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健康教育 PPT
合集下载
高血压健康宣教ppt课件
![高血压健康宣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7dd8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2.png)
对大脑的危害
脑梗塞和脑出血
高血压可导致脑血管破裂 或堵塞,引发脑梗塞和脑 出血等严重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高血压可能增加认知功能 障碍的风险,如记忆力下 降、思维迟缓等。
引起头痛和头晕
高血压可能导致头痛、头 晕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和工作。
对肾脏的危害
肾损伤
长期高血压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 ,导致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问
03
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总结词
合理膳食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总结词
限制饮酒量。
详细描述
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纤维为主,增 加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奶制品的摄入,减 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控制总热量 ,保持能量平衡。
详细描述
饮酒会使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会加重高血压 的病情。建议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两个标准饮 品,女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一个标准饮品。
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总结词
适量运动和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
详细描述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以 及力量训练等无氧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 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同时注意控制体重,保持BMI在18.5-23.9kg/m^2之间。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通常为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高血压的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 的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
由其他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如 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高血压的症状
01
02
03
无症状
许多高血压患者无明显症 状,但血压已经升高。
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ppt课件
![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61f83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d.png)
运动注意事项
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规 范治疗及随访管理。国家已经将高 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项目,高血压患者要主动积 极地配合管理,参与管理,降低心
脑血管病事件发生风险。
高血压健康教育
高血压的病人饮食以低盐、低脂、清淡、低热量和低动物脂肪为宜,目的是维持足够营养同时降低血 脂水平。
节日介绍
节日成立目的
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健康严重性的认 识,引起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高 血压工作的重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 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 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02
什么是高血压
什么是高血压
节日成立目的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血压≥140/90 mmHg,诊断 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 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有规律 的家庭血压测量,家庭血压测量值判断标准不同于诊室血压,家庭血压读数≥135/85 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肾疾病的主要危险 因素。
达标或不稳定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
定期测量血压
高血压健康教育
坚持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体育锻炼; 调整膳食结构,减少食用盐的量,喝酒 者减少饮酒的量和次数;戒烟;洗澡时 水温应保持在35~36℃,不宜饭后立 即洗温水浴,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少生 气,多交流,保持心态平和。
高血压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人的“三个三”:即“三个半分钟”、“三个半 小时”和“三杯水”。
一减少盐摄入,每日摄盐低于六克。
二少食多餐,不宜过饱。
三清淡,含丰富维生素和植物蛋白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胆固醇以及含糖物质的生物,尽量使用花生 油、豆油、菜油等,适当补钙,也是降低高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规 范治疗及随访管理。国家已经将高 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项目,高血压患者要主动积 极地配合管理,参与管理,降低心
脑血管病事件发生风险。
高血压健康教育
高血压的病人饮食以低盐、低脂、清淡、低热量和低动物脂肪为宜,目的是维持足够营养同时降低血 脂水平。
节日介绍
节日成立目的
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健康严重性的认 识,引起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高 血压工作的重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 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 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02
什么是高血压
什么是高血压
节日成立目的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血压≥140/90 mmHg,诊断 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 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有规律 的家庭血压测量,家庭血压测量值判断标准不同于诊室血压,家庭血压读数≥135/85 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肾疾病的主要危险 因素。
达标或不稳定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
定期测量血压
高血压健康教育
坚持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体育锻炼; 调整膳食结构,减少食用盐的量,喝酒 者减少饮酒的量和次数;戒烟;洗澡时 水温应保持在35~36℃,不宜饭后立 即洗温水浴,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少生 气,多交流,保持心态平和。
高血压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人的“三个三”:即“三个半分钟”、“三个半 小时”和“三杯水”。
一减少盐摄入,每日摄盐低于六克。
二少食多餐,不宜过饱。
三清淡,含丰富维生素和植物蛋白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胆固醇以及含糖物质的生物,尽量使用花生 油、豆油、菜油等,适当补钙,也是降低高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高血压健康教育(共16张PPT)
![高血压健康教育(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48a8c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3.png)
如感到无法自行调节情绪,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加入患者互助组 织,获取心理支持和帮助。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本次健康教育内容总结
