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苎麻之都遭遇尴尬
湖北苎麻生态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湖北苎麻生态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https://img.taocdn.com/s3/m/3966996c1ed9ad51f01df25e.png)
要以初级产品为主, 大多只停 留在麻棉混纺纱线 的生产 和纯麻 纱 、 布 的初 级 生 产上 , 坯 印染 、 装 服 和其他 终端 高附 加值 产 品还是 空 白 , 重 限制 了 严 苎麻 市场 规模 与企业 的市场竞 争力 。
GUAN LI GoNG CHE NG s
一
须高度警惕原料供应链断裂的严重威胁。
二、 湖北 苎麻产 业面 临的瓶颈
( 一) 市场瓶 颈
1 市 场规模 太小 . 尽 管我 省苎麻 企 业 密集 , 苎麻 加 工 上 占有 在
明显优 势 , 但产 业链短 、 品附加值 低 的问题仍 然 产 突 出。我省 苎 麻 产 品 低端 , 加 值 低 ; 业 链 不 附 产 长, 价值 链短促 , 面料 、 服装 服 饰 、 饰 用 布 、 健 装 保 织物等最 终 消费 品 生产 几 乎 是一 片空 白。 目前 , 我 省苎麻 产品虽 有 1 系 列 8 0大 0多 个 品 种 , 主 但
园、 污泥制 肥厂 、 麻 生 物脱 胶厂 、 色 饲料 厂 和 苎 绿 食用 菌厂 的一 园四厂模式 , 构建集 技术研 发 、 洁 清
受 世界金 融危 机 的影 响 , 国苎 麻 纺织 工 业 我
加 工能力 大 幅 缩 减 , 麻 纱 价 格 跌 幅 近半 , 为 纯 约 20 0 5年 价格 高 峰 的三分 之一 , 大地 挤压 了原麻 极 市场 收购价 格 , 国内原麻 收购价 格 2 0 0 9年初 跌人 谷底 , 产地 收购价 约为 32— . 公 斤 , . 35 湖北体 物 质 , 要 经 过脱 0 需 胶 和环 保处 理 , 一直 是 制 约 我 国苎 麻 产 业 发 展 这
的“ 瓶颈 ” 。尽 管 我省 在 这 方 面进 行 了科 研 攻关 ,
再造传统产业新辉煌让“中国草”苎麻走向世界
![再造传统产业新辉煌让“中国草”苎麻走向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085b3a7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4.png)
F ocus Fiber | 纤维080 中国纺织 2017麻纺再造传统产业新辉煌 让“中国草”苎麻走向世界文|本刊记者 梁龙苎麻,为我国特产,其产量和纺织加工占世界总量的90%,而被誉为“中国草”。
因苎麻纤维吸湿透气性是棉纤维的3-5倍左右,同时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有益元素,具有抑菌、透气、凉爽、防腐、防霉、吸汗等功能,是世界公认的“天然纤维之王”,至今苎麻文化已有4700多年历史,是不折不扣的民族文化的瑰宝。
千年“中国草”的尴尬苎麻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苎麻是我国的特产,种植及生产技术均为自主研发。
我国是世界上麻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曾经苎麻种植辉煌一时,1987年苎麻的种植面积达到775万亩,产量56.75万吨。
而到2016年,苎麻的种植面积缩减至8万亩,产量缩减至1.30万吨。
“三十年来,苎麻原料价格的极不稳定和持续低迷,是苎麻种植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因素,由于这种发展缺乏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支撑,缺乏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开发和调整产品结构的快速反应机制,缺乏现代化营销的理念、信息、网络和手段,致使我国麻业生产出现大起大落、原麻种植面积几增几减,纺织工厂开工不足,产品大量积压,农民毁麻,一些企业经营也难以为继,甚至相继倒闭。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表示,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的、稀有资源的产业如何让它创新发展,是摆在广大麻纺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据悉,伴随着“入市”及全球经融危机,苎麻夏布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再次进入衰落期。
近二十年来,经过了最初的观望后,苎麻种植户纷纷铲除苎麻改种其它经济作物,苎麻种植面积连年大幅下滑,行业转型进入深水期,行业发展该何去何从?近日,由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主办,新余市人民政府协办,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传统产业 再创辉煌”苎麻产业发展论坛在夏布之乡——新余召开,可谓恰逢其时。
“传统产业,再创辉煌”是每一位纺织不忘初心,牢记的使命。
2024年苎麻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苎麻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8346f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1.png)
2024年苎麻市场发展现状概述苎麻是一种传统的纺织原料,具有高度的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苎麻市场正在逐渐兴起。
本文将就苎麻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前景。
市场概况苎麻市场整体上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苎麻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左右。
苎麻纺织品的需求主要来自服装、家居用品和工业用途,其中服装行业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国际市场上,亚洲地区是苎麻产业的主要消费市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
市场驱动因素苎麻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首先,苎麻是一种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其次,苎麻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环保意识普遍提高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选择苎麻制品。
此外,苎麻纤维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倒伏性,可以用于工业领域的特殊需求。
市场挑战尽管苎麻市场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苎麻产业的发展与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密切相关,耕作、采摘和处理工序相对复杂,劳动力成本较高。
其次,苎麻纤维的加工技术相对成熟度较低,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此外,苎麻市场的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稳脚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
市场趋势展望未来,苎麻市场有望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首先,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进一步研发,加工技术将不断提升,苎麻制品的品质将有所提高。
