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精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日常交际常用语,如问候、谢谢、道歉等。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帮助别人、礼让他人等。
2. 能力目标1.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简单地与他人交流。
2.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如友善、乐于助人。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身边的小事也是影响社会的一部分,如何做出积极的行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内容本次学习的内容是《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 2. 学习重点学习如何使用日常交际常用语。
### 3. 学习难点学会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礼让他人、帮助别人等。
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启发教学法”,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方式进行。
四、教学过程1.导入1.谈论身边‘小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出积极的行动,并了解身边‘小事’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学习交际用语1.在生活场景中应用日常口语交际常用语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语境和语用。
语境日常口语交际常用语问候你好、再见、早上好、晚安谢谢谢谢、多谢、感谢道歉对不起、我错了、抱歉请求帮助请问、麻烦你了、能帮我吗?2.学会使用英语问候语,在本单元中,“Good morning!”, “Goodafternoon!”,“What’s your name?”和“How are you?”是经典的问候语,视学生的口语口音可以扩展问候方式。
3.积极应用日常‘小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热爱他人,学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让他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1.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到礼让他人,并向其他小组汇报成果,增加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
2.带领学生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体会到做一件‘小事’的梦幻和快感。
五、教学评估1.带领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并提供一些小提议来评估口语能力的发展。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小事”对交际的影响2.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身边的“小事”3.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他们与人交流的信心和能力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身边的“小事”,通过引导学生讲述身边发生的小事情,同时对学生的语言进行改进和提高。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通过场景引导学生讲述身边的小事情,并针对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或者PPT,引导学生讲述图片中发生的小事情,例如:“这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个球,她是要给谁?”,让学生表述出自己的观点。
2.以此类推,让学生讲述不同场景中的小事情,加深对小事情的理解。
步骤二:讲解1.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小事情对交际的影响是什么。
例如:小事情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加话题的丰富程度等。
2.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身边的小事情,进行语言表达的规范化教学。
步骤三:练习1.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例如:在超市购物时遇到的小事情、在公园里玩耍时发生的小事情等等,引导学生进行讲述。
2.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纠正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说话,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步骤四:总结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答问题:“从今天的口语交际课程中,你学到了什么?”2.鼓励学生进行小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重点1.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身边的小事情。
2.培养学生自信的交际能力。
六、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讲述。
2.如何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纠正和指导。
七、教学评价学生在本节课中有较好的表现,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运用身边的小事情进行交际,同时也对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了提高。
学生的表现受到教师们的认可和赞扬。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是“身边的‘小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并通过交流这些小事,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通过列举一些常见的身边小事,如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乱扔垃圾等,为学生提供了话题示例,同时也启发学生去发现更多类似的小事,思考其背后的意义以及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
这一内容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口语交际素养,为今后更深入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基础,能够用简单的语句描述事物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然而,他们对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可能还不够细致全面,缺乏主动从生活中发现有价值话题进行交流的意识。
在口语表达方面,虽然能说,但可能存在表述不够清晰、条理不够分明、观点不够明确等问题。
此外,学生在倾听他人发言时,也可能出现不专注、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意思并做出恰当回应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生活,提高口语表达的质量以及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能够清楚地描述一件小事的经过。
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身边小事的看法和感受,做到观点明确,语句通顺。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能听懂别人的主要意思,并能做出恰当的回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活动形式,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举例、对比等方法来阐述自己的看法,使表达更具说服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意识到身边小事虽小,但意义重大。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传递正能量。
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小事,准确、清晰地描述小事的经过。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主要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表达感谢之情、介绍自己、邀请他人等口语交际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的礼貌用语和问候语,并能正确运用;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和家人,并描述家人的特点;3.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邀请用语,能够准确地邀请他人;4.能够礼貌地表达感谢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回答“你叫什么名字?”和“你家有几口人?”这两个问题;2.正确运用常用的礼貌用语和邀请用语;3.能够运用不同的表述方式表达感谢之情。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3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英文歌曲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调动起课堂气氛。
