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所初步设计开题报告

35kV变电所初步设计开题报告
35kV变电所初步设计开题报告

《双峰35kV变电所初步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的城乡供电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提高、完善的过程。“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基础产业的电力工业,该为新农村建设做些什么?国家电网公司初步制定了服务新农村、新城镇建设的战略规划。

早期35kV变电所以及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变电所,35kV侧仍然采用老旧的熔断器或者多油断路器作保护,10kV出线侧采用柱上油断路器作保护。这些设备结构简单,开断容量小,操作维护不便,运行中误动、拒动、越级跳闸、扩大停电范围的现象时有发生。常用的DW系列多油断路器不仅体积较大、检修不方便、事故多,而且短路开断容量小,合闸操作功大,对直流操作电源要求高等缺陷。随着近几年技术的进步,设备不断地更新换代,开关设备的无油化已成为电力行业的一个目标。随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所二次系统,继而实现“无人值班”变电所已成为电力系统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在遵循电力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前提下,应用所学知识完成负荷分析并求出计算负荷、电容器补偿容量,确定总降变压器容量、数量,完成电气主接线设计,计算短路电流以及对部分主要设备进行选型,继电保护设计与计算整定,进线导线截面选择等。通过本次设计,熟练掌握AutoCAD绘制图纸。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负荷计算、主变容量确定、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设计与计算整定,并对变电所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以及运行维护性等主要方面进行探讨,结合工程实际需要拟定电气设计方案。

通过这次设计,不仅要熟悉关于变电所的电气规范,还应该熟悉其它相关规范,另外又要了解变电所设备发展情况和当地供电部门对变电所设计的要求,同变电所设计相关的情况如环境等也要有一个初步了解。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内电网规划与35kV供电方式存在的必要性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投资8500亿元人民币进行电网改造,2006年下半年开始,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哈尔滨、南京、福州、武汉、长沙、西安和拉萨等在内的31个重点城市的电网建设与改造已经全面启动。

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为了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电力的需求,国家电网公司将以建设特高压电网为核心,发展跨大区、跨流域、远距离、大规模资源优化配置,优先建设跨区电网,区域、省级电网骨干网架和城乡电网。

行业内部曾经有过我国是否应当淘汰35kV电压等级得争议,理由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原来的一些35kV变电所,有的闲置,有的出让给较大的电力客户。在对电网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来全国35 kV电网投资建设情况,综合我国乡村、边远地区负荷特点、人口密度分布及地方小水电发展等状况,从输送容量、输送距离、工程投资经济性等方面考虑,35kV电压等级作为小城市高压配电网、边远城乡电网、钢铁、石化、煤炭、冶金等大型企业、地铁供电等还是非常合适和必要的,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依然有保留35kV电压等级的必要。

1. 采用35kV供电的优点主要有:

1) 从经济技术角度讲,35kV供电较10kV供电降低了线路损耗。

2) 从1~2万kW之间负荷的较大电力客户的角度出发,35kV供电的电价相对于10kV 电价减少了电费支出。

3) 小城区、边远地区、远郊工业、中型企业等用电单位,和110kV和10kV供电方案比较,35kV供电方案在工程投资经济性、较大的配电供电半径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2. 采用35kV供电的缺点有:

1) 降低了供电可靠性。从电力客户的角度出发,增加了35kV电压等级供电环节,降低了供电可靠性;从供电企业的角度出发,增加了保护的复杂性,同时保护选择性设计上比较复杂。

2) 增加了供电企业和电力客户的35kV设备投资,其中三绕组变压器比同容量双绕组变压器的价格要高40%以上。

3) 增加了电力客户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费用,同时由于电力客户电力专业人员队伍力量薄弱,不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4) 从供电企业的角度出发,35kV的电价使供电企业的利润减少。

3. 保留35kV电压供电方式的意义:

1) 大中型城市环境改善的需要,众多较大电力客户一般距变电所较远,线路损耗显著。

2)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大型油田、矿区分散在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范围内,供电点多面广,110/10kV供电方式在投资经济性上没有优势。

3) 国内微机综合自动化保护开发、设计、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在35kV供电的继电保护时限、选择性、可靠性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相应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4) 从用电单位的角度出发,比10kV供电的电价要低,减少用电成本开支,对农村用电而言,可以间接减少农民的用电费用,合理降低了供电企业利润,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对扭转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电网的发展趋势、国情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本人认为在一定时期内适当保留35kV供电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国内外35kV供电设备发展比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的复杂程度的加大,国内用户对开关设备小型化、免维护、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压领域尤其是在35kV电压等级,常规的以空气(包括真空)为绝缘介质的开关柜普遍体积较大(柜宽不小于1200mm,体积一般不小于7m3),

重量较重(一般1.5~2t),操作困难,尤其不能满足在高海拔、潮湿、污秽等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要求。在这种背景下,C-GIS越来越被引起广泛关注。

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Cubicle Gas-I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为