其次,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将进一步推动苎麻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选择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苎麻制品。
此外,苎麻材料在工业应用方面的潜力也值得期待,如汽车制造、建筑和航空航天领域。
结论综上所述,苎麻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凭借其天然、环保的特性,苎麻制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加。
未来,苎麻产业有望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注:本文纯属作者观点,不代表实际情况和市场走势。
2024年苎麻面料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苎麻面料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d3c71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1.png)
2024年苎麻面料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苎麻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在服装和家居装饰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对当前的苎麻面料市场进行分析,并探讨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市场规模苎麻面料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19年苎麻面料市场规模达到XXX亿美元,在2020年有望达到XXX亿美元。
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苎麻面料的独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2. 消费者需求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提高,苎麻面料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苎麻面料具有透气性、吸湿性和抗菌性等优点,适合制作夏季服装和家居用品。
此外,苎麻面料的天然纹理和独特手感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3. 市场竞争态势目前,苎麻面料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纺织企业和品牌。
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品牌推广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一些新兴企业也在苎麻面料市场中崭露头角,推动市场竞争的加剧。
4. 市场发展趋势未来,苎麻面料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以下是市场发展的几个趋势:4.1 可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将促使纺织企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苎麻面料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资源,将在可持续纺织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4.2 产品创新纺织企业将继续进行创新,开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苎麻面料产品。
例如,结合其他纤维材料,改善苎麻面料的柔软度和耐久性,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4.3 市场细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市场将趋向细分化。
企业可以通过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如高端专业装备或环保家居用品,来寻找市场的细分机会。
结论总之,苎麻面料市场在当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推动下,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企业应抓住市场趋势,不断创新,并关注产品品质、品牌宣传和市场细分,以保持竞争优势并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字数:1500字。
中国苎麻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苎麻行业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dfec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8.png)
中国苎麻行业市场环境分析1. 简介苎麻是一种常见的纤维作物,属于大麻科的一种植物。
它的纤维具有优良的韧性和透气性,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绳索等行业。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苎麻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苎麻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为苎麻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苎麻市场规模庞大,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等地区。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苎麻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X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Y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Z%。
主要驱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新兴市场的崛起以及对环保纤维素纤维的需求增加。
3. 市场竞争格局苎麻市场竞争格局相对集中,主要有几家大型企业占据较大份额。
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广泛的销售网络和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同时,小型企业也在市场中存在,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但规模较小。
4. 政策和法规政府对苎麻行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和法规支持。
例如,一些国家鼓励农民种植苎麻,提供补贴和技术支持,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此外,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也为苎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5. 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苎麻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例如采用生物技术改良苎麻品种,提高纤维质量和产量。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应用于苎麻纤维的提取和加工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未来,预计苎麻行业将继续依靠技术创新来提升竞争力。