具体可选择《Hello, Goodbye》和《Thank You》等歌曲。
2. 新课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常用的问候语和礼貌用语,并讲解其含义和用法,如:•你好:表示问候和打招呼的语言;•谢谢:表示感激和赞许的语言;•对不起:表示歉意和谦诚的语言;•再见:表示告别的语言;•请问:表示礼貌地询问和请求的语言。
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介绍自己和家人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如:•我是儿子/女儿:简单地介绍自己;•我的爸爸/妈妈:简单地介绍家人;•我的爸爸/妈妈很高/矮/胖/瘦/厉害:描述家人的特点。
3. 操练演练(2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行编写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和家人介绍的对话,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和展示。
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给予指导和建议,并引导学生改正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扮演“邀请人”和“被邀请人”,模拟日常生活中的邀请场景,学习运用常用的邀请用语,如:•一起去玩吧;•一起去看电影吧;•一起吃个饭嘛。
在演练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法错误,并鼓励学生不断尝试运用新的口语表达方式。
人教部编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2
人教部编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2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人教(部编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活动分析:本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汇总小组意见,与其他小组交流。
旨在提升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标题在“小事”一词上加引号,隐含了事小意义大的价值导向。
教学设计时,要从教材提供的4幅情境图出发,帮助学生勾连生活,唤起回忆,从而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文明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并借此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提高个人修养。
同时,要扣住本次口语交际的研究重点,引导学生把对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看法讲清楚,并在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的意见,渗透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教学目标: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1.如实、清楚、有条理地讲述事实、表达看法,有正确的价值观。
2.认真倾听别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汇总时尽量全面、准确、清晰,反映每个人的观点。
教学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
2.公共场合正、负面行动的照片。
学生:提前观察生活,留意其中一些让本人心有感触的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导语:同学们,就在今天早上,教师在来学校的路上,看到了这样一件工作:一名老奶奶送孙子去上学,孙子吃完了手里的早餐,顺手就把包装袋扔到了地上。
老奶奶一边生气地批评孙子,一边把包装袋捡回来,扔到了十几米远的垃圾桶里。
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预设:(1)随便扔垃圾是不对的,要做个文明人。
(2)老奶奶教育孙子的行为让我也受到了触动,我以后会注意自身的行为的。
【最新】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反思-作业-备课素材.docx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能力。
2.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3.留心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难点】
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身边的小事
不文明的行为:不受欢迎和尊重留下遗憾
令人温暖的行为:乐于助人正能量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口语交际指导,选题要精心思考,其中的道理应尽量的深入浅出,老师的范例也要精心准备。
在课堂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多与别人交流,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要多观察多积累,丰富自己口语交际的内容。
不足之处: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
它有利于从学
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板书设计)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二次备课教学来自节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老师给大家播放几段视频,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导入课题: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中类似的“小事”随处可见。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明白“小事”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教学环节二
课题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学目标
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3.育人目标:清楚地表达自己对不文明行为的看法。
教学重点
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1.学生代表依次到台前汇报小组成员的看法。
2.全体互动,组际交流。
3.师总结。
设计意图: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这要求学生在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记忆,了解每个人的想法。这个教学设计渗透着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讲清楚
抓要点
说完整
作业设计
练习说话。
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
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策略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小事”。教材提供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4幅情境图,帮助学生勾连生活,唤起回忆。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就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倾听别人的看法,渗透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观察图片,表达看法
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前两幅情境图,说一说:图上的人在干什么?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想一想:自己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优质版教案
课题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标题在“小事”上加引号,隐含了事小意义大的价值导向。
语言运用:把对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看法讲清楚。
思维能力: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记忆,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的意见,渗透着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审美创造: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教材提供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4幅情境图。
