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9章道路旅客运输-第1节客流及其分布特点至第3节道路旅客运输组织
第九章道路旅客运输【本章教材结构】第一节客流及其分布特点【本节知识点】【知识点】旅客与客流【知识点】客流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知识点】客流分布特点【知识点】旅客与客流1.旅客及其分类凡是由各种运输方式承运的各类人员,在承运期间,统称为旅客。
旅客按其旅行目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五大类:即生产性旅行需要的旅客、商业性旅行需要的旅客、公务性旅行需要的旅客、旅游性旅行需要的旅客和生活性旅行需要的旅客。
对上述旅客服务的道路客运工作可分为两类:(1)工作性客运。
特点:运输时间比较集中,运输量大,且有规律性,乘客对运送时间要求较高。
(2)消费性客运。
特点:随机性大,流量与流向难以掌握。
2.客流及其基本要素客流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流量、流向、流时、流距和结构。
→流量:旅客流动的数量或人数,反映了客流规模的大小;→流向:旅客流动的方向,反映了不同地区对旅客的吸引能力情况;→流时:客流经过一定的空间范围时,所占用的时间,反映了客流效率的大小;→流距:客流在空间上移动的范围;→结构:旅客的构成,如年龄比例,不同出行目的的比例。
【知识点】客流的形成及影响因素1.客流的形成客流因人们的出行而形成,人们出行的原因:一是生产、工作的需要,二是生活的需要。
2.影响因素(1)人口及分布状况。
一般而言,人口越多的地区或国家,客流越大。
(2)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3)工农业布局的变化(4)运输业的发展及运输网的布局(5)国家政策及社会动向(6)旅客对运输工具的偏好(7)运输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此外,还有休假制度、探亲制度、民族习惯等,都会对客流产生相应的影响。
【知识点】客流的分布特点客流的分布特点表现在一定时期内客流的数量、方向、距离、结构的变化规律和趋势上。
1.旅客运量的持续增长。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旅客运量将持续增长,并且超过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人均消费水平增长速度,客运弹性系数大于1。
★客运弹性系数=客运量增长速度(%)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人均消费水平)增长速度(%)2.客流地区间分布不均衡。
旅游客流量分析:客流量统计、高峰期与淡季、预测模型
旅游客流量分析概述•引言•什么是旅游客流量分析•为什么需要分析旅游客流量客流量统计•客流量统计的重要性•如何进行客流量统计•数据收集方法•实时统计•问卷调查•客流计数仪•数据分析工具•Excel•数据可视化工具高峰期与淡季•高峰期与淡季的定义•影响旅游客流量的因素•季节性因素•节假日因素•天气因素•如何应对高峰期与淡季•推出促销活动•调整产品定价策略•加大宣传力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预测模型•为什么需要预测模型•常用的预测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基于回归的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模型选择和参数调整方法•模型评估方法•预测结果的应用结论旅游客流量分析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潜力和机遇的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了解和分析旅游客流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提高运营效率以及增加收入。
引言旅游客流量分析是指通过收集、统计和分析旅游客流量数据,以便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从而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和营销策略的过程。
通过客流量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客流量统计客流量统计是旅游客流量分析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旅游经营者了解客流量的大小和变化趋势,以及客户的特征和行为习惯。
以下是客流量统计的一些重要性:•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客流量统计,旅游经营者可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喜好,从而为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决策提供依据。
•监控市场变化:客流量统计可以及时掌握市场的变化,帮助企业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评估经营效果:通过客流量统计,企业可以评估自己的经营效果,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和客户的满意度,进而进行调整和改进。
要进行客流量统计,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实时统计:通过安装客流计数仪等设备,实时统计客流量的数量和变化趋势。
•问卷调查:通过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客户的旅游偏好、购买力和消费习惯。
旅游学概论-国际旅游客流规律及影响因素
特点一 原因
• 前往邻国或近距离目的地的时间短、费用 少,有这种支付能力的数量较多; • 地域想近则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也比较接 近,旅游过程中障碍较少; • 交通便利,出入境手续相对简便。相邻国 家相互之间出入境签证手续的办理简便快 捷,甚至于相互之间有互免签证的待遇。
www.tபைடு நூலகம்
埃及沙姆沙伊赫连环爆炸冲击旅游业
沙姆沙伊赫位于埃及西奈半岛的南端。这里 因终年阳光灿烂,加上清澈见底而又风浪不 大的海水和柔软的细沙海滩,令欧美等国的 游客倾倒。欧美旅客往往携家带口来这里休 闲度假,享受美好时光。
然而就在2005年7月23日的凌晨,爆炸 袭击改变了一切。位于和平大道中心位置的 贾扎拉花园饭店的主楼遭到汽车炸弹的袭 击,爆炸过后,饭店被夷为平地。几乎与此 同时,在附近的停车场和几公里之外的纳伊 迈湾的入口处也发生多起剧烈的爆炸。购 物市场完全被毁,大街上到处是被炸的玻璃 碎片和面目全非的汽车以及斑斑血迹。
年中国人赴日旅游人数为130万人,而日本人赴
中国旅游人数为350万人。
此外,旅游流常受政治局势、动 乱、自然灾害、疾病流行、意外 事件的干扰,使旅游流发生异变。
Text
Text
第二节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及影响客 流的基本因素
01.国际旅 游客流规律
02.影响 客流的基本 因素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及影响客流的基本因素
