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2020
![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2020](https://img.taocdn.com/s3/m/c5313e99f18583d04964598a.png)
中方县花桥镇龙场学校
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一、设立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领导小组及疫情报告人
(一)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领导小组
组长:周於喜
副组长:杨天、谢召欢
组员:各办公室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
(二)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人
学校校长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由各班主任兼任,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传
染病疫情、疑似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
二、疫情及事件报告要求
(一)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二)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三)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四)报告流程
一旦疫情发生,疫情报告人应严格遵守报告流程进行疫情报告。
班主任→分管校领导→校领导→疫情报告人→疾控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个案或聚集性疫情应分别在2、12、24小时内
上报相关信息。
在同一班级或宿舍(≥3例/周)出现同一系统的相似症状
(如发热、咳嗽、咽痛;呕吐、腹痛、腹泻;等等)时,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24小时内上报。
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由疫情报告人应于2小时内上报。
报告内容至少包括发病人数、发病时间、班级分布、主要症状、重症或死亡情况等。
中方县花桥镇龙场学校
2020年3月31日。
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范本
![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784da6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1.png)
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范本一、目的和原则为确保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及时有效应对危害健康事故,提高事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报告范围和内容1. 报告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危害健康事故,包括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放射性事故、环境卫生事故等。
2.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范围、伤亡人数、原因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措施等。
三、报告主体和职责1. 报告主体: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
2. 报告职责:(1)发现危害健康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在2小时内将调查结果报告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并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报告程序和时限1. 报告程序:发现危害健康事故的单位或个人 -> 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核实 -> 报告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处置。
2. 报告时限:发现危害健康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应在2小时内报告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五、报告方式和渠道1. 报告方式:电话报告、书面报告、网络报告等。
2. 报告渠道: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应建立健全报告渠道,确保报告信息的畅通。
六、奖惩措施1. 奖励措施:对及时报告、积极参与事故处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惩罚措施:对未按照规定报告、隐瞒不报、谎报、迟报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政部门。
精编(2020秋冬季)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一)
![精编(2020秋冬季)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一)](https://img.taocdn.com/s3/m/fcc702d8af1ffc4fff47acb7.png)
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目录1、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1)(二)因病缺勤缺课登记和追踪管理。
(3)1、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 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组长:吴怀林副组长:霍佳、吴全新、李文杰成员:各班班主任(一)晨午检健康监测。
晨检由班主任早自习前,午检在下午上第一节课前对本班的每个学生进行体温检测,了解学生健康状况。
发现有发热(337.3笆)、皮疹、呕吐、腹泻、咽痛、咳嗽等症状的学生,做好登记并及时报告年级组及政教处。
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年级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如遇教师岀现发热(N37.3E)、咳嗽等症状,要及时上报学校。
2020中学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制度.doc
![2020中学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制度.doc](https://img.taocdn.com/s3/m/623e40a8ed630b1c58eeb55e.png)
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和蔓延,保障师的身体健康和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特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学校校长为学校疫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事件的管理第一责任人,学校校医是学校疫情和突发公共卫事件报告人。
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校长和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事件报告工作;2、每天要对全校学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3、负责指导全校学的晨检工作和传染病疫情的防治及各类卫消毒、食品监督等工作。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即教职工如发现有传染病疫情或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向校长报告,随后校长和疫情报告人根据传染病疫情或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3名学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时,疫情发现人和疫情报告人应当第一时间报告校长并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并协助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学因排查结果登记表。
3、在同一班级中,如果一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3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学因排查结果登记表。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一)发或者可能发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二)发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三)发或者可能发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
5、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违者将根据有关法律条文酌情处理。
四、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发现人应当及时以最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向校长和疫情报告人报告。
校长和疫情报告人同时向有关部门(教育局、疾控中心)报告。
公共场所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件报告制度
![公共场所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件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94731d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4.png)