帮助学生勾连生话、唤起回忆。
上面两幅图表现的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下面两幅图表现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
关注描写:本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要求,重在把对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看法讲清楚。
“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是要求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记忆,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的意见,渗透着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教学目标】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点】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件2-5)1.教师导入:今天,老师在学校车棚看见一个小同学把被风吹计倒的自行车一辆辆扶起来摆放整齐,当时我的心里感到特别温暖,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小事呢?2.揭示课题:这些小事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常见,有的时候一些小事也会给别人带来温暖,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说说我们对身边“小事”的看法。
(板书:身边的“小事”)(设计意图:借助身边事把生活的场景引入课堂,唤起学生对生活中小事的回忆,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为后面关注具体场景、表达看法打下基础。
部编版口语交际七:身边的小事 教学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
口语交际七: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针对身边的现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汇总小组意见时,能综合考虑每位组员的意见。
3.出示较多的图片,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4.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讲文明的公民。
教学重点: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校园生活的照片。
3.学生课前搜集的一些照片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开启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这些“小事”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有些“小事”让人感到温暖,值得我们学习;有些“小事”又是一些不文明的行为,需要大家去纠正或自我防范。
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就让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事”,来聊一聊。
(板书课题:身边的“小事”)2.课件播放一些生活中的“小事”的图片:比如小学生乱倒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交警叔叔帮助学生摆放共享单车的图片等等。
3.引导学生发表对这些图片的看法,尽量照顾到全体学生,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主动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出示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1)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地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二、画面再现,表达看法1.出示教材上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说说图片中的人的做法对不对?如果对,会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如果不对,会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
2.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由小组长汇总大家的想法,要尽可能的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3.过渡:我们看到了教材上的四幅图片,有令人感到温暖的,也有让人内心不舒服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幅一幅的来交流,看看大家能从这些图片中学到什么?4.课件出示教材上的第一幅图片。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口语交际 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了解“身边小事” 的概念。
2.可以听、说、读、写常见的“身边小事”。
3.掌握小事的语言表达方式。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孩子们通过学习小事,养成良好的品质。
2.激发孩子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1.教学用具:课标、教学PPT等。
2.课前准备:老师提前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师自编资料。
3.学生个人准备:准备好课本及笔、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忆一些身边的小事,例如学生最近生活中遇到的趣事、有意思的事情等。
老师鼓励学生多讲讲自己身边的小事,并且提醒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如何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
2. 新知教学2.1 认知小事1.引导学生联想:学生发言后,老师讲述自己的小事,并将课题引向本节课讲解的小事。
2.确定小事的概念:老师听完学生关于小事的讲述后,告诉学生“身边小事”是指平凡而又微小的事。
2.2 学习文本1.文本阅读:老师让学生听读一到两遍文章《零用钱》,然后找出主人公为何经常攒钱。
2.讲解生词:让学生感受生词的一些特殊之处,例如用到“零用钱” 和“零花钱” 两个词汇,并以此引发学生对于小事的关注。
2.3 学习语言表达1.学习语言特点:教师提醒学生关注文章的描述方式和语言特点。
2.分析语言和特定结构:结合例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语言和特定结构等。
2.4 模仿并讲解语言表达1.获取信息:教师让学生获取和自己生活有关的场景。
2.模仿并讲解:以学生参与性较强的方式让学生模仿,并讲解每个环节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注意事项。
3.反复演练:让学生反复练习几遍,直到学生稳定掌握,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
3. 综合练习老师放出安峰山常用语的视频,要求学生先模仿这些语言表达模式,在使用“身边小事”的话题时。
四、教学反思本课是练习学生口语表达和培养孩子们日常事件关注的好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教育孩子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孩子们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并让学生站在我们的视角来看待身边常发生的小事,感受到小事的独特之处,培养出学生的小事意识。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些表达方式;2.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场景,帮助学生掌握情景语言应用;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的意识和能力;4.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际规范,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语表达方式;2.难点:引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注意语态、用词、发音等细节,构建正常良好的交际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PPT或者实物道具提出一个“小事”场景,如同桌在写作业时用嘴巴吹纸,或者同学在课堂上打瞌睡;2.询问学生对这种现象持何态度,并引导学生讲述一些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境。
(二)讲解1.在教室中挑选一些常用的交际用语,提供正确说法、错误说法、合理的改进方法等示范和讲解;2.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实际演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引导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常用的对话表达方式;3.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语调、语气等方面的细节问题。
