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知识点,推荐文档
有机化学第二章
![有机化学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c68276d5d15abe23482f4d0a.png)
H H C H
229
H C H H
H H C H
250
C
H H H
排斥力最大 内能高
排斥力最小 内能低
非键连相互作用力:不直接相连的原子间的作用力。 构象的稳定性与内能有关。内能低,稳定;内能高,不稳定。 内能最低的构象称优势构象。
其它构象的内能介于这两者之间。
17
乙烷不同构象的能量曲线图
HH H H H H
自由基之间碰撞,形成稳定分子,反应终止:
Cl + CH3 + CH3 + CH2Cl +
Cl Cl CH3 CH2Cl
Cl2 CH3Cl CH3CH3 ClCH2CH2Cl
24
链终止
整个反应经历三个阶段: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
此自由基反应也称链锁反应或链反应。
[讨论题]
甲烷和氯气同时光照,为什么不引发甲基自由基?
H C
H H
实线-键在纸平面上; 楔线-键在纸平面前;
虚线-键在纸平面后。
构型:指具有一定构造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状况。
2.烷烃的构象 构象:由单键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
排列方式。
1)乙烷的构象 a.两种极端构象 重叠式(由H-C-C-H组成的两面角为0o)
交叉式(由H-C-C-H组成的两面角为60o)
H C CH3 H
乙基自由基
CH3 C CH3 H
异丙基自由基
CH3 C CH3 CH3
叔丁基自由基
29
2.燃烧反应 烷烃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3 n +1 + ( ) O2 2
C n H 2n+2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知识点难点重点考点汇总高考复习必备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知识点难点重点考点汇总高考复习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bc5c4fafaef8941ea76e05b5.png)
第2章 烃考纲 要求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应用。
3.了解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4.能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梳理】一、烷烃、烯烃、炔烃1.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2.脂肪烃的物理性质:3.脂肪烃的化学性质:(1)烷烃的取代反应。
①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_____________所替代的反应。
②烷烃的卤代反应。
(2)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①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_____________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3)烯烃的加聚反应。
①乙烯的加聚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烯的加聚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点拨】(1)烷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是分子中的氢原子逐步被取代,并且是各步反应同时进行,产物是烃的多种卤代物的混合物和卤化氢。
(2)鉴别烷烃和烯烃(炔烃)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而除去烷烃中的烯烃时,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加聚产物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二、芳香烃1.苯的化学性质: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
(1)易取代——易与卤素单质、硝酸、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
①卤代反应:与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硝化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能加成——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炔烃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炔烃](https://img.taocdn.com/s3/m/a00434f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5.png)
第二节 烯烃 炔烃 第2课时 炔烃
[素养发展目标] 1.从化学键的不饱和性等微观角度理解炔烃的结构特点,能辨析物质类别 与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2.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了解有机反应类型与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及 结构特点的关系。 3.能通过模型假设、证据推理认识常见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会判 断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的位置关系。
③
溶液紫色褪去
乙炔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④
溶液橙色褪去