公共场所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件报告制度一、工作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共场所突发卫生事件的危害,建立健全应对公共场所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的运行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将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突然发生的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公共场所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的卫生报告工作。
本制度涉及的公共场所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的范围包括:1.空气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2.生活饮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3.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传染性疾病、皮肤病;4.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5.其他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
三、公共场所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的分级根据公共场所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公共场所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划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特别重大事件(I级)、重大事件(II级)、较大事件( III 级)、一般事件(Ⅳ级)。
1.特别重大事件(I级)危害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巨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特别重大公共场所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1)公共场所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造成本地区发病人数在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死亡病例10例以上的;(2)重大活动、体育赛事期间公共场所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造成比赛场馆、定点宾馆内发病人数在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3)公共场所发生的生物化学核恐怖事件,有可能造成特别重大影响的;(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公共场所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
2.重大事件(II级)危害严重、社会影响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重大公共场所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1)公共场所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造成本地区发病人数在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2)重大活动、体育赛事期间公共场所传染病及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造成比赛场馆、定点宾馆内发病人数在20人以上的;(3)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公共场所传染病或突发危害健康事件。
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c5e0634aa00b52acec7ca80.png)
传染病与健康伤害变乱陈述轨制
一.树立传染病和健康伤害变乱陈述轨制,场合负责人和卫生治理员为义务陈述人;
二.制订预防传染性疾病传播健康伤害变乱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三.要做好预防呼吸道等传染病的宣教工作,让工作人员及顾客实时懂得.控制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等传染病的常识,进步预防传染病或健康伤害变乱产生及处理的意识及才能;
四.对消失高热.吐逆.咽痛.鼻塞等症状的员工应立刻送往病院就诊,待症状消掉后方可返岗;
五.落实专人对公共用品和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按期开窗通风,保持
室内空气新颖;
六.在卫生部分指点下,积极做好筹划免疫工作,给员工打针疫苗预
防传染病;
七.工作人员要亲密存眷顾客的身材状态,发明禁忌症状,应实时提
示并劝解顾客敏捷分开,防止传染病和健康伤害变乱产生;
八.当产生下传记染病或健康伤害变乱时应实时陈述当地卫生部分(卫生监视机构.邻近疾病预防控制中间.医疗机构等);变乱陈述义务人要在产闹变乱2小时内德律风陈述:
1.室内空气不相符卫生尺度所致的虚脱休克;
2.公共器具.用水和卫生举措措施受到污染所致传染性疾病.皮肤病风行等;
4.不测变乱导致的中毒;
5.其他传染性疾病以及组成伤害大众健康的疾病或突发性不明疾病等;
九.产生传染病或健康伤害变乱时,场合经营者应立刻停滞响应经营运动,协助医务人员救治变乱受害者,采纳预防控制措施,防止变乱的继发;
十.任何单位和小我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和健康伤害变乱;。
酒店公共场所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酒店公共场所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eeb3e3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2.png)
酒店公共场所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酒店公共场所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家乡到外地旅行,也越来越依赖酒店、旅店等住宿服务。
由于人员聚集、环境复杂,这些场所的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件风险也相应提高。
为了更好的防范和控制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制定一套酒店公共场所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非常必要。
一、报告种类我们制定的报告制度包括四种报告:1.预警报告:当发现酒店内或周边出现或有可能出现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件时,应该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以便采取紧急措施。
2.日报告:每日对酒店内部的健康情况进行统计,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
3.周报告:每周汇总上述日报告,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同步传递其他相关情况。
4.月报告:每月进行全面的汇总分析,总结当月的防疫工作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报告内容1.预警报告:在发现酒店内或周边存在传染病或者健康危害事件的情况下,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该事件,并提供相关的证据和信息,例如疫情现状、确诊和疑似患者的人数、病例转移路线、已采取的防疫措施等。
2.日报告:每日应对死亡、入院、出院、转院、发热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汇总,对健康情况不佳的人员及时报告,并且详细记录这些人员患病的情况,包括是何种疾病,是否接触了可疑感染源等信息。
3.周报告:每周应将上述日报告进行汇总,统计酒店内人员向外界传染或被外界传染的情况,并要详细记录有关行动及疫情防控的进展情况以及已经采取的措施,同时向上级部门及时报告,一旦发现有需改进和完善的方面应及时做出调整。
4.月报告:对酒店所有的相关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疾病总数、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等相关情况统计,并提出防疫工作改进方案。
三、报告的应用制定报告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酒店公共场所传染病和卫生危害事件的发生。
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该制度,按照规定时间主动上报事件发生情况,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086f3c4bceb19e8b8f6ba96.png)
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一、本单位负责指定公共场所传染病管理专人或建立专职机构,实行业主或法人代表负责制,指定具体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员,建立工作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本单位卫生管理,落实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接受执法监督机构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三、本单位承担督促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定期从事健康体检并及时办理健康合格证明的职责。
四、本单位负责对公共场所从业服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内部培训工作。
五、本单位发生公共场所传染病病例或传染病突发事件后,当班人员必须及时报告负责人,有本单位公共场所负责人按照要求上报所在地疾病防控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
