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挑战者主战坦克
世界上最厉害的坦克
![世界上最厉害的坦克](https://img.taocdn.com/s3/m/0bbf102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4.png)
世界上最厉害的坦克是美国M1A2主战坦克下列是坦克的排名TOP10,土耳其“阿尔泰”主战坦克2005年土耳其开始启动了国产坦克项目,研发一款基于韩国的K2主战坦克的四辆坦克样车,这就是土耳其的第一种国产坦克阿尔泰。
整车长度是10.3米,车高2.5米,全重65吨,最高时速70公里每小时。
在武器系统方面,阿尔泰的主炮为一门120毫米55倍口径滑膛坦克炮,理论上该炮在两千米的距离上可以穿透65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在防护方面,阿尔泰采用了复合装甲,总体性能与韩国的K2坦克相当,相当于650毫米均质钢装甲,而这款坦克也算是补齐了土耳其虽然拥有一支在北约中人数仅次于美国,规模位居中东第一的陆军,但是却陆军装备质量不高的缺陷。
TOP9,日本TK-x10式主战坦克10式主战坦克由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主持,三菱重工生产的日本陆上自卫队新一代主战坦克,车长9.42米,高度2.3米,车重44吨,最大时速70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440公里,于2012年1月开始正式服役于日本陆上自卫队。
武器系统方面,10式坦克配备了一门日本自行开发的120毫米44倍径滑膛炮,除了传统的120毫米炮弹外,还能使用一种TRD 研发的程序化引信炮弹。
在防御方面,10式坦克的车体与炮塔采用滚轧均质钢装甲制造,车头正面上部加装了新型复合装甲炮塔,外侧还加挂了用模块化装甲而日本之所以研制这款坦克,就是为了与重型的90式坦克形成补充,完全替代有30年历史的74式坦克,TOP8,意大利C1主战坦克C1主战坦克又名公羊主战坦克,是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车长10.54米,车高2.46米,最大时速65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550公里。
武器方面,公羊主战坦克装备了一门奥托梅莱拉公司生产的120毫米44倍径口径滑膛炮,辅助武器为一门7.62毫米机枪和一挺7.62毫米高射机枪。
而它的防御方面的坦克车体和炮塔采用轧制钢板焊接而成,并且在重点部位采用了新型复合装甲,而最新的公羊主战坦克MK2型比原来的MK1型重五吨,装甲防护也进行了加强。
坦克的发展历程
![坦克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a4de36df5335a8102d2206b.png)
2、 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
• 设计思想 英国:受“步兵”和“骑兵”传统概念的影 响,提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的设 计思想。
法国:强调坦克对步兵的支援作用,侧重重 型坦克的研制。
德国:独立作战的兵种。
2、 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
II战时期
英 “邱吉尔” 步兵坦克,“克伦威尔” 巡洋坦克
美
德 俄 日
M3“格兰特”/“李” 中型坦克, M4“谢尔曼” 中型坦克
I战时期
英国“小游民”坦克
法 国 FT17 坦 克
英国“赛犬”坦克
2、 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
I战时期坦克特点 这个时期的坦克迅速崛起,各种结构形式 的坦克不断出现,有固定的顶置炮塔或侧 置炮座,也有旋转式炮塔或无炮塔结构。 战斗全重7~28t;火炮口径37~7 5mm;功率26~110kW;最大速 度6~13km/h,最大行程35~6 4km;装甲板是铆接的。
2、 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
• 90年代~现在 坦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1. 数字化技术应用; 2. 操纵自动化; 3. 综合电子信息一体化; 4. 防御主动化及隐身化。
2、 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
轮式装甲车
• 产生 1902年~1903年,法国的“沙隆”和奥 地利的“戴姆勒”装甲汽车问世,标志着轮 式装甲车辆开始成为陆军的重要武器装备之 一。
俄
KC轻型步兵坦克(基于FT17), Б Т -7快速坦克(基于T3,轮-履互换), T-26轻型坦克,T-28中型坦克(多炮塔)
2、 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
20~30年代
Pzkpfw2D最先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
“T3”克里斯蒂中型坦 克
2、 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
20~30年代坦克特点 • 坦克专用汽油机/高速柴油机,二级行星转 向机和双差速器转向机构出现,采用弹性 悬挂技术; • 火力以机枪为主,火炮口径37~45mm;或 75~76mm短身管榴弹炮; • 设计了倾斜布置的装甲板,按各部位命中 概率合理布置装甲厚度,提高抗弹能力; • 轻型、超轻型坦克盛行。
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图片(9张)
![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图片(9张)](https://img.taocdn.com/s3/m/31742b43767f5acfa1c7cd6a.png)
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图片(9张)
介绍
挑战者2坦克(FV4034 Challenger 2)为现今英国及阿曼陆军的主战坦克。
挑战者2与1代相比,火控系统及其他部件已全部重新设计,是世界上防护力最好的坦克之一。
采用了TN54传动装置、1533数据总线、新型电子部件及新型火控部件。
主炮为新型L30高膛压坦克线膛炮,能对付任何移动目标。
弹药贮藏在炮塔底圈下面。
装备有第2代“乔巴姆”装甲挑战者2坦克为英国公司阿尔维斯·维克斯(Alvis Vickers)所生产的一款主战坦克,是以挑战者为名的第三种车型。
第一种车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制造的Mk VIII挑战者巡航坦克(克伦威尔坦克衍生型),而第二种车型则是现身于海湾战争的挑战者1坦克。
虽然挑战者2的设计由挑战者1所衍生出来,但只有5%的机件可共用。
而新的挑战者2则取代了英国陆军及阿曼皇家陆军中旧有的挑战者1。
战神的铠甲--坦克附加装甲发展篇!