1 2
高血压定义、分类及危害
详细解释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类方法,以及 高血压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潜在危害。
高血压危险因素及评估
介绍了年龄、性别、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高 血压危险因素,以及如何进行综合评估。
颈动脉超声检查
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和斑块形成,预测脑血管 疾病风险。
肾脏功能保护措施
尿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成分变 化,评估肾脏功能状况。
肾脏超声检查
观察肾脏形态、大小和结 构,检测肾脏病变。
肾功能检查
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等 指标,了解肾脏滤过功能 。
视网膜病变检查
眼底镜检查
01
直接观察眼底视网膜血管和视神经状况。
通过抑制循环和组织ACE ,使AT II生成减少,同时 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 减少,从而达到降压效果 。
通过阻滞组织AT II受体亚 型AT 1,更充分有效地阻 断AT II的血管收缩、水钠 潴留与重构作用。
生活方式干预在高血压治疗
04
中作用
合理膳食结构调整
控制钠盐摄入
减少烹调用盐,避免高盐食品,如腌制、 熏制食品等。
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全球及我国高血压现状
全球现状
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全球范围内约有10 亿人患有高血压,每年导致约900万人死亡。
我国现状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知晓率、治疗率和控 制率均较低。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 血压患病率为27.9及并发症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本次健康教育内容总结
1 2
高血压定义、分类及危害
详细解释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类方法,以及 高血压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潜在危害。
高血压危险因素及评估
介绍了年龄、性别、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高 血压危险因素,以及如何进行综合评估。
颈动脉超声检查
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和斑块形成,预测脑血管 疾病风险。
肾脏功能保护措施
尿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成分变 化,评估肾脏功能状况。
肾脏超声检查
观察肾脏形态、大小和结 构,检测肾脏病变。
肾功能检查
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等 指标,了解肾脏滤过功能 。
视网膜病变检查
眼底镜检查
01
直接观察眼底视网膜血管和视神经状况。
通过抑制循环和组织ACE ,使AT II生成减少,同时 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 减少,从而达到降压效果 。
通过阻滞组织AT II受体亚 型AT 1,更充分有效地阻 断AT II的血管收缩、水钠 潴留与重构作用。
生活方式干预在高血压治疗
04
中作用
合理膳食结构调整
控制钠盐摄入
减少烹调用盐,避免高盐食品,如腌制、 熏制食品等。
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全球及我国高血压现状
全球现状
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全球范围内约有10 亿人患有高血压,每年导致约900万人死亡。
我国现状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知晓率、治疗率和控 制率均较低。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 血压患病率为27.9及并发症
2024版高血压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高血压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482f8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9.png)
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调整血脂
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 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预防动脉粥 样硬化。
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阿司 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减少血栓 形成机会。
定期筛查
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脑血管
并发症。
肾脏保护措施及实施方法
控制血压
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肾 脏损害加重。
及时沟通反馈
家属应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患者的病 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06
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趋 势
新型降压药物研发动态
肾素抑制剂
通过抑制肾素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从而有效降低血压。
血管内皮保护剂
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降低高血压并 发症风险。
复合制剂
针对多种高血压发病机制,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在一起,提 高降压效果和患者依从性。
分类
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高血压可分为1级、2级和3级。此外, 根据合并症及靶器官损害情况,还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 极高危等不同层次。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 境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药物因素等。 其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主要的 发病原因。
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高盐饮食、肥胖、 缺乏运动、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等。 这些危险因素可单独或共同作用于人体, 导致血压升高。
02
03
肾小动脉硬化
高血压导致肾入球小动脉 硬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功能减退。
肾实质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实质 缺血、萎缩,导致肾衰竭。
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与肾脏疾病相互影 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 肾功能损害。
调整血脂
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 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预防动脉粥 样硬化。
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阿司 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减少血栓 形成机会。
定期筛查
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脑血管
并发症。
肾脏保护措施及实施方法
控制血压
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肾 脏损害加重。
及时沟通反馈
家属应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患者的病 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06
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趋 势
新型降压药物研发动态
肾素抑制剂
通过抑制肾素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从而有效降低血压。
血管内皮保护剂
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降低高血压并 发症风险。
复合制剂
针对多种高血压发病机制,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在一起,提 高降压效果和患者依从性。
分类
