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
试行康复医疗中心建设的基本标准
![试行康复医疗中心建设的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93dea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1.png)
试行康复医疗中心建设的基本标准一、前言为了规范我国康复医疗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政策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康复医疗中心的建设与评估,旨在为康复医疗中心提供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建设指南。
二、康复医疗中心建设的基本标准2.1 选址与规划康复医疗中心应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有利于患者康复的地段。
同时,应根据康复医疗中心的规模、功能和业务需求进行合理规划,确保中心具有良好的就医环境和康复条件。
2.2 规模与设施康复医疗中心的规模和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占地面积不应小于2000平方米;- 中心应设有康复床位,床位数不应少于50张;- 康复医疗中心应具备完善的康复设施,包括康复评定室、康复治疗室、康复训练室、康复教育室等;- 设施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患者安全与舒适。
2.3 专业技术人员康复医疗中心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等。
同时,中心应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2.4 医疗技术康复医疗中心应具备一定的医疗技术,包括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训练等。
此外,中心应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康复医疗水平。
2.5 服务质量康复医疗中心应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包括以下方面:-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服务安全;- 提供优质、周到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需求;- 加强患者满意度调查,不断改进工作;- 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业,为社区居民提供康复服务。
三、监督管理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康复医疗中心的监督管理,确保中心按照本标准进行建设和运营。
对不符合本标准的康复医疗中心,应责令其进行整改,直至取消其康复医疗资质。
四、附则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试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解释。
{content}。
三级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23版)
![三级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62b1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0.png)
三级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23版)
前言
三级康复医院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康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三级康复医院建设和管理,制定了此基本标准。
一、基本要求
1. 三级康复医院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
2. 康复医院建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划要求,能够提供全面、专业的诊疗和康复服务;
3. 康复医院应具有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诊疗设施,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4. 康复医院应具有一支专业、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包括康复医师、康复师、营养师等;
二、康复医疗服务要求
1. 康复医疗服务应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贴心的康复服务;
2. 康复医疗服务应重视康复过程和效果的评估,建立完善的康
复档案和评估体系;
3. 康复医疗服务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治疗方式、康复期限、康复目标等;
4. 康复医疗服务应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为康复患者提
供全方位的诊疗和康复服务;
三、医院管理要求
1. 康复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设立医务部、护理部、行政部等;
2. 康复医院应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和实施有关制度;
3. 康复医院应加强各类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处
置水平;
4. 康复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估制度,定期进行
内部和外部质量评估;
四、其他要求
1. 康复医院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2. 康复医院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医师和职工的职业素养;
3. 康复医院应加强科研和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的研究和应用;
4. 康复医院应注重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康复医疗中心建设必要标准(试行)
![康复医疗中心建设必要标准(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b8b0e7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8.png)
康复医疗中心建设必要标准(试行)1. 引言康复医疗中心的建设对于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系列必要标准,以指导康复医疗中心的建设和运营。
2. 建筑与设施标准- 康复医疗中心应具备适宜的建筑结构,以确保安全和舒适性。
- 设施应包括独立的治疗室、康复设备、康复训练区域等,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 建筑和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标准。
3. 医疗团队标准- 康复医疗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等。
- 医疗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的资格和经验,以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 医疗团队应定期接受持续教育和培训,以保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4. 康复服务标准- 康复医疗中心应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 康复服务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并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计划。
- 康复服务应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康复需求和目标。
5. 数据管理标准- 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以记录和跟踪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治疗效果。
- 数据管理系统应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 康复医疗中心应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以改进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6. 合规标准- 康复医疗中心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合规经营。
