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如何感受人物形象.doc

合集下载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好叙事性作文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好叙事性作文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好叙事性作文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叙事性作文又是写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学习叙事性作文,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提升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写好叙事性作文呢?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写好叙事性作文,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叙事性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具体而言,教学目标包括:1. 理解叙事性作文的定义和特点,知道叙事性作文要求故事情节连贯、结构合理等。

2. 掌握叙事性作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选取合适的故事主题、如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等。

3. 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欣赏优秀叙事性作品,并从中汲取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使他们能够通过叙事性作文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些教学设计的建议:1. 阅读优秀叙事性作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叙事性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让他们感受到不同故事的魅力和写作技巧。

同时,指导学生分析这些作品的结构、人物形象等要素。

2. 分析叙事性作文的结构:在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叙事性作文的结构特点,如开头引入背景、发展情节、高潮迭起等。

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叙事性作文的写作规律。

3. 写作技巧指导: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范文和讲解写作技巧的方式,指导学生写好叙事性作文。

比如,教导学生如何选取合适的故事主题,如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等。

4. 写作实践与分享: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可以从小故事、亲身经历等方面入手,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同时,组织学生相互分享和评价作文,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三、评价方法为了评价学生的叙事性作文水平,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学生的写作表现。

学习《叙事文本教学的有效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叙事文本教学的有效策略》心得体会

找准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效率——学习《叙事文本教学的有效策略》心得体会2021年12月25日,我有幸在线上学习了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吕新平老师《叙事文本教学的有效策略》一课。

吕老师从袁洁、平丽雯、周红云三位老师的《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三节课的基本架构,品评三节课各自的特点,提炼出在本次讲座中心“叙事文本教学的几个策略”。

讲座环节层层推进,在策略讲解过程中辅以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给人以深刻的反思和感悟。

叙事类文本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作品。

叙事文本包括故事、散文、小说等。

初中语文教学中,随着学段的升高,小说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篇幅也越来越多。

所以在小说这类叙事性文本教学中找准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效率就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师不能回避的思考方向。

2011年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必须要了解事情的梗概,能够简要描述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场景、人物和细节,说出自己心中独特的喜爱、憎恶、向往、同情等感受。

这揭示了叙事性文本教学的核心,即在引领学生感知文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文本表达的主题思想,并在角色置换的基础上感知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

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文本的体裁样式,探寻文本所蕴藏的核心价值,使阅读教学沿着言意兼得的思路不断前行。

吕老师建议从四个方面提高叙事性文本的教学效率:发现矛盾、视角转换、寻找凭借、立足语言。

在吕老师的讲解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重要性。

发现叙事性文本中的矛盾并以之为抓手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转换视角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故事叙述视角转换后的多样理解,比如以皇帝、骗子、小男孩、大臣等不同的视角重述《皇帝的新装》,就会在具体情景的体验中感受叙述视角不同,领略文章“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魅力。

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增加引用教学材料既能够发挥材料承上启下、推动课堂进度的重要作用,也能在必要时辅助学生理解、丰富课堂内容,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于叙事类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叙事类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叙事类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作者:曹卫星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3年第01期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类作品占了较大比例。

“人物、情节、环境”是叙事作品的基本要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叙事类作品时要做到:梳理课文脉络,把握故事情节;抓住关键细节,感受人物形象;品味文本语言,体会主旨情感;关注场景描写,促进文本领悟;领悟言语智慧,学习表现形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叙事类作品;情节;细节;场景;情感;言语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36-03小学阶段,叙事类课文占量不少,包括历史故事类、神话故事类、寓言故事类、童话故事类等。

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叙事写人,有的叙事抒情,有的叙事寓理。

可以说,这部分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

那么,面对这面大量广的叙事类课文,教学的目标应该如何定位?又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呢?要把握这一点,我们必须对“叙事类”作品的内涵和共性有一定的了解。

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所谓“叙事”也就是用话语叙述社会生活事件与过程,就一般意义而言,叙事就是讲故事,也就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事。

无论是传统的中国叙事理论,还是传统的西方叙事理论,都把“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作为叙事类作品内容的中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不难看出,叙事类作品的教学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梳理课文脉络,把握故事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类作品大多有很强的故事情节,有的腾挪跌宕,有的曲折迂回,有的离奇夸张……这些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是构成叙事性作品的元素之一,也是吸引读者的艺术魅力之一。

品析语言梳理情节感受形象——统编语文教材叙事性作品教学“三策略”

品析语言梳理情节感受形象——统编语文教材叙事性作品教学“三策略”

[摘要]叙事性作品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占据着很大比重。

在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中,教师从文本特点出发,引领学生品析语言,梳理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感受叙事性作品在布局谋篇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有助于抓住叙事性作品教学的重点,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阅读教学;叙事性作品[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3)25-0047-03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叙事性作品。