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⑤ 火焰明亮,并冒出浓烈黑烟
乙炔含碳量高
返回导航
实验室制取乙炔的注意事项 (1)盛电石的试剂瓶要及时密封并放于干燥处,防止电石吸水而失效。 (2)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为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可用饱和氯化钠溶液 代替水,并用分液漏斗控制滴加饱和氯化钠溶液的速率,让饱和氯化钠溶 液慢慢地滴入。 (3)因反应剧烈且产生气泡,为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应在导管口塞入 少许棉花。
D.C 中发生反应:2Br2+CH≡CH―→ 2-四溴乙烷,故 D 正确。
,产物的名称为 1,1,2,
返回导航
02
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 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1.结构特点 炔烃的官能团是_碳__碳__三__键___(—C≡C—)。炔烃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碳三键 时,其通式为一般表示___C_n_H__2n_-_2___。 2.物理性质 炔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与烷烃和烯烃的相似,沸点也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 递增而逐渐升高。
返回导航
3.(2022·湛江二十一中高二阶段练习)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并验证乙 炔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减缓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得到平稳的气流 B.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炔中硫化氢等杂质气体,防止干扰实验
有机化学各章知识点
![有机化学各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a9985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9.png)
有机化学各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共价键的本质、特点;共价键的参数(键长、键角、键能);2、共价键的断裂—异裂和均裂;3、酸碱理论:布伦斯特和路易斯酸碱;4、判断给定的分子是酸还是碱5、pk值代表的意义;第二章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1、烷烃的系统命名的规则,部分烷烃的习惯命名2、σ键的特点(头碰头、可旋转);3、构象的概念;构象与能量的关系;写出乙烷全交叉和全重叠式的纽曼式和透视式;4、甲烷自由基卤代反应的历程;5、单环烷烃、简单桥环和螺环的系统命名;6、环丙烷与烯烃的鉴别(KMnO4);7、环烷烃的自由基卤代反应;8、环丙烷与X2、HX反应;9、能写出简单的二取代环己烷(例如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的稳定构象。
第三章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烯烃:1、烯烃的系统命名(注意顺/反、Z/E );2、双键的结构(重点π键的特点)3、烯烃的制备(醇脱水、卤代物脱HX)4、烯烃亲电加成1)HX (机理、马氏规则,碳正离子稳定性大小)2)H2O(产物)3)浓H2SO4(产物)4)X2(机理,溴瓮离子,反式加成产物)5)HOX(产物)5、烯烃与B2H6反应的反马氏加水产物6、烯烃在光照条件下与HBr加成的过氧化物效应7、烯烃的氧化产物(过氧酸、KMnO4、O3)8、烯烃α-H自由基取代反应炔烃:1、炔烃系统命名2、炔烃的直线型结构3、末端炔烃的鉴别(银氨溶液和铜氨溶液);4、炔化钠的制备及与卤代烷的反应5、炔的亲电加成(符合马氏加成)1)X22)HX3)H2O/H2SO4,HgSO4(烯醇式和酮式互变)6、炔的亲核加成(产物)1)CH3OH2)HCN3)CH3COOH第四章二烯烃共轭体系共振论1、π-π,P-π共轭效应、σ-π,σ-P超共轭效应2、1,3丁二烯的结构及其1,2-加成和1,4-加成机理(烯丙位重排)及产物3、Diels-Alder反应产物(六元环结构)第五章芳烃芳香性苯环:1、单环芳烃的系统命名及结构特点(平面结构,大共轭结构,环不易破坏);2、苯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σ络合物);3、苯的五大类亲电取代反应(卤化、硝化、磺化、烷基化、酰基化)及常用的亲电试剂;4、苯的氯甲基化反应;5、苯环侧链含α氢的碳的氧化反应;6、苯环α-H的卤代反应;7、苯环相连第一类(供电子)定位基和第二类(吸电子)定位基;稠环芳烃:1、萘的命名。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39a2e4cc7931b764ce1530.png)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点1 有机物的分类与结构1.有机物的分类(1)根据元素组成分类.有机化合物错误!(2)根据碳骨架分类(3)按官能团分类①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②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③有机物主要类别、官能团2.有机物的结构(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a.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结构不同,因而产生了性质上的差异的现象。
b.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同系物考点2 有机物的命名1.烷烃的习惯命名法2.烷烃系统命名三步骤命名为2,3,4。
三甲基。
6。
乙基辛烷。
3.其他链状有机物的命名(1)选主链——选择含有官能团在内(或连接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