当旅游者从自己的常住地出发,前往不同 的旅游目的地去观光游览、娱乐消遣,便构 成了一定的流向、流量特征的游客群体,这 一游客群体就称为旅游客流。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西南大学2019年12月(1191)《中国旅游地理》大作业随机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道题2.0分,共40.0分)1.对国际游客的界定一是时间上有要求;二是地域上有要求,三是旅游目的。
对 错2.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称之为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对 错3.替代性——产生在两个性质相同的旅游地之间。
对 错4.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不仅揭示旅游行为的规律,更重要的是用以指导旅游经营者的市场开发、旅游地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以及宾馆选址等主要经济行为。
对 错5.因为某一特殊原因所引起的,如各国举办的大型国际会议或活动我们把它称为非稳定性客流。
对错6.旅游偏好对旅游决策有影响。
对错7.细菌和病虫害对某些文物古迹的影响比较明显。
对错8.旅游发展对旅游资源也会造成的一些破坏。
对错9.我国的绝大多数高原,成为中外游客神往的地方。
对错10.国内外学者常使用旅游吸引因素这一概念,其范围非常广泛,除包含旅游资源的部分后,还包含了完善的会议设施、商务办公设备等具象因素和社会风气、文明程度等较为抽象的因素。
对错11.经济发达程度、国家间地区经济贸易的开放程度也是影响旅游客流形成的因素。
对错12.20世纪60至80年代是欧洲旅游业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旅游业广泛普及阶段。
对错13.因山崩、火山熔岩、泥石流等堵塞河道而形成的湖泊叫河迹湖。
对错14.旅游地理学不仅是应用性学科,也是新兴的边缘学科。
对错15.对于最大信息获取量和最高满意度的追求,使人们在选择旅游地时倾向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对错16.国内旅游者在访问地的某个公共或私人住宿设施中至少停留一夜的国内游客。
对错17.基本旅游层次就是提高旅游层次。
对错18.城市人口比例、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旅游服务队伍素质的高低也会影响旅游客流的形成。
对错19.我国北方地形与南方地形差别很大,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对错20.镜泊湖是我国著名的河迹湖。
对错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道题4.0分,共20.0分)1.以北京为中心,具有风格粗犷、多野趣,各种人工建筑厚重有余,委婉不足的特征,我们把这类园林称之为()。
四川古镇旅游客源市场与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_图文.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古镇旅游客源市场与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姓名:郭彩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旅游管理指导教师:王成璋20081001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页摘要近年来,古镇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受到都市居民的偏受,古镇及古镇旅游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然而大多数的研究局限于古镇的开发与保护,对相关客源市场的研究比较少。
另一方面,客源市场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也是旅游业竞争的焦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旅游接待地是否能够准确、全面地了解旅游客流和所处环境,适时做出有效的旅游决策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古镇旅游发展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富度,还取决于客源市场的可靠度。
本文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著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收集四川古镇客源市场基本数据,基于旅游客源市场消费行为和旅游客源市场特征两个侧面对古镇现实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同时在小范围调研层面上对潜在客源市场进行了试探性研究。
在对客源市场基本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和网络资料,归纳总结出影响古镇客源市场的37项基本因素,分为16项拉力因素和21项推力因素,并且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和量化分析,找到古镇旅游客源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
古镇客源市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古镇开发规划和营销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在文章的第五部分试探性地为四川古镇及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设性意见。
最后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指出不足和局限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客源市场;客源市场影响因素;古镇;因子分析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l I页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ncient town tourism is more popular by urban dwellers as a new type of the modem tourist industry.More and more scholars start to study theancient town and the ancient town tourism.but most of thestudy limted to the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town.there iS no much research on the relevant market.On the other hand,thesoBrcemarke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it iS the critical facter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focus of the tourism competition.In reference to the much domestic and foreign—related work,the paper collect basic date about the Sichuan ancienttown tourist matter,and take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ality market form two sides of the tourist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ter charaeteriatics,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have a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potential market in the small.scale research level.