![战神的铠甲--坦克附加装甲发展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87e11aa2161479171128c7.png)
战神的铠甲—附加装甲篇陆地战神除了要有钢筋铁骨以外,自然还要有一套坚不可摧的铠甲,坦克这个陆地突击的中坚力量自然也不例外。
在坦克诞生之初,就有设计者开始为坦克量体裁衣般的制作和安装附加装甲了。
被击毁的MK坦克那是在1918年,英国的“马克”坦克正春分得意,冷不防冒出来一个K型子弹,能够在一定距离内击穿“马克”的装甲,为了应对K型子弹的威胁,英国人想出了最直接的办法,将制造坦克的高碳钢制成小块状,再用螺丝固定在坦克外部,在这匆匆忙忙的赶工中,最早的附加装甲就这样诞生了。
准备安装附加装甲的MK坦克,顶部凸起物为固定附加钢板的螺栓。
在二战之前,坦克的主要威胁是以动能弹为主的各种炮弹,子弹,所以那个时候的附加装甲也主要是以薄钢板为主,基本都是通过螺栓或支架安放在主装甲的外部,其实就是在直接的增加装甲厚度,增强防护能力。
用锅炉钢板制成的MK坦克附加装甲二战中,破甲弹的兴起使得坦克又要面对一个新的敌人,德国在1942年开始为己方坦克安装附加装甲,在车体侧面和炮塔上增加了5-8毫米装甲护板。
炮塔上增加的环形硬化装甲进一步加强了炮塔侧后面的防御力。
同时德国的装甲兵们也没闲着,也想出了很多“土”办法来增强自己所使用的装甲车辆的防护能力。
首先他们是在坦克上挂装备用履带(见图),甚至是缴获的敌方履带。
由锰钢制造的坦克履带有极高的硬度,并且因为履带形状多棱角,极容易使敌攻击的穿甲弹发生跳弹!等于给坦克增加了近20毫米的装甲。
还有的坦克兵将备用的负重轮从后部拆下来使用钢丝悬挂在车体正面和炮塔侧面,用以提高侧后方的防护水平。
挂满了履带做附加装甲的德国坦克。
二战中很多国家的坦克兵经常把很多杂物挂在车上作为附加的防护手段就在德国坦克兵匆匆忙忙的给自己的坦克安装附加装甲的时候,美国的坦克兵除了也在坦克上挂载履带以外,还把装满黄沙的麻袋,水桶,原木,甚至还有的坦克兵将铁丝网和汽车轮胎都挂在自己的坦克外面,把坦克打扮的就像逃离家园的难民一样。
世界十大坦克排行(收集)
![世界十大坦克排行(收集)](https://img.taocdn.com/s3/m/6389552958fb770bf78a55d0.png)
世界十大坦克排行NO.10 中国96坦克:排名第10 是因为他配置很简单,便宜,能大量生产。
当然,中国之所以研制他就是为了得到一种99坦克的简化本大量装备。
99坦克实在是太贵了。
我们现在还是初级阶段么。
但96坦克性能绝不简单,西方称之为:“亚洲豹式”坦克,可见评价之高。
只要中国人愿意,96坦克排名马上可以上升好几位。
明显比99坦克小巧。
NO9乌克兰T84:不要小看乌克兰,前苏联的坦克基地哦。
T84和俄罗斯T90是表兄弟啊。
俄罗斯坦克所有传统优点他都具备,因为亲西方,T84的工艺等各方面向西方靠拢,看上去比T90漂亮多了NO.8 日本10式主战坦克日本现有的第三代坦克在攻击、防御及机动性之间并不平衡。
而事实上,采用不同风格的装备是由不同的作战任务所决定,往往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
日本在冷战正酣之际,为了防备苏联坦克集群从北海道登陆,从而研制了侧重防御、忽略战略机动能力的90式。
但是,日本并没有认为攻、防和机动之间的不平衡并无不妥。
同样,尽管日本依然对外宣称奉行“专守防卫”战略,但该型坦克的研制则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其军事战略的转型。
具体而言,日本在新世纪所奉行的乃是积极外向的军事战略。
在威胁的判断上,陆上自卫队强调游击队、特种部队和恐怖分子等新型威胁;在军事行动上,积极寻机用兵海外。
10式主战坦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发出来的。
NO.7 俄罗斯T90S :可以说全世界只有德国人可以在坦克方面和俄罗斯人一较高下。
可惜这个前超级大国已经没落,T90后他们再也没有钱更新。
设计观念问题,俄罗斯坦克与制作精美的西方坦克,甚至和中国坦克相比,外观粗糙,简陋,寒酸,但是火力凶悍!俄罗斯人是典型的注重进攻不重防守。
机动性极佳,而且如同俄罗斯其他武器一样,异常可怕,维修简单实用。
实际上,中国99坦克的底盘就是在俄罗斯T72坦克基础上改的。
可见中国人对俄罗斯坦克评价之高。
防护也非常出色!这是爆破防护装甲和世界首创的主动防御系统,中国师从俄罗斯人,于此受益颇多。
英国军事实力
![英国军事实力](https://img.taocdn.com/s3/m/8d3ec7cd89eb172ded63b71b.png)
国防体制
• 女王为英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最高决策机构是“国 防与海外政策委员会”,首相任主席,成员有国防大 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财政大臣等;国防参谋长 和三军参谋长在必要时列席会议。国防部为国防执行 机构,也是军事最高司令部,负责具体贯彻和执行首 相和“国防与海外政策委员会”的指示和决议,并负 责制定政策,预算和三军的作战指挥。武装力量由正 规军与预备役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 种。首相通过国防部和国防参谋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 施领导和指挥。战时则组成战时内阁,指挥作战。
挑战者主战坦克
轻型反坦克制导武器
防雷车
轻型机动式跑兵武器系统
军情六局
全称英国陆军情报六局( MI6=Military Intelligence 6 ),又称秘密情报局,缩写为 SIS,代号为MI6。 军情六处( 英国负责海外谍报工作的部门) ,对外又称“政府电信局”或“英 国外交部常务次官办事处”。西 方情报界把MI6看成是英国情报 机关的“开山祖师”,从伊丽莎白 的开创初期至今,它和它的前身 都是严格保密的,也称秘密情报 处,原为英国情报机构海外谍报 系统。
军情六处总部大楼
英国皇家卫队
皇家卫队是隶属英国陆军,专为 英国王室尤其是君主安全效力的 一支“御林军” 。皇家卫队是英国军中最精锐的 部队。皇家卫队非常注重用各种 形式来培养军人特殊的“皇家卫 队精神”,使他们切身感受到隶 属于某个皇家卫队团的自豪感。 每个团都拥有自己的帽徽、服饰 识别符号、名称和口号、动物护 身符和本团固有的礼节仪式,还 有团歌等等。
伯明翰”级(11艘)
“康沃尔级”(20 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英国空军(皇家空军) 5.395万人(女性5480人) 飞行员年均飞行时间: “旋风”式188小时 “鹞”式204小时 “美洲虎”式199小时 F3式181小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坦克(第3章共7章)巡洋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坦克(第3章共7章)巡洋坦克](https://img.taocdn.com/s3/m/7a05687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f.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坦克(第3章共7章)巡洋坦克正文共: 13543字 33图预计阅读时间: 34分钟第三章巡洋坦克巡洋坦克--有时被称为"骑兵坦克"--被认为是一种中等重量的快速坦克,可以深入敌方领土进行侦察,就像以前的冲突中骑马的骑兵那样。
现代的坦克设计思想要求对机动性、火力和防护给予同等关注。