(2)编序号—-从距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3)写名称——把取代基、官能团和支链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写出有机物的名称。
如命名为4。
甲基.1戊炔;命名为3。
甲基。
3。
_戊醇。
4.苯的同系物的命名(1)以苯环作为母体,其他基团作为取代基.如果苯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代后生成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可分别用邻、间、对表示。
(2)系统命名时,将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编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给另一个甲基编号.如考点3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2.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1适用对象要求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①该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知识点有机物②该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重结晶常用于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①杂质在所选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很大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2)萃取分液①常用的萃取剂:苯、CCl4、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等。
②液。
液萃取: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
高二有机化学知识点第二章
![高二有机化学知识点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6c04fa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a.png)
高二有机化学知识点第二章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变化规律。
高二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时,第二章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其中包括醇、酚、醚、卤代烃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下面将结合这些知识点,逐一介绍高二有机化学知识点第二章。
一、醇醇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OH。
其中,R代表一个有机基团。
醇的命名按照主链命名法,需要根据碳链长度和羟基位置命名。
醇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1. 醇的物理性质醇的物理性质受到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影响。
一般来说,低分子量醇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高分子量醇则是无色或白色固体。
醇具有高沸点和高溶解度,可与水形成氢键,使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2. 醇的化学性质醇的化学性质表现为羟基的活泼反应性。
常见的醇的反应包括酸碱中和、脱水、氧化、酯化等。
其中,醇的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醇与强酸中和生成盐和水。
脱水反应是指醇分子内或与其他物质反应时,醇中的羟基失去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产生水分子。
氧化反应指醇分子中的羟基被氧化成醛、酮或羧酸等。
酯化反应是指醇与酸反应生成酯。
二、酚酚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芳香化合物,通式为Ar—OH。
其中,Ar代表一个芳香基团。
酚的命名按照主链命名法,需要根据芳香基团的位置和取代基的数量命名。
1. 酚的物理性质酚的物理性质与醇类似,但酚的氢键作用较醇弱,故溶解度较低。
酚的熔点和沸点通常比相应的醇高。
2. 酚的化学性质酚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羟基的活泼反应性。
常见的酚的反应包括酸碱中和、酚的氧化和取代反应等。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酚与强酸中和生成盐。
酚的氧化反应可产生醛、酮和酸。
酚的取代反应是指酚中的羟基被其他取代基替代。
三、醚醚是一类含有氧原子连接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O—R。
其中,R代表两个有机基团。
醚的命名按照主链命名法,需要根据两个有机基团的名称命名。
1. 醚的物理性质醚的物理性质通常为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2140e7e50e2524de5187eaa.png)
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沸点为环己烷三硝基甲苯(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三溴苯酚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甲烷无味☆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乙炔无味☆苯及其同系物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有机化学 第二章
![有机化学 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36939782d0d233d4b14e6914.png)