C-GIS,是高压GIS产品在中压领域的拓展。它是采用低气压的SF6气体、N2气体或混合气体作为开关设备的绝缘介质,用真空或SF6为灭弧介质,将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中压元件集中密闭在箱体中,综合运用现代绝缘技术、开断技术、制造技术、传感技术、数字技术生产的集智能控制、保护、监视、测量、通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全性好、可靠性高、能适应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等优点。

1982年西门子公司首次在汉诺威展览会上展出了8DA10/8DB10型配真空断路器的SF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之后的几年时间,国外许多制造公司纷纷效仿,各自开发了自己的产品。就35kV电压等级而言,目前出现较多的主要有:ABB公司的ZV2、ZX2,SEIMENS 公司的NXPLUS,ALOSTOM公司的WS,三菱公司的30-GX等,这些产品中,额定电流最大到250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一般为25或31.5kA,个别公司产品达到40kA,宽度尺寸一般为600mm或800mm。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外C-GIS 已在智能化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可靠性、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我国C-GIS的研发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科研院所和部分企业开始了C-GIS的研制工作,到本世纪,有更多的企业参加进来,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35kV电压等级产品。大部分C-GIS研制和生产单位都是采用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还无法掌握其核心技术。目前以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为代表的少数单位自主研发,完成了型式试验,有个别生产厂家通过了产品鉴定,但离产业化批量生产还有一定距离。国内同类产品设计参数一般额定电流为125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为25kA ,宽度尺寸一般为800mm。国内产品设计中大量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但是,由于国内企业制造工艺等原因,大部分生产厂家还是停留在生产摸索阶段,暂时还无法向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

(三) 35kV变电所开关设备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35kV变电所一向未得到设计、制造和用户重视,由此引发35kV 变电所开关设备发展较10kV开关设备落后很多。通常,国内35kV产品设计中很少注意到的电场分布对设备绝缘的影响。35kV开关设备中通常使用低压力的SF6气体或空气作为绝缘介质,电场的不均匀程度对气体击穿电压的影响较大,国产35kV开关设备因而时常出现绝缘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设计时采取的避免电场不均匀措施到位。

设备制造工艺是影响35kV设备质量与水平的最重要的方面,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也主要体现在工艺上。对于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箱体的焊接水平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工序,焊接既要保证箱体的强度和精度,又要保证气密性。

35kV设备的加工、装配工艺较10kV设备要严格得多。电极的表面形状和光洁度、箱体的焊渣、表面划伤与加工部件的毛刺、尖角对气体的绝缘特性影响很大,密封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对密封的可靠性影响较大,操动机构零部件的加工质量也直接影响操动机构的稳定性、可靠性。

另外,35kV变电所经常使用的10kV交流金属封闭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因具有结构紧凑合理、防护性能好、“五防”联锁功能可靠、维护方便、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即便如此,在实际应用中,开关柜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依然存在,如主变10kV进线开关柜容易过热、柜内缺少温度监视系统等,这些问题如无相应措施将给安全供电埋下隐患。

四、论文提纲

(一) 引言

1、35kV变电所在电网中的作用

2、我国35kV变电所发展趋势

(二) 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容量确定

1、利用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2、确定无功功率补偿容量

3、主变压器的容量、数量选择

(三) 35kV变电所主接线方案

(四) 短路电流的计算

(五) 主变高低压侧主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1、35kV母线选择和校验

2、10kV侧进线开关选择及校验

3、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4、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5、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六) 35kV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设计及继电器保护的整定

1、主变压器的主保护及后备保护

2、瓦斯保护

3、电流速断保护

4、过电流保护

5、过负荷保护

6、10kV进线保护

(七) 防雷和接地装置的设计

1、防雷的设计

2、接地装置的设计

(八) 毕业设计小结

五、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六、参考文献

[1] 汪雄海. 供配电技术教程.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06.

[2] 韩祯祥. 电力系统分析.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 陈生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

[4] 韩风主编. 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5] 齐抗美主编. 城乡电网建设改造设备使用手册. 200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906-91《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

备》.1992-06-01实施.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

技术要求》. 2000-05-01实施.

附:指导老师对开题报告的评价

一、总体评价

文作者在广泛阅读国内文献的基础上,写出了论文综述及较高质量的开题报告,对所设计的变电所的基本概况作了叙述,给出了设计的35/10kV变电所的基本设想,设计基本内容初步规划,考虑了无功补偿,这些都和毕设任务相相关,有毕设时间安排计划,已能体会到作者对毕设任务分解考虑。参考文献引用合理,参考文献内容较新。建议:计算负荷作适当调查。