叙事性作品包含的范围很广,童话、寓言、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小说等都属于其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叙事性作品的教学要求是:“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任意一篇叙事性作品,我们都会读到人物及其相关事件,这些都是作者精心组织与安排的。

在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的叙事线索,还要关注文本精妙的表达,体会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让学生习得方法。

一、品析语言选入统编语文教材的叙事性作品一般是借助叙述、描写等手法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叙事性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的独特之处,让学生揣摩语言、感受语言形式,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一)推敲用词精妙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叙事性作品中有许多都是名家名篇,在用词上都非常讲究。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叙事性作品在语言上的独特之处,引领学生细细揣摩,品味感受,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课文第一句写道:“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乍一看,这句话没有用什么修辞手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仔细品味,就会发现隐藏在每一字、每一词中的深意。

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想想如果把“冷极了”换成“很冷”,在表达上有什么区别。

在品味中学生发现,“冷极了”比“很冷”一词要冷得多。

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如何感受人物形象

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如何感受人物形象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在这一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叙事性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启迪学生语言智慧、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极好载体。

它或哀转缠绵、或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它刻画的各色鲜活的人物牵动着读者的神经,让人爱恨交加;它或独特、或震撼的环境常常能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思。

叙事性作品主要通过对生活事件的叙述来塑造人物形象,正是这些饱含情感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支撑了作品。

因此,在阅读中只有对人物形象进行准确而深刻的感悟,才能走进人物心灵,感悟作品赋予人物的丰富思想内涵,以此读懂作品,对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意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因此,想让学生读懂叙事性文学作品、会读此类文章,得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多维性的感悟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但在教学实践中,对人物形象的具体感悟却存在诸多问题,究竟应怎样引导学生走近人物,从而走进文学作品充满情趣、意蕴的世界呢?笔者就存在的问题,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实践谈谈实施策略。

一问题:粗略化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丰满而立体的人物形象通常被贴以“伟大高尚”的标签,或被冠以“对什么的爱”等笼而统之。

而对伟大高尚的感受、对爱意丰盈的感悟,却是苍白而空泛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阅读“观文入情”“瞻言见貌”的观点。

这里的“观”“瞻”表示的是阅读文本的初始阶段,即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

但这仅是初始阶段,而在阅读实践中,如止步于此,又怎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厚重?如经典之作《“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王熙凤的“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精明干练”都是题中之意,但如不细细咀嚼其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一衫一裙、一举一动,就不能将文本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内心的视觉形象,亦不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精髓。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准确分析,是学生领悟作品内涵、正确体验作品情境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编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性散文,还是小说,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支撑。

那么,如何分析并把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一、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的重要性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即从作品中的人物入手。

通过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分析,归纳人物性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挖掘作品中的人物美,通过学生的分析、再创造来深入体会作品的主旨,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分析人物形象的原则(一)联系的原则典型人物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典型环境中,他(她)与具体的生活环境、广阔的时代环境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有其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故分析人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往往又与作者的经历、思想有关,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也是这个意思,故分析人物时,有时还有必要与作者的有关情况相联系。

(二)辩证的原则唯物辩证法主张事物诸因素的辩证统一,强调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典型人物是作者从多侧面、多角度塑造出来的,仪态万千、风采无限,是立体可感的,是复杂多样的,非一个模式能概之,非一言能蔽之。

这种人物形象可能有不少优点,也可能不乏缺点;可能是个反面人物,但也有可取之处,有看似矛盾的地方。

分析时万不可随意拔高人物形象或曲解人物形象。

运用辩证的原则,并非笼统的折中主义,而是为了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灵活地处理表与里、主与次、轻与重的关系,便于全面把握人物性格,切忌妄加穿凿。

三、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认真分析人物形象1.从肖像描方面写分析俗话说,人如其面。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叙事文章探究型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叙事文章探究型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叙事文章探究型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摘要】叙事文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

而探究型阅读教学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本文从“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能力;品析词句精妙,感悟人物形象;利用情节设疑,激发探究欲望;运用合理想象,营造学习氛围;感悟文本写法,促进读写迁移;巧用媒体辅助,还原画面之美”六个方面出发,探寻提升小学生阅读技巧与能力的教学路径,让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叙事文章探究型阅读的教学有章可循、有始有终。

【关键词】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叙事文章探究型阅读教学有效策略叙事文章以叙事功能为主,包括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体裁,而且题材不一、形式多变,以波折有致的情节、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的画面感、内涵丰富的主题为主要特点。

而叙事文章探究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教育价值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促进小学生的认知和成长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如何使学生能够在第三学段叙事文章探究型阅读中有所收获,应当是教师深入探索的一个课题之一。

