、如何呈现研究发现以及如何对研究结果做出明确、详尽的解释(同上:53-54)。
这说明语料库研究是一个不断检验和完善假设的过程,是在实证基础上的描写,但描写的最终目的是对翻译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兼评《语料库翻译研究理论 发现和应用》
其次,明确化也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在Maeve的翻译作品中,这种策 略也被广泛应用。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原文中的隐含意义或暗示在译文中被明 确表达出来,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含义。这种明确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 度上增加了译文的冗余性,但同时也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
此外,规范化也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Maeve的翻译作品中,我们也 发现了这种现象。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原文中的语言习惯或修辞手法被规范化, 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目标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这种规范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 度上削弱了原文的个性和风格,但同时也使得译文更加地道、自然。
在撰写正文部分,胡开宝教授运用平实准确的语言,逐步引入语料库翻译学 的各个概念和研究方法。他不仅介绍了语料库翻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理 论基础,还详细阐述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法、翻译语料库的建立与应用等核 心内容。与此他还从实践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语料库翻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4、跨文化交流: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语料库进行分析,可以了解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参考内容
随着语言学和翻译学的不断发展,语料库翻译研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 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以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为基础,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揭示 翻译的普遍特征和规律。其中,Maeve是一个备受的人物,她的作品既具有独特 的风格,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最后,整齐化和集中化也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在Maeve的翻译作品中, 我们也发现了这种现象。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原文中的信息结构或语言表达方 式被整齐化和集中化,使得译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加鲜明。这种整齐化和集中 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译文的难度,但同时也提高了译文的文学性和 艺术性。
第3课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
「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
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 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 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象 中归类。」(Hume, 1740)
Rationalism vs Empiricism :
display search result as graphs quickly see distribution across text categories retrieve collocations based on words, lemmas, or part-of-speech tags
来自搜索引擎检索的结果
来自 BYU 语料库检索的结果
来自 BYU 语料库检索的结果
来自 BYU 语料库检索的结果
来自 Sketch Engine(BNC语料库)检索的结果
来自 Sketch Engine(BNC语料库)检索的结果
本章主要内容
1.语料库思想产生的背景 2.语料库的发展历史、概念方法及问题思考 3.语料库的类型及用途 4.语料库检索工具
Svartvik
Brown Corpus
• 始建于 1960 年代初,W.N.Francis 和 H.Kucera 发起 • 美国 Brown 大学建立,主要代表当代美国英语, 规模100万词次
• 世界上第一个根据系统性原则采集样本的标准语
料库
LOB Corpus
• 始建于1970年代初,由英国 Lancaster 大学著名语言学家 Geoffrey Leech 倡议 • 挪威 Oslo 大学 Stig Johansson 主持完成,规模与 Brown 语料库相当 • 主要代表当代英国英语 • 安装在挪威Bergen大学挪威人文科学计算中心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探索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探索李毅鹏【摘要】语料库翻译学是基于语料库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全新的翻译研究与实践领域。
语料库翻译学可以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大量实证数据,不仅可以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时大大提高译员的工作效率和计算机翻译的准确性。
通过对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进行概述性介绍,希望能将一种新的研究思维和研究工具提供给广大翻译研究人员和翻译工作者参考。
%Focusing on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appear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he corpus linguistics.It can provide great amounts of empirical data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practice,which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translators and the accuracy of computer translation.The article is an overview of the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a new thinking and tool for scholars and workers in the filed of translation.【期刊名称】《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3【总页数】3页(P71-73)【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计算机翻译【作者】李毅鹏【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东莞5238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语料库翻译学是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的全新领域,它将各种具有不同特点的不同类型语料库应用到传统的翻译研究和实践当中,为广大翻译研究人员和翻译工作者提供大量实证统计数据和巨量真实的翻译参考实例,促进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并有效地提高了译员的翻译效率以及基于语料库计算机翻译系统的准确性。