这些原则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巡洋坦克的概念时并没有被很好地接受,对巡洋坦克速度的强调通常是以牺牲装甲防护和火力为代价的--在战争的最初几年,英国巡洋坦克只装备了一门2磅(40毫米)主炮。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展,最初设想的巡洋坦克的作用变得越来越不明确,战场经验表明,巡洋坦克很容易受到德国更强大的反坦克武器的攻击--可怕的88毫米KwK L/56虎式坦克主炮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2磅(40毫米)火炮很快就被6磅(57毫米)火炮所取代,然后在某些情况下被75毫米、77毫米和17磅(76.2毫米)火炮所取代,以努力在平等的条件下与德国装甲部队作战。
其中,可能只有17磅炮(76.2毫米)和相关的77毫米炮优于德国的88毫米炮,特别是在发射脱壳穿甲弹(APDS)时。
1934年至1945年期间共生产了11种巡洋坦克。
其中一些根本没有参加过实战,被留下来用于训练;另一些则有过作战行动,但无法与德国的坦克相比。
只有两种设计是真正令人满意的--流星发动机的克伦威尔和加装脱壳穿甲弹的彗星改型。
A9巡洋舰Mk I的第一个试验型出现在1936年,两个合同中的第一个合同在第二年就签订了。
尽管A9包含了一些为被放弃的中型坦克Mk III计划的技术改进,但在刹车、悬挂、主炮和炮塔辅助机枪的安装方面最初还是有一些困难。
巡洋坦克Mk I (A9)被称为A9巡洋坦克Mk I的设计最初是作为一种中型坦克来取代维克斯A6中型坦克Mk I和II。
开发工作于1934年在维克斯-阿姆斯特朗斯公司的约翰-卡登爵士的指导下开始,目的是为了提出一个更便宜和更有效的设计。
转型中的英国陆军
![转型中的英国陆军](https://img.taocdn.com/s3/m/95e6bae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a.png)
度侵占了许多殖民地。
二次世界大战后, 英国的国力逐渐衰弱,英军的力量也随之 削弱。
英国已不再是当年世界上不可一世 的“日不落帝国”。
但是由于自身的战略位 置十分重要,又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 之一,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
因此,从国家防卫、国际地位和国防 战略的需要出发,始终要求具有多种作战 能力的军队。
英国陆军战斗力虽然与美、 俄军队相比差距较大,但仍不失为世界上 一流的陆军,在军队建设中,尤其是在陆转型中的英国陆军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几次高技术局 部战争所展现出来的新特点及其对军队编 制体制的影响,猛烈冲击着传统的军事观 念。
英国陆军在加快研究和发展高技术武 器装备的同时,也将对军队编制体制进行 不断改革。
这次英国陆军编制体制的改革 将是革命性的,从军队整体结构、体制到 部队的编制,都将有重大的变化。
2015年 英国陆军编制体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小 型、合成、灵活和多功能。
其核心是建设 一支数量少、质量高的精干陆军。
■ 李聪聪军建设方面仍有独到之处。
“沙漠风暴”行动中的“武士”步兵战车在幼发拉底河东岸执行任务的“武士”步兵战车,该车也装有可抵御火箭弹攻击的“格栅”装甲。
国陆军在苏格兰“鹰眼”演习中的 AH-“1 阿帕奇”攻击直升机2004 年 7 月未来陆军结构计划一宣 布,就引发了英国陆军内部激烈的争论。
步兵师提出了他们所希望采纳的新结构以 及对未来陆军结构的看法。
步兵机关领导 把这些意见汇总到一起,呈报给陆军部执 行委员会。
陆军部执行委员会又把建议呈 报给了国防部。
根据国防部的意见,英国陆军未来结 构的目标是:——建立能够应对今天和明天挑战的 陆军。
其基本要求是陆军进行转型以满足 当前和未来作战的要求,适应21世纪的挑 战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适合战斗的陆军结构。
转型将能 够提供最具力量的组织结构以及可能来自 各种资源的能力。
——更有效的陆军整体。
未来陆军结 构将促使陆军把大约3000人转成工程师、 后勤人员以及情报分析人员等高素质人 才,这些人才将促使陆军具有全新的作战 能力。
坦克论文12
![坦克论文12](https://img.taocdn.com/s3/m/6c1e2ed2a58da0116c17493c.png)
陆战之王—坦克坦克之所以有“陆战之王”的称号是由于1916年6月24日英军与法军发起了索姆河战役,在于9月3日发起的第三次进攻中,英军于9月15日第一次使用新式兵器——坦克.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对守备方的德国步兵产生了心理震撼,使他们放弃阵地不战自退。
称为“陆战之王”。
坦克从诞生至今,已走过了90年的发展历程。
在短暂的时间内,坦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迅猛发展,由名不见经传的水柜,到冠冕堂皇地登上陆战之王的宝座。
90年的风雨历程,坦克以履带和钢甲给机械化战争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促进了坦克作战理论的长足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坦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在未来的战争中,坦克仍将大有用武之地。
[1] 张军锋,祝延军,陈哲强. 坦克的诞生、演化及其发展趋势[J]未来与发展, 2008,(02) .世界坦克代的划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坦克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坦克的性能得到相应提高,各国军队装备的坦克也不断更新换代。
坦克从1915年问世以来,究竟它有多少代了,至今坦克专家们还没有仔细地划分。
但是坦克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坦克初露锋芒、走向成熟到称雄战场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来,是坦克的飞跃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发展的坦克,按战斗全重、火炮口径分为重、中、轻型坦克,60年代以来发展的坦克,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
[3] 金中. 世界坦克"代"的划分[J]. 国外坦克, 2005, (01) .通用性使各国不会放松对坦克技术的研究各国之所以如此关注,原因在于坦克技术具有通用性。
同样的一种弹,装在坦克上就是陆基反坦克装备,装在飞机和直升机上就是空射反坦克导弹,发射平台不同、毁伤原理是一样的。
而现在从世界范围来看,反坦克导弹的穿甲能力仍然是各军事强国关注的重点。
冷战时期,美国非常重视如何对付苏联庞大的装甲部队,策略之一就是发展反坦克导弹,并强调由直升机装载,以便能迅速集中和转移火力。
世界现役主战坦克十大排行榜
![世界现役主战坦克十大排行榜](https://img.taocdn.com/s3/m/1efe0218e87101f69e3195de.png)
世界现役主战坦克十大排行榜世界现役主战坦克十大排行榜说明:火力评分:火炮性能(侵彻力、射速、射程、俯仰角度、炮塔角速度、射击精度、使用寿命等),火控系统(数字化程度、反应速度、操作难易性等),弹药性能(常规炮弹性能、炮射导弹性能等),备弹数量及辅助武器等综合分数;防护评分:包括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