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tourist market basic source and refer to relevant articles and information network,the paper generalize 37basic factors about the ancient town market.divided into 16pulling factors and 21pushing factors.next,it found the main tourist market factors thourgh factor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basic factors.The analysis of the ancient town and its factor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town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promotion.Finally,summarize this paper,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lack of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future.Key words:Tourist markets Tourist market influencing factorsAncient town Factor analysis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杏阅和借阅。
武陵源区旅游客流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四、结论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温年变化深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地理位置、土壤性质和冻土层厚度等。在全球气候变暖 的背景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尤为重要。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应对 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参考内容二
标题:休假制度对遗产旅游地客 流的影响——以武陵源为例
4、土壤性质:土壤的导热性、含水量等性质都会影响地温的年变化深度。导 热性好的土壤能更好地传导热量,使得地温的变化深度较大。而含水量丰富的 土壤能吸收和储存热量,从而减小地温的年变化深度。
5、冻土层厚度:冻土层的厚度是影响地温年变化深度的关键因素。较厚的冻 土层能更好地保持土壤中的热量,从而减小地温的年变化深度。
二、休假制度与客流变化
1、1986~1988年:早期休假制 度与客流变化
在早期的休假制度下,国家规定每年有固定的几个长假,如春节、五一、国庆 等。这些长假期间,武陵源的客流量显著增加,显示出明显的“黄金周”效应。 然而,由于休假时间相对较短,游客主要集中在这些长假期间,导致非长假期 间游客数量明显减少。
5、提升服务质量:无论是在哪个时期或条件下,提高服务质量都是吸引游客 的重要手段。武陵源区应注重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确保 游客能够得到优质的服务。同时,应加强旅游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游客的 安全和舒适。
6、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注重资源的保护。武陵 源区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完整性,确保游客 能够欣赏到独特的风景和文化。
二、影响因素
1、季节性变化:武陵源区的旅游客流在季节上表现出明显的波动。一般来说, 夏季和秋季是旅游高峰期,而冬季和春季则是旅游淡季。这种季节性变化与天 气状况、节假日安排等因素密切相关。
2015年秋西南大学秋季《中国旅游地理》[1191]考试标准答案
的景象。
如在自然风景区内,过多的广告和霓虹灯,会遮挡观赏视线,强烈的色彩刺激也会加速视觉疲劳;在重点文物古迹所在地,还会对旅游资源本身和旅游效果形成直接损害。
这种现象即被称为"视觉污染”。
上述现象目前已有所改善,但有些景观则不可能恢复旧貌了。
当然,人口增加、环境质量下降等,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l二、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1、旅游开发中的"破坏性建设”指那些虽然其出发点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但是由于缺乏知识或考虑不周,而进行了一些不适当的工程,造成了对旅游资源或环境的破坏。
"破坏性建设”问题,只有提高规划制定者和有关领导的专业科学水平才能得到解决。
2、超负荷接待所造成的影响在经营管理中,多数情况下是为了追求高利润,也有时是为形势所迫(一般出现在较短的时日,例如在某个节日,在某旅游点刚的日子),游人数量超过了合理容量,破坏了旅游资源,降低了环境质量,有时甚至造成游人伤亡。
3、旅游管理中的失误例如在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塔林中,曾充斥着各种摊贩、算命者、乞讨者和粗俗的摄影摊;在天坛这一按照原建设意图应是神圣、肃穆的场所,曾举行商品交易会,还曾将废土和建筑余料堆成远高于祈年殿的土堆;在沈阳故宫的大殿中,曾搞过射箭项目,且不说射箭同故宫风马牛不相及,单看那一支支射在檩梁上的箭,没有人不为珍贵的文物遭破坏而惋惜。
所幸的是有些已经得到纠正。
4、伴随着游人的到来而产生的难以避免的影响例如众人的脚踏踩实了地面,影响了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
这是一些旅游点内古树生长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其他有害气体和水分以及散出的体热造成了封闭空间的环境变化,对其中的文物会造成不利影响。
敦煌石窟和溶洞、陵寝地宫内都存在这一问题。
5、部分游人的不文明行为例如随地抛弃废物垃圾,随地吐痰,在禁烟区内吸烟(这是造成旅游地火灾的重要原因)、乱写滥刻等;当然,也包括其他一些不文明的举止,例如在除游泳区外的公共场所衣着不整,甚至做出有伤风化的举动等。
第三章 国际旅游市场