2020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2020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1a754f1f46527d3240ce0d5.png)
2020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了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制度要求,开展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二、学校校长(或者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三、学校应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设置优先考虑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四、疫情报告工作组工作职责(一)负责建立、健全本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二)疫情报告人负责本校内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课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三)协助卫生单位对本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市教体局、卫健委、疾控机构对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
(四)负责组织开展对本校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38种法定传染病、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六、学校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特别是学生群体性发病等情况,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对疫情进行初步核实,确认后由疫情报告人按要求及时上报教体局和当地疾控机构。
学校教职员工发现疫情不得瞒报、漏报、缓报疫情。
疫情未经当地疾控机构调查核实,学校任何部门和人员不得随意发布任何疫情信息。
七、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程序(一)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学生晨午检、因病缺课监测制度。
学校和托幼机构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进行记录。
1.晨午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ff497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f.png)
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健康事件的报告制
度
本制度旨在加强对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健康事件的监测和响应,促进信息通报和资源调配,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
稳定。
一、报告对象
1. 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或怀疑出现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
健康事件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 职责单位和人员: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二、报告内容
1. 报告传染病疫情的内容应包括:病种名称、数量、分布情况、传播途径、治疗情况等。
2. 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性质、伤亡情况、应急处理措施、社会影响等。
三、报告方式
1. 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报告。
2. 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相关情况,并且遵守保密规定。
四、保密措施
1. 对报告内容必须严格保密,未经授权不得向任何单位或个人
泄露。
2. 违反保密规定造成损失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后续措施
1. 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制定防控措施,并通知当地社区、学校
等公共场所和人员,加强防控措施宣传和落实。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疫情和事件的信息,并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救治方案和应急预案。
3. 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协调抗击疫情和事件。
六、处罚措施
1. 对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或者隐瞒疫情、事件情况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2. 对泄露报告内容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四篇)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61df5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b.png)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为及时且有效地控制健康危害事故及传染病的发生与扩散,确保顾客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明确指示,特制定以下报告制度:一、单位负责人被指定为健康危害事故及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人。
其他服务人员一旦发现任何健康危害事故,均有责任向责任报告人提供详尽情况。
二、关于疫情报告的内容及时限规定如下:一旦发现健康危害事故、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报告人必须立即上报相关信息。
若顾客或员工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腹泻、急性结膜炎等症状,报告人需在指定时限(原文此处未明确,应补充具体时限,如“2小时”)内上报相关信息。
三、在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需报告的情况时,报告人应利用最为便捷的通讯手段,立即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进行报告。
四、为应对紧急情况,特附上医疗急救单位的联系电话,以备不时之需。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二)为了规范我公司在职业病危害事故方面的处置与报告流程,依据《____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条、《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三十四条以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特制定以下制度:一、在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由公司相关部门负责,及时将情况上报至城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相关部门。
二、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所导致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等级可划分为以下四类:(一)特别重大事故,系指导致____人以上死亡,或____人以上重伤(含急性工业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____亿元的事故;(二)重大事故,系指造成____至____人死亡,或____至____人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万元至____亿元之间的事故;(三)较大事故,系指导致____至____人死亡,或____至____人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万元至____万元之间的事故;(四)一般事故,系指造成____人以下死亡,或____人以下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万元以下的事故。
中小学学校传染病的2020疫情报告制.doc
![中小学学校传染病的2020疫情报告制.doc](https://img.taocdn.com/s3/m/86960c7ab8f67c1cfbd6b80a.png)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特建立学校传染病上报制度,内容如下:1、班级内发生传染病,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报医务室,上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及联系方法、所患疾病、发病日期等。
2、教工发生传染病,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报卫生院,上报内容同1。
3、学校方在接到上报疫情后在第一时间上报疾控中心,根据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4、传染病患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进行隔离治疗,传染期内不得复课复工。
5、对于班级发生疑似传染病的,班主任、部门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报上级主管部门,经查确有传染病可能的,同3进行处理。
6、对于瞒报,谎报,漏报,迟报及其他人为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相关法律及规定有关责任人将被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及追究有关法律责任。
(一)报告病种1、法定报告的甲类和按照甲类控制的乙类传染病学校内发现甲类(霍乱、鼠疫)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的散发病例,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疑似或确诊散发病例。