- 康复医疗中心应及时更新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保持合规性。
- 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内部合规机制,包括合规培训、合规检查等。
7.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康复医疗中心建设必要标准的指导。
在建设和运营康复医疗中心时,应遵循本文档所述的标准,以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医院康复中心建设标准(2023)
![医院康复中心建设标准(2023)](https://img.taocdn.com/s3/m/2695c0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1.png)
医院康复中心建设标准(2023)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医院康复中心的建设提供指导和标准,以保证其在2023年能够达到优质的服务水平。
康复中心的建设应遵循以下标准。
2. 建筑设施标准2.1 康复中心应具备现代化建筑设施,包括建筑结构、防火措施、供电网络、通风系统和给排水系统。
2.2 康复中心的建筑设计应符合无障碍要求,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员进出和使用设施。
2.3 康复中心应具备充足的室内和室外空间,以满足康复活动、休息和娱乐的需要。
3. 医疗设备标准3.1 康复中心应配备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包括康复治疗设备、监护设备、辅助设备等。
3.2 医疗设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具备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3 康复中心应定期检修和保养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状态。
4. 人员配备标准4.1 康复中心应配备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包括康复医生、康复护士、康复师等。
4.2 康复人员应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具备专业的康复知识和技能。
4.3 康复中心应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以保证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5. 服务标准5.1 康复中心应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包括康复评估、康复治疗、健康咨询和心理支持等。
5.2 康复服务应个性化,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特点提供定制化的治疗方案。
5.3 康复中心应建立健全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6. 质量管理标准6.1 康复中心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内部流程管理、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等。
6.2 康复中心应定期开展内部审查和外部评估,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6.3 康复中心应与相关机构或组织合作,共同推动康复服务的质量提升和标准制定。
结论本文档提出了医院康复中心建设的标准要求,包括建筑设施、医疗设备、人员配备、服务标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
医院康复中心在建设中应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要求进行规划和布局,以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并满足患者的需求。
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
![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4551476cfc789eb172dc8b7.png)
精品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总则康复中心就是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得综合性康复机构、承担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康复教育、康复工程、康复人才培养、社精品文档,超值下载区康复指导、康复信息咨询、康复宣传、康复研究与残疾预防等职能。
为促进残疾人康复事业得健康发展,加强与规范康复中心建设,制定本标准。
精品文档,超值下载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省、市、县残联所属各级康复中心建设。
本标准为最低标准,有条件得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建设标准、选址与规划布局康复中心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残疾人得康复需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促进覆盖城乡残疾人得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康复中心选址根据康复服务得特殊性,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安静、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好得位置,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与医疗卫生资源,充分考虑残疾人康复、特别就是残疾儿童康复对环境得要求,兼顾未来发展。
规模与功能各级康复中心建设规模与服务功能。
一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15张。
一级康复中心直接面向县、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配合同级残联培训社区康复人员与残疾人及亲友,宣传普及康复与残疾预防知识。
二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40张,门诊部应设置医疗观察床位。
二级康复中心面向多个县、区提供综合性得康复服务,承担一定得康复技术培训任务,协助有关部门,指导辖区基层康复机构业务建设。
三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100张、三级康复中心提供全面得、连续得康复服务,并在综合性康复服务基础上,提供较高水平得专科服务,承担康复教学任务,开展康复技术研究,对下级康复机构进行指导。
业务部门设置各级康复中心业务部门设置一级康复中心1康复门诊部:设有康复门诊、功能测评室、康复咨询室、2肢体残疾康复科:设有康复训练室、引导式教育训练室、多感官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有室外儿童游戏娱乐场所、3智力游戏儿童康复科:设有集体课教室、感统训练室、语言、认知训练室、音乐治疗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测评室、家长咨询室等,有户外活动场地、4视力康复科:设有低视力康复与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室。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版)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e018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5.png)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版)本文档旨在为康复医疗中心的基本建设提供指导,确保其运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安全与设施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应具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器等,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 康复医疗中心的建筑结构和设备设施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确保患者和员工的安全。