一、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阅读叙事文章的篇幅也在不断变长,当面对较长的文本时,先做的就是要把文本故事情节梳理通顺,能够概括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

叙事文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一波三折的情节,作者生花妙笔,将故事情节写得有声有色,读起来有滋有味。

二、品析词句精妙,感悟人物形象叙事文章中出现的人物都具有生动、鲜明的性格和形象特点,而对于人物形象的体现自然离不开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

这些细节是指那些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人物是情节得以发生发展的动力。

一般而言,情节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正因为如此,叙事文章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中心位置,使事件的叙述和场景的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教学时,我们可以循着这一特点,尤其是在具有丰富故事情节的叙事文章中,要引导学生去重点抓住那些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片段,细细品析词语的精妙,感悟人物的形象。

例谈叙事性作品教学

例谈叙事性作品教学

叙事性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修订后的语文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呢?笔者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了解事件梗概,把握主要内容叙事性作品主要是通过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新课标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

了解事情的梗概即大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对学生来说就是要能说出课文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事件的梗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呢?1.借“六要素”概括我们知道,叙事性作品通常包括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六要素”弄清楚,再连起来说一说,即可以大体把握主要内容。

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很快梳理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1870年3月17日夜晚”,地点是“‘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的途中”,主要人物是“哈尔威船长”,故事的起因是“客轮被撞,遇到危险”,故事的经过是“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自救”,故事的结果是“坚守岗位,以身殉职”。

随着学生的回答,我逐步出示了一组关键词:遇险、自救、殉职。

我引导学生借助这组关键词把事情连起来说一说。

有的学生这样说道:“1870年3月17日夜晚,‘诺曼底’号轮船在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的途中,被‘玛丽’号巨轮猛烈撞击即将沉没,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安然脱险,而他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以身殉职。

”借助这样的方法,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事情的梗概,大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的解读策略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的解读策略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的解读策略
叙事性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可无视。

语文新课标对每个学
段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阅读
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
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要求第二学段〔3~
4年级〕的学生能够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能够与他人交流自己
的阅读感受;要求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生要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
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一、叙事性作品的问题设计
二、叙事性作品的体裁
叙事性作品是通过生活事件表达和具体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以
叙事为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有童话、寓言、神话、
故事、小说……这些文章特点鲜明,故事引人入胜,情节一波三折,人物
形象鲜活生动,内涵丰富。

三、叙事性作品的研究
四、叙事性作品解读策略
1.句词结合
2.赏读篇章
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充
分结合了起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赏析能力及习作能力。

3.类文比照
总之,教师在讲授叙事性作品时,应深度解读文本,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与习作能力,以及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加强人物形象分析,把握语文教学环节——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加强人物形象分析,把握语文教学环节——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层 面) 是分不 开的 , 换 言之 , 一 定 的 人 物 形 象 就 是 相 应 环 境 的 折射和生产物。因此 , 在 初 中语 文 教 学 过 程 中 , 我 们 要 比较 全 面、 客观 、 公正地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 可 以采 取 “ 由 外 围 人 手、 逐步向典型集中” 的 分 析方 法 。 就是 说 , 首 先 找 出与 人 物 形 象 相 关 的主 要 内容 , 如 时 代背 景 、 作 者 生 活 环 境 及 作 品 诞 生 环 境 等, 再 把 分 析 的 思 维 指 向人 物形 象 ; 或 者 是 有 意 识 地 引 导 学 生熟 悉 作 品 中 的环 境 描 写 . 如 自然 环境 、 活 动 背 景 和 时 代 背 景 等. 为 人 物 形 象 分 析 打 下 良好 基 础 。 如 此 , 分 析 人 物 形 象 就 有 水 到渠 成 之 妙 。 以 教学 《 变 色龙 》 为例 , 教 师 可 首 先介 绍 奥楚 蔑 洛 夫是 生 活 在沙 皇专 制制 度 的社 会 政 治 环 境 里 ,正 是 这 种 特 定 环境 使社 会 人 产 生 摇 摆 不 定 的 思 想 。 有 了 这一 基 础 , 再 结 合 小 猎 狗 的推 动 作 用 , 对“ 变色龙 ” 奥 楚 蔑 洛 夫 人 物形 象 的 分 析 就会更加准确。 任务。 学生接到课题后 , 在 教 师 的 精 心 引 导下 马 上 就 收 集 资 料 信息 。 准 备 展 示 。仍 以“ 心存 感 激 ” 为例 , 学 生 可 以设 计 为 : ( 1 ) 为 什 么 感 激 父 母 ? 假 如 没 有 了 父母 , 迷 途 的孩 子 怎 样 “ 回家” ? ( 2 ) 感激父母我们应该做些什 么?( 3 ) 你 能 说 出 一 段 感 激 他 人 的话 语 吗 ? ( 4 ) 我 们 中 职毕 业 参 加 工 作 怎 样感 激 事 业 ? ( 5 ) 感 激 生命 。 我们 该 干些 什 么 呢 ?等 方 面 内容 , 根 据 以上 问 题 可 以设 计成问卷调查表 . 各 小 组 成 员 带 着 问题 完成 调 查 任 务 。 当调 查 结束后 , 各 小 组 可 以先 展 开 组 内 交 流 , 得出完善答 案 , 准 备 在 班 内尽 情 展 示 。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展 示小 组 活 动 成 果 时 , 有 利 于 学 生 形 成 学 习 语 文 的信 心 和 良好 习 惯 , 同 时 可 以学 会倾 听 、 表 达 与 交 流 ,学 会 文 明地 进 行 人 际 沟 通 和 社 会 交 往 ,培 养 合 作 精 神 。在 活 动 中 只要 学 生 积 极 参 与 ,精 心 准 备 就 会 达 到 学 习 目