2、法定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1)呼吸道传染病。
学校内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发生麻疹2例及以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例及以上,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性感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10例以上。
(2)肠道传染病。
学校内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5例及以上、痢疾及丙类肠道传染病10例及以上。
3、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学校班级内出现集聚性水痘、手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病人以及集聚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发热事件。
同一班级内在1天或3天之内突然出现有3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人应向学校报告;同一学校内在1天或3天之内突然出现有5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b80cebe69dc5022aaea008d.png)
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为加强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健康危害事故和传染病在本单位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本单位内传播流行,设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二、本单位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以下要求向元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医疗单位报告:
1、疫情报告人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2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
2、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报告。
3、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
三、本单位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单位名称:
年月日。
2020年乡镇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2020年乡镇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d1093b3a2161479171128ca.png)
乡镇幼儿园
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报告制度
为规范我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管理工作,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xxx
副组长:白海琴
成员:王亮
田彩月
王玉婷
蒋月梅
二、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1、按照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制度要求,开展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成立中心园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担任学校疫情报告人,各班级班主任为成员,开展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3、建立健全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4、副组长负责园内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课、晨午检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5、组长协助医疗单位对本园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镇教管中心、县教育局与卫健局对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
6、副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对园内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7、当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园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请示领导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8、报告方式。
对晨检、午检统计结果每天应当按规定时间报送;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紧急报告情况时,园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向教管中心上报,同时联系定点卫生院进行救治。
9、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未解除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10、本制度于2020年3月1日起实施。
镇中心幼儿园
2020年2月26日。
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应急处置和报告制度
![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应急处置和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1e590b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8.png)
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应急处置和报告制度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的定义。
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是指突发的传染病疫情或疫情蔓延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71756a56c85ec3a87c2c5ca.png)
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传染病与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一、建立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
告人;
二、制定预防传染性疾病传播健康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三、要做好预防呼吸道等传染病的宣教工作,让工作人员及顾客及时了解、掌
握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等传染病的知识,提高预防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发生及处理
的意识及能力;
四、对出现高热、呕吐、咽痛、鼻塞等症状的员工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待症
状消失后方可返岗;
五、落实专人对公共用品和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
六、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积极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给员工注射疫苗预防传染病;
七、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顾客的身体状况,发现禁忌症状,应及时提醒并劝解
顾客迅速离开,防止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发生;
八、当发生下列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卫生监督
机构、附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等);事故报告责任人要在发生事故2小时
内电话报告:
1.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2.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受到污染所致传染性疾病、皮肤病流行等;
4.意外事故导致的中毒;
5、其他传染性疾病以及构成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或突发性不明疾病等;
九、发生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场所经营者应立即停止相应经营活动,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
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
年月日。
健康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健康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81c4b254b73f242336c5f6b.png)
健康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为及时有效遏制健康危害事故及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顾客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特制定本报告制度。