6. 市场风险和挑战苎麻市场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纺织行业的需求波动可能影响到苎麻产品的销售。
其次,苎麻行业在种植、加工和销售过程中面临一些技术和管理问题,需要不断解决和改进。
此外,国际市场的竞争也给苎麻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7. 发展前景和建议苎麻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纤维的需求增加,苎麻作为一种具备环保特点的纤维素纤维,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建议苎麻相关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拓展国内外市场。
麻原料基地:重整河山“待后生”
![麻原料基地:重整河山“待后生”](https://img.taocdn.com/s3/m/47a652c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c.png)
麻原料基地:重整河山“待后生”麻原料基地:重整河山“待后生”虽然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麻纺大国,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却大而不强,“两头在外”受制于人。
其中,优质原料进口依存度偏高,仅亚麻对外依存度就高达80%;而国内原料种植业发展又迟迟不给力,原料问题严重羁绊着麻纺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上世纪的辉煌,如今的落寞,恍若隔世,不知道沿着城市的坐标,还能否找到麻纺当年辉煌的踪影。
如何实现麻纺的振兴发展,原料基地建设迫在眉睫。
亚麻:从“沾麻即富”到“谈麻色变” 解读:可以说,中国的亚麻产业是从黑龙江开始起步的。
上个世纪,全省有年产1000吨打成麻规模的国有亚麻原料厂23家、乡镇亚麻厂上百家。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民种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40多个县、600多个乡镇、7000多个村屯都有麻田,70多万麻农得到了实惠。
亚麻光景好的时候,1套亚麻西装可以换回5套日本西装,曾经流行一个观点叫做“沾麻即富”。
?好景不长,亚麻纱锭从70万锭减产到目前的17万锭左右,甚至实际开工的10万锭都不到;种植面积也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200万亩降至目前的20余万亩,原料80%依赖进口,黑龙江亚麻猛跌谷底。
就在几乎要放弃的同时,亚麻产业绝地逢生,又重新走向了振兴路。
“中国亚麻之乡”兰西县的缩影就是一个见证。
北纬46。
2’~46。
38’,东经125。
42’~126。
38’,是以“中国亚麻之都,世界亚麻文化中心”、“北方小江南,龙江华夏城”、“东方的诺曼底”等诸多金字招牌名扬全国的黑龙江省兰西县。
在这个面积不到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亚麻产量曾占到了全国1/3以上。
曾几何时,兰西当地的姑娘、小伙都以能进麻纺厂工作为荣。
亚麻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茂盛地生长,田地里是一望无际的亚麻。
一时间,民房变厂房,农民变工人,一时“纺工难求”。
其实,对于亚麻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的功能,更重要它还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在种植过程中无须使用任何除草剂和杀冲剂,是一款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
我国苎麻产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苎麻产业发展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d12fa5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f.png)
我国苎麻产业发展的思考摘要:本文对当前影响我国苎麻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相应关键技术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苎麻;剥麻;品种选育;脱胶;麻纺工业苎麻是我国特有的出口创汇纤维作物。
其单纤维长、强度大,吸湿和散湿快,热传导性能好,脱胶后洁白有丝光,可以纯纺,也可和棉、丝、毛、化纤等混纺,是优良的纺织原料。
它在麻区农民致富、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率以及生态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苎麻市场销售疲软、农民种麻积极性受挫、气候急剧变化导致苎麻纤维品质和产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
1影响苎麻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1.1剥麻的效率低下苎麻目前的收获方法主要采用人工收获,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并导致苎麻产量和品质下降,已成为苎麻产业化中的主要瓶颈。
其主要表现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产量和品质不高1.2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困难1.2.1苎麻新品种的选育工作难度加大。
随着市场和时代的发展,生产上对苎麻新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苎麻新品种的选育工作难度逐渐加大。
目前生产上对新品种的要求主要包括高产、优质、多抗、多用途、适合机械剥制等。
生产上的需要使得苎麻的育种目标越来越高,而苎麻的科学研究工作却与育种工作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
苎麻基础研究相对滞后。
相对于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作物而言,苎麻属于“小作物”,各项基础研究都严重滞后,成为了育种工作的绊脚石。
1.2.2苎麻新品种的推广难度大。
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苎麻是多年生作物,更换品种困难。
俗话说:“种麻三年穷”,更换品种将严重影响农民在头几年的收益。
第二,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力量严重不足,素质参差不齐。
第三,新品种的繁殖技术体系不完善。
由于现有苎麻新品种遗传背景为高度杂合,只能使用无性繁殖方法才能保持优良种性,其推广成本高、速度慢。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繁殖技术。
第四,推广的效益低。
由于苎麻是多年生作物,在种苗上一次投入就可以获益多年,使得推广者和育种人员的收益都受到影响。
我国苎麻发展现状..
![我国苎麻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215a7f30975f46527d3e1a5.png)
进入90年代后,由于国际配额的限制和国际市 场对苎麻纺织产品需求的变化,苎麻纺织产品 开始滞销,苎麻纺织工业陷入困境,整个行业 从生产能力和产品结构开始调整。从1991年 开始到2000年十年间,苎麻长纺生产能力从 70万锭下降为30万锭,2001年至今,苎麻纺 织工业处于恢复性增长,目前全国苎麻纺锭为 80万锭,苎麻纺织工业生产基本稳定。
早在明朝,浏阳夏布就闻名于世,商贾争购。并 被列为朝廷贡品,“历来有杭州纺绸换浏阳夏布 之说”。据明万历《湖广通志· 方产》载,长沙府 之长沙、善化县出绫,湘潭、益阳、安化出生绢、 苎布、棉布、葛布;清初巴陵(今岳阳)的棉纺 织业、湘潭的麻纺织业十分发达,已不是单纯的 农家副业性质,而是独立的小手工业作坊了。由 此引来了大批的“吴客”(江苏一带的商人)为 主的包买商,他们以长沙等地为据点前往巴陵收 买布匹。