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高血压可分为1级、2级和3级。此外, 根据合并症及靶器官损害情况,还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 极高危等不同层次。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 境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药物因素等。 其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主要的 发病原因。
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高盐饮食、肥胖、 缺乏运动、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等。 这些危险因素可单独或共同作用于人体, 导致血压升高。
02
03
肾小动脉硬化
高血压导致肾入球小动脉 硬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功能减退。
肾实质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实质 缺血、萎缩,导致肾衰竭。
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与肾脏疾病相互影 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 肾功能损害。
高血压健康教育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高血压健康教育课件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752a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2.png)
戒烟限酒和心理健康维护
戒烟
吸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之一,应尽早戒烟,避免 被动吸烟。
限酒
饮酒过量会使血压升高, 患有高血压的人应避免饮 酒或少量饮酒。男性每日 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 ,女性不应超过15克。
心理健康维护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 紧张和疲劳。适当进行心 理调适和放松训练,如深 呼吸、冥想等。
并发症监测与处理策 略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监测方法
评估方法
采用Framingham风险评分、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风险评分等,综合考虑 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吸烟等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脑血管疾 病风险评估。
监测手段
定期测量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观察心脏结构、功能及血管病变情况 。对于高危患者,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超声等进一步检查。
互助小组
建议患者加入高血压互助小组,与 其他患者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和支 持,共同应对高血压带来的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适合的降压药物。
联合用药
02
对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提
高降压效果。
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03
根据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和药物作用特点,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确保血压平稳控制。
长期用药注意事项和副作用管理
遵医嘱规律服药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服用。
定期监测血压和肝肾功能
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 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使血管 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从而降 低血压。
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或阻 断血管紧张素受体,减少血管紧 张素Ⅱ的生成或作用,使血管舒 张,降低血压。
高血压pptppt课件(2024)
![高血压ppt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2c6905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2.png)
均衡膳食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减少高脂肪、 高糖分食品的摄入。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摄入,如鱼、禽、蛋、奶、豆 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024/1/28
17
适当运动锻炼指导
有氧运动
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 氧运动。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等,每周进行2-3次 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6
02
高血压的危害及并发症
2024/1/28
7
对心脏的影响
心脏负荷增加
高血压会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限 ,导致心脏负荷增加,长期负荷过重 可引起心脏肥厚、扩大,甚至心力衰 竭。
冠心病风险增加
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使冠状动脉狭窄、堵塞,导致心肌缺 血、缺氧,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
心律失常
及早就医
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 检查,明确高血压的原因和程度。
合理用药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不要随意更改 药物剂量或停药。
2024/1/28
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精神压力,避免 情绪波动对血压的不良影响。
22
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策略
一般人群
通过大众媒体、社区宣传等途径 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公众
高血压pptppt课件
2024/1/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8
• 高血压概述 • 高血压的危害及并发症 •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 高血压的预防措施及健康教育 • 总结与展望
2
01
高血压概述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PPT课件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2a73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3.png)
知水平。
提供家庭支持与护理指导
02
向家庭成员传授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在家中得到更
好的照顾。
建立家庭监测和记录习惯
03
指导家庭成员定期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并做好记录,以病的健康教育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 • 高血压病的成因与影响 • 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控制 • 高血压病的治疗与管理 • 高血压病的教育与宣传
01 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
CHAPTER
高血压病的定义
总结词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 特征。
家族病史
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的人群,其患病 风险相对较高。
基因突变
部分人因基因突变而导致高血压的发 生。
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
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噪音污染
长期处于噪音污染环境中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 素,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
通过教育宣传,使公众了解高血压病的危害、预 防措施和治疗手段,提高对高血压病的重视程度。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
正确的知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通过 教育宣传,帮助公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 高血压病的发生风险。