旅游供给市场(tourism supply market): 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提供旅游产品的旅游经营者群体, 即旅游目的地市场( tourism destination market ),简 称国际旅游地市场。 思考: 国际旅游市场的构成除供需双方外,受哪些条件影响? 旅游产品、旅游价格、旅游信息、汇率变化等。
黄金周居民出游意向调查分报告(全国假日 办,2008年) 收到答卷19135份,有效答卷14666份。调查结果显示: 1、60%的受访者有出游意向 57.33%的受访者计划在国内旅游,其中:32.88%受访者 有意在市内及城市周边休闲旅游,24.45%的受访者有意 跨区域国内旅游;2.97%的受访者计划出境旅游;23.99 %的受访者有意探亲访友,其中:15.49%的受访者计划 异地过夜探亲访友;13.11%的受访者计划在家休息。 2、出境游人数较少,港澳是最主要的目的地 在60%希望出游的受访者中,仅有3%表示出境旅游。在 这其中,22%的消费者选择港澳作为旅游目的地。亚洲其 他地区,如传统的新马泰、日韩也是出国游的热点地区。 欧洲游也成为出境长线游的首选。
第二节 国际旅游者市场
一、国际旅游者市场的形成条件 二、国际旅游者市场的影响因素 三、国际旅游者市场分类 四、国际旅游者市场分析方法 五、国际旅游者市场发展现状
一、国际旅游者市场的形成条件
一、国际旅游者(international visitor market)市场的形 成条件 注意: 又叫国际旅游客源国,而只有当一个国家能够产生和输出 大量国际旅游客源,才能称为国际旅游客源。 1、一定的人口数量 2、旅游购买力(tourist payment capacity) 3、旅游购买欲望(tourist baying want) 4、旅游者权利(tourist authority)
旅游线路客流量分析报告
旅游线路客流量分析报告一、引言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和推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而旅游线路的客流量则是衡量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产品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本报告旨在对某旅游线路的客流量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其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和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一)研究区域本次研究选取了具体旅游线路名称作为研究对象,该线路涵盖了具体景点等多个热门旅游景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景区的门票销售系统,获取了游客的购票数量和时间信息。
2、在线旅游平台的预订数据,包括订单数量、游客来源地和出行时间等。
3、旅游统计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等。
三、客流量的时间分布特征(一)季节性特征通过对多年数据的分析,发现该旅游线路的客流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旅游旺季通常出现在旺季时间段,此时气候宜人,适合出游,游客数量较多;而旅游淡季则主要集中在淡季时间段,由于天气寒冷或炎热,以及节假日较少等原因,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二)节假日特征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如春节、国庆节和劳动节等,客流量会出现明显的高峰。
其中,国庆节的客流量最大,其次是春节和劳动节。
此外,一些小型节假日,如端午节和中秋节,也会对客流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幅度相对较小。
(三)周内特征从周内的客流量分布来看,周末的游客数量明显多于工作日。
周六的客流量通常是一周中最高的,而周一至周五的客流量相对较少。
四、客流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一)景点分布不同景点的客流量存在较大差异。
热门景点名称等景点由于知名度高、景观独特,吸引了大量游客,客流量较大;而冷门景点名称等景点由于开发程度较低、宣传推广不足,客流量相对较少。
(二)客源地分布通过对游客来源地的分析,发现该旅游线路的客源地主要集中在主要客源地省份或城市等地区。
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流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流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流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甘肃省的入境旅游客流量逐年增长。
了解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流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开发和促进该地区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流的时空演变1. 时期划分:我们将甘肃省的入境旅游客流按年份进行划分,统计了过去十年的数据,以便分析客流的变化趋势。
2. 客流量变化: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流在过去十年间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近五年来增长更为显著。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同时甘肃省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
3. 时空分布: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流主要集中在临夏、兰州、酒泉等地。
临夏的独特文化和风景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兰州的交通便利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成为外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酒泉的祁连山和沙漠景观对于自然风光的追求者具有独特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流也开始向其他城市和地区分流,形成了多点吸引的态势。
二、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流影响因素分析1. 政策因素:中国政府的旅游政策对甘肃省入境旅游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加大,签证政策的便利化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游客前来甘肃省旅游。