主要为坦克自身装甲性能(防护能力、装甲部位、挂装模式等)、防御结构设计(车身结构、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弹仓防护、人员逃生系统等)、辅助防御设备(主/被动防御装置、光电对抗/干扰装置等)性能及有效性,并考虑加入坦克的伪装隐身性能和战术机动能力对坦克防护的加权分数;机动评分:主要包括战术机动能力,即平台的灵活性(发动机功率、单位功率、最大公路/越野速度、加变速性能、传动系统性能、操作性能等),战略机动能力(最大航程、路桥通过性、战略投送难易性、发动机及传动系统可靠性、油耗、乘员耐受性等),并考虑加入战场补给、维护难易性及坦克使用对环境(雨雪、寒冷、潮湿、高温、高原等)的述求或适应能力等加权分数;信息化评分:坦克获得战场信息(实时战场态势信息的质量和有效性、通讯设备数字化程度和可靠性等)及与外界联系的程度(数据链共享、战场协同能力、),并考虑加入了使用国坦克作战战略战术指导理论的实用性、有效性、针对性及机乘人员平均操作水平等加权分数。
NO.1 美国M1A2 SEP艾布拉姆斯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height=403src_cetemp="/DownloadImg/2011/0 4/2114/11106270_1.jpg">火力:采用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最新的L55RH-120mm滑膛炮,火炮性能非常出色。
M1A2尤为精良的火控系统为其赢得高分。
防护:恶名于世的贫铀装甲使其获得优秀的正面防护力,独到的弹仓分离及泄压板、三防装置、抑火抑爆装置设计相当出色。
二战英国“十字军”巡洋坦克
![二战英国“十字军”巡洋坦克](https://img.taocdn.com/s3/m/2740dfb348d7c1c708a145fc.png)
轮非常醒目。
这是英国军方在考察了苏联克里斯蒂式的 BT二战英国“十字军”巡洋坦克公元 1096 年,第一批十字军战士开始了向“圣地”字军东征,前后持续 200 多年,对欧洲和中东地区后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这里所介绍的是二战中英的德意军团打得难解难分。
那么,在广袤的北非战场上,十字军”坦克的表现到底如何呢字军”坦克要说“十字军” (Crusader)巡洋坦克,还得从“盟约者”(Covenanter)坦克谈起。
“盟约者”巡洋坦克从 定型,外形上类似 A13 巡洋坦克,装 1 门 2 磅火炮 (口径 40 毫米 )。
悬挂装置明显为克里斯蒂式悬挂装置, 大直径的负重耶路撒冷的远征,这就是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字军东征”。
国著名的“字军”巡洋坦克及其参加的战事。
这一回,英 国的“ 字军”坦克也来了个“东征” 。
不过,矛头所向,直指东南方向的北非沙漠地区,字军”坦克和隆美尔麾 1937 年开始设计, 1940 年设计快速坦克后,做出的大胆决策。
这一点也保证了“盟约者” 坦克有良好的机动性。
“盟约者” 坦克的总生产量达1771 辆。
不过,“盟约者”坦克的装甲较薄,火力也偏弱,加上在20世纪30 年代末期欧洲大陆已经战云密布,提高“盟约者” 坦克的性能已经刻不容缓。
“十字军”巡洋坦克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笼的。
字军”巡洋坦克从1939 年开始研制,研制代号为A15,由纳菲尔德公司领导下的几家公司联合制造。
由于是在“盟约者”坦克的基础上改进的,研制进度很快,1940 年便研制成功并开始装备英军。
“十字军”坦克在外形上很像盟约者” 坦克,说它是“盟约者” 坦克的改进型也不为过。
这里还要说一说“十字军”坦克的命名。
按说, 1939 年初,欧洲大陆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英国军方将这重要的坦克命名为Crusader,寓意深刻。
不过,英文高手应该懂得,Crusader 的正确译名应为字军战士” ,而国内以前的译名为“十字军”坦克,显然不太确切。
二战英军坦克全系列图文介绍
![二战英军坦克全系列图文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40b91305a8102d276a22f75.png)
二战期间英国军队装备的全部坦克及其产量:一、型号及产量巡洋坦克A9 (A9E1) 巡洋坦克Mk I,1935 建造数量125辆A10 (E1, E2) 巡洋坦克Mk II。
1934 建造数量175辆A13 Mk I (E2, E3) 巡洋坦克Mk III,1937 建造数量65辆A13 Mk II 巡洋坦克Mk IV,1937 建造数量655辆A13 Mk III 巡洋坦克Mk V"盟约者"(Covenanter),1937 建造数量1771辆A15 (A15E1) 巡洋坦克Mk VI"十字军"(Crusader),1938 建造数量5300辆A24 (A24E1) 巡洋坦克Mk VII"骑士"(Cavalier),1941 建造数量500辆A27 (A27M) 巡洋坦克Mk VIII"克伦威尔"(Cromwell) 1942 建造数量4016辆A30 巡洋坦克"挑战者"(Challenger) 1943 建造数量200辆A34 巡洋坦克"彗星"(Comet),1944 建造数量1186辆步兵坦克A11 (A11E1) 步兵坦克Mk I"马蒂尔达"(Matilda),1936-38 建造数量140辆A12 (A12E1) 步兵坦克Mk II"马蒂尔达",1938-39 建造数量2987辆A10 (A10E3) 步兵坦克Mk III"瓦伦丁"(Valentine), 1938 建造数量8275辆A22 步兵坦克Mk IV"丘吉尔"(Churchill) 1941 建造数量7368辆(所有种类合计)空降坦克A17 (A17E1) 空降坦克Mk VII"领主"(Tetrarch), 1939 建造数量177辆A25 (A25E1) 空降坦克Mk VIII"哈利·霍普金斯"(Harry Hopkins),1941 建造数量100辆二、各型号性能介绍A10 (A10E1, E2) 巡洋坦克Mk IIIn service服务- 1938-1941Production history生产历史Designer设计师Sir John CardenDesigned设计时间1934Manufacturer制造Vickers and others维克斯Produced制作1938-Number built建造数量175Specifications规格Weight重量14.3吨Length长度5.5米Width宽度2.6米Height高2.5米Crew乘员5 (Commander, loader, gunner, driver, Hull MG gunner指挥官,炮手,驾驶员,装填手,前机枪手)Armour装甲6-30毫米Primary主炮armament装备2磅(40毫米),炮弹100发Secondary辅助武器armament装备2挺维克斯4050子弹Engine发动机AEC Type A179 型6缸汽油机150马力Suspension悬挂triple wheel bogie with coil spring三重螺旋弹簧range行程100英里(路)Speed速度16英里(路)8英里(越野)A13 Mk I 巡洋坦克Mk III,1937In service服务- 1937-1939Number built建造数量65Specifications规格Weight重量14吨Length长度6米Width宽度2.5米Height高2.6米Crew乘员4 (commander, gunner, loader, driver指挥官,炮手,驾驶员,装填手)Armour装甲6 - 14 mm6-14毫米Primary主炮armament装备2磅(40毫米),炮弹87发Secondary辅助武器armament装备.303维克斯3750子弹Engine发动机Nuffield Liberty V12恩菲尔德v12340马力Suspension悬挂Christie克里斯蒂range行程90英里Speed速度30英里A13 Mk II 巡洋坦克Mk IV,1937小规模生产Specifications规格Weight重量14.76英吨Length长度6米Width宽度2.5米Height高2.6米Crew乘员4 (commander, gunner, loader, driver)4(指挥官,炮手,装填手,司机) 巡洋坦克Mk VI"十字军"(Crusader),A15Number