(三)操练1.小组活动:老师将实物或者图片与一些“小事”情境搭配,让学生在小组中练习论述这些情境下应该如何交流,掌握语言应用;2.对话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习惯养成小计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多注意语言细节的表达,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四)归纳总结1.让学生总结、归纳前面所学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细节的敏感度;2.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准备一些口语表达的练习材料,进行集体展示。
(五)拓展应用1.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口语技巧应用到生活中,彰显自我风采;2.指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遵守语言交际规范,养成良好交际习惯。
四、教学评估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针对性提示、帮助以及小组活动、对话训练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编写几句表达方式,实际应用到生活中;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记录身边的一些“小事”,并总结出正确的交际方式和应对策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教案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目标:1.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2.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3.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一些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话题——身边的“小事”2.举例说一说,什么样的事是“小事”?3.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身边的“小事”。
二、师生交流1.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分别说一说:图上画的在什么地方,人们都在干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2.分小组讨论,交流。
3.指生回答,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听,并评价。
提示:第一幅图,在上公交车的时候,人们都在排队上车,忽然有一个人插队。
这样的行为影响了他人上车的速度,是不文明的行为。
第二幅图,在旅游景区,一个人在古建筑物上乱涂乱画。
这样的行为损坏了古代文物,是不文明的行为。
第三幅图,在进门的时候,前面进的人把们打开后,没有直接关,而是等待后面的人一起进去,能为他人着想,这样的行为是很有素质的,令人感到温暖。
第四幅图,一个人拿着粮食在公园里喂流浪狗,这个人很有爱心,他的行文令人感到温暖。
4.教师表扬表达清晰、态度自然大方的学生。
三、学生交流1.你的身边有哪些类似这样的“小事”?2.小组同学交流你发现了哪些不文明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然后再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感受。
学生先想好要讲的内容,自己想一想该怎么说,然后和同学交流。
和同学交流的时候,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3.汇总小组同学谈到的“小事”,和其他同学交流。
4.各组推选代表到班上交流。
4.评一评,谁说得最好?5.选出今天的“表达小明星”。
四、活动总结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们知道了身边有很多的“小事”,这些小事有的是不文明行为,有的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我们要提醒自己,不做不文明的行为,要向那些温暖的行为看齐。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话题:身边的“小事”2. 交际方法:倾听、表达、交流3. 交际要求:认真听、主动说、态度自然、尊重他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2. 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倾听、表达和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口语交际的要求。
3. 活动设计: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4. 总结与反馈: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教学重点。
六、板书设计1.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2. 主体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小事”,用日记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2. 与家长交流,讲述自己在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倾听、表达和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口语交际的要求,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目标:1、能够唤醒生活记忆,聚焦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并能够用流畅具体的语言进行描述。
2、在交际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努力培养大胆交际的良好习惯。
3、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有礼貌地进行交流与补充。
教学重点: 聚焦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并能够用流畅、具体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 在交际过程中敢于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努力培养大胆交际的良好习惯。
教学设想: 通过有层次的训练,达到交际的目的。
从个人训练到两人合作,再到多项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引入话题师:孩子们,老师今天想与你们分享两种“心情”——一种“好心情”,还有一种“坏心情”,请你们猜猜哪些是好心情,哪些是坏心情?(出示课件)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着许多看起来平凡,但却总是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心情、甚至是生活的事。
这节课,就让们一起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板书话题: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说说话题中的“小事”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这里的“小事”看上去非常微不足道,但却紧密关联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未必是真的“小事”。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创境激趣法,通过教师对生活化事件的呈现,激发了学生参与话题交流的兴趣,瞬时也自然引入了本节课的交际话题。
二、观图说图,感受“小事”1、过渡: 那么生活中都有哪些看起来虽小,但事实上却能够影响我们生活和心情的“小事”呢?孩子们,还是先让我们来看几幅生活画面吧。
2、课件依次出示教材中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边观图边感知画面内容,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对画面内容的感知(第一幅插图中一位乘客不遵守秩序随意插队上车,第二幅插图中一位游客在古建筑墙上乱涂乱面,另一位爬到古树上拍照留影、第三幅插图中走在前面的同学,打开门后,先让后边的人先行,最后自己把门关上,第四幅图是一位叔叔随手将小狗的粪便铲进垃圾袋中。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教学课题】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目标】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德育目标】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说的兴趣1.联系生活,谈话导人。
师;老师在上班路上遇到帮别人指路、随手乱丢垃圾的事,你们对此有什么想法?学生谈想法,引出话题:身边的“小事”。
2.出示教材导语,提出学习任务。
师:这节课,就来聊聊我们身边的“小事”,说说我们对身边“小事”的看法。
二、学生描述情境图,试说看法1.学生观察情境图,描述内容。
学生选择情境图中的一幅,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行为?2.教师梳理情境图内容,拓展学生思路。