CH
次甲基
CCH3
次乙基
4
CH3 CH2 - CH CH3
仲丁基
CH3CH2 - C
CH3
叔戊基
CH3
伯碳原子
仲碳原子
异丁基
叔碳原子
(CH3)3CCH2
(CH3)2CH … CH2
新戊基
缩写:甲基(Me),乙基(Et),丙基(Pr),丁基(Bu) 戊基(amyl),己基(hex) 前缀:正( n ) (normal) 异(i) (iso-) 仲( s ) (second) 叔( t ) (tert-) 新( neo )
构象——由于围绕单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中的不同 排列。(碳碳单键的旋转不是“自由”的,需要能量) 2.5.1. 乙烷的构象:两种极限构象式——重叠式和交叉式 重叠式不稳定的原因?构象式的表示方法? 概念:优势构象,扭转角,转动能垒,非键相互作用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5
(1) 衍生命名法
以甲烷为母体,把其它的烷烃都看作是甲烷 的烷基衍生物。
• 选择连接烷基最多的C原子作为母体甲烷 • 按照次序规则,将 “优先”的基团后列出
CH3
CH3 CH CH2 CH3 CH3 CH2 C CH CH3 CH3 CH3 CH3
二甲基乙基甲烷
二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6
(2)普通命名法: 直链
7,7-二甲基二环[2.2.1]庚烷
编号时,以桥头碳原子为起点, 沿最长的桥到另一桥头碳,再沿次 练习: p33,习题2.7 长的桥折回。最短的桥最后编号。 并且要尽量保证取代基得最小位次。
11
2.4 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特点
大学有机化学上册第二章烷烃
![大学有机化学上册第二章烷烃](https://img.taocdn.com/s3/m/abf2178bdaef5ef7ba0d3c1c.png)
CH3CH2CH2CH2CH3
正戊烷
CH3CHCH2CH3 CH3
CH3 CH3 C CH3 CH3
异戊烷
新戊烷
随碳原子数增加,异构体数目迅速增加。
Isomer number increases rapidly
四.碳和氢的种类
碳按与它所连的碳的数目分为四类:
1.只与一个碳相连的碳称为伯碳原子,用10C表示,与10C相连 的氢称为伯氢,用10H表示。 2. 与两个碳相连的碳称为仲碳原子,用20C表示,与20C相连的氢 称为仲氢,用20H表示。 3.与三个碳相连的碳称为叔碳原子,用30C表示,与30C相连的氢 称为叔氢,用30H表示。
H H
H H
H3C H
H
对位交叉式 构象稳定性:邻位交ຫໍສະໝຸດ 式完全重叠式部分重叠式
对位交叉式 > 邻位交叉式 > 部分重叠式 > 完全重叠式 室温下,正丁烷构象异构体处于迅速转化的动态平衡中,不 能分离。最稳定的对位交叉构象是优势构象。
正 丁 烷 构 象 分 析 势 能 图
对任何烷烃而言,最稳定的构象中碳链总是以锯齿形反式 排列,C-H键都在交叉式位置,大的取代基尽可能处于对位排 列。气液两相中,各种构象互相转变。晶体中,分子排列在刚 性的晶格中,运动受到阻碍,构象固定,碳链排成锯齿状。
三.烷烃的异构
构造(constitution)——分子中原子互相连接的方式和次序。 构造异构体 — 分子内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体。
分子式为C4H10化合物的两种构造异构体
正丁烷
异丁烷
b.p. -0.5℃ m.p. -138.3℃
b.p. -11.7℃ m.p. -159.4 ℃
分子式为C5H12化合物的构造异构体
(完整版)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知识点,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0236f9d852458fb760b56ce.png)
苯 水
2、苯的物理性质:
,且苯不溶于水,苯与水混合时应漂浮在水面上。
3、苯的化学性质(重点)
1 可燃性
燃烧:与 CH 4 、 C2 H 4 、 C2 H 2 燃烧时的现象相比较,火焰明亮并带浓烟。原因:苯分子内含
碳量高,常温下为液态,燃烧更不充分。
2 取代反应 A、卤代反应
催化剂
+ Br2 →
+ HBr;取代反应 ·实际催化剂是 FeBr3 。
烃。2)烷烃的通式:CnH2n+2 (n≥1);3)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
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烷烃的密度比水
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1)取代反应
光照
如:CH3CH3 + Cl2 → C H 3 C H 2 C l + HCl
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 溴乙烷。
1、溴乙烷的分子结构
R-X
分子式:C2H5Br 结构简式:C2H5Br 或者 CH3CH2Br (官能团:—Br) 2、物理性质: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 38.4ºC,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从溴乙烷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可以看到有两个吸收峰,可见只有其分子中只含两种不同的氢原子。
3) 化学性质(与乙炔相似):可发生氧化反应,即可以燃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发生加成反应等。
芳香烃
芳香烃 :有很多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一、苯:
1 分子式:C6H6 结构简式:
或
结构特点:12 个原子共平面,即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长完全相等,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 键。有很大的不饱和性
(完整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推举文档
![(完整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推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c060da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3.png)