1、单位负责人是健康危害事故、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人。
其他服务人员发现健康危害事故均有义务向责任报告人提供情况。
2、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当发现健康危害事故、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发现顾客或员工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急性结膜炎等症状时,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3、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报告。
4、医疗急救单位电话:120。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二篇)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80be6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6.png)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为及时且有效地控制健康危害事故及传染病的发生与扩散,确保顾客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明确指示,特制定以下报告制度:一、单位负责人被指定为健康危害事故及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人。
其他服务人员一旦发现任何健康危害事故,均有责任向责任报告人提供详尽情况。
二、关于疫情报告的内容及时限规定如下:一旦发现健康危害事故、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报告人必须立即上报相关信息。
若顾客或员工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腹泻、急性结膜炎等症状,报告人需在指定时限(原文此处未明确,应补充具体时限,如“2小时”)内上报相关信息。
三、在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需报告的情况时,报告人应利用最为便捷的通讯手段,立即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进行报告。
四、为应对紧急情况,特附上医疗急救单位的联系电话,以备不时之需。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范文(二)为了规范矿职业危害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流程,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危害事故,并最大限度地减轻其造成的损害,根据《____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要求,特此制定本规定。
一、事故处置1.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害的生产作业场所,必须设置醒目的职业危害警示牌版、配备可靠的通信报警装置、设立明确的应急撤离通道以及必要的冲洗设备。
2. 生产部门及辅助生产部门需针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生产作业场所,配置充足且符合要求的现场救援设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3. 一旦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报告,调度室则需迅速将情况上报至值班领导,以便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4.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迅速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努力将事故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5. 确保应急撤离通道畅通无阻,及时组织作业人员安全撤离,并安排专业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健康紧急事件报告制度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健康紧急事件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15ff4a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8.png)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健康紧急事件报告制度简介该文档旨在介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健康紧急事件报告制度。
此报告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以便有效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健康紧急事件,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和预防其扩散。
报告对象1. 传染病报告:包括但不限于病原体感染、疫情爆发或流行等。
2. 突发公共健康紧急事件报告: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恶劣天气、公共安全事故、化学品事故等。
报告流程1. 发现:相关机构或个人发现传染病或突发公共健康紧急事件。
2. 确认诊断:相关机构或医疗单位对疾病或事件进行确认诊断。
3. 报告:确认诊断后,相关机构即时报告给地方卫生部门或应急管理部门,以便进行信息汇总和分析。
4. 数据汇总与分析:地方卫生部门或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汇总和分析报告的信息,形成完整的数据报告。
5. 决策和控制:根据分析报告,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决策和控制策略,以减轻传染病或突发公共健康紧急事件的影响。
6. 监测和评估:实施决策和控制策略后,相关部门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并视情况进行调整。
7. 报告发布: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相关的传染病或突发公共健康紧急事件报告。
报告要求1. 及时准确:相关机构应尽快完成报告,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 完整详细:报告应包含必要的相关信息,如传染病种类、感染范围、病例数量、疫情变化、控制措施等。
3. 统一标准:相关机构应遵循统一的报告标准和格式,以便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监管和执行1. 地方卫生部门:负责协调和监督传染病报告工作,提供相关技术和指导。
2.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和监督突发公共健康紧急事件报告工作,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对预案。
3. 相关机构和医疗单位:负责发现、诊断和报告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健康紧急事件,配合地方卫生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
结论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健康紧急事件报告制度在及时应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健康紧急事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机构和个人应积极参与和遵守该报告制度,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传染病与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一、建立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
二、制定预防传染性疾病传播健康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三、要做好预防呼吸道等传染病的宣教工作,让工作人员及顾客及时了解、掌握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等传染病的知识,提高预防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发生及处理的意识及能力;
四、对出现高热、呕吐、咽痛、鼻塞等症状的员工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待症状消失后方可返岗;
五、落实专人对公共用品和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六、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积极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给员工注射疫苗预防传染病;
七、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顾客的身体状况,发现禁忌症状,应及时提醒并劝解顾客迅速离开,防止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发生;
八、当发生下列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卫生监督机构、附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等);事故报告责任人要在发生事故2小时内电话报告:
1.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2.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受到污染所致传染性疾病、皮肤病流行等;
4.意外事故导致的中毒;
5、其他传染性疾病以及构成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或突发性不明
疾病等;
九、发生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场所经营者应立即停止相应经营活动,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
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