师:情境图中有关于公共秩序、旅游文明的,也有关于公共礼仪、公共环境的。
这些“小事”有的给人带来温暖,也有的令人厌恶甚至带来危险。
3.学生自由表达对情境图中行为的看法。
4.教师反馈,提出说清楚的要求。
师:刚才的发言,有些同学说得清晰简洁,有些同学说得比较模糊。
怎么说才能让人明白你的看法?学生发言,教师小结:为了让人明白你的看法,要说清楚。
可以先针对现象表明看法,再说理由;也可以先说现象和感受再表明看法。
说理由时,可以讲清楚行为带来的结果,还可以补充有关的事例。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倾听、理解并参与有关身边“小事”的口语交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培养其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他们对周围人和事的同理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话题: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借东西、道歉、感谢、求助等,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 要点:使用恰当的称呼和礼貌用语,表达清晰、连贯,注意倾听对方的意见和需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和应对。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然、得体地进行交际,尤其是在不同情境下的应变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情景图卡、角色扮演道具。
- 学具:口语交际记录表、小组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场景,引发学生兴趣和共鸣。
2. 新授:讲解并示范在不同“小事”情境下的交际方式,强调礼貌和倾听的重要性。
3. 实践:学生分小组,根据给定的“小事”主题进行讨论和角色扮演,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各小组展示练习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教师总结并强调关键点。
5. 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强调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关键点:礼貌用语、倾听、表达、应对- 示例:借东西的场景交际流程图作业设计- 口语练习:学生选择一个“小事”主题,与家长进行实际交际练习,并记录交流过程。
- 写作延伸:写一篇关于“我帮助了别人”或“别人帮助了我”的短文。
课后反思- 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和参与度。
- 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表现,特别是在礼貌用语和倾听方面的进步。
- 教学方法和材料的有效性,以及如何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教案设计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和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身边的“小事”》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身边的“小事”》教案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小事’”。
通过这样的口语交际,促使学生能够具体清晰地讲述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在对比中感受到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带给别人的困扰,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
教学目标:1.乐于与同学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一些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从中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
(重点)2.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文明礼仪规范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抓拍一些校园生活中的照片。
学生准备:搜集了解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向主题师: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请看(课件出示课前拍摄的两张照片)。
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生1:红领巾值日生拉着一年级新生进校门。
我觉得红领巾值日生真棒。
生2:一个同学乱扔垃圾,把垃圾扔在垃圾桶边上。
我觉得他很不文明。
师: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有一些是令人感到温暖,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有一些是不文明的,需要大家去纠正和防范的。
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这些“小事”。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拍摄的校园生活照片来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进而引入今天要探讨的话题——对身边的“小事”的看法。
初步的交流使学生对好与坏两种不同的身边的小事有了初步明确的感受。
二、借助图文,交流探讨师:请同学们先来观察书本上的四幅插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上面两幅图体现了不文明的现象,而下面两幅图体现的都是比较文明的现象。
师: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取其中一幅图,首先讲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再结合图说说自己的看法。
交流后,选取一名代表来发言。
(学生自由讨论)生1:我讲的是第一幅图,图上有许多人在排队乘公交车,有一个孩子插队上车了,我觉得这种现象很不文明,我们要批评这个孩子。
生2:第二幅图画的是一位小男孩在墙上乱涂乱画,我觉得他太不文明了,这样乱涂,墙会变得很脏很难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小事’”。
通过这样的口语交际,促使学生能够具体清晰地讲述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在对比中感受到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带给别人的困扰,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
教学目标:
1.乐于与同学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一些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从中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
(重点)
2.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文明礼仪规范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抓拍一些校园生活中的照片。
学生准备:搜集了解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向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请看(课件出示课前拍摄的两张照片)。
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生1:红领巾值日生拉着一年级新生进校门。
我觉得红领巾值日生真棒。
生2:一个同学乱扔垃圾,把垃圾扔在垃圾桶边上。
我觉得他很不文明。
师: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有一些是令人感到温暖,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有一些是不文明的,需要大家去纠正和防范的。
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这些“小事”。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拍摄的校园生活照片来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进而引入今天要探讨的话题——对身边的“小事”的看法。
初步的交流使学生对好与坏两种不同的身边的小事有了初步明确的感受。
二、借助图文,交流探讨
师:请同学们先来观察书本上的四幅插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上面两幅图体现了不文明的现象,而下面两幅图体现的都是比较
文明的现象。
师: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取其中一幅图,首先讲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再结合图说说自己的看法。
交流后,选取一名代表来发言。
(学生自由讨论)
生1:我讲的是第一幅图,图上有许多人在排队乘公交车,有一个孩子插队上车了,我觉得这种现象很不文明,我们要批评这个孩子。
生2:我讲的是第二幅图画,在公园里,小哥哥带着小狗去玩,小狗随地拉了一堆屎,小哥哥看到以后,主动将狗屎用纸捡起来扔掉,他的文明习惯可真好哇!