提高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宣传有助于患者了解自身病情,掌握正确的 治疗和管理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高血压还可能对视网膜造成损害,影 响视力。
肾脏疾病
长期高血压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引发 肾脏疾病。
03 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控制
CHAPTER
高血压健康教育 ppt
![高血压健康教育 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2fb20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5.png)
高血压健康教育 ppt
高血压的危害与预防
1. 高血压的危害
-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 肾脏受损及肾功能衰竭
- 视力受损和眼底病变
- 脑血管疾病,如中风
- 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
2. 高血压的预防措施
- 清淡饮食,控制钠盐摄入
-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 适量运动,保持合理体力活动
- 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负担
- 控制精神紧张,保持良好心态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血压异常
3. 高血压的饮食建议
- 多吃富含钾、镁、钙的食物,如香蕉、土豆、奶类等 - 减少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
- 少食高盐食物,如腌制食品、方便面等
- 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和脂肪,如糖果、甜点等
4. 高血压的生活调整
- 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 注意减少咖啡因和刺激性饮料的摄入
- 保持良好的社交和心理支持网络
- 避免长期和过度的体力负荷
5. 高血压的监测与管理
- 定期测量血压,掌握自己的血压情况
- 配合医生进行血压管理和药物治疗
- 注意监测晨起血压和夜间血压变化
- 定期进行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
- 注意不良反应和药物的合理使用
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管理,我们可以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并降低相关的健康风险。
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从而促进健康生活的展开。
高血压健康教育PPT课件
![高血压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22b0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c.png)
要长期治疗和管理,不能轻易停药 。
详细描述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 理。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也不意味着高 血压已经治愈。患者应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长期规律的治疗,以保持血压稳定并
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06 高血压相关资料与链接
CHAPTER
对心脏的危害
增加心脏负担
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长期如 此容易引起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等心 脏器质性病变。
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容易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 病。
对大脑的危害
脑部血管病变
高血压会导致脑部血管痉挛、硬 化、狭窄,甚至破裂出血,引起 脑梗塞或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高血压的症状
总结词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但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悸、疲劳等。
详细描述
高血压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这 些症状可能与血压升高有关,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 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脏病等。
02 高血压的危害
CHAPTER
高血压健康教育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高血压概述 • 高血压的危害 • 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 高血压的误区与澄清 • 高血压相关资料与链接
01 高血压概述
CHAPTER
高血压的定义
总结词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 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 临床综合征。
控制体重
01
02
03
04
保持健康的BMI指数,即体重 (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
详细描述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 理。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也不意味着高 血压已经治愈。患者应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长期规律的治疗,以保持血压稳定并
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06 高血压相关资料与链接
CHAPTER
对心脏的危害
增加心脏负担
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长期如 此容易引起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等心 脏器质性病变。
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容易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 病。
对大脑的危害
脑部血管病变
高血压会导致脑部血管痉挛、硬 化、狭窄,甚至破裂出血,引起 脑梗塞或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高血压的症状
总结词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但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悸、疲劳等。
详细描述
高血压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这 些症状可能与血压升高有关,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 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脏病等。
02 高血压的危害
CHAPTER
高血压健康教育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高血压概述 • 高血压的危害 • 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 高血压的误区与澄清 • 高血压相关资料与链接
01 高血压概述
CHAPTER
高血压的定义
总结词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 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 临床综合征。
控制体重
01
02
03
04
保持健康的BMI指数,即体重 (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150/90毫米汞柱,如可耐受可 进一步降低;
血压达标的要求
不仅仅要: ➢ 诊室血压达标 还要: ➢ 平稳达标 ➢ 尽早达标(尽早治疗) ➢ 长期达标
血压达标的时间要求
要避免血压下降的过快或者过低,以避免引起心脑肾等重 要器官灌注不足而引起缺血事件;
一般患者经过4-12周的治疗,使血压达标; 老年患者、病程长、冠脉或者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者及耐
晨血压 一般夏季要减量(尤其是老年患者),冬季要适
当加量。
为什么要强调药物24小时平稳降压?
高血压治疗的指导原则就是要平稳降压,并非越快越好;
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可能会引起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 加重,会出现头痛、头昏、心慌…
人体血压具有昼夜波动的节律性,夜晚血压降低、清晨血 压会急速上升,而心脑血管疾病也常于清晨多发(612AM)。清晨血压急剧升高或长期血压波动较大会诱发中 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症
走出降压治疗的误区!