2. 旅游景点:甘肃省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了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张掖丹霞地貌、嘉峪关长城等景点成为了外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3. 旅游设施与服务:良好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对于提升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流至关重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甘肃省为外国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高品质旅游设施和服务,使得游客体验更加舒适和便利。
4. 旅游宣传:甘肃省积极开展旅游宣传活动,推广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
通过参加国际旅游展览会、举办旅游推介会以及开展多种宣传形式,提升了甘肃省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旅游学概论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及影响因素
个性化趋势: 定制化旅游、 小众旅游等个 性化需求逐渐
增加
环保趋势:绿 色旅游、可持 续旅游等环保 理念逐渐深入
人心
区域化趋势: 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旅游一体 化等区域化趋
势逐渐显现
国际旅游客流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全球经济 波动、政治不稳 定、自然灾害等
机遇:新兴市场 崛起、科技进步、 文化交流等
地域性:欧洲、北美、亚洲等 地是旅游热点地区
经济性: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客 流量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客 流量小
文化性: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 地区旅游客流量大
PRT 4
国际旅游客流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对国际旅游客流的影响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越高旅游需求越大 汇率变动:汇率变动影响旅游成本进而影响旅游客流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影响旅游者的购买力进而影响旅游客流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影响旅游者的消费意愿进而影响旅游客流
YOUR LOGO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及影响因素
,
汇报人: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03
04
05
国际旅游客 国际旅游客 国际旅游客 国际旅游客
流概述
流规律
流影响因素 流发展趋势
P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RT 2
国际旅游客流概述
旅游客流定义
旅游客流:指 在一定时间内 前往某一目的 地进行旅游活 动的游客数量
自然环境因素对国际旅游客流的影响
气候:适宜的气候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地理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可以吸引游客前来探险和观光 自然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和度假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A一、填空题:1、文化环境的三要素有:物质基础要素,,精神文化要素。
2、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和。
3、影响旅游客流形成的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包含有:区位、行政区位和区位。
4、我国五大淡水湖有:、洞庭湖、、和巢湖。
5、我国三大名瀑:、和黑龙江吊水楼瀑布。
6、海洋康乐旅游中“3s”是指:阳光、、。
7、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有东北地区的和西北地区的吐鲁番,年较差最小的地区是。
8、浙江海宁盐官镇的是我国最典型的观潮地点,“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指的是太阳辐射最强的。
9、我国被称为世界三大活化石的为水杉、、鹅掌楸。
10、我国珍奇异兽四大国宝为大熊猫、、白唇鹿和。
11、北京旅游形象的标志图案是与。
12、未修过长城的两个朝代分别是和元朝。
13、伊斯兰教的标志是,经典是《古兰经》和;道家的标记是;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标志是。
14、秦长城修筑是在公元前221年把秦赵燕长城连接扩充而成的,西起,东至辽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万里长城;汉长城是修筑最长的长城,绵延两万余里;明长城是修筑时间最长的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全长12700多里。
15、白酒以其香型作为分类:酱香、浓香、、米香、等五种香型。
二、图表题1.请根据图意填写完整。
2.请填写完整八大菜系名称3.请根据图意填写完整。
三、简答题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有那些?2.写出十种在百度网站检索的排名前五十位旅游网站名称3.详细说明烽火堆数与鸣炮代表的意义《旅游地理》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B一、填空:1、旅游活动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最根本的特征:异地性和。
2、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和。
3、旅游者产生的四大地理背景: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地理因素和。
4、中国山水游记奠基人、山水诗鼻祖是。
5、五岳是指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和北岳恒山。
6、我国四大自然奇观是指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和。
7、一国四花是指牡丹、、菊花和。
8、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全长共公里,是世界上唯一一国所拥有的最长最大的河流,流经个省级行政区,最后注入。
4、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第四节 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二、影响旅游者流动的因素
