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教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新航路的开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2.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因素,学会从可能性和必要性两方面把握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3.通过评价哥伦布,培养以历史的眼光、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知道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使全球联系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使欧洲殖民者加紧殖民掠夺。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评价哥伦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竞赛用白板、帆船印章、记号笔.

教学过程

(说明)本节课采用分组比赛的方法,凡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为本组争得一艘小帆船,最后以小帆船的多少决定名次。

(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小实验。老师这里有两只鸡蛋,你们有没有办法使鸡蛋小头朝下,在桌上立起来呢?请两位同学上来试一试(一男一女)。

(表扬学生创新的思维)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不破不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回答,如不能回答或不全面,由老师解答、补充)这与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有关。我们知道,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首航归来,他成了英雄,人们为他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欢迎宴会。一次宴会上,忽然有人高声叫道:“我看这件事情不值得这样庆祝,大陆是地球上本来就有的,并非哥伦布创造的,他只不过坐着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碰上了这块大陆而已,其实只要坐船一直往西走,谁都会有这项发现的。”宴会上顿时鸦雀无声,这时,哥伦布笑着站了起来说:“这位先生讲的似乎很对,其实不然,我们不妨一试。”说着,他顺手抓起桌上放着的熟鸡蛋,请大家在桌上立鸡蛋,当时竟无一人想出办法。最后,哥伦布做到了,如同刚才同学们所做的。

请同学们想一想,从这件事情上,你有何感悟呢?(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过渡。)世界上的一些发现和发明,在一些人看来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但是,请你们记住,那总是在发现者或发明者指出应该怎么做之后,而发现、发明的过程,则充满了艰辛、挫折与失败。“新大陆”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追寻当年开辟新航路的艰辛历程。

(新课教学)

一、新航路开辟的含义。

出示葡萄牙里斯本的地理大发现纪念碑图片,阐述新航路的开辟的概念: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又称“地理大发现”,它指从西欧穿过大西洋到美洲,进而横渡太平洋完成环球航行和从西欧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路线。

二、介绍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引子)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中,无数航海家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其中四位卓有成效的航海家是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为了纪念当年新航路开辟的成功,欧洲环球旅行社派出四位资深导游,各带一个旅行团,探寻四位航海家的足迹。我们四个大组就是四个旅行团,出发前,先请四位导游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航海家当年的艰辛历程。

(每组请出一位事先准备好的同学当导游,上台依次解说。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并动画演示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四位航海家的图片以及到达地点。)

(过渡)感谢四位导游的精彩解说让我们对新航路开辟的历程有了大致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填表。注意:四个旅行团分别填自己要探寻的航线情况,三个问题(支持国家、探险家、到达地点)请三位成员回答,导游不能回答。

(表扬)我们四个旅行团都圆满结束了航程。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来直观感受一下当年航海的艰辛历程。录像《新航路的开辟》

三、讨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过渡)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假如你生活在当年的西欧,你愿意加入航海的船队吗?(有人愿意,也有人不愿意。)不愿意的同学可能考虑到航海的艰辛,九死一生;愿意的同学,你们勇气可嘉。不过,光有勇气是不够的,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探讨一下,哪些因素促成了新航路的成功开辟呢?也就是说,你为什么要去探险,船上要配备哪些东西,才有成功的希望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三分钟的讨论,把你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和条件写在纸上,一人执笔。)

下面请代表发言,每位代表讲你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两个因素。(先四大组各请一个小组代表发言,然后再补充发言。)

(表扬)同学们讲得非常好,考虑得也很全面。我想,如果生活在15、16世纪的西欧,你们中一定会出现象哥伦布、麦哲伦这样的航海事业的佼佼者。那么,对于哥伦布、麦哲伦这些航海家,后人是怎样评价他们的呢?

四、评价哥伦布

(引子)1992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对500年前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表现出强烈的、然而却是截然不同的反应。发达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有人甚至要沿当年的航线再次航行,并准备在他所到之处立碑纪念,以表彰哥伦布的历史功绩,而美洲国家却同声对哥伦布发起了严厉的谴责和声讨。我们应如何评价哥伦布呢?下面我们先观看有关哥伦布的几段录像。(录像《哥伦布》)

现在,我们请一、二大组同学代表当年殖民的西方发达国家,三、四大组同学代表当年被殖民的美洲发展中国家,采用你们准备好的材料,进行一场简单的辩论,并说明理由。(双方各派三位同学发言,每位同学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表扬)双方的辩论都非常精彩,也很有说服力,看来一时难分胜负,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哥伦布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伟大的航海家、探险家,又是殖民者、侵略者。当年殖民的西方发达国家感谢他发现了“新大陆”,带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而当年被殖民的美洲发展中国家痛恨他,因为“新大陆”被发现后,美洲许多地方遭受了残酷的掠夺和屠杀,日益贫困落后,尤其是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不过美洲也由此纳入了近代文明社会。如果我们用“进步”和“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我们说,哥伦布航行到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应予以肯定。

其实,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情况也与哥伦布相似,他们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伟大的航海家、探险家,又是殖民者、侵略者,否则,达·伽马就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印度之行,麦哲伦不会被击毙在麦克坦岛。

(过渡)航海家的双重身份也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一方面是全球联系的不断加强,西欧进入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另一方面是殖民掠夺和屠杀的灾难,亚、非、拉地区日益贫困落后。下面我们看两幅图:1420年和1620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比较这两幅图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不同在于:前者认识的世界范围要小得多,后者认识的世界范围大得多,多了美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等;前者看地球是扁平的,四周是茫茫大海,后者看地球是圆的,陆地、海洋已经联为一个整体。产生不同的原因有:新航路的开辟,使人们发现了新的大陆和大洋,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使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完善着对世界的认识;此外,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理论的发展等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课堂小结)

(假设)启正中学联系了一艘小型游艇,准备在2005年寒假组织初二同学进行一次环球航行的探险活动,请你选择距杭州最近的宁波港为起点,设计一条自东向西环球航行的最佳路线,标出图中所经过的大洋、重要海峡和运河。然后与新航路开辟时期的航线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

(发下图纸,以同桌两人为单位,互相协作。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请两位学生上台到电脑上画路线,然后动画展示给大家看,评评是否合理。)

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准备怎么走。(课件中动画展示路线)关键问题在于,最佳路线并不等同于最短路线,还要考虑到航海的安全性、解决给养问题等。

大洋、重要海峡和运河在图纸中填出后,请学生讲答案,同时在课件中展示。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不同主要在于:苏伊士运河开通后,10万吨以下的船只不用绕过好望角和麦哲伦海峡,航程大大缩短。另外,从安全性和给养等方面考虑,我们的航行尽量靠近海岸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