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教案(共12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教案(共12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主要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方程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解简易方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方程知识,对于解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对等式的性质理解不深,解方程的方法不够灵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讨,从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简易方程。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个简单的方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这个方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解方程的方法,并对学生的解法进行点评。
4.巩固(15分钟)呈现一些类似的方程,让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巩固解方程的方法。
5.拓展(15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方程知识。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方程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第1课时(2)-五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1课时(2)-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的第1课时(2),主要内容包括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1. 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掌握方程的解的意义。
2. 解方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3. 解方程: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步骤。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
5.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2. 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课本练习题: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方程的概念是否理解清楚?2. 学生是否掌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3. 学生能否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本节课通过讲解方程的概念、解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的知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简易方程 | 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情境,将问题转化为方程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抽象能力。
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和特点。
2. 一元一次方程的结构和识别。
3. 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4. 实际问题中的方程建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识别。
2. 方程的解法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1. 方程建模的过程。
2. 学生对方程解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方程解法示例。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引入和讲解- 利用PPT和教学视频,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 通过示例,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结构和识别方法。
第二阶段:方程的解法- 讲解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求解等步骤。
- 通过示例,演示方程的解法过程。
第三阶段: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方程建模的过程。
-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第四阶段:练习和讨论-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方程的解法。
- 通过讨论,解决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和特点。
2. 一元一次方程的结构和识别。
3. 方程的解法步骤。
4. 实际问题中的方程建模。
作业设计1. 填空题:识别一元一次方程。
2. 计算题:解一元一次方程。
3. 应用题:实际问题中的方程建模。
课后反思1. 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识别和解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方程的能力。
4.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建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简易方程 | 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识别方程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式,发现等式的基本性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简易方程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方程的基本概念及解法;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方程式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
1.认识简单方程;
2.利用图形模型进行方程式思维的培养;
3.利用算式解决简单方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简单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通过图形模型培养学生的方程式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导入《方程的认识》;
2.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
3.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方程。
2. 课堂讲解
1.教学《简单方程的解法》;
2.引导学生理解方程中的“未知数”;
3.讲解如何利用图形模型进行方程式思维的培养。
3. 练习环节
1.布置练习题目;
2.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方法;
3.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其学习兴趣。
4. 课堂总结
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2.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到家中;
3.准备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估
1.学生的平时表现;
2.教学练习的成果;
3.反馈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
1.教学流程是否合理;
2.学生的理解情况;
3.是否符合学生的教学要求。
七、教学体会
1.积极引导学生;
2.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3.为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简易方程苏教版,希望对您有帮助。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主要让学生在学习过路程、单价、数量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接触方程,感受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简单的方程,让学生体会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方程的概念和等式的性质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方程运用其中,对一些复杂方程的解法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将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2.难点:将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求解未知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计算器和纸笔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简单的方程,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解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不同类型的方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5分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寻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决问题?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方程的解法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简易方程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简易方程,选自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简易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简易方程,学生可以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和性质,学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2. 学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等式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简易方程的概念和性质,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学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易方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生活中的等式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简易方程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简易方程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板书简易方程2. 板书内容:简易方程的概念、性质、解法。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简易方程题目。
2. 提高题: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等式问题,运用简易方程的方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简易方程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掌握了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整单元(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整单元(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简易方程的教学,通过引入未知数,让学生掌握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内容包括: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法、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并写出方程。
2. 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独立求解。
3.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数学思维。
教学难点1. 方程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方程的例题和实际应用。
