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单元《图形与位置》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第三部分 图形与位置》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第三部分 图形与位置》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三部分图形与位置
一、教学内容
图形与位置
二、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掌握不同的方位并准确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方向和路线。

(1)填写方向标。

说一说。

视频:学生从家到学校所走路线
以教室为观察点,说一说学校周围各建筑物所处的方向。

①举例说明,从学校出发到某一建筑物的路线。

②结合课文提供的地图,说一说。

A.从阳光小区到公园的路线。

B.从学校到邮局的路线。

③看图说路线。

A.从少年宫到车站的路线。

B.从车站到少年宫的路线。

2.确定位置。

(1)怎样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①明确方向。

②确定距离。

(2)利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完成课文练习二十一第2题。

(二)巩固练习
1.在下图中标出他们两家的位置。

动画:街道图
2.在动物园示意图上标出各个馆的位置,并填空。

(三)作业:108页:3、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图形与位置》精品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图形与位置》精品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5课时图形与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距离感。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难点: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确定物体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老师板书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二、归纳整理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街区平面图。

提问:仔细观察街区平面图,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内容?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提问:街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0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图上一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00m)2.根据比例尺提出求实际距离的问题。

(1)如果从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2)学生讨论路线。

教师:这几条路线就是要走的路程,那怎样求出实际行进的路程呢?学生:先量出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路程。

(3)学生测量,汇报图上距离。

(课件动态演示)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

集体订正。

提问:你们还想知道哪些距离?(学校到超市的距离、学校到邮局的距离、银行到医院的距离等。

)3.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件出示图。

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分别是哪几条?哪条路最近?(2)请你写出图上的七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3)银行在小明家的什么位置?小明家在邮局的什么位置?集体订正。

提问: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小结:先横着看,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一个数。

再竖着看,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两个数用“,”隔开。

三、课堂作业1.一个电影院装修前的最后一个座位的位置是(30,35),装修后的最后一个座位的位置是(34,36)。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6 图形与位置∣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6 图形与位置∣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6 图形与位置∣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并能运用这些变换描述图形的位置变化。

(2)使学生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够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2. 方向和距离的确定3. 路线图的绘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方向和距离的确定;路线图的绘制。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如何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操作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或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变换的过程。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图形变换知识,如平移、旋转等。

(2)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图形变换现象,如电梯的运动、风车的旋转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①教师演示:通过实物演示或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

②学生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图形变换的过程,并总结变换规律。

③交流讨论:分组讨论,分享操作心得,加深对图形变换的理解。

(2)方向和距离的确定①教师讲解:介绍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如使用指南针、测量工具等。

②学生实践:让学生在教室内或校园内进行实际操作,学会使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③问题解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8)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8)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形的位置关系2. 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图形的位置关系1. 引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图形的基本特征,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梯形的特征等,为学习图形的位置关系打下基础。

2. 新课导入:通过生动的例子,如教室里的黑板和地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如垂直、平行等。

3. 概念讲解:详细讲解垂直、平行、相交等位置关系的定义,并通过具体的图形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4.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位置关系,如窗户和地面、书本和桌面等,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关系。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图形的位置关系,如判断一组线段是否垂直或平行。

第二课时: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图形位置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 案例讲解:通过具体的案例,如地图上的路线规划、建筑物的布局设计等,让学生理解图形位置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方法指导: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垂直和平行关系进行平面布局设计。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设计一个房间的布局,要求运用垂直和平行关系,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5. 总结反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成果,并对他们的设计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加深对图形位置关系的理解。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图形位置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图形位置关系,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如为什么窗户和地面是垂直的,书本和桌面是平行的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下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6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下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6课时)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意义,说明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通过复习,学会将学过的图形会逐级分类、整理,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掌握分类方法,形成知识网络。

在分类的过程中,一要注意引导学生确定分类的标准,使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二要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分类,并把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环节二:合作探究归纳整理教师活动一、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①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④随堂检测练习87页做一做第1题按要求画一画,教师出示练习内容。

二、复习角。

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各种角的特征是什么?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怎样画一个角?(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生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