翻译技术的知识体系化演进—以双语术语知识库建设与应用为例_苗菊 宁海霖
以本 体视 角进 行 专业领域 知识 的概 念 网络构 建 ,建 立知 识 化语 言资 源和 科研 基 础设施 。基 于 以上 三 个 研究视 角 ,双 语术语知识库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
(一 )知 识 组 织 理 论
如 前 文所述 ,知 识 组织理 论 是 一 个 宏 观 的方 法 论概 念 ,为 双 语术 语 知识库 的建 设 与应 用提 供整 体 知识 性 的研 究 框 架 。整 个建 库 过 程 分 为知识 获 取 、 表示 、 知识运用三个 阶段 ,每 个 阶段步骤 缜密 、 任务 明确又彼此呼应 :(1)知 识获取 ,主 要指运用信息技 术 手段 构建 大规模 数 据并 从 中进 行 自动化术 语 信 息 的抽取 和预处理 ;(2)知 识表示 ,指 对专业领域知识 的描述 ,构 建知识 网络 ,实 现计算机对于领域 知识 的 ・ 61・
,
合发展是 与生俱来 的本质属性 。 随着科技 的飞速进 步和多学 科交叉研 究 的不 断 深入 ,当 今 应 用翻译 研 究 的 内容 已远超 出霍姆 斯 的 框架范畴 ,最 初提 出的四个分支的 内涵 ,发 生 了很大 翻 翻译 技术 、 语 言服 务 业 、 变 化 ,涵 盖 了翻译教 育 、 翻译资源建设等 译生态环境 、 翻译质量评估与标准 、 计 算 科学 、 丰 富 的研 究 内容 ,涉 及 教 育学 、 术 语学 、 生态 学 、 计算语 言学 、 社会 语料库 语 言学 、 管理 学 、 工 、 。 、 知识 程学等多学科理论 学 信息科学 职业译者科华 (Chiew Kin 美 国翻译技术专家 、
;
(三 )信 息 可 视 化
信 息 的 日益膨 胀带来 认知模 式 的转 变 。相 比单 纯依靠文字 的方 式 ,人 们越来越 倾 向于 以更加直 观 、 简 易、 高效 的可视化手段获取信息和知识 ,而 对于翻 译工具而 言 ,信 `患 、 可视化主要体现 为两点 :一 、 术语 、 条 目信 启 立 体 化 ,采 取 高 粒 度 信 息分 类 法 ,引 入 图 像、 视频 等直观展示概念 内涵 的非文字手段 ;二 、 建 立 专业领域 信息知识 网络 ,规 避 杂乱而孤立 的数 据
语料库口译研究_问题与前景_潘峰
1.引言口译作为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比书面翻译更为复杂的一种言语介入行为,其不仅牵涉到讲话人、译员、以及所针对的听众,还牵涉到口译情景、语境、主观因素等众多变量。
口译行为的特殊性吸引了学者对于口译本质、口译过程的探索。
实际上,口译研究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但在这短短几十年间却经历了研究范式的转变:由规定性向描述性转变。
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语料库翻译研究(见Baker1993),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开启了口译研究的全新范式,并在过去的十来年间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业已成为当代口译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试图在总结国内外语料库口译研究发展的基础上,指出当代语料库口译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局限,并在厘清其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其未来发展前景。
2.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回顾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口译研究开始与认知心理学、神经语言学等其它学科结合起来,研究主题开始多样化并逐步转向实证,口译研究的跨学科转向兴起。
90年代之后,随着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扩大,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作为这种跨学科实证研究的典型代表之一开始崭露头角。
M a r i a m Shlesinger(1998)首先探讨了应用语料库方法研究口译的意义及其存在的困难等问题,她指出“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不仅在本质上为口译研究而且为翻译研究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了一个可行且富有启示的工具”。
自Shlesinger之后,学术界对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口译语料库创建、口译语言特征、口译过程、译员培训及口译教学等方面。
2.1口译语料库创建的研究口译语料库是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国内外已有几个较具规模的口译语料库在建或已建成,包括欧洲议会口译语料库EPIC (Bendazzoli&Sandrelli,2005)、日英同声传译语料库(CIAIR)(Tohyama,2004)、DIRSI(Bendazzoli,2012)、FOOTIE(Sandrelli,2012)、CorIT(Falbo,2012)、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CECIC(胡开宝&陶庆,2010)及中国大学生英汉汉英口笔译语料库PACCEL (文秋芳&王金铨,2008)等。
语料库翻译学讲习班:语料库翻译学概论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三、国外现状
2. 语料库翻译研究迅速发展时期 1)译学研究语料库建设(续)
E. ACTRES平行语料库 (ACTRES为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English-Spanish的 首字语)由西班牙Leon大学现代语言系ACTRES研究小组负责开发,始建 于2002年,2006年基本建成。 F. 其它语料库: 翻译评估语料库(Lynnne Bowker, 2001:345-364) 翻译过程语料库(立陶宛Vytautas Magnus大学,2004) 欧洲议会口译语料库 (European Parliament Interpreting Corpus, 简称为EPIC,2004) 日语—英语和英语—日语同声传译语料库(日本名古屋大学集成声学信 息研究中心,2000)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三、国外现状
21年历史(1993—至今) 两个时期:1)奠定时期(1993--1998)
2)迅速发展时期(1999—至今)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三、国外现状
1.语料库翻译研究范式奠定时期