- 康复医疗中心应设有明确的紧急疏散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医疗设备与药品管理- 康复医疗中心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仪器,确保能够提供准确和高质量的康复治疗。
- 所有医疗设备和仪器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 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健全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存储、使用和处置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人员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应配备合格的医疗人员,包括康复医师、护士等,确保能够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
- 所有医疗人员应持有相关的执业证书,并定期进行继续教育,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
- 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等,确保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符合要求。
病人权益保护- 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健全的病人权益保护制度,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 康复医疗中心应加强对患者隐私的保护,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得到妥善处理和保密。
- 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患者的投诉和纠纷。
卫生与环境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 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垃圾分类处理制度,确保垃圾的安全处置。
- 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制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以上为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版),旨在确保康复医疗中心的运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治疗服务。
请各相关单位和人员按照本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
儿童康复中心各功能室建设标准
![儿童康复中心各功能室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ae5512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07.png)
各功能室建设标准中心是为特殊儿童提供康复教学、评估、训练等康复服务的康复教育机构。
为了做好特殊儿童康复教学工作,中心对各个功能教室的建设做了标准化管理。
一、基础建设及设备(一)业务用房1、使用面积平方米。
2、场地设置包括:咨询接待室(培训会议室)、办公室、档案室、评估室、治疗室、康复训练室、培训教室、集体(组别)训练教室、感觉统合室、运动训练室(PT室)、生活自理训练室、个训教室、同伴治疗室、自然情境室、地板时光室、PCI室、作业训练室、集体教室、游戏室、引导式教育室。
并设有盥洗室、卫生间、就餐区等。
3、机构设置符合消防及无障碍要求。
(二)康复教学设备中心配备各类康复教学、评估、训练以及各种辅助类图书及玩具等需要的设备。
1、教学类设备:l 种类至少种,数量至少余件。
l 包括:儿童课桌椅、认知拼装类图片、认知拼装类积木、儿童认知训练组件、认知玩具、儿童图形认知组件、拼装地毯等。
2、训练类设备:l 种类至少种,数量至少件。
l 包括:滑板车、大滑板、吊筒、钻滚筒、羊角球、大龙球、布袋跳、触觉球、按摩地垫、平衡木、平衡踩踏车、万象组合包、精细运动训练玩具等。
3、评估类设备:l 种类9种。
l 包括:PEP-3评估设备、VB-MAPP评估设备、韦氏智力评估设备、感统评估设备、脑瘫综合评估设备、言语评估设备、专注力评估设备等。
4、玩具及图书类设备:l 种类至少余种,数量。
l 图书类包括儿童绘本、专业康复培训教材、心理类、教育类以及家长教育类。
玩具包括:画画类、益智类、拼图类、打击类、视听类、DIY等。
(三)教学设备电视一体机、白板、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点读笔、康复床、矫正椅等。
二、人员配备人员配置:中心配备教职工人,具有年以上康复工作经验工作人员2人,老师0人,康复治疗师1人,行为分析老师人,保育员人。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ccff99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b.png)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
一、硬件设施
1.康复中心应拥有足够的室内外活动场地,以满足不同残疾儿童的需求。
活
动场地应包括器械训练室、游泳池、游乐场、休息室等基础配套设施。
2.设施设计应符合安全、无障碍原则,确保残疾儿童的安全和便利性。
例如,
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浴室应设有扶手等。
3.康复中心应定期对设施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使用状态。
二、软件服务
1.康复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治疗师等,提供全面
的康复医疗方案和支持。
2.康复中心应提供特殊儿童康复相关培训课程,帮助家长和教师了解残疾儿
童的需求和应对方法。
3.康复中心应配备社工,提供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家庭与社会建立联系,解
决生活中的困难。
三、管理与运营
1.康复中心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残疾儿童的安全。
例如,制定
紧急疏散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
2.康复中心应制定合理的预算和成本核算,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3.康复中心应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四、环境保护
1.康复中心应遵循低噪音、无异味的设计和建设原则,为残疾儿童创造一个
舒适、健康的环境。
2.康复中心应积极采用节能、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3.康复中心应实施垃圾分类、卫生间文明等细节方面的管理,提高环境卫生
水平。
综上所述,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包括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管理与运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并付诸实践,才能为残疾儿童提供优质、全面的康复服务。
康复医疗中心设置标准
![康复医疗中心设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2bf2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4.png)
康复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康复医疗中心是为了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设立的医疗机构,其设置标准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至关重要。
康复医疗中心的设置标准应当包括建筑物、设备、人员配备、服务内容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全面、专业的康复治疗。
首先,康复医疗中心的建筑物应当符合相关的卫生、安全标准。
建筑物的结构应当稳固,符合防火、防震等安全要求。
同时,建筑物内部应当设置有必要的诊疗区、康复区、康复设施等,以满足患者的康复治疗需求。
建筑物的环境应当整洁、明亮,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心理。
其次,康复医疗中心应当配备先进、专业的康复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康复治疗设备、康复训练设备、康复辅助设备等,能够满足各类康复治疗的需要。
设备的选用应当考虑到其安全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科学、规范的康复治疗。
此外,康复医疗中心的人员配备也至关重要。
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康复治疗。
