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07T14:22:34.593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下作者:朱伟
[导读] 本文主要对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江苏省电力公司洪泽县供电公司,江苏淮安22310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人们对110KV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和安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输电线路工程的所有环节,工程的各个分部、分项,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程、规范与工程实际特点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管理、灵活运用,从而在总体上提高电网的建设水平。本文主要对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安全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电力传输系统中,110KV高压输电线路成为了重要的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电能的输送,同时通过110KV高压线路实现了不同地区发电厂以及变电站的并联。在输电线路施工当中,要注意基础施工、杆塔施工及架线施工有关要求及技术,除此之外,还应加强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制定有关检修计划,对整个输电线路情况进行了解,对于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加强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保证电力系统正常安全运行。
1输电线路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需要涉及到多方合作的问题,所以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保证问题,实现难度较高。如果存在质量隐患,不但会给国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重要。
1.1 110KV线路施工工艺流程(见图l)
1.2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1.2.1基础钢管杆绑扎
在进行立柱浇制前,首先要及时调整竖杆插块以及绑扎钢管杆骨架;并在进行砌筑时加支方木斜撑。封闭立柱前彻底清理柱跟杂物,并调整钢管杆位置。N1总钢管杆高度为33000mm,呼称高为21000mm;N15钢管杆总高度为30000mm,呼称高为18000mm;而N7和其余12根钢管杆的高度分别为30000mm和34100mm,呼称高分别为18000mm和24000mm所以在具体的施工中要注意区别。
1.2.2支立模板
根据钢管杆基础的类型及几何尺寸,用钢管拼成相应的钢模板。立模前用脱模剂涂抹表面。模板立好后,用水平仪检查模板顶面的标高和中心位置。基础的预埋件或预留孔洞待模板支牢后,再安放预埋件或预留孔洞的桩模。
1.2.3地脚螺检固定
基础的地脚螺检根据钢管杆的根开,制作成固定模具,分上中下三层绑扎固定,地脚螺检间尺寸最大误差不大于5mm。
1.2.4基础浇筑
按照相关设计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用料配置,并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后方可进行浇筑。浇筑时,每灌注400mm用振动棒均匀捣固一次,且每个捣固点振捣时间不少于30s,并按要求做好混凝土试块、本次施工采用的混凝土标号为C25,每基护板由自然地面1000mm开始向下浇筑,每隔3000mm设置一层,而且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应清底,要求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
1.2.5养护回填
关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一般可以采用双层塑料膜,覆盖在其基础表面上,保证要完全密封,不得破损,并用土盖实;基础回填每300mm夯实一次,并在地面以上,围绕基础堆筑300mm以上的防沉土堆。
1.2.6钢管杆组立
一般来说,钢管杆组立要根据具体的地形条件要求,可以采用单杆拼装、绞磨配合抱杆起吊方法逐层安装;同时,横杆全具一般采用分解组装,人力安装的施工方法;对体积超大、重量较大或高度偏高的横杆,采用滑轮组和抱杆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进行组装。
1.2.7导线架设、放线
放线通常按每个耐张杆段进行、放线采用施放法。在放线过程中,尽量避免发生磨伤、断股、松股等现象。施放导线前先清除沿线的障碍物,石砾地区垫以隔离物,以免磨损导线。
紧线:在进行紧线前,要做好耐张塔、转角塔和终端塔的临时拉线,然后再分段紧线、首先将导线的一端套在绝缘子上固定好,再在导线的另一端开始紧线工作。紧线的方法有两种,在施工现场可结合施工实际灵活采用一种是导线逐根均匀收紧,另一种是采用滑轮组三线同时收紧或两线同时收紧。后一种方法紧线速度快,但需要较大的牵引力,可采用绞磨等机具。
弧垂观测:该过程与紧线工作配合进行,使安装后的导线达到规定的弧垂、弧垂观测采用经纬仪档端观测法进行观测,观测点选在耐端、在观测档两侧直线杆上各固定一个弧垂板尺,使得它和导线悬挂点的距离等于查得的弧垂值。
挂线:挂线即为将耐张绝缘子串紧拉直,从而达到减小过牵引长度的目的。在进行挂线之后,立即复查导线的弧垂,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完成后再复紧一次螺检,并用经纬仪测量出电杆的倾斜值,同时测量出对交叉跨越物的垂直距离,并做好测量记录。
1.2.8附件安装