2.渊远流长的苎麻历史
苎麻纤维是一种古老、优美、具有文化内涵的纤 维,在我国天然纤维纺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 位。据考古发现,1988年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大溪 文化层壕沟中出土有6000多年前的粗麻编织物;1958 年从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遗址中出土的苎麻织物残片, 距今4700多年,1970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 的素纱婵衣,其领、袖部份均为精细苎麻织物,距今 2700多年。
第一,苎麻纺织生产向以原料产地为中心集群规 模发展,如湖南省沅江市、汉寿县蒋家咀镇,四川省 大竹县、达县,原料和纺织加工具有集群优势,形成 了从苎麻脱胶、纺纱、织造的产业链。 第二,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苎麻纺织生产辐射 发展,如安徽省的铜陵市,以铜陵华源公司为核心形 成了苎麻脱胶、纺纱、织造的辐射发展。 第三、以加工为特色的集群发展,如湖北省荆州 市荆州区,形成了以苎麻织造为特色的生产基地,咸 宁市形成了以苎麻混纺纱为特色的生产基地。第四, 国有资本进一步从苎麻纺织行业中退出,2005年全国 长纺锭总量为441920锭,其中国有为115880锭,占 总量的26.2%。
中国苎麻行业仍延续“供不应求”态势,进口量大幅提升
![中国苎麻行业仍延续“供不应求”态势,进口量大幅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424324c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7c.png)
中国苎麻行业仍延续“供不应求”态势,进口量大幅提升一、发展背景苎麻是中国的特产,苎麻制品具有吸湿散热快、透气凉爽等特点。
苎麻产品具有天然纤维保健功能,广泛用于衣着、室内装饰和国防等方面。
随着国内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苎麻脱胶工艺技术的不断完善,如优质种质基因导入、数控苎麻剥麻机和麻类酶法加工等以及麻类作物综合利用、新用途的发掘,麻类产品自身的弊端和局限性逐渐克服和打破,范围不断突破,开发内容不断延伸,其社会价值明显提高。
苎麻富含蛋白质、赖氨酸、胡萝卜素以及钙质等,若将苎麻全株作饲料,可年收14次。
苎麻叶营养丰富,干苎麻叶含粗蛋白23%,粗纤维16.5%,钙3.64%,磷0.33%,还含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畜禽、鱼类的精饲料。
麻类是人类最早种植利用的纤维植物之一,尤其是中国很早就将麻纤维作为纺织服装的天然纤维,麻类纤维的优势在于吸水性能较好,面料干燥透气,穿着凉爽舒适,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等各个领域。
2019年中国麻类种植面积为65.9千公顷,产量为23.4万吨。
二、种植现状苎麻纺织工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种植及生产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国际上没有先进成熟的技术与设备可借鉴,行业技术发展与进步速度缓慢,导致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中国苎麻种植面积及产量整体呈下降走势,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57.6千公顷减少至2019年的28.1千公顷,产量由2010年的12.21万吨减少至2019年的5.3万吨。
《2021-2027年中国苎麻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苎麻种植面积占麻类总种植面积的42.62%,苎麻产量占麻类总产量的22.66%。
2014年以来苎麻单位面积产量较为稳定,2018年中国苎麻单位面积产量为1887.5公斤/公顷,2019年中国苎麻单位面积产量为1895.9公斤/公顷。
在所有纤维作物中,苎麻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在我国北纬33度以南的广大地域里都能种植,麻农都积累了丰富的种麻经验。
达州市达川区苎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达州市达川区苎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8177f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7.png)
实践交流|四川农业与农机/2023年4期|>>>1苎麻产业发展现状1.1地位举足轻重据原达县志记载,清乾隆时期“物产多为麻”,道光时期“麻稻为首”;原达县木头、申家等水码头是历史上原麻及织品外销的重要港口,“贩运络绎,远至沪、武汉、西安、云贵诸省市和日、美、韩等国,闻名遐迩”[1]。
一直以来,达川区苎麻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沅江市和大竹县,名列全国第三位。
截至2022年,全区苎麻种植分布在双庙、赵家等11个乡镇面积超过3000hm 2;同时,达川区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优质苎麻基地县”“中国苎麻之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
1.2苎麻品种优化依托达州市农业科学院,全区先后示范推广川苎7号、8号、9号、11号、12号、15号、16号及川饲苎1号、2号等10多个优良品种,其中川苎11号、16号成龄麻原麻每公顷产3750kg 左右,高产示范原麻每公顷产可达4500kg 以上,单纤维细度稳定在1900支以上,分别比目前在种川苎4号、8号单产提高24.3%、8.1%。
川苎12号、15号的特点是单纤维细度在2300支以上,是麻纺企业生产70支以上麻纺织品的首选原料,深受江西、重庆和四川的一些企业原料生产基地青睐。
1.3麻农增收支撑。
市供销苎麻科技公司全面推动智慧苎麻App 的运用,有效解决了原麻销售难题。
除原麻种植每公顷均收益37500~60000元外,还采取幼林麻地“苎麻+玉米”“苎麻+大豆”“苎麻+土豆”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成林麻地冬闲时种植豌豆、蚕豆和蔬菜等作物,实现增产增收;特别是当前种养业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该产业对农民持续增收意义十分重大。
2存在问题2.1基础设施落后全区绝大多数苎麻种植在荒山、荒坡和贫瘠耕地,基地内没有改良土壤、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以致基地内土壤瘠薄、生产道路不通达、灌溉设施缺乏;特别是2022年7月以来遭遇60年一遇的高温干旱,致使苎麻受灾300hm 2以上,二麻产量严重下降、三麻产量也深受影响,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苎麻纺织行业如何快速补“产业短板”
![苎麻纺织行业如何快速补“产业短板”](https://img.taocdn.com/s3/m/e3de1d2743323968011c923a.png)
一组数字或许能够显示我国苎麻行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从2006年至今的10年间,我国苎麻原料种植面积呈急剧下降态势,从2006年的199万亩急剧降至2015年的6万亩;2011年,我国出口苎麻纱线4353吨,2015年出口1982吨,下降幅度达54%;“十二五”期间,我国苎麻纺织工业规模出现大幅下降,长麻纺锭从2011年的21.5万锭下降到2015年的15.8万锭,下降幅度达33%;短纺锭从2011年的31万锭下降到2015年的17.4万锭,下降幅度达44%;气流纺2.7万头,基本持平,苎麻织机4500台,下降8%。
苎麻行业到了十分严峻的时刻。
机械化程度不高、创新力不足、内需市场有待深度挖掘成为考验我国苎麻行业发展的三道难题。