二、是否同意开题

基于上述,论文作者已有了较好的开题基础,同意开题。

基本工作任务如下:熟练工具书应用及设计计算过程;学会CAD绘图技术。1. 负荷分析并求出计算负荷2. 确定总降变压器容量,数量选择 3. 电气主接线设计(35/10KV,10KV`出线回数自定)、电厂短路计算及相关设备选型 4. 继电保护设计与计算整定; 5. 导线截面选择给出设计说明书及CAD绘制图纸。

kV变电站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 初步设计及防雷保护院系机电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06班姓名潘建雄 评分 指导教师张雅晶 武昌首义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1)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主要参考文献综述; 3)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 4)设计方案; 5)实施计划。 6)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篇。 2.撰写开题报告时,所选课题的课题名称不得多于25个汉字,课题研究份量要适当,研究内容中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开题报告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艺术类专业不少于2000字),其中,主要参考文献综述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开题报告的格式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撰写。 4. 指导教师和责任单位必须审查签字。 5.开题报告单独装订,本附件为封面,后续表格请从网上下载并用A4纸打印后填写。 6. 此开题报告适用于全校各专业,部分特殊专业需要变更的,由所在院(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方案,报学校审批后执行。

武昌首义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20kV电压等级接线方案 由于220kV侧出线数为4回,系统A、B的容量较大,要求供电可靠性高,双母线接线与单母线接线相比,投资有所增加,但可靠性和灵活性大为提高,宜采用双母线接线, 如图4-1。 图4-1 双母线接线 规程规定,采用母线分段或双母线的110-220kV的配电装置,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以不设旁路母线:当系统允许停电检修时,如为双回路供电或负荷点可又线路其他电源供电;当线路允许断路器停电检修;配电装置为屋内型为节约配电面积可不设旁路母线而用简易隔离开关代替。 110kV电压等级接线方案 由于110KV侧送出6回线路,I、II级负荷所占比重大,电压等级高,输送功率较大,停电影响较大,要求供电可靠性高,宜采用带有专用旁路断路器的旁路母线双母线接线,如图4-2。

35KV变电站毕业设计(完整版).doc

35kV 变电站设计原始数据 本次设计的变电站为一座35kV 降压变电站,以10kV给各农网供电,距离本变电站15km和10km处各有一个系统变电所,由这两个变电所用35kV双回架空线路向待设计的变电站供电,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待设计的变电站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功率为 1500MVA。 本变电站有 8 回 10kV架空出线,每回架空线路的最大输送功率为 1800kVA;其中 #1 出线和 #2 出线为Ⅰ类负荷,其余为Ⅱ类负荷及Ⅲ类负荷, Tmax=4000h,cosφ=0.85。 环境条件:年最高温度 42℃;年最低温度 -5℃;年平均气温 25℃;海拔高度 150m;土质为粘土;雷暴日数为 30 日/ 年。

35KV变电站设计 一、变电站负荷的计算及无功功率的补偿 1.负荷计算的意义和目的 所谓负荷计算,其实就是计算在正常时通过设备和导线的最大电流,有了这个才可以知道选择多大截面的导线、设备。负荷计算是首要考虑的。要考虑很多因素才能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数值。如果计算结果偏大,就会将大量的有色金属浪费, 增加制作的成本。如果计算结果偏小,就会使导线和设备运行的时候过载,影响 设备的寿命,耗电也增大,会直接影响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2.无功补偿的计算、设备选择 2.1无功补偿的意义和计算 电磁感应引用在许多的用电设备中。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产生交变磁场,每个周 期内释放、吸收的功率相等,这就是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和有功功 率都要平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之间相互关联。 S P2Q2 S——视在功率, kVA P——有功功率, kW Q——无功功率, kvar 由上述可知,有功功率稳定的情况下,功率因数 cosφ越小则需要的无功功率越 大。如果无功功率不通过电容器提供则必须从该传输系统提供,以满足电力线和变 压器的容量需要增加的电力需求。这不仅增加了投资的供给,降低了设备的利用 率也将增加线路损耗。为此对电力的国家规定:无功功率平衡要到位,用户应该 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自然,设计和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及时投入与它的负载和电 压的基础上变更或切断,避免无功倒送回来。还为用户提供了功率因数应符合相 应的标准,不然,电力部门可能会拒绝提供电力。所以无功功率要提高功率因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及主系统设计 1课题来源 本课题为某110kv中心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记主系统设计课题。该变电站是最末一个梯级电站,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1亿千瓦时,用地总面积为8070.1374公顷。向家坝水电站110kV中心变电站为向家坝水电站提供施工供电电源和电站建成以后作为厂用电备用电源的一座变电站。设计容量为3 50MVA,电压等级为110/35/10kV, 110kV进出线有5条,中压35kV侧有10 回出线,低压10kV侧有20 回出线. 2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0kV变电所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它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连接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它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 随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所二次系统,继而实现“无人值班”变电所已成为电力系统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3 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小城市和西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能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西部主要是高原地带,在高海拔的条件下,农村现有的变电技术远达不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变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技术的深化。因此,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小城市以及农村的变电站的建设,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来提高变电技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介积极开展技术交流,通过实践去体验、探索。 当今世界各方面因素正冲击着全球电力工业,在国外变电所技术有十分剧烈的竞争,而世界范围内的变电所都采用了新技术; 其次,不同的环境要求给所有的电力供应商增加了额外的责任,使电力自动化设备尤其是高压大功率变电站的市场开发空间大大拓展。另外高压变电所的最终用户对变电站的自动控制、节能、