此外,还需要有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能够保障医疗中心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顺利就诊。
最后,康复医疗中心的服务内容应当全面、多样化。
除了常规的康复治疗外,还应当提供康复咨询、康复指导、康复护理等服务,以满足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康复需求。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以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康复医疗中心的设置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建筑物、设备、人员配备、服务内容等。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置,才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康复治疗,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因此,对于康复医疗中心的设置标准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以确保医疗中心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大众的健康服务。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8b5ed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0.png)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康复医疗中心是为了提供有效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而设立的机构。
其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在康复医疗中心中,有一些基本标准需要满足,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 设备和设施康复医疗中心的设备和设施应该能够满足各种康复治疗的需要。
这包括充足的理疗设备、运动康复器材、康复辅助装置等。
此外,医疗中心还应该有宽敞的治疗区域,以方便患者接受治疗和进行康复训练。
2. 专业人员康复医疗中心应该配备经验丰富且具备专业知识的康复专家和护理人员。
他们应该具备相关的学历和资质,并定期接受进修培训,以保持专业水平。
此外,康复医疗中心还应该拥有合适的人员配备,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3. 治疗计划康复医疗中心应该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和目标来制定,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治疗计划应该包括理疗、康复训练、心理治疗和社交支持等方面,以综合提供完整的康复护理。
4. 疼痛管理康复医疗中心应该有完善的疼痛管理措施。
他们应该能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这可能包括药物管理、理疗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5. 安全和卫生康复医疗中心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和卫生标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疗中心应该定期进行设备、设施和环境的评估和维护,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此外,医疗中心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以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6. 及时沟通康复医疗中心应该与患者及其家庭保持良好的沟通,包括治疗方案、进展、预后等方面的信息。
医疗中心还应该鼓励患者和家属提出问题和关切,并及时回应。
这样可以建立一个互信和支持的治疗环境。
7. 患者参与康复医疗中心应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己的治疗过程。
这可以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以及给予患者决策权和自主性来实现。
医疗中心还应该为患者提供一种积极的治疗环境,以鼓励他们参与康复训练和活动。
8. 效果评估康复医疗中心应该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患者和家属。
最新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
![最新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fcda3c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3.png)
最新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一、总则康复中心是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
其职能包括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康复教育、康复工程、康复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指导、康复信息咨询、康复宣传、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
为促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和规范康复中心建设,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省、市、县XXX所属各级康复中心建设。
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建设标准。
二、选址与规划布局康复中心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促进覆盖城乡残疾人的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康复中心选址应考虑康复服务的特殊性,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安静、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好的位置,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资源,充分考虑残疾人康复,特别是残疾儿童康复对环境的要求,兼顾未来发展。
三、规模与功能各级康复中心建设规模与服务功能。
一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15张。
一级康复中心直接面向县、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配合同级XXX培训社区康复人员和残疾人及亲友,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
二级康复中心面向多个县、区提供综合性的康复服务,承担一定的康复技术培训任务,协助有关部门,指导辖区基层康复机构业务建设。
三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40张,门诊部应设置医疗观察床位。
三级康复中心提供全面的、连续的康复服务,并在综合性康复服务基础上,提供较高水平的专科服务,承担康复教学任务,开展康复技术研究,对下级康复机构进行指导。
四、业务部门设置各级康复中心业务部门设置如下:一级康复中心1.康复门诊部:设有康复门诊、功能测评室、康复咨询室。
2.肢体残疾康复科:设有康复训练室、引导式教育训练室、多感官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有室外儿童游戏娱乐场所。
3.智力游戏儿童康复科:设有集体课教室、感统训练室、语言、认知训练室、音乐治疗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测评室、家长咨询室等,有户外活动场地。
康复医疗中心的建设(试行)
![康复医疗中心的建设(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75a282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7.png)
康复医疗中心的建设(试行)背景康复医疗中心是为了提供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而设立的专业机构。
建设一个符合基本标准的康复医疗中心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至关重要。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为康复医疗中心的建设制定一套基本标准,以确保其顺利运营并提供优质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