生3:我讲的是第三幅图,一位小哥哥进门以后发现后面有人,他就礼貌地推好门,让后面的人进来,他的举动可真有礼貌哇!
生4:最后一幅图画的是一位小男孩在墙上乱涂乱画,我觉得他太不文明了,这样乱涂,墙会变得很脏很难看。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既把看到的说了出来,又能分析具体的情况,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让我们也很有启发,谢谢你们的精彩发言。
设计意图:首先,我们要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的价值,书上四幅插图,上面两幅图讲述了同学们身边不文明的小事,而下面两幅图则介绍了一些生活中的文明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却能让别人感到温暖,在看、听、说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得更加生动了。
三、联系生活,深入探讨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小事”呢?请和四人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你发现的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再和组内同学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最后,请推荐一名代表,汇总组内谈到的“小事”,和其他小组交流。
对于讲得比较好的小组,老师要奖励你们。
(四人小组交流谈论)
师:首先我们来谈谈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你的看法,好吗?
生1:我们小组内提到了几件不文明的小事,比如:有的同学在教室里乱扔纸屑,有的同学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乱拿别人的东西,还有的同学破坏学校的
公物,这些行为真的很不文明,大家应该改掉这些坏习惯。
师:你的事例讲得很简洁,很清晰,还谈了自己的看法,真棒!
生2:我们小组发现了一些现象,有的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很不卫生,很不文明,还有的人随地大小便,真是非常不文明。
生3:我们小组还发现了有的人乘车不排队,在车上看到老人也不主动让座,真的很不文明。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更有一颗正义的心。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像你们一样,有一颗善良正义的心,他们的一些行为经常令人感到温暖,我们要帮他们宣传宣传。
生4:我们小组发现,有的人在乘车时,看到老人或者孕妇就主动让座,也获得了大家的赞扬。
生5:我们班的小何同学主动帮助同学打扫教室,有人受伤了,她也是主动搀扶受伤的同学去医务室,她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我们要向她学习。
师:你们觉得他们说得好吗?好在哪里?
生6:说得很好,他们既说清楚了事情的大概经过和结果,又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说得十分清楚。
师: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就能从这些“小事”当中获得一些启示。
好的,我们向他们学习;坏的,就告诫自己,以后不要有类似行为,这样,我们自己的品行就会越来越优良,受到身边人的喜爱。
设计意图:真正能打动人的是身边人和身边事,真正能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是充分说和及时点评,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说,四人小组讨论环节保证了所有人都有表达的机会,推荐同学概括说则考验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组织语言概括表达的能力。
同学和老师的点评则起到了引向中心、点拨方法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画“文明之心”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文明、美丽的心,那么我们随时随地都会在自己身边感受到令人温暖的言行,请你设计一颗“爱心”,加上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文明礼仪,携手前进的心意,好吗?
生:好的!
设计意图:进行实践的延伸,意在将这份口头表达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这份文明的快乐,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言行,使教学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