35kv变电站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 (1) 1 电气主接线设计 (2) 1.1主接线的设计依据 (2) 1.2 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2) 1.3 主接线的设计和论证 (2) 2 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和型号的选择 (8) 3 所用变的选择 (9) 4 电气设备的选择 (10) 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0) 4.2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12) 5 互感器的选择 (15) 5.1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5) 5.2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16) 6 10KV母线截面的选择 (17) 7 计算书 (18) 8 参考文献 (21)

前言 变电所由主接线,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所用电和直流系统,远动和通信系统,必要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和主控制室等组成。其中,主接线、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等属于一次系统;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直流系统、远动和通信系统等属二次系统。主接线是变电所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变电所的功能、建设投资、运行质量、维护条件和供电可靠性。一般分为单母线、双母线、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和环形接线等几种基本形式。主变压器是变电所最重要的设备,它的性能与配置直接影响到变电所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一般变电所需装2~3台主变压器;330 千伏及以下时,主变压器通常采用三相变压器,其容量按投入5 ~10年的预期负荷选择。此外,对变电所其他设备选择和所址选择以及总体布置也都有具体要求。 本次设计为35KV变电所的电气部分,包括任务书、说明书、计算书,以及1张电气主接线图。

Ⅰ、电气主接线设计 把变电站、断路器等按预期生产流程连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主接线代表了变电站电气部分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接线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它表明了变压器,线路和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数量和连接方式及可能的运行方式,从而完成变电、输配电的任务。 1.1主接线的设计依据 1.负荷大小和重要性 (1)对于一级负荷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一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对全部一级负荷不间断供电。 (2)对于二级负荷一般要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任何一个失去后,能保证全部或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 (3)对于三级负荷一般只需一个电源供电。 2. 系统备用容量大小 (1)运行备用容量不宜少于8-10%,以适应负荷突增,机组检修和事故停运三种情况。(2)装有两台及以上的变压器的变电所,当其中一台事故断开时,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应保证该变电所60%~70%的全部负荷,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车间的一、二级负荷供电。 1.2 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电气主接线设计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三项基本要求,其具体要求如下: 1、可靠性 研究可靠性应该重视国内外长期运行的实践经验和定性分析,要考虑发电厂或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采用的设备的可靠性以及结合一次设备和相应的二次部分在运行中的可靠性进行综合分析。其具体要求如下: (1)断路器检修时不应影响供电。系统有重要负荷,应能保证安全、可靠的供电。 (2)断路器或母线故障以及母线检修时,尽量减少停运出线回数及停电时间,并且要保证全部一级负荷和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 (3)尽量避免发电厂、变电所全部停运的可能性。防止系统因为某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系统解裂。 (4)大机组超高压电气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的特殊要求。 2、灵活性

重大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开题报告(重大)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开题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习中心文成学习中心 D20809620007 姓名毛碎春学号 指导教师王慧芳 2010 年10 月13 日 一、文献综述 35kV变电站主要用于大城市中大工业企业内部及农村网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着其下一级变电站与所挂大型用户的正常工作。

变电站的基本设计方法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①了解所设计变电站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②正确选择变电站的控制方式,对35kV变电站宜采用无人值班形式。③通过电气主接线图正确选择电气设备。④对目标变电站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规划、选择及校验。⑤绘制二次侧的继电保护原理图。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属于二次部分,它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继电保护整定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对各种继电保护给出整定值,而对电力系统中的全部继电保护来说,则需要编出一个整定方案。整定方案通常可按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或者设备来编制,并且还可按继电保护的功能划分小方案分别进行。例如: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可分为:相间短路的电压、电流保护,单相接地零序电流保护,短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等。 整定计算一般包括动作值的整定、灵敏度的校验和动作时限的整定三部分。并且分为:①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②动作时限的整定。③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四点:即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和可靠性 (1)选择性 当供电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有选择性地将故障部分切除。也就是它应该首先断开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以保证系统中其它非故障部分能继续正常运行。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就称为有选择性;否则就称为没有选择性。 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35kV供电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装设短路故障保护。短路故障保护应有主保护、后备保护,必要时可增设辅助保护。 当在系统中的同一地点或不同地点装有两套保护时,其中有一套动作比较快,而另一套动作比较慢,动作比较快的就称为主保护;而动作比较慢的就称为后备保护。即:为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的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就称为主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就称为后备保护。 后备保护不应理解为次要保护,它同样是重要的。后备保护不仅可以起到当主保护应该动作而未动作时的后备,还可以起到当主保护虽已动作但最终未能达到切除故障部分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有另外的意义。为了使快速动作的主保护实现选择性,从而就造成了主保护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而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出现了保护的死区。这一死区就必须利用后备保护来弥补不可。 近后备和远后备:

35kV变电站电气设计

摘要 变电站是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称为变电所、配电室等。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然而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往往取决于变电站的设计和配置。出于对这几方面的综合考虑,本论文设计了一个35kV的降压变电站。 本次设计首先对负荷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根据负荷的大小选取主变压器型号,然后根据主接线的经济可靠、运行灵活的要求,为各电压等级选择接线方式,在技术和经济方面进行比较,灵活选取最优的接线方式。设计中还进行了短路电流的计算与高压设备的选择与校验,如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此外设计还进行了防雷保护的计算与整定来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35kV变电站,变压器,防雷保护

Abstract The substation is a place to change voltage. In order to make the electric energy transport from the power plants to distant places, the voltage must be taken rise to become high voltag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users’demand, the voltage should be reduced correspondingly. Above the work is completed by the substation .The main equipments of substation are switchgears and transformer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cale of the substation, the place is called power substation or power distribution room,etc..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the demand of power supply is increasingly become higher and higher, especially the power supply safety,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However, the security,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 are often depends on the substation’s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By considering the several aspects, this thesis de- signed a 35kV step-down substation. First, this design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load,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load select the main transformer model, then according to the main-wiring’s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al, reliable, and flexible to select the connection mode for different voltage level. Compare in the aspects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y, select the optimal way of wiring flexibly. The design also carried out the calculation of short-circuit current as well as the selection and checking of the high pressure equipment, such as high-voltage circuit breaker, high-voltage isolator, high-voltage fuse, voltage transformer, current transformer, etc..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including the design and setting calcul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the whole system. Key Words:35kV substation,transformer,lightning protection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 一次部分设计 前言 变电站(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主要作用是进行高底压的变换,一些变电站是将发电站发出的电升压,这样一方面便于远距离输电,第二是为了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还有一些变电站是将高压电降压,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对于不同的情况,升压和降压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变电站是很多的,比入说远距离输电时,电压为11千伏,甚至更高,近距离时为1000伏吧,这个电压经

变压器后,变为220伏的生活用电,或变为380伏的工业用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化的持续迅速发展,对变电站的建设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的设计,其中针对主接线形式选择,母线截面的选择,电缆线路的选择,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保护装置及保护设备的选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的选择和方法与计算,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器和避雷针的选择。其中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原因,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目录 第1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4) 1原始资料 (4) 2原始资料分析 (6) 第2章负荷分析 (6) 第3章变压器的选择 (8) 第4章电气主接线 (11) 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4) 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 2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15) 第6章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8) 1 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8) 2 设备的选择 (19) 结束语 (25)

(完整版)110kv变电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可编辑修改word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刘博然学号:0807240705 专业:□√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110KV 变电站设计 指导教师:史冬琳 2012 年 3 月30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 GB/T 7408—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2年4 月26 日”或“2002-04-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应附有参考文献,且被引用。 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 110kV 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母线,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进行了选型,从而完成了 110kV 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1】 关键词:变电站变压器接线 1变电站的概述与设计 纵观 20 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电力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 经济,生活领域。发电厂、变电站分工完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的任务,而变 电站更是电力工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由于变电站的设计内容多,范围广,逻辑性强,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性质负荷的变电站设计时所侧重的方面不一样。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等级、汇集电流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 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我国电力建设经过多 年的发展,系统容量越来越大,短路电流不断增大,对电气设备、系统内大量信息的实 时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材料行业,尤其是计算机及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的变电技术也有了新的飞跃。对变电站的设计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知识应用水平。 结合我国现状,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提供充足.可靠.优质.廉价的电能,因 此新建变电站应充分体现出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先进性。在此我为满某地区重点 需要,提高电能的质量。我拟建一座 110KV 变电站。 通过查阅书籍,了解了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技术规程等方面的知识,理清自己的设计思路,清楚设计任务,如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设备的选择,防雷接地等,

35KV降压变电站设计

[目录] 前言 第一篇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二、原始资料 三、设计任务 四、设计成果 第二篇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主接线设计方案 第三章主变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第四章所变的选择和所用电的设计 第五章短路电流计算 第六章导体及电气设备的选择. 第三篇计算书 一、主变容量的计算 二、短路电流计算 参考资料

第一篇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1、建立工程设计的正确观点,掌握电力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2、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使用工程设计手册和其他参考书的能力,学习撰写工程设计说明书。 二、原始资料 1、某国营企业为保证供电需求,要求设计一座35KV降压变电所,以10KV电缆给各车间供电,一次设计并建成。 2、距本变电所6Km处有一系统变电所,由该变电所用35KV双回路架空线路向待定设计的变电所供电,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待设计的变电所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功率为1000MVA 。 3、待设计的变电所10KV无电源,考虑以后装设的组电容器,提高功率因素,故要求预留两个间隔。 4、本变电所10KV母线到各个车间均用电缆供电,其中一车间和二车间为一类负荷,其余为二类负荷,Tmax=4000h ,各馈线负荷如表1—1