基本标准1. 资质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应具备合法注册和运营资质。
- 需要拥有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医疗团队,包括康复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
2. 设施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应拥有适当的面积和空间,以容纳康复设备、治疗区域和病人住宿区域。
- 设施应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包括通风良好的房间、无障碍通道和紧急设备。
- 康复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康复治疗和护理- 康复医疗中心应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根据病人的具体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 医疗团队应定期评估病人的进展,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 康复医疗中心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病人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困难。
4. 安全管理- 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防盗和应急预案等。
- 康复设施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可靠。
- 医疗团队应接受必要的培训,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和员工的安全。
5. 信息管理- 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病人的个人信息和治疗记录得到妥善保护。
- 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以应对可能的数据丢失或损坏情况。
结论以上基本标准是康复医疗中心建设的试行标准,旨在确保康复医疗中心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
建设康复医疗中心时,应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试行)精选全文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试行)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919c4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08.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康复医疗中心是独立设置的为慢性病、老年病以及疾病治疗后恢复期、慢性期康复患者提供医学康复服务,促进功能恢复或改善,或为身体功能(包括精神功能)障碍人员提供以功能锻炼为主,辅以基础医疗措施的基本康复诊断评定、康复医疗和残疾预防等康复服务,协助患者尽早恢复自理能力、回归家庭和社会的医疗机构。
康复医疗中心以接收经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或康复医院住院康复治疗后,病情处于稳定期或后遗症期,功能仍需要缓慢恢复或进一步稳定,虽不需要大量医疗护理照顾,但又不宜直接回归家庭的患者为主。
康复医疗中心不包括医疗机构内部设置的康复部门,也不包括以提供医疗康复为主的二、三级康复医院。
一、床位设置提供住院康复医疗服务的,设置住院康复床位总数20张以上。
不提供住院康复医疗服务的,可以不设住院康复病床。
但应设置不少于10张的日间康复床。
二、专业设置(一)能够开展以功能促进及残疾评定为目的的功能评测项目,如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心理-精神功能、吞咽功能、二便控制功能、儿童康复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个体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等。
(二)能够开展脑损伤(如脑卒中、脑外伤、小儿脑瘫等)、脊柱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疾患的康复医疗;骨折-脱位、截肢、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运动损伤等骨-关节系统疾患或损伤的康复医疗;慢性疼痛的康复医疗;儿童康复医疗;老年康复医疗;肿瘤康复医疗;中医康复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洗治疗等)以及一些明显功能障碍(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肌挛缩、关节挛缩、异位骨化、神经源性膀胱和肠道等)稳定期或后遗症期的康复处理等专业中的一种或多种康复医疗服务,并能够开展与所提供康复服务相关的急救医疗措施。
(三)能够开展物理治疗(包括运动治疗,如主动运动训练、被动运动训练、辅助用具训练等;物理因子治疗,如电疗、热疗、冷疗、磁疗、光疗、超声治疗、力学疗法、生物反馈治疗等)、作业治疗(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职业活动训练、教育活动训练、娱乐-休闲活动训练、认知-行为作业训练、家庭生活训练、人际交往训练、主要生活领域训练、社会-社区-居民生活训练、社会适应性训练等)、言语治疗(包括失语症治疗、构音障碍治疗、语言发育迟缓治疗等)和康复辅具应用(包括假肢-矫形器、轮椅、自助具、智能辅助装置等)。
康复中心基本标准(2012年版)
![康复中心基本标准(2012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85fe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5.png)
康复中心基本标准(2012年版)本文档旨在为康复中心提供基本标准,确保其运营符合相关要求和最佳实践。
1. 康复中心设施要求- 康复中心应具备必要的医疗设施和设备,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 设施应符合卫生、安全、无障碍和消防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专业人员要求- 康复中心应雇佣合格、经验丰富的康复专业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和语言治疗师等相关职业。
- 专业人员应持有相关资质执照,并接受持续的专业培训和更新知识。
3. 康复计划和服务- 康复中心应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状况和需求,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 康复计划应包括评估、治疗、康复目标设置和定期评估等环节,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合作。
4. 管理和质量控制- 康复中心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和设备管理等,确保运营的顺畅和效率。
- 康复中心应开展质量控制和改进活动,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外部审核,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5. 安全和风险管理- 康复中心应制定和执行安全和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预防事故和感染的措施,以保障患者和员工的安全。
- 康复中心应设立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建立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协调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6. 患者权益保障- 康复中心应尊重患者的人权和尊严,保障患者的隐私和知情权。
- 康复中心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请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康复中心基本标准的概述,并不包含详尽的具体要求。
在实施本标准时,应参考具体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并进行适度的调整和补充。
> 注意:本文档内容参考了相关领域的最佳实践和经验,但不代表具体的法律要求,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律师进行法律意见咨询。