(一)价格——直接影响旅游花费的多少 (二)汇率——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比价,影响旅游价格 (三)宣传——具有指导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四)社会治安——人身财产安全、愉快经历 (五)旅游政策——政策上的支持 (六)政治环境——政治关系友好、联系密切,相互流动频繁
第四节 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一、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五)流向气候适宜的地区
第四节 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一、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六)流向自然景观奇特或生活习俗迥异的地区
知识拓展:旅游之国——瑞士
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同时,它东接奥地利,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区位 优势十分明显。第四节 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一、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三)流向海滨旅游地
法国戛纳海滨 一年一度的国际电影节让这里吸引着全世界目光
第四节 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一、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四)流向风景名胜地区
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取决于旅游供给方提供产品的特色。 只有集景、意、境、情、美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文化 特色显著区才能吸引旅游者,所以,世界著名旅游景区 无一不是拥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文化传统或者经济 成就。
第四节 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一、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之所以主要集中在邻近的国家 或地区,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1. 距离近,可以节约旅游费用和减少外出时间。 2. 语言、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比较接近,旅游者 很容易适应,比较有安全感。 3. 邻近国家之间为了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往往 互免签证,为旅游者的活动提供了便利。 4. 私人汽车的普及,很多人选择自旅游。这也是 近距离旅游人数较多的原因。
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
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一、国际旅游客流的地理分布规律欧洲不但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中心接待地区,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
其次,美洲也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重要客源地。
在产生客源方面居第三位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中东地区各国虽然在经济上较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小,加之居民的旅游传统问题,所以在客源市场中占有的比例不大。
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有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奥地利、荷兰、挪威、加拿大、瑞典、瑞士、科威特、澳大利亚、委内瑞拉、丹麦、比利时、墨西哥等国家。
这些国家的国际旅游支出,大约占世界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78%。
目前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国际旅游业,其中18个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日本、意大利、德国、奥地利、西班牙、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挪威、丹麦、爱尔兰、芬兰)不仅产生了国际旅游客源总数的90%,而且其中80%的国际旅游客源也主要流向这18个国家。
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客流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使国际旅游客流的地里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旅游客流的总体发展趋势,目前及今后国际旅游客流的主流仍然相对集中于发达国家。
二、国际旅游客流的空间移动规律第一,在全世界的国际旅游中,近距离的境外旅游,尤其是去周边国家,一直占据着压倒性的比重。
以旅游人次计算,这种近距离出国旅游约占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80%。
以80年代上半期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分布情况为例,美洲出国旅游者中有70%是在美洲地区各旅游目的地旅游,前往区外目的地的只有30%。
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出国旅游人次总计的75%是在本地区内的旅游目的国游览,去区外目的地旅游的人次仅占25%。
在欧洲的比例则分别为79%和21%。
其次,从流动情况来看,特别是在远程国际旅游方面,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和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这两个地区是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计划和目的地。
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
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旅游客流规律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旅游者的数量和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了解旅游客流规律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
根据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旅游客流规律:1. 季节性规律:旅游客流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般来说,春夏季节是旅游旺季,因为天气宜人,多数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出行。