生2:射线只能向一端延伸,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生3:线段有两个端点生4: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以是互相平行,可以是互相垂直生5:还可以是相交、重合3.在练习纸上按要求画一画(1)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2)同一平面内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3)同一平面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4)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画完后展示1.学生分组讨论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生1:我们学过的角有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生2: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生3: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大于90度的角(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9.通过圆心的线段就是直径。( )
10.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和大于钝角三角形中的锐角
和。( )
11.圆的一部分是扇形。( )
1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
(三)完成 P86 做一做,P87 做一做的第 2、3 题,练 注意“三角形两边之和
习十八第 1、8 题。
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内
(四)课堂总结
几种位置关系?
2.有哪几种角?
板书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完成《课堂作业本》68 页。
作业
反思
总反思
瓯海区燎原小学备课用纸
课题
6.2.2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
总课时 11
教学 内容
平面图形的认识, P86 的知识、做一做和练习十八相关题目。
教 这是教材之外的补充内容,是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整理。感悟分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三)完成 P87 做一做第 1 题
(四)课后作业 按要求作图。
1.画一条长 3.5 厘米的线段。
2.分别画出 40,90,130 的角。
3.过图中的 A 画直线 BC 的平行线和垂直。
·
(五)课堂总结
1.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
面积是( )。
3.填空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12 米,它的边长是( )
瓯海区燎原小学备课用纸
米。 (2)一个圆的周长是 6.28 米,它的直径是( ), 半径是( ),面积是( )。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6 平方米,底是 2 米,高是 ( )米。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半径是 2 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如果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那么圆的 面积最大。( ) (4)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 (5)一个三角形的底是 3 分米,高是 12 分米,它的面 积是 36 平方分米。( ) (6)一个圆的直径扩大 2 倍,它的周长扩大 2 倍,面 积也扩大 2 倍。( ) 5.完成练习十八第 3、4、5、12 题 (二)课堂作业 P87 做一做第 4 题,练习十八第 6 题 (三)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 问?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图形与位置——人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概念,理解图形的位置和变换,能够运用图形的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的位置和变换。

- 难点:图形变换的规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 操作体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

-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图形的位置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位置。

2. 探究活动:让学生观察图形的位置,讨论如何描述图形的位置。

3. 讲解概念:介绍坐标系的概念,讲解如何用坐标系来描述图形的位置。

4. 巩固练习:让学生在坐标系中描述一些图形的位置。

第二课时:图形的变换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图形的变换。

2. 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图形,体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

3. 讲解规律:讲解图形变换的规律,如平移的规律、旋转的规律等。

4. 巩固练习:让学生运用图形的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图形的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图形的变换解决问题。

2.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图形的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讲解案例:讲解一些典型的实际问题,如用图形的变换设计图案等。

4. 巩固练习:让学生运用图形的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图形与位置》(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图形与位置》(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图形与位置》(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我们将会学习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然后,我们将会学习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描述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2. 让学生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的信息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 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地图上找到某个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可能是一个难点。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物体模型,例如小汽车、建筑物等。

2. 准备一些标有方向和距离的卡片。

3. 准备一张大地图,用于展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并让学生思考一下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2. 讲解和演示我会讲解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演示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 练习4. 应用我会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在地图上找到某个地点的位置。

通过这些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板书设计:1. 方向和距离的描述2. 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家相对于学校的方向和距离。

2. 让学生利用方向和距离的信息来确定某个物体的位置。

3. 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地图上找到某个地点的位置。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在课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来进行反思,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可能是一个难点。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与位置》示范公开课教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与位置》示范公开课教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第8课时图形与位置教材解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的内容,本节课时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1节复习课,着重复习小学阶段所学习的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教材借助小明家所在的街区平面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用数对、方向距离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辨认方向,进一步掌握绘制物体的位置和路线的方法。

通过边练边理、理练结合,系统整理和复习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发间空间观念,借助实际问题情境,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系统整理,复习辨认方向、确定位置的方法和描述、绘制路线图。

2.巩固所学的知识,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训练画图等技能。

3.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距离感,增强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9教学重点: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生1:可以用上、下、左、右、前、后。