抽丝剥茧尽显人物灵魂——分析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塑造的切入点

抽丝剥茧尽显人物灵魂——分析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塑造的切入点

抽丝剥茧尽显人物灵魂——分析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塑造的切入点作者:田为兵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2019年第10期田为兵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像小说、戏剧这样的叙事性作品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小,而综合来看学生需要学习的这些课文,那些属于文学史上现代、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几乎不存在。

这也就意味着在教材所选的诸如《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几乎都是立体而典型的,所以在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这些作品时,需要让学生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技巧,从不同的切入点解读一个人物,进而对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外貌神态架骨骼虽然现实生活中未必如此,但在文学作品中大多数人物的外在形象与个性都是有紧密联系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态等描写就是让这个人物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主要方式,同样也是学生在分析人物时首先要注意的点。

要说对人物外貌的描写,鲁迅先生对他笔下孔乙己的描写可以说是精妙传神。

孔乙己刚出场时就显出了与众不同,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如果用镜头语言来叙述,这应该是一个远镜头,在一群穿着短衫的站着的人中,一身长衫的人十分惹人注意。

接着镜头推进,“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从衣着到面貌,将孔乙己的年龄、境遇甚至懒惰却又好面子的品行都展现了出来。

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脑海里自然浮现的形象与笔者在课件展示中的图片形象相重合时,对孔乙己这个人就已经有了直观的感知。

然而,这不过是第一印象,随着情节的推进,作者对孔乙己外貌神态的刻画也更为丰富生动。

在有人揭穿孔乙己掩饰自己“偷书”的行为时,他“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显示出一个极为爱面子的人颜面扫地的羞恼。

当有人好奇孔乙己是不是真的识字时,他立马有了底气“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面子找回来了,他又立马翘尾巴了,真是让人觉得好笑。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考点解读分析人物形象,是阅读以写人叙事为主的叙事性作品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1.文中的XX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做简要分析。

2.请结合全文,分析X x的形象。

技法点拔:解答此类问题,采用以下方法可保证万无一失。

真题链接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年花开钱海燕①夏季,是桅子花盛开的季节。

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

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②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夺我写得好。

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

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者,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③"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据晃着举到我面前。

④“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我吞在叫吐地说。

⑤“作业做完了,再做其他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⑥“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

”我小心翼翼地说。

⑦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

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墙上的钟“嘀嗒哺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⑧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

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

”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

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⑨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

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

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⑩“喝杯茶吧。

叙事性作品教学心得体会

叙事性作品教学心得体会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叙事性作品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入探讨了叙事性作品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1. 课前导入:在上课前,我会简要介绍作品的作者、背景、主题等,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2. 互动讨论:在阅读过程中,我会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他们思考作品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让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3. 课外延伸:在课余时间,我会推荐一些与叙事性作品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漫画等,让学生在多渠道的阅读中,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策略:1. 指导阅读方法:在教学中,我会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方法,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帮助他们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不同性格、背景的人物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总结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建议:1. 模仿写作:让学生阅读优秀的叙事性作品,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如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环境渲染等,然后进行模仿写作。

2. 主题写作:根据叙事性作品的主题,让学生进行拓展性写作,如续写、改写、仿写等,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创作自己的叙事性作品,如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叙事性文学传播作品教学过程中场景手段的多视域观察

叙事性文学传播作品教学过程中场景手段的多视域观察

叙事性文学传播作品教学过程中场景手段的多视域观察一、引言叙事性文学作品是文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场景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阅读和理解,没有对场景手段进行深入的多视域观察,导致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欠缺。