(完整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推举文档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关系关系: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缘故: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从微观来看,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汲取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要紧缘故。
一具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汲取能量依然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中和热);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别:C +CO2=2CO 是吸热反应);⑤铝热反应注: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液态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ⅰ. 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ⅱ. 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干保证 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汲取热量,其反应热小于57.3 kJ·mol- 1;ⅲ.以生成 1 mol 水为基准.(2)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C、H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CO(g)+H2(g)。
② 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③ 多数分解反应如 KClO3、KMnO4、CaCO3 的分解等。
(但过氧化氢的分解是放热反应)④ 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注:反应条件与吸放热无关。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汲取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缘故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变化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汲取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汲取的总能量注: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概念:把化学能直截了当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高中化学-基础有机化学知识点 (3)
![高中化学-基础有机化学知识点 (3)](https://img.taocdn.com/s3/m/d5e437af767f5acfa0c7cdd1.png)
有机反应及其分类 两类不同的反应试剂
• 亲核试剂( nucleophilic reagent)
富电子的反应试剂(通常带负电荷或含孤电子对), 在反应中提供一对电子用于形成新的共价键。如卤素 负离子、ӨCN、NH3、OH2等。
• 亲电试剂( electrophilic reagent)
缺电子的反应试剂(通常带正电荷或含空轨道),在反应 中接受一对电子来形成新的共价键。如Br⊕、B2H6等。
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尚未形成,不足以补偿断裂键所需能
量,故需要吸收能量—活化能—来实现反应。
16
有机反应速率(动力学)
反应速度、活化能与过渡态
• 过渡态与中间体
中间体:两个过渡态之间的物种称为中间体。
反应势能图
过渡态
能
量
过渡态
Ε2‡
中间体
Ε1‡
反应物
∆H
产物
过渡态的特点: (1)旧键未完全断裂,新键未完全形成; (2)能量高,极不稳定; (3)存在时间短,目前实验还不能检测到。
CH3Cl + HOӨ
k
CH3OH + ClӨ
[ ] v
=
−
d[CH3Cl]
dt
=
d[CH3OH]
dt
=
k
⋅ [CH 3Cl]⋅
HO−
k —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更与反应的本质有关。
反应速率=反应物的碰撞频率×足够能量碰撞的分数×适当取向碰撞的分数
13
有机反应速率(动力学) 反应速度、活化能与过渡态
由亲核试剂进攻缺电子的反应底物而发生的反应。
CN- RCH2Cl
亲核试剂
RCH2CN
Cl-
有机化学第二章
![有机化学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ba9c1420192e45361066f5bb.png)
正烷基
对去掉一个直链烷烃末端氢原子所得的原子团.命名时“正 ”字常用n-代表. 甲基,乙基; 正丙基CH3CH2CH2-: n-丙基
仲烷基
——去掉一个仲氢原子所得的烷基. 用“sec-”表示.
仲丁基
CH3CH2CH- , sec-丁基
CH3
异烷基:
——而 CH3CH(CH2) n- (n0) 型的烷基叫异烷基,用“iso”表示. CH3
名称 甲烷
分子式 CH4
构造式
构造式的简写式 CH4
乙烷
C2H6
CH3CH3
名称 丙烷
分子式
构造式
构造式的简写式
C3H8
CH3CH2CH3
丁烷
C4H10
CH3(CH2)2CH3
戊烷
C5H12
CH3(CH2)3CH3
(2)烷烃的通式
直链烷烃分子中,一个或几个-CH2-基团(亚甲基)连成碳 链,碳链的两端再连有两个氢原子,因此直链烷烃的通式可写 为: H-(-CH2-)n-H 或: CnH2n+2 • 乙烷可看成甲烷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CH3取代; • 丙烷可看成乙烷上的一个H被甲基-CH3取代; • 丁烷可看成丙烷的一个H被甲基 -CH3 取代:
Me