康复康复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康复康复中心基本标准(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c31f70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e.png)
康复康复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本文档旨在为康复中心的运营提供基本标准,以确保其有效和安全地提供康复服务。
1. 康复中心设施要求
- 康复中心应设有适当的面积和空间,以容纳康复设备和提供康复服务所需的设施。
- 中心应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确保患者的隐私和个人尊严不受侵犯。
- 应设有适当的洗手设施,并定期消毒设施和器械,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2. 康复专业人员要求
- 康复中心应雇佣经过专业培训和持有相关资格证书的康复专业人员。
- 应有足够的专业人员人数,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护理。
- 康复专业人员应保持专业素养,遵守相关法律和伦理规定,并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
3. 康复服务要求
- 康复中心应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每位患者的特殊需求。
- 康复服务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目标,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康复、职业康复和语言康复等。
- 康复中心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进展,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以确保康复效果最大化。
4. 安全与质量控制要求
- 康复中心应制定并执行安全管理政策和程序,以确保患者和员工的安全。
- 康复中心应定期进行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维修和更换。
- 康复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定期进行自查和外部评估,以确保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档为康复中心基本标准的试行版本,旨在促进康复中心的
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特此公布,以便相关机构和人员参考和落实。
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
![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40cd3c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0.png)
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建筑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40张,门诊部应设置医疗观察床位。
业务部门设置如下:1康复门诊部:设有康复门诊、功能测评室、康复咨询室。
2肢体残疾康复科:设有康复训练室、引导式教育训练室、多感官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有室外儿童游戏娱乐场所。
3智力游戏儿童康复科:设有集体课教室、感统训练室、语言、认知训练室、音乐治疗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测评室、家长咨询室等,有户外活动场地。
4视力康复科:设有低视力康复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室。
5社区康复指导部:设置培训教室。
6有条件的可设置孤独症儿童康复科室。
三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100张。
业务部门设置如下:1康复门诊部:设有康复门诊、功能测评室、康复咨询室。
2肢体残疾康复科:设有康复训练室、引导式教育训练室、多感官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有室外儿童游戏娱乐场所。
3智力游戏儿童康复科:设有集体课教室、感统训练室、语言、认知训练室、音乐治疗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测评室、家长咨询室等,有户外活动场地。
4视力康复科:设有低视力康复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室。
5康复技术研究室:设有康复技术研究、康复信息咨询、康复宣传等功能。
6社区康复指导部:设置培训教室。
7有条件的可设置孤独症儿童康复科室。
四、建筑设计与设备设施康复中心建筑设计应符合人性化、功能性、安全性、美观性的原则,设备设施应与康复服务需求相适应,并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操作性。
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设施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如电梯、卫生间、楼梯、通道等。
同时,应设置无障碍通道、护栏、防滑地面等安全设施,确保残疾人的安全。
五、人员配备康复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医疗、教育、康复等专业人员,包括临床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训练师、教育师、社工师等。
医疗人员应具备相关资格证书,并定期进行职业培训和考核。
建设康复医疗中心的基本规范(试行)
![建设康复医疗中心的基本规范(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a98896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8.png)
建设康复医疗中心的基本规范(试行)目标本文档旨在规范建设康复医疗中心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流程,以提高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建设要求1. 地理位置选择:选择地理位置时,应考虑交通便利性、医疗资源分布、人口密度等因素,以确保康复医疗中心能够服务到更多需要康复的人群。
2. 建筑设计:康复医疗中心的建筑设计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安全、防火、无障碍通行等要求。
建筑结构应能满足各种康复设备和设施的布置需求。
3. 医疗设备和设施:康复医疗中心应配备先进的康复设备和设施,如理疗器械、运动治疗器材、康复辅助工具等,以满足不同康复治疗的需求。
4. 人员配置:康复医疗中心应有合适的医疗团队,包括康复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专业人员。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和经验,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康复医疗服务。
5. 环境卫生:康复医疗中心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操作流程1. 患者接待: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完善的患者接待流程,包括患者登记、初诊评估、治疗方案制定等环节,以确保每位患者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康复治疗。
2. 治疗管理: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科学的治疗管理制度,包括治疗计划制定、治疗过程记录、治疗效果评估等,以跟踪患者的治疗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3. 医疗质量控制: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医疗事故报告与处理、医疗纠纷处理、医疗质量评估等,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患者教育:康复医疗中心应积极开展患者教育工作,提供康复知识和自我管理技巧,帮助患者更好地参与康复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总结本文档为建设康复医疗中心提供了基本规范和操作流程的指导,以确保康复医疗中心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康复医疗服务。
建设康复医疗中心应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注重医疗质量控制和患者教育工作,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试行康复医疗中心建设的基本标准