机械化“短板”该如何撬动?目前我国苎麻行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基本以小型剥麻器或剥麻机获取纤维,严重制约行业发展。
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苎麻专业委员会主任成雄伟提出,未来苎麻生产工艺技术创新要体现在三方面,即收割要机械化、脱胶要自动连续化、纺纱要创新化。
“我国麻类作物生产机械化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麻类收获剥制机械技术有待实现突破,二是麻类收获机械自动化程度低,三是麻类作物种植方式有待转变。
这是由于麻类作物地位不高,所获得的国家投入少,研究力量薄弱;麻类纤维物料的特殊性;麻类收获、加工机械的技术性能有待提高;种植与产业规模不大;麻类综合利用技术落后;产业链不完善;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等多种因素所致。
”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崔国贤提出:“我国苎麻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在于高效苎麻剥麻机的突破和应用。
”小编觉得麻类生产机械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生产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快研究麻类生产机械的步伐,以利于麻类生产高效发展。
目前应从品种筛选、种植技术、机械装备技术多方面进行一体化研究,使农艺、品种与农机相互适应,全面协调解决麻类机械化生产问题,因此应对麻类生产机械化技术相适应的品种培育接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使农艺与农机紧密结合,提高麻类生产机械的适应性。
四川达州市苎麻种植开发典型调研
![四川达州市苎麻种植开发典型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4517ad8084868762caaed572.png)
些地 区 的调查 结果 表 明 ,每 种植 1 苎麻 ,可使 亩 国家 节约 “ 改梯 ” 投 资 2 0 坡 0 0元 ,减 少 人 江河 泥沙 量 3 0 k 。因 此 南 方 坡 耕 地 种 植 苎麻 是 一 0 0g
项 费 省效宏 、生态经 济效 益并 存 ,而且 又符 合现 阶段 国力 的有 效措施 ,推广前 景 十分广 阔 。
2 1 年 6月 第 9 第 2 01 卷 期
《 际 沙棘 研 究 与 开发 》 国
3 3
四 川 达 州 市 苎 麻 种 植 开 发 典 型 调 研
李 蓉 ,梁 月
( 利部水 土保 持植 物 开发 管理 中心 ,北 京 1 0 3 ) 水 0 0 8
摘 要 :本 文 主 要 阐述 对 四川 达 卅l 大竹 县 和 达 县 的 苎 麻 种 植 开 发 情 况 进 行 的调 研 结 果 ,对 现 状 和 存 在 问题 市 进 行 了分 析 和 探 讨 ,提 出现 在 当务 之 急是 尽 快将 苎麻 产 业 的 振 兴 提 到 议 事 日程 ,要 着 力 解 决 苎 麻 产 业 发 展 的 制 约 因素 ,通 过 产 业 发 展 拉 动 资 源建 设 ,促 进 坡 耕 地 水 土 流 失 治 理 步 伐 ,还 江 河 以 清 澈 。
为优 质苎麻 基地 建设 提 供 了科 学 的技术 保 障。全 县 现有苎麻 面积 2 万 亩 ,优质率 9 以上 ,占坡 8 3
耕 地面积 的 6 . , 占四川种 植 面积 的 5 ,占 15 5/ 9 6 全 国苎 麻种 植 面 积 的 2 ,年 产 原 麻 3 9 0 . 9万 t , 占四 川 苎 麻 总 产 量 的 5 , 占全 国 总 产 量 的 5 1. 。大竹 苎麻 以其 面积 大 、质量 好 ( 79 平均 单
达州市苎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达州市苎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7ee1b09a300a6c30c229f9e.png)
麻产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2 0 0 7年 以来 , 受环保 、 国 际金 融 危 机 和 农 产 品
补贴 不 均等诸 多 因 素 的影 响 , 以纤 维 利 用 为 主 的 苎 麻产 业 遭受 重创 , 进入 历史 低谷 期 : 加工 企业 纷纷关 闭或转 产 , 麻 农生 产 积极性 严重 受挫 , 苎 麻种 植面 积
州 。达 州麻 区立 体气 候 明显 , 丘陵低 山地 貌 比重 大 , 雾 日多 , 散 射光 多 , 土壤肥沃, 坡 地 利水 有 利 苎 麻 高 产, 为我 国最适 宜 的苎 麻 种 植 区 域 和重 要 的优 质 原
麻 生产 基地 。
1 . 1 种 植现 状
1 . 1 . 1 种 植 面积 显著 下 滑 自 2 0 0 7年 底 以来 , 受
整、 农 民增收致富发挥 了重要作用。达州苎麻以其 独特 的 生态环 境 、 悠久 的种 植历史 , 一直是 我 国重要
的优 质 原麻 生产 基 地 和麻 制 品交 易 市 场 , 在 我 国 苎
月, 达州市农科所 、 达州市经作站 、 达川区经作站 、 大
竹 县苎 麻站组 成 调 查组 , 对 达 州 市 苎 麻 生 产情 况 进 行 实地走 访 和摸底 调查 , 2 0 1 3年 底 全市 苎 麻种 植 实 有 面积 1 . 4 5 3万 h m ( 其 中: 大 竹县 1 . 2万 h m , 达
产企业都主要生产夏布 、 精干麻 、 麻条 、 纱线 、 坯布等 初级产 品 , 金桥 麻 业 的服 装 等 深 加 工产 品实 际 也 以 外 加工 为 主 。
2024年苎麻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苎麻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f779d8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1.png)
2024年苎麻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苎麻(英文名:China Jute)是一种纤维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苎麻纤维耐磨性强,可用于制作纺织品、麻绳等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对苎麻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种植面积、产量、市场需求等方面。
1. 种植面积和产量苎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是衡量市场规模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苎麻种植面积近年来呈现增加的趋势。
在2019年,苎麻种植面积达到XX 万亩,比前一年增加了XX%。
同时,苎麻的产量也有所增长,达到XX吨,年增长率为XX%。
苎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加表明了苎麻市场的潜力和前景。
2. 市场需求苎麻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纺织品和麻绳等相关产业。
纺织品行业是苎麻的主要应用领域,其需求量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纺织品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苎麻市场的需求增长。
此外,麻绳产业也对苎麻有较大的需求,麻绳广泛应用于建筑、航海等领域。
以此为基础,苎麻市场的需求强劲。
3. 市场竞争格局苎麻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目前,我国的苎麻种植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这些地区拥有较为优质的种植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苎麻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也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包括纺织企业、绳索制造商等。