本文将通过多视域观察的方法,对叙事性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场景手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多视域观察的理论基础多视域观察是由英国文学评论家埃兹拉·庞德提出的,他认为文学作品中的每个场景都是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的。

多视域观察意味着不同的读者在阅读同一篇作品时,会因为自己的不同经验、价值观和文化背景,而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文学作品,让学生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意义。

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场景是非常重要的情节元素,它不仅可以为作品增添色彩,还可以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情节提供背景和环境。

为了更好地教学和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多视域观察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场景手段。

1. 空间场景空间场景是指作品中所描述的地理环境和空间布局。

空间场景可以分为宏观空间和微观空间,宏观空间指的是作品中所描述的整体地理环境和空间结构,微观空间指的是作品中的具体场景和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去感受作品中所描绘的空间场景,比如可以通过地图和图片等视觉手段去了解宏观空间,通过语言描述和想象力去感受微观空间。

时间场景是指作品中所描述的时间背景和时间流逝。

时间场景可以分为长时间和短时间,长时间指的是作品中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短时间指的是作品中具体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品事 品人 品文——谈谈叙事性作品的教学

品事  品人  品文——谈谈叙事性作品的教学
阅读经纬 - 实践前沿


谈 谈 叙 事 性 作 品 的教 学
江苏 常 州市武进 区教 育局教 研 室 ( 1 1 0 张新 东 23 o )
《 文课 程 标准 》 第 三学 段 的 阅读 教 学 目标 中 , 叙 语 在 对
事性 作 品 的阅读 提 出 了 明确 的要 求 : 阅 读叙 事 性作 品 , “ 了
舍 的心情 。 师 : 时此 刻 , 此 在这 如 画 的西 湖边 . 诗人 杨 万 里 也许 想
生 : 会祝 他 一路 平安 , 我 步步高 升 , 前程 似锦 !
生 : 人也 许会 想 : 内存 知 己 , 诗 海 天涯 若 比邻 。 虽 我和
子方 兄分 开 了 , 我 们的 隋义就 像 这 西湖的 荷花 永不 褪 色 ! 但 师: 同学 们体 会得 真 好 ! 果这 样 的情 感化作 送别 的语 如
结束 了 , 能这 些优 秀 教师 的观 念我 淡 忘了 , 可 但他 们 所讲 的 故 事我 却大 致还 记得 。以此类 推 , 们对 叙事性 作 品 “ 言 我 微 大义” 的分 析理 解 , 能还 不如 学 生在脑 海 中留下 的 这个 故 可 事。 也许 这话 有 点偏 激 , 但其 中有 科学 道 理 , 语言 的 内化 、 思 想 的熏 陶需 要过 程 , 要载 体 , 需 生动 的情 节恐 怕 是功 不可 没
性 作 品中 表现人 物 之 间相互 关系
的一 系 列 生 活 事件 的发 展 过 程 。 故 事 的 情 节 一 般 有 四个 部 分 , 即 起因 、 发展 、 高潮 、 结果 。 但也 有变
解事 件梗概 , 简单 描述 自己印象 最深 的场 景 、 人物 、 节 , 细 说 出 自己的 喜欢 、 恶 、 憎 崇敬 、 向往 、 同情等 感受 。 阅读 叙 事性 ”

加强人物形象分析,把握语文教学环节

加强人物形象分析,把握语文教学环节

加强人物形象分析,把握语文教学环节摘要:在叙事性散文和小说等类的文学作品中,人是灵魂性因素,其间所塑造的各种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能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在有力地支撑着作品。

因此,在学校教育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并善于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和不同角度进行全面客观的解剖分析,通过感悟文本人物的丰富内涵,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解析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人物形象所处环境肖像描写言行举止在叙事性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无疑是其不可忽视的灵魂因素。

学校教育中,无论对于传统模式还是新课程教学改革而言,人们始终都能注重抓住人物形象分析这一重要环节。

然而,传统模式对人物形象分析却存在标签化、理想化和片面化等问题,如非此即彼地简单归类现象——正面人物形象就是“十全十美”,令人敬仰;反面人物形象则是“一无是处,万恶不赦”。

与此相应的是,新课程下的语文人物形象分析同样存在许多不尽合理之处,如以偏概全和浮光掠影式的人物形象分析往往令学生思想模糊,难以客观正确、卓有成效地把握其精神实质。

如何才能把握好初中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这一重要环节呢?本文从以下方面作简要阐述。

一、从所处环境入手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是社会环境下的产物。

而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与他所处的周围环境(着重指时代背景和生活层面)是分不开的,换言之,一定的人物形象就是相应环境的折射和生产物。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可以采取“由外围入手、逐步向典型集中”的分析方法。