![试行康复医疗中心建设的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0a0cb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7.png)
试行康复医疗中心建设的基本标准背景康复医疗中心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康复医疗服务的需求而建立的机构。
它为患有各种疾病和残疾的个体提供康复治疗和支持。
建设康复医疗中心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标准,以确保其有效运作和提供高质量的康复医疗服务。
建设基本标准1. 合规性要求:康复医疗中心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包括医疗法规和建筑规范等。
建设前应进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2. 专业人员:康复医疗中心应配备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
这包括康复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等。
他们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
3. 设施和设备:康复医疗中心需要提供适合康复治疗的设施和设备。
这包括诊断设备、康复训练设备、辅助设备和辅助工具等。
这些设施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4. 康复治疗计划:康复医疗中心应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治疗目标和方案。
治疗计划应综合考虑医学、康复、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5. 信息管理系统: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电子病历和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等。
这样可以方便记录和管理患者的治疗记录、医疗信息和康复进展等,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6. 质量控制和评估: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和改进。
这可以通过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评估等方式来实现,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 患者权益保护:康复医疗中心应重视患者权益的保护,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意见。
中心应加强患者教育和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参与度。
总结建设康复医疗中心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基本标准,包括合规性要求、专业人员、设施和设备、康复治疗计划、信息管理系统、质量控制和评估,以及患者权益保护等。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康复医疗中心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康复医疗服务,满足社会对康复需求的不断增长。
最新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
![最新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684d743b90d6c85ed3ac60d.png)
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一、总则康复中心是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
承担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康复教育、康复工程、康复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指导、康复信息咨询、康复宣传、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职能。
为促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和规范康复中心建设,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省、市、县残联所属各级康复中心建设。
本标准为最低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建设标准。
二、选址与规划布局康复中心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促进覆盖城乡残疾人的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康复中心选址根据康复服务的特殊性,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安静、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好的位置,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资源,充分考虑残疾人康复、特别是残疾儿童康复对环境的要求,兼顾未来发展。
三、规模与功能各级康复中心建设规模与服务功能。
一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15张。
一级康复中心直接面向县、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配合同级残联培训社区康复人员和残疾人及亲友,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
一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40张,门诊部应设置医疗观察床位。
二级康复中心面向多个县、区提供综合性的康复服务,承担一定的康复技术培训任务,协助有关部门,指导辖区基层康复机构业务建设。
三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100张。
三级康复中心提供全面的、连续的康复服务,并在综合性康复服务基础上,提供较高水平的专科服务,承担康复教学任务,开展康复技术研究,对下级康复机构进行指导。
四、业务部门设置各级康复中心业务部门设置一级康复中心1康复门诊部:设有康复门诊、功能测评室、康复咨询室。
2肢体残疾康复科:设有康复训练室、引导式教育训练室、多感官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有室外儿童游戏娱乐场所。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规范(试行)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规范(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a56ef3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5.png)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规范(试行)1. 引言本规范旨在规范康复医疗中心的基本建设要求,以提供优质的康复医疗服务。
本规范适用于康复医疗中心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2. 建筑设计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满足当地建筑安全标准。
- 建筑布局应合理,各功能区域之间应有明确的分隔,并提供便捷的通行路径。
- 康复医疗中心应设有适当数量和规格的病房、诊室、手术室、康复训练区等功能区域,并满足相关卫生设施要求。
- 建筑材料和装修应符合卫生要求,易清洁、防滑、防火等。
3. 设备设施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应配备适当的医疗设备和康复训练设备,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
- 医疗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必要的安全保护功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 康复训练设备应具备多样性和可调节性,以适应不同疾病和康复阶段的需求。
- 康复医疗中心应设有应急设备和设施,以应对突发状况,并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 环境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应保持良好的室内外环境,确保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噪音和辐射等污染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康复医疗中心应提供舒适的等候区、休息区和餐饮区,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良好的就诊体验。