Et n-Pro i-Pro n-Bu sec-Bu i-Bu tert-Bu
CH3CH2CH2CH3 sec-Butyl iso-Butane—— iso-Butyl (CH3)2CHCH3 tert-Butyl
常用基团的英文简写
Me—甲基; Et—乙基;Pr—丙基;i-Pr—异丙基;
n-Bu—正丁基;t-Bu—叔丁基; sec-Bu —仲丁基; i-Bu—异丁基 Ar—芳基;Ph—苯基;Ac—乙酰基;R—烷基
有机化学 第二章 饱和烃
![有机化学 第二章 饱和烃](https://img.taocdn.com/s3/m/5e2d23c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7.png)
乙烷、丙烷、丁烷中的碳原子也都采取sp3杂化:
H
HC H
sp3 -sp3 H
CH H
sp3 -s
乙烷
由于sp3杂化碳
的轨道夹角是
109.5°,所以烷
烃中的碳链是锯
齿形的而不是直
丁烷
线。
σ键的特点:
① σ键电子云重叠程度大,键能大,不易断裂; ② σ键可自由旋转(成键原子绕键轴的相对旋 转不改变电子云的形状); ③ 两核间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σ键。
倍的一系列化合物。 • 同系物——同系列中的各个化合物叫做同系物。
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随分子量增加而有规 律地变化。 举例: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均属烷烃系列。
乙酸、丙酸、月桂酸、硬脂酸…均属脂肪酸系列。
• 烷烃的构造异构
丙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可得到两种不同的丁烷:
H HH
H HH H
对实验事实的解释:
激发
杂化的结果:
杂化 (线性组合)
4个sp 3杂化轨道
①sp3轨道具有更强的成键能力和更大的方向性。
②4个sp3杂化轨道间取最大的空间距离为正四面体构型, 键角为109.5°。
构型——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 ③四个轨道完全相同。
(2) σ键的形成及其特性
∵ CH4中的4个杂化轨道为四面体构型(sp3杂化) ∴H原子只能从四面体的四个顶点进行重叠(因为顶点 方向电子云密度最大),形成4个σsp3-s键。
CH3 C CH3
叔丁基
CH3
CH3 C CH2 CH3 新戊基
烷烃分子从形式上去掉两个氢原子所剩下的基团叫 做亚烷基。 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一节 脂肪烃(第2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一节 脂肪烃(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db19124bd64783e09122b25.png)
C4H10 C4H10
△
C2H4+C2H6 CH4+C3H6
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化水平的标志 △ 石油催化重整的目的有两个:提高汽油的辛 烷值和制取芳香烃。
2014年8月8日星期五 31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资料卡片 P35
液化石油气(LPG)是丙烷、丁烷、丙 烯、丁烯为主的石油产品。 常识:液化石油气——体积缩小了250~300 倍,压强为7~8atm,气态时比空气重约1.5 倍,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1.7%~9.7%。
3、含一叁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
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有(
B
)
A.1种
2014年8月8日星期五
B.2种
C.3种
D.4种
22
炔烃
4、在标准状况下将11.2升乙烯和乙炔的混合气通入到 溴水中充分反应,测得有 128 克溴参加了反应,测乙 烯、乙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 A.1∶2 B.2∶3 C.3∶4 D.4∶5 5、描述CH3—CH = 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BC)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C.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B、加成反应 a 、使溴水褪色
溶液紫色逐渐褪去
2014年8月8日星期五
16
炔烃
a 、与溴的加成反应 乙炔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 2—二溴乙烯
1, 1, 2, 2—四溴乙烷
2014年8月8日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五 17
炔烃
b 、催化加氢
c 、与HX等的反应
CH≡CH+HCl催化剂 CH2=CHCl(制氯乙烯)
有机化学第二章
![有机化学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59c47843f12d2af90242e68d.png)
歐亞書局歐亞書局已知的有機化合物超過三千七百萬種。
歐亞書局讓有機化合物得以依其反應性而分類成不同族的結構歐亞書局圖2.1乙烯和薄荷烯分別與溴分子的反應。
此二例中,碳的官能基以相同方式與歐亞書局具有碳歐亞書局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37歐亞書局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38歐亞書局歐亞書局具有碳單一鍵結至高陰電性原子的官能基歐亞書局在所有的情況下,這些鍵均具有極性,其中碳原子帶部分正電荷(δ+),而陰電性較高的原子則帶部分負電荷(δ-)。
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39歐亞書局具有碳歐亞書局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40乙烷中的頭)重疊而形成假如藉由C C 單鍵而連接了三個頭)重疊而形成,假如藉由-C單鍵而連接了三個、四個、五個或甚至更多個碳原子,則我們可以產生很大的一族分子,稱為烷類(alkanes)。