4. 市场前景和机遇苎麻在纺织和麻绳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苎麻作为一种天然纤维材料,其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据预测,未来几年,苎麻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同时,政府对纺织产业和农业的支持政策也为苎麻行业带来了机遇。
结论综上所述,苎麻市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增长态势,市场需求强劲,但竞争格局也较为激烈。
未来,苎麻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因此,种植者和相关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提高品质与技术水平,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实现稳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苎麻面料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苎麻面料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ccbc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8.png)
2024年苎麻面料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本文将对苎麻面料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
苎麻面料是一种天然纤维制品,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如透气性、吸湿性和舒适感。
在过去几年中,苎麻面料的需求增长迅速,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本文将着重探讨市场竞争情况、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等方面。
2. 市场竞争情况目前,苎麻面料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众多纺织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在产品质量上竞争,还在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上竞争。
例如,一些企业推出了混纺苎麻面料,以提高其特性和吸引力。
此外,价格也是竞争的重要因素,企业需要降低成本来保持竞争优势。
3. 消费者需求苎麻面料在消费者之间越来越受欢迎,其主要原因是其天然特性和环保属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增加,消费者对苎麻面料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许多消费者认为苎麻面料更舒适,更适合各种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穿着。
另外,消费者对时尚和设计的追求也对苎麻面料市场需求的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苎麻面料应用于时装设计中,使苎麻面料更加时尚和可靠。
4. 市场趋势未来苎麻面料市场存在着几个重要的趋势。
首先,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苎麻面料的市场将继续增长。
这是因为苎麻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在种植和加工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技术的出现,苎麻面料的质量和性能将不断提高。
这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促使更多的企业投资于苎麻面料的研发。
最后,市场将出现更多多样化的产品。
苎麻面料不仅可以用于服装服饰,还可以应用于家纺、室内装饰等领域。
5. 结论苎麻面料市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蓬勃发展。
消费者对苎麻面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趋势也呈现出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多样化等特点。
面对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原料危机 迫在眉睫
![原料危机 迫在眉睫](https://img.taocdn.com/s3/m/2440aee0b8f67c1cfad6b8b1.png)
自己在新 疆种植 的。1 万 亩棉 田中主 要用这 1 3 吨棉 花 ,剩余 的棉 花供其 他 的企业使 用。这 样从 源头开
始 ,鲁泰 就将 整个 一条龙联 系起 来 ,所 以才 能够真
原 料 质量 严重 缺失
中国纺织 工业 的原 料危机 已经迫 在眉 睫 ,现在 必 须要 从原 料抓 起 ,当前 的情 况 已经 到 了无 法再进
因 为 美 国 人 不 再 购 买 了。 美 国 不 购 买 的 原 因就 是 因
首先说棉 花 , 棉花 现在做 的是转基 因抗虫棉 , 这
种 棉 花 的全球 起步 是 美国 1 7 9 7年开 始研 究 转基 因
抗 虫棉 , 9 1年 基本成功 , 9 2年美 国开 始全 国推 18 19
细棉 纱 了 ,这 种棉纱 色织 之后制 成衬 衣 ,每 年能够 做40 0 0件 左右 ,最 多一 年做到 6 0 0 0件 。这个衬衣
3 中国纺织 ; 2 ] 0 01
制 的是 蚕茧 的产量 而 不是 丝的产 量 ,所 以蚕 蛹变 重
家 与纺织 原 料 的统计 资 料中看 , 计 单位 除 了棉花 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
姚穆 表示 ,在 这一背 景 下 ,我们 现在 的做 法 也
是全部销 往美 国的 , 一件 衬衣 2 0 2 0美元 , 位 以顶 定 级人 士为 目标 消费群 体。 这个数 量如 果多 了的话最
只 能再维 持 1 年 , 0几 包括 涤纶 、氨纶 、腈纶等都 是
如 此 。 所 以 总 的来 说 ,整 个 思 路 中央 已经 明 确 提 出
字都 不对 了。这个 测试 方法的标准 , 国在 1 9 美 9 7年 报 废 ,但 美 国将一 些优 良品种保 存 ,但 都是 产量较
麻原料:种植萎缩 依赖成灾
![麻原料:种植萎缩 依赖成灾](https://img.taocdn.com/s3/m/c3235200ff00bed5b8f31d17.png)
麻原料:种植萎缩依赖成灾作者:梁龙来源:《中国纺织》2013年第05期虽然我国是麻纺大国,但优质对原料进口依存度偏高,目前我国亚麻原料80%靠进口,黄麻70%靠进口。
与此同时,国内原料市场正日益萎缩,一场可怕的危机正在悄然来临。
眼下,正是苎麻生长的旺季。
可走在江西瑞昌夏畈、南阳的田间地头,往日一眼望不到头的苎麻只剩下了零星的种植。
“现在主要发展林果业和蔬菜,很少有农民种植苎麻。
”夏畈镇分管农业的党委委员宋增大无奈道。
为什么短短几年间,被誉为“中国草”的苎麻竟沦落到如此地步。
事实上,不光是苎麻,我国的亚麻、黄麻等品种种植面积也在大量缩减,麻纺原料对外依存都不断增高。
虽然我国是世界麻纺织大国,但优质原料进口依存度偏高,原料的短缺已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农民为何不愿种苎麻苎麻有“植物纤维之王”的美誉,为我国特产,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所以在国际上又名“中国草”。
由于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每年可收获3次,其单纤维长、强度最大,吸湿和散湿快,热传导性能好,脱胶后洁白有丝光,可以纯纺,也可和棉、丝、毛、化纤等混纺,一直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如今,当地种植面积仅1000多亩。