秋季是旅游淡季,因为学校开学和工作繁忙导致人们出行减少。
冬季一般是境外旅游的旺季,人们喜欢选择温暖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天。
2. 周期性规律:旅游客流在一周内表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周末是旅游高峰期,因为人们在工作日忙碌之后希望放松身心,选择出行。
而工作日是旅游低谷期,因为大部分人都需要上班上学。
3. 节假日规律:节假日是旅游客流的重要因素。
在节假日期间,人们通常有更多的休假时间,更愿意选择旅游。
春节、国庆节和中秋节是中国的三大黄金周,这些时段是旅游的旺季,旅游景区和酒店通常会提前做好准备迎接客流峰值。
4. 地区性规律:旅游客流在不同的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
一些知名的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同时,有一些地方在特定的时间会迎来客流高峰,如长江三峡地区的游船旺季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海南岛的旅游高峰期在每年的冬季。
旅游客流规律的发展趋势也值得关注。
以下是一些主要趋势:1. 个性化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旅游客流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人们更加注重体验和个人兴趣,注重定制化的旅行服务。
旅游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科技驱动的旅游: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线预订、移动支付、智能导游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正在改变旅游行业的运作方式。
旅游企业需要积极应对科技发展的挑战,借助科技的力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 境内旅游的发展:由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网络的完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
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旅游客流规律和发展趋势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旅游活动的变化和发展方向。
以下是对旅游客流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旅游客流规律1.季节性规律:旅游客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通常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较为集中,而在工作日和淡季时则相对较少。
例如,中国的黄金周和春节期间,以及欧美地区的暑假和圣诞节,旅游客流量都会大幅增加。
2.地域性规律:旅游客流的地域分布不均衡,通常集中在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或景点,而对于偏远地区或次要景点的客流则相对较少。
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中国的长城等知名景点通常吸引了大量的旅游客流。
3.正向规律:旅游业的发展往往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流,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某个地区旅游景点的建设和宣传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而这些游客的到来又会促进相关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正向的发展规律。
4.消费水平规律:旅游客流的消费水平与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通常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客流的消费水平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较低。
这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和差异化发展的机会。
二、旅游客流发展趋势1.多样化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提升,旅游客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宽泛,涵盖了城市旅游、乡村旅游、海岛旅游等多个维度,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旅游景点。
2.体验式趋势:旅游客流逐渐向体验式的转变。
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地观光旅游,而更注重与当地文化和社区的互动,追求更加深入和个性化的旅行体验。
这也推动了农家乐、民宿和生态旅游等新兴业态的发展。
3.数字化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旅游业也逐渐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人们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旅游信息获取、行程规划和在线预订,旅游客流数据也得以更加准确地采集和分析,这为旅游企业和目的地管理者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洞察和经营决策支持。
4.可持续发展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旅游业也逐渐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旅游地理学
3.中国的到邻国探亲、购物、游览或 洽谈生意,彼此往来频繁。这种旅游又称为边境旅游。另一种是 到不相邻的国家或地区去旅游。中国的出境旅游业虽然起步晚, 但发展速度快。 (2)中国出境旅游客流特点 ①增长速度很快,但数量上还不很大。 ②以边境旅游和周边国家旅游为主,范围逐步扩大。 ③中国出境旅游者的消费高。 ④由观光旅游逐步转向度假消闲旅游。 。
第五章 动植物旅游资源
第一节 人类最早的审美对象 1、原始图腾与艺术形式 2、人类情感的寄托
第二节 动、植物与旅游的关系