built建造数量5300Weight重量19.1至20.1吨Length长度5.97Width宽度2.77Height高2.24Crew乘员Mk III: 3(指挥官,炮手,驾驶员)Mk I,II: 4或5(+装填手,前机枪手)Armour装甲Mk I: 26 mmMk II,III: 32MMPrimary主炮armament装备Mk I,II:(40毫米),炮弹110发Mk III: 6磅炮(57毫米),65发Secondary辅助武器armament装备1或2挺Besa MG15000子弹(最多)Engine发动机纳菲尔德L-12340马力(254千瓦)Power/weight功率/重量17.2-18马力/吨Suspension悬挂Christie克里斯蒂range行程322公里Speed速度42公里/小时(公路)24公里/小时(越野)A24E1 巡洋坦克Mk VII"骑士"(Cavalier),1941Production history生产历史Manufacturer制造Nuffield Organisation恩菲尔德小规模生产Specifications规格Weight重量27吨Length长度6.35米Width宽度2.8米Height高2.4米Crew乘员5 (Commander, gunner, loader, driver, co-driver指挥官,炮手,装填手,驾驶员,领航员)Armour装甲76毫米Primary主炮armament装备6磅炮(57毫米),64发Secondary辅助武器armament装备2 x 7.92 mm Besa MG 4,950发Engine发动机Liberty petrol汽油410马力range行程165英里Speed速度24英里(越野14英里)Tank, Cruiser, Mk VIII, Cromwell (A27M) 1942克伦威尔巡洋坦克Production history生产历史Manufacturer制造Nuffield Organisation恩菲尔德Number built建造数量4,016Specifications规格Weight重量27.60长吨(28吨)Length长度(6.35米)Width宽度(2.91米)Height高(2.83米)Crew乘员5 (Commander, gunner, loader, driver, co-driver指挥官,炮手,装填手,驾驶员,领航员)Armour装甲3英寸(76毫米)Primary主炮armament装备oqf75毫米Secondary辅助武器armament装备2×7.92毫米besaEngine发动机Rolls-Royce Meteor V12 petrol劳斯莱斯流星600马力(447千瓦)Power/weight功率/重量21.4马力/吨.range行程174英里(280公里)Speed速度40英里(64公里/小时)A30 巡洋坦克"挑战者"(Challenger)Production history生产历史Designer设计师Birmingham Carriage & Wagon Company伯明翰运载&旅行汽车公司Number built建造数量500*Specifications规格Weight重量33吨Length长度8.15米Width宽度2.91米Height高2.78米Crew乘员5 (Commander, gunner, loader, driver, co-driver)5(指挥官,炮手,装填手,驾驶员,领航员)Armour装甲4英寸(102毫米)Primary主炮armament装备17磅/L42Secondary辅助武器armament装备7.92 mm Besa MGEngine发动机Rolls-Royce Meteor劳斯莱斯流星600马力(千瓦)Suspension悬挂Christie - 6 road wheels克里斯蒂-6range行程260公里Speed速度32英里,52公里/小时A34 巡洋坦克"彗星"(Comet)In service服务1944年12月Used by用British Army英国陆军Production history生产历史Designed设计1943Manufacturer制造商Leyland Motors Ltd利兰汽车有限公司Produced生产1944年9月Number built建造数量1,186[总计]Specifications规格Weight重量33吨Length长度6.55米Width宽度3.04米Height高2.67米Crew乘员5 (Commander, gunner, loader, driver, co-driver)5(指挥官,炮手,装填手,驾驶员,领航员)Armour装甲4(102毫米)Primary主炮armament装备77mm高膛压炮炮弹61发Secondary辅助武器armament装备2 x 7.92 mm Besa MGEngine发动机Rolls-Royce Meteor V12 petrol劳斯莱斯流星600马力(447千瓦)Power/weight功率/重量17马力/吨(18马力/吨)Suspension悬挂Christie克里斯蒂Ground clearance离地高度0.5米Fuel capacity燃料容量约120加仑range行程250公里Speed速度32英里(50公里/小时)A11 (A11E1) 步兵坦克Mk I"马蒂尔达"(Matilda),1936-38建造数量140Weight重量11吨Length长度4.85米Width宽度2.28 mHeight高1.86 mCrew乘员2 (commander/gunner, driver)2(指挥官/炮手,驾驶员)Armour装甲10-60毫米Primary主炮armament装备.303或0.50英寸维克斯4000子弹Engine发动机Ford V8 petrol ,福特v8汽油,70马力(52千瓦)Suspension悬挂Sprung bogie跳出转向架range行程80英里(约128.7公里)Speed速度8英里(12.87公里/小时),越野:5.6英里(9公里/小时)A12 (A12E1) 步兵坦克Mk II"马蒂尔达"II,1938-39Designer设计师Royal Arsenal ,皇家阿森纳Manufacturer制造Vulcan Foundry火神Produced生产1937年至1943年Number built建造数量2,987Specifications规格Weight重量27吨Length长度6.0米Width宽度2.6米Height高3.5米Crew乘员4 (Driver, gunner, loader, commander)4(驾驶员,炮手,装填手,指挥官) Armour装甲78毫米Primary主炮armament装备2磅(40毫米),炮弹>93发Secondary辅助武器armament装备7.92毫米机枪2,925发Engine发动机2 × diesel , AEC or Leyland r6缸柴油180马力(134千瓦)Power/weight功率/重量6.55马力/吨Suspension悬挂Horizontal coil spring卧式螺旋弹簧range行程80公里Speed速度15英里(24公里/小时)道路9英里(15公里/小时),越野A10E3 步兵坦克Mk III "瓦伦丁"(Valentine)Production history生产历史Designed设计1938Manufacturer制造Vickers-Armstrong and others维克斯-阿姆斯特朗Produced生产1940年至1944年Number built建造数量7,300Specifications规格Weight重量16-17吨Length长度车体5.4米Width宽度2.6米Height高2.2米Crew乘员Mk I,II, IV, VI - XI: 3人(Commander, gunner, driver指挥官,炮手,驾驶员) Mk III, V: 4 (+ loader +装填手)Armour装甲8-65毫米Primary主炮armament装备Mk I-VII:2磅(40mm)Mk VIII-X: 6磅(57mm)Mk XI: 75毫米Secondary辅助武器armament装备Mk I-VII, X, XI: 7.92 mm BESA MGEngine发动机Mk I: AEC A189 汽油Mk II, III, VI: AEC A190 柴油Mk IV, V, VII-XI: GMC 