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41烷類常被稱為肪族化合物(aliphatic compounds)。
歐亞書局像丁烷這樣的化合物,其碳皆連接於同一列者,稱歐亞書局歐亞書局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43 正如兩種一般,具有相同的isomers)。
異構物具有相同數目及相同種類的原子,但這些原子歐亞書局化學家們很少會畫出分子內所有的鍵,通常以condensed structureCH3(CHH 鍵不被繪出。
歐亞書局圖2.2一些丁烷(相同,這些結構僅意味著丁烷具有一條由四個原子形成的連續鏈。
歐亞書局歐亞書局歐亞書局圖2.3歐亞書局歐亞書局關於烷基的命名:在圖歐亞書局符號歐亞書局試舉出化學式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46 本書所用的命名系統是依據國際純粹及應用化學聯合歐亞書局支鏈烷類如何命名,除了最複雜的支鏈烷類之外,其須要「轉彎」:歐亞書局(b)歐亞書局步驟歐亞書局步驟歐亞書局歐亞書局步驟歐亞書局歐亞書局當我們在命名含有上述這些烷基的烷類之一時,未帶連字號的字首iso-被視為烷基名稱的一部分而依其英文字母順序來排列,而字首sec-和tert-則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邻 C 原子上无 H 的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人要有毅力,否者一事无成
————居里夫人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烃。2)烷烃的通式:CnH2n+2 (n≥1);3)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
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烷烃的密度比水
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1)取代反应
我去的人氧化也反应就比 有更人易发!生,为表明U苯R环扼对侧腕链(入 C站H3内)的信影响不(使存 C在H3 向上的你H 活偶性增同大)意调剖沙
4、二甲苯
1)分子式: C8 H10 2)结构式:有三种同分异构体,苯环上两 CH 3 位置依次为邻位、
间位、对位 它们均与乙苯
是同分异构体
3)与苯不同的特性: 氧化反应:可使 KMnO4 (H ) 溶液褪色。
有些稠环芳香烃有致癌作用,又称致癌芳香烃。
A.萘 C10 H 8
B.蒽 C14 H10
C.菲 C14 H10
四、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结合课本的介绍作简要的说明)
【小结】
烃的分类
分子式通烃)不饱和链烃
烯烃 炔烃 二烯烃
环烃芳饱香和烃环烃 苯稠环和环烷苯芳烃的香同烃系: 萘物,蒽等
3、苯的化学性质(重点)
(1)可燃性 燃烧:与 CH 4 、 C2 H 4 、 C2 H 2 燃烧时的现象相比较,火焰明亮并带浓烟。原因:苯分子内含
碳量高,常温下为液态,燃烧更不充分。 (2)取代反应 A、卤代反应
—BrBBrrBrBr
催化剂
+ Br2 →
+ HBr;取代反应 ·实际催化剂是 FeBr3 。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苯环上的 CH3 均被氧化成-COOH。
·无论苯环上取代基有多少个 C 原子, KMnO4 (H ) 氧化后,取代基均只余一个 C 原子,且变成-COOH。
三、芳香烃及稠环芳香烃(了解)
1.芳香烃:
定义及名称来源 苯与苯的同系物均为芳香烃
2.稠环芳香烃。
芳香烃
芳香烃 :有很多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一、苯:
1 分子式:C6H6
结构简式:
或
结构特点:12 个原子共平面,即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长完全相等,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
的键。有很大的不饱和性
2、苯的物理性质: 苯 水 ,且苯不溶于水,苯与水混合时应漂浮在水面上。
光照
如:CH3CH3 + Cl2 →CH3CH2Cl + HCl (2)氧化反应
3n+1
点燃
CnH2n+2 + — O22 → nCO2 +(n+1)H2O
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 烯烃 :
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通式:CnH2n
(n≥2)例
:
;
; 2)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与烷烃相似) 3)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 烯烃的加成反应:(不对称加称规)
;1,2 一二溴丙烷
;丙烷
◎
2——卤丙烷
◎加聚反应:
聚丙烯
聚丁烯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二烯烃的加成反应:(1,4 一加成反应是主要的)
◎ 建烯烃的议顺反异收构 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除了前面学过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之外,还可能出现顺反异构
(分析)由于溴原子的出现,使 C-Br 键极性较强,易断裂,因此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在一定条件下易发
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溴乙烷断键后形成乙烯,C-H 键和 C-Br 键断裂后产生的 H、Br 结合成 HBr,由于有
强碱存在最终生成了 NaBr。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反应同时存在,相互竞争。由于醇的存在抑制水解,发生消去反应。
应注意:苯是与液溴(纯 Br2 )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回忆 CH 4 与 Cl2 反应,与氯水不反应)
装置
现象
从烧瓶到锥形瓶导管长的原因 导管口在锥形瓶液面上的原因 锥形瓶液面附近白雾是何物 ? 如何检验 ? 烧瓶内产物颜色, 状态(纯溴苯无色,应用NaOH等 碱性溶液洗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 溴乙烷。