就是说,首先找出与人物形象相关的主要内容,如时代背景、作者生活环境及作品诞生环境等,再把分析的思维指向人物形象;或者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熟悉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如自然环境、活动背景和时代背景等,为人物形象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如此,分析人物形象就有水到渠成之妙。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摘要:小说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设计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情节、环境被称作小说的三要素。

作者通过艺术虚构来反映社会生活。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借助于形象思维,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认识形象的意义,从而认识社会时代特征,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根据小说的这些特征,小说教学应该兼顾到这三个方面,最终归结到形象的塑造意义上。

关键词:语文小说描写一、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认识人物的基本特征情节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是通过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从人物的矛盾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中显露出来的。

小说的情节是因人而设的,没有人物就没有情节;而透过情节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

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人物,首先应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编写结构提纲。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的形象塑造就是通过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这一情节的设计来完成的,学生在熟悉这一情节后,自然就会认识到玛蒂尔德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女人。

小说《药》则以“买药”、“吃药”、“茶客谈药”、“药无效”为情节,表现了用人血馒头作药治“痨病”的百姓的愚昧和悲哀。

学生在学习一篇小说时,很容易被小说的情节所吸引,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情节的发展编写结构提纲。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

小说《项链》的结尾出乎意料之外,有人认为这是作者故意表现其构思的巧妙,但仔细想想,如果没有结尾这一情节——在十年之后发现事情的真相,那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表现主人公的虚荣心?玛蒂尔德片刻的虚荣心换来了十年的艰辛。

所以这一情节的设计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回味余地。

《祝福》中的祥林嫂,本是个勤劳纯朴的农村妇女,若生在现代社会凭着勤劳的双手完全可以很好地生活下去。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记叙文是初中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而编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性散文,还是小说,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支撑。

那么,如何分析并把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抓住文中的人物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

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活无比的,这种生命的活力源于各种生动的描写:外貌描写呈现的是人物的外在形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刻画的是人物的内在性格和思想。

只要牢牢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深入分析,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定能把握住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1、抓住肖像描写进行评价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服饰、神情、姿态等特征的描写。

如《轮椅上的霍金》中“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马上就会出现‘龇牙咧嘴’的样子……”这段肖像描写反映出了。

2、抓住语言描写进行评价“言为心声”,语言通常是人物内心世界的表露。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从这段语言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哈尔威船长是个。

3、抓住动作描写进行评【例】……最后,带着叹赏的舒心,他扔下刮刀,就象一个男士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样,温存关怀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

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请简要分析上段中加点动词的作用:4、抓住心理描写进行评价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等思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

如《牛郎织女》中“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阅读练兵】父亲神情严肃地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神色慌张地躲到一边惶恐地望着楼上。

六个孩子从几个房间里夺门而出,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

他们匆忙中排成一队,踏着父亲的哨声,挺胸抬头,甩臂踏足走下楼梯,俨然凯旋的士兵,在大厅站成整齐的一列。

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叙事性文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文本类型。

它通过讲述故事、描绘事件,让读者沉浸其中,产生情感共鸣。

然而,在教学中,学生对于叙事性文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往往较为薄弱。

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节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课。

二、课前准备1.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叙事性文本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学生能够分析叙事性文本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

- 学生能够通过叙事性文本体验情感,并进行情感交流。

2. 教学资源- 选取一篇适应学生年级和阅读水平的叙事性文本。

- PPT课件、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引人入胜的叙事性文本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教师:今天我给大家念一个段落,你们听完后,尽量描述一下你们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朗读)学生:(积极参与)……2. 导入叙事性文本概念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叙事性文本的定义和特点,并与学生共同分析叙事性文本的结构和要素,如情节、人物、环境等。

3.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和关键词标注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解决阅读过程中的困惑。

4. 阅读实践学生分组阅读一篇适应年级的叙事性文本,并填写阅读指导提供的问题和思考导图,以帮助学生分析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等内容。

5. 分享与讨论学生分享并讨论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分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探讨叙事性文本中出现的问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

6. 情感体验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视频或音频等素材,让学生体验叙事性文本所传达的情感,进行情感交流和共鸣,加深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7. 小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对下一节课的拓展任务进行布置,如写一篇对于叙事性文本的评论或自己编写一段故事。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的阅读笔记和思考导图通过检查学生填写的阅读问题和思考导图,评估学生对于叙事性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方法