通用柴油6004131-210马力(97-157千瓦)Suspension悬挂coil sprung three-wheel bogiesrange行程90米(145公里)Speed速度15英里(24公里/小时)A22 (A22E1) 步兵坦克Mk IV"丘吉尔"(Churchill)生产历史Designer设计师Harland and Wolff哈兰德和沃尔夫Produced生产1941年至1945年Number built建造数量7368(所有种类合计)Variants变种See belowSpecifications规格Weight重量38.5吨Length长度7.3 mWidth宽度3 mHeight高2.8 mCrew乘员5 (commander, gunner, loader, driver, co-driver/hull gunner指挥官,炮手,驾驶员,装填手,前机枪/炮手)Armour装甲16至102毫米(III型) ;16至152毫米(VII型)Primary主炮armament装备6磅(57毫米) 炮弹100发;(III型) 75mm(VII型)Secondary辅助武器armament装备2× Besa 机枪Engine发动机Bedford twin-six gasoline贝德福德双六缸汽油350马力(261千瓦)Power/weight功率/重量9.1马力/吨Suspension悬挂coiled spring螺旋弹簧range行程90公里Speed速度24公里/小时(15英里)空降坦克Mk VII"领主"TetrarchDesigned设计1938Manufacturer制造Vickers-Armstrong维克斯-阿姆斯特朗Produced生产1940年,1941年Number built建造数量177Variants变种Tetrarch I CS, Tetrarch DDSpecifications规格Weight重量7.5吨Length长度4.04米Width宽度2.31米Height高2.10米Crew乘员3 (Commander, gunner, driver)3(指挥官,炮手,驾驶员)Armour装甲16 mm16毫米Primary主炮armament装备2磅(40毫米) 炮弹50发Secondary辅助武器armament装备7.92 mm Besa MG 2,025 发Engine发动机Meadows 12缸汽油机165马力Suspension悬挂coil spring螺旋弹簧range行程140英里(224公里)Speed速度40公里/路面,28公里/越野A25 (A25E1) 空降坦克Mk VIII"哈利·霍普金斯"(Harry Hopkins)制造Metro-Cammell麦德龙坎默尔Produced制作1943年至1945年Number built建造数量约100Specifications规格Weight重量8.5吨Length长度4.34米Width宽度2.65米Height高2.11米Crew装员3 (commander, driver, gunner车长,驾驶员,炮手)Armour装甲6-38毫米Primary主炮armament装备2磅(40毫米) 炮弹50发Secondary辅助武器armament装备7.92 mm Besa 机枪2,025 发Engine发动机Meadows 12 cyl. petrol engine汽油发动机148马力(110千瓦)Power/weight功率/重量17.4马力/吨range行程225公里Speed速度48公里/小时。
英国“挑战者”2换炮计划的背后
![英国“挑战者”2换炮计划的背后](https://img.taocdn.com/s3/m/4a206f4919e8b8f67d1cb94c.png)
《坦克装甲车辆》2019年第4期 9热点追踪TANK★ 殷 杰英国“挑战者”2换炮计划的背后1月21日至24日,2019年度国际装甲车年会在伦敦召开。
会上,莱茵金属英国分公司公布了“挑战者”2 延寿项目样车照片。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样车换装了与“豹”2A7同款的RH120 L55A1型120毫米滑膛炮。
其实早在十余年前,英国便有为“挑战者”2换装RH120滑膛炮的念头。
要探究背后缘由,搞清楚为啥十多年“只听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如今换炮计划能否落到实处,还得从独具英国特色的120毫米线膛炮说起。
特立独行英国是现代坦克的发祥地,是第一个将坦克投入实战的国家。
不过,和其他武器研发领域坚持特立独行一样,战后英国研发坦克的思路也颇具英伦特色。
在坦克三大性能方面,英国坦克将防护性放在首位,火力次之,机动性屈居末位,这与追求均衡设计的潮流有些格格不入,但并不妨碍英国坦克工业在一些子系统上研发出经典产品。
L7型105毫米线膛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该炮于上世纪50年代初研发成功,一直沿用至今,在全世界扩散极广。
它不仅是西方战后第二代主战坦克的标准配置,而且其衍生产品甚至装在了近年来研发成功的轻量化主战坦克上。
经过挖潜,该炮穿甲威力甚至堪与120毫米滑膛炮比肩!L7型105毫米线膛炮是如此地优秀,性能甚至全面超过了晚它几年问世的苏制2A20型115毫米滑膛炮。
不过,正如那句经典名言所说,“上一场战争的胜利者因为胜利而变得固步自封,于是成了下一场战争的失败者”。
英国在研发下一代坦克主炮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走线膛炮路线,与世界主流分道扬镳。
诚然,高膛压滑膛炮研发生产难度很大,当年世界各国对这一全新炮种均处于摸索阶段,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也无经验可循,因此换装了RH120 L55A1型120毫米滑膛炮的“挑战者”2主战坦克DOI:10.19486/ki.11-1936/tj.2019.07.00210 《坦克装甲车辆》2019年第4期热点追踪TANK 早期成品性能差强人意。
世界现役主战坦克排名榜
![世界现役主战坦克排名榜](https://img.taocdn.com/s3/m/e7ebf1cba1c7aa00b52acb9c.png)
英国挑战者2型主战坦克的故事(第15章共16章)2003年以来挑战者2号的服役生涯
![英国挑战者2型主战坦克的故事(第15章共16章)2003年以来挑战者2号的服役生涯](https://img.taocdn.com/s3/m/77e5f6c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1.png)
英国挑战者2型主战坦克的故事(第15章共16章)2003年以来挑战者2号的服役生涯正文共: 3503字 34图预计阅读时间: 9分钟第十五章2003年以来挑战者2号的服役生涯自入侵伊拉克以来,英国陆军发生了很多变化。
英国陆军对主战坦克的需求仍然存在,但北约对大型坦克部队的需求已经被遗忘。
当 "泰利克 "行动长期进行时,在阿富汗同时进行的战役(在英国陆军中被称为"赫里克"行动)消耗了相当比例的陆军缩减的人力,并使装甲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发挥其作用。
皇家装甲团在2003年经历了削减,当时皇家骑兵队被改装为装甲侦察队,为了降低成本,从剩余的装甲团中削减了七个主战坦克中队。
2004年,第4装甲旅变成了第4机械化旅,这证实了减少使用主战坦克的趋势。
军队正在将自己重组为多功能旅,以应对新千年的战略承诺,但预算却越来越紧。
英国陆军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感受颇深。
最终,这一点在2010年的战略防御和安全审查中被揭示出来,该审查将作战的主战坦克车队削减至约200辆,其余大部分坦克被储存起来作为备件使用。
这一年,陆军2020计划提出了一个8个旅的规模,并保持3个师的总部结构,以允许远征和防御需要。
这些计划是有争议的,议会委员会的一份报告警告说,英国军队面临着无法履行政府的全球承诺的巨大风险。