1、溴乙烷的分子结构
R-X
分子式:C2H5Br 结构简式:C2H5Br 或者 CH3CH2Br (官能团:—Br)
2、物我理性去质人:溴乙也烷是就无色有液体人,沸!点为38.4UºCR,扼密度腕比水入大,站难溶内于水信,易不溶于存有在机溶向剂。你偶同意调剖沙
从溴乙烷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可以看到有两个吸收峰,可见只有其分子中只含两种不同的氢原子。
3、甲苯
(1)分子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 C7 H 8 ,结构式
(2)与苯不同的特性:
卤代反应
:
易在
CH
3的邻位,
对位上取代基
取代反应硝化反应 : 在俗称 CTHNT3的,其邻性位质和及对用位途均)有 NO2 (三硝基甲苯,
温度降至300 C就可反应
氧化反应:可使 KMnO4 (H ) 溶液褪色。 的取代反应比 更容易,且邻,对位取代更容易,表明了侧链( CH 3 )对苯环之影响;
强调 C-Br 键断裂后产生的 Br 与邻近碳原子 C-H 键断裂后产生的 H 结合成。
二、卤代烃
1、概念: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2、分类: 根据所含卤素种类的不同,卤代烃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
根据分
子中卤素原子数目多少的不同,卤代烃可分为一卤代烃、多卤代烃。
3、物理性质: 常温下,除了少数为气体(CH3Cl、CH3Br)外,大多数为液体或固体;卤代烃不溶于水,可溶于 大多数有机溶剂。
4、化学性质: 与溴乙烷相似,一般可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5 一溴代烷是否都能发生消去反应?什么样的溴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请举例说明。
答:不是,如一溴甲烷;如果发生消去反应,含溴原子的碳的相邻碳原子上要有氢原子。卤代烃中无相邻 C 或相
A.与 H 2 加成 反应条件:180~250℃,Ni 催化剂。
催化剂
+ 3H2 →
环己烷
B.与 Cl2 加成 ·反应条件:紫外线
·产物:
俗称“六六六”,曾作为农药,现已被限制使用,因为它通过食物链积累毒性。
苯的特殊结构 决定 特殊性质 表现在:既有类似饱和烃的取代,又有类似的不饱和烃的加成。
顺—2—丁烯
反—2—丁烯
像这种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否则就意味着双键的断裂)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
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
7 乙炔
1)分子结构(球棍模型)分子式:C2H2 结构式:H—C≡C—H 结构简式:CH≡CH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反应装置:固液不加热型。(似 、 等)
之之所所以以易可取加代成,,而是不因易为加从成分,子是式因C6为H 6大上看键,极苯稳的定确,远难远于未突达破饱和
二、苯的同系物
1、结构特点:苯的同系物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 通式:CnH2n-6 (n≥6)
2、通性:
物理性质
:
基本上都比水轻
水
化学性质 : 均可燃;均易发生取代反应
◎收集: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3)制 CH≡CH 时为什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纯水?能否用启普发生器制 CH≡CH ? 4)物理性质:纯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分步加成)
1,2—二溴乙烯
或 实验现象:乙炔使溴水褪色。 再例:
1,1,2,2—四溴乙烷
3、化学性质
(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碱性条件下水解) 水
CH3CH2—Br + NaOH →CH3CH2—OH + NaBr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乙烯如何加成反应生成溴乙烷?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
消去反应: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 H2O、HBr 等),而形成不饱和 (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Cn H 2n2 (n 1) Cn H 2n (n 2) Cn H 2n2 (n 2) Cn H 2n2 (n 4)
Cn H 2n (n 3) Cn H 2n6 (n 6)
卤代烃
卤代烃:氯乙烯、溴苯,它们属于烃的衍生物中的一类。像这些在结构上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
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产物应有的颜色(
应无色,混有杂质,显黄色)
的类性,及在工业上的用途(简介)
·硝化反应定义
C.磺化反应 应注意:反应物只有浓 H 2 SO4 。
+ HO—SO3H →
—SO3H + H2O
苯磺酸
·磺化反应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3)加成反应
脂肪烃
1 烃 甲烷、乙烯、苯这三种有机物都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又称烃。 2 根据结构的不同,烃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等 3 卤代烃:从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产物,是烃的衍生物的一种。 4 烷烃:1)结构特点和通式:仅含 C—C 键和 C—H 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若 C—C 连成环状,称为环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