在进行跳线连接时,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跳线连接,并对耐张线夹光洁面与引流板光洁面进行清污,保证将引流板螺检紧固。安装防震锤时,为了防止导线因风震动而受损伤,弧垂调整完毕及时安装防震锤,防震锤与地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偏差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接地电阻的处理:因为土壤电阻率偏高,而接地电阻以及散流电阻都较高,因此用化学降阻剂浇灌成接地体,从而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包容着电解质溶液,同时电解质溶液部分渗入土壤中,减少接地电阻和降低散流电阻,起到降低整个接地电阻的作用,使之满足设计要求。
2电缆线路的施工要点
2.1电缆输送方向的选择与分析
电缆输送方向的选择非常关键,一般按电缆排管时的顺方向,这样既省力又不易损伤电缆。应合理安排输送顺序,最好按连续输送区段安排,可减少输送机搬运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在施工方案中应制作施工路径图,且标明电缆通道的顶管位置。
2.2电缆敷设
敷设电缆必须按照电缆断面图,根据电缆在桥、支架上的排列顺序进行。如果二次设计比较准确,那么电缆应该很少出现交叉现象。排管的电缆敷设应从上到下敷设,这样能避免在敷设过程中对已敷设完成的电缆造成损坏,还可在工作井上放置电缆输送机。机械敷设电缆时,应在牵引头或钢丝网套与牵引绳之间装设能消扭的活节与电缆头连接,严防电缆扭曲。
2.3防止电缆局部受损
为防止电缆局部受力过大而受损,应控制最大牵引力。电缆转弯处,按牵引力=侧压力×转弯处弯曲半径进行控制,电缆侧压力控制在3KN/m以下。电缆展放过程中,技术人员应首先对侧压力进行检测,如侧压力大于3KN/m,应及时增加电缆输送机及调整转弯半径。
2.4电缆敷设后的调整与固定
在电缆敷设完毕后,为防止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一般情况下,电缆不能拉得太直,现场技术员负责核对每段电缆敷设后的排列方式与顺序,并在电缆的两头、拐弯处、竖井处、电缆层处、工作井等地方做好电缆编号、相序等标识,以方便后续施工工作。电缆调整完毕后,在电缆首末两端使用电缆三相或单相卡具及橡胶垫,对电缆进行固定,固定的夹具不应构成闭合磁路。
2.5电缆接头的制作和安装
电缆接头的加工和安装质量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制作电缆头时,其空气相对湿度宜为70%及以下;制作电缆中间头、终端头时,应搭设临时工棚,温度宜为10~30℃。塑料绝缘电缆在制作终端和中间头时,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层。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装质量差的接头易发热,严重的可发生爆炸。因此,保持安装过程的清洁十分重要,使用工具之前必须清洁工具,随时清理施工现场。
3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注意事项
l10KV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应使线路能在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条件下安全可靠地运行。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片数,不应少于7片。耐雷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7的基础上增加。为保持高杆塔的耐雷性能,全高超过40m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10m,应增加1片同型绝缘子,全高超过100m的杆塔,绝缘子片数应根据运行经验结合计算确定。由于高杆塔而增加绝缘子片数时,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应根据线路的电压、负荷的性质和系统运行方式,并结合当地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及土壤电阻率高低等情况,在计算耐雷水平后,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合理的防雷方式。 4电力线路施工安全管理
电力线路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包括生产、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安全管理主要以预防安全事故为主,并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案。制订电力线路施工安全责任制,将项目负责人作为主体,确保安全、高效生产,从根木上保证了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中制订各项处罚方案,合理投入符合实际的安全资源,全面提高施工队伍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得到严格的执行。
在出现违章施工情况下,必须严格遵循电力线路施工制度规范,处理各项安全事故。同时,安排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做好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做好安全管理整改工作,直到符合要求后才可继续施工。在施工现场做好防护栏,不断拓展、强化安全防范工作的宣传渠道,大幅度宣传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为贯彻安全制度提供坚实的保障等。 5结语
总之,110KV输电线路施工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劳动强度较大,时效性要求很高的野外工作,而且受天气、环境、地理状况等的影响较大。在进行电力线路施工时,应遵循电力线路的施工原则、编制安全管理计划、增强施工现场的检查力度,才能充分保障电力线路的安全施工,提高电力线路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兆钦.探讨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J].广东科技,2010(4)
[2]郭铁强,杨朝东.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制造,2013(06)
[3]刘杲.小议输电线路施工[J].科技风,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