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方法
对于长达357句、1785字的长篇古诗来说,要分析好主人公刘兰芝的人物形象绝非易事。但只要分析得法,我们会举重若轻,问题会迎刃而解。这里所用的基本方法就是以事析人法。
如果分析整首诗的情节结构,我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会列出以下形式的提纲:
兰芝自遣——夫妻誓别——兰芝抗婚——双双殉情
(开端) (发展) (再发展 ) (高潮、结局)
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但笔者以为其基本方法就是:以人析事法。即通过分析叙事文本的故事情节,尤其是发生在我们要分析的人物形象身上的故事情节,来分析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精神特征等。下面以汉乐府民歌、纪实性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的主人公刘兰芝为例来说明问题。
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中作者所着力刻画的形象十分鲜明、精神内涵十分丰富的我国古代的一个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嫁给了一个在庐江太守府做小吏的青年男子焦仲卿,婚后尽管丈夫“守节情不移”,夫妻“相见常日稀”,但夫妻二人的感情还是很好的。但偏偏是蛮横专断、视封建家法大如天的焦母基于某种说不清的原因,视兰芝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先除之而后快,结果是棒打鸳鸯、硬是活活拆散了焦仲卿、刘兰芝这一对恩爱夫妻。回到娘家的刘兰芝“果不如先愿”,在太守派遣郡丞为媒人提亲的时候,被其兄强逼出嫁,直接导致了刘兰芝的殉情自杀。“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发生在中国古代的这一出凄美异常、悲壮感人的爱情悲剧就这样上演了。
以上所谈,意在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叙事文本时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不知诸君读此小文后是否已然“心有戚戚焉”?若有一二,且更探讨之,则幸甚乐甚焉。
这是这首诗的主要情节,但如果依照这样的情节结构去分析刘兰芝这个人物形象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围绕兰芝来列提纲:
诉苦——严妆——辞别(婆母、小姑、丈夫)——拒媒——殉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

在这一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叙事性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启迪学生语言智慧、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极好载体。

它或哀转缠绵、或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读者的眼球 ; 它刻画的各色鲜活的人物牵动着读者的神经,让人爱恨交加 ; 它或独特、或震撼的环境常常能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思。

叙事性作品主要通过对生活事件的叙述来塑造人物形象,正是这些饱含情感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支撑了作品。

因此,在阅读中只有对人物形象进行准确而深刻的感悟,才能走进人物心灵,感悟作品赋予人物的丰富思想内涵,以此读懂作品,对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意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因此,想让学生读懂叙事性文学作品、会读此类文章,得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多维性的感悟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但在教学实践中,对人物形象的具体感悟却存在诸多问题,究竟应怎样引导学生走近人物,从而走进文学作品充满情趣、意蕴的世界呢?笔者就存在的问题,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实践谈谈实施策略。

一问题:粗略化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丰满而立体的人物形象通常被贴以“伟大高尚”的标签,或被冠以“对什么的爱” 等笼而统之。

而对伟大高尚的感受、对爱意丰盈的感悟,却是苍白而空泛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阅读“观文入情” “瞻言见貌”的观点。

这里的“观” “瞻”表示的是阅读文本的初始阶段,即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

但这仅是初始阶段,而在阅读实践中,如止步于此,又怎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厚重?如经典之作《“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王熙凤的“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精明干练”都是题中之意,但如不细细咀嚼其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一衫一裙、一举一动,就不能将文本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内心的视觉形象,亦不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精髓。

实施策略:关注细节  深刻感悟“听其言,观其行。

”恩格斯指出:“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

”在小学阶段的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往往是用极其精彩、细腻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和盘托出。

因此,阅读时应将目光聚焦于对人物描写的细节。

形象的外在表现――肖像。

俗语有云,相由心生,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出来。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虽然“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但“沉甸甸的父爱”却熠熠生辉 ; 《一面》中,鲁迅先生虽然“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 ,但抖擞的精神却激励人心 ; 《闰土》中“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和见人怕羞”的土气外貌,让一个浑身上下散发出泥土般纯朴芳香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均源于这精妙的外貌描写。

形象的准确传递――语言。

俗语有云,言为心声,人物的言语可以“泄露”其心灵的秘密。

《别饿坏了那匹马》中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以后,马草就卖给我。

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

《彩色的翅膀》中小高无比自信的言语:“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坚定地表达出了小高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坚定志向。

真实的心声流露让人物形象愈加鲜活。

形象的具体外显――动作。

俗语有云,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

《临死前的严监生》中严监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伸出两个指头”、一次又一次失望、焦急、生气地“摇头”,将一个行将就木都还吝啬至极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景阳冈》中,一连串浓墨泼写的打虎动作,使武松成为了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英雄典型。

形象的深刻揭示――心理。

心理是人物灵魂精髓的支撑,心理直接披露了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

《穷人》一文中,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展现的是她善良的品性 ;《窃读记》中,林海音对雨的渴盼,源于对书的热爱。

这样真实的内心世界使得人物形象愈发丰满。

正因为有了以“形”传“神”的肖像描写、以“言”知“形”的语言描写、以“行”见“形”的动作描写、以“思”揣“形”的心理描写,才使得文章中的一个个人物个性化、典型化。