1、不愿意服药。 2、不难受不吃药。 3、不按照医嘱服药。 4、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5、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6、过分关注血压数值和精神紧张
用药原则!
小剂量开始 有助于观察治疗效果和控制不良反应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尽量使用1天服用1次而具有24小
时降压作用的长效制剂,以有效控制全天血压和晨峰血压 ,更有效的预防猝死、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的危害!
持续的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全身血管损害,严重时引 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心脏:左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脑:高血压可引起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区!每年新发250万人! 肾脏:肾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 眼:可损坏眼底动脉、视网膜、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失
受差的患者,血压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 长效降压药发挥稳定的降压作用需要1-2周。患者因此抱
怨降压效果不理想,要求频繁换药和加药,是不明智的!
什么时间服用降压药?
长效制剂一般早晨顿服。或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 约10%的患者白天血压正常,单纯夜间高血压(隐
蔽性高血压),需睡前服药; 对于清晨高血压患者,可在睡前服药,以控制清
中国高血压的特点
盐摄入量过大 高盐摄入使血容量增加,高血
压患者对盐更敏感,血压升高的几率更大
血压波动大 血压波动大对血管、心、脑、 肾等损害更大
脑卒中(中风)发生率高 低肾素型高血压常见
高血压的“三高”和“三低” 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 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降压治疗可降低死亡风险!
脑 卒 中 发 生 风 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
心
肌
力
梗
衰
死
竭
发
发
生
生
风
风
险
险
减少40%-50% 减少15%-30%
减少50%
接受药物降压治疗时注意要点
1、降压不宜过快过低,以避免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不足 的加重 2、严遵医嘱,不要自己随便换药、加药或突然停药 3、降压药需终身服用,要坚持服药,以维持血压平稳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如大量 饮酒等),以提高疗效。
高血压健康教育
中国高血压现状
2012年全国高血压患者约2.66亿,每5人中就有1 人高血压
我国心脑血管病有2.9亿,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 每年350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占总死亡的41%,平
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病 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700万,心肌梗死200万,这
些患者一半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
24小时长效平稳降压可有效控制晨峰血压,保证血压平稳 维持在正常水平,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什么样的降压药可24小时平稳降压?
起效和缓的降压药,能避免血压剧烈波动;
每天只需1次服药,即可有效平稳控制血压,避免 多次服药使血压忽高忽低
即使偶尔漏服,也能有效控制血压;
药效不受饮食或者胃肠道环境影响;
高血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到医院找医生诊治!
1.确定血压水平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血脂异 常等)
2.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3.查清有无心、脑、肾损害或相关疾病 4.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积极治疗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应用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 的重要方法,二者缺一不可!医学研究证明: • 合理膳食 • 控制体重 • 适量运动 • 戒烟限酒 • 心理平衡 不仅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而且可以有效治疗高 血压。
联合用药 个体化
理想降压药的标准! 1.有效的降压疗效; 2.长效制剂,24小时平稳降压,避免血压波
动;且1日1次,服用方便; 3.副作用少,安全性好, 4.药物相互作用少,便于联合 5.价格合理
血压控制的目标
一般患者:<140/90毫米汞柱,是保证获益 的根本;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病人: <130/80毫 米汞柱;
剂量调整灵活,可掰开甚至碾碎服用的降压药。
感谢您的聆听!
明 血管: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甚至溃疡或坏疽
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高血压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最常用,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
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
目前,尚难根治,但能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原因,因它的
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故亦称多原因性高血压, 其发生原因比较简单而清楚,故又称单原因性高 因压,占5%-10%。
血压达标的要求
不仅仅要: ➢ 诊室血压达标 还要: ➢ 平稳达标 ➢ 尽早达标(尽早治疗) ➢ 长期达标
血压达标的时间要求
要避免血压下降的过快或者过低,以避免引起心脑肾等重 要器官灌注不足而引起缺血事件;
一般患者经过4-12周的治疗,使血压达标; 老年患者、病程长、冠脉或者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者及耐
晨血压 一般夏季要减量(尤其是老年患者),冬季要适
当加量。
为什么要强调药物24小时平稳降压?