1、自然风景的重要构成因素 2、园林不可或缺的要素 3、美化环境与净化环境功能 4、植物的保持水土与调节气温功能 5、以动植物为主题的旅游项目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与旅游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第三节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概念 按照某些标准来确定某一旅游资源在全部旅游资源 或同类旅游资源中的地位,也就是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 对旅游资源进行比较,以确定某一旅游资源的重要程度 和开发利用价值。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 对旅游资源的评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主要分 为旅游资源本身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二者之间 有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也有明显的差别。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 一、旅游资源调查分类
为了使旅游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将资源优 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首先须摸清旅游资源的“家底”。 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开发的前提。旅游资源调查可分 为普查和重点调查。 二、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1.搜集现有各种有关资料 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3.室内预测 4.现场踏勘 三、旅游资源调查应提供的资料
2.旅游资源分类的指导性文件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与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提 出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并确认为国家标准 GB/T18972-2003,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该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三个层次:主类、亚类和基 本类型。主类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 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 活动等8类;亚类有综合自然旅游地、史前人类活动场 所等31类;基本类型有山丘型旅游地、人类活动遗址等 155类(详见附录1)。 这主要是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产生原因、基本 属性、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的。前4个主 类应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后4个主类应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旅游景点客流量
旅游景点客流量
旅游景点的客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某个旅游景点接待的游客数量。
客流量通常是衡量一个旅游景点或目的地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
旅游景点的客流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景点的知名度、位置、季节、假期、天气、宣传推广等。
一些知名景点如长城、故宫、夏威夷等每年吸引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游客,客流量庞大。
而一些小众景点或偏远地区的客流量相对较小。
客流量的高低对旅游景点和目的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客流量可以带来较高的收入和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高客流量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如交通、住宿、餐饮、旅游导游等。
因此,景点管理者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客流量,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客流量的统计和管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如游客问卷调查、电子门票扫码、人工统计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分析景点的客流走势和特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如优化景点的游览路线、增加景点的容量、优化服务质量等。
总之,旅游景点的客流量是衡量旅游景点吸引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景点管理者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客流量,以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GDP的重要产业。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影响旅游客流形成的因素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从旅游者的心理出发、实际条件出发。
一个地区的旅游客流,首先受旅游目的、旅游者的兴趣爱好、从众心理因素的影响,其次是受旅游者的经历、旅游者的经济能力、时间与空间因素影响。
这是因为:游客先根据目的选择旅游地,比如有些人是为了欣赏风景、考古、了解古人古风就会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
当然,选择不同的旅游地,也是基于旅游者的兴趣爱好,是喜欢看山水风景,还是喜欢攀登巍峨山峰,亦是喜欢小桥流水,或是基于对文物古迹的兴趣。
“从众效应”也叫“羊群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表现随潮或顺应风俗习惯。
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将自己的意见默认否定,且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
部分旅游者可能会受周围亲朋好友或是电视媒体等的影响,去某地参观旅游。
旅游者必须受经济能力、时间与空间的影响,才会考虑去某地参观,甚至有的游客由于受时间空间限制,来考虑目的地与出发地的远近关系。
这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出发。
当地旅游点设立的意义、目的是影响当地旅游客流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旅游点设立的意义是
纯观赏性,吸引游客的焦点就是风景;设立的意义是教育性的,比如江西瑞金、遵义等,吸引游客的焦点就是祭奠先人,缅怀历史;设立的意义是经济性的,吸引游客的焦点就是服务性的,比如需要满足游客游玩的心理、猎奇的心理,甚至是体验当地美食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