生2:可以用东、南、西、北。

生3:还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生:2/ 9师:怎样更精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呢?以下是小明家所在街区的平面图,如果以学校为中心,你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其它地方的位置?师:学校的位置可以用哪个数对表示?师:你能用数对表示邮局、医院、公园的位置吗?师:仔细观察这三个地方的位置,有什么发现?师:请用数对表示小明家、超市和银行的位置吗?(2)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师:还有其他方法确定这些地方的位置吗?3/ 9师:还是以学校为中心,邮局在学校的( )偏()()°()米的位置?师:距离怎么计算?小结: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师:我们回顾一下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有哪些?师:用刚才的方法确定物体位置时要注意什么?师:如果学校的位置用数对(1,1)表示,你能表示超市的位置吗?师:你能表示银行的位置吗?4/ 9师:看来表示位置的数对随参照物位置的变化会变化。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2.3图形与位置》6-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2.3图形与位置》6-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2.3 图形与位置》6-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6.2.3 图形与位置》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理解现实世界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体会图形与位置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图形与位置知识运用起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深入理解图形与位置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理解现实世界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引导学生将图形与位置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图形与位置的关系。

2.运用数形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位置的描述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形和位置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教学课件,展示图形与位置的知识点。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创设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图形与位置的关系。

例如,展示一幅学校的平面图,让学生指出学校各个建筑物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师讲解并示范,让学生初步掌握描述位置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所学知识描述不同物体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图形与位置知识解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课程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课程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中的图形与位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它是数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学会识别常见的二维图形,学会描述和认识二维图形的性质,掌握平移、旋转、翻转等基本的几何变换,并能运用其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设计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直观和有趣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课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掌握图形和位置的知识。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思。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1.了解并熟悉各种形状的名称;2.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如龟头对、平行四边形对、对称等; 3.掌握平移、旋转、翻转等基本的几何变换; 4.运用图形和位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图形的名称通过各种游戏、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熟悉各种形状的名称,如三角形、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辨认不同形状,并能够描述其特点和性质。

2. 图形的性质通过实物、图形、视频等多重感官方式,让学生了解图形的性质,如龟头对、平行四边形对、对称等。

并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这些性质。

3. 图形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实物、图形操作等方式,了解平移、旋转、翻转等基本的几何变换。

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进一步掌握基本的几何变换的方法和技巧。

4. 图形与位置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裁剪、拼接等方式制作简单的布艺玩具,设计符合规范的地形地图等。

四、教学方法1. 游戏与趣味在教学中引入各种有趣的游戏元素进行教学,如图形拼图、图形对对碰等,通过游戏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和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

2. 视频教学利用视频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且视频可以反复播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掌握程度。

3. 实物展示通过实物展示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和概念,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点,并促使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位置|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位置|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位置|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位置|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1页至第103页的第6单元“图形与位置”的相关知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学会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正确判断图形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变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坐标系的运用,图形平移和旋转的判断。

教学重点: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坐标系模型、实物图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学校的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提出问题:“如果你要找到图书馆,你会怎么告诉别人?”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坐标系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坐标系的含义和作用,讲解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讲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性质,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第102页的例1为例,讲解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如何判断图形经过平移和旋转后的位置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2页的练一练,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坐标系的含义、平移和旋转的性质,以及相关例题的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坐标系表示你家的位置,并说明如何从学校走到你家。

答案:略2. 判断下列图形经过平移和旋转后,其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情境引入坐标系的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坐标系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1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1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形的位置关系2. 运用位置关系解决问题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图形的位置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地图、建筑平面图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位置关系。

2. 讲解图形的位置关系(1)定义:图形的位置关系是指图形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

(2)分类:图形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平行关系,二是垂直关系。

① 平行关系: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 垂直关系: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画出一些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位置关系,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4. 解决问题(1)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路线规划、建筑物的布局设计等,让学生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进行解决。

(2)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关系。

同时,学生应能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找出它们的位置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关系。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2.6图形的位置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2.6图形的位置教案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六年级2班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对图形的位置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图形的变换和位置关系理解不深,影响了解题的准确性。
在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如点、线、面的基本概念,以及图形的对称、旋转等性质。然而,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变换和位置关系的理解,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例题2:一个矩形的长是8cm,宽是5cm,如果这个矩形向右平移6cm,向上平移4cm,求移动后矩形的新位置。
解:移动矩形时,我们只需要对每个顶点进行相应的平移。矩形的顶点A(0,0)向右平移6cm,顶点B(8,0)向右平移6cm,顶点C(8,5)向上平移4cm,顶点D(0,5)向上平移4cm。因此,移动后矩形的新顶点坐标分别是A(6,0),B(14,0),C(14,9),D(6,9)。
在讲解新课时,我注重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图形位置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和成果分享环节,我发现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他们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和讨论,加深了对图形位置的理解,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将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位置,包括坐标系和相对位置的定义。我们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了解了图形位置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图形位置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坐标系来表示图形的位置,分析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3 图形与位置》6-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3 图形与位置》6-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3 图形与位置》6-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和描述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能够利用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及应用。