1)Mona Baker(1993:243-245):指出利用语料库,可以对大量 客观存在的翻译语料进行描写和分析,揭示翻译文本作为沟通媒介的本 质。她(1996:175-176)强调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探讨 翻译语言规律及其内在动因,以及对翻译文本特征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语料库在译学研究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译者风格和翻译共性研究等领域。 2)根据Sara Laviosa-Braiwaite的观点,语料库翻译学的主要 研究内容是各类翻译现象的特征,研究方法是自下而上方法和自上而下 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 3)1998年,国际译学研究期刊Meta发表了由Sara Laviosa主编 的题为 “The Corpus-based Approach: A New Paradigm in Translation Studies”的专栏,推出了两组文章。第一组文章主要探讨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理论问题。第二组文 章涉及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翻译规范和翻译教学研究。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研讨五语料库翻译学1. 什么是语料库翻译学?2.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3.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4. 什么是翻译共性?根据研究课题的来源,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
第一类源自传统译学研究,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翻译史、翻译教学、翻译实践、机器翻译和口译等领域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以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研究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题。
这些课题具体为: 1) 意象和人物形象的再现与变形,2) 文学风格的再现与重构,3)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4) 译者风格,5) 文学作品空白和未定性的翻译,6)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7) 误译和漏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史研究利用历时性平行语料库对名家译作进行文本分析,揭示翻译家在翻译策略应用、翻译风格和翻译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
目前,翻译史研究大多将翻译家的观点或言论视为客观现实,满足于翻译事实的罗列,对于翻译规范和历史语境关注不够。
事实上,翻译家的所做与所言往往不一致,翻译家所言并不能反映其翻译作品的特征。
此外,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行为,受特定规范的制约。
这些规范因时代或文化的差异而不同。
利用语料库分析翻译文本的具体特征,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可以阐明翻译家的所作所为,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另外,该领域的研究还通过提取语料库的篇头信息,对于具体某一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描述。
这些信息包括出版商、出版时间、作品主题、译者姓名和性别等内容。
应当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史均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描写,重视还原语境方法( contextualization) 的应用。
这些共性为语料库在翻译史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作为空间。
以上研究均属语料库翻译学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机器翻译研究都是应用层面的研究。
前者侧重于探讨语料库在翻译评估、翻译教材编写和翻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后者主要关注双语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等问题。
语料库与翻译
语料库与翻译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室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全新研究模式。
语料库不仅为纯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而且语料库在翻译过程、翻译教学、翻译研究中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重,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本为将对语料库的分类,及语料库在翻译过程、翻译教学、翻译研究中的作用一一描述,并进行概括。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一、语料库的分类语料库,依据它的研究目的和用途进行分类,课分为四类:①异质的(Heterogeneous):即没有特定的语料收集原则,广泛收集并原样存储的各种语料;②同质的(Homogeneous):只收集同一类内容的语料;③系统的(Systematic):根据预先确定的原则和比例进行语料收集,是语料具有平衡性和系统性,能够代表某一范围内的预言的事实性;④专用的(Specialized):只收集用于某种特定用途的语料。
另外,按照语料的语种,语料库也可以分为单语的(Monolingual)、双语的(Bilingual)和多语的(Multilingual).按照语料的采集单位,语料库又可以分为语篇的、语句的、短语的。
双语的和多语的语料库按照语料的组织形式,还可以分为平行(对齐)语料库和比较语料库,前者的语料构成译文关系,多用于机器分宜、双语词典编撰等应用领域,后者将表述同样内容哦那个的不同语言文本收集到一起,多用于语言对比研究。
二、语料库对翻译的辅助语料库,尤其是双语语料库,能为英汉翻译提供巨大真实的参考译文质量,从而帮助译者改进译文质量。
同时,双语语料库,双语语料库中的大量对应文本还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翻译过程。
对于翻译实践来说,双语语料库还可以作为翻译人员的参考工具,帮助议员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具体而言,英汉双语语料库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种:1、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检验搭配组合是否恰当。
词与词的搭配对于产出自然地道的英语及其重要,在英汉翻译教学中,双语语料库对培养学生的搭配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被”字句的语义趋向及语义韵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上海交通大学翻译与词典学研究中心自 建的当代英汉/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新闻子库中抽取 了近100万的翻译语料,各种类型新闻的比例基本 按照新闻子库采集到的各类型新闻量的多少设定, 又从新浪网2006、2007年的新闻中抽取了相同数 量的语料建成可比语料库。 原创新闻语料库有意避开了最新的语料,原因是 2008年以后变异“被”字句(如“被就业”、 “被增长”)的产生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
2.2 翻译语言的搭配和语义韵研究
现有的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的研究多集中在: 1,词汇特征(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高频词) 2,句法特征(平均句长、平均句段长、结果容量、简 单句/复合句比例、典型语句结构的应用)
翻译语言的搭配研究直在本世纪才出现。翻译语言的语 义韵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尽管近年来一些学者做了非常 有意义的尝试,但翻译语言特征的研究总体来说是重语 法轻语义的。
语义趋向与语义韵的研究突破了以语法为中心的 研究方法,把意义和功能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是 对搭配和类联接研究的延伸和扩展。Sinclair等人 认为语义韵表明的是特定语用情境中说话者的态 度。