”如此重要的经济作物,农民为何不愿意种植?瑞昌市农业局副局长幸珍松道出了其中原委:“种植苎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价格每公斤只有4至6元,农民种植苎麻连工夫钱也挣不到,当然不愿意种苎麻。
”改革开放初期,瑞昌大兴麻纺企业,产品畅销海内外,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
当时,瑞昌苎麻价格一路攀升,农民种植苎麻积极性空前高涨,田间地头到处是苎麻。
瑞昌苎麻走俏时每公斤达16元,简直是在田地里种“金子”。
甚至到1985年,瑞昌苎麻种植面积曾达到近7万亩。
除了价格因素以为,由于剥麻和打麻完全靠人工,苎麻作为高度劳动密集型农作物,在劳动力日益减少的农村也是一种制约。
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苎麻设备的老化以及脱胶工艺的落后等限制,再加上化纤产品的快速发展,导致市场上的麻纤维需求量日益下降。
苎麻家纺走出低谷 面临挑战
![苎麻家纺走出低谷 面临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9cdf070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5.png)
苎麻家纺走出低谷面临挑战
佚名
【期刊名称】《纺织指导》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随着中国家纺行业的渐渐崛起.占有99%全球苎麻量的中国家纺行业中的苎麻产品开始走出低谷,迎来“春天”。
各地政府和民营资本都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谋划在原料种植、加工和产品生产贸易等方面有更大的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
就目前的家用纺织品行业原料市场来看.虽然棉花资源短缺、化纤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家纺业对苎麻需求上升。
但是由于各类麻类家用纺织品价格竞争激烈.苎麻家纺品产品类型单一、技术陈旧以及企业间无序恶性排挤,都使得苎麻类家用纺织品的行业前景不容乐观,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总页数】1页(P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81
【相关文献】
1.企业老总为纺院学生解读“高职学生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J], 王蓓
2.你在越南还好吗?到越南投资的中国纺企面临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J], 晓梦
3.信托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信托业走出低谷一年后的思考 [J], 杨大楷;蔡
菊芳
4.2005年纺配取消后,中国纺织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与挑战 [J], 王玉君
5.修船面临挑战尽快走出低谷 [J], 杨新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竹县面对原麻价格下跌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大竹县面对原麻价格下跌积极采取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dec110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c.png)
大竹县面对原麻价格下跌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李仁军
【期刊名称】《四川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大竹县被誉为中国苎麻之乡,是全国产麻大县之一。
面对当前原麻价格
下降.加工企业治污日趋严重的不利局面,大竹县在苎麻产业上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稳定现有面积,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壮大支柱产业。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李仁军
【作者单位】四川省大竹县苎麻站,63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
【相关文献】
1.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消化农资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2.面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
3.防止价格异常波动的实践与思考——内江市在“302处污”中采取积极的价格应对措施
4.缺电严峻需全社会理解支持共渡难关——面对困局广西各地认真采取应对措施宣传解释全区媒体高度关注积极配合
5.山船重工昂首面对金融危机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誓打攻坚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达州市苎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四川达州市苎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d60bbc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f.png)
四川达州市苎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张中华;黎光平;李立安
【期刊名称】《作物杂志》
【年(卷),期】2007()5
【摘要】达州为全国第2大苎麻产区,苎麻生产发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生产中仍存在着一些影响苎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总页数】2页(P12-13)
【关键词】苎麻;生产问题;对策
【作者】张中华;黎光平;李立安
【作者单位】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达县农广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12
【相关文献】
1.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及建议--以四川省达州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例 [J], 向彦
2.欠发达地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四川省达州市实证分析 [J], 牛勤
3.达州市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魏东;陈定伟;周发瑞;周大绍
4.四川达州市达川区乌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黄海
5.浅析四川盆地青贮玉米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J], 辜义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 达县苎麻曾享誉全国
苎麻有“植物纤维之王”的美誉,因为是中国特产,在国际上又名“中国草”。作为传统经济作物,达县苎麻凭借着低含胶比和高支纱为特色的品种优势,成为了国内优质苎麻产区。2006年7月,达县被农业部授予“中国苎麻之都”称号。自此,苎麻便成了达县乃至达州市一张响亮的名片。2007年3月,达县苎麻还获得我市首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然而,早在几年前,苎麻可是身价不菲,备受宠爱,达县一些乡镇的村民甚至主要靠它来增收致富。短短的几年时间,这苎麻的待遇为何会一落千丈呢?
