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
1.景观
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
1)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2)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
3)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4)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2.旅游景观
旅游景观是旅游活动形成的载体,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又是人类社会传播文化、承载文明的重要工具。(按属性分为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两大类)
3.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合理布局和有效整合,充分展现旅游景观整体的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4.旅游景观设计
就是景观设计学与多学科交叉的一个专向设计学科,旅游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设计学、市场学、消费行为学、生态学等多方面的因素。(旅游景观设计是现代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旅游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分析旅游市场需求、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各要素变化与发展等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旅游景观的实践活动,是旅游总体开发与规划的重要步骤,也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5.景观规划
就是利用景观学原理来指导景观建设。其内容包括,视觉景象(创造符合审美要求的环境形象)、环境生态(创造符合生态原则的环境空间)、人文景象(营造特定的精神环境)三大方面内容。
6. 旅游对象
是指旅游目的地内吸引游客兴趣的事物,即旅游吸引物。
7.旅游环境感知
是指人对旅游环境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8.旅游感知条件
是游人感知旅游景观资源的制约因素。
9.旅游规划
是资源与市场的匹配,是对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交换的系统构想,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的调查与评价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方法寻求最佳决策,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10. 旅游景观分类
风景资源分类
大类:自然资源景观(中类:天景、地景、水景、生景)
人文资源景观(中类:园景、建筑、胜迹、风物)
两类旅游景观并没有绝对严格的界限,许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是彼此协调、相互融合的。11.旅游景观设计与旅游规划的关系(P8图)
(1)旅游景观设计是旅游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
(2)旅游规划为旅游景观设计提供了总体理念及市场导向
(3)旅游景观设计将旅游规划理念表现得更为直观
(4)旅游景观设计加强了旅游学科的实践性
12.旅游景观设计的分类
(1)旅游景观设计的广义分类:旅游区域景观设计、旅游景区景观设计
(2)旅游景观设计的狭义定义:指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根据不同景区的主题,对建筑、基础设施、地形、植被、水文等予以时空布局并使之与周围交通、景观、环境等系统相互协调联系。
13.旅游区景观设计内容一般包括:
1)景区入口空间设计2)旅游商业服务、游客接待中心设计3)旅游标志性景观设计4)中央游憩区景观设计5)休闲设施设计6)游乐设施设计7)植物景观设计8)景区旅游道路及游步道设计9)旅游灯光照明设计10)度假别墅设计11)主题酒店设计12)游客导引与标示系统设计13)基础设施设计
14. 旅游景观设计的特性
1)安全性:是旅游景观设计的第一准则
A.景观材料的安全性
B.设施安全性
2)主体性:是旅游景观设计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3)体验性:使游客从主观上对旅游区的景观有兴趣,产生游览的冲动。
4)生态性:尊重自然是旅游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保护和利用是自然改造的前提。
5)舒适性:舒适性是旅游者选择和认知旅游环境的重要因素。
6)地域性:景观设计应植根于所处的地域。
15.景观设计的原理(构图基础)
平面构图基础(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立体构图基础(一点两点透视、视线、视点、视平线、视角之间成像关系)
16. 景观设计的三个阶段:
(1)主要以风景美为主题,单纯以唯美主义为准则;(初级阶段,以地理学为基础)(2)人与自然对立的工业化;(中国旅游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
(3)整体优化。(全民素质、鉴赏水平、知识储备提高)
17. 旅游景观规划目标:
1)生态稳定性;2)通达性;3)舒适性;4)美观性
18. 城市设计五要素:
道路、边界、区域、中心与节点、标志物——1960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
19. 行为空间
指的是人民活动的地域,它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和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20.景观设计的个人空间
指的是围绕一个人并符合其心理尺寸要求的空间。
21. 心理空间的距离
1)亲密距离(0厘米—35厘米,夫妻、子女之间)
2)个人距离(35厘米—120厘米,亲密朋友、同事)
3)社交距离(120厘米—300厘米,熟人相遇、彼此交谈办公)
4)公众距离(300厘米—900厘米,非常正式的距离)
22. 景观空间设计特性
1)领域性;2)私密性;3)安全性;4)公共性
23. 旅游景观设计六要素:
地形地貌、植被、水体、景观建筑、景观小品、道路
(1)地形设计凸地形(山顶、山脊、山脉等地形地貌,与周围地势具有一定的高差,视野开阔,可远眺周围。易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常在高处造景,如:高处建亭)VS凹地型(地势低,如山谷、山坳、盆地,形成内向型空间,有安全感,适合旅游区建筑选址)(2)植物景观设计
寻找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将自然景观要素与地狱特有的文化精髓,以及旅游者的审美情趣,统一融合的过程。
30. 自然景观的美学特征
形式美、内涵美、象征美。
31. 风景名胜区的概念、类型
风景名胜区是以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将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与科教活动需求的地域空间综合体。
32. 自然风景旅游名胜区的价值
自然科学、自然美学、历史文化。
33. 自然风景旅游名胜区的特点
天然赋存性、生态敏感性、地域性、景观自然价值的差异性。
34. 自然风景名胜的基本类型:
山岳型(山川山脉,如五岳名山)
森林型(植物及植被群落景观,季相景观,如张家界)
江河型江河游览,如长江三峡漓江)
湖泊型(大面积自然水系相对静止的水域,如天池,西湖)
滨海海洋型(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多种功能,如亚龙湾鼓浪屿)
35.自然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原则
保护原则,分区利用;
地域原则;生态原则;艺术原则。
36. 建筑布局
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形式、风格。
37.人文景观的概念
人文景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文化景观”,它是人类与自然共同的遗产,反映了在自然环境的物质性制约下,在持续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内在和外在作用力下,人类社会与聚落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演化。
38. 人文风景名胜区概念
人文风景名胜区,实质上就是自然与文化融合地展现其特有人文精神的旅游境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