因此,以人物的其貌、其言、其行、其思为感悟的切入口,定能将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地呈现出来。

二问题:模式化在明确了人物形象在文章中的灵魂作用之后,教师们在面对一篇叙事性文章的时候,往往直奔主题,揪住“人物”不放,即对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充分读、深度悟 ; 抑或抓住环境的烘托、情节的推动、人物的描写来个一网打尽。

一篇文章如此,下一篇文章亦如此,篇篇文章、节节课皆如此,由此走入了惯性的模式。

置身于这样的模式化课堂,试想,面对次次都如此的品词析句,还有何滋味?面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人物感悟,何谈深刻?这样的模式化使叙事性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落入了窠臼。

没有了新鲜、灵动的教学,怎能让学生涌动着走近人物形象的热切渴盼?又怎能让学生真正走近人物呢?实施策略:依据文本  寻找路径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人物多为圆形人物,呈现出其立体性与复杂性。

因此,精妙的环境描写、曲折的情节推进、细腻的人物描写都为增强人物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这些在教学中都需要平均用力来感悟吗?如若这样,课堂只能让烦琐的教学点充斥。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要做到一课多得不容易,“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

况且也并非每一篇文章的表达都这样面面俱到。

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眼力,而且要有魄力,依据文本,确定教学路径。

如《将相和》一文,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不断推进的情节中,塑造出了蔺相如、赵王、秦王、廉颇、赵国文武群臣等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

依据文本中人物形象各异的特点,以蔺相如这个重点人物为主轴,引发出对比:通过与赵国文武大臣对比,可以感悟蔺相如胆识过人; 通过与阴险狡诈的秦王对比,能感受到蔺相如洞察人心; 通过与小气计较的廉颇对比,能感悟到蔺相如的以国家为重、宽宏大量。

在这样的对比中,师生之间语言的交锋、思维的碰撞,不断升华了对蔺相如的认识。

又如在涌荡亲情的《老人与海鸥》一文中,通过放大场景、聚焦特写“步行二十余里、细致地将饼干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丁、能一一辨清相同的白色翅膀”等细节,学生对老人浓浓爱意的感悟定会细腻而丰厚。

再如在经典之作《猴王出世》中,紧抓短促的语言、跳动的节奏,机灵敏捷、顽劣的猴性亦会植入学生心中。

每一篇文章不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抑或事件的选择、环境的烘托均各有特色,因此,在教学中如能巧妙地引导学生依据文本特点为感悟的“切入口”深入探究,定能使学生尽得人物形象精髓。

三问题:平面化文章中的人物,亦为典型人物。

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设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他不同于真人真事,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立体的、丰满的,而感悟这样的形象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入手,是不断丰富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们为了追求所谓的“让学”,而充分放手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句、段去感悟,在尊重学生阅读感受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的感悟做了个平面滑行。

而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

因此,在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基础之上,教师也要做“平等中的首席”,将学生颇多的感悟点进行有层次的梳理,这样才能有效助推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向纵深、动态发展。

实施策略:助推感悟  引导深入教学中,当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后,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在“让学”观念的引领下,现在的课堂已经出现了很多“伪让学” ,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学生随机说到哪儿,课堂的方向就转到哪儿。

在对人物的感悟中,常常是或扣一词抓一句、或浅层次体会、或重复感悟,如果此时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助推,那么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就只能是平面的。

而实际上,人物形象是在随着情节的推进而不断丰满、立体的。

如在《桥》一文的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常是让学生究其一点加以感悟老汉形象,而这样的“零散”“无序”,是无助于学生增强感悟深刻性的。

何不根据课文展开的情节采取推进式引导感悟呢?教师可提出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站在木桥边?”“为什么要揪出儿子?” “为什么要把儿子推上木桥?”以这些问题对照板书的“站” “揪”“推”梳理课文,帮助学生深刻感悟:在群众与党员中,老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 在群众与儿子中,老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 在自己与儿子中,他把儿子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村支书,他一心想着村民的安危,但他也是一个父亲,同样也爱子心切。

这样既拥有党性、又拥有父爱的人物才是鲜活的 ; 这样的分层推进,才使得老汉“舍己为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尊重学生阅读感受的基础之上,教师没有让学生的感悟做平面滑行,而是通过这样的引导,助推学生感悟到老汉形象的纵深、动态。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文章中的灵魂,它能成为我们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媒介和抵达叙事性文学作品思想意境的桥梁。

因此,智慧的教者应由此撕开教学的口子,并由此走进文本,引领学生领略其间的秘妙!(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马家堡小学)(责任编辑刘忠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