现状 麻农将麻秆当柴烧
4月里,从达县的百节、赵家等乡镇一路走来,随处可见连片的苎麻摇曳的身姿。时下,虽然成片的苎麻长势良好,但记者发现广大麻农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13日中午,百节镇魁子岩村二组不少农家升腾起了袅袅炊烟。农妇刘龙菊正坐在低矮的灶台前,忙着烧火做饭。在用稻草引燃柴禾之后,刘龙菊把面前的一把把麻秆送进了灶膛。她的丈夫蒋开燕在一旁苦笑着对记者说:“这全是去年没有剥皮的头麻!”据了解,苎麻一年内可以收割三次,其中品质最好、最能卖上好价钱的,是农历小满前后收割的第一茬麻,称为头麻。“那么好的麻为什么就这样白白地当做柴禾来烧呢?这不是太可惜了吗?”面对记者的疑惑,蒋开燕无奈地说,如今苎麻早已不像几年前那么吃香了,现在的麻已经不值钱了,即使烂在地里也不再有人心疼。略作停顿后,蒋开燕进一步解释说,如今收割、打剥的麻卖出去连成本都不够,很多种麻户都是等到来年干枯后再割回家当做柴禾烧,“这样做也纯属无奈之举啊!” 蒋开燕告诉记者,从2006年开始,他再没有卖出一两麻,目前家里已经积压起苎麻4吨多。望着满满一屋子的苎麻,蒋开燕神情异常凝重。达县赵家镇九龙村村民张世全和蒋开燕有着同样的烦恼。他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1斤苎麻的成本是3元多一点,而市场价就是3元左右,甚至不到3元。“我六七年没卖过麻了,目前家里有5吨苎麻,如果这个时候卖的话,成本都收不回来,这几年的心血基本上就白费了!与其这样不如不卖,等市场行情好点的时候再说。”
在遭遇如此尴尬后,当地政府都采取了哪些破解之策呢?记者采访获悉,目前当地政府针对当前各地苎麻价格低,麻农收益少的具体实际,主要采取了两项补救举措:一是抓紧在苎麻滞销期间大力。文世良说,为能保住苎麻这一特色优势效益产业,争取在今后麻价高时打一“翻身仗”,达县根据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周期,结合市场需求,在2万多亩麻地空行大力推行苎麻冬季套种马铃薯、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促进麻农增收,弥补苎麻收益的不足,“预计此举能使麻农亩均增收在400元左右。”“虽然套种在麻价低迷时是个不错的办法,但这也只能弥补麻农很少的经济损失,并非破解苎麻低价滞销的根本之道。”在洪洋、文世良等人看来,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一些大的有实力的企业引进来。“企业入驻了,库存的苎麻即刻就会变成现金。”“其实,困难也仅仅是暂时的。”文世良说,苎麻产业面临这种尴尬的境遇早已引起了市、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市、县政府正在千方百计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求把一些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引入达州。
中国苎麻之都遭遇尴尬
作者:黄科夫 来源:达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5日
达县苎麻面积有24万多亩,年产3.6万多吨苎麻,由于近几年市场疲软,苎麻积压滞销,目前库存苎麻4万多吨。如今这苎麻在当地老百姓眼中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又觉得可惜。
烂在地里也没有人收割,甚至被扔进灶台当作煮饭的柴禾——这是有着“植物纤维之王”美誉的苎麻如今在达县正面临的尴尬境遇。据达县经济作物推广站站长洪洋介绍,由于苎麻积压滞销,目前达县库存苎麻4万多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苎麻如今的处境如此尴尬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些苎麻生产、加工的业内人士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导致苎麻出口萎缩,同时受国家环保政策约束,达州市的麻纺加工企业绝大部分在2007年以后停工。面对日益萧条的苎麻市场环境和高标准的环保要求,2009年,曾排名全国麻纺行业前十位的达县智鹏麻业也不得不转行另谋生路。目前,我市唯一开工生产的玉竹麻业老总张小祝说,苎麻生产属高污染,每生产一吨精干麻将产生500吨的工业废水,2006年底以后,达州苎麻生产企业由于不堪重负相继关门歇业。“因为咬牙耗巨资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我们的企业才最终得以生存下来。”“生产企业急剧减少,再好的原料无人收购,当然就会造成低价滞销了!”文世良说。
探因 “皇帝女儿”为何愁嫁?
13日下午,在明媚的阳光下,蒋开燕站在自家的麻地里,一脸愁容。“再等一个月就该割头麻了,往年的这个时候,麻苗差不多应该有我高了,你看嘛,现在长得最好的只有半人高。”而他的妻子则在一旁说道:“反正不得割,高矮有啥子关系嘛!”“都说是好东西,但家里的卖不出去,地里的收不回来,这都是价格太低了!”但张世全、蒋开燕他们一直都没弄明白价钱低的原因。“这真是皇帝女儿也愁嫁啊!”
蒋开燕告诉记者,由于前些年苎麻价格高,销路好,很多农户便开始种植苎麻,苎麻便成了当地农民除务工之外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从2003年开始,蒋开燕便引种了当时达州地界上最优良的苎麻品种“川苎8号”,面积接近5亩。“2005年收成好、价格高,三季麻一共卖了8000多元。”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种麻尝到了甜头,这让苎麻种植户积极性大增。达县经济作物推广站副站长文世良告诉记者,到了2008年,达州全市苎麻种植面积已达54万亩,年产苎麻6.3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52.37%和119%,而在达县苎麻种植面积则已连续三年保持在24万亩以上,种植面积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达27.6%。
破难 千方百计引企业入驻
“既然没有销路,为何当地农民不改种其他呢?”面对记者的疑问,文世良解释说,苎麻种植不同于普通农作物,它一旦播种,可供多年反复收割,时间最长的达30年之久。由于苎麻盘根错节,如果要将苎麻地改种,挖掘难度不亚于开荒,在农村青壮年劳力缺乏的前提下,这个繁重的体力活无人可做。因此虽然说价格低,但绝大多数麻农还是坚持种麻。“也正是这种无奈的坚持,造成了如今苎麻大量的积压。”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这苎麻在当地老百姓眼中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又觉得可惜。目前,当地农户最期待的就是,“尽快把积压的麻卖出去,至少不给自己造成大的损失。”
据了解,在上个世纪苎麻加工业发展的全盛时期,达县及周边地区的苎麻加工企业曾达百家之多。大竹金桥麻业、达县智鹏麻业甚至还顺利闯入全国麻纺行业的前十位。在苎麻出口高峰期的2006年,达州全市以麻纱、麻条为主要品种的海关出口额曾达到446万美元,占当年全市出口总额的26.8%。而作为我市产麻大县的达县当然更是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