2. 学生准备草稿纸、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包含的未知数,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方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求解。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问题,并尝试用方程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未知数,让学生掌握了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求解,培养其数学思维。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后作业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掌握方程解题方法的关键。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教课课题一、简略方程(等式与方程)课型新讲课第1教时教课目的:1、经过情境图初步理解等式的特色。
2、经过察看和比较,指引理解方程的意义。
3、指引领会式子、等式、方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
教课要点、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教课方法与手段:挂图,实物投影仪。
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一、情境导入1、讲话导入:同学们,看老师今日给大2、天平。
家带来了什么仪器3、问:同学们知道天平有什么用途吗4、班里沟通。
二、自主探究(一)教课例 11、出示如下图的情形,说一说图中画经过天平所显示的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什么均衡情境图,激活学生已2、问: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3、单独写一写。
经累积的对于等式的感质量关系吗4、沟通: 50+50=100性经验。
这样,以详细的5、说明:像这样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6、学生自己写出一些等实例指引学生经过自主的左侧是 50+50,右侧是 100。
(板书:式,并在班级里沟通。
的探究活动,初步理解等等式)式的特色。
(二)教课例 21、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2、独立填写。
关系。
3、沟通。
4、说明: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
5、问:如何利用天平图来判断数目的相6、天平哪一边下垂,说等和不相等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7、追问:哪些是等式8、都含有未知数。
与例 1 中的等式有什么不一样9、指出:像 x+50=150,2x=200 这样含10、小组议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11、沟通:(1)方程也是等式,是一类特别的等式;(2)等式不必定是方程,如 50+ 50=100。
(三)达成“练一练”1、第一题⑴问: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⑵指名说一说判断的理2、第二题由先充足利用天平图指引学生感觉数目的相等和不相等,并据此列出相应的等式和不等式,再经过察看、比较和沟通等详细的活动,指引学生主动发展方程的特色,。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设计
方程的意义。
(教材第1~2页)1.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与区别。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类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天平、不同质量的砝码。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上课带来了一件重要的称量工具。
(出示天平)同学们认识吗?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
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秤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其实,在天平中蕴含着很多有关数学方面的知识,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天平的世界来学习天平里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天平,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做准备】1.学习方程的意义。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方程的意义。
(板书:方程的意义)(1)介绍天平。
教师出示天平。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物体吗?(认识,这是天平)天平是用来干什么的?(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两边不放物体的时候,指针指向中点,这时天平是平衡的。
如果我们在天平两边分别放上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天平才能平衡?(当天平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才能平衡)(2)观察。
在天平的左盘放两个50g的砝码,右盘放一个100g的砝码,观察这时的天平怎么样?(天平平衡)天平平衡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物体的质量怎么样?(质量相等)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50+50=100或者50×2=100)为什么用等号连接?(因为等号两边的数相等)你能给这个式子起个名字吗?(等式)你能再举出一个等式的例子吗?把天平左盘中50g的砝码拿走一个,提问:这时天平出现了什么现象?(天平失去平衡)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的现象吗?(50<100)这是一个等式吗?(不是)提问:如果我们在左盘上放一个重x克的砝码,猜猜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猜测:天平可能平衡;也可能左边重,右边轻;还可能左边轻,右边重。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包括方程的认识、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和简单的数学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本单元的内容,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方程的解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重点:让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学会解简易方程。
3.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意义。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自主探索解方程的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如小黑板、粉笔等。
4.教学资源:收集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存在的关系,引出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如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等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求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解简单的方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和数学概念,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抽象的方程,理解起来较为费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2.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熟练运用。
3.掌握解简单方程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2.难点:用字母表示数,并能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方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1课时等式与方程 (1)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1) (4)第3课时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2) (7)第4课时列一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1)第5课时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4)第6课时练习一 (17)第7课时列方程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19)第8课时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行程问题 (22)第9课时练习二 (24)第10课时整理与练习 (26)第1课时等式与方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作天平平衡。
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1。
(1)出示教科书第1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作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科书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x+50>100 x+50=150 x+50<2002x=200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
简易方程(1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4.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时,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评价更加公正、合理。
3.利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方程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方程、方程的构成要素等。
2.演示解方程的过程,讲解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如:代入法、移项法等。
3.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并能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适量的拓展,如:介绍方程的变形、解的判断等。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挑战的精神,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教育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4.通过方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2.强调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方程的意义。
3.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2.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互动中掌握方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简易方程苏教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简易方程展开,包括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涉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程的同解变形、简单的不等式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方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方程的同解变形,特别是移项时的符号变化。
2. 理解并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方程实例、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课堂开始时,通过PPT展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方程的定义,强调方程中的未知数和等式的概念。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
3. 实例演示在黑板上展示几个方程的求解过程,边演示边解释每一步的原因和目的,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方程的求解方法。