Partington 区分了语义趋向和语义韵研究对象 的不同: 语义趋向是指节点词的搭配词所呈现的语义特 征,研究对象是搭配词;而语义韵研究的对象 是节点词的语义特点,节点词的这种语义特点 会赋予一个扩展意义单位某种态度意义。 尽管语义趋向和语义韵的研究对象不同,二者 之间又密切相关,一方面节点词的语义韵辖制 了搭配词的选择,另一方面,搭配词的语义趋 向又决定了节点词的语义韵。
翻译专业学生翻译技术学习推荐书目
翻译专业学生翻译技术学习推荐书目英文书籍[1] Bernal-Merino, M. Á.Translation and Localisation in Video Games: Making Entertainment Software Global[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14.[2] Bowker, 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chnology: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2002.[3] Bowker, L., & Ciro, J. B.Machine Translation and Global Research: Towards Improved Machine Translation Literacy in the Scholarly Community[M]. Howard House, Wagon Lane, Bingley BD16 1W A: 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 2019.[4] Brown-Hoekstra, K.The Language of Localization[C]. Laguna Hills: XML Press, 2017.[5]Chan, S.Transl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3.[6]Chan, S.A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2004.[7] Chan, S.(Ed.).Th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4.[8] Chan, S.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Towards a World Without Babel[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6.[9] Chandler, H. M., & Deming, S. O. M.The Game Localization Handbook[M]. Burlington, Massachusetts: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2011.[10] Cronin, M.Translation in the Digital Age[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3.[11] Díaz Cintas, J & Aline R.Subtitling: Concepts and Practices[M]. London: Routledge, 2021.[12] Downie, J.Interpreters vs Machines: Can Interpreters Survive in an AI-Dominated World?[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13] Dunne, K. J. (Ed.).Perspectives on Lo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14] Dunne, K. J., & Dunne, E. S. (Eds.).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he Art of the Possible[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1.[15] Enríquez Raído, V.Translation and Web Searching[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4.[16] Esselink, B.A Practical Guide to Localization[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17] Granell, X.Multilingu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ranslators[M]. Kidlington: Chandos Publishing, 2015.[18] Hadley, J. L.et al. (Eds.).Using Technologies for Creative-Text Translation[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2.[19] Hines, C.Localization: A Global Manifesto[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0.[20]Jiménez-Crespo M A. Localization in Translation[M]. Taylor & Francis, 2024.[21] Jiménez-Crespo, M. A.Translation and Web Localization[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3.[22] Kenny, D. (Ed.).Human Issues in Translation Technology[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7.[23] Kenny, D. (Ed.).Machine Translation for Everyone: Empowering Users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Intelligence[C]. Berlin: Language Science Press, 2022.[24] Koponen, M.et al. (Eds.).Translation Revision and Post-Editing: Industry Practices and Cognitive Processes[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25] Kornacki, 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CAT) Tools in the Translator Training Process[M]. Berlin: Peter Lang, 2018.[26] Lombardino, R.Tools and Technology in Translation: The Profile of Beginning Language Professionals in the Digital Age[M]. Santee: Word Awareness, 2014.[27] Maylath, B,& Amant, K. S. (Eds.).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A Guide for 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Communicators[C].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9.[28] Mitchell-Schuitevoerder, R.A Project-based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Technology[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29] Moorkens J, Way A, Lankford S. Automating Translation[M]. Taylor & Francis, 2024.[30] Nitzke, J., & Hansen-Schirra, S.A Short Guide to Post-editing[M]. Berlin: Language Science Press, 2021.