军方越来越担心英国武装部队可能会低于履行目前所承担的承诺所需的最低效用,更不用说他们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可能面临的任务了,因为大家都承认会有能力差距。
预算削减影响了所有的武装部门,并导致装甲部队在阿富汗被长期使用,失去了作用。
这自然会影响到主战坦克乘员的熟练程度,尽管模拟器确实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训练辅助工具。
在如此多的角色中使用RAC部队是由于军队削减后战斗部队的减少以及需要满足广泛的承诺。
自2008年以来的这段时间对挑战者军团来说是艰难的。
作战车辆的总数仍然很可观,但为了节省开支,这些车辆的实际操作被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而且车辆本身得到的升级也非常少。
世界坦克排名
![世界坦克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f42fc2fb910ef12d2af9e7b6.png)
日本90坦克
该坦克样车装有1门联邦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mm滑膛炮 ,该火炮的炮 管长是口径的44倍,装有热护套、抽气装置和炮口校正装置,还装有反后 坐装置。该炮射速为10~11发/min。该炮发射联邦德国的尾翼稳定脱壳穿 甲弹和多用途破甲弹 。 该坦克装有性能先进的火控系统,由观察瞄准装置、测距仪、弹道计算机、 直接瞄准装置和指挥仪式瞄准装置构成 辅助武器为74式7.62mm并列机枪安装在主炮左下方。M2HB式12.7mm高 射机枪安装在炮塔右侧顶部车长指挥塔和炮长舱口之间,不能从车内进行 操纵。 该坦克采用三菱10ZG型2冲程10缸水冷直接喷射式废气涡轮增压中冷柴油 机,最大功率1103kW(1500马力)。坦克单位功率21.2kW/t,公路最大速 度70km/h。 该坦克采用带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变速、静液转向式传动装置和电液操纵装 置。
英国 “挑战者”型主战坦克
主要武器是1门L11A5式120mm线膛坦克炮,以后的车型将安 装1门XL30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XL30式坦克炮由诺丁汉皇家 兵工厂研制,从前称之为EXP32M1式火炮。 该坦克炮可以发射L15A4式脱壳穿甲弹、L20A1式脱壳弹、L31 式碎甲弹、L32A5式碎甲教练弹、L34式白磷发烟弹和新研制的 L23A1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 该坦克采用马可尼指挥和控制系统 ,整个火控系统由数据处理 子系统(DHSS)、瞄准子系统(TLS)、传感器子系统和火炮 控制装置(GCE)等部分组成。该火控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大大 缩短从捕捉目标到射击所需的反应时间、赋于火炮对3000m固 定目标和2000m活动目标射击的较高的首发命中率。 辅助武器为1挺与主要武器并列安装的7.62mmL8A2式机枪和1 挺安装在车长指挥塔上的7.62mmL37A2式高射机枪。 该坦克使用的是珀金斯发动机公司生产的康达12V-1200型涡轮 增压柴油机,在2300r/min时功率为882kW(1200马力) 。
“猎杀者”的猎杀者——英国“挑战者”IIE主战坦克
![“猎杀者”的猎杀者——英国“挑战者”IIE主战坦克](https://img.taocdn.com/s3/m/ea68849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0.png)
“猎杀者”的猎杀者——英国“挑战者”IIE主战坦克
罗远辉
【期刊名称】《国防科技》
【年(卷),期】2002(000)004
【摘要】一向以坦克研制老大自居的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证明其理念果然经得起考验,无论力主机动性的法国,还是均衡发展各项性能的美国和着重融合战术需求的德国,最后均向英国靠拢,纷纷以改进或新造方式将主战坦克定位在55吨级、120毫米主炮范畴内(法国“勒克莱尔”56吨、M-1A2“艾布拉姆斯”58吨、“豹”IIA5为59吨),而英国“奇伏坦”坦克却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达到这
个等级(56吨),更不用说其后继型“挑战者”Ⅰ(62吨)。
【总页数】5页(P10-14)
【作者】罗远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811.2
【相关文献】
1.英国陆军挑战者——Ⅱ主战坦克 [J],
2.英国坦克的“海外兵团”为出口研制,与英国传统坦克迥异维克斯系列主战坦克[J], 张晓强
3.英国坦克的"海外兵团"为出口研制,与英国传统坦克迥异维克斯系列主战坦克 [J], 张晓强
4.“沙漠之鼠”的新“战骑”——“挑战者”2型主战坦克 [J], 粤儒
5.先防揍,再出手,后发制人定胜局猎杀者的猎杀者——英国“挑战者”IIE主战坦克 [J], 祝海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挑战者主战坦克英国研制奇伏坦(Chieftain)后继型坦克的工作从60年代后期开始,但该计划在1970年被英国与联邦德国提出的联合研制不来主战坦克(FMBT)计划所取代。
后因两国对该坦克的使用时间存在分歧意见导致1977年3月取消了联合计划。
英国设想从1981年开始单独研制MBT-80坦克的计划,又因为经济问题而被取消。
英国对主战坦克的研究工作并没有放松。
1968年,英国军用车辆工程设计院(MilitaryVehiclesandEngineeringEstablishment)制造了1辆装有外装火炮的坦克样车;1971年在另1辆以奇伏坦为基础的坦克上安装了乔巴姆(Chobham)装甲,该坦克型号为FV4211。
1974年,伊朗向英国订购了707辆经现代化改造的奇伏坦MK5P坦克,同时提出增加发动机功率的要求,从此以后英国便开始了FV4030坦克系列的研制工作。
由于时间紧迫,经两国商定,由英国先生产187辆装有改进型电子操纵传动装置并提高了燃料储备能力和抗地雷能力的FV4030/1型坦克,然后生产125辆安装882kW(1200马力)发动机和TN37型传动装置的FV4030/2型坦克。
当伊朗看到FV4030/3型坦克方案时便决定停止购买FV4030/2型坦克,改为订购1225辆FV4030/3型坦克,但因价格上涨过快和伊朗国内发生政变,订购合同未能兑现。
1978年9月,英国国防部和利兹兵工厂签订了一项价值3亿英镑的243辆挑战者坦克的生产合同。
该坦克是在FV4030/3型坦克基础上发展的。
1982年12月,英国陆军参谋长代表军方接收了挑战者坦克,这标志着利兹皇家兵工厂做好了生产该坦克的准备。
1983年3月,利兹皇家兵工厂向英国陆军交付了第一批挑战者坦克。
1984年6月,英国陆军又订购了足够装备驻联邦德国莱茵陆军第五团的64辆挑战者坦克。
1985年3月,皇家轻骑兵部队全部用挑战者坦克装备。
1985年6月,英国陆军又订购了18辆挑战者坦克。
该坦克分别在阿布扎比(AbuDhabi)和沙特阿拉伯进行过几次试验。
1986年6月,皇家兵工厂武器与战车分部(RoyalOrdnanceWeaponsandFightingVehicleDivision)按管了原来由皇家武器装备研究与发展院(RoyalArmamentResearchandDevelopmentEstabishment)负现的该坦克的设计及设计后的服务工作。
1986年7月维克斯防务系统公司以大约1100万英镑买下了生产坦克的利兹皇家兵工厂,并以1400万英镑的投资建造一家新的坦克生产厂,其规模与该公司在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的阿姆斯特朗厂(ArmstrongWorks)相同。
利兹坦克厂瑞为英国陆军生产挑战者坦克。
与此同时,英国国防部又以1亿英镑订购了76辆挑战者坦克。
到这批坦克交货结束时,英国陆军装备该型主战坦克的坦克团总数达到7个。