4.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方程的求解练习,教师在旁边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重要性和求解方程的步骤。
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2. 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3. 方程的实例演示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方程的求解方法。
2. 思考并解答: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方程的概念和求解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在实例演示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移项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学生对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相关的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实用价值。
---此文档共包含2000字以内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八部分内容,围绕“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简易方程苏教版”的主题展开。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简易方程(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简易方程》,选自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本节课将围绕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中的未知数和等式。
2. 使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教学难点1. 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的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
3. 学生对方程解法的熟练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简单的等式,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方程,以及方程的组成。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
4. 解法讲解: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求解方程。
5.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2. 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让学生尝试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黑板等教具,让学生了解了方程的概念、解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了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在练习环节,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较好,但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多练习,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能力,以及方程解法的熟练运用。
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方程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方程中的未知数和等式的含义。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等式和方程的含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义。
(1)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50+50=100 50×2=100 )(2)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等式吗?根据学生举例写下2~3个。
(3)你感觉什么样的式子是等式呢?用等于号连接的数学表达式;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左边算起来来等于右边的。
二、感知不等式.教学方程的意义。
1、出示实物天平:(1)左边放50克.右边放100克.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板书:50< 100 100> 50(2)现在老师要在左边再放一个物体.左边的质量怎样来表示呢?(50+x )(3)这时候.你觉得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你能把这些可能写下来吗?交流并板书50+x<100 50+x= 100 50+x>100(4)这些式子与等式相比有什么不同?(有字母.有的不是等式。
用大于号或者小于号连接.我们把这些叫不等式。
)。
2、例二的内容(1)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例二的内容。
集体交流汇报。
板书:x+50>100 x+50=150 x+50<200 2x=200(2)概括概念A、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能把他们分分类吗?B、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第一次分类:按照等式、不等式分(老师把黑板上不是等式的式子擦掉)剩下的式子是什么?(都是等式)还能再分下去吗?第二次分类:按既含有字母且是等式分(此处也可能先按有字母和没有字母来分.然后再按等式和不等式来分)C、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板书:方程)像50+50=100、x+50>100和x+50<200为什么这些不是方程呢?把板书补充完整。
D、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三、突出方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1、完成练一练第1题(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在判断之后.你对等式和方程有什么新的认识呢?可能有:未知数可以用x、y等多个字母表示;一个等式中可以含有多个未知数;等式与方程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等式与方程教学目标: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练习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测试直接写出得数:5x+4x= 8y-y= 7x+7x+6x= 7a×a= 15x+6x= 5b+4b-9b=二、自主学习1、交流预习作业,指名学生口答2、出示天平知道这是什么吗?你长大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呢?3、教学例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50+50=100 (板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2)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3、教学例2,出示例2图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x+50>100 X+50<200 x+50=150 x+x=200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4、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5、教学试一试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全部教案(共12课时)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例1等式的含义例2方程的意义例3等式的性质(一)例4用等式的性质(一)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例5等式的性质(二)例6用等式的性质(二)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例7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例8〜例10列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了解方程的特点,在直观的情境里,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 的线索探索等式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使学生明确列方程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关键——找到相等关系,并能列方程解决稍难的一步计算实际问题喝解稍复杂方程。
三、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五、课时安排12 课时、’::呂U 。
;■ JC X+50>100X+50=100X+50<100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2、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怎样分,X+50〉100X+50=100学生自学,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X+50<100 X+X=100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 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者说明:这里的未知数可以用 X表示, 也可用y等其它字母表示;可以是在等式的左边,也可在等式的右边.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那X+50>100、X+50〈100 为什么不是方程呢?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并说出理由。
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板书设计】【1】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教学反思】【1】扬州市江都区滨湖小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九册教学设计3、 P7第13题耕轼1嫁M3挣豹牍稠础峨园)4、 出示小黑板 判断题(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 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学会解方程。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意义,并学会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对数学运算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方程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
2.让学生学会解方程,能够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方程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意义。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解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解方程,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方程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方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方程的方法和规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解方程,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进一步深化对方程的理解。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就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等式的性质和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用方程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方程的实际价值,并为进一步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扫除思维方式及心理上的障碍。
板书设计:等式与方程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月日
教学课题
一课型
新授课
第2教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5、说明:像这样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左边是50+50,右边是100。(板书:等式)
(二)教学例2
1、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4、说明: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
5、问:怎样利用天平图来判断数量的相等和不相等?