5、所用电的主要负荷见表1—2 交流焊机10.5 6、环境条件 1)当地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9.9°c,极端最低温度-5.9°c,最热月地面0.8m 处土壤平均26.7°c ,电缆出线净距100mm。 2)当地海拔高度507.4m。雷暴日数36.9日/年:无空气污染,变电所地处在 P≤500m2Ω的黄土上。 三、设计任务 1、设计本变电所的主电路,论证设计方案是最佳方案,选址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2、设计本变电所的自用电路,选择自用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3、计算短路电流。 4、选择导体及电气设备。

(完整word版)220kV变电站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 初步设计及防雷保护院系机电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06班姓名潘建雄 评分 指导教师张雅晶 武昌首义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1)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主要参考文献综述; 3)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 4)设计方案; 5)实施计划。 6)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篇。 2.撰写开题报告时,所选课题的课题名称不得多于25个汉字,课题研究份量要适当,研究内容中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开题报告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艺术类专业不少于2000字),其中,主要参考文献综述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开题报告的格式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撰写。 4. 指导教师和责任单位必须审查签字。 5.开题报告单独装订,本附件为封面,后续表格请从网上下载并用A4纸打印后填写。 6. 此开题报告适用于全校各专业,部分特殊专业需要变更的,由所在院(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方案,报学校审批后执行。

武昌首义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4.1 220kV电压等级接线方案 由于220kV侧出线数为4回,系统A、B的容量较大,要求供电可靠性高,双母线接线与单母线接线相比,投资有所增加,但可靠性和灵活性大为提高,宜采用双母线接线,如图4-1。 图4-1 双母线接线 规程规定,采用母线分段或双母线的110-220kV的配电装置,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以不设旁路母线:当系统允许停电检修时,如为双回路供电或负荷点可又线路其他电源供电;当线路允许断路器停电检修;配电装置为屋内型为节约配电面积可不设旁路母线而用简易隔离开关代替。 4.2 110kV电压等级接线方案 由于110KV侧送出6回线路,I、II级负荷所占比重大,电压等级高,输送功率较大,停电影响较大,要求供电可靠性高,宜采用带有专用旁路断路器的旁路母线双母线接线,如图4-2。 图4-2 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 1 L2L 电源1电源2 1 QF 2 QS 3 QS 1 QS C QF PW Ⅱ P QF 4 QS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同名16366)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同名16366)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35kV电网的继电保护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8日

摘要 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是:全系统范围内,按指定分区实时地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信号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的损坏。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大量机组、超高压输变变电的投入运行,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屏障,同时又是电力系统事故扩大的根源,做好继电保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电力系统事故具有连锁反应、速度快、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社会性的灾难。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主要任务是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电网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该电网的结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运行方式以及负荷性质的要求,给35KV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关键词:35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故障分析短路电流计算

35kV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 引言 (3) 1.1 设计的原始资料 (3) 1.2 设计的基本原则: (3) 1.3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4) 2主接线的设计 (5) 2.1 电气主接线的概述 (5) 2.2 电气主接线基本要求 (5) 2.3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 (5) 2.4 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 (6) 2.5 主接线的设计 (6) 2.6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比较 (6) 3 负荷计算 (8) 3.1 负荷的分类 (8) 3.2 10kV侧负荷的计算 (8) 4 变压器的选择 (10) 4.1 主变压器的选择 (10) 4.1.1 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10) 4.1.2 变压器型式和结构的选择 (10) 4.2 所用变压器的选择 (11) 5 无功补偿 (12) 5.1 无功补偿概述 (12) 5.2 无功补偿计算 (13) 5.3 无功补偿装置 (13) 5.4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 (14) 5.5 并联电容器的接线 (14) 6 短路电流的计算 (15) 6.1 产生短路的原因和短路的定义 (15) 6.2 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类型 (15) 6.3 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原则 (15) 6.4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6) 6.5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16) 6.6 短路电流的计算 (17) 7 高压电器的选择 (19)

7.1 电器选择的一般原则 (19) 7.2 高压电器的基本技术参数的选择 (20) 7.3 高压电器的校验 (20) 7.4 断路器的选择选择 (21) 7.5 隔离开关的选择 (24) 7.6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6) 7.7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8) 7.8 母线的选择 (29) 7.9 熔断器的选择 (30) 8 继电保护和主变保护的规划 (31) 8.1 继电保护的规划 (31) 8.1.1 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 (31) 8.1.2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31) 8.1.3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 (31) 8.1.4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31) 8.1.5 本设计继电保护的规划 (32) 8.2 变压器保护的规划 (33) 8.2.1 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和不正常工作状态 (33) 8.2.2 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34) 8.2.3 本设计变压器保护的整定 (34) 9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36) 9.1 变电所防雷概述 (36) 9.2 避雷针的选择 (37) 9.3 避雷器的选择 (38) 结论与展望 (40) 致谢 (41) 参考文献 (42)

课程设计(变电所)(1)