高血压治疗的指导原则就是要平稳降压,并非越快越好;
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可能会引起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 加重,会出现头痛、头昏、心慌…
人体血压具有昼夜波动的节律性,夜晚血压降低、清晨血 压会急速上升,而心脑血管疾病也常于清晨多发(612AM)。清晨血压急剧升高或长期血压波动较大会诱发中 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症
走出降压治疗的误区!
1、不愿意服药。 2、不难受不吃药。 3、不按照医嘱服药。 4、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5、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6、过分关注血压数值和精神紧张
用药原则!
小剂量开始 有助于观察治疗效果和控制不良反应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尽量使用1天服用1次而具有24小
时降压作用的长效制剂,以有效控制全天血压和晨峰血压 ,更有效的预防猝死、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的危害!
持续的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全身血管损害,严重时引 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心脏:左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脑:高血压可引起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区!每年新发250万人! 肾脏:肾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 眼:可损坏眼底动脉、视网膜、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失
受差的患者,血压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 长效降压药发挥稳定的降压作用需要1-2周。患者因此抱
怨降压效果不理想,要求频繁换药和加药,是不明智的!
什么时间服用降压药?
长效制剂一般早晨顿服。或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 约10%的患者白天血压正常,单纯夜间高血压(隐
蔽性高血压),需睡前服药; 对于清晨高血压患者,可在睡前服药,以控制清
中国高血压的特点
盐摄入量过大 高盐摄入使血容量增加,高血
压患者对盐更敏感,血压升高的几率更大
血压波动大 血压波动大对血管、心、脑、 肾等损害更大
脑卒中(中风)发生率高 低肾素型高血压常见
高血压的“三高”和“三低” 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 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降压治疗可降低死亡风险!
脑 卒 中 发 生 风 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
心
肌
力
梗
衰
死
竭
发
发
生
生
风
风
险
险
减少40%-50% 减少15%-30%
减少50%
接受药物降压治疗时注意要点
1、降压不宜过快过低,以避免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不足 的加重 2、严遵医嘱,不要自己随便换药、加药或突然停药 3、降压药需终身服用,要坚持服药,以维持血压平稳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如大量 饮酒等),以提高疗效。
高血压健康教育
中国高血压现状
2012年全国高血压患者约2.66亿,每5人中就有1 人高血压
我国心脑血管病有2.9亿,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 每年350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占总死亡的41%,平
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病 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700万,心肌梗死200万,这
些患者一半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
24小时长效平稳降压可有效控制晨峰血压,保证血压平稳 维持在正常水平,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什么样的降压药可24小时平稳降压?
起效和缓的降压药,能避免血压剧烈波动;
每天只需1次服药,即可有效平稳控制血压,避免 多次服药使血压忽高忽低
即使偶尔漏服,也能有效控制血压;
药效不受饮食或者胃肠道环境影响;
高血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到医院找医生诊治!
1.确定血压水平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血脂异 常等)
2.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3.查清有无心、脑、肾损害或相关疾病 4.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积极治疗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应用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 的重要方法,二者缺一不可!医学研究证明: • 合理膳食 • 控制体重 • 适量运动 • 戒烟限酒 • 心理平衡 不仅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而且可以有效治疗高 血压。
联合用药 个体化
理想降压药的标准! 1.有效的降压疗效; 2.长效制剂,24小时平稳降压,避免血压波
动;且1日1次,服用方便; 3.副作用少,安全性好, 4.药物相互作用少,便于联合 5.价格合理
血压控制的目标
一般患者:<140/90毫米汞柱,是保证获益 的根本;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病人: <130/80毫 米汞柱;
剂量调整灵活,可掰开甚至碾碎服用的降压药。
感谢您的聆听!
明 血管: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甚至溃疡或坏疽
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高血压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最常用,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
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
目前,尚难根治,但能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原因,因它的
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故亦称多原因性高血压, 其发生原因比较简单而清楚,故又称单原因性高 因压,占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