英国国防部订购的该型坦克数量已超过400辆,计划的最后一批挑战者坦克于1989年第4季度交货。
由FV4030/3(伊朗狮2)型坦克发展来的挑战者坦克的总体布置与奇伏坦坦克相似,驾驶舱在车体前部,战斗舱在车体中部,动力舱在车体后部,车体和炮塔均采用乔巴姆装甲。
驾驶员座位在车体前部中心位置,他有1个单扇舱盖,舱盖可向上升起并向前水平旋转;有1个广角潜望镜,夜间可换成皮尔金顿(Pilkington)公司的PEBadger被动式夜视潜望镜。
驾驶舱与战斗舱相通,驾驶员可以经通道进入战斗舱和离开坦克。
挑战者坦克炮塔在车体中部,内有3名乘员,车长在火炮右边,炮长在车长前下方,装填手在火炮左边。
车长和装填手各有1个舱口盖,后者为双扇结构,向前向后对开,在其前面装有1个放大倍率为1×的旋转潜望镜。
现生产型挑战者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L11A5式120mm线膛坦克炮,但以后的车型将安装1门XL30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
XL30式坦克炮由诺丁汉皇家兵工厂(RoyalOrdnanceNottingham)研制,从前称之为EXP32M1式火炮。
该炮炮管上装有热护套、抽气装置和炮口校正装置,炮身用新型电渣重熔钢制成,炮尾闭锁机构采用新型结构,可以承受高膛压。
炮管寿命为500发全装药弹(EPC),在内膛磨损量达到极限值前不会因材料疲劳而报废,炮尾寿命是身管寿命的10倍。
挑战者坦克的坦克炮可以发射L15A4式脱壳穿甲弹、L20A1式脱壳弹、L31式碎甲弹、L32A5式碎甲教练弹、L34式白磷发烟弹和新研制的L23A1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该坦克上有存放42个药筒和64个弹丸的位置,每个药筒位置可放1发脱壳穿甲弹或者2发碎甲弹或发烟弹药筒。
一种典型的混合储存弹药方式是20发脱壳穿甲弹和44发碎甲弹或发烟弹。
挑战者坦克采用马可尼指挥和控制系统(MarconiCommandandControl Systems)公司研制的改进型火控系统(ImprovedFire-ControlSystem-IFCS),该系统是为奇伏坦坦克第二阶段改进设计的,重点在于提高坦克的夜战能力和改进车长指挥塔。
改进型火控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大大缩短从捕捉目标到射击所需的反应时间、赋于火炮对3000m固定目标和2000m活动目标射击的较高的首发命中率。
该系统跟踪水平目标的速度为30密位/s,高低向跟踪速度为10密位/s,炮塔水平向回转速度为0.2~480密位/s,火炮高低向俯仰速度为0.2~200密位/s。
整个火控系统由数据处理子系统(DHSS)、瞄准子系统(TLS)、传感器子系统和火炮控制装置(GCE)等部分组成。
数据处理子系统包括马可尼公司制造的12-12P型数字式计算机及接口、车长控制与监视装置和车长/炮长射击手柄等部件。
瞄准子系统也叫坦克激光测距瞄准装置,激光测距仪的测距范围为300-10000m,精度为±10m。
传感器子系统可以测定目标的运动角速度、火炮耳轴倾斜角度、风速、气压和气温。
火炮控制装置受控于计算机。
车长有1个放大倍率为1×的37号昼间瞄准镜和兰克?普林(RankPullin)公司的像增强夜视瞄准镜。
早期型号的挑战者坦克装有兰克?普林公司放大倍率为5×的37号夜间瞄准镜(SS120),车长借助该镜可进行夜间监视、捕捉目标和瞄准。
此外,在车长指挥塔上还设有9个潜望镜,可为车长提供周视能力。
37号可更换式瞄准镜是英国国防部授予巴尔和斯特劳德(BarrandStroud)公司研制的热像监视仪与火炮瞄准镜(也叫热像观察与射击瞄准镜TOGS)的一种过渡办法。
为了能安装该系统,已经对炮塔进行了再设计。
炮塔右侧装甲壳体内的单个热像仪将分别为车长和炮长提供一般观察的输出信号,或者作为火炮瞄准镜使用。
该坦克的热像观察与射击瞄准镜的第二批热像仪通用模块于1983年年底开始交货,由兰克?泰勒?霍布森(RankTaylorHobson)公司提供红外搜索模块,马可尼航空电子工程(MarconiAvionics)公司提供运算电子设备。
新生产的和早期生产的挑战者坦克都已安装了这种瞄准镜。
1987年4月,英国国防部宣布最后一批热像观察与射击瞄准镜的生产合同约为3500万英镑,这是为挑战者和奇伏坦坦克订购的第三批瞄准镜,巴尔和斯特劳德公司以及阿威莫(Avimo)公司各生产订购量的一半。
巴尔和斯特劳行公司提供的这种瞄准镜总量占国防部需要量的85%。
炮长有1个10号MK1型潜望式坦克激光测距瞄准镜,有1×和10×两种放大倍率,视场为8.5°;还有1个87号应急潜望瞄准镜放在装甲壳体中,但可以迅速展开并与火炮的基准调准,与奇伏坦坦克的普通望远镜不同,该镜是从炮塔顶上的装甲舱盖上方投影,这样可以避免破坏炮塔正面装甲的完整性。
挑战者坦克辅助武器为1挺与主要武器并列安装的7.62mmL8A2式机枪和1挺安装在车长指挥塔上的7.62mmL37A2式高射机枪。
挑战者坦克动力传动组件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和冷却装置,重5.49t。
在野战条件下,借助皇家电子机械工程兵(REME)的一种轻型辅助拆卸设备,可在45min内更换整个动力传动组件。
该坦克使用的是珀金斯发动机(PerkinsEngines)公司生产的康达(Condor)12V-1200型涡轮增压柴油机,在2300r/min时功率为882kW(1200马力)。
该发动机有2个涡轮增压器,单缸功率达73.5kW (100马力),采用电子控制装置。
同康达发动机相匹配的是TN37型传动装置,该装置由大卫?布朗齿轮工业公司(DavidBrownGearIndustries)研制并生产,由液力变矩器,行星式变速机械和STN37型转向装置组成。
液力变矩器带有闭锁离合器,由博格?活纳(BorgWarner)公司生产;变速机构有4个前进档和3个倒档;转向装置是民用液压件(CommercialHydraulics)公司研制的卢卡斯(Lucas)公司的CAV传动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变速机构输出轴转速及油门踏板位置,可自动选择相应的排档,使发动机始终处在最佳工况。
湿式多片摩控制动器的摩擦征用镀有青铜的钢片制成,在用液压油润滑和冷却情况下工作。
此外,该车还配有停车和应急使用的手动制动装置。
冷却装置由马斯顿(Marston)公司生产,风扇采用埃阿斯克罗?豪顿(AirLogLimited)联合研制、由维克斯公司防务系统分公司生产,其特点是可以大大增加负重轮行程(总行程为450mm)和明显减小车体振动,而且不占车内空间。
车体每侧有6个铝合金双轮缘挂胶负重轮、4个托带轮、1个前置诱导轮和1个后置主动轮。
新型履带可以与奇伏坦坦克的履带互换。
挑战者坦克车体和炮塔使用的乔巴姆装甲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坦克设计和防护方面取得的最显著成就,与等重量钢质装甲相比,大大提高了抗破甲弹和碎甲弹的能力,但体积和重量增加不多,例如挑战者坦克比奇伏坦MK5型仅增重7t。
在炮塔正面两侧各安装1组由5具发射器给成的电击发烟幕弹发射装置,每组发射装置可覆盖100°的区域。
预计这种装置将被换成皇家兵工厂研制的可见了光及红外光烟幕屏障系统(VIRSS)。
所有装药均储存在炮塔座圈以下的特制容器内,容器壁内的液体可减少起火危险。
在后期生产的车型上,装药容器还加有装甲保护层。
挑战者坦克改进计划该改进计划涉及提高机动性部件和武器系统的性能。
大部分机动部件的改进已经过专门试验,并为英国陆军接受,且在挑战者装甲修理抢救车(CRARRV)中得到了应用。
这些部件是否用于挑战者坦克则要取决于财源。
由大卫·布朗车辆传动装置(David Brown Vehicle Transmissions)公司生产的TN54型传动装置,可以直接更换该坦克使用的TN37型传动装置,其行星变速机构与TN37相似,但离合器的布置位置不同,变速机构有6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能为坦克提供较好的加速性和越野行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