- 康复医疗中心应设置便利的停车场和无障碍通道,方便患者和家属的出行。
5. 安全管理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应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 康复医疗中心应配备安全设备,如监控系统、消防设施等,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 康复医疗中心应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文档管理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健全的文档管理制度,确保各类文档的合规性和可查性。
- 康复医疗中心的各类文档应按照规定的存档期限进行保存,并定期进行备份和归档。
7. 总则本规范的制定旨在提高康复医疗中心的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安全。
各康复医疗中心应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建设,并加强对规范的宣传和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
总则
康复中心是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
承担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康复教育、康复工程、康复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指导、康复信息咨询、康复宣传、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职能。
为促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和规范康复中心建设,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省、市、县残联所属各级康复中心建设。
本标准为最低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建设标准。
选址与规划布局
康复中心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促进覆盖城乡残疾人的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康复中心选址根据康复服务的特殊性,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安静、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好的位置,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资源,充分考虑残疾人康复、特别是残疾儿童康复对环境的要求,兼顾未来发展。
规模与功能
各级康复中心建设规模与服务功能。
一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15张。
一级康复中心直接面向县、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配合同级残联培训社区康复人员和残疾人及亲友,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
二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40张,门诊部应设置医疗观察床位。
二级康复中心面向多个县、区提供综合性的康复服务,承担一定的康复技术培训任务,协助有关部门,指导辖区基层康复机构业务建设。
三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100张。
三级康复
中心提供全面的、连续的康复服务,并在综合性康复服务基础上,提供较高水平的专科服务,承担康复教学任务,开展康复技术研究,对下级康复机构进行指导。
业务部门设置
各级康复中心业务部门设置
一级康复中心
1、康复门诊部:设有康复门诊、功能测评室、康复咨询室。
2、肢体残疾康复科:设有康复训练室、引导式教育训练室、多感官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有室外儿童游戏娱乐场所。
3、智力游戏儿童康复科:设有集体课教室、感统训练室、语言、认知训练室、音乐治疗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测评室、家长咨询室等,有户外活动场地。
4、视力康复科:设有低视力康复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室。
5、社区康复指导部:设置培训教室。
6、有条件的可设置孤独症儿童康复科室。
二级康复中心
在一级康复中心部门设置基础上曾加服务内容或增设新的科室:
1、康复门诊部:设有各科康复门诊、功能评定室、化验室、放射科、心电图室、脑电图室、超声波室、理疗室、传统疗法室、药房等。
2、肢体残疾康复科:分设运动疗法室、作业疗法室、语言治疗室。
3、低视力康复科:分设视力检测室、屈光矫正室、视力功能训练室、注视器验配室。
4、康复工程部:可利用各级辅助器具服务中心资源协作开展矫形器装配等辅助器具服务。
三级康复中心
在二级康复中心部门设置基础上增设:
1、职业、社会康复室和心理科
2、功能评定科
3、分设偏瘫、截瘫、骨及骨关节康复科等科室
4、分设运动疗法科、作业疗法科、语言治疗科
5、根据业务需要设置医疗科室
人员配置
各级康复中心人员配置
一级康复中心
至少配备1名康复医师、2名康复治疗人员和2名特教教师。
康复床位数与职工总数之比例为1:1-1.4,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之比不低于75%
二级康复中心
每10~15张康复床位配1名康复医师,每10张康复床位配2名康复治疗人员、3名康复护理人员;1名眼科技术人员、1名矫形器技师;配备相应的检验、放射、药剂人员;每10名残疾儿童配特教教室1名。
康复床位数与职工总数之比为1:1.3-1.5,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之比不低于70%。
三级康复中心
康复医师、康复治疗人员、康复护理人员、特教教师配置原则上同二级;配假肢矫形器技师2名;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人员各1名。
床位与职工总数之比为1:1.3-1.5,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之比不低于70%。
设备设施
1、康复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总建筑面积85%。
2、通行区域和患者经常使用的主要公用设施应体现无障碍设计,地面防滑,走廊墙壁应有扶手装置。
地板、墙壁、天花板及有关管线应易于康复设备、器械的牢
固安装和正常使用及检修
3、以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的康复场所,色彩设计、装饰应适合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
设有残疾儿童康复部门的康复中心,应有适合残疾儿童活动的户外游乐、运动场地。
4、各级康复中心建设应根据规模、功能和任务,配备相应的设备器具,基本医疗设备和诊疗器具参照医疗机构有关要求。
机构管理
1、康复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主要领导应具有医学教育背景和与康复中心主要业务相关的工作经历,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胜任中心管理工作。
领导班子配置合理、分工明确,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国家有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培训、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继续教育、奖惩和职务晋升等人事管理制度。
3、运行要充分考虑安全保障措施。
完善康复服务标准、诊疗规范、训练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等各项业务管理制度。
为残疾人提供安全、有效的康复服务。
4、严格执行国家会计法,有健全的财产管理和监督制度,编制年度预算和决算报告,各类会计档案、凭证、帐簿、报表保存完好。
5、有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各种设备、器材要建立规范的帐目,主要设备建立档案。
维护各种设施、设备,保证水、电、气、暖正常供给,保证内外环境优美,清洁卫生。
6、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易发危险的设备和要害部门有特殊的管理措施,如高压力系统、高压氧仓、氧气供应系统、危险品库、配电室等。
有完备的防火、防盗设施和报警装置。
7、有专门信息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各项业务档案,保持档案完整,数据准确。
8、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