变电所设计任务书(1) 一、题目220KV区域变电所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变电所性质: 系统枢纽变电所,与水火两大电力系统联系 2、地理位置: 本变电所建于机械化工区,直接以110KV线路供地区工业用户负荷为主。 3、自然条件: 所区地势较平坦,海拔800m,交通方便有铁,公路经过本所附近。最高气温十38o C 最低气温-300C 年平均温度十100C 最大风速20m/s 覆冰厚度5mm 地震裂度<6级 土壤电阻率<500Ω.m 雷电日30 周围环境较清洁、化工厂对本所影响不大 冻土深度1.5m 主导风向夏南,冬西北 4、负荷资料: 220KV侧共4回线与电力系统联接 110KV侧共12回架空出线,最大综合负荷

10KV 侧装设TT —30-6型同期调相机两台 5.系统情况 设计学生: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 完成设计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变电所设计任务书(2) 一、题目220KV降压变电所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变电所性质: 本所除与水、火两系统相联外并以110及10KV电压向地方负荷供电2.地理位置: 新建于与矿区火电厂相近地区,并供电给新兴工业城市用电 3.自然条件; 所区地势较平坦,海拔600m,交通方便有铁、公路经过本所附近 最高气温十400C 最低气温—250C 年平均温度十150C 最大风速_20m/s_ 覆冰厚度10mm 地震裂度_6级 土壤电阻率>1000Ω·m 雷电日___40__ 周围环境_空气清洁_建在沿海城市地区,注意台风影响 冻土深度1·0m 主导风向夏东南风、冬西北风 4·负荷资料: 220KV侧共3回线与电力系统联接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开题报告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开题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习中心文成学习中心 D20809620007 姓名毛碎春学号 指导教师王慧芳 2010 年10 月13 日

一、文献综述 35kV变电站主要用于大城市中大工业企业内部及农村网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着其下一级变电站与所挂大型用户的正常工作。 变电站的基本设计方法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①了解所设计变电站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②正确选择变电站的控制方式,对35kV变电站宜采用无人值班形式。③通过电气主接线图正确选择电气设备。④对目标变电站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规划、选择及校验。⑤绘制二次侧的继电保护原理图。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属于二次部分,它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继电保护整定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对各种继电保护给出整定值,而对电力系统中的全部继电保护来说,则需要编出一个整定方案。整定方案通常可按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或者设备来编制,并且还可按继电保护的功能划分小方案分别进行。例如: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可分为:相间短路的电压、电流保护,单相接地零序电流保护,短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等。 整定计算一般包括动作值的整定、灵敏度的校验和动作时限的整定三部分。并且分为:①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②动作时限的整定。③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四点:即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和可靠性 (1)选择性 当供电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有选择性地将故障部分切除。也就是它应该首先断开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以保证系统中其它非故障部分能继续正常运行。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就称为有选择性;否则就称为没有选择性。 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35kV供电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装设短路故障保护。短路故障保护应有主保护、后备保护,必要时可增设辅助保护。 当在系统中的同一地点或不同地点装有两套保护时,其中有一套动作比较快,而另一套动作比较慢,动作比较快的就称为主保护;而动作比较慢的就称为后备保护。即:为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的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就称为主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就称为后备保护。 后备保护不应理解为次要保护,它同样是重要的。后备保护不仅可以起到当主保护应该动作而未动作时的后备,还可以起到当主保护虽已动作但最终未能达到切除故障部分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有另外的意义。为了使快速动作的主保护实现选择性,从而就造成了主

35kv变电站设计

项目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35KV电源进线的总降变配电设计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6年7月13日

目录 前言 (2) 一:原始资料分析 (3) 1.1负荷资料 (3) 1.2各车间和生活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 (3) 1.3电源资料 (4) 1.4气象及水文地质资料 (4) 二、负荷计算 (4) 2.1负荷计算所需公式、材料依据 (4) 2.2 各车间的计算负荷 (4) 2.3总降的负荷计算 (5) 2.4 导线选择 (7) 2.5所选变压器型号表 (8) 三、主接线方案的选定 (8) 四、短路电流的计算 (9) 4.1计算方法的选择 (9) 4.2标幺值计算 (10) 五、电气设备的选择和校验 (14) 5.1高压设备选择和校验的项目 (14) 5.2 高压设备的选择及其校验 (14) 5.3 10KV一次设备选择 (15) 六、二次保护 (15) 6.1 二次保护原理图及其展开图 (15) 6.2 二次保护的整定及其灵敏度校验 (17) 七、变电所选址及防雷保护 (18) 7.1 变电所选址 (18) 7.2 防雷保护资料分析 (20)