7、追问:哪些是等式?
与例1中的等式有什么不同?
9、指出: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教学课题
一、简易方程(等式与方程)
课型
新授课
第1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理解方程的意义。
3、引导体会式子、等式、方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五、课堂作业:做《补充习题》上的相关练习。
2、天平。
4、班里交流。
3、独自写一写。
4、交流:50+50=100
6、学生自己写出一些等式,并在班级里交流。
2、独立填写。
3、交流。
6、天平哪一边下垂,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8、都含有未知数。
10、小组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
⑴问:怎样在天平两边增加砝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⑷你能写出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
(板书:50+10=50+10
50+a=50+a)
3、启发:比较这两幅天平图和相应的两个等式,想一想,第二个等式与第一个等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观察下图,先填一填,再说说你的发现。
挂图,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方程?
3、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8-x=3 20+30=50
5+x>9 y-16=54
二、教学新授
㈠教学例3
1、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
2、出示例3第一幅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挂图,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仪器?
3、问:同学们知道天平有什么用处吗?
二、自主探索
(一)教学例1
1、出示如图所示的情景,说一说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什么
2、问: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三)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
⑴问: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第二题
⑶指出:可以用字母“x”表示未知数,也可以用字母“y”或“其它字母”表示未知数。
3、第三题
⑴看图,列方程。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1
根据线段图列方程。
2、“练习一”2
⑴说说图意,数量关系。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⑴问:你能分别说一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
5、通过上面四组天平图,你有什么发现?
㈡教学试一试: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
㈢教学例4
1、出示例4的天平图。
问:你能根据天平图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2、启发:怎样才能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
4、讲解:求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时,要先写“解”,表示下面的过程是求未知数x的值的过程;再在方程两边都减去10,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写出这个过程时,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解方程,并检验。
3、“练习一”5
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上的相关练习。
2、指名口答。
4、指名口答,并说说为什么?
⑵学生讨论。
⑶交流:①左右两边都加上10克的砝码;②左右两边都加上同样重的砝码,比如a。
学生交流。
生:第二个等式中的a可表示任何数。相同的地方是左右增加的一样多,等式仍然成立。
先充分利用天平图引导学生感受数量的相等和不相等,并据此列出相应的等式和不等式,再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方程的特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让学生讨论,并体会到方程也是等式,是一种特殊的等式。
通过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方程模型,内化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的思想,感受方程的实际价值。
11、交流:
(1)方程也是等式,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2)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50+50=100。
⑵指名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⑴读题后独立完成:将算式中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⑵全班交流。
⑴看线段图列方程。
⑵交流,说说想法。
⑵在书上写出方程。
⑶交流。
通过天平所显示的平衡情境图,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5、问:x=40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我们可以通过检验来判断: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6、问:如果等式的左、右两边相等,说明了什么如果不相等呢
㈣完成“练一练”
1、第1题:解方程。
2、第2题:看图填空。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3
在括号里找出方程的解,并在下面画横线。
2、“练习一”4
⑵学生联系天平保持平衡的过程说一说,等式怎样变化,结果是等式。交流后填一填。
⑶校对。
生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⑴学生看清题意后独立填写。
⑵交流,说说根据。
生:X+10=50
3、小组讨论,交流: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两边都减去10,左边只剩下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