[31] O’Hagan, M.,& Mangiron, C.Game Localization: Translating for the Global Digital Entertainment Industry[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3.[32] O’Hagan, M. (Ed.).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C].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33] Pérez-González, L.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Audiovisual Translation[C]. London: Routledge, 2018.[34] Pettini, S.The Translation of Realia and Irrealia in Game Localization: Culture-Specificity between Realism and Fictionality[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1.[35] Pym, A.The Moving Text: Localization, Translation, and Distribu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36] Pym A, Hao Y. How to Augment Language Skills: Generative AI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Taylor & Francis, 2024.[37] Quah, C. K.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6.[38] Rothwell, A.et al.Translation Tools and Technologies[M]. London: Routledge, 2023.[39] Roudometof, V.Gloc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6.[40] Sánchez-Gijón, P., Torres-Hostench, O. & Mesa-Lao, B. (Eds.).Conduct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Technologies[C]. Berlin: Peter Lang, 2015.[41] Somers, H. (Ed.).Computers and Translation: A Translator’s Guide[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3.[42] Tunuzliu, A.,& Spahiu, I.CAT&Consistency in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M]. Chisinau: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2019.[43] Wang, P.,& David B. Sawyer.Machine Learning in Translation[M]. London: Routledge, 2023.[44] Williams, J. (Ed.).The Guide to 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Preparing Products for Foreign Markets[C]. Portland: Lingo Systems, 2004.[45] Youdale, ing Computer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Styl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Defeng Li[46] Yuhong, P., Huihui, H. & Defeng, L. (Eds.). New Advances in Translation Technology [C]. Singapore: Springer, 2024.[1]崔启亮,胡一鸣.翻译与本地化工程技术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戴光荣,王华树.翻译技术实践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3]蒂埃里·波贝著.连晓峰译.机器翻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4]樊军. 译者与翻译技术转向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5]菲利普·科恩著.张家俊,赵阳,宗成庆译.神经机器翻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6]冯志伟.机器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4.[7]管新潮,陆晓蕾.基于Python的语料库翻译——数据分析与理论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2.[8]管新潮,徐军.翻译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9.[9]管新潮. Python语言数据分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1.[10]管新潮.语料库与Python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11]管新潮,陶友兰.语料库与翻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12]韩林涛.译者编程入门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13]胡开宝,朱一凡,李晓倩.语料库翻译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14]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15]雷蕾.基于Python的语料库数据处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20.[16]李萌涛,崔启亮,廉勇.计算机辅助翻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9.[17]李正栓,孟俊茂.机器翻译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18]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19]吕奇, 杨元刚. 计算机辅助翻译入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20]潘学权,崔启亮.计算机辅助翻译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20.[21]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22]唐旭日,张际标.计算机辅助翻译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0.[23]陶友兰,刘宁赫,张井.翻译技术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1.[24]王华树.翻译技术实践[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6.[25]王华树.翻译技术教程(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上海: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2017.[26]王华树.计算机辅助翻译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27]王华树.