7.3避雷针的选择 (20) 7.5对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保护 (20)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用电水平的不断上升,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而在工厂、企业中,通过对配电系统的建立,就可以对自身整体的电能使用情况和设备运行状态做到全面了解和控制,对今后生产的调整进行有效的电力匹配,减少和杜绝电力运行中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提供基础的数据依据,使整个工厂电力系统更经济、安全、可控。 供电技术是分配和合理使用电能的重要环节,本着对供电的四点要求 即:安全,应按照规范能充分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优质,能保证供电电压和频率满足用户需求;灵活,能满足供电系统的各种运行方式,有改扩建的可能性;经济,尽量使主接线简单、投资少、节约电能和有色金属消耗量。我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来设计该工厂分级供电的系统设计和规划。 在设计过程中,参照工厂的原始设备资料进行负荷计算,由此得出的结果来选择确定车间的负荷级别,然后根据车间负荷及负荷级别来确定变压器台数和变压器容量,由此选择主接线方案。再通过短路电流的计算来选择高低压电器设备和电力导线等。考虑并设计防雷和接地装置。

35KV变电站毕业设计(完整版)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35kV变电站设计原始数据 本次设计的变电站为一座35kV降压变电站,以10kV给各农网供电,距离本变电站15km和10km处各有一个系统变电所,由这两个变电所用35kV双回架空线路向待设计的变电站供电,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待设计的变电站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功率为1500MVA。 本变电站有8回10kV架空出线,每回架空线路的最大输送功率为1800kVA;其中#1出线和#2出线为Ⅰ类负荷,其余为Ⅱ类负荷及Ⅲ类负荷,Tmax=4000h,cos φ=0.85。 环境条件:年最高温度42℃;年最低温度-5℃;年平均气温25℃;海拔高度150m;土质为粘土;雷暴日数为30日/年。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35KV变电站设计 一、变电站负荷的计算及无功功率的补偿 1.负荷计算的意义和目的 所谓负荷计算,其实就是计算在正常时通过设备和导线的最大电流,有了这个才可以知道选择多大截面的导线、设备。负荷计算是首要考虑的。要考虑很多因素才能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数值。如果计算结果偏大,就会将大量的有色金属浪费,增加制作的成本。如果计算结果偏小,就会使导线和设备运行的时候过载,影响设备的寿命,耗电也增大,会直接影响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2.无功补偿的计算、设备选择 2.1无功补偿的意义和计算 电磁感应引用在许多的用电设备中。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产生交变磁场,每个周期内释放、吸收的功率相等,这就是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都要平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之间相互关联。 S——视在功率,kVA P——有功功率,kW Q——无功功率,kvar 由上述可知,有功功率稳定的情况下,功率因数cosφ越小则需要的无功功率越大。如果无功功率不通过电容器提供则必须从该传输系统提供,以满足电力线和变压器的容量需要增加的电力需求。这不仅增加了投资的供给,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也将增加线路损耗。为此对电力的国家规定:无功功率平衡要到位,用户应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自然,设计和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及时投入与它的负载和电压的基础上变更或切断,避免无功倒送回来。还为用户提供了功率因数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不然,电力部门可能会拒绝提供电力。所以无功功率要提高功率因素,在节约能源和提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功补偿指的是:设备具有容性负载功率和情感力量负荷,并加入在同一电路,能量的两个负载之间的相互交换。 无功补偿装置被广泛采用在并联电容器中。这种方法容易安装并且施工周期短,成本低易操作维护。 2.2 提高功率因数 P——有功功率 S1——补偿前的视在功率

1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精选]

1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 译[精选] 开题报告正文: 一、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与其研究的内容以及变电站的研究水平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的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众所周知,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存储的二次能源。电能的发、变、送、配电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须相互协调与平衡。变电和配电是为了电能的传输和合理的分配,在电力系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其都是由电力变压器来完成的,因此变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是不言而语的。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压、超高压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系统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因此,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与可靠性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是电力企业的首要目标。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一般安装有变压器及其控制和保护装置,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为了保证在送变电过程中的供电可靠性,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变电所的设计规范。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力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发展,电源和电网建设的任务仍很重。做为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面临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双重挑战,如何合理的设计一个变电

所,使之在技术上、管理上适应电力市场化体制和竞争需要,促使电网互联范围的不断扩大,是这次设计的主要目的。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自1882年有电以来,电力工业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历程。解放前,我国电力工业和其他工业一样,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并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中,电力工业以很高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到1988年全国发电设备容量已达11000万kw,其中火电占75,,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58倍。1998年全国装机容量已达到277 GW以上,跃居世界第2位。特别是进入本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力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17多GW,实现装机容量8年翻一番,终于缓解了近50年的持续缺电局面,使电力供应有所缓和。 虽然从1997年开始到1998年,全国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有了缓和,局部地方出现了电力供大于求,但是我国的用电水平还是很低的。到1998年,全国人均占有装机容量0.22 kW,发电量只有927 kw?h,这一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为发达国家的1/6,1/10,与富裕的小康生活水平对电力的要求也相差甚远。电网结构薄弱,特别是500 kV网架在大部分电网中尚未真正形成,电网的安全性差,可靠性低,自动化水平不高,电网调峰容量不足,损耗大,供电质量差,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我国电力工业2个方面的任务: 1、首先是电力工业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以足够的电力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任何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电力都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是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