2.教学难点:利用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展示不同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引出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定义。

2. 学习新知1.学习平行四边形:–定义:具有两对平行边的四边形。

–性质:对角线互相等长,对角线互相平分。

2.学习梯形:–定义:有一对平行边的四边形。

–性质:底边平行,上底与下底互等,对角线相等。

3.学习菱形:–定义:四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对角线相等。

4.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定义:四条边相等的菱形。

–长方形定义:两对边分别相等的梯形。

3. 拓展应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设计园艺花坛等。

4. 练习巩固针对不同图形的性质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并熟练运用知识。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图形的特点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在生活中寻找并记录不同图形的例子,并写出对应的性质。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巩固,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4,主要围绕图形的认识和位置的确定进行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能够正确辨别和描述图形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和空间观念,对位置的描述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图形的特征和位置的描述还不够准确,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能够正确辨别和描述图形。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和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辨别。

2.位置的描述及其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图形和位置的意义。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图形的特征和位置的描述。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形的实物或图片,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准备位置描述的实例,如教室里的座位分布图。

3.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

如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长方形有两对相等的边等。

2.呈现(10分钟)展示位置描述的实例,如教室里的座位分布图。

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各个座位的位置,如“第一排第三列”、“第四排第五列”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互相描述位置,并用手指指出相应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描述不准确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辨别图形和描述位置两个方面。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迷宫、路线规划等。

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和位置知识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形的特征和位置的描述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9)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9)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位置-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位置关系,包括图形的平行、垂直、相交等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他们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行、垂直、相交关系2. 图形的位置关系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平行、垂直、相交关系2. 教学难点:图形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图形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形与位置。

2. 讲解:讲解图形的平行、垂直、相交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 示范: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的位置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尝试运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成绩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教案3主要围绕图形与位置的关系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与位置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观察和描述图形的形状和位置,理解图形与位置的相对性,运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对图形与位置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图形与位置的关系理解不深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化对图形与位置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图形与位置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提高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形与位置的基本概念,图形与位置关系的理解。

2.教学难点:运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化对图形与位置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课件、练习题、实物模型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或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形状和位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图形与位置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深化对图形与位置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2.3 图形与位置》5-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2.3 图形与位置》5-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2.3 图形与位置》5-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6.2.3 图形与位置》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与位置的基本知识,包括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性质以及位置的表示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图形与位置的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和位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对图形的分类和性质理解不透彻,位置的表示方法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图形的分类、性质,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图形与位置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图形的分类、性质,位置的表示方法。

2.难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图形与位置的相互转化。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图形卡片、数对卡片、贴纸。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电影院座位、棋盘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与位置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图形的分类、性质,以及位置的表示方法。

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图形与位置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数对表示图形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如迷宫、地图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图形与位置的关系,以及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2.图形与几何
第5课时图形与位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距离感。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难点: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确定物体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
(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老师板书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二、归纳整理
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街区平面图。

提问:仔细观察街区平面图,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提问:街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00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图上一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00m)
2.根据比例尺提出求实际距离的问题。

(1)如果从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
(2)学生讨论路线。

教师:这几条路线就是要走的路程,那怎样求出实际行进的路程呢?
学生:先量出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路程。

(3)学生测量,汇报图上距离。

(课件动态演示)
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

集体订
正。

提问:你们还想知道哪些距离?
(学校到超市的距离、学校到邮局的距离、银行到医院的距离等。


3.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件出示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分别是哪几条?哪条路最近?
(2)请你写出图上的七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3)银行在小明家的什么位置?小明家在邮局的什么位置?
集体订正。

提问: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
小结:先横着看,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一个数。

再竖着看,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两个数用“,”隔开。

三、课堂作业
1.一个电影院装修前的最后一个座位的位置是(30,35),装修后的最后一个座位的位置是(34,36)。

(1)装修前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装修后又增加了多少个座位?
2.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1.运用多种方法确定位置,使学生懂得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

2.本课可以把复习目标定为两个方面:(1)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

(2)辨认方向和使用路线图(包括比例尺的应用)。

本节课让学生理解的知识性内容所占比重比较小,主要是建立方位的观念以及掌握一些常用方位词的使用和动手作图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