翻译技术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3.[28]王华树,陈涅奥,叶梦轩.翻译技术100问[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29]王华树,冷冰冰.术语管理概论[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30]王华树,李莹.翻译技术简明教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9.[31]王华树,刘世界,张成智.翻译搜索指南[M].北京:中译出版社, 2022.[32]王华树,王少爽.术语管理指南[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33]王华树,郑忠耀,胡富茂,齐东伟.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0.[34]王华树,朱珊,刘梦莲.人工智能时代口译技术应用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0.[35]王华伟,崔启亮.软件本地化——本地化行业透视与实务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36]王克非,秦洪武,肖忠华,胡开宝.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1.[37]王克非.双语语料库研制与应用新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1.[38]肖桐,朱靖波.机器翻译:基础与模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1.[39]熊得意,李良友,张檬.神经机器翻译:基础、原理、实践与进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40]徐彬. 翻译新视野——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41]许家金.语料库与话语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9.[42]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43]杨颖波,王华伟,崔启亮.本地化与翻译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44]约翰·罗蒂里耶著.王华树译.应用程序本地化:面向译员和学生的实用指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45]张成智.翻译与搜索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2.[46]赵璧.翻译技术基础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3.说明:此书目尽可能收录20年来适合翻译专业同学阅读的翻译技术图书,最近5年的优先考虑,同时还综合考虑知识性、影响力、可读性和新颖性等多种因素。
语料库翻译学讲习班:语料库翻译学概论
三、国外现状
日本学者Hitomi Tohyyama和Shigeki Matsubara(2006)利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发的英日双向同传语料库,就同声传译中单词之间的时间间隔、填充词与听众理解的影响和听众印象与译员停顿长度等课题进行探讨。
项目负责人
单位
2005
基于大型英汉对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平台
王克非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2005
《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
刘泽权
燕山大学
2006
面向机器辅助翻译的汉英对比知识库研究与建设
2
根据Sara Laviosa-Braiwaite的观点,语料库翻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各类翻译现象的特征,研究方法是自下而上方法和自上而下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
1998年,国际译学研究期刊Meta发表了由Sara Laviosa主编的题为 “The Corpus-based Approach: A New Paradigm in Translation Studies”的专栏,推出了两组文章。第一组文章主要探讨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理论问题。第二组文章涉及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翻译规范和翻译教学研究。
二、历史背景
描写性译学
01
B. 描写性译学的主要观点:
02
翻译不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的语言转换,而是受到各种语言文化因素制约的社会行为或文化历史现象。
03
翻译是目的语文化事实,具有自己的特征,绝非其他文本的表述或衍生物。翻译文本记录真实的交际事件,这种交际事件并不比其他交际事件逊色。
语料库翻译研究综述
语料库翻译研究综述作者:袁艳玲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02期【摘要】本文通过统计1998年至2007年发表在国内14个核心期刊上与语料库相关的文章,分析了国内基于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现状;语料库翻译研究具有巨大研究优势但同时也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局限。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研究;翻译普遍性;描述性翻译研究一、引言语料库与语料库语言学是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产生以来,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研究方法。
“语料库是按照一定的语言原则,运用随机抽样方法。
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本库”。
语料库语言学是指以真实的语言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大量的语言事实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考察语言的实际运用来寻找语言使用的规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基于语料库的各种研究迅猛发展,同时语料库也被运用到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如二语习得、英语教学、语法研究、语言对比研究等等。
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语料库才被运用到翻译研究。
本文对语料库翻译研究产生的背景、在国内发展的现状、前景及其局限性做一个整体性描述,让读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获得比较全面的了解。
二、语料库翻译研究产生的背景八十年代以来。
语料库发展迅速,大批语料库陆续建成。
但语料库与翻译研究真正结合和与其他领域结合的时间相对比较晚。
翻译研究在早期发展历程中处于语言学的从属地位;再加上传统的语料库语言学家认为翻译的语言即使是用母语翻译,也与“标准语言”有差别。
因此他们没有对翻译研究产生多大的兴趣。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翻译研究呈现出了三种趋势:“一是从注重翻译本身的研究兴趣扩展到注重译员及其决定研究的兴趣上。
二是从规定性的方法转向描述性的方法。
三是从哲学的概念分析转向验证式的研究”。
这三种趋势都将翻译研究引向了一个验证式的描述研究阶段,描写翻译研究逐渐兴起,而“语料库研究方法或多或少可以适用于描写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